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

    <;p>;

    <;p>;

    <;p>;

    <;p>;

    <;p>;

    <;p>;

    <;p>;

    <;p>;

    <;p>;

    <;p>;
………………………………

第六百七十六章 中日海战(六)

    “啊!陛下!自从陛下开创科举以来,京城一带的闲散纨绔子弟是越来越多,不是在青楼酒肆胡闹,就是与人发生争执,殴斗成灾。京师的百姓和外来商贾苦不堪言!如今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的治理一番了!”李建成点点头――长安、洛阳不但繁华,并且由于是帝都和陪都,因此聚集了大批世族子弟,这些人长期聚集在长安洛阳一带。在科举考试形成以前,各大世族子弟为了当官,统统来到长安拜当朝著名文士和大臣为师傅,而那些著名文士和大臣,还有世家大族的族长们都知道这些世家子弟的德性,一个个从小就锦衣玉食,‘安静’的时候,斗鸡走狗,流连于花街柳巷,‘不安静’的时候,到处惹事生非,对内欺男霸女,对外敲诈勒索,长安、洛阳一带的命案和斗殴,大部分都与这些世家子弟有关。所以,那些收下世家子弟做门徒的当世大儒和朝廷大臣们都会对那些世家大族的族长们言明,一旦出事,马上驱逐出师门,为了自身的前途和仕途,这些世家子弟也会相对消停一些。可是,科举考试开始之后,虽然有一些世家旁支子弟前去参与科举,但大多数都是顶着一个姓氏,不是核心。加上自身文化不足,故而大多名落孙山,少量获得科举身份,也是从底层做起,很多人心中不忿,考上科举之后,大都挂冠而去,在街头酒肆中以名士自居,这些举动都让李建成心里有些恶心。一直在找机会想整治一下这些贵族少爷。李建成看着魏征。

    “陛下!洛阳的世家子弟与官员互殴的起因还是因为这些世家子弟平日里吃饱了没有事情做!”李建成对魏征笑了笑:

    “玄成!计将安出!?”

    “陛下!你不是一直在为武备学堂招生的事情心烦吗?”

    “武备学堂!”一提起武备学堂,李建成也是眉头一邹——科举开始后,李建成慢慢的向文官集团收权,稍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后,李建成看到由于李唐到处打仗,基层军官损失大半,就想起了后世军校,而在李建成为太子的时候,组建了以薛仁贵、苏定方为基础的少年侍卫营,以冯翊为武备教头。将房玄邻、杜如晦、魏征等近臣的子嗣收入其中,借此巩固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近臣的关系,所以李建成在少年侍卫营的基础上组建武备学堂,准备招收民间百姓和贵族子弟为学员,一旦考上,就作为天子门生,毕业之后作为替补军官,补充进入军队。谁知道,李建成的旨意刚刚传出,马上各大世家群起反对。名义上是以司马穰苴的那句名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实际上,他们的心思,李建成也清楚。科举已经是在向文官收权,而世家大族心中都很是不甘心,因此,为了保住另外当官途径——朝臣勋贵子弟多数只知道斗鸡走狗,文事不会。但是弓马娴熟,而在北魏与南朝对峙,以及北齐与北周对峙时期,世家大族,朝臣勋贵就将自己的嫡系子弟通通送入军中,混上军功,即便是草包一个,身边还有很多旁系子弟,家奴生子,其中有很多武艺高强的人。到时候在战场拼杀之时,自会保证家主安全。到时候军功到手之后,嫡系子弟再通过军功调任地方文官,而那些旁系子弟,家奴生子,则留在军中,成为军官。与各大世家形成呼应。这也是从南北对峙以来,到隋唐一统,历代皇帝对于那些世家大族忌惮与妥协的原因。如果皇帝英明阴狠,有足够的统御能力,那么,世家大族就跟皇帝玩猫鼠游戏,如果皇帝统御不了局势的话,那么世家大族就会利用自己在军队中的关系,来上演一出‘改朝换代重新立皇帝的好戏!’后世太祖说的好——枪杆子里头出政权。为了这最后一点权柄,李建成也不敢对那些世家大族逼的太急。而在朝中李建成倚重的大将,李靖对于李建成的建议非常的支持——数次大战,李靖也深为基层军官的缺少而烦心,但是,李靖即便德高望重,却势单力薄。其麾下的副将心思各异。李绩的妻子因为出身于荣阳郑氏,与中原世家大族素来有来往。加上自己的父亲出身商贾,即便李绩成为了著名的武将,建立了卓著的功勋,李绩也一直想挤入世家门庭。所以对于李建成的建议也是言辞暧昧。王伏宝、侯君集、尉迟敬德、秦叔宝、谢叔方、程咬金等人都对此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世家子弟都是一些花花架子,而陛下所谓的武备学堂也是一个花花架子,基层军官还是沙场拼杀出来的痛快。雄阔海、阔棱、苏定方、薛仁贵等人倒是支持。只是资历太低,而且都是琐事缠身,对于李建成的支持还是太低。

