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蛮夷之地,是楚人将荆楚吴越一带收入。这就是先人的不断进取,方有我中华之版图,还有,我们与突厥人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原本,突厥漠北的祖陵一带,在我们眼中也是苦寒之地,可是,当我们踏上了那片土地的时候,天赐铜矿就被我们发现,并开发出来。其实,这世上哪里有什么贫瘠苦寒之地,只要我们中原人踏上那里,那里就会变的富庶,只是,这些土地在野蛮人的手中,没有被我们这些中原人所开发而已。难道你们舍得让这些土地落在蛮族之手吗?”房玄龄、杜如晦、许敬宗等三人没有说话了。不过,都点了点头。魏征来了一句:
“陛下!臣想问一个问题。”
“玄成请讲!”
“陛下!臣已经知道了您的心意,臣在想的事情是,陛下离京的时候,派哪位皇子监国!?”
“玄成,你的意思呢?”魏征看了看李建成:
“陛下!臣觉得,陛下派哪位皇子监国,都不合适!”
“玄成,说说你的想法!”
“是!陛下!陛下如今已经有四位皇子,分别是皇后娘娘所生的恒山王李承陆、贵妃娘娘生的衡阳王李承道、德妃娘娘生的乐安王李承训、昭仪娘娘生的李承佑四位殿下!如今,接近成年的只有皇后娘娘所生的恒山王李承陆和贵妃娘娘生的衡阳王李承道两位殿下。以文韬武略论,两位殿下各有千秋,不分伯仲,如果以嫡庶论,则是恒山王殿下居贵,而如果以长幼论之,则是衡阳王殿下居长!无论是哪位殿下监国,那么即便陛下不立太子,但是,留下监国的人,必然会被朝廷百官视为太子人选。还有,贵妃娘娘是前朝公主,而衡阳王李承道殿下又是隋炀帝的外孙,又是陛下长子,朝廷中对于前朝同情和拥护衡阳王殿下的人,大有人在。而恒山王殿下是皇后所生,虽然其母家势力在王世充占据洛阳之时,饱受打击,但是,自古以嫡立嫡的古训古来有之。如果以恒山王殿下监国,而不立恒山王殿下为太子,那么朝中的一些人必然心中会有所想,若是朝中有些官员借陛下不在长安,暗中拥立恒山王殿下登基生事,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啊!”李建成点点头:
“玄成,那么以你的意见?……”
“陛下!臣还有一件事情要禀明陛下!”
“说!”
“陛下!您亲征辽东,长安留下重臣辅政,但是,臣还是希望陛下成立两套班子,一套班子,留在长安,主持朝廷日常事务,另外一套班子,陛下留在身边,朝廷大政方针,由快马,送至陛下身边,由陛下亲自批阅之后,再发往地方执行,这样方可保障皇权,只是,有一些具体的事情,还需要商榷。”本来,李建成听了魏征的方案之后,尤其那句可保障皇权的时候非常欣喜――后世满清王朝,康麻子和乾败家那可是多次亲自出征和外出巡查的,但是,整个满清王朝的皇权却一丝一毫的没有被削弱,那是因为,康麻子和乾败家出征和巡游的时候,京城留下了权力班子,自己身边还有一个幕僚班子,一切朝廷的大政方针都由康麻子和乾败家亲自点头后才能执行。至于后面的那句,有一些具体的事情,还需要商榷。李建成也想听听魏征的话。
“玄成,你继续说下去!还有什么顾虑继续说下去。”
“陛下!还有一件事情就是,陛下要亲征辽东,必须安排好人事问题,里头不但要削弱关陇一带世家的实力,不能让他们在长安拥立皇子登基,还有就是,必须加强陛下身边的幕僚队伍,以保证皇权和政务的流通!”
