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李世民正要说胡啊,就听到帐篷外头尉迟敬德的声音:
“让开,本将军要见秦王!”
“请将军离开,秦王殿下正在与长孙大人商议事宜,下严令,不得有人打扰!”紧接着,就听到刘弘基的声音:
“尉迟敬德,你怎么还有脸站在这里,那寻相是你的旧友同僚,当日,本将军就一直反对由寻相那个废物留守夏县,这下好了,夏县丢了,如果到时候我们被宋金刚和吕崇越两面夹击的话,是不是你尉迟敬德给我们买棺材呀!”尉迟敬德跪在李世民的帐篷前,大声呼喊道:
“秦王殿下,尉迟敬德在帐外求见,请王爷见在下一面。秦王殿下,尉迟敬德在帐外求见,请王爷见在下一面。”李世民在帐篷里面喊道:
“什么事情那么吵啊!没听到本王的吩咐吗?本王与长孙大人正在商议要事,你们在外面吵什么?”门帘打开后,露出了李世民那张气愤的脸:
“你们在外面吵什么?”刘弘基和尉迟敬德看到李世民出来,马上都跪在李世民面前:
“秦王殿下,末将听说,夏县一你干杯吕崇越重新占领,因而特来向秦王殿下请命,只求去秦王殿下能够让末将前去收复夏县,末将不要多少兵马,只要带本部兵马万余军士即可!”刘弘基也请命道:
“秦王殿下,那尉迟敬德终归有投敌嫌疑,请秦王殿下将其收押,交由末将和长孙无忌大人审问后再做定夺。”李世民看了看长孙无忌,向长孙无忌问道:
“辅机!你怎么看?”长孙无忌捏了捏自己的胡子:
“殿下,尉迟敬德大将军为人忠厚,这夏县失陷应该是寻相大人为人轻敌,所以才有失,再加上,那吕崇茂吕崇越兄弟二人在夏县也经营了那么多年,人心尚在,所以,下官以为,此事与尉迟敬德将军无关。”
“殿下,下官以为”刘弘基还想说些什么,结果被李世民制止。李世民将尉迟敬德扶起来:
“尉迟将军,你这是干什么?”尉迟敬德还是跪在李世民面前,没有站起来:
“请秦王殿下答应末将,让末将前去收复夏县。”李世民摇摇头:
“哈哈哈哈!收复夏县就先不劳尉迟敬德将军费心了。”尉迟敬德的脸上有些失望。但是李世民的下句话却将尉迟敬德的劲头又提了起来:
“尉迟将军,这夏县之事,暂时不用去管。”
“不用去管?”尉迟敬德糊涂了。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继续将尉迟敬德扶了起来,又将尉迟敬德和刘弘基一起招进了帐篷:
“辅机!你再去将刘文静、柴绍、殷开山、段志玄、张亮等大人都找来。本王有事情要说。”亲兵侍卫领命而去。不一会,刘文静等人来了。
“秦王殿下,听说夏县失守,那我们的粮草供应”
“粮草不用担心,在从夏县开拔的时候,王爷就命令在下多备下了两个月的粮草,再说了,夏县虽然失陷,但是吕崇越兵少人寡,我们迟早会收复夏县的。还有王爷早就吩咐下官监视下显得动静,已经抓了几波从夏县向晋州宋金刚送信的信使了,所以,宋金刚一定不会知道夏县的消息。”听到长孙无忌的解释和李世民坚定眼神,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李世民接着发话了:
“各位,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要尽快攻下晋州,待我们攻下晋州之时,再回过头来对付夏县。”尉迟敬德一听到要攻打晋州,马上站起:
“殿下,末将尉迟敬德在此多日,尽吃白饭,这回这先锋之位,末将愿意主动扛起。”刘弘基也站起身来:
“王爷,微臣也愿意担任先锋之位。”尉迟敬德看到刘弘基跟自己争,想到刘弘基是李唐嫡系,而自己是一届降将,马上低下头去。李世民笑着说道:
“二位将军不用争了。这次晋州之战,二位将军都要出力呀!这次晋州之战,二位将军都是先锋,刘弘基将军攻打晋州南门,尉迟敬德将军攻打晋州西门,其他将军与本王在东门设伏。”听到李世民没有交代北门设伏,众人都觉得奇怪,长孙无忌问道:
“王爷!你怎么不在北门布置任务。”
