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我们泰安曹氏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的事情。就不要插手太多。”曹大族长细细品味着曹语嫣说的这几句话。突然,曹大族长又陷入了另外的一重恐惧中。

    “难道陛下不喜欢倭国!?”曹大族长像是黑暗中的人寻找到了一丝光亮——在曹大族长的印象中,李建成是一个成功的君王,但是,一个君王越是成功,就越在意自己的权威。也越不喜欢别人插手自己的喜好和厌恶。而曹语嫣让齐鲁曹氏家族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的事情。就不要插手太多。就是在提醒自己,对于倭国前来与李唐讲和的事情不要插手,以防止引起李建成对于曹氏家族的厌恶。想到这里,曹大族长马上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幸亏多想了一下啊!不然,就误解了语嫣的意思!”曹大族长想明白了这层意思之后,用手巾擦了擦自己身上流下来的冷汗。曹大族长向曹操墓走去,当来到了曹操墓的时候,曹大族长到嘴边的话又突然说不出口了。只见高向玄理全身素服,披麻带孝的跪在曹操墓前。双手合掌,执佛礼,嘴里念念有词,曹大族长来到了高向玄理的身边,默默的听着,这是佛教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部经长度适中,佛理精深,是佛教的核心经典之一,中国佛教很多人长持此经。主要是佛对弟子中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讲的,或者说,是全知者释迦牟尼佛对大修行人须菩提尊者讲的,非常精深和抽象、概要。所以这部经读虽容易,要准确理解则得精进研习, 乃至最好有一定的实修。是佛教十大经书中最难读懂,也是最难诵念的经书。很多诵读这部经书的人,都半途而废,能够熟练诵读这部经书的人,一般都被视为真正的佛门弟子,而且也是最好的安魂经。就在几天之前,曹大族长就听说,高向玄理在曹操墓前非常虔诚。几天下来不吃不喝,一个劲的诵读,看着高向玄理身上的露水。曹大族长的内心有些惭愧——比起高向玄理来,曹大族长除了每年曹操的祭日,一般很少这样虔诚的诵读经书。曹大族长站在高向玄理身边,末末地听着高向玄理诵读,当高向玄理诵读完之后,感觉身边有人:

    “啊!是族叔啊!族叔!有什么事情吗?”

    “哦!贤侄对祖先真是恭敬啊!想不到数天下来,不吃不喝,在这里虔诚诵读!”

    “啊!族叔!祖先赐予我们生命,赐予我们身体,对于祖先恭敬是应该的,即便是献出生命,那又如何?”听了高向玄理的话后,曹大族长的内心更是惭愧。高向玄理却不动身色的,暗中笑了笑——‘哼!老笨蛋,我们倭人,绝食也是一种修行,哪像你们中原人,就是吃草的羊!一顿不吃就廋了!’

    “族叔!请问小侄所求的事情怎么样了?……”
………………………………

第六百八十四章 斗争开始(三)

    曹大族长看着高向玄理那满怀期待的表情,心里还真是不好意思。

    “嗯!贤侄!贤侄啊!……”

    “难道,难道有什么困难吗?”

    “哦!没有!我今天来就是想跟贤侄说,贤侄什么时候动身啊!”

    “啊!族叔!难道长安一带有消息了?多谢族叔!小侄如果能够办成使命,对于族叔的大恩大德,小侄日后一定报答!”听了高向玄理的这句话,曹大族长原本想让高向玄理自己前往长安的,突然,曹大族长的心里又有了一个主意。

    “嗯!高向贤侄!长安的事情我已经去信了,只是你也要知道,这大唐的事情还是要由陛下做主!”听了曹大族长的话之后,高向玄理似乎早就明白这件事情不是那么容易,脸上略有些失望。

    “不过贤侄放心!天下曹氏一家亲。我们曹氏家族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高向玄理好像也知道,自己只是想依靠李唐外戚,轻易达成自己目的不是那么简单。不过还是很高兴的样子。

    “啊!族叔!在下在泰山这里叨扰太久了,也该启程前往长安!”

    “哦!贤侄!这么快呀!怎么不多住几日!?”

    “不了!天皇陛下的使命!在下必须完成!另外,小侄儿在长安并没有什么亲友,还望族叔能够派人在长安疏通一二!日后,小侄儿必有厚报!”高向玄理暗中的意思曹大族长怎么能够不清楚呢――族叔!长安的事情,您可不能轻易放手啊!小侄儿的承诺一直有效。

    “既然贤侄心急!那么在下就不再强求了!明日正好,我们家族正好有商队前去长安!顺道送贤侄一程!”

    “啊!那就有劳族叔了。”夜里,曹大族长暗中派人前往长安。

    “务必将此事报之淑妃娘娘!不得有误!”

    “是!大人!”长安,曹淑妃的寝宫。

    “怎么?老家又来信了。”宫女点点头。

    “拿过来吧!”曹语嫣将信展开,看了一会后。还是将信递给那名宫女:

    “哎!这哪里是娘家,分明是冤家啊!”其后向李建成的寝宫走去。李建成没有叫嫔妃,正在看奏折,明宇公公来报:

    “启禀陛下!淑妃娘娘求见!”

