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时代的弄潮儿-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润生,队伍里有时候也正需要这种所谓的匪气。”唐之道若有所指的说道:“这些人敢打敢拼、作战经验丰富,所缺的不过是正规化的教育而已,你们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家,要多学习人家的长处,很多东西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刚来团里重用学生娃那是迫不得已,现在基本掌控了局面,当然不能再干这种党同伐异的事情。
“知道了,我会多向团长、张营长他们学习的。”杜世杰嘴上不说心里却并不服气。
“走,去三连看看。”唐之道将杜世杰的表情看在眼里,却并没有道明,有的事情只有亲身经历后才会刻骨铭心。
“话说当年,俺老左跟着张营长在大虎山剿匪……”远远望着,三连官兵正围成一个圈,听连长左继武侃大山。
“砰的一声枪响,我老左就冲了上去,妈的回头只有老子一个,可既然冲上来了,就他妈的拼了……”左继武讲的是吐沫横飞,士兵听的是津津有味,还不时鼓掌叫好。
“连长,今天就讲到这里吧!”三连连付一脸不安劝说道:“要不这周的训练又要落下很多了。”
“落下就落下,有什么打紧的。”左继武不耐烦的说道:“那些花架子不练也罢!”
“连长,咱们连已经连续几次倒数第一了。”三连付忧虑的说道:“再这样下去,团长那里不好交代啊!”
“交代个屁!”左继武笑骂道:“带兵打仗靠的是真本事,老子在战场上打打杀杀的时候,小唐团长还不知道在哪里尿裤子了。”
“哈哈!”围观的士兵哄堂大笑。
“连长,听说我们团长也是练家子,每天天不亮就在团部里苦练。”人群当中立刻有小兵不满的嚷道。
“他那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俺老左一个小手指头及能把他打趴下。”左继武得意洋洋的说道。
“是嘛!左营副还有这等好本事。”此时唐之道正好走到圈外,听到刚才那番话,面露笑容的说道:“要不咱们比试比试!”
………………………………
第四十章 比试
“团长,我只是吹吹牛!”一见唐之道真的过来了,左继武也有点发颤,嬉皮笑脸的说道:“兄弟们闷得慌,我给他们讲讲故事。”
“哼!”唐之道盯着左继武冷冷的说道:“只要你左继武有本事打败我,以后一营营长一职我就不再兼任了,让给你当!”
此言一出全场立刻鸦雀无声,很多人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唐之道说了些什么。“只要你左继武有本事打败我,以后一营营长一职我就不再兼任了,让给你当!至于方式也由你来选!”唐之道又对着一脸茫然的左继武说道。
“此言当真!”左继武瞪大眼睛问道,尽管对这个年轻的团长他一直摸不透。
“莫非我还敢当着这上百兄弟面来骗你?他们都可以作证!”唐之道笑着说道:“左当家的是不是怕了!”
啊!这次所有人都听明白了,全场所有人都怔住了。左继武桀骜不驯、牛逼哄哄不假,可是他的本事更是假不了。豫西刀客出身的他无论是拳脚还是刀剑功夫在全团都数一数二的,枪法也是不赖。
“哼,有什么不敢!”左继武咬了咬牙冷笑一声站起来说道:“如果我输了,任凭唐团长处置!”