    “如今,世家子弟与官员互殴,又事关朝廷体统和权威,必须重处!窦翊仪、欧阳照射、姚然庭、皇莆庭义、芈思源、阳苑等人罪不容赦!”魏征一边说着,一边看着李建成的脸色。李建成的心里也在为芈思源惋惜――芈思源是李建成第一批科举考试录用的庶族子弟,当时,李建成对于芈思源的印象极好,认为芈思源才堪大用。科举冒籍案的风波停止之后,芈思源在地方上干的非常漂亮,政绩和操守官声都非常的不错。李建成也非常希望芈思源能够一直走下去。甚至有可能的话,能够辅佐自己的儿子。李建成的神色看在了魏征的眼中。

    “陛下,陛下在登基之初就说过,前朝德政之失,在于杀人太多,陛下慈悲为怀!臣等皆拜服!再说芈思源为官也是颇有建树!与窦翊仪、欧阳照射、姚庭然、皇蒲庭义等人互殴,也是情有可原,而窦翊仪、欧阳照射、姚庭然、皇蒲庭义等人的父亲也是曾经为朝廷立过功勋的人。陛下何不借网开一面的架势,将他们都放到辽东去,虽然只有四人,但是,其家族怎么舍得他们四人受苦呢?必然会加派家臣!顺道带去属下的百姓!这样正好可以带动逗留在幽州一带的残兵!如果不愿意去,就进入武备学堂,学艺,学成之后,方可赎罪!至于芈思源和阳苑两人,哼!他们身为朝廷官员,竟然在市井中与人互殴,着实失了朝廷的体面,理应严惩,但是,他们二人的才能和操守还是可以的,臣请陛下,将此二人贬官至辽东,让他们参与辽东百姓的安置和那些世家子弟的管理之中,以尽其才!臣若有思虑不周之处,请陛下指出!”魏征的谋划让李建成点了点头。不得不说,魏征的谋划解决了自己当下的一部分难题――辽东在中原人,尤其是仕人的眼中,那就是苦寒之地。而逗留幽州的残伤兵士也是认为。自己为朝廷出生入死,结果被朝廷‘迫害’,才借故逗留幽云十六州一带不走。封德彝、萧瑀等人也是抓住这样的借口来抵制李建成的策略,为自己谋划!如果,魏征的策略真的能够执行,那么,在贵族的带动下,那些平民百姓也会跟着。最主要的就是,在隋末唐初的统一战争中,百姓流离失所,而世家大族却趁机藏匿了大量的百姓。这些百姓的户口,官府查不出来,而到了辽东,正好给官府(尤其是芈思源这样的科举出身,与贵族有矛盾官员)从新核查户口的机会。李建成的嘴巴边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好!玄成言之有理!明天早朝,朕就马上宣布!”到了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李建成以世家子弟诽谤君上的名义,在朝堂上大骂,群臣皆都趴在地上,不敢抬头,李建成骂了一会儿之后,摇头叹息:

    “哼!朕之心非常痛啊!朕自问登基以来,对朝政是孜孜以倦,一丝一毫都不敢懈怠!对外,朕抵御外敌,为我大唐开疆拓土!可是,为何在那些小辈眼中,朕的很多措施却成了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之举,而且,朝廷尚未形成公议,怎么那些市井之人却马上到处私传,妄言朝政!即便心中有疑问,也可以通过各级官府,向朕上书,却目无朝廷纲纪,在市井酒楼那种腌脏地方擅议朝廷战略,并且还殴打朝廷命官!这不是在打朕的脸吗?”一听到李建成说有人在打皇帝的脸,窦氏家族的族长窦延马上全身发抖。

    “啊!陛下!老臣身为窦家族长,老臣教育窦家子弟无方,请陛下恕罪!”一看到窦延的服软,一些想为欧阳照射、姚庭然、皇蒲庭义开脱的人闭上了嘴巴。李建成看了看窦延。向身旁的明宇公公示意,将窦延扶起来。