………………………………
第六百五十一章 向东进军(三)
“陛下!还有一件事情就是,陛下要亲征辽东,必须安排好人事问题,里头不但要削弱关陇一带世家的实力,不能让他们在长安拥立皇子登基,还有就是,必须加强陛下身边的幕僚队伍,以保证皇权和政务的流通!”李建成听到了魏征的话后,又陷入了沉思——的确,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初,杨广出巡外地,将自己的三个孙子,隋恭帝(代王)杨侑、皇泰主(越王)杨侗、燕王杨倓分别安置在长安、洛阳和呆在自己的身边,就是又削弱关陇世家的考虑,可是,由于没有筹划好,在中原大乱的时候,长安、洛阳和江都形成了三个独立朝廷,使得整个关陇世家分裂成了三个部分,长安和洛阳都扶立了一个主子,而在江都的宇文化及反叛,也是想立一个新的主子,来为自己找寻一条出路。☆ □番茄小☆○△说网w‘w‘w…。…f…q…x…sw。
“玄成!你说的很对!这件事情,朕要好好的考虑一下,另外,为了迷惑高句丽和百济、新罗,朕决定以调停为名,向三国和靺鞨部落派出使臣,拖延高句丽出兵的时间。当然了,玄成的建议非常好,玄成,你说加强朕身边的幕僚队伍,说说你的想法。”
“陛下!臣想对陛下说的是,陛下开通科举之后,打开了很多人的入仕之路,但是,这些人考中进士之后,留京之人,多为世家人物,并且很多部院属员多为关陇世家的人,而陛下,不如借此机会,再从地方上挑选些能臣充实长安各大衙门。”其实,魏征说的李建成也早就注意到了,房玄龄虽然身为吏部尚书,主管着天下官员考核升迁,但是,长安一带的官员,尤其是各大部院衙门的属员,户籍大都是关中和陇西各县,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当初,房玄龄就曾经说过这样的事情,房玄龄刚刚执掌吏部的时候,就被很多属员暗中排挤,甚至向将房玄龄架空,如果不是依靠李建成的权威,还有房玄龄自己的才能,恐怕房玄龄会被完全架空。就算是这样,房玄龄也不得不妥协,在考核升迁官员的问题上,很多时候,房玄龄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了魏征的话后,房玄龄马上支持。不过,许敬宗却唱出了反调:
“陛下,魏征大人说的的确有理,但是,臣害怕,若是采取这个方法,一方面,可能会产生大量闲散官员,影响京城办事效率!最重要的就是,如果此事引发关陇世家官员的反弹,恐怕,到时候,会适得其反。”魏征一时没有反驳许敬宗的话,楞在那里,李建成为魏征解了围。
“二位爱卿暂时不要吵了,狄仁杰!”狄仁杰听到李建成在叫自己,赶快应声:
“陛下,臣在!”
“传旨尚书省,命尚书省发布公告,就说,辽东又有争端,朕要集思广议,命天下官员全部都写上一封奏折谈论辽东局势,另外,所有奏折,狄仁杰,你就常驻在门下省,奏折一来,马上由你收集,封存,马上送到朕这里来,由朕亲自拆封。”狄仁杰似乎已经知道了李建成的用意。马上点点头。当尚书省将李建成的谕旨发往李唐各处的时候,很多觉得自己郁郁不得志的人从中看到了希望。长安,幽王府。
“啊!文本,自从荆州一别,我们已经有好久没见了。来来来!今天可要多喝几杯!”
“多谢幽王!幽王荣膺大宗正之职的时候,卑职没有来道贺,是卑职的罪过啊!”
“呃!你这是什么话?当初,荆州大行台衙门被裁撤的时候,本王接到圣旨,上调京城,本王就曾经说过,想让你一起跟本王上调京城,并且还说,你的前程就包在本王的身上,你当初极力推辞,说母老弟年幼,不能忍受路上的颠簸,后来本王听说你因为荆州行台衙门裁撤,你的官职也被革除,本王就十分心痛,对了,我每年送去的银钱、粮食你收到了吗?另外,令堂的身体还好吗!?”
“王爷,多谢您的钱财、粮食,如果不是您每年送的银钱、粮食,恐怕以在下的家底,家母早就追随先父于地下了。现在正好,小弟已经长大了,这次来长安,是想参加明年的科举,顺便,也想走走王爷的门路,看看,能不能入仕,为朝廷效力。”李瑗听到岑文本的话后,点点头。
“文本啊!你的话说的很好啊!男子汉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当然,也要顺道的为自己争取青史留名。”李瑗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从门下省送来的公文:
“文本啊!这是皇上下的圣旨!皇上因为辽东局势危及,所以,下旨,要天下官员集思广议,命天下官员全部都写上一封奏折谈论辽东局势,你也可以谈谈你的想法嘛!”
