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丫闳绱酥瘢踔炼家招┤寐砗龉 

    “你们,便是这般治国的麽?”

    辰王怒气冲冲的说道,他将被胁迫而去的事情改成了拜见,群臣纷纷请罪,辰王方才又说道:“幸好大汉不计前嫌,愿意出手相助,使得我们没了亡国之患,不过,二韩不能姑息其罪,大汉士卒已经在讨伐二韩诸国了,日后,二韩再不设王,以国相治之。”

    这所谓的国相,自然便是大汉派出的太守。

    群臣心里也就大概明白,大汉这次出兵,自己所要付出的代价了,他们沉思了片刻,想要反对,却也没有任何实力能够抵抗大汉,何况辰王已经发令,他们只能接受,辰王令马韩士卒平定周边县城,又请董卓能够派兵维持当下之治安。

    董卓再三推辞,最后无奈接受,汉军正式驻扎在了马韩境内,负责治安。

    而张温只是通过了不到半月的时间里,便通过武力强行征服了二韩诸国,做完了这一切,他也没有返回支国,而是带领小众人马,环绕了整个三韩地区,又忙活了半月,方才返回幽州,急忙向朝廷上奏,表明已经控制了三韩地区,并且递出了详细的舆图,等待天子的诏令。

    武力控制了三韩之后,自然便是要制定官吏,制定郡县之类,当然这些都要听从天子的,张温不敢私自决定,他的任务只有一个,击败敌人,其余的事情,还是交给庙堂之中的贤才们去忙碌罢。

    当书信被送到了雒阳的时候,已经是快年末了。

    天子读着张温的亲笔信,又将舆图拿出来,一一查看,征服三韩地区并不艰难,不过,如何治理却是难题,之前,大汉对边塞的控制薄弱,全是因为大汉疆域太大,庙堂的命令难以到达如此遥远的地方,可是如今的大汉,四处驰道运河,使得南北东西连接起来。

    控制三韩,也并不是难事,不过,是要设立一位国相,从大致上去控制这个区域还是要重兴设立郡县,递送县令等官吏,这才是值得天子思考的大事,这样大的事情,天子觉得,最好还是留在朝议上去说,本来还想私下力召集心腹商谈一番,可是想到还要请王符前来,天子就打消了自己的想法。

    次日,朝议。

    在王符的带领下,百官上朝。

    王符也没有给百官弹劾自己的机会,直接说出了三韩的局势,并且要求群臣想出主意,袁逢最先说道:“如今,若是冒然设立郡县,只怕会引起三韩动荡,使得前功尽弃,不若,便派三位国相,以太守令三韩,负责政事,再使新军分兵五千,驻扎与此,两全其美。”

    “不可,若是不设立郡县,依以旧俗,反而会让三韩地区难以控制,还是以大汉之法管辖,方才能够尽快掌握三韩,何况,三韩兵力无存,若是此刻不进行强势控制,日后便会多有麻烦之处。。。。”反对袁逢的是王符。

    “若是设下郡县,诸多小国,我大汉难不成要将贤才都派到三韩去?”袁逢反问道。

    “设下郡县,便将小国合一,与大国统,设县令,至于县令,太学与门子学学生无数,此些人,足矣!”王符直接开口说道,随后,他便看向了群臣,群臣纵使再厌恶王符,可是他的一些政见还是不错的,群臣点点头,表明支持王符的政令。

    群臣看向了天子,当然,还是只有天子能够做出最后的选择。

    “便在二韩重设郡县,设辰郡,弁郡,为幽州所辖。。。。。”

    “另派一人,坐镇马韩,以为国相。。。”

    8)


………………………………

第0271章 何老之信

    “陛下所言甚是啊!”

    立刻有大臣起身,激动的说道:“以国相治三韩,三韩动荡,难以治理,只有名臣方可治理,臣以为,司徒王符,便是这般的大才,他应当去治理三韩啊!”

    其余大臣恍然大悟,纷纷起身,开始夸赞起王符来,言语之中,都是要求王符去做这个国相,王符被他们夸成了天下少有的大才,看到此等情景,天子简直是有些哭笑不得,摇了摇头,说道:“岂能让三公去外做国相?”

    群臣这才叹息着停止了奉承。

    “臣以为,新州刺史阳球,能胜任此职。”

    “不可。。。”天子摇着头,若是阳球过去了,那人头滚滚,三韩不立刻就反了?

