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玻壕绱说牧肪龊壕杂谄镎降睦斫饣蛘呔槎荚诓欢系脑黾印
尤其是这些单独带兵的将领们,在从鲜卑人手里体会到了各种的草原战斗方法之后,又去想办法进行克制,成长极为迅速,这恰好就是段熲所希望的,无论在任何时候,大汉的敌人都是从草原上对他们发动进攻,必须要培养出擅长草原长途作战的将领,才能保卫大汉边境。
有这些精锐的骑兵在贺州内,贺州也是一片安宁,没有任何的混乱,段熲却是还要安排各种的练军计划,这些骑兵是大汉为数不多,最为精锐的骑士,趁着还能待在贺州一段时间,必须要好好的操练他们,段熲正在忙碌着,忽有亲近前来报告道:“刺史卢植前来拜访。”
段熲猛地皱眉,想了片刻,挥挥手,说道:“告诉他,我已经睡了!”
近亲一愣,点点头,便走了出去,过了片刻,他又无奈的走了进来,说道:“卢君言,已从灯火中看到了将军之身姿,他有要事,想要与主公相见
段熲有些无奈,说道:“那便带他进来,让外头守卫的更卒在账内守着!”
近亲走了出去,带着卢植,走了进来,身后还跟随着一批士卒,分列站在了屋内,手持戈矛,怒目而视,卢植不解的望着段熲,转头又看了看这些士卒,他与段熲的关系,向来都是不错的,因为他长期在段熲账下为将校,平日里,段熲对他也是百般照顾。
不知为何,自从他担任了贺州刺史之后,段熲对他的态度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那之后,便一直对自己恶言向相,没有了以往的热情,他无奈的低头拜道:“拜见段将军!”
“呵呵,你贵为一方使君,不必如此!”
段熲冷冷的说道,卢植一愣,心痛的问道:“将军,可是我哪里惹怒了将军,失将军爱,以至于此??”,段熲呵呵一笑,说道:“未曾,你有什么要事?”
“将军,莫不是担心我卢植行刺与你???”卢植看着身后那些士卒,愤然的问道。
“正是如此,有事便说,我不愿与你废话!”
“这是为何??”
“为何??战是我统帅军队打的,檀石槐是被孙坚击败的,和连是被典韦击败的,你有什么功劳,坐享其成,便得了这两千石的位置?还问我为何?若无要事,便请先回罢!”段熲愤怒的说道,卢植呆滞住了,仔细的看了段熲大半天,好像现在才看清了他。
“将军,贺州缺少人口,丁零那边的逃民,不时受到丁零人的追杀,不知北军能否驻扎在过道上,护送这些逃民进入贺州?”
“我到这里是为了杀鲜卑人,不是为了保护鲜卑人,请回罢!”段熲丝毫不留情面,挥了挥手,便转过身去,卢植在诸多士卒面前受到了这样的侮辱,气的面色通红,站立了片刻,咬着牙,愤然离去,诸多士卒目送他离去,方才看了看段熲。
“你们也回去罢!”
“是!!”
众人全部走出,愤怒的段熲瞬间平静下来,无奈的低着头,叹息。
哎,将相和,将相和,将相不能和,为何你卢子干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这几个士卒走出之后,再次站立在了原位上,直到换岗,他们方才回了自己的营帐,没过多久,几个洁白的信鸽便扑闪着翅膀从这边塞之地飞了出去,它们的目的地,是千里之外的雒阳,而他们的主人,正是雒阳里臭名昭著的张儁乂。
………………………………
第0202章 请召段公
段熲统帅军旅多年,岂能不知绣衣使者已经渗透进了军营之中,可是,他又能怎么样,绣衣使者便是天子的耳目,他即使知道了,也只能当做不知道,他并不是因为什么军功之事与卢植不合,他已经贵为四征将军之一,州刺史又如何呢?