“啊!多谢王爷提点!”岑文本看了李建成的谕旨之后,提笔上书:
臣闻创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世,有始有终,所以隆其基。今天虽亿兆人民平安无事,四方安宁,既承篷乱之后,又接凋敝之余,户口减损尚多,田畴垦避犹少。覆盖之恩显奇,而疮痍尚未恢复;德教之风普及,而资产屡空。就以古人种树打比喻,年代久远,则枝叶繁茂;若种之日浅,根本未固,虽给它培植厚土,暖之以春日,一人摇动它,必定枯槁。今天的百姓,颇类于此。常加葆养,则日渐繁衍生息;突然征发徭役,则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凋耗。凋耗既甚,则人不聊生;人不聊生,则怨气充塞;怨气充塞,则离叛之心生。故帝舜说:“可爱非君,可畏非人。”孔安国解释说:“人以君为命,故可爱;君失道,人叛之,故可畏。”孔夫子说:“君犹舟,人犹水,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就是古代贤明君王,虽休勿休,日慎一日的道理所在。陛下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上以社稷为重,下以亿兆为念。明选举,慎赏罚,进贤才,退不肖。闻过即改,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于必信。颐神养性,省打猎游玩之娱;去奢侈节俭,减工役之费。秀静园内,而不求辟土;把弓箭收藏起来,但不要忘记武备。更不能忘记异族乱华只仇恨。陛下当居安思危,借这次高句丽之乱,一举平定高句丽,甚至可能将新罗、百济收入囊中。以复我中原故土。臣,原荆州行台属官岑文本跪奏。
当岑文本的奏折送到李建成的面前,李建成看到了岑文本的奏则之后,大为赞赏,又对岑文本的书法非常的欣赏,下旨,让岑文本为秘书郎。主管谕旨书写事务。封为江陵县子。
长安裴寂的国公府邸。裴寂正在府中喝茶。回想到自己当初做宰相的日子,当初整个府邸是如何的繁华,如今,随着太上皇李渊的不断放权,自己的职责就只剩下陪伴李渊谈话,看戏,李渊最近因为与后宫嫔妃接触太多,搞得自己身体不适,所以要静养,这不,自己就闲下来了。不过,自己不能离开长安,因为李渊还活着,年纪大的人总是喜欢老朋友在自己的旁边。再加上武士彠的死对于李渊的打击也很大,所以时常派人,在自己的府中问候,问自己的身体状况。就在裴寂回忆着自己与李渊的交往,这时,只听到有吵闹的声音,听得裴寂心烦。
“来人啊!”
“相爷!”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这么吵!”
“启禀相爷!门口的下人门房报告,门口有人闹事。”
“闹事!我堂堂的相府竟然有人敢在我的门口闹事!走!带我去看看!”当裴寂来到门口,看到站着一个壮汉,而门口又十几个家丁躺在地上,壮汉脚下还踩着一个。而门口还站着数位手拿钢刀的家丁,一个个楞在那里。
“哈哈哈!你们这些狗眼看人低的狗奴才,当我裴行俭是吃素的,哼!看我教训教训你们!真是一帮子不知死活的狗奴才!”裴寂看到那名壮汉,又看到倒在地上挣扎的家丁。
“住手!都给本相住手!”那名壮汉看到裴寂,马上将脚下的那名家丁放开,快步来到裴寂面前跪下:
“啊!您一定是裴伯父!在下裴行俭!家父是前隋将领裴仁基。是家母让我来找您的。求裴伯父念在都是河东裴氏子孙的份上,收留小侄,并且举荐小侄为朝廷效力。”裴寂看了看那名壮汉,只见这名壮汉身材高大,身上的衣服很朴素,不过很干净。门口的门房还想对裴寂告状:
“相爷!这个人擅自闯相府!还打人!”
“混账,定是尔等仗势欺人,还不快点退下!”门房听了裴寂的话后,马上闭嘴。
“年轻人,你说你的父亲是裴仁基,有什么证据?”那名壮汉从怀中拿出一封信和玉佩:
“相爷,这是我爹留给我娘的书信和玉佩,您看了便知!”裴寂将玉佩捏在手上,看到玉佩上面刻着一个裴字。另外,又看了一遍信。
“啊!裴贤侄!快请进!”
