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众人一起领命。河内郡主簿唐祎回到自己房中,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杨玄感要造反了,就凭他们这点人会成功吗?大隋天下的确是一堆干柴,一点火星就着,但杨玄感能成功吗?还是随遇而安吧!”
第二天,杨玄感以接到皇上密旨为名召集黎阳周边州县所有的文武官吏。
“皇上派遣使者来到黎阳,向本官传旨,说来护儿因为军务迟缓害怕被皇上降罪,有谋反迹象,命我带兵前去接应,诸位速速与本官一起前去勤王。”
“啊!怎么会这样,杨大人,你说来护儿谋反,为什么来大将军的儿子来渊会在这,难道你与来大将军一起造反。”杨玄感说完后,马上有官员提出疑问,杨玄感听到后,马上变脸。
“我看你是反贼来护儿的奸细,来人,把这个奸细给我砍了。”不一会,一颗死不瞑目的人头呈了上来。
“各位还有什么异议吗?”
“我等没有,一切请杨大将军吩咐。”来渊、王仲伯、赵怀义、元务本、李密等人马上响应。其他的人看着周围侍卫手中的刀枪和那颗人头也不敢有什么异议,都愿意听从杨玄感的吩咐。
“好!还有,本官听说有人与来护儿勾结,为了以防万一,也为了方便调度,人员配置我要从新调整,以前黎州、怀州和卫州的三位刺史大人现在请马上把官印交出,写一份代理任命文书,暂时在我的府邸里委屈一下,现在我任命东光县尉元务本为代理黎州刺史,赵怀义为代理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为代理怀州刺史,各位现在马上到各自的领地理事,不得有误。李密,本官任命你为行军司马,负责军务筹划,杨玄纵、杨玄挺、杨玄奖、杨万项、杨民行、杨积善、王仲伯,本官任命你们为大将军,整顿兵马,待卫州、怀州等地的粮草兵马一起来时立即起兵,勤王救驾。”
“是!”唐袆回到河内郡后,马上找了一匹快马,以有紧急军情为名出了城,待杨玄感知道后,什么都已经晚了。
求红票捧场。
………………………………
第八十二章 杨玄感造反 三
洛阳宫。“什么,杨玄感造反了,怎么会?唐大人,你不会是诬陷吧!如今辽东战事正紧,你跟杨大人同殿为臣,理应团结,共度难关,不可危言耸听,诬陷上官啊!”
“殿下,这都什么时候了,我还有心思诬陷上官啊!请殿下速速派人封锁洛阳城门,派兵上城防守,并命沿途州县加强防御才是正事。”
“混账,本王做事用得着你来管吗?你擅离职守,本王本来没想治你的罪,可你诬陷上官,本官却难以容忍,来人,将他关入大牢,等皇上回来后再行治罪。”侍卫上前把唐袆一把抓住,就要往外拖。
“放开我,殿下,殿下,我说的都是真的。殿下。”
“放开唐大人。”侍卫看到来人,马上乖乖的退到了一边。来的人是洛阳留守樊子盖,樊子盖为官清廉,多有功勋,并且他还有一个身份,是越王杨侗的老师。樊子盖顾不得跟杨侗行礼。
“殿下,臣刚刚接到军报,黎阳杨玄感以辽东来护儿意欲谋反为名,囚禁了三洲刺史,征集民夫兵马,浩浩荡荡的正向洛阳挺近。”
“什么?这是真的,这可怎么办呢?老师,我们该怎么办?”杨桐虽然已经做了几年的高官,可终究还是个小孩子,遇到大事还是有些惊慌。樊子盖没有安抚杨桐的情绪,他知道,作为皇室子弟,有些事情必须经历,也必须面对,他走到唐袆面前,轻轻扶正他的官帽。对他行了个大礼。
“唐大人忠心为国,老夫这里有礼了。”
“大人,这使不得呀!”樊子盖行过礼后,对杨侗说。