“想好比什么了吗?”唐之道依旧保持微笑说道。
“这……,比试枪法如何!”左继武寻思半响,话说拳脚无眼真的伤了这个团长可是不美。
“可以,这里空间太小,去靶场!”唐之道不假思索的应道,上百人就兴高采烈的拥向河边的靶场,附近的连队听说此事也不时有人奔过来看热闹。
“就打固定靶,每人十发子弹,枪械任选,你先来!”唐之道指着几十米外的靶子说道。
“好,我就用这个!”左继武顺手从面前拿起两把驳壳枪,两手侧翻,手心略微朝上,稍稍停顿一下,一扣扳机两梭子弹就从枪口飞出。
果然是行家里手,唐之道看他射击的姿势和表现出来的那股洒脱,不禁赞叹道。驳壳枪,中国又称盒子炮,其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枪的。枪长288毫米,口径7。63毫米,重1。24千克,20发弹匣供弹,子弹初速每秒425米,射击方式为单发和连发,射击速度每分钟900发,有效射程50─150米。该手枪具有威力大、动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流传于世界许多国家。
尽管如此,并不能掩饰这种手枪是毛瑟兄弟失败之作的本质,由于该枪价格太高,装备欧洲军队当手枪则尺寸太大,作为冲锋枪又不易控制枪口上跳等原因一直到1939年毛瑟厂停产盒子炮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采用驳壳枪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实在是不上不下、左右为难。
西方不亮东方亮,所谓瑕不掩瑜,驳壳枪真正被使用者所喜爱的是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中,各派军阀相互征战,急需要武器进行作战,而当时的日本控制西方向中国出口军火,但驳壳枪作为手枪则不在此列,因此驳壳枪成为各派武装的首选。
最有意思的是,中国人想出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不仅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而且将它转化为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枪手右手持握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档,手心向上举枪,伸向左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枪手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举枪时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左手持枪时完全相反--这真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八发十环,两发九环,一共九十八环!”负责报靶的士兵大声的叫道。场边一阵叫好声,驳壳枪能在近百米以如此短的时间打出这样的成绩确实是了不起!
“该你了,唐团长!”左继武将双枪往边上一仍,轻蔑的说道,对于枪法他一直是非常自信的。
“我就用这个!”唐之道拔出腰间的勃朗宁m1911型手枪自信满满的说道。该型号手枪是著名枪械射击大师约翰・摩西・勃朗宁经典之作之一,1911年设计成功,1912年就开始装备美军,这种手枪以其大威力、高可靠型以及较为低廉的价格在一次大战中广泛,整个大战期间柯尔特公司与各承包商共生产了四十五万支。目前在国内还是稀罕货,也就唐之道这种中高级军官才能配备。
“砰砰砰……”唐之道打掉一个弹夹之后从李大柱手中接过一个弹夹,又开了三枪才停了下来。
“九发十环,一发八环!”听到这个成绩,唐之道不禁摇了摇头,看来几个月没练习,感觉还是不行了。勃朗宁m1911型的有效射程只有六十米左右,超过这个距离更多的是要靠感觉了。
“打成平手,打成平手了!”旁边的士兵一下欢呼起来,看唐之道眼神里崇拜的成分多起来。
“砰砰……”又是几声枪响,此时天上飞过的几只江鸥从空中栽了下来,靶场上又是一惊一乍的欢呼声。