………………………………
第六百五十二章向东进军(四)
裴寂将裴行俭引入客厅,又命令下人送上酒菜。番茄小說◇△網 w…w…w…。‘f‘q‘x…s‘w‘。
“行俭贤侄不必客气。请用!”裴行俭也没有客气,直接将手往身上一擦,抓起一只肥鸡,猛地往自己嘴里送。裴寂暗中观察,发现裴行俭身材孔武有力,并且喜欢吃肉不吐骨头。应该是练过武功的。裴寂为官多年,自认看人的本事还是有的。
“贤侄,本官听说,王世充称帝的时候,对于令尊和令兄甚为器重,任命令尊裴仁基为礼部尚书,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就是不知道后来为何,令尊和令兄就被王世充杀害了,哎!本官听说之后,心中甚是悲痛啊!”一谈起自己的父亲和兄长,裴行俭握紧了手中的筷子,将筷子捏碎。
“裴世叔!听家母说,我哥哥裴行俨每有攻战,都所向披靡,号称“万人敌”。渐渐的,王世充那逆贼忌惮裴行俨的威名,对我哥哥很有些防范和猜忌。而我父亲知道王世充的意思,心中很是不安。同年五月,裴仁基与我哥哥裴行俨、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数十人密谋让皇泰主杨侗复立。在行动前,我父亲将我和母亲送出洛阳城,让我母亲带着我前往巴蜀,找我舅舅。而我父亲命陈谦在给王世充进食时,拿匕首劫持王世充,命裴行俨率兵在台阶下接应。等大局已定,就复立越王杨侗为皇帝,并辅佐他。事变将要开始时,逆贼将军张童仁得知我父亲等人的谋划,便向王世充告发我父亲,王世充将我父亲、哥哥还有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数十人以及全部家眷数百口押赴洛阳市井统统斩首示众。”裴行俭一边说着,眼睛中闪烁着泪水。
“哦!贤侄切勿悲伤!哎!令尊为国为民,为君臣大义献身,在下也是非常佩服的。只是,不知道贤侄现在有什么打算?”裴行俭知道自己要露真功夫了。马上将上衣一脱,露出了坚实的肌肉。只是不同的是,别的武夫都是一身的古铜色,而裴行俭是一身雪白。看的裴寂一脸的艳羡。裴行俭抖动了一下子身上的肌肉。从自己的包裹中拿出了两支紫金大锤。以裴寂自己的肉眼所估算,这两只紫金大锤最起码重达数百斤。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举得起来的。只见裴行俭将两支紫金大锤挥舞的密不透风。裴寂不由的大喊一声:
“好!”裴行俭顺势将大锤向地上一砸,一个大坑被砸了出来。裴寂走近那个大坑一看。好家伙。那么大一个坑。不是一般人的力道制造出来的。
“好!好!好啊!”裴寂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裴寂这样欢喜是有原因的——自己的几个子嗣都不太成器,即便是最出众的裴宽,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由户部侍郎的位置上调出了京城。裴寂感到裴家的衰落不可避免。如今,裴行俭这样的猛士来到了,正好是个机会。裴寂曾经任过前隋的汾阳宫宫监,与宫中的很多内侍熟悉,听宫中的眼线说,李建成想要对辽东的高句丽动手,顺道的将新罗、百济也收拾了。如今,有这么好的武将人才,正好推荐给李建成。
而在太极宫中,李建成也非常高兴。除了得到了一个得力的秘书监,又收到了一封令人欢欣鼓舞的奏折。
“臣咸阳县丞刘仁轨启奏陛下。高句丽狼子野心,久久占据辽东,窥视中原和百济、新罗。陛下意欲用兵辽东,臣万分欢欣鼓舞。不过臣也有一忧虑,百济其国虽小,但其领邦倭国,好勇斗狠,与百济多有联姻,若是倭国插手,臣恐怕辽东局势会更加复杂。”李建成看了刘仁轨的奏折后,也是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字。心中马上回想起刘仁轨的简历和当初与刘仁轨见面的样子——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汉章帝刘炟之后。出身于尉氏刘氏。少年时代家境贫困,爱好学习。适逢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刘仁轨无法专心地读书。每当劳动之余,他就伸出手指在空中或地上写写划划,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到后来,刘仁轨以学识渊博而闻名。在武德年间,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起草奏疏议论国事,刘仁轨看到那份草稿,替他修改了几句话。任瑰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异,于是赤牒(临时授官的一种文书)任命他为息州参军。不久后,刘仁轨被调为陈仓县尉。李建成登基的时候,当时,驻扎在陈仓县的折冲都尉鲁宁骄纵违法,历任陈仓县官都无法制止他。刘仁轨就职后,特地告诫鲁宁不得重犯,但鲁宁仍凶暴蛮横如故,刘仁轨于是用刑杖将他打死。州里的官员将此事禀告朝廷,一时之间,整个朝廷议论纷纷。
“哼!真是大胆,一个小小的县尉竟敢擅自杀害折冲都尉!以下犯上!真是大胆!”