    “臣以为,司空闻人袭可矣。”

    “不可,,,,”天子依旧摇头,他过去了也不行,何况自己也离不开他。

    “曹嵩。。。。”

    “蔡邕。。。。。”

    “且罢!”天子猛地起身,说道:“令顿丘令曹操,前往三韩,任国相!”,群臣惊愕,这曹操毛头小子,如何能够治理一国啊?不过,天子下了诏令,他们也不敢反对,群臣之中,能够反对天子的,也只有王符了,不过,王符对这位曹操,似乎很是看好,并没有要劝阻天子的意思。

    群臣也只能作罢,至于其他地区的太守,都是王符来拟定了名单,弁郡太守田丰,先任姑臧县令,政绩突出,为天子所喜,辰郡太守杨彪,先前任京兆尹,乃故司空杨赐之子也,设下了名单之后,天子也就放手与王符,自己忙着在宫内与王美人嬉戏。。。。

    王符虽远在雒阳,却依旧在关心扬州之局势,邢子昂成为了扬州刺史之后,当然,权势并没能达到王符的地步,可是他也如王符一般,不断派出张角,朝着海外探索,张角一心想要找到蓬莱仙岛,仙人没有找到,可是却找到了不少的好东西,金矿,铁矿,盐场,土著奴隶。。。。

    邢子昂全力支撑船业,不断的记录海外舆图,并且已经开始在夷岛上设立了小型的据点,张角所率领的舰队,可以在此处歇脚,而扬州的船队,也可以通过此地来完成对外的掠。。。商贸。

    天子坐在大殿里,身边坐着皇后宋氏,与何氏,两人都挺着肚子,宋氏比何氏怀孕稍晚些,天子开心的望着她们,与她们一同进餐,过了片刻,宋皇后开口说道:“太后今日里格外想念辩儿,屡次要辩儿去陪伴她,陛下可能接辩儿入宫?”

    何氏听闻,暗自握紧了拳头,却依旧笑着,也劝道:“陛下,皇长子不能久居与宫外啊。。。”,天子皱起了眉头,想了片刻,点点头,叫道:“宋典!”

    宋典立刻出现在了天子的身边,弯着腰,天子思索了片刻,说道:“带辩儿进来,这立太子的事情,也该准备了。。。。”,宋典媚笑点头,说道:“陛下,奴婢这便将殿下带来!”

    “恩,日后称为太子便好了。。。”

    “奴婢知晓!”宋典说道,宋皇后极为的开心,笑意根本隐藏不住,何氏笑着说道:“恭喜姐姐,辩儿成为了太子,日后啊。。。”

    “住口!”天子愤怒的起身,看着何氏,何氏被吓了一跳,捂着肚子,连忙跪倒了天子的面前,宋皇后也是脸色大变,连忙起身,天子看着她的腹部,看了许久,方才止住了怒火,看了看宋皇后,说道:“皇后且先回宫,朕要召见大臣。。。。”

    宋皇后担忧的看着何氏,想要为她求情,最后还是无奈的低着头,离开了大殿。

    天子恶狠狠的看着何氏,俯身,贴着何氏的耳边,问道:“你有个兄长,唤作何进?”

    “是。。。”

    “你想要让你兄长,成为大将军麽?”

    何氏浑身颤抖着,眼里滴落着泪水,说道:“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我兄长,不过乡野愚夫。。。”

    天子眯了眯眼睛,说道:“你给朕退下,好好想想。。。。”,何氏面色煞白,点点头,颤抖着起身,走了出去。

    宋典因天子的命令,带了几位黄门,急急忙忙的赶到了故司徒何公之府邸,刚刚赶到了府邸,便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坐在桑树上,双手托着下巴,怀里抱着一把宝剑,望着远处愣神。。。。。

    宋典哀叹了一声,走到了树下,在树下,站着数位宿卫,在保护皇子,宋殿抬起头,说道:“太子,奴婢前来接你回宫。。。”

    小胖子低下了头,双眼有些无神,看了看宋典,说道:“我不想回宫。。。。”

    “天子之诏,请太子回宫。。。”

    小胖子没有回话,冷风吹过,小胖子紧紧的抱住了怀里的宝剑,浑身都缩了起来,微微颤抖着,宋典有些不知该如何行事了,对于这位已定的太子,他也不敢无礼,想了片刻,方才开口说道:“天子说,何老写了书信,派人送来,太子可要一观?”

