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魔星传奇-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鬼子兵力部署情况通告

    {(写到这里,我想有必要知报一下,当时的鬼子兵兵力状况,以便读者朋友好做了解。资料整理自网络。)一个班:日军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一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是配备自卫手枪的,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50毫米掷弹筒。

    一个小队:日军的一个小队有前述编制的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共54人。

    一个中队: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一个大队: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连部和3个机枪排,1个弹药排),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连只有8挺);一个55人的炮排(1个10人的排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连(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排,两个31人的炮排各装备2门步兵炮)。在这些少量的炮连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枪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枪的排,这种情况下,弹药排要扩充为39人。

    一个联队: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团部和直属各连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携带一日份的弹药。三个步兵大队;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一个25人的连部,1个观察班,一个31人的弹药排,三个31人的炮排(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装备1门70mm九二步兵炮)。极少数联队有一个364人的炮兵大队,编两个170人的中队,各4门炮。联队属反坦克中队有122人:20人的连部,21人的弹药排,3个33人的炮排(各有两门37mm反坦克炮)。通信中队有一个电话排(4到6个电话班,每班3部电话,一个交换机),一个无线电排(5到8台电台),在战斗中电话和电台配属到各大队和各直属队。联队的卫生系统配备很薄弱,联队只有2名医生和2名卫生员,大队有3名医生和四个卫生员,中队有四个卫生员。

    一个师团:日军的师属单位主要有:3个步兵联队,一个野战炮兵联队,一个侦察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运输联队,通讯队。野战炮兵联队编制2322人,有3个688人的炮兵大队,各装备12门75mm野炮或山炮,只有一些师团将其中一个大队替换成105mm炮。侦察联队编制730人,包括一个130人的联队部,一个130人的骑兵中队(4个30人的排),两个160人的摩托化中队,1个100人的卡车运输中队(至少在纸面上可以运输那两个摩托化中队)。这个侦察联队也可以被一个950人的骑兵联队代替。工兵联队编制900…1000人,几乎没有机械装备,只能承担极少的任务,更专业的任务主要由配属的**工兵联队负责。运输联队的规模大体上取决于可用的卡车数量,从理论上来说,由一个卡车大队和一个骡马大车大队组成。卡车大队由2到3个中队组成,每中队最多有50辆载重1。5吨的卡车,许多师团都缺少卡车,一些根本就没有。综合日军一个师团,有54门75mm的野炮或山炮,少数师团用12门105mm炮替换了75mm炮,卡车方面日军最多有100…150辆卡车步兵师团所属骑兵联队:下属2个骑兵中队,每个中队有马步枪123支、重机枪2挺。

    一个骑兵师团所属骑兵联队:下属4个骑兵中队,每个中队有马步枪119支、轻机枪2挺,1个重机枪中队,下属2个小队,有重机枪4挺。另附1945年日军骑兵第4旅团编制:旅团部,本部15人、卫兵中队80人、通讯班30人、机要人员20人,共计145人。}

    。。。
………………………………

第12章 刘大翻译

    县城。

    鬼子指挥部里。

    刘大翻译来到小岭一郎的办公室,看着正在埋头办公的小岭一郎,一个立正,用日语道:“报告小岭太君,刘胖子来向你报到!”

    小岭一郎抬起头来看着刘大胖子,放下手里的文件,皮笑肉不笑地站了起来:“哟西,刘桑,你的来了?”

    刘大翻译一点头,应了:“是的,小岭太君,我的来了。”

    小岭一郎离开办公桌,来到刘大翻译的身边,瞪着一双怪异的眼神,突然喝道:“你是什么人?快说!”

    “啊!”刘大翻译浑身一抖:“小岭太君,我,我是刘翻译,刘胖子啊!小岭太君,你,你这是怎么了?我,你都不认识了?”