主要是他军功太高,威望又重,在张奂身死之后,他因为击败了鲜卑人,活捉了檀石槐,已经成为了天下人都口口陈赞的大将军,而且没有能与他媲美的,皇甫规,张奂,若是他们在还好,可是他们一走,段熲行事也就开始变得格外的小心。
他统帅着全国最为精锐的骑兵,待在离雒阳如此遥远的地方,贺州刺卢植,都是他原先的下属,这样的情况下,他是得了脑痴才会跟卢植牵着手共治贺州,自从陛下对于大将军这个职位有了忌惮之心后,他段熲就有了极为尴尬的不能封的局面。
他已经做到了武官的尽头,爵位也是县侯,攻克鲜卑的功劳如此巨大,天子却迟迟没有册封自己,这已经说明了问题,军功高到了不能赏赐,这往往就是一个名将身死的时候,段熲心里也是畏惧,因此与卢植决裂,在众人面前也是表现出对卢植的强烈恶意。
他耗费精力,只是想要打消天子的忌惮。
行事精明的他,甚至悄悄贪墨了一些军粮,这些军粮并不多,不足以让他身死,可是足以名裂,也算是将把柄交给了陛下,给了陛下一个台阶,在段熲眼里,这什么名声,可远远比不上肩膀上的脑袋,名声可以不要,这权力也可以放下,但是性命不能不要啊!
自从击败了鲜卑,他如履薄冰,日夜思索,想着日后该如何行事,至于卢植的建议,他是不会采取的,这种时候,再去立功,那不是逼着天子来杀自己麽?
呵呵,会打仗,功劳高?
之前天子想要杀张奂,有人就是如此辩护的,后来呢,天子反问了一句,比之韩信如何?
每每想到天子那深不可测的微笑,段熲便觉得背后发凉,这一段时间,他看起来高高在上,其实,过得实在有些痛苦,有些劳累,他觉得,自己有些明白了古时名将的想法。
当张郃接到了飞鸽传信之后,看了片刻,便立刻送到了皇宫之中。
小胖子认真的看着每一行,每一句话,又翻看一旁的奏折,这正是卢植的上书,是奏告段熲的不作为,以及请求他发兵能够帮贺州完成护民之事,天子认真的观看了这两篇书信,忽然笑了起来,一旁的荀攸不知天子为何发笑,问道:“陛下,可是有什么喜事?”
天子眯了眯眼睛,没有理会荀攸,反而低声说道:“欲盖弥彰。”
“你说,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会怕下属行刺麽?”天子忽然看着荀攸问道。
荀攸一愣,他不知天子为何如此询问,想了片刻,方才说道:“应是不会。”
“哈哈哈,张郃这厮,行事还是远远不如阳球啊,被发现了,将计就计,将计就计啊!”天子说着,荀攸更是疑惑,天子这几句,前言不搭后语,荀攸是完全不清楚天子究竟在说些什么,一脸疑惑的看着天子,天子暗自思索了片刻,看着一旁疑惑的荀攸,却再次笑了笑。
每次,这位天子咧嘴笑起来的时候,荀攸都会莫名的感觉到毛骨悚然。
荀攸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情不自禁的缩了缩脖颈,荀攸也没有再开口,天子却看着他,问道:“公达,朕的气量如何?是否能容人?”
荀攸连忙说道:“王符这般恶贼,陛下尚且能重用,可见陛下容人之量,绝非常人!”
“哈哈哈,正是如此,那又为何,要对朕如此戒备呢?”天子反问道,荀攸额头冒出汗来,连忙说道:“臣不敢!”,天子没有理会他,又低头,拿出了第三份书信,这是绣衣使者带来的情报,是关于段熲贪墨军粮的事情,当初天子看到了这份情报之后,心里可是格外开心的。
自从鲜卑平定之后,百官之中也出现了不少要求封段熲为大将军的声音,这些声音,都被天子最为忠实的鹰犬,张郃给强势镇压下来,可是这却在天子心里留下了刺,对于段熲,他心里又是爱,又是恨,他很能打仗,这便是他又爱又恨的原因。
一个将军,能打仗是好事,可若是太会打仗,那便是不是好事了。
尤其是,当全国没有了可以与他媲美的将领,他成为了唯一的统帅的时候。
在接到了这份书信之后,小胖子格外开心,他觉得,自己总算是抓住了段熲的把柄,日后也能处置段熲,虽然君王处置臣子向来不需要理由,可是有个把柄在手里,总是让他心里安稳了一些,可是当他发现了蹊跷之后,他心里有一种被欺骗的愤怒感。
朕是那般小心眼的人麽?你是觉得朕没有容人之量,还是已经在暗中有所谋划?