“哼哼哼!宋金刚如果想逃走,很有可能东逃,去齐鲁投奔窦建德。北面有本王的幼弟在,宋金刚不会自投罗网,还有,就算宋金刚能够逃到突厥,那突厥的頡利可汗和安义可敦会放过宋金刚吗?因为没有参加突厥王储阿史那买家都王子的百日宴,已经得罪了頡利可汗和安义可敦,宋金刚敢去吗?去了恐怕就是个死。所以本王以为,宋金刚一定会向东门突围。再加上东面的母猪峡,是通往河北的交通要道,到时候就在那里设伏,定可以将宋金刚一举成擒。”众人听后,马上向李世民恭维道:
“王爷英明!”晋州城楼上,尉迟敬德和刘弘基就像疯了一样,比赛似的猛攻晋州城,有一次,宋金刚为了缓解尉迟敬德的攻势,在城楼上希望能够以同属刘武周旧部的事情让尉迟敬德高抬贵手:
“尉迟将军,你我都曾经在先主架前为臣子,现在动起兵戈,恐怕不好吧!”可是宋金刚那里知道,当初刘武周早就对尉迟敬德暗中嘱咐了些让尉迟敬德暗中牵制宋金刚,再加上现在刘武周已经死了刘武周未死的消息马邑的人都不知道,尉迟敬德现在已经将李世民当做主子了,再加上还有一个刘弘基在旁边与尉迟敬德争功,尉迟敬德正想用宋金刚的人头做为礼物,来巩固自己在唐军中的地位呢!所以对宋金刚的回答就是一阵弓箭,以及更加猛烈的攻势。宋金刚被手底下的盾牌兵掩护,护送会府邸中后,拿起桌子上的一个茶杯,突然发现是空的,直接将茶杯丢了出去:
“踏马的,混账,这个尉迟敬德一点就请都不念,这次看来我宋金刚要死在这里了。”旁边的亲信劝道:
“元帅,快逃吧!我们迟早会被李唐攻陷的。”
“撤!往哪里撤?”
“元帅,据探马来报,北门和东门不是还没有唐军吗?我们是走北门还是东门。”
“哼!北门、东门,那李世民一定在东门设了埋伏,而北门,你们敢去吗?马邑已经被李元吉给攻破了,还有,就是逃到了突厥,那頡利可汗和安义可敦能够放过我吗?”
“那我们怎么办呢?”
“行了,还是走东门,一切按本帅的命令行事。”一群骑士来到东门之后,对东门城楼大喊道:
“速速打开城门,宋金刚宋元帅要出城。”东门打开之后,一名骑士向东门守门的军士说道:
“宋元帅有令,马上通知全城,打开四门,要逃要降的都随便吧!”骑士们从东门离开,在这些骑士离开後,晋州城马上到处风传:
“宋金刚逃走了,大家也都降了吧!”马上晋州城大乱,北门和东门两座城门前都是出逃的军士和百姓,有些乱军更是趁机抢夺钱财。而南门和西门也趁机打开了城门,向刘弘基和尉迟敬德投降。那群从东门离开的骑士走在通向河北道的官道上,马上就要通过母猪峡了,那群骑士马上戒备起来:
“大家戒备,通过了母猪峡,就要到河北地界了,到时候见到了窦王,我们就安全了。”正在这群骑士在母猪峡走过一段距离的时候,从母猪峡的上面落下了几块大石头,将母猪峡的前后出口堵死了。在峡谷的山顶上,李世民露出头来:
“宋元帅,如今你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就请放下武器,解下盔甲,投降本王吧!如果你愿意投降,本王保证,留你一条性命。”谁知道那群骑士中领头的人哈哈大笑道:
“哈哈哈!李世民,你上当了,宋元帅早已经逃走,我是宋元帅的亲兵,奉宋元帅之命,假冒其出城,真正的宋元帅并没有跟我们在一起。我们也不知道宋元帅去哪里了。”李世民觉得自己受到了天大的愚弄,对自己身边的弓箭手说道:
“射!给本王用火箭射。将他们给本王烧成灰烬,并且传令下去,就说宋金刚抵抗激烈,不愿投降,**而死。就这样禀报长安吧!”李世民攻下晋州后,带领尉迟敬德和刘弘基等部回师夏县,先派人在城下劝说吕崇越带领夏县全城投降,说一个不杀,就连吕崇越也可以赦免,结果吕崇越根本不信,射死了李世民的信使,李世民大怒,下令攻破夏县后,屠城三日,夏县又变成了一片人间地狱。
………………………………
第三百三十八章 二兄弟凯旋 1
夏县被攻破屠城的消息传到了马邑李元吉的耳中,李元吉大声鼓掌欢呼道:
“好啊!你个李世民,先掉以轻心,使得夏县失陷,后来又攻破夏县之后,将夏县百姓军民都尽数屠杀殆尽,看我回到长安后,还不参你一本。”谢叔方在旁边劝道:
“王爷,如果你向弹劾秦王殿下,微臣以为,一定要有太子殿下协助。”
“哦!说说你的理由?”