    “你们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做‘知人知面不知心’,我看你这刘翻译的名字,只是你在太君面前的的一个符号而已,快说,你究竟是什么人?”小岭一郎恶狠狠地瞪着刘大翻译,一边围着刘大翻译转圈,一边吼。

    “哎哟!我的小岭太君,我跟了藤原太君那么久,难道你不知道吗?我,我是忠于皇军的呀!我真的只是皇军的一个翻译,仅此而已!”刘大翻译回头看着小岭一郎,哭丧着脸,一脸的诚恳和委屈相互交织着。

    “那我的问你,你的怎么一离开,藤原大佐的就出事?我看,你的要不是知道藤原大佐就要被杀,那么就是你的杀了藤原大佐?是不是?”小岭一郎倏地拔出指挥刀,压在了刘大翻译的脖子上。

    刘大翻译也斜着眼,看着架在脖子上明晃晃的指挥刀,腿肚子一软,举着双手,哆哆嗦嗦地直叫:“冤枉啊!小岭太君,你真的冤枉我啊!藤原大佐被杀,我也是才知道的。你,你说我怎么就会知道藤原大佐在我回老家的时候被杀了呢?这,这应该是巧合吧!再说了,小岭太君,你看我这样,我能杀得了那么威武高大的藤原大佐吗?冤枉,冤枉啊,小岭太君!”

    “那你的说,你是真的有事才回乡下的吗?哪有那么巧?”小岭一郎,缓缓收起了他的指挥刀,让刀入鞘。

    “真的,是真的,小岭太君,我二叔病死了,乡下来人叫我回去的,不信,小岭太君你可以去问去打听。”刘大翻译摸了摸脖子,定了定神。

    “既然是你二叔死了,为什么要你回去?”小岭一郎走了两步突然转身看着刘大翻译。

    “哎呀,小岭太君你有所不知,从小我爹娘早死,是我家二叔辛辛苦苦带大我的,你说,我们中国人讲究孝道,他死了,我能不回去奔丧吗?那,那还不让乡里乡亲给咒死啊?”刘大翻译点头哈腰地对小岭一郎说道。

    “咒死?”小岭一郎一愣。

    “啊!就是给骂死,嘿嘿!”刘大翻译慌忙解释。

    “哟西!你的很有孝心,皇军大大的喜欢!”小岭一郎竖起大拇指,夸赞刘大翻译。

    “嗨,嗨,嗨,谢谢小岭太君的夸赞!”刘大翻译连连点头。

    小岭一郎突然变脸,像是要看穿刘大翻译一般,目露凶光:“如果我的,查出藤原大佐的死,与你的,有那么一点点的关系,你的死啦死啦的!你的明白?”

    “明白,明白!”

    “哟西!”小岭一郎突然一把热情地抱住刘大翻译:“刘桑,你的好好的跟着皇军干,只要忠心大大的,皇军是不会亏待你的,你的知道?”

    “知道,知道,我一定跟着皇军好好干,不,是跟着小岭太君你好好干!”刘大翻译一挺身,巧妙地弹开小岭一郎,同时对小岭一郎立正敬礼!

    小岭一郎一愣,上下打量了刘大翻译一番,随即哈哈大笑:“刘桑,你的狡猾狡猾的,不过,我的喜欢!好好干!”

    刘大翻译连连点头:“谢谢小岭太君,谢谢小岭太君,你的还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吗?没有的话,我的离开,不耽误你的办公?”

    “哟西!”小岭一郎对刘大翻译挥了挥手。

    刘大翻译刚转身就要离开。

    “刘桑,站住!”小岭一郎突然叫住了他。

    刘大翻译一惊,换上笑脸转身,看着小岭一郎:“小岭太君,你,你有什么吩咐?”

    小岭一郎从裤兜里取出了几个大洋,来到刘大翻译的身边,将大洋递给他:“这是你这个月的服务费,也就是你们中国人所说的工钱。我帮你领了,你收着!”

    刘大翻译见到小岭一郎手里的大洋,眼睛一亮:“谢谢小岭太君,谢谢小岭太君。”话完就要伸手去接。

    小岭一郎突然一缩手,阴阳怪气地看着刘大翻译那贪婪却又疑惑的样子,说了:“刘桑,以后,你就给我当翻译,好好干,我的一定会比藤原大佐给你的奖赏要多的多。你的记住了!”