不然,你为何要如此欺骗朕?
天子越想越是生气,可是目前,能够执掌北军,代替段熲位置的将领,却又没有,这无疑让他心里更是恼火,他想了片刻,转身,笑着看向了荀攸,忽然开口说道:“许久未曾见到段将军,朕心里却有些思念啊”
听到这句话,荀攸何其聪慧,联系前面的言语,心里已经猜测了大致的情况,聪慧的他,并没有开口,继续保持那疑惑的模样,不解的望着天子,说道:“段将军远在贺州,陛下莫不是想召见段将军?”
天子又看了他一眼,却没有再说话。
当第二日的朝议开始的时候,
曹嵩有些心不在焉的走进了皇宫,他心里还在思索着昨日的事情,他走到了大殿门口,正在门口的宋典看着他,笑了笑,曹嵩也是低头行礼,眨了眨眼睛,便走进了大殿,与百官拜见,便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组织着言语,过了不久,天子方才缓缓走了进来。
群臣又是请烹王节信,也有几个臣子要求请烹闻人袭,当他们走完了流程,方才正式开始了朝议。
天子只是与群臣商谈一些关于阅文司的要事,经本既然已经确定,这阅文司也该建立了,关于他的驻守,维护之类,他还需要从群臣这里得到些建议。
正在聊着,曹嵩忽然起身,说道:“臣有奏!”
天子点点头,表情有些疑惑。
“自古以来,从未有大将久出不归的道理,如今段将军,居在贺州久矣,早些听闻张君所报,他还有贪墨军饷的恶行,不知真假,臣请陛下召回段将军,让他与张君当面对峙,查清真相!”
此言一出,百官震惊。
………………………………
第0203章 文化渗透
段熲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番刻意的行为,竟然起到了预想不到的作用,这种作用,还正好是段熲最不希望看到的一种,卢植从他这里离开之后,多次上奏,也没有得到天子的应允,无奈之下,只好去寻找孙坚,典韦这些将领,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自己。
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将领答应了他,更多的人,还是因为段熲的缘故,拒绝了他的要求,不过,即使如此,当孙坚,黄忠,典韦等几个少数的将领,率领汉军在丁零边界上巡视的时候,还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个行为,让丁零人感觉到了威胁。
他们派出了军队,在另一边与汉军对峙,可是,在汉军没有率先发动攻击的时候,他们也不敢冒然的出击,毕竟鲜卑的结果就摆在了他们的面前,而鲜卑人又是压制了他们多年,对于这些比鲜卑人还要残暴的汉军,他们心里是有畏惧的。
而东边的董卓,全然不顾幽州官吏的反对,再次大批的进军半岛,不断的抓获大量的土著,美名其曰,教化苍生,这个没有一天认真读过儒家经典的大汉,竟然打起了儒学的旗帜,用来堵住这些幽州官吏的嘴巴,当董卓抓获一批又一批的土著,进入幽州之后,驰道的修建工程速度再一次提升。
董卓并不是没有头脑的人,他开始重用那些原先的土著,将之前存活的土著作为官吏,来治理新来的土著,这些原先的土著,在做了官吏之后,对待自己的同胞,竟然要比董卓账下的匈奴军队还要残暴凶狠,他们将自己受到的痛苦与欺压都加到了这些新来的土著身上。
对此,董卓十分的气愤,多次请来治谷粱学派,左传学派的儒生,来为他们讲课授业,告知他们大道理,并且董卓还在土著的居所建立了孔子的庙宇,令这些土著nb,这些无知的土著,将孔子当成了他们概念之中的神,将儒生们想成了祭司。
为了获取这种更加强大的神灵的庇护,他们也是认真的学习神的大道,看着他们有些虔诚的模样,董卓心里哭笑不得,不过,儒生们显然是十分开心的,到了后期,董卓干脆就将工程全权交给那些掌握了汉字,语言的土著官吏来负责,匈奴人只是负责巡视。
在这些土著官吏的残暴的驱使下,工程渐渐从辽东修建到了辽西,朝着目的地迅速的铺设,而对于董卓的谩骂也是少了很多,董卓也是给众人看了,自己并没有对土著进行压迫,反而是在全力教化他们,至于残暴,那是他们自己人的问题,与自己是无关的。
这下,甚至有些儒生开始陈赞起董卓,陈赞他这样的教化之功,这条驰道的作用巨大,工程比起先前雒阳那条驰道还要浩大,而且艰辛,因为这里大部分地区都是冻土,动工极难,也不知这些土著是怎么坚持下去的,在董卓的重力施压下,数十万的土著浩浩荡荡的从各个县城开始了工程。
在建宁年的九月,这条漫长的驰道,终于连了起来,成为了幽州冀州的生命线,先前,幽州的粮食运输极为困难,就算是调用军队,也是非常的麻烦,可是在驰道修建完毕之后,整个北部的地区的发展速度,不知会提升多少倍!