“我输了!”左继武轻叹了一声无奈的说道:“还请王营长善待我的兄弟!”
“不是平手嘛!我们再比试比试拳脚如何?”唐之道摆了摆手说道。
“既然王营长有兴趣,我就陪你走上几下!”左继武咬了咬牙还是应承下来,不过态度比刚才要恭敬多了,说罢他就摆开架势率先动手起来。
“好家伙!”唐之道也呼啸着迎了上去,二人就开始比划起来。开始左继武仗着强壮的身体和北方绿林那些杂七杂八的招式似乎还能占上一点便宜,唐之道凭借敏捷的动作连连躲过他的进攻,这样三十多回合下来,左继武开始有点气喘嘘嘘了,手上的动作也明显急躁起来。
“小心!”唐之道虚晃一招躲过左继武飞来的一脚,趁他立足未稳一个扫腿,左继武控制不住身体就摔在地上,不过只见他一个鲤鱼打挺又跳了起来。
唐之道根本不容他有喘息的机会,欺身上前先是一横踢,紧接着一个肘击,最后一个过肩摔,左继武一百七八十斤的身体如同断了线的风筝般重重的摔在地上。
“再来!”出乎意料的是左继武打了个滚又站了来,从身边的刀架上拿出一把大刀,看来他是要捍卫豫西刀客最后的尊严。
“团长,接着!”李大柱一直全神贯注的注视着这场比试,一见左继武抡起大刀扑向唐之道,马上将身边的一杆带刺刀的日式三八枪抛了过来。
大刀对刺刀,一场龙争虎斗看的台下的数百官兵是目瞪口呆。大刀对刺刀更有利弊,尤其在专业刀客和久经刺杀训练的两位对手之间更是如此。
看多了国产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后,国人往往会认为大刀是克制日军刺刀的法宝,实际并不尽然,真正的白刃战中,枪刺以迅速有力的直刺为主,目标在对方胸腹,而大刀限于其型制,以对敌上半身的劈砍为主,两者各有利弊。大刀防御敌方的直刺,只有将对方的枪身或刺刀格开,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技巧是不容易办到的。…;
大刀的优势在于刀重势猛,砍上非死即伤,但其作用距离有限,必须尽量贴近敌人身体,因此最适合在工事、房屋、树林等空间有限的环境中使用。而在开阔地形或冲锋时,除非敌人在气势上被己方完全压倒,否则持大刀者难以占到便宜。同时,大刀要求使用者有比较好的武术功底和身体素质,并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运用自如,而刺刀拼刺的训练则相对比较简单。
左继武作为一个名声在外的豫西刀客自然不是浪得虚名,大刀挥舞起来虎虎生风的,一连串的步步紧逼进攻打得唐之道节节败退,场面上占尽上风。
“啊!”忽然间唐之道踉跄一下摔倒在地,左继武的大刀也顺势劈了下来。谁知唐之道顺势一滚,左继武砍了个空,两人间已经拉开距离,顿时间攻受换位,在唐之道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攻击下左继武只能疲于应付。
“铛”的一声,大刀从左继武的手中飞出,他一脸痛苦抱着手腕,喉咙口正抵着一把明晃晃的刺刀。
“卫生兵,快给他包扎一下!”唐之道抽回刺刀大声的吩咐道。
“不用了,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左继武硬气的摆了摆手说道。
“莫非左营副还不服气?”唐之道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个出身绿林的汉子,此人本事确实不错,要能收服的话绝对是不小的助力。
“愿赌服输!”这个人高马大的汉子突然跪了下来,冲着唐之道施大礼说道:“属下任凭团长处置!”江湖人士就是这个实在,只要真的服你,什么都好说。
“今天暂且记下,如果这个月底考评,三连还是垫底……”唐之道冷冷的说道:“到时候你知道该怎么办吧!”
“团长放心!老左如果不能带领兄弟迎头赶上如同此手!”左继武猛的抓了身边的大刀冲自己左手砍去。
“砰”一声枪响,左继武的大刀再次落在地上,唐之道走上前去扶起他赞赏的说道:“留着这只手吧,我还指望你给我带好兵了。”
“都散了吧!”唐之道大声的对赶来围观的官兵们说道:“那位兄弟们不服气的话,可以去团部找我较量一二。”
“三连的兄弟都跟我回去!”左继武振臂一呼道:“咱们要把落下的训练补回来。”
(各位大大有多余的推荐票投给小弟啊,多谢了!)