    “甚么?!”小胖子猛地抬起了头,迅速的从桑树上爬了下来,站在宋典的面前,眼睛盯着宋典,问道:“耶耶写了书信?”

    “是啊。。。。何老写了书信。。。”

    “哈哈哈~~~是不是他要回来啦?他说要带我去河边玩呢!我就知道他不会骗我的,耶耶从来不骗我的!”小胖子开心的笑着,拿起了宝剑,便朝着皇宫的方向奔跑而去,宋典拍了拍额头,连忙给身边的黄门小声说了些甚么,这黄门有些呆愣的望着宋典。

    宋典说道:“速速去办!”,黄门顿时领命,立刻小跑而去。

    “阿父,阿父!”小胖子蹦蹦跳跳的跑进了大殿里,天子看到他如此欣喜,一愣,小胖子笑着,上前冲入了天子的怀里,抬起了头,问道:“耶耶的书信在哪里?”

    “恩?哦,书信啊,书信在尚书台呢,朕稍后便令人去取来。。。”

    “哈哈哈,多谢阿父,耶耶甚么时候回来啊?”

    看着小胖子那闪烁着的大眼睛,天子心里一酸,抬起头,双手揉着眼睛,说道:“快了,快了。。。”

    小胖子开心的与天子叙话聊天,宋典走了进来,看到小胖子这个模样,看向了天子,天子皱了皱眉头,对他挥手说道:“何公的书信呢?快些令人拿来!”

    “奴婢早已令人拿回,稍后便到。。。。”

    “好。。。辩儿,你何师未曾回来之前,朕暂且先为你找几个老师可好?不然,若是落下了学业,只怕何公不喜啊。。。”

    “恩。。。好罢,不过,我不拜师!”

    “恩。。。。”

    “阿父,我很想耶耶,你想他麽?他说要带我去河边玩。。。。”

    “阿父,耶耶还说,他曾带你在河间国游玩,行侠仗义,我也想去河间国。。。。”

    “阿父,耶耶说你少时曾经一剑险些砍下了袁隗老贼的右股。。。。。。阿父,你怎么了?”

    “无碍,风沙进了眼。。。”

    8)


………………………………

第0272章 太子之师

    “辩儿。。。耶耶过的很好,勿要担忧。。。。要听你父之言,习文练剑。。。。”

    崔寔手持书信,缓缓念着,全部念完之后,他收起了书信,抬起头,面前,大小俩胖子聚精会神的望着他,坐姿都是一模一样,小胖子大笑着拍手,说道:“太好了,崔君,可能再念一遍?”

    我这都念了三遍啊。。。。

    崔寔心里暗自想着,望向了一旁的天子,天子也是有些茫然的望着他,忽然,他也点点头,说道:“劳烦崔君了。。。”

    “辩儿。。。”

    小胖子手持书信,开开心心的跑了出去,他要去见宋皇后,董太后。

    天子皱着眉头,神色异常,呆愣的坐着,崔寔俯身说道:“臣伪造何老书信,还望陛下恕罪。。。”,天子抬起头,表情依旧有些呆滞,少刻,他又缓了过来,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崔君何罪耶?哈哈哈,崔君之笔墨。。。连朕都险些以为是何师之作呢。。。”

    “多谢陛下,臣愧不敢言。。。”

    崔寔又与天子聊了片刻,方才离去,宋典站在天子的身边,低着头。

    天子抬起头,仰望着上方,忽然问道:“宋典。。。。”

    “国家?”

    “你说,朕还能不能再见到何师。。。。”

    “这。。。”宋典回答不出,低下头,说不出话来。

    不知为何,越是思念,心里便越是痛苦,日后,永远都见不到何师了?

    天子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令贾诩与荀攸入宫。。。。”

    宋典领命而去,没过多久,两位年轻官吏便被带到了天子的身边,当他们进来的时候,天子正在读着一卷书,两人拜见天子,天子让他们坐下,继续看着书,贾诩低着头,眯着眼睛,而荀攸则是打量着周围,他注意到,天子手中所持之书,乃是《公羊春秋解诂》,何老所著。

    可惜,并未完成。

    “朕要立辩儿为太子,可是,朝中并无名师,故而,朕要你们二人,共同教导太子。。。”天子冷冷说道,天子并没有询问他们的意思,而是直接开口,荀攸一听,眼里满是喜悦,让自己来教导太子,这不正是天子对自己的信任麽?他起身,朝着天子一拜,说道:“臣当全力为之!”