    “嗨!”刘大翻译就算在立正,他的眼睛也没有离开过小岭一郎手里的大洋。

    小岭一郎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将手里的几块大洋塞在了刘大翻译的手上:“今天你刚报到,也没什么事,你的回去休息,明天跟我去车站接一批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军人。”

    “我们?去接?军人?”刘大翻译疑惑地指了指小岭一郎和自己。

    “对!”小岭一郎道。

    “他们是什么军人,非要小岭太君你亲自去接?”刘大翻译一副奇怪的样子看着小岭一郎。

    “刘桑,你的,话和疑问太多了,不该知道的,你的最好别问,你的明白?”小岭一郎喝住刘大翻译。

    “明白,明白!那我先去了?”刘大翻译慌忙点头。

    小岭一郎挥挥手,示意刘大翻译快点滚!

    刘大翻译这才数着手里的大洋,转身喜滋滋地离开了小岭一郎的办公室。

    刘大翻译出了鬼子指挥部。

    拐过了一个胡同,正优哉游哉,哼着小调,走上一条繁华的街道,准备去街对面的韦氏杂货铺,买一点好酒好菜,回家去喝一口,反正是鬼子的赏金,也不心痛,不用白不用。

    刘大翻译刚刚踏上街面,横地里窜出一人,挽着他的胳膊,一脸的笑容望了望四周的行人,低声在他耳边说道:“胖翻译,还认得我吗?”

    刘大翻译正要开口叫喊,被来人迅速地捂住了嘴,于是只得干瞪眼地斜瞟了一眼来人,顿时吓得腿脚发软,要不是来人扶住他,他恐怕早已经瘫在了地上,他一边努力镇定着,一边‘啊啊啊’地怎么也叫不出声。

    来人看了看四周,回头瞪着他:“别耍花招,小心,我现在就咔嚓了你!”

    刘大翻译可不触这个霉头,瞪着惊恐的眼神看着来人,连连点头。

    来人松开了捂住刘大翻译手,改上攀在了他的肩头,一副和刘大翻译是老熟人般亲热的样子:“刘翻译,走吧?咋哥俩好久不见,喝酒去!”

    来人话完,对街对面暗暗一招手,街对面顿时走过来两男一女。

    走在前面的这一位身材瘦高,但表情冰冷的汉子,手里拧着一样扁担长短,用衣服包着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

    在他的后面紧跟着一位样子斯文,个头不高,头发梳的铮亮光滑的年青人,一双目光戒备地盯着四周的行人。

    在这两男的后面,是一位貌美如花,穿着讲究,像是一位大家闺秀的女子。

    看着三人的气度,装容,刘大翻译怎么也瞧不出他们是什么来路?

    “好不容易在这里遇见了刘翻译,他硬要叫我们去喝酒,我们就去吧?”见三人走进,来人一乐,对三人说完,回头看着刘大翻译,同时攀在刘大翻译肩上的手也暗暗加了力道:“是这样吗刘翻译?”

    “是是是!诸位请!”刘大翻译的脸上,勉强地挤出了一丝笑容。

    “那快走吧?刘翻译。”来人拍了拍刘大翻译的肩膀。

    “走走走。请!”刘大翻译点着头,被来人攀着肩膀,领着两男一女向街道北面,看似很亲热的走去。

    一行五人来到一处偏僻,行人稀少的胡同里。

    来人松开了攀在刘大翻译肩膀上的手,转身站在他的对面,冷冷地盯着他:“你真的认识我,也想起我是谁了?”

    “是!”刘大翻译颤颤巍巍地哆嗦着点点头:“你,你不就是那位和一个怪人杀了皇军,不,是鬼子十多人的好汉吗?我,我,我怎么会忘记了呢?”

    “记住了就好!你给我老实点,要是今天你不配合我,我现在就毙了你!”来人话完,掏出了手枪,抵在了刘大翻译的额头上。

    刘大翻译慌忙举起手,浑身颤抖:“好汉,好汉,饶命啊!我,我配合!你问东,我不说西,要,要是有半点假话,你,你立刻毙了我,饶,饶命啊!好汉!”