“殿下,此事来的突然,但也不是什么大事。皇上早有防范措施。在去辽东之前早给老臣来过密旨,现在就请殿下下令,全城戒备,加强防守和巡逻,对于敢勾结叛军者——杀,并速速派人通知皇上知晓,让他下旨各地官府严防有人借助此事闹事,还有去长安通知代王、去涿州通知卫镇抚,让他们派兵增援,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把这次叛乱扑灭。”
“好吧!防守的事情你们赶快去办吧!师傅,要钱要兵我授予你全权,洛阳的安危就靠你了。”
“是!老臣领命!”樊子盖带着唐袆离开了杨侗的寝宫,去布置洛阳防守事宜,通知各地防守和求援的信使也陆续出城,樊子盖的心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什么,杨玄感兵变,已经兵临洛阳。”长安的杨侑听到这个消息也大惊失色。
“是啊!殿下,求援信已经送到长安了,现在两京一带人心惶惶。请殿下速速下令,派兵驰援洛阳。”
“好了,来人,把阴世师大将军请过来。”杨侑听到这个消息后,慢慢的沉思着。作为杨广的孙子,他也有皇室子弟的野心,自从父亲死后,太子之位空虚,为了隋朝的江山社稷,他们三兄弟就一直在明争暗斗,而杨广把他们三兄弟一个放在长安、一个镇守洛阳、一个放在自己身边,每一个人都扶植一套班底就是为了看他们谁更加的有能力,而他们心里都看出了杨广的心思。一个个卖力的处理政务。‘如果这次兵变能把杨侗干掉的话,那本王就离那个位置更近了。’在他沉思的时候,阴世师来到了他的身边。他的身边还有宇文述。
“参见殿下。”
“免礼,嗯!宇文大人,你怎么也来了。”看到宇文述,杨侑有些吃惊。
“老臣兵败辽东,罪该万死,幸皇上赦免老臣,另外皇上在驻节辽东的时候对杨玄感并不放心,所以早就对老臣下了密旨,让老臣留在长安,一旦有变,尽力帮助殿下。”听了宇文述的话,杨侑心中吸进了一丝冷气。‘杨玄感潜伏了几年都没有消除皇祖父的疑虑,而宇文述说的好听是留在长安辅助我,没准也是皇祖父安排的一个钉子吧!’心里虽然这么想,但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皇祖父真是思虑周到,考虑周全,我看这样,平叛增援洛阳的事情就交给宇文大人吧!我和阴大将军留守长安负责弹压地方。还有,杨玄感兵变造反,大逆不道,传孤的命令给弘农太守,把杨素那老贼的坟给本王平了,杨素挫骨扬灰。杨家在弘农的产业全部充公,收缴到官库里。”
“是,老臣遵命。”
“启禀殿下,宇文大人久经战阵,是沙场老将,但年事已高,臣举荐留守长安的左骁卫大将军屈突通为宇文大人的副手,可以从旁协助。”
“好!就这样办吧!马上写封奏则给皇祖父,请他速速带兵回师平叛。”安排好一切以后,杨侑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一样,软软的坐在椅子上。杨玄感的军事行动并不顺利,沿途的州县都在抵抗,杨玄感预感的州县一路响应的进入洛阳的情景并没有出现,再加上唐袆的叛变,是他的情绪更加的焦躁。
“嗯!杨广这个暴君,搞得天怒人怨,想不到天下人还认他这个正统,还有唐袆这个小人,我怎么没有防到他呢?”李密知道杨玄感心里恨不得把唐袆碎尸万段,正好瞅机会在旁边进言。
“主公,如今修武县的百姓帮助隋军据守临清关抵御我军,我军只好借道河内,由汲郡南渡黄河,挺进洛阳,顺道可以把唐袆那个小人抓住,提振我军的军心。”李密的话使杨玄感心中的雾霾一扫而光。
“好!杨玄挺听命。”
“末将在!”
