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对于后退者杀无赦。”
“是!”卫文升指挥全军洛阳北面的平原地带摆开阵式,猛烈的向杨玄感的营盘进行猛烈的攻击,杨玄感为了缓解卫文升对于他的压力,也第一个冲在了军阵的最前面,双方刀来枪往,杀声震天。刚开始的时候,卫文升的部队先占了些上风,让杨玄感赶到了一丝压力,李密为了挽救危局,指使人喊道:
“抓住杨玄感了,抓住杨玄感了!”卫文升属下的兵士听到喊声,真的以为抓住了杨玄感,马上都欢呼起来,有的人还对与他搏斗的杨玄感的兵士说:
“杨玄感已经被抓住了,你们还不赶快放下武器。”回答他的是一把刀砍下了他的头。杨玄感更是借故大喊:
“杨玄感在此!”说着,挥舞着长矛继续拼杀,卫文升的军队大乱,马上就要压到了卫文升的帅旗来临,卫文升大惊,把军中的所有的弓箭手集中起来,对准杨玄感那边一起发射,杨玄感骁勇无比,用手中的长矛把射向他的箭都打掉,卫文升这边的射手看到他这样好想神人护体,都惊呆了,可他身边的人却没有这样幸运了。只听到一声惨叫,杨玄感回头一看:
“玄挺,你怎么了。”杨玄挺的胸前鲜血如泉水一般的向外涌出,杨玄挺与杨玄感的感情最为亲密,他的中箭使杨玄感心乱如麻,李密看到杨玄感的脸色,马上劝道:
“大将军,现在是危及关头,赶快消灭卫文升才是大事啊!”
“你说什么,你没看到玄挺痛苦的样子吗?军医军医。”杨玄感大喊,随着杨玄感的心思混乱,李密只好下令退兵,傍晚,杨玄感的营帐内传出了杨玄感悲烈的喊叫。
“三弟,三弟你醒醒啊!三弟,是大哥没用啊!三弟,你醒醒啊!”杨玄感愤怒的喊着。
“传令,全军集合,大军马上与卫文升决战。”
“大将军不可啊!如今我们的兵力军心已经涣散,而且宇文述和屈突通的援军还有隋军来护儿的主力已经到了,不能再战了,请大将军另寻良策。”
“另寻良策,那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吗?”李子雄上前献计:
“大将军!现在卫文升没有消灭,樊子盖据守洛阳不出,宇文述、屈突通的援军马上渡过黄河就要与樊子盖和卫文升成夹击之势,而且经过几次的败仗,我们现在的军心也很低落,粮草也开始不济了。现在只有西进关中,打开永丰仓,赈济穷人,占据关中后可以依据秦汉朝的故事东进,夺取天下,这也是霸主之业。”杨玄纵等兄弟马上赞成:
“大哥,李尚书说的在理呀!弘农华阴是我们的祖籍,那里有我们不少的同宗,耳目遍关中。攻下指日可待。而且,杨侑挖了我们的祖坟,爹在阴间死不瞑目,我们去攻打弘农正好报仇雪恨,前些日子弘农来了些熟人,是我们杨家的亲族。他们说杨侑派人收了他们的产业,他们也恨朝廷,愿意作为向导,给我们带路。”弘农华阴是杨素的老家,弘农华阴一半以上的田地店铺都是他们家的,在当地,说起弘农杨氏,谁都只会想到杨素的家族,虽然文帝的父亲杨忠在显贵后把自己的家谱并入了杨素的家族,可在平民老百姓心中,还是杨素最亲,再加上杨素一家为了收买人心,除了经常免除佃户的租债,在灾害时期还开仓放粮救济,还在杨坚登基时以骨肉亲情为名,杨素对杨坚说:‘陛下今荣登大宝,而弘农杨家子弟皆陛下子侄,希望陛下免除弘农全城的官税徭役。’杨坚以为然,下旨,只要是杨家天下,弘农所有杨氏借免税徭役,推荐为官者优先,杨广登基的时候到处抓丁拉夫,杨素更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势和先皇圣旨的名义使弘农华阴一带的男丁免于徭役,使弘农大部分的人心在杨素这边,杨素死时,归葬弘农,弘农百姓迎接灵柩的队伍达数里之远。
“好!我们就以他们为向导,让他们带我们打入关中,待我们平定关中后,再东出潼关与杨广一争天下。”两日后,樊子盖发现杨玄感一直没有动静,派探马到杨玄感的军营查看,发现是座空营。樊子盖派人去联系了卫文升和杨广,并加强了洛阳防守,防止杨玄感的再次袭击。
………………………………
第八十六章 天机变 一