    “我问你,鬼子现在有什么动向?”来人问道。

    “没,没什么动向啊!”刘大翻译道。

    “什么?”来人将顶在刘大翻译脑门上的枪,用了用力。

    “饶饶饶命啊,好汉,我,我也是今天才从乡下回来,刚去鬼鬼子司令部报报到的。所以,真,真不知道!”刚刚要站得稳点的刘大翻译,这时又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大哥,瞧他这幅熊样,问也问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干脆毙了他得了!”样子斯文的年轻人凑近来人,瞪了刘大翻译一眼,说道。

    “别,别呀!好汉!哦,对,对了,今天鬼子中佐小岭一郎,要我明天和他一起去车站接一伙鬼子军人。”刘大翻译突然想了起来。

    “这,这算什么消息啊!你这汉奸是不是想要糊弄我们,才故意编出来的鬼话?”斯文年轻人盯着刘大翻译。

    那目光那表情,让刘大翻译觉得冷气嗖嗖,浑身发麻:“我,我哪儿敢,敢骗你们呀!这,这都是真的!不信,明天你们去车站瞧瞧,如有半点假话,我,我就不,不得好死!我,我发誓。”

    “刘翻译,你觉得这算是重要的消息吗?”来人对斯文年轻人使使眼色,斯文年轻人退后了一步。

    刘大翻译狠狠地拍了拍大腿,努力地镇定下来,很认真地点点头:“这,这肯定是一个重要消息了,你,你们想啊!一伙鬼子军人到了,竟然要一个鬼子中佐去接,这,这不符合逻辑呀?对不?我,我想这一伙鬼子绝不是军人那么简单!一定是小鬼子在耍什么阴谋。”

    “有道理!”来人凝思片刻,收起了枪。

    “刘翻译,我还要问你一个问题。”

    “你请问!”刘大翻译没有了枪顶在脑门上的压力,终于镇定下来。

    “你最近见过和我一起杀鬼子的那个怪人吗?”来人问。

    “最近到没有见过,怎么?他不是你们一伙的?”

    来人摇摇头。

    “那你们这是在找他?”刘大翻译看了看四人一眼,低声问。

    “不该问的别问,不然你会有灭顶之灾的。”

    “是是是,不过,他杀藤原那老鬼子的前两天我见过。”

    “什么地方?”

    “就在前面的澡堂子里啊!”

    “他在那里做什么?”

    “找我啊!”

    “找你干什么?”

    “让我暂时离开鬼子司令部!”

    “就仅仅要你离开鬼子司令部?”

    “对!”

    “为什么?”

    “我不知道啊!我也纳闷呢?”

    “你说的都是真的?”来人突然一把封住了刘大翻译的衣领,瞪着骇人的光芒。

    “绝对是真的!我保证!”刘大翻译肯定的回答。

    “那好!我给你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一个当有良知的中国人的机会。你要吗?你如果不要,我现在就杀了你,免得你继续祸害同胞。”

    “要!要要!”刘大翻译没得选择,只得连连点头。

    “第一,你要替我弄清楚明天来的鬼子军人是什么来路,来干什么?第二,你要帮我们留意那个怪人,一旦有他的行踪,第一个要告诉我们!你明白吗?”来人道。

    “是是是!可是我怎么能联系到你们?”刘大翻译应道。

    “这个不要你操心,我们自会来联系你的!记住,你要是给我们打马虎眼,我告诉你,一旦我们发现你的情报有误,你肯定得死!你和我们联系是秘密,要是让别人或者让鬼子知道,你自己知道你的下场。”来人冷冰冰地对刘大翻译说道。

    “不敢!不敢!”刘大翻译偷偷地摸了摸额头上的汗水。

    “好了,你走吧!”来人对刘大翻译挥了挥手。

    “好!好!好!”刘大翻译一面应着,一面向四人点头哈腰一番后,脚底抹油,一溜烟,消失在胡同的尽头。

    四人看着刘大翻译狼狈离开的样子,同时哈哈笑了起来。

    “方连长,你说这小子不会出卖我们吧?”刘柱突然问方连长。

    方连长摇摇头。

    “你咋那么肯定,要是万一呢?”田蕊看着方刚有把握的样子,心里疑惑。

    “没有万一,因为他怕死!我更相信自己的眼睛!不信走着瞧!”方刚胸有成竹地拍了拍胸脯。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马多文冒出一句。

