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小师傅,那么只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久不会受到诱惑了不是吗?”
“施主此言诧异,须知神佛皆时由人来做,而人又生在尘世之间,即便升华成了神佛,也难免一颗思凡之心,唯有控制心中的欲望,方可永获极乐,求得大自在。小僧自知法力浅薄,看到饥民流民遍野,心中也有不忍,唯有多念经书,期望天下太平。”李建成听了这个小沙弥的话,心中仿佛有些感悟,是啊!如果不是杨广作为皇帝,他也有开创政绩功业的欲望,不开运河,不建洛阳,那么也许隋朝可以维持更长的时间,不会像秦朝那样二世而亡。但大运河却又为后世唐朝的国祚延续还有唐朝以后接近一千年的时间中起到了不可抵挡运输枢纽作用。世上的事情很多不是用道理能讲明白的。
“敢问小师傅法号。”
“小僧出家前俗姓陈,我兄长先在此地出家,法号长捷,小僧只是一个刚刚出家受戒的沙弥而已,尚未介满,未取法号。施主,小僧地已经扫完,就此告辞。”看着小沙弥离去的背影,李建成总觉得这个小沙弥与他有种渊源,姓陈,兄长法号长捷,突然,一个在后世西游记中家喻户晓的人物出现在了他的脑中——唐三藏。在李建成思索的时候,郑婉贞悄悄来到他的身边。
“相公,在想什么呢?”
“哦!没什么,怎么,求到了吗?”郑婉贞拿出一个被红巾包裹的胖小子在李建成晃了一下,就马上像宝贝一样的揣在了怀里。李建成看到她心满意足的样子,把她扶上了马车,带着随从回到了府中。
这天,李建成在宫中当值回来后,还没有坐定,郑婉贞的贴身丫头小翠欢欢喜喜的来到他的面前。
“大公子,大喜呀!”
“哦!什么事情这么高兴呀?”
“少夫人最近总是觉得浑浑沉沉,食欲不振,刚刚在房中昏倒,夫人让人请大夫进府来看,大夫把脉后说是喜脉。夫人让我赶快请大公子过去。”李建成听到后,马上起身来到了郑婉贞的房中。窦夫人和李渊已经来到了。窦夫人的脸上充满着欣喜的表情。
“太好了,太好了,着净土寺的菩萨真是显灵了,我苦苦盼了这么多年,终于要抱孙子了。婉贞,你可得好好养着,要吃什么喝什么只管跟我说,哦!还有,吩咐厨房,每天对少夫人的饮食要单独来做,油腻的东西要少。”窦夫人一边高兴,一边吩咐着底下的仆妇做事。李渊也很高兴,但他的喜悦只是在脸上,而言语却没有表达。李建成神情默默的握着郑婉贞的手,心里想着。
“孩子,该来的总是要来的,我一定要改变你的命运,为了你,也为了我。”
………………………………
第七十二章 杀戮之始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杨广即位已经到了第二年,蔡夫人的离去让杨广的心里曾经有过一种莫名的难过,紧接着,陈夫人也因为一场恶疾病故,杨广以陈夫人恶疾怕传染为由,将陈夫人的寝宫的门锁住,一把大火将侍候过陈夫人的太监宫女全部烧死在里面,晚上宫人走过原陈夫人的寝宫废墟时,总会听见里面有女子哭泣的声音,就是杨广晚上在别处寝宫歇息时也宗听到女子哭泣之声,为防鬼魂作祟,从全国请了数十名有名的道士和尚做法超度,又命礼部安排了对陈蔡二位夫人的祭祀后心里稍微平复了些,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杨广的性格变得更加阴沉喜怒无常,连原先后宫最得宠的萧皇后除了正式的朝见外,杨广也不在皇后寝宫过夜,时常一个人呆在寝宫,皇帝虽然已经有了三位皇子,两位公主,可是作为皇帝,子嗣越多,皇权越稳,在萧皇后的主持下,全国各地进献的美女源源不断的送入到了宫中,在这些美女的簇拥下,杨广的脸色才慢慢的好转。但奢靡之风日进一日。有美女自然少不了歌舞,宫廷中的歌舞教坊每天乐声不断,杨广还不满足,下旨太常寺卿高熲招集原北齐、北周时期流落民间的乐工和民间的散乐。高熲想起杨广以前做太子、为藩王时那种恭谨简朴的模样,本着对杨广一片忠心的心思向杨广劝谏:
“陛下,原来的北齐、北周的乐工好召集,但前朝的乐曲都是亡国之音,废弛已久,如果再次召集演奏,恐怕于我朝社稷不利啊!”杨广对高熲本来就没有什么好感,即位之初启用高熲就是因为想让杨素有所顾忌,也是自古新君即位巩固皇权的一种手段,如今杨素已经死了,高熲的门面作用可有可无,还如此不识抬举,当年太子之争的旧怨又涌上了心头。
“高熲,你身为太常寺正卿,理应做好自己的事情,怎么,你以为你还是宰相吗?”高熲听到这话,感觉身后一股凉气直往外冒。赶快俯下身子想杨广请罪。
“陛下,臣失言了。请陛下恕罪!”看着高熲服下身子有些发抖,杨广的怒气稍微减少了些。
“行了,这件事情交由你去办,就当赎自己的罪了。”高熲还想拒绝,可看到杨广的脸色,只好磕头谢恩,回到太常寺。叫来属下官吏,传达了皇帝的圣旨,太常寺丞李懿对高熲说道:
“老相爷,如今民间百姓生活艰难,皇上还如此奢靡,您应该劝谏皇上多以百姓为重啊!”高熲痛苦的说道。
“北周时期,周宣帝喜好音乐,宫中歌舞不断,结果灭亡,这前朝故事没过多久,现在看来历史马上要重演了。”手下的下属官吏都摇着头叹息着出去了。虽然美女在怀,雅乐入耳,但杨广从来不是宅男性格,他的心里仍然还是装着功业。在运河还没有完工,而边关又传过来突厥的达头部落对长城时有袭扰,虽然依靠地势之利守住了关隘,但有些地方年代太过久远,城墙已经坍塌,不利于御敌,杨广下令,再调集大批民夫前往西部与北部边关重新修建长城,百官中有人劝说杨广运河还未完工,如果再修长城,恐怕会重蹈秦始皇使用民力不当的错误而灭亡,希望杨广开通大运河后再等三五十年再修长城。杨广大怒,怒斥百官:
“秦朝灭亡并非时使用民力不当,实是秦太监赵高弄权,逼死太子扶苏,扶立胡亥所致,朕在即位之初便已经立长子杨昭为太子,杨昭聪敏好学,有君子之风,深肖朕恭,日后比为我朝一代明主,另外运河修好之后再等三五十年,那我大隋子民又会被那突厥蛮夷掳掠多少,儿等只图眼前利益,不顾百姓死活,好似为国为民,实为自己的清誉。”杨广越说越气。在太子杨昭和皇后的劝慰下才慢慢安抚了自己的情绪。裴矩上前向杨广启奏道:
“启奏圣上,圣上所虑甚是,但古话说的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臣听闻在我西部边关,达头部与吐谷浑多有冲突,臣请出使西域,拉拢吐谷浑为我大隋所用,即便吐谷浑没有打败达头,我们也可乘虚将河西故土重新归于我大隋治下。”杨广听到裴矩的奏议笑在心头。
“爱卿所言甚好!那就辛苦爱卿了,传旨兵部,多选好马,从京畿大营中挑选精壮兵士与爱卿随行护卫,朕在洛阳等爱卿的好消息。”
“臣领旨谢恩!”裴矩拜谢。裴矩到达西域后,先在甘州一代大力发展经济,招徕西域胡商。又多次深入吐谷浑的境内,通过多方谋划,拉拢在突厥达头部以北的高昌王麴伯雅、伊吾吐屯等入中原朝见杨广,对吐谷浑的商人也多有拉拢,加强吐谷浑对隋朝的经济依赖。又暗中派出秘密部队假扮盗匪杀掠达头与西域的交易商队,又在达头部落的境内暗杀掉吐谷浑的使臣。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大怒,引兵与达头交战,败退,为保住祖宗的基业,慕容伏允向杨广请求内附,杨广街道慕容伏允的请求后大喜,亲自带重兵进驻吐谷浑的领土,开拓河源、鄯善、西海、且末四郡,并让裴矩陪同慕容伏允一起到长安朝见。晚上,在行宫中,杨广召见裴矩:
“爱卿,这回吐谷浑内附,我大隋又辟地千里,爱卿居功至伟呀!”