“不能这么说,折冲都尉鲁宁骄纵违法,在陈仓县害民伤命。勒索民财,强抢民女。其人十恶不赦!刘仁轨是替天行道!”
“即便是这样,折冲都尉鲁宁终归是朝廷命官,即便有罪也应该上奏朝廷,对折冲都尉鲁宁骄纵违法由尚书省接收,中书省议罪,皇上批准,门下省发文。明正典刑方可啊!这样不请圣旨,不尊王法,一旦此例一开,皇上的尊严何在,朝廷礼制何在!?”
“哎!折冲都尉鲁宁在陈仓骄纵不法,听说在陈仓县,就逼死了数十条任命,三任县官都没有将其正法,刘仁轨代天行法固然不当,但是也是情有可原。”
“不可,即便折冲都尉鲁宁骄纵违法,但是也是一条人命,刘仁轨杀鲁宁并非是正当理由,自古杀人偿命。臣以为,应当将刘仁轨带回长安,经过三司会审之后,明正典刑。”李建成看了那些为鲁宁说话的人,心中明白为什么——鲁宁,河东鲁氏家族族人,因为鲁生之的关系,鲁氏家族很多人除了经商,就是加入了麒麟暗卫,成为了天子爪牙。鲁宁因为多次深入草原,获得了大量情报,而被李建成提拔为陈仓县折冲都尉,但是就因为自认为是天子爪牙,就慢慢的骄横不法起来了。李建成多次都想拔除这颗毒瘤。如今,刘仁轨将这颗毒瘤拔除了,李建成从心里想为刘仁轨喝彩。不过,河东鲁家的面子不能不给。
“传朕旨意,命千牛卫将刘仁轨锁拿进京。朕要亲自问话。”当刘仁轨被千牛卫押送至长安之后,河东鲁氏家族上下活动,希望能将刘仁轨凌迟处死,甚至还将礼物送到了狄仁杰的府上。
“狄大人,这是小人从河东带来的河东酸枣,请大人品尝!”狄仁杰还没有说话,就被狄知逊轰了出去。
“混账!这里不是你送贿赂的地方,马上给我滚出去!”其后,狄知逊拉上狄仁杰,跑到李建成面前请罪:
“陛下!那鲁宁对普通百姓性命草菅人命,并且,鲁生之的家族还派人来到长安贿赂臣等,臣请对鲁宁明正典刑!赦免刘仁轨之罪!”
“陛下!臣是麒麟暗卫指挥使,但是御下不严,请制臣不查之罪!”李建成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二位爱卿,你们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至于刘仁轨的处置,朕等刘仁轨到长安之后再说。另外,怀英,麒麟暗卫出了这种事情,你首当其冲,朕先罚你一年的俸禄,将职务降为副指挥使,暂代指挥使职务。好好的整顿麒麟暗卫。”
“是!”当刘仁轨到长安之后,马上被带到李建成的面前:
“罪臣刘仁轨参见陛下!恭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谢万岁!”刘仁轨站起身来之后,不过身上还有木枷、脚镣和锁链,李建成让明宇将刘仁轨的木枷、脚镣和锁链都取下去:
“臣谢过陛下!”李建成装作愤怒的样子:
“刘仁轨,你知罪吗?”
“陛下!臣何罪只有!”明宇公公在一旁怒斥道:
“大胆刘仁轨,竟然对陛下不敬!”李建成对明宇挥挥手:
“刘仁轨,你一个小小的县尉,连县令都不是,竟敢打死朕的折冲都尉,难道这还不是罪吗?”
“陛下!那折冲都尉鲁宁在陈仓县草菅人命,霸占百姓田产,劫夺百姓妻女,光被折冲都尉鲁宁逼死的百姓就有数百位之多。并且,三任陈仓县令都不能制约他,并且还有现任陈仓县令因为劝阻其作恶,结果被鲁宁殴打,现在都卧床不起,罪臣气不过,与他理论,结果其出言不逊,罪臣无法,只好与他拳脚相向。失手将其打死!但是,臣以下犯上,是臣的罪过,但是,请陛下想一想陈仓县的百姓,还有现在还躺在床上的陈仓县令徐大人!臣只希望陛下不要做昏君!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