“你带精兵一千,直抵河内卫县,我要唐袆的人头。”
“末将领命!”唐袆赶到卫县后,发布了杨侗和樊子盖的军令,因为杨广发兵辽东,很多州县的精兵良马和强壮男丁都被征走了,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残,所以大家一听说有人造反,马上一哄而散。城门挤满了拖家带口逃难的人,城里的一些流氓无赖到处抢劫。
“快逃呀!兵变了。再不逃没命了。”
“孩子,我的孩子!谁看到我的孩子了。”
“抢东西了,我的粮食,我的布匹,我的钱啊!”唐袆在城楼上看着全城的乱像,心里很不是滋味。
“本想让全城百信免去异常灾祸,谁知道乱还没来,竟然引来了大灾。”
“二叔,我们也逃吧!”说话的是唐袆的侄儿——唐英,从小父母双亡,是唐袆把他养大,成年后就跟在唐袆身边,帮助唐袆处理公务多年,是唐袆的亲信。
“逃不掉的,杨玄感聚兵造反囚禁朝廷命官的时候我在场,虽然我后来向越王出首,可是越王还有樊大人交代我的任务没有完成,日后必然会问我失地之罪,如果杨玄感成功,这天下虽大,也无我的一尺立锥之地。只有城破身死,才不会拖累家人,你带着你的家眷和婶娘,逃吧!我守在这里,城在人在,城毁人亡。”说完,就要往城池下跳,唐英赶快把唐袆拉住。
“二叔,你不能走这条路啊!杨广即位后,倒行逆施,滥用民力,这大隋天下迟早要亡,这杨玄感只是第一把火,何必为了暴君而殉葬呢?我们走吧!隐姓埋名,等改朝换代以后我们在出山,走吧!”看到唐袆还要往下跳,唐英急了,在唐袆的脖子那来了一下,把唐袆打晕后背走,不知去向。杨玄挺来到卫县后,举着白旗看到一群男人跪在城门前。
“卫县父老恭迎杨将军!”杨玄挺看着他的打扮,知道他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他现在还不能做包公,只要对他有用,他就接收。对手下的亲兵是个眼色,亲兵把白旗一扛,算是正式接收了他们的归降。
“将军一路劳苦,小人准备了数千石粮食、数十头猪羊犒劳将军的兵士,在小人府中还有几个姑娘等着侍候大人,请大人赏脸。”杨玄挺听到后,微微一笑。
“好啊!难得贵县父老这番好意,我就却之不恭了。你叫什么名字,告诉我,我马上派人向我哥哥报捷举荐。”杨玄挺虽然现在在领兵,但骨子里的纨绔子弟脾气没改变什么,以听到有酒有色,腿马上走不动了。
“启禀将军,小人江四,这后面的几百人是小人的兄弟,日后一定唯将军马首是瞻。”说着,把杨玄挺请入了卫县城中。第二天,杨玄感收到卫县攻克的消息后带领大军来到卫县,杨玄挺收集了卫县的物资,带着自己的兵马迎接杨玄感。杨玄感到达卫县后,看到卫县一片凄凉,心中有些不高兴。
“玄挺,这卫县怎么是个空城?”
“大哥兵威势大,那些升斗小民自然不敢面对大哥的兵锋。”听到杨玄挺的话,杨玄感心里有些不高兴,但杨玄挺刚刚立下军功,有些狂妄也是必然。
“玄挺,我们是义师,要注意军纪和拉拢民心啊!”
“是!大哥!”杨玄挺口中这样说,心里不以为然。
杨玄感攻克卫县后继续分兵前进,杨积善率兵三千从偃师以南沿洛水西进,杨玄挺自白司马坂越过邙山从南面向东都发起进攻,杨玄感率三千余人马紧随其后。洛阳杨侗听说卫县失守,杨玄感大军已经借道汲郡在来洛阳的路上,吓得浑身发抖。
“怎么办?老师,我们该怎么办?”看着杨侗那惊吓的表情,樊子盖的心里一片苦涩。他还是个孩子,却要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可是没有办法,作为皇室子弟,这是他不得不面对的挑战,还有一个不能对杨侗说的原因是,如果能够扶植一个皇帝上位,尤其是一个没有多少主见的皇帝,那么作为帝师日后就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子孙,他必须帮杨侗杜果这次劫难。
“殿下,卫县失守并不重要,现在重要的是两件事情,第一件是从卫县逃到洛阳的百姓,他们一路逃难一路传播着杨玄感的消息,现在把杨玄感穿的已经有三头六臂了。”
“杀!对于那些妖言惑众的人只有一个字,杀!”
“好!”樊子盖当着杨侗的面举了一个大拇指。
“可是光杀不行,我们必须疏导他们,让他们认清谁是正统,不能让他们跟着杨玄感一起造反,第二件事情就是洛阳那些留守世家大族大臣的人心,他们会不会有什么异动!”