昔日,先秦也是为了能够发展全国,故而建立了大量的驰道,可是他们的驰道,任用徭役,耗费的是国家百姓的力量,大汉用了另一种办法,达到了暴秦的目标,却没有得到恶名,起码,董卓得到的都是一片陈赞,大汉从来就应该有这样的使命,来教化天下!
当董卓备受赞誉的时候,大汉出现了诸多的士子,开始朝着草原,羌人,以及土著半岛等地方出击,一人,一剑,一策书,他们要教化天下,这样的风潮忽然出现,董卓对此是开心的,日后想要攻打周围,就有理由了,便说有士子再次遇袭,便能够直接攻伐,士子名士们不仅不会谩骂自己,反而还会夸赞呢!
不过,在这样的浪潮出现之后,天子是有些不开心的,大汉如今在变革期间,尚且需要很多的人才,来为国效力,这些士子们想着如何发扬儒学,教化天下,却不思报国,这可如何是好?天子有些犹豫,是否要下禁令,不然这些士子们外出呢?
当他正在犹豫的时候,却忽然发现,这些士子的作用是巨大的,他们靠着自己出色的魅力,往往能在各地都成为受人尊敬的对象,西域诸国,如同接待上宾一般接待了这些士子,这些士子本来就是怀着一颗发扬儒学的使命感前来的,他们对于这些国民也是很友好。
在此时,大汉国力举世无双,这些小国,对于大汉文化,也是非的憧憬,在有人愿意向他们传授大汉文化之后,在众多地区都兴起了一股学习大汉文化的浪潮,尤其是西域地区,受到的影响最为重大,或许是西域都护府长期驻扎的原因,对于强汉的好奇心,让他们迅速投入了大汉文化圈的怀抱里。
他们开始使用汉字作为国家的文字,在各地的王庭里,也是使用汉语言,甚至汉字与汉语言成为了贵族的象征,只有贵族才能取汉字组成的姓名,百姓之中,唯独刘字与孔字不可取,这样的好处,天子并没有察觉,但是各边境的官吏却是察觉到了。
这些人员怀着崇敬的心,开始涌入大汉的怀抱。
大汉强大的文化圈,吸纳了周围的地区,一时间,无数的国家派出使臣,前往雒阳,他们都只有一个目的,便是向大汉进贡称臣,有的甚至还希望大汉能够派出官吏,来接受他们,他们想成为大汉的一部分,天子这才注意到了士子们的作用,他们简直比大汉百万精锐还要勇猛。
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征服万里的疆域。
原来,这儒学,还有这样的作用?