    “按原计划开始行动。走!”方刚说完,率先向胡同口走去。

    马多文和刘柱及其田蕊三人,疑惑地对望了一眼后,跟了上去。。。。。。

    。。。
………………………………

第13章 董府董老爷

    出了胡同口,来到大街上。

    四人散开,各自执行去了。

    马多文心急,匆匆直向县城南街的董府走去。

    他之所以急,是因为这杆莫幸纳甘狙击枪没有多少子弹了。

    要说这枪好使,可是子弹更为金贵!如果没有子弹的话,这枪还不如一支汉阳造步枪管用。

    而要买到这枪的子弹,只有通过商人到上海那些大城市的黑市才能卖得到。

    这县城里也只有董府能办得到。而董老爷恰恰和自己有些关系,于是董老爷就成了他这枪的子弹的供应商。

    昨天本来要来县城董府一趟,去取他这杆‘莫幸纳甘’狙击枪的子弹的,哪晓得让方刚和田蕊的事情给耽误了。

    南街董府。

    马多文上了台阶,叩响了门环。

    不多时,一个下人模样的中年汉子,从门缝里挤出一个脑袋,见到是马多文,客气地一笑:“你来了?”

    因为马多文是董府的常客,所以里面的下人都认识他。

    下人打开大门,马多文也不客气,径自走了进去:“董叔在吗?”

    “在在在,在客厅和小姐说着话呢?你跟我来。”下人关好门,回头跟了上来,领着马多文去客厅。

    虽然马多文是董府的常客,可是他每一次进董府,都给他一种不同的感觉。

    董府从外面看,就是普通的一座四合院房屋。可是你一走进,里面却真是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

    在通往正房客厅的大理石通道上,首先跃入眼帘的东,西厢房的各种木质雕饰建筑,几乎在所有的木构件柱上都有雕刻,用“无木不雕”来形容绝非夸张。

    倘若细看,不难发现这些木雕题材广泛,涉及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宗教神话、名胜古迹、山水花卉、几何纹饰等,这些木雕几乎都不是人工彩绘,而是木头的天然肌理、质感以及岁月为它们涂上的色泽。

    东西厢房门窗格扇,雕刻也相对较为精致,绦环板多为雕刻山水、花木、飞禽、走兽、人物、博古等多种形式。

    格心样式繁多,以宫式格为主,中间有的穿插有“福”、“寿”字,有的饰有小花件。裙板浮雕有如意纹、回形纹等图案。

    斗拱构件及梁架多有雕刻,如有的部位将斗雕刻成花瓣的形状;月梁的梁头往往浅浮雕出卷草、夔龙等图案。承单步梁的瓜柱下端被艺术化地处理成多段弧线。这些雕刻线条流畅、工艺精细、惟妙惟肖。

    如此气派与颇具匠心的大院,也只有董府才能具备这样的条件。

    院落就具备这样的气派,客厅当然就更加让人眼前一亮,不由得惊叹了。

    随仆人踏进正房客厅,马多文心里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惊叹!

    首先跃入眼帘的是坐北朝南,上置香烛的翘头案。

    翘头案背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副“贞寿衍祥”的匾额。

    翘头案之前摆放着半个八仙桌大小,做工很精巧,有拱璧纹的透雕花板供桌。

    供桌两旁摆放一对名贵的红木太师椅,扶手与扶背都成屏风状,背与扶手雕刻着云纹图案。

    太师椅下方左右两侧,分明摆放着三张美观与适用性很强,做工很精巧,名贵的红木桌椅。

    此时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位银发须白,威严而又面带慈祥,年约五十上下的老者。

    太师椅下方右侧的红木椅子上坐着一位年约双十,貌美漂亮,留着一头乌黑长发的女孩。

    老者见到马多文欠了欠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