“老师,这些人有什么异动的话也是一个字,杀!”刚夸了他一下,就原形毕露了。虽然你是皇孙,可那些世家大族最少也传承了百年,平日里就是杨广也要考虑一下,没想到杨侗就一个字,杀!看来我还是的再用点心。
“殿下,对付世家大族,我看可以这样。”樊子盖在杨侗的耳边轻轻的说道。杨侗点点头。
………………………………
第八十三章 杨玄感兵变 四
第二天,杨侗召集了洛阳留守世家为首的子弟和洛阳的文武官吏,宣布了杨玄感攻克卫县正向洛阳挺进的消息,在场的人听后,都大惊失色,有些人还在想是不是该在杨玄感那边盘盘交情。也有人大省向杨侗毛遂自荐,愿意出战迎击杨玄感。对于众人的反应,杨侗已经在与樊子盖商量的过程中心中有数。
“为了防止杨玄感继续南进,本王意欲再派一位将军平叛,各位可有合适人选。”这时樊子盖出班奏道:
“启禀殿下,老臣举荐原上柱国、大将军韩擒虎之子韩世谔出人将军,韩将军自小勇武过人,家学源远流长,应该是合适人选。”
“哦!韩将军,你可愿意。”听到杨侗的称呼,韩世谔知道自己这个差事已经逃不掉。
“殿下放心,臣愿领命。”
“好!爱卿真是国之栋梁。就命河南令达奚善意带领五千精兵抵挡杨积善的进攻,将作监及河南赞治裴弘策率八千人迎战杨玄挺。韩将军率领五千精兵部署在杨玄感的正面迎击。”樊子盖派出韩世谔为将军是为了防止一些洛阳的贵族子弟与杨玄感勾结,他有个险恶的用心,当年韩擒虎死的不明不白,韩世谔的心里肯定有些怨气,如果他忠于朝廷,这样即便战死,樊子盖可以向朝廷为他请些抚恤,如果他不忠于朝廷,正好用来打击洛阳世家的气焰。也可以断了洛阳城的隐患。
“另外今天还有一件事情,这不是有句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府库有些空虚,还望各位鼎力相助。”听到杨侗的这句话,洛阳的世家大臣们心中叫苦不迭,这是杨侗与樊子盖商量好的计策,让洛阳的世家大臣出金钱粮草打杨玄感,是为了让他们与杨玄感反目,即便日后他们投降了杨玄感,也没有粮草支援叛乱,而杨玄感没坐稳江山的时候,为了拉拢人心可能不会对他们怎么样,但谁能保证日后不秋后算账。想到这,一些世家大臣的头面人物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为朝廷效力是臣的本分,臣愿捐五千两白银,粮食一千石。”
“臣愿捐一万两白银,粮食三千石。”
“臣愿捐一万五千两白银,粮食一千五百石。”。。。。。。。看着那些大臣踊跃的捐献,杨侗的心中十分惬意。
“好!各位的表现,本王铭记在心,带皇祖父归来之日,本王一定在他面前想各位请功。”
“谢殿下!”
杨玄感的士卒多为没受过正规训练的民夫,手执单刀柳盾,也没有弓箭铠甲,但士气高昂,再加上杨家兄弟的骁勇,而隋军士兵虽装备精良却士气低落,故达奚善意军不战自溃,裴弘策军五战五败,只带十余骑逃回城中,韩世谔更是在李密的劝说下阵前直接投敌,杨玄感马上命韩世谔攻占荣阳,为他的大军夺得中原最大的粮仓,由于荣阳是郑氏家族的老巢,为了顺利夺取荣阳,杨玄感写了一封信给韩世谔,让他在攻打荣阳的同时派人秘密的把信交给他的舅舅,郑氏五房的郑元通,樊子盖借故杀掉了韩世谔的满门,洛阳世家大臣被樊子盖的屠刀吓傻了,杨侗也借着带血的屠刀向洛阳留守世家许诺,如果叛乱平息,会向杨广报告事变时他们的表现,洛阳世家大臣的心在杨侗和樊子盖软硬兼施下慢慢的安静下来了。洛阳周边的百姓在看到隋军屡屡惨败,都认为杨玄感会坐天下,马上大批的百姓带着牛羊好酒犒劳杨玄感。每天都会有几千人来到杨玄感的兵营前投效。隋朝的一些获罪官员也开始投奔杨玄感,杨玄感大为高兴。一路高奏凯哥来到了洛阳的上椿门,兵力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万人,杨玄感非常高兴,下令杀牛宰羊,犒赏三军。席间,杨玄感向前来投诚的百姓和官员说:
“我身为上柱国,家里黄金巨万,到了既富且贵的地步,我一无所求。现在我不顾破家灭族,只是为了为天下人解倒悬之急,拯救黎民百姓的性命罢了。”杨玄感说完,周围一片欢呼万岁的声音,隋朝原左武卫大将军李子雄起身向杨玄感说道:
“大将军吊民罚罪,讨伐暴君杨广,如今洛阳功克在即,在下今天借这杯酒向大将军请命,请大将军称帝位,率王师,除暴君,安天下。”李子雄一说完,马上刚俘虏的隋朝内史舍人韦福嗣也跟着跪下一起起哄,其他刚刚投效的一些人和杨玄感的其他六兄弟马上向杨玄感跪下,要杨玄感一旦攻下洛阳之后就马上登基,要说做皇帝,杨玄感不是没有做过这个梦,但现在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只有李密等一些心思缜密的人心里产生出一丝忧愁。散席后,李密单独向杨玄感说:
“大将军,这李子雄和韦福嗣居心叵测,现在洛阳还没有攻克,杨广还没有死,长安还有一个小朝廷在,李子雄就要你称帝,这是要把天下人的矛头都指向你,还有韦福嗣,以前你刚起兵的时候,你让他帮你起草起义文书,他不干,你让他出谋划策,他推诿,现在在你称帝的事情上这么热心,我看他就是一个混入我军的奸细。这两个人,你一定要提防啊!”杨玄感听了李密的话,哈哈一笑。
“法主,你多心了吧!日后大家同殿为臣,还是要精诚团结呀!”李密发现杨玄感还没有坐上龙椅,就摆起了皇帝的威仪,心里很反感,只好退出了杨玄感的营帐。回头吐了一口浓痰。
“呸!你现在还没有造反成功就摆皇帝的谱,我看你迟早要失败,我就等着做俘虏了。”李密离开杨玄感的营帐,杨玄感心里暗暗的说:‘法主,你即便再有宰相之才,可我以后就是未来的皇上,有些事情不能让你一个人说了算。’
洛阳城中,全城戒严,由于韩世谔投敌,杨侗以防止奸细暗中胁迫大臣为名把全城的文武官吏的家眷全部请进了洛阳宫,众臣心里知道杨侗这是在把他们扣为人质,但一个个还是高呼王爷英明。另外为了加强洛阳的防守,樊子盖每天家都不回,日夜在洛阳四门巡守,不断的宽慰官兵。杨玄感也知道樊子盖是洛阳防守的核心人物,这一日他来到上椿门外。
“请樊老尚书出来讲话!”守城的兵士不认识他是谁。
“你是哪个。”
“在下杨玄感!求见樊老尚书,请他出来讲话。”周围的兵士听说来人是杨玄感,都好奇的向他这边望去。
“那个就是杨玄感,不是说他身似项羽关公,长一丈三尺吗?怎么没那么高啊!”
“不是说他身后有一对翅膀吗?能直上云霄吗?怎么没有了。”
“去,有翅膀的话不是妖精了吗?”城上的士兵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没有看到樊子盖已经来了。
“吭吭!”樊子盖咳嗽了两声,众人一看到他,有些不知所措。樊子盖也没有说什么,直接走上了城楼。
“逆贼,樊子盖在此,有话快说!有屁快放!”这话一出口,城楼上的隋军兵士哈哈大笑,就是杨玄感身边的侍卫也感到好笑,不敢不忍住了,身子却还在乱颤。杨玄感心中有些恼怒,可现在正是收买人心的时候。
“大人说笑了,我并非逆贼,只是原先听说皇上在辽东遇险,本来想去辽东勤王救驾,谁知道手下的兵将说朝廷如今混乱不堪,出了昏君,勤王不如现在辅弼幼主,在下观大人的才干,觉得你在杨广手下屈就了,只要你肯归顺与我,我们一起辅弼杨侗,待天下大定以后封你一个一字并肩王怎么样!子孙世袭罔替如何。”
“逆贼,我樊子盖世代忠良,岂会与你这个逆贼为伍,什么一字并肩王,什么子孙世袭罔替,你以为你是什么,一条小蛇刚长大一点就想说自己成龙了,你也配,什么辅弼幼主,什么勤王救驾都是放屁,皇上现在正在涿州,不日便会抄了你的后路,长安的援军马上就要到了,你就等着杀头吧!”
“樊老尚书,杨坚以奸谋诈力取得天下,杨广弑父蒸母,即位以来更是大兴土木,穷兵黩武,惹的天怒人怨,平民百姓卖儿卖女,我现在十万大军屯居于此,巩、洛一带的百姓拖牛带羊的犒劳我军就已经证明,天下人心已经归顺与我,我看你还是不要执迷不悟,何必老来落了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呢?”杨玄感自认自己的口才了得,说的话也是情真意切,樊子盖就算是铁石心肠也应该被他说动了,可他还是低估了樊子盖。
“够了,逆贼,我樊子盖深受皇上大恩,绝对不会与你同流合污,还有你说你有十万大军又如何,依老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