“皇上,这全是您决策英明,又用人得当所致,若论功劳,陛下当属第一。”裴矩的恭维让杨广的帝王心理得到了空前的满足。看着杨广的脸色,裴矩又向杨广说道:
“皇上,臣还为皇上带了一件礼物。”
“哦!裴矩,你给朕带了什么礼物呀?”裴矩拍了拍手。两个太监抬进来一个大箱。裴矩打开后,杨广发现是一堆画卷图集,裴矩指着箱子说:
“陛下,微臣在甘州这段时间,多多接触西域胡商,派遣亲信组成秘密商队前往西域,穿过达头所部,共达大小二十七国,这里是他们所走路线及记载的各国风土风情,今日特来献与陛下,另外吐谷浑归附的消息我已经秘密传至各国胡商,相信不久西域三十六国的使臣就要来朝见陛下。”
“好啊!爱卿辛苦,居功至伟,这些图集朕就赐名《西域图记》,另外先升爱卿为尚书左丞,回到长安后,朕再行重赏。”杨广听到裴矩禀报后更是大为高兴。西域地面广阔,自从汉武帝死后,西域多次沦为胡族牧场,也是胡族入侵中原的基地,作为皇帝,杨广崇拜秦皇汉武的武功霸业,一心想成为继他们之后的英明君主,也是害怕如果不把西域控制在手里,日后恐怕会再次出现草原胡族入主中原的惨剧。
一个月后,西域来的使臣和君主来到了甘州朝见杨广,杨广很高兴,下令官府妥善安排君主和使臣的起居,长安留守大臣也发来奏则,说突厥突利可汗染干听说吐谷浑归附,要亲自到达长安朝见,歇息几天后,杨广带着慕容伏允及西域的君主使臣启程回京,并下旨长安、洛阳清理街道,修缮城墙,凡是乞讨人员一律清走,待车架回鸾之时,要清水泼街,黄土铺地,从府库里拿出大批彩缎丝绸做成鲜花彩带,挂在树上以示喜庆,长安洛阳得府库布帛彩锦用完还不够,两京所有的的客栈饭庄全部接到通知,在皇上回鸾之时客人吃饭饮酒一律不得收钱,如若客人问起,就说中原富庶,酒饭一律不收钱,任吃,外国君主使臣来到商铺买物品,一律奉送,叫卖货物,高价收购。文武百官,富商贵族一律得穿丝绸锦缎得衣服,违者定斩。这一道道圣旨下来,朝中百官心中叫苦连天,因为由于杨广的穷兵黩武,大兴土木,使长安、洛阳世家大臣的田地荒芜薄收,各大世家收入大减不算,长安洛阳的饭庄、客栈商铺大都是大臣世家的亲族管事,可皇帝下旨后,外国君主使臣在酒楼饭庄大吃大喝不算,还在商铺中多强卖索取,殴打伙计、打砸商铺的事情经常发生,但谁也不敢在杨广面前提及,只得私下议论。而以高昌王麴伯雅和突厥突利可汗为首的外族君主为了得到更多的赏赐和利益,高呼杨广为天可汗,对杨广恭声相迎,称呼隋朝为天朝,杨广大为高兴,赐给了他们大批的金银珠宝,大隋国库库藏基本耗尽,百官的俸禄只得暂时拖欠。地方官员借故违法受贿,贪污卖法之事时常发生,地方上逃夫结成响马匪帮,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事情经常在来长安洛阳办事的地方官员口中传播,不敢向杨广汇报,杨广也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天朝盛世梦里,高熲看在眼里,心中更是痛苦。一日,观王杨雄过生日,高熲来到了杨雄的府中。看到杨雄只摆了一桌宴席,落座的就只有贺若弼、宇文弼和太府卿何稠等人。
“王爷,您的生日为何如此寒酸啊!”杨雄当年帮助杨坚簒夺北周皇位,立下大功,与高熲、苏威、杨素等人合称四贵,手握重权,但在杨坚晚年受到猜忌,提升为司空虚职,却被夺去权柄,不准参朝议政,杨广即位后,怕皇权旁落,对皇室宗亲更加提防,所以杨雄干脆把官职辞去,赋闲在家。
“哦!现而今百姓危难,若是大肆铺张,恐怕招人非议呀!”大家知道杨雄有难言之隐,皆低头不说话,杨雄怕气氛沉闷,频频向大家敬酒,喝了几杯后,在坐的几个人都有了些醉意,脸色有些微红,话就开始多了。
“哎!当今皇上以奸谋夺嫡,又向往秦始皇的功业,穷兵黩武,大兴土木,爱好奢靡,百姓流离失所,又对外族大肆笼络浮夸,为了赏赐西域使臣和吐谷浑、突厥的可汗,竟然把我大隋府库给掏空了,我大隋虽然看似强盛,但危机重重,尤其是突厥突利可汗,我听说他从北地来洛阳、长安的时候不坐车马,一路步行,看来他是在探查我朝的关隘驻军情况,另外长安、洛阳虽然净街,可其他地方呢?那个突厥蛮夷难道是傻子瞎子吗?他不会看。还有停发百官俸禄,很多大臣是不在乎那点俸禄,却以养家糊口为名大肆贪污卖法,朝无纲纪,若是在先皇之时。。。。。。”听到高熲的话,杨雄赶快捂住了高熲的嘴巴。
“老相国,慎言啊!”高熲也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多了,大家继续灌酒,酒宴结束后,杨雄回到卧房,思索这高熲的话。“高熲老诚谋国,是个忠臣,可当年先皇都容不下他,他跟杨广又有旧怨,杨广虽然表面对他恩礼有加,实际上却只是拿他当个门面,现在他的皇权已经巩固,高熲恐怕。。。。。。算了,我还是去向皇上说明,希望到时不要把我牵连进去。”想到这里,杨雄命令下人安排马车,他连夜进宫,太监把他引到杨广面前的时候,看到太常丞李懿、太府卿何稠也在,他慢慢的明白了。
第二日早朝,杨广在群臣山呼万岁后先把高熲叫了出来。
“高熲。”
“臣在!”