    “当然了,年轻人吗?谁能无过!另外,当事的官员,朕已经处置了,就在昨天,朕已经下旨,将芈思源和阳苑两人贬为辽东留守府的司户参军和法曹参军。命他们旨到即行!只是,这窦翊仪四人,朕觉得是不是让他们去朕的武备学堂历练历练,省的一天到晚的无所事事!到处惹是生非!还有,朝廷六品以上官员也一样,凡家中子嗣男丁到了十六岁,统统进入武备学堂训练!”一听要进武备学堂。在场的官员表情各异。谁都知道,武备学堂是以李建成原先的侍卫营为基础组建的。而侍卫营的总教头冯翊,那可是一个六亲不认的疯子,在他手底下当兵,一向很严,即便是李唐宗室子弟,也不留情面!自己的宝贝子弟落到冯翊手里,那还不得掉层皮呀。窦延的嘴巴像金鱼一样的张了张,却没有发出声音。

    “既然老公爷不愿意窦家子弟进入武备学堂,那么就前往辽东吧!你们也一样!要么进入武备学堂,要么自请前往辽东安置,当然了,朕在辽东,给予你们土地,你们可以自己耕种,三年之内,不用给朝廷缴纳赋税。到底怎么样!你们说句话啊!”百官很多人还是保持沉默。很多人偷偷的望着窦延。李建成也逼视着窦延。窦延只感觉自己仿佛有两把尖刀在自己身旁。

    “陛……陛陛下!臣请陛下,将他们四人发往辽东安置!”李建成笑了笑:

    “好吧!传朕旨意!窦翊仪、欧阳照射、姚庭然、皇蒲庭义四人目无纲常,着刑部、户部立即将他们四人发往辽东安置!钦此!”

    “老臣谢陛下隆恩!”这时,殿外有侍卫高喊道:

    “陛下!辽东军报!”李建成打开军报后,大惊失色,手上的军报落在了地上。
………………………………

第六百七十七章 中日海战(七)

    三韩之地的白江口,中大兄皇子在大海人皇子的陪同下,检阅着倭国水师军队。倭国水师军队高声欢呼着:

    “天智天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齐明天皇病逝之后,大海人皇子马上拥立中大兄皇子继承天皇之位。而天智天皇在从新登位之后,马上发表了‘深刻的就职演说’:

    “各位天照大神的子孙们。齐明天皇将你们带到这里,本来是来寻找传说中的皇道乐土,可是齐明天皇却并没有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如今,齐明天皇陛下的灵魂已经与天照大神和神武天皇陛下身边,他们在天上看着我们。看着我们这些天照大神的子孙们,为我们的后代赢得一块没有海啸、地震、丰饶的土地,可惜啊!愿齐明天皇的灵魂在天上得意安息,也希望齐明天皇能够保佑我们,旗开得胜,将百济、新罗、和高句丽等国的土地收归到我们的脚下,让天照大神的光辉,普照着大地!”周围的倭国将领和士兵大声喊道:

    “让天照大神的光辉,普照着大地!让天照大神的光辉,普照着大地!”天智天皇大手一挥:

    “众位将士,出征!”由于李唐朝廷琐务缠身,很长时间没有派遣军队前来增援三韩驻军,而刘仁轨知道倭国一向对于三韩虎视眈眈,为了保证到时候有足够的兵力大军反扑,刘仁轨将大批的军队调至三韩新罗旧都和鸭律江一线布防。而在百济旧地,百济留守府都督扶余丰也借着李唐收缩兵力的机会。乘势宣布,百济复国。扶余丰在百济历代先王的王陵前高声宣唱着:

    “历代先王在上,不孝子孙扶余丰在此向众位祖先赔罪!自我百济立国,多为先王为保我百济基业,血撒疆场,使我扶余氏族得以在这三韩土地上得势,可是,扶余隆那个窝囊废,却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和勇气,使得我们百济大好土地被李唐蛮子践踏。如今,我,扶余丰终于达成了心愿,驱除跶奴,复我百济!”跟在扶余丰身后的百济大长老们和百姓们都一起大喊着:

    “驱除跶奴,复我百济!驱除跶奴,复我百济!驱除跶奴,复我百济!”相比扶余丰、百济大长老们和百姓们带着的悲伤,在倭国兵营里头,鬼室福信和天智天皇、大海人皇子等人又是一片欢乐。

    “哈哈哈!来!来!来!鬼室大师,我们干杯!”