“殿下,你与秦王是兄弟两,而且殿下你是弟弟,按照周礼,如果你弹劾自己的亲哥哥的话,那么满朝文武和天下的仕林舆论都会怎么看你呢?”虽然经历过五胡乱华,从汉武帝独尊儒术时期的儒学已经衰败,但是刑不上大夫,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妻为夫纲、兄为弟纲的观念更是强大了。
“那以你的意思是”
“请齐王将自身的想法先告诉太子殿下,待太子殿下来信后再做定夺。”李元吉听了谢叔方的话后,点了点头。
“来人啊!去将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位参军找来。”
“是!”随后,谢书方向李元吉行了个礼:
“殿下,末将暂且回避一下。”李元吉点了点头,谢书方藏到了旁边的房间。房玄龄和杜如晦来了之后:
“参见齐王殿下!”
“啊!二位参军免礼!请坐!”李元吉热情的让侍卫搬来两把椅子,当房玄龄和杜如晦坐定后,李元吉开口道:
“二位参军!二位参军自从来到本王幕下,一直都兢兢业业,并且奇谋百出,本王能够攻入马邑,二位参军居功至伟呀!”
“啊!齐王殿下谬赞了!”李元吉与房玄龄、杜如晦客套完毕后,直接走入正题。
“二位俊才,本王深知二位文笔了得,本王正好有一封奏则请二位俊才相助。希望二位俊才能够相助。”房玄龄和杜如晦相互看了一眼。
“请王爷明说!”
“啊!是这样的。本王最近收到了夏县的探马战报。哎!夏县真是惨啊!如今的夏县仿佛人间地狱一般。到处都是尸体和冲天的火光。这夏县也是我大唐属地,那李世民尽然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将整个夏县屠城焚毁,哎!本王想想,这真是禽兽不如啊!所以,本王希望,二位俊才能够帮助本王起草一份奏则,弹劾李世民。不知道二位俊才可愿意帮本王这个忙?”房玄龄和杜如晦一听,都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是天家兄弟之争,名义上,是帮助齐王弹劾秦王,实际上,是暗中将矛盾指向太子。如果帮助齐王写下这封奏则,那么依据他们二人原先太子宫属官身份,秦王一定会觉得是太子在背后指使,那么,在圣上的眼中,太子不能容纳其他的兄弟,很可能像秦二世一样,把自己所有的兄弟都杀掉。而太子如果袖手旁观的话,秦王大力反扑,圣上也会以离间天家骨肉为名,将他二人斩首,到时候太子如果不救,那么在大臣的眼中,太子不念旧情,这样,天下豪杰和世家大臣就不会支持太子。日后太子也难以登基为帝。想到这里,房玄龄和杜如晦又从对方的眼中看到:果真是天家无骨肉。不过,硬顶是不可能的。房玄龄先开口说道:
“王爷,此乃天家之事!外臣插手,恐怕不妥吧!”
“那依房大人的意思”
“此事就请齐王殿下带领我等班师回朝见到太子之时,跟太子殿下禀报后再做定夺。”
“怎么?本王的面子还没有太子殿下的面子大?看来你们二人真是我大哥的好臣子。但是你们不要忘了。现在你们是我的参军。难道连一封奏则都不肯写吗?”这句话简直就是诛心之语了。但是房玄龄和杜如晦豁出去了:
“殿下!非是我等忠于太子殿下,而是这件事情太过重大,今天就是斩了我们二人,我们也写不出来!”