“听说你最近下朝后经常跟别人说朕重奢靡,好酒色,是桀纣之君是吗?”
“陛下,臣没有,臣冤枉啊!”
“哼!冤枉!李懿、何稠、杨雄,把你们听到的都说出来吧!”当杨雄等三人出来把高熲的一些言论说了之后,高熲心中明白了大半。
“哼!高熲!朕念你是前朝老臣,启用你为太常卿,你却不思报效,旺议朝政,来人啊!将高熲打入死牢,择日问斩,家产充公,诸子流放边疆!”听到杨广下旨,贺若弼、宇文弼赶快出来求情。
“皇上,高大人是先皇老臣,我大隋的开国元勋,望皇上开恩啊!”
“陛下,高老相国对皇家忠心耿耿,绝对不会说出这种话,还望陛下让有司详查,千万不要枉杀老臣。”昔日,贺若弼、宇文弼等人与杨勇的关系深厚,是杨勇的铁杆支持者,杨广一直都想除之而后快,如今替高熲求情正中杨广的下怀。
“好啊!你们平日结党营私,现在又旺议朝政,诽谤圣君,朕今天就把你们一锅端了,来人啊!将贺若弼、宇文弼拿下,与高熲一起问斩,朕倒要看看,以后还有谁敢诽谤圣君。就都是这样的下场。”百官看了高熲和贺若弼等人的下场,都低头不语,从此再也没有人在杨广面前直言进谏,百官对杨广皆都奉承。李建成在看到高熲、贺若弼悬挂在城楼的人头,心想杨广这是在自断双臂,高熲、贺若弼是真心实意为大隋,并且对那些世家大族的官员们是一种威慑,现在他们死了,世家大族就会没有什么顾忌,而且现在大隋如同在一堆干柴上,大乱一触即发,到时谁会真心为杨广出力。杨广,你这是自寻死路啊!
………………………………
第七十三章 隋朝文字狱
高熲、贺若弼、宇文弼等三人被杨广下令斩首后,杨广觉得还不解恨,不准收尸,后经萧皇后劝谏才准许安葬。李建成觉得三位大臣的风骨正直,也对他们的死感到惋惜,所以请示母亲,希望能够去三位大臣的墓前祭拜。
“建成啊!你有这份心思很好,但一定要轻车简从,不要张扬,如今你也是当爹的人了。”郑婉贞在大业二年六月生下了一个儿子,李渊得到消息以后,起名李承宗。李建成听了母亲的嘱咐,点头答应。在傍晚时,李建成带着两名随从,穿上便装,拿着香烛祭品去了洛阳郊外的坟山。
由于杨广的严令,三位大臣的坟墓很简陋,除了孤零零的三座墓碑,三个坟包,其他贵族官员墓前常见的石人石马,招魂帆这些东西都没有。李建成还没有走到坟前,就看到有人在那里哭泣祭拜。
“高老相国,贺大将军,宇文大人,你们死的冤枉啊!朝廷失去了你们这样的忠心之臣,日后我大隋必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呀!三位贤兄,你们死的好冤啊!你们走的那么早,留我一个人在世上,我寂寞呀!”李建成听出是薛道衡的声音,旁边还有一个人在劝着他。
“道衡兄!别伤心了,哭多伤身啊!三位大人以忠心死节,也算死得其所!哎你就是在哭下去,他们也不会起死回生的呀!”