    “天皇陛下请!大海人皇子殿下请!”

    “鬼室大师!我们倭国大军能够有如此的顺利,都是大师你的功劳啊!”鬼室福信一边应酬着,一边向天智天皇和大海人皇子说道:

    “天皇陛下,皇子殿下,其实说句实话,我们百济与贵国都是同宗同祖的。我们百济历代先王的王后,都是倭国公主,至于民间的嫁娶,那就更多了。说到底,我们都是一家人嘛!”

    “是啊!大家都是一家人嘛!”

    “嗯!天皇陛下,皇子殿下,另外,在下想向各位请求的就是,各位,千万要约束军纪,千万不要伤害百济百姓,另外粮食和女人,我已经为各位准备好了。当然了,除了百济百姓不能伤害之外,其他的,尤其新罗人,随便各位怎么处置!啊!哈哈哈!”

    “哈哈哈!”天智天皇和大海人皇子都笑了起来。因为原先毛野稚子的鬼军在三韩大地肆掠,百济百姓对于倭国的兵士非常的反感和恐惧。倭国大军虽然在三韩大地一带进展顺利,可是后勤方面,倭国本来地域狭小,粮草不足,如果不是因为齐明天皇的去世,以及天智天皇和大海人皇子携手,并且中臣镰足也在倭国本土一带送来了一部分的粮草,才暂时稳定了军心。但是,认识喜欢吃肉的。每天只能啃馒头,没有多余的物资,三韩一带刘仁轨和刘仁愿等人坚壁清野,将很多百姓迁走,房子烧光、粮食烧光、家畜全部带光。倭国的军队士兵心中自然有些怨气。再加上长时间离开自己的亲人,没有女人发泄,大量的倭国士兵心中都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压抑。私下里的械斗发生了多起。甚至有人暗中透透回倭国本土,引发了多次弹压,天智天皇的心中也知道,这种情况不容乐观。鬼室福信知道后,利用自己百济宗室和民间有大量信徒的作用。为倭国大军送来了大量的家畜,并且又在百济残存的百姓中大肆宣传,倭国是前来帮助百济复国的,并且,百济与倭国世代通婚,大家同宗同族。原本,鬼室福信就是扶余王室后人,在百济贵族圈子中间就有很多的故旧深交,而且百济贵族中与倭国的通婚不少,再加上鬼室福信民间有一定的微信和信徒。很多贵族官员便交出了自己暗中储存的米粮和牲畜,而百姓们在鬼室福信的蛊惑下,就献出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虽然,女人的数量不多,甚至,是几十个共用一个,不过对于那些渴望发泄出自己内心邪恶**的‘畜生’来说,自然没有什么可以计较的了。军心马上稳定了下来。新罗旧都,刘仁轨和刘仁愿一直都在等待着长安一带的消息——守土失利,使得大片三韩土地落入倭国的手中,百济复国了。刘仁轨心中知道,作为三韩一带,李唐的最高长官,长安一带言官、谏官一定会像发疯一样的将弹劾奏则摆上李建成的龙案上,自己很可能会被送上断头台,史官书写的史书上一定会留下千古的骂名,可是,刘仁轨的心中又有一丝期待和祈祷,期待皇帝能够接受自己的建议,并且也祈祷着李建成能够给自己一个机会。刘仁愿也在焦急的等待着,与刘仁轨一起放弃了大片李唐的疆土,刘仁愿也知道,自己未来的下场也不是会很好的,当刘仁轨提出,要暂时避开倭国大军的锋芒,放弃百济一带的旧地,退守新罗旧都,防守鸭绿江一带,待朝廷援兵到来之后,再从新反攻,刘仁愿的心中有了迟疑,但是刘仁愿知道,刘仁轨是对的。不过,刘仁愿保持了沉默。为了安定刘仁愿的心思,刘仁轨向刘仁愿说道,所有责任由刘仁轨自己承担,刘仁愿心里也一直希望知道,李唐对于自己的处置。当然,刘仁愿心里也希望,真的像刘仁轨说的那样:

    “仁愿兄,陛下圣明,对于我们的苦心,一定会理解的,相信在下,陛下到时候,一定会让我们戴罪立功的。”

    ‘希望真的像刘仁轨所说的那样!’刘仁愿一直都在心里祈祷着。

    “启禀两位大人,长安有密使钦差到了。”

    “哦!快请!啊!是狄大人!”来人正是麒麟暗卫指挥使狄仁杰。狄仁杰与刘仁轨和刘仁愿寒暄了一阵子之后,从怀中取出了一道黄绢。

    “刘仁轨、刘仁愿两位大人请接皇上的密旨。”