“是啊!殿下。!我们二人是殿下的参军,也是朝廷命官,并非幕僚书吏。这奏则之事,请王爷派遣他人。”李元吉与房玄龄、杜如晦二人相互怒视着。就连躲在旁边的房间的谢叔方也惊出了一身冷汗齐王殿下不会意气用事,杀了房玄龄和杜如晦吧!?那可就撕破脸皮了。
“哈哈哈哈!好啊!本王就是欣赏你们这样的硬汉,刚才只是给二位开个玩笑。行了,二位现在就可以走了,等到了长安之后,本王还要让二位大人在我大哥面前疏通呢!”房玄龄和杜如晦离开了之后,谢叔方从旁边的房间走了出来:
“殿下,就在刚才”李元吉示意谢叔方什么都不要说:
“我大哥,还不错!”转眼,马上就要到武德六年的元旦了,李渊下旨,让远在陇西的赵王李元霸、和在河东驻节的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在元旦的前一天马上返回长安,在元旦那天,李渊要在宣政殿摆宴,犒劳四位为大唐建功立业的皇子,不得有误。李世民和李元吉还有李元霸在接到了李渊的圣旨后,马上都在离元旦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内回到了长安。长安李建成的太子东宫,房玄龄和杜如晦、苏定方、薛礼等四人一起参拜李建成: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啊!众位大人免礼。”李建成将房玄龄和杜如晦、苏定方、薛礼等四人一一扶起。又像后世的大人物一样,为房玄龄和杜如晦、苏定方、薛礼等四人一一整理衣冠:
“殿下!”李建成把食指放在嘴巴上,让房玄龄和杜如晦、苏定方、薛礼等四人不要出声。
“四位爱卿为我朝开疆拓土,尽心尽力。来人啊!请四位大人入席。”
“谢太子殿下!”在宴席过后,房玄龄和杜如晦将在齐王军中的所见所闻讲述给李建成听,并且讲述了对于薛万彻和薛万钧的担心。
“殿下!微臣等可以判断,如今齐王也已经有了争储夺嫡之心,而且薛万彻已经彻底的投向了齐王,成为了齐王的心腹,而且罗艺和薛万钧都收了齐王殿下的犒赏,那么通过薛万彻的沟通,以后可能会影响幽州的动向,还有这个谢叔方也是一个人才,不得小视啊!另外,齐王殿下还得到了刘武周的一座宝库,用里头的珍宝黄金拉拢刘武周的旧部。”李建成听到后,慢慢的一笑:
“二位大人,本宫已经知道了,多谢!”房玄龄和杜如晦马上躬身谢道。
“太子殿下!这都是臣等应该做的。”李建成随后下令道:
“房大人,杜大人!你们回去之后就大肆宣扬齐王殿下在马邑的战功战绩,本宫在十日后,元旦那天的宴会上就让你们看场好戏!”房玄龄和杜如晦没有懂得李建成的意思,但是,作为臣子,房玄龄和杜如晦没有继续追问。等房玄龄和杜如晦走了之后,李建成又吩咐麒麟暗卫,下令麒麟暗卫,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内让他们一边议论李元吉与李世民讨伐刘武周的战绩,另外一方面到处传播夏县屠城的事情。吩咐完之后,李建成的目光停留在了衣服黄金盔甲上面只见这副盔甲全部都是用黄金所铸,头盔上用鲜红而且崭新的天鹅翎毛装饰,在头盔里有一个机关,促动机关后,头盔的面部可以下滑一个面具,除了眼睛以外,整幅盔甲严丝合缝,并且,还在盔甲上镶钳了名贵的宝石。这是李元吉在返回长安的第一天时,送给自己的礼物。
“四弟!这么名贵的礼物,你送给大哥我,大哥我受之有愧呀!”
“呃!大哥!这是小弟的一点心意,如果不是大哥推举,小弟哪里能雪河东之耻。又承蒙大哥在后方运筹帷幄,并且派遣房玄龄和杜杜如晦那样的谋士,还有苏定方、薛礼这样的猛将在旁边协助。大哥就不必再推辞了。”李建成知道,李元吉送自己这么珍贵的礼物目的绝不简单。
“四弟!是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来求为兄?”李元吉笑了笑说:
“大哥果然聪明,相信大哥一定也听说了李世民夏县屠城的事情。哼!这个伪君子,说一套,做一套,刚刚度过黄河与尉迟敬德对峙的时候,假模假式的说什么自己是什么仁义之师。结果倒好,自己守不住城池,被别人夺了去,还杀人灭口,把夏县变成了人间地狱。所以,小弟决定在元旦的时候参李世民一本。”
“二弟,此事你尚需考虑一下,万万不可义气用事啊!”