杨玄感挺近关中后,攻打弘农行宫,被弘农太守、宗室大臣杨智积使计牵制,后又在宇文述、屈突通、来护儿和卫文升的联合打击下自杀身亡,其弟杨玄纵、杨选奖、杨万硕、杨民行、杨积善等人在兵败后被俘虏,杨广还都洛阳后下令斩首示众,改其姓氏为枭氏。李密韩式噁等附逆世家子弟在兵败后都不知所踪。杨广在收到这次打击后更是大怒,命御史大夫裴蕴、刑部侍郎骨仪、大理寺卿郑善果与洛阳留守樊子盖一起追查杨玄感的余党,光禄大夫赵元淑、兵部侍郎斛斯政、宗室大臣观王杨雄之子杨恭道皆因为被举报与杨玄感暗通或杀或逃。弄得朝廷百官宗室大臣人人自危。杨广觉得还不满意,一心想惩治那些参与杨玄感兵变的老百姓。
“各位爱卿,杨玄感一呼而从者十几万,从这件事情上看,这天下乱民实在是太多了,看来不杀是不行了,所以你们在审理的时候宁可错杀一万,绝对不可以放过一个。”樊子盖一听,心中明白这次兵变的主要原因是天灾不断,再加上辽东战况不好,战争没有带来多少好处,就上前劝说道:
“皇上,反叛固然可恶,但如今赋税徭役沉重,很多地方天地荒芜,人口短缺,如今辽东战事吃紧,运河未通,而且他们大部分都是从者,还望陛下不要旺增杀戮,就把他们都罚为苦役去修运河吧!一面显示圣上的宽仁,另外一面可以加快修河进度。”樊子盖边说边看着杨广的脸色。杨广静静地看着樊子盖,在樊子盖说出要赦免那些与杨玄感叛乱的百姓时,杨广的心里很不舒服,可看在樊子盖忠心耿耿的份上,再加上他是杨侗的老师,如果惩处了他,会伤了一些人的心,如今大乱刚平,一切以稳定为主。
“各位还有其他的意思吗?”裴蕴抢先出班奏道:
“皇上,臣以为樊老尚书说的没有错,可自古以来都是以严刑峻法治理天下,约束人心,那些叛乱者也许有很少部分人确实是为人所迫,但天下多有浑水摸鱼之辈,接这次叛乱谋求私利者不少,要知道当年秦始皇建立起来的华夏第一个统一的庞大帝国,后来就是因为二世皇帝对民间反叛之人充耳不闻,以普通盗贼任之,终为大患,因此,臣以为应该对他们明正典刑,以还天下太平。”裴蕴的话说到了杨广的心坎里。杨广一生中最崇拜的就是秦始皇,一心要超过秦始皇的功业,而不管是在汉时还是后世的官方历史读物中,总把秦王朝的覆灭历史归咎为滥用民力,其实根据历史学家的考究,当年秦王朝灭亡有两点原因:第一是以赵佗为首的安南兵团不承认胡亥的帝国继承人的身份,在秦王朝快要覆灭的时候没有及时的回到中原救援
,第二个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秦二世胡亥对民变的纵容,在地方官吏向他禀报民变的时候,他总是以几个盗贼为名,没有马上进行镇压,使得民变越来越大,终于成为燎原之势,使得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覆灭。
“裴爱卿所言极是,这件事情就劳烦裴爱卿了。记住,对首恶之人要严惩不贷,对胁从吗!就从轻处理吧!”话是这样说,裴蕴领旨后,以严刑逼供,株连等手段,杀人数万,流放过十几万,抄家所得金银百万先给杨广,杨广特别高兴,赐予裴蕴美貌婢女十数人。
太原河东宣抚使署官衙,李渊一直关注着杨玄感的一切消息,自从杨广一征高句丽失败后,李建成在他的面前露出了一点心思,李渊害怕引起杨广的猜疑,让李建成验收口风,不要再暴露自己的心思。杨玄感起兵以后,他马上向留守洛阳
长安的杨侗和杨侑发送了请战文书,并以防止叛乱为名训练乡勇,打造兵器,对在辽东的杨广也送去了书信,解释一切,但杨广和留守的王子都没有对他有什么表示,让李渊有些如坐针毡。如今,长安、洛阳因为杨玄感兵变受到牵连的官宦世家不计其数,被发配到岭南和辽东的人络绎不绝,李渊也不敢太过表示,只好静静地等待。
虽然杨玄感叛乱平息,但由于随军主力撤退,夺得的高句丽的徒弟又被高句丽重新占领,杨广的心里总是不是滋味,感觉有块石头压在心头。睡到半夜,突然满身冷汗的惊醒。
“救命啊!救命!”睡在杨广身旁的萧皇后马上向杨广问道:
“皇上,您怎么了?”