………………………………
第四十一章 没钱可是大问题
秋夜,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的挂着。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银河的繁星却越发的璀璨起来。茂密无边的高粱、玉米、谷子地里,此唱彼应地响着秋虫的唧呤声,蝈蝈也偶尔加上几声伴奏,吹的翁像断断续续吹着寒茄。柳树在路边静静地垂着枝条,阴影罩着蜿蜒的野草丛丛的小路。
“团长,我给您煮了碗面条,你趁热吃了吧。”团部内昏暗的油灯下,唐之道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又低头思索着什么,勤务兵李大柱挑起门帘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了进来。
“大柱,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给我一个人搞特殊化。”唐之道慌忙用手护着油灯,刚才闯进来清冷的秋风差点将油灯吹熄。
“团长,你晚上都是最晚睡,早上又第一个起来。”李大柱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说道:“这样身体可吃不消。”
“不这样我不放心啊!”唐之道接过面条大口大口的吃起来,混成团一切刚刚走上正轨,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光那本《步兵操典》就有很多需要修正的地方。
“那也不能这样玩命,以前那个团长,压根没有在团里出现过几次。”李大柱抱怨的说道。
“你说我和前任团长那个更好?”唐之道突然问出这么没头没脑的话来。
“这要看对谁了,对于混混日子的小兵、克扣军饷的长官来说自然是原来的团长好;对于普通士兵来说自然是团长好,训练是苦了一点,可最起码我们可以拿到足额的军饷。”李大柱回答的却有板有眼,凡是没有绝对的好和坏,关键从什么角度来看。
“大柱,东西都收拾好了吧!”唐之道满意的点了点问道,昨天刚准了李大柱一个月的探亲假。
“都好了,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就几件破衣服。”李大柱赶忙说道:“明天早上军需官正好要去京城买点东西,我就跟着他们一起走。”
“这个拿着,给你自己和家人做两身新衣裳。”唐之道说话间,从桌下的抽屉里摸出几块大洋递给李大柱。
“团长,俺怎么能要您的钱,你对俺已经够好的了!”李大柱慌忙推脱道,自从当了唐之道的勤务兵后,他的日子跟以前相比真是一天一地,不仅在外人看来是风风光光,关键是团长对身边的人极好,只要不违法军纪连坏脸色都没有。这个时代不少勤务兵表面上人五人六的,其实就是长官的出气筒甚至成为长官的玩物。(有龙阳之好军官可不在少数)
“拿着吧!本来我该跟你一起去参加令妹的婚礼,可惜这里实在走不开。”唐之道不容推脱的说道:“等你小子娶媳妇,我一定亲自给操办。”
“那俺代俺娘和俺妹子谢过团长了。”李大柱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快快起来,我最讨厌别人下跪了。”唐之道赶忙扶起李大柱说道:“你早点回去睡觉,明天天不亮就要出发了,否则就赶不上下午的火车了。”
“嗯!”李大柱站了起来收拾好桌上的碗筷说道:“俺不在团长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滚吧!老子又不是小孩。”唐之道笑骂道,不管怎么说李大柱这一走还真的有点舍不得。
“这射击成绩也太差了!”李大柱离开后,唐之道拿起训练进步比较快的两个连射击训练的成绩表摇着头自言自语道。这年代士兵的枪法是普遍的差,一方面是训练不足,一年一二发的训练量实在太少了(这还是正规部队),另一方面打的都是内战,面对同胞恐怕也不太下的起手。最为极端的恐怕要数发生在成都周围的几场大战,双方出动数万人激战数月,可伤亡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人,以至后来一打仗就有数百成千的民众躲在外围围观。…;
“大柱,你怎么还没有睡。”又是一阵清风袭来,唐之道头都没回的说道。
“团长,陆军需在外面求见。”李大柱小声的说道:“要不要我把他挡回去?”
“让他进来吧!”唐之道无奈的挥挥手说道,看来今晚又完成任务了。
“团长,没打搅您休息吧。”陆恩和歉意的说道:“上个月的财务账册整理出来了,特来给团长过目。”
“你看我像睡觉的样子吗?”唐之道笑着说道:“大柱,给陆军需倒杯水。”