“彦谦贤弟,我不单是为三位大人哭,我也是为我大隋社稷哭啊!如今我大隋虽然好似太平盛世,但皇帝爱好奢靡,满朝文武只知道唯唯诺诺,地方官吏拼命收刮,百姓流离失所,外族暂时臣服,一旦我中原有变,只怕五胡乱华的事情将会重演,我中原百姓又会生灵涂炭,血流成河了。”旁边的那个人听到后也不好再劝什么,只好任他哭泣,默不作声。李建成来到了他们的身边,将祭品和香烛摆好点燃,恭恭敬敬的磕了几个响头,薛道衡认得李建成,在他的心里早把李建成当成了奸邪小人,而旁边的那个人不认识李建成,所以有些惊奇的看着。
“敢问阁下是谁?为何拜祭这几位,难道就不怕皇上怪罪吗?”
“哼!这位是皇上非常赏识的青年俊才,进献五粮液的唐国公大公子李建成。”薛道衡在一旁嘟囔道。李建成不做计较,只是专心的做自己的事情。拜祭完之后,向薛道衡旁边的那个人行了一礼。
“在下李建成,家父是唐国公李渊,因为敬佩三位大人的高义,所以带些香烛纸钱前来祭拜,别无它意。”
“哦!在下房彦谦,由房州刺史刚刚升任司隶校尉,看李兄并非是趋炎附势之辈,为何以五粮液进献天子以邀取宠幸呢?须知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应当以文武艺来赢得功业,不可投机取巧,以阿庾奉承来祸害国家呢?”听到房彦谦的介绍,李建成终于知道站在他面前的是初唐明相房玄龄的父亲,比起他的儿子来,他的名气可小的多了,但他的清廉却是史上有名的。
“哦!房大人,我曾经听说大人有句名言,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大人风骨令晚辈崇敬啊!”房彦谦为官清廉,从不受贿,所得俸禄都周济了身边的同僚亲友,有一次他的儿子不解,问他父亲为什么不为子孙置下些产业,被房彦谦责罚,并以这句话告诫。但想不到在这里听到了。‘也许是玄龄说出去的吧!’
“啊!区区几句,不足挂齿,只是公子尚未回答在下的问题!”房彦谦的表情严肃,并没有因为李建成的话而给李建成什么好脸色。
“房兄,请问,民间以酿酒为业者有多少!世间卖酒者又有多少,史书虽多以酒色误事将邦国衰亡归于酒之上,但为何千百年来,无论哪朝哪代的君主却从未禁酒,柴米油盐酱醋茶酒是百姓日常不可缺之物,酒虽醉人,但罪不在酒,是世人不知节制,肆意而为,如以上位者好酒就将天下酿酒之百姓禁绝,那岂不是断人生计,我等为朝廷命官,不可以世俗偏见而无大局,须知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大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千万不可以自己的愚见而胡断百姓之生计。”
“哼!强词夺理!”薛道衡还是满面的不服气,而旁边的房彦谦却因为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大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句话,心中对李建成大有好感,再加上他本身也不是那种迂腐的人,不然也不会生出房玄龄那样的大唐明相。看到天色已经有些晚了,李建成也有些饥饿,就对薛道衡和房彦谦说。
“二位,天色已经有些晚了,我相信二位也有些饿了,我正好带了些酒菜,不如一起享用,二位大人以为如何?”
“不用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告辞了!”说完,薛道衡头也不回的就走了,房彦谦虚怕他出事,对李建成告谢。
“李公子的好意在下心领,但在下还有事情,就先走了。”说完,就去追薛道衡。李建成也不管他们,直接带着随从回到了唐国公府。薛道衡回到自己的府邸后,觉的高熲他们死的还是冤枉,心中总觉的有种说不出的痛。回想着当年杨坚做皇帝时的勤政节俭,连夜写了一首《高祖文皇帝颂》。写完后,招呼下人。
“来人,把这篇文章传抄百份,送到长安、洛阳的相熟下人手中,让他们竞相传唱。”
“是!”过了几日,整个长安洛阳的茶楼酒肆都在传颂着这篇文章。
“哎!听说了吗?薛大家又出新作了。”
“我当然听说了,写的好啊!那首文皇帝颂把文皇帝的英雄事迹,还有先皇时期的轻傜薄赋。。。。。”
“老兄,你小点声。”
这篇文章慢慢的传到了杨广御案前,杨广念着:
太始太素,荒茫造化之初;天皇地皇,杳冥书契之外。其道绝,其迹远,言谈所不诣,耳目所不追。至于入穴登巢,鹑居鷇饮,不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