“皇后,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走在京城的城楼上,城楼上突然长出一棵杨树,枝繁叶茂,上头开满了花,还停留着一只火龙,哪里知道突然龙飞走了,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的洪水把朕包围了。杨树的花也开始凋谢了,京城也被洪水淹没了。这时洪水突然退却了,又有一棵李子树长了起来,上面好像结出了很大的李子。所以朕就大喊了出来。这是不是上天给朕的什么预兆。”萧皇后听了后,也不好说什么,只好轻轻地安慰着杨广。
“皇上,请恕臣妾直言,从梦来看似乎有两个预兆。。。。。。。”
“皇后请直言!”
“皇上,从这梦中来看,可能有这几个意思,那杨树上面停着的火龙飞走,意思是指杨玄感叛乱平息,他做不成皇帝。而李子树长了出来,意思可能是李家出了叛逆之臣而且未死,可能会动摇杨家社稷。所以请皇上赶快下旨,严令地方官员捉拿李密,以绝后患。”杨广听了萧皇后的解释,心里的疑虑还是未消。
“这李密虽然说可以说成是李树无疑,但着洪水恐怕。。。。。。”萧皇后看到杨广的脸色还是没有好转,只好再度安慰:
“皇上,梦这个东西虚无缥缈,当不得真的,只要皇上躬身勤俭,一切困难都会过去的。”
“也许是吧!皇后,我们继续休息吧!”听到皇帝的鼾声,萧皇后的心里有了写计较。
第二天,南阳公主和驸马都尉宇文士及来向皇后请安。
“母后,孩儿带着驸马和禅师来看望你了。”
“儿臣参见母后!”
“参见外祖母!”
“哟!南阳!你们来了。春玉,拿些进贡的糖果饼子给禅师吃,带他去御花园看看。”
“是!”侍候萧皇后的宫女领命。
“真乖!南阳,驸马知书达理,搞得禅师也这么有家教,你可真有福气啊!”
“母后过奖了!对了,父皇最近好吗!我听公爹说,父皇最近有些消廋了,是有什么心事吗?”萧皇后把杨广做的那个梦说给了南阳公主和宇文士及听,回到公主府后,宇文士及命人请来了宇文述。宇文士及对宇文述说:
“父亲,今天孩儿与公主进宫问安,皇后娘娘说皇上最近老做一个噩梦,弄得皇上总是精神萎靡,心绪不宁,我看当年李浑给我们家的侮辱之恨可以报了。”当年,李浑的父亲申国公李穆死后,本来是李穆的嫡孙李筠承袭申国公的爵位,李浑暗中勾结他的堂侄李善衡把李筠暗杀后,嫁祸给与李筠有过节的堂侄李瞿昙,让他顶罪后,苏威在听说了一些内幕后上奏文帝,说李家诸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希望文帝把李穆的爵位废除,李浑听说后很担心,害怕自己得不到申国公的爵位,就暗中对自己的妻兄宇文述许诺:‘若是我承袭申国公的爵位,我每年就把封邑一半的收入送给你,绝不食言’。宇文述贪财,在隋文帝面前多为李浑美言,又帮助李浑在新太子杨广面前疏通关系,由太子出面上奏,隋文帝听从了太子和宇文述意见,让李浑承袭了李穆的爵位,李浑袭爵以后,对李穆留下的财产大肆挥霍,,家中妻妾出门多佩戴金石玉器,全身绫罗绸缎,却一两白银,一匹布帛都不给宇文述,宇文述一直都觉得这时他一生的奇耻大辱。
“嗯!士及呀!这件事情的确能让为父化解心头之恨,为父知道该怎么做了,你去告诉公主,让她在宫中活动一下,还有让她跟皇后娘娘说,皇上的心疾病为父可以医治,让他放心。”宇文士及点头遵命。宇文述回到自己的府中后,哈哈大笑:
“哼!天意呀!天意呀!李浑,你当年大概不会想到你会招到如此恶报吧!”马上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家丁暗中吩咐一番,几个人分头出府行事。第二天,长安城中到处传唱着一首儿歌:
“桃李子,有天下;杨氏灭,李氏兴,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由于杨玄感造反泄露了宫廷中的一些秘闻,再加上杨广的一些政策不得人心,辽东军事失利,这首儿歌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几天全城都知道了。京兆尹屈突盖在上早朝的时候将儿歌上承给杨广。
“大胆,放肆!传朕旨意,彻底查明这首儿歌是谁写的,拿住后凌迟处死,传唱之人一律斩首,以儆效尤。”宇文述上前奏道:
“皇上!臣以为这首儿歌并非空穴来风,自古天下欲乱之时,世间必出妖孽,上天也必定示警,这首儿歌可能就是上天给予的警示,望皇上遵从天意,按天意行事!”杨广听着有些心烦。‘我这几日正好做了那样的噩梦,难道真的有天意。’
“行了,知道了!退潮!”回到后宫,杨广还没有坐定,萧皇后来到他的面前:
“皇上又是为什么事情心烦啊!”