    他看向一旁的贾诩,贾诩还是有些发蒙,自从来到雒阳之后,他便看不懂很多事情了,自己与荀攸都是不到千石的议郎,不都是士林大儒来教导太子的麽?为什么又落到自己的头上了?

    贾诩反应过来,慌忙起身,天子的命令,他又不敢拒绝,拱手说道:“臣亦然!”

    “好,不过,朕便将话说的直白些,不要将朕的独子,教成了腐儒之辈。。。。”

    “遵命!”

    贾诩心里忽然明白,或许这就是要自己这般的年轻人来教导太子的缘故罢。

    次日,宋典带着小胖子,来到了东宫,早有小黄门开始收拾这里,小胖子不解的看着这里,问道:“日后,我便要住在此处麽?”

    “殿下年纪尚小,若是不愿意住,可以住在太后或者皇后那里。。。”

    “好吧,那你今天带我来,就是为了看看这些大殿?”

    “并不是,国家为殿下找了两位师君,今日,是要为殿下授课的。。。”

    小胖子一听,笑容渐渐消失。。。

    “宋公公,我今日有些不适,不如明日再授课罢。。。”小胖子眨着大眼睛,说道,宋典笑着点点头,说道:“奴婢这就找来太医令,再禀告国家。。”

    “算了。。。”小胖子嘟囔着嘴巴,不知说些甚么,倔强的朝着大殿走去,刚刚走到了门口,便看到两人俯身行礼,说道:“拜见太子殿下!”,小胖子仔细的观察着,一人他是认得的,不就是常年陪在阿父身边的荀黄门麽?不过,另一人,他却是不认得。

    “殿下,此人唤作贾诩,乃是朝中议郎,日后便是殿下之师君。。。”

    “恩。。。”小胖子大摇大摆的走了过去,也没有拜见,坐在了木案之前,高高扬起了头,说道:“那便开始罢。。。”,看到小胖子这个模样,荀攸与贾诩互相看了一眼,坐在了他的对面,荀攸拿起了书,便开始为太子讲解论语,贾诩坐在一旁,心里实在是没有想清楚,天子为何要让他们一同来授课。

    荀攸在讲课,莫非自己便要坐在一旁,当个陪读童子?

    荀攸用心的讲解着,小胖子却是压根没有认真去听,有些不耐烦的四处张望,不时还低着头,显然在想些别的事情,荀攸心里有些愤怒,却继续讲解,直到小胖子伸着懒腰,打起了哈欠,荀攸方才停止讲解,有些不悦的说道:“太子不知师道耶?”

    刘辩侧过头去,不理会他的质问。

    贾诩看了看面前的刘辩,忽然无奈的摇着头,说道:“先前,我听外公言,太子机智聪慧,知晓道理,原来是这般模样啊。。。”,贾诩的话,让小胖子一愣,皱着眉头,问道:“你外公何人耶?”

    “何公也!”

    小胖子惊得站起了身,瞪大了眼睛,说道:“你休要骗我,耶耶无子也!”,贾诩摇着头,说道:“何公乃我母之义父也,我之外公,因我无甚么才华,故而他不曾提及罢。。。”

    “这。。。。”小胖子思索了片刻,笔直了身体,坐在了贾诩面前,笑着说道:“既如此,还望师君讲授公羊!”,贾诩点了点头,便开始讲了起来,小胖子听得津津有味。

    荀攸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你怎么就成了何公的外孙?还有,为何你知公羊?

    这次,却是荀攸变成了座上客,一言不发,听着贾诩讲解公羊。

    过了许久,荀攸也有些坐不住了,天子派自己前来,总不是就让自己来旁听的罢?不过,小胖子只对贾诩情有独钟,却压根不理会他,荀攸咬着牙,你幼时,我可曾经天天照顾你啊,竟然如此待我!他忽然站了起来,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贾诩没有看他,继续讲解,小胖子也没有理会。

    荀攸并没有直接离开皇宫,反而,他去拜见了天子。

    “你想在宫中佩剑?”天子有些纳闷的看着他,荀攸点点头,说道:“陛下,木剑便可!”

    “为何?”

    “只为授课与太子。。。。”

    “哈哈哈哈~~~”,天子不知想起了甚么,说道:“木剑可管不住那竖子,你让宋典给你拿把宝剑罢,就当朕送你了。。。”

    荀攸俯身拜谢,天子还是笑着,说道:“不过,勿要伤了太子。”

    “臣谨记!”