“团长客气了,我这就回去了。”陆恩和连忙推脱道,一直以来和唐之道关系也是不咸不淡的,反正陆军需自持清廉也不怕唐团长怎么地自己。
“先别走,正好有事情要找你。”唐之道接过账册快速的扫视起来,对陆恩和的个人操守他还是比较放心的,所谓查看账册也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
“怎么又亏空这么多?”唐之道看到最后皱着眉头问道,自打他当团长的两三个月来月月亏空,而且数字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怎么可能不亏空?”陆恩和反问道:“光伙食费一块就比以前高一倍都不止。”
“伙食费高那是没有办法,总不至于让士兵们饿着肚子训练吧。”唐之道倒是先为这项费用辩护起来。
“还有警卫排和一连两三天训练就将一年的训练用的弹药打光了。”陆恩和一肚子委屈要说。
“你看看就这水平,再多打几个基数都不为过。”唐之道摸去桌上的那张成绩表不满的说道:“这些我会解决的,你看看其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省省,这样下去我团就要破产了。”
“哼!您看看哪里还能省?”陆恩和冷冷说道,对唐之道他也是一肚子意见,别人不知道他这个军需官还不清楚。眼前的这位年轻团长看起来正直清廉无比,其实落到他手头的饷银肯定不在少数。
“恩和,你这是对我有意见啊!”唐之道笑着说道:“你这个军需官可是全团的大管家,一千多号人的吃喝拉撒睡都要你操劳。”
“我看团长还另请高明吧!”陆恩和依旧是冷冷的说道:“反正团长的账算的比谁清楚。”
“是嘛?”唐之道脸色凝重起来,看来今天不费点口舌,这个陆恩和就要撂挑子了。
“不是嘛?之前全团几百个空饷不是让你唐团长一个人吃掉了,现在又想打哪里的主意!”陆恩和索性豁出去了,反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恩和坐,那我今天真的要和好好算算这笔账了。”唐之道没想到陆恩和有如此大怨气。
“坐就坐,看你怎么算这笔账!”陆恩和一屁股坐到一张凳子上气呼呼的盯着唐之道。
“恩和也是老军需,领饷的规矩应该比我知道的还多吧!”唐之道先是淡淡的说道:“咱们混成团又是二流部队,每月能领多少你该知道吧!”
“什么规矩?当兵吃饷就是老规矩!”陆恩和装腔作势的叫道,其实一直以来他都没有正在直接与陆军部高层沟通过,对所谓的内幕只是耳闻并未当真。
“如果别人不跟你讲这个规矩呢?”唐之道摇了摇头说道:“实话跟你说吧,按照惯例像我们这等二线部队最多领七成的饷银,就这还得看人才给的。”某些部队因为不为掌权者所喜,甚至连五成的饷都领不到。(后世某位大佬在其个人传记《我的奋斗》中详详细细的描述这种状况)…;
“什么?只能领七成的饷?”陆恩和瞪大眼睛质问道:“我得到的账目可是足额发放的!”
“账面上自然是足额的,多出来的部分作为回扣。”唐之道指着账册说道:“财政部、陆军部、军需司、总务厅那些个头脑脑哪个不要一一打点,否则下个月你的饷银就不要再想拿了。”
“这只不过是你的一面之词,再说这种情况你为什么不向部里反应?”陆恩和尽管口气还是很硬,不过已经信上几分。
“哼!我有必要骗你嘛?”唐之道冷冷的说道:“部里反应?你知道谁从中获利最大吗?不是别人,正是陆军部主持部务的傅次长!”
“这、这、这怎么可能?”陆恩和有点语无伦次了,确实唐团长根本就不用和他解释这么多,他这种佐官的进退不过是主官的一句话而已。
“你知道民初全国有多少军队,现在又有多少?”唐之道耐心的解释道:“不到五年全**队扩充了一倍都不止,可中央财政却每况愈下,部队欠饷几乎成了常态。前面我们团欠饷不过三个月,并不算太长,多的都欠了半年有余了,还不照样欠着。”
“这么说我们还能发出饷来还是团长你的功劳了?”陆恩和反问道:“我不信换个人来就领不到饷。”
“不敢说是功劳,起码没有人会比我做的更好!”唐之道信心满满的说道。
“你、你敢说你真的从来没有克扣过军饷?”陆恩和索性也无赖的一会。
“哈哈!”唐之道大笑着说道:“恩和,我该怎么说你好呢。”
“团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陆恩和脸色已经好了很多,被唐之道笑的有点莫名其妙。
“除了正常的杂用开支,你每个月都会从我这里拿钱吧!”唐之道恢复常态问道。
“是啊!你是一团之长,团里的用项不足,我当然要向你要了。”陆恩和似乎明白点什么。
“这些钱难道会从天上掉下来?”唐之道翻到账册的尾页说道:“光这个月就贴进去一千五百大洋,这样下去最多再过两个月我的家底就空了。”
“不是还有几百个空额吗?”陆恩和脑子有点被整蒙了,连三营建制被撤销都忘记了。
“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