“最近流传着一首童谣,与朕的噩梦正好相呼应,所以心里有些疙瘩。”
“皇上,臣妾正好有一件事情向你禀报,今天御花园中,大批的毛毛虫把树叶啃出木子得国的字样,臣妾已经把东西带来了。”说着,呈上了一大堆树叶,望着上面的木子得国的痕迹,杨广突然觉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难道真的是天意?’这时,一位宦官上奏:
“皇上,安国师有奏折前来。”(安国师————隋开皇年间陷害太子杨勇的那个道士,杨广即位以后,把他盖头换面从安南的流放地召回,赐姓安。封为国师。)
“拿上来!”杨广翻开安伽的奏折看到。只见奏折上写到:
“皇帝陛下圣安,贫道夜观天相,发现紫微星有丛正中转移之相,臣又用秘术占卜,得一谶语,名曰,木子花开天下贵,杨花落地满地红。望皇上小心李姓官员,最好除尽天下李姓之人,以保杨家天下平安。”
木子花开天下贵,杨花落地满地红。难道这李姓的大臣中还有叛逆之臣?是谁呢?杨广把朝廷中健在的李姓高级官员像筛子一样的筛了一遍,最终,把思路停在了两个名字上面————申国公、右晓卫大将军李浑、河东太原宣抚大使、唐国公李渊。他们谁才是我大隋的掘墓人呢?
“来人啊!传宇文将军速速来后宫议事!”宇文述到后宫后,竭力劝说杨广对李浑下手。
“皇上,臣以为李浑的嫌疑更大一些,浑者,水色深也也,渊者,地之深也,再者,李浑的侄儿李敏,小名就叫洪儿,正好为洪水之意,可能日后变天之人就是他,而且陇西李氏是我大隋第一世家门阀,李浑、李敏、李善衡等人皆掌控京师禁军职权,一旦京畿有变,后果不堪设想啊!皇上拿他们开刀,正好稳定天下。”
“可李敏是朕之皇姐乐平公主的女婿,皇姐归天之时拉着朕的手说,希望朕日后善待其女儿女婿,若是把李敏杀了,日后朕于九泉之下见到皇姐,恐怕。。。。。。”
“皇上,天下苍生为重,江山社稷为主,先皇将江山社稷传于陛下,若是亡于李氏,恐怕先帝在九泉之下死不瞑目呀!还望陛下三思啊!”看杨广还没有下定决心,宇文述又加了一把火。
“皇上,亲人失去了还可以再有,可江山失去后就回不来了。”杨广痛苦的挥了挥手。
“传旨,命令御林军把李浑全族捉拿,关入天牢,由尚书左丞元文都、御史大夫裴蕴、许国公宇文述会审。钦此!”宇文述跪下谢恩!心里暗自说:
‘哼!李浑,这回我让你死无葬身之地,李渊,你还算挥做人,我也算对的起你的那些金银财宝了。’
………………………………
第八十七章 宇文娥英传
宇文娥英(?-615年),是南北朝时期北周公主,北周宣帝宇文贇和皇后杨丽华的女儿。嫁广宗郡公李崇(李穆兄李贤之子)之子李敏。大业十一年(615年),因谶语事件,被舅舅隋炀帝杨广赐死。
人物生平编辑
下旨选婿
大象二年(580年),宇文娥英的父亲北周宣帝宇文贇去世,宇文娥英的同父异母兄弟北周静帝宇文阐年幼,宇文娥英的外祖父丞相杨坚辅佐朝政。开皇元年(581年),杨坚篡夺北周天下,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
开皇六年(586年),宇文娥英的母亲杨丽华被封为乐平公主'1',而此时宇文娥英也到了婚嫁的年龄,其外祖父隋文帝下旨为她选婿,奉皇帝的命令到弘圣宫聚集,等待相女婿的贵公子弟,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人。其母乐平公主杨丽华亲自在帷帐之中,让参加选婿的贵公子弟们做自我介绍,并试他们的技艺。选不中的,就让他们出去。到幽州总管李崇之子李敏入试时,被乐平公主相中,选为女婿。
夫封柱国