    8)


………………………………

第0273章 南方诸事

    当荀攸手持宝剑,重新走进东宫的时候,别说是小胖子了,就连贾诩也是吓了一跳,险些跳起来,他还是挡在了小胖子的面前,指着荀攸,质问道:“荀公达?你要做甚么!”

    “授课!”荀攸怒气冲冲的说着,他上前,直接推开了小胖子,将他按在了座位上,将一旁的论语丢给了他,说道:“论语乃儒学之本,公羊不算儒耶?日后,贾君教授你半个时辰的公羊,我教授你半个时辰的论语!”

    “给我读!”荀攸怒声说着,小胖子吓得浑身颤抖着,瞪大了眼睛,说道:“你敢在宫内佩剑?还敢威胁我?信不信我阿父。。。”,还没有等他说完,荀攸一剑狠狠砍在了脚边的案牍上,直接将木案砍成了两端,小胖子连忙捡起了论语,便开始读了起来。

    这下,却是贾诩目瞪口呆,陛下,荀攸要反啦!!!

    小胖子哆嗦着念着论语,偶尔抬起头,给贾诩挤眉弄眼的,自然是要让贾诩去报告天子,贾诩咳了咳,便起了身,荀攸猛地转头,盯住了他,贾诩不动声色的整了整衣冠,又坐了下来。

    他看着太子,笑着说道:“太子要好好读书啊,这论语,含儒学大义。。。何公也是熟读论语,才能在公羊上有所造诣。。。。”

    就这样,快到半个时辰的之后,天子出现在了东宫,带着一众黄门,当他们进了大殿,看到正在读书的太子,以及身边拿着宝剑晃悠的荀攸之后,诸多黄门的脸都被吓白了,宋典先前还不知荀攸为何要问他要剑,天子竟也让自己给他,现在看到他持剑,似乎在挟持太子,愤怒的吼道:

    “荀公达?!你想要做什么?!”

    荀攸此时才看到了天子,他收起了宝剑,朝着天子一拜,说道:“陛下!”

    而小胖子看到了天子,嚎啕大哭着,冲了上来,抱着天子便哭诉荀攸的暴行,不知为何,天子始终都是在咧嘴笑着,看到小胖子大哭,他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抚摸着小胖子的头,说道:“朕昔日,也是如此啊,也是如此啊!荀攸,你很不错,好好教他!”

    “遵命!”荀攸回答着,手持宝剑,缓缓走到了太子身边,太子委屈的放开了天子的衣襟,擦着眼泪,坐了下来,继续读着,天子又夸了荀攸与贾诩几次,便离开了东宫,小胖子依依不舍的看着天子离去,怀着泪水,继续读着论语。

    天子并没有因为荀攸的做法而生气,他知道刘辩的性格究竟有多恶劣,毕竟,他。。。咳咳,随了他阿母,若是好言劝导,还真压不住他,先前,也就何师,自己与太后才能压住他,就连宋皇后有些时候都没有办法让他听话,荀攸做的很对,恩,很不错。

    不过,等他再长了几岁,朕还要亲自开导,以免他将来对荀攸心怀恨意,犯下大错。

    建宁十二年

    大汉彻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遍地的民屯,各地的粮仓屡次新建,处处堆满了粮食,国库里的粮食,钱财更是堆积的跟大山一样,甚至连串钱的绳都烂掉了,不过,众人只能看到国库堆积成山,可是却并不知道国库里究竟有多少的粮食和钱。

    毕竟,你只要问了闻人袭,他会告诉你,大汉国库里没有任何粮食和钱,丢只鼠进去都会饿死。

    在驰道与运河的双重效应之下,南北东西交通发展起来,天子的命令,政见也是能够迅速的达到各个地区,冀州,兖州,青州,豫州等地区,耕田无数,百姓富裕,每年从驰道上收的车船税,就能养活一州之百姓了,这能看出,这数州经济之发展。

    周围地区,扬州荆州交州,贼寇全无,扬州更是在王符邢子昂两代刺史的治理下,开发了那些荒芜,野蛮的地区,使得扬州的耕地数量,产粮量等等都超过了中原一些大州,仅次与冀州,而海外更是为大汉打开了一个新的天下,张角率领的舰队,不知给扬州带回了多少的财富!

    户籍再次迎来了一次大增长,第一批官学结业的幼童们开始顶起了大梁,进入各行各业,而这些自幼学着天子神圣,大汉无敌的男丁们,让天子的统治变得坚不可摧,从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