………………………………
第0204章 对外贸易
小胖子显然是没有想到这一点的,这个时期的儒学,有强大的使命感,还有强大的接纳能力,但凡能够尊孔读经的,无论区域,民族,儒学都能完美的吸纳进去,成为儒学体系之下的疆域之一董卓忽然发现,已经不需要自己亲自去抓俘虏了,这些土著纷纷自己赶过来,想要定居在大汉疆域之内。
董卓只是提供了他们一些粮食,他们便自愿的投入到了修筑工程之中。
在这个时候,大汉的商贾也似乎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利益,对外的商贸开始迅速的发展,要说对外贸易,那最为发达的地区,自然便是西域,西域作为此时东西交通的桥梁,也是物资流通的重要交通要点,大汉的丝绸,陶器,青铜,恶金等,被这些商人运到了此处。
换取诸多大汉之内没有的西方特产,再回到大汉境内。
不止是大汉的商贾,许多金发碧眼的西方商贾,也是感到了大汉的疆域之内,在这里行商,他们的交易据点,也渐渐的从西域渐渐转移到了凉州,姑臧县在战争之中,第一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成为了商贾必经之地后,这里的发展极为迅速。
加上贾诩提出的各项政策,光是商业税赋,就让凉州的税赋迅速赶超冀州,青州等,让天子也为之震惊,可是,也不知为什么,贾诩从不禁止大汉的那些手工产品交易,可是却从不允许将制铁,耕作等技术的泄露,总是有商人为这巨大的利润铤而走险。
可他们的下场总是十分悲惨的,贾诩与郑玄不同,他行事,丝毫没有任何的底线,他将一些违背了汉律的商贾,满门抄斩,将人头挂在了姑臧县的城头上,一时间,人头挂满了整个城头,其中,不乏幼儿,妇女,老人,郑玄非常恼怒他的行为。
可是他还是将这些人头足足挂了三日,这让商贾们胆寒起来,不再敢如往常那般的随意行事,因为这些年,疆域外小国进贡交流的次数不断的增加,大鸿胪曹嵩的事务也是逐渐变得繁忙起来,天子再三的扩大了他的权力,他招募了诸多的属吏,这才勉强的维持住了大鸿胪的正常运行。
凉州的暴利,让闻人袭眼睛都直了,他向天子提议,要求减少商业税赋,创造更多的商业税赋,他认为,只有鼓励商业的发展,才能够让国家的财政变得更加良好,可是,这一次,天子却是明确的拒绝了他的要求,之前是民间手工,从事这方面的大多是良家百姓。
对于这些人,天子能够仁慈的降低税赋。
可是,对于这些商贾,天子实在是没有好感,他不会动摇大汉的国策,重农抑商,是大汉数百年来不可改变的国策,这是绝对不能改变的,无论能创造多少的财富,都是没有商量的事情。
而在扬州的王符,在与闻人袭商议之后,却私下里对于扬州做出了改变,他大规模修建水利,增加耕田,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大力发展扬州的船业,派出了船队,朝着周围寻访,并且,一再的减少了对于商业与手工的税赋,他竟然鼓励商人对外的贸易。
商人们南下,有的还换回了不少的好东西,当看到商人带回了几丈高,拥有长长鼻子,犹如山海经之中走出的怪兽之后,他令人,将怪兽献给天子,这种怪兽,早在孝武皇帝征伐南方的时候,便被发现了,被称为象,可是在这之后,众人显然是没有再见过的。
这样庞大的怪兽,在被运到了雒阳的时候,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当然,一路上的百姓也是震惊的看着巨兽,有的甚至跟随了许久,当怪兽运到了雒阳的时候,天子与百官亲自到了城头,来观看,天子从皇宫内走出,一路上百姓跪拜,天子高高在上,表现出皇家的威严。
与他随行的还有皇后宋氏,皇长子刘辩,太后身体不适,并没有一同出宫,当他们走到了城头,看到了这几头巨大的怪事之后,天子暗自称奇,他可是没有想到,天下竟然还有这般高达的牲畜,他暗自想着,若是大力驯养此物,日后让他们代替耕牛,耕作是否会变得更为容易?
何休在一旁,也是皱着眉头,仔细的打量,心里也是与天子一般,思考着,这牲畜如此巨大,若是大力的驯牧,这肉是不是能让很多百姓吃得起肉?想着这些,何休还亲自下了城头,走到了这巨兽身边,伸手抚摸,捏着肉块,却暗自摇了摇头,看起来似乎不能食用啊!
大象被何休怪异的盯着,不知为何,竟然有些紧张不安,一旁瘦小黝黑的蛮子,咧嘴笑着,说着不甚利索的汉语,他说道:“这,是我们的神兽,力大无穷”
看着这蛮子,何休心里暗自思索,这厮长相与曹操真像啊,他表情肃穆的问道:“此物,可能食用?”
那蛮子愣了片刻,方才反应过来,看着这位老人,他心里也有些惶恐,看了看身边的大象,有些微微颤抖着说道:“回首领,这我们也没有吃过,应该是不能食用的”
“那它都吃些什么?”
“它吃果子”
何休这才点点头,又看了大象片刻,方才看了看这蛮子,没有说话,转身便离开了,若是对大汉没有什么作用,只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