李敏假借一品的羽仪,其礼就如娶皇帝的女儿。后来将要侍奉隋文帝饮宴,乐平公主对李敏说:“我把天下都给了皇上,只有一个女婿,我当为你求柱国之职。皇上如授你当别的官,你千万别致谢应承。”等到进见隋文帝时,隋文帝亲自弹琵琶,让李敏歌舞。隋文帝十分高兴,对乐平公主说:“李敏现任何官?”乐平公主回答说:“他只不过是一个白丁罢了。”隋文帝对李敏说:“现在授你仪同之职。”李敏不应承。隋文帝说:“不满你的意吗?现在授你开府。”李敏又不应承致谢。隋文帝说:“乐平公主对我有大功,我又何必对其女婿吝惜官职呢!现在授你柱国之职!”李敏这才舞蹈拜谢。隋文帝于是就在龙座上写诏书授李敏柱国,以本官身份在皇宫值班。
被赐毒死
大业五年(609年),杨丽华去世时'4',临终前向弟弟隋炀帝嘱托说:“我没儿子,惟有一女。我不怕死,只是深深怜爱女儿女婿。我现有的食邑,乞求转赐给李敏。”隋炀帝便答应了她的要求。李敏的食邑后来增加到五千户,并让李敏担任屯卫将军之职。
大业十一年(615年),方士安伽说:“李氏当为天子”,他劝说隋炀帝杀尽天下姓李的人。李敏的小名洪儿,隋炀帝怀疑这个名字正好应验了谶语,曾当面告诉李敏此事,希望李敏能自杀。李敏大为恐惧,他几次与堂叔李浑及李善衡私下交谈此事。宇文述在隋炀帝面前说李浑的坏话,还让虎贲郎将裴仁基上表告发李浑要谋反。隋炀帝将李浑等各家关进监狱,派尚书左丞元文都、御史大夫裴蕴一起治李浑的罪。他们审问好几天,搞不出李浑要谋反的罪状,就据实上报隋炀帝。隋炀帝改派宇文述尽力追究李浑的罪状,宇文述诱教宇文娥英上表诬告李浑策划趁隋军渡辽河时,与家中担任将领的子弟们一起袭取御营,然后拥立李敏为天子。宇文述拿着这个诬告状入见并奏报给隋炀帝,隋炀帝流泪说:“我的宗庙社稷几乎被倾覆,全靠您才得以保全。”同年三月初五日,隋炀帝将李浑、李敏、李善衡及其宗族三十二人处死,三族之内的亲属,都流放到边远地区。几个月之后,宇文娥英也被舅舅隋炀帝赐毒药毒死。
家庭成员编辑
父族
祖父:北周武帝宇文邕
祖母:李娥姿
父亲:北周宣帝宇文贇
叔父:汉王宇文赞、秦王宇文贽、曹王宇文允、道王宇文充、蔡王宇文兑、荆王宇文元
姑母:清都公主、某某公主(封号不详)
兄弟:北周静帝宇文阐、莱王宇文衎、郢王宇文术
母族
外祖父:隋文帝杨坚
外祖母: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母亲:皇后杨丽华(乐平公主)
舅舅:房陵王杨勇、隋炀帝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
姨母:兰陵公主杨阿五、襄国公主、广平公主
夫族
公公:李崇,官至上柱国、幽州总管,封广宗郡公。
丈夫:李敏,官至屯卫将军、光禄大夫,封经城县公。后因谶语事件被杀。
女儿:李静训,九岁去世。
不好意思,小编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使章节停顿上传了好几天,敬请各位读者见谅。
………………………………
第八十八章 天机变 二
李浑被捕入狱后,在狱中大声呼喊冤枉,李敏和李善衡也在堂上大声呼冤,元文都、裴蕴本来就和李浑没有什么冤仇,心中也知道这李浑很可能是冤枉的,所以能拖一天是一天。宇文述可不愿意,深夜,宇文述拿着酒菜来到关押女犯的牢房。
“把门打开,这件事情不准你们说出去,这个是赏给你们的。”宇文述给了牢卒每人一个银元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