    “臣刘仁轨(刘仁愿)跪接陛下密旨。”狄仁杰将黄绢打开:

    “据辽东留守驻军所奏,倭寇横行,三韩之地危及,朕心中甚为明了,朝廷暂处危机,不过二位将军放心,土地在于国家之本,一寸一毫都不得放弃,另外,刘仁轨之奏折朕已经清楚,暂时躲避倭**队之锋芒,另外,朕依卿家所奏,已经重新启用苑百济王扶余隆,不日就将将其放归百济复位,并且还将启用新罗旧族,帮助二位爱卿重建三韩次序。”狄仁杰念完之后,向刘仁轨和刘仁愿两人恭喜道:

    “二位大人,陛下在在下来之前,向在下叮嘱道:说二位刘大人的以时间换取空间,随后集中优势兵力的策略极为赞赏,不过陛下还说了,希望三韩一带的局势不要发生太大的恶化,鸭律江这边三韩的局势,由刘仁轨和刘仁愿二位大人兜着,但是对岸的辽东之地,千万不能退入,一旦李唐军队退入辽东,倭**队占据整个三韩的话,那么,局势就难以控制了,因为,辽东的渤海国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啊!到时候,就等于我朝受到了倭国和渤海国的两面夹击,到时候失去的可就不是三韩那么一小块地方了!”刘仁轨和刘仁愿点点头:

    “是!在下明白!陛下真是英明啊!臣等能够有此英主,也是臣等的福分啊!”如果李建成在场的话,听到刘仁轨和刘仁愿这样夸自己,一定会感到有些惭愧——其实以空间换取时间,并且借用土地削弱敌方实力的事情并不是李建成的首创,在后世民国抗日时期,天朝太祖就评论委员长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以大纵深的理论,使得日本的兵力不断萎缩,难以为继,最终取得了胜利。而后世天朝太祖再与委员长争天下的过程中,也是活学活用这个理论,不断的丢弃城市,收缩兵力,而委员长收复了这些城市之后,必须布置留守兵力,无形中使得自己进攻的力量不断的缩小,天朝太祖乘势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掉委员长的有生力量之后,再将这些失去的城市夺回。最终将委员长赶到了海上的小岛上。如今,李建成也借用这条计策,相信,刘仁轨和刘仁愿会给自己带来好消息的。

    不好意思各位看官,真的很忙,各位看官见谅!

    (本章完)
………………………………

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日海战(八)

    在李建成的鼓励下,刘仁轨和刘仁愿的心慢慢地安定下来了。狄仁杰又向刘仁愿和刘仁轨说道:

    “二位大人,陛下还有一件秘事嘱咐你们。”狄仁杰一边说着一边低声说道:

    “不瞒二位刘大人,在下此次来,除了传旨之外,还有就是,帮助二位大人解决这辽东的困局。”刘仁愿听了狄仁杰的话后,脸上还有些还是有点懵懂。刘仁轨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欢喜——如今,整个三韩大地,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入了扶余丰和倭国联军的手中,而自己绝对不能退了,一旦退了。就真的像狄仁杰说的那样,辽东的渤海国一向有野心,从乞乞仲象为自己的儿子起名叫da祚荣开始,就引发了唐庭统治者李建成的注意,而在长安的时候,刘仁轨也听说了乞乞仲象为自己儿子起名da祚荣的事情,当初,刘仁轨觉得,这只是一个处在荒蛮部落的酋长所为,没有完全的放在心上,但是,当刘仁轨来到三韩之后,刘仁轨开始关注辽东三韩一带的局势,白江口,倭国大军并没有撤走,而辽东是三韩之地的后方,刘仁轨自然关注,而一旦关注,刘仁轨的心马上就提起来了——渤海国子立国以后,就仿照中原朝廷模式,建立官职,收回原有部落首领的自治权,为了集中王室权力,减少矛盾,乞乞仲象一面与部落中的长老联姻,另外一方面,又集中整个渤海国的壮丁,组成强大的抓奴队,继续对与那些深山老林里头的野人部落进行抓捕,并且仿照中原井田制,驱使男性小孩在田间劳作,开垦出大量的良田。在倭国肆掠三韩,百济乘机复国的时候,乞乞仲象马上集中了整个渤海国的军队,并且派人向长安请求,说自己愿意帮助大唐平定三韩之乱,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