“俄!大哥。小弟就是想让那李世民的心里添点堵,还望大哥到时候多帮忙。”想到这里,李建成用手抚摸着这副盔甲。
“李世民,李元吉,你们都想当杨广。可惜的是,本宫却并不是杨勇!”随着大唐三位藩王回到长安,长安的八卦党们也开始谈论三位藩王的家长里短了。
“呃!你听说了吗?这回赵王、秦王、齐王都回来了。”
“那是!这回我们李唐战胜刘武周,平定马邑,夺回了所有的河东属地,所以,圣上一高兴,就将三位藩王都招回了。”
“呃!你说,这回河东攻打刘武周,秦王和齐王,哪个人的功劳更大。”
“那还用说吗?自然是齐王的功劳更大一些,齐王攻破马邑,使得刘武周老巢失陷,居功至伟呀!”
“呃!我说不然!那齐王在马邑城下停滞不前,久攻不破,如果不是秦王牵制宋金刚,到时候,宋金刚回援马邑。恐怕齐王又要兵败马邑城下咯!”
“秦王是有功,但是,功不抵过,夏县归降,但是秦王留下暴兵昏将,使的夏县再次反叛。最后,秦王为了杀降冒功,下令屠城。连老人和孩子都不放过。真是惨啊!”长安对于刘武周大战的议论传的沸沸扬扬,只是,都似乎刻意的回避了太子李建成,将话题停留在了李世民和李元吉的功劳比对上。
长安秦王府,秦王李世民征战在外,已经很久没有亲近女人了。这不正热乎着,尉迟敬德、长孙无忌联袂前来拜访:
“殿下,殿下!”李世民正在被窝里,被吵醒心中很是不满。
“什么事情?慌慌张张的。”长孙无忌看到李世民手脚虚浮,知道李世民刚从女人的肚皮上下来,心中暗自叹息一声:
“殿下,如今,整个长安城都在传夏县屠城的事情,不少百姓都在说殿下的是非。”
“你说什么?”
………………………………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二兄弟凯旋 2
长孙无忌将长安城中对于李世民夏县屠城的议论和对李元吉战功的赞扬向李世民说了一遍:
“秦王殿下,以房玄龄杜如晦为首的年轻世族官员在他们的年轻贵族圈子里面到处说什么你为了杀降冒功,为了扩大自己的战功凑人头,连老弱妇孺都不放过。而齐王殿下就不同。在马邑城下苦心等待,暗中与城中的军民沟通联络,宣传李唐大一统之势,使得马邑军民人心归附,朝廷兵不血刃而得马邑,还说”
“不要再说了!”长孙无忌还没有说完,李世民已经就暴怒了。长孙无忌看着李世民阴沉的脸,不再说话。李世民向长孙无忌问道:
“辅机,你说,这次的事情,李建成会不会是幕后的推手。”长孙无忌低头不语。
“辅机!怎么?你怎么不说话?”长孙无忌邹着眉头说道:
“殿下!此事关联甚大,除了长时间呆在陇西一带的赵王之外,牵扯了三位皇子,这些就不是卑臣能够断言的了。而且微臣还有些担心”
“嗯!辅机!你担心什么?”
“微臣就是担心有人希望我们以为是太子暗中指使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在外面传播的,帮助齐王殿下造势,到时候让我们先出头对付太子,其后坐收鱼人之力,不过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你是说,可能是李元吉暗中指使。但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是东宫属臣,难道他们”
“殿下!据臣的眼线密报,齐王殿下在马邑城中发现了刘武周的一座宝库,里头藏有不少的珍宝、黄金无数,齐王殿下将这些宝物黄金都分给了手下的降将兵士、官吏属员,自己分文未取。也许房玄龄杜如晦收了齐王什么好处,而且,长安城中对于夏县屠城和马邑攻坚的很多细节都有详细描述,所以”李世民也觉得长孙无忌所说有理,心中暗自有些怀疑:
“哼!看来这皇位还真是诱人啊!李元吉呀李元吉,本王原本以为你只是一个纨绔子弟,想不到,你的野心也起来了。好!既然你也亮剑了,本王就好好的陪你玩玩!”转眼间,元旦到了。皇宫中的宣政殿张灯结彩,一片喜庆,李渊身穿这崭新的龙袍,在张尹二妃的陪伴下,精神气爽的端坐在龙椅上。看着底下坐着的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还有很久没有回到长安的赵王。本来平阳公主李秀宁也是在邀请名单上面,但是,由于平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