    “哦!语嫣来了!马上有请!”

    “是!”曹语嫣进来之后,马上跪在李建成的面前:

    “启禀陛下!臣妾是代臣妾之家族请罪的!”曹语嫣跪在李建成的面前,脸上哭的梨花带雨一般。

    “嗯!?爱妃,你是怎么了?”李建成将曹语嫣扶了起来。

    “爱妃,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陛下!臣妾的家族刚刚来信了。说倭国特使,高向玄理来到了我们曹家,希望,希望得到我们家的帮助……”曹语嫣发现李建成的脸色有些不好,马上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李建成的脸色。看到李建成的神色阴沉,曹语嫣更是表现的身体颤抖着,好像十分畏惧。其实曹语嫣和曹氏家族的动作一直都瞒不了李建成的眼睛,宫中,有以明宇为首的内需司——负责监视宫中嫔妃和皇子的动作。宫外,麒麟暗卫一直在汇报各家外戚的动向。

    “陛下,求陛下开恩!那高向玄理也自称曹操后人,到了泰安,希望我们曹家能够为其使命在陛下面前,能够疏通一二。但是臣妾知道,陛下一向不喜欢倭国人,所以,请陛下恕罪!”李建成听完曹语嫣的话后,将曹语嫣发到自己的身边坐下:

    “爱妃,跟朕说说,高向玄理与你们曹家的历史吧!……”李建成曹语嫣搂在怀里,慢慢地,李建成的寝宫的灯熄灭了。

    经过了长途跋涉,高向玄理原本希望快点前往长安,亲眼见识到了大唐的疆域广阔,以及李唐的富庶,这些东西触动了高向玄理的神经——怪不得神武天皇的灵魂一直念叨着神国,这里的确是人间天堂。到了长安之后,曹氏家族将高向玄理引到了礼部。当高向玄理说出自己的名号之后,礼部的官员一听:

    “哟!原来是倭国的使臣啊!”马上,一大群官员、士兵跑了过来将高向玄理围了起来。高向玄理看到周围的人:‘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要将我千刀万剐吗?’高向玄理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一命公公扯着嗓子喊道:

    “哈哈哈!使臣大人!误会了,误会了!陛下下旨!使节大人一到长安之后,就马上迎到驿馆休息,过几天陛下召见。”高向玄理听了那位公公的话后,悬着的心慢慢的放下来了。

    “化外使臣高向玄理参见皇上!”相比在三韩的时候,现在的高向玄理显得更加的恭敬和卑微。

    “啊!高向使节!当初你我见面的时候,你我还在三韩之地,如今,却想不到在长安重逢了。”

    “是啊!陛下!嗯!陛下说的对!”高向玄理就像一直被打掉牙齿的狗一样,李建成说上一句,高向玄理回上一句。气氛有点沉闷。而沉闷的气氛慢慢的让李建成有些不满。

    “高向使者!你是干什么来了?”

    “哦!陛下!化外之臣知罪了!臣这次来是是向皇上朝贡的!这是臣带来的礼单和国书。”对于倭国的礼单,李建成看都不看。只是让明宇公公将国书打开,过了一下目。

    “臣!水滨之倭王敬候陛下,臣不知道陛下天威,竟然冒犯陛下天威,死罪!死罪!”看到这里,李建成心里笑着说——倭国真是向后世的霓虹一样,是属狗的,必须让霓虹国知道疼,否则,它还是会对你呲牙捏嘴。不过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狗就是狗,随时可是准备报仇的。

    “嗯!怎么?你们向派遣遣唐使来我们长安学习!?”

    “是啊!陛下!我们倭国仰慕大唐文化很久了,所以,希望陛下能够答应我们的要求。”高向玄理记得,在京都的时候,天智天皇对自己说的情景:

    “高向玄理,这次,我们被李唐打败,但是,我并不以为耻辱!相反,我们要从这件事情上感受到我们倭国与李唐的差距,要拼命的向他们学习,中原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那就是知耻而后勇。我们只要能够学到李唐的文化精髓,到时候,我们再,报这次失败带给我们的耻辱。”

    “是!臣一定完成使命!为天皇陛下达成心愿。一雪我们倭国失败之耻!”

    “高向玄理,还有,在起草国书的时候,称呼我为倭王,天皇这个称呼,在中原千万不要说出来!”

    “是!”高向玄理暗中看着李建成,多么希望李建成能够马上答应自己的条件。李建成看着倭国希望学习的内容,眉头紧锁——这份国书上,倭国列举了从兵法、医药、佛经、绘画等多项,并且还有希望李唐和倭国互相派遣工匠前往,相互学习。看上去,整个国书言辞恳切,但是,却引发了李建成深深的担忧。倭国是世界上最喜欢学习的民族,在后世,霓虹国被星条国打开了国门,马上向星条国派遣了大量的学生,一旦积蓄了足够的实力之后,马上就酿成了珍珠港事变,而且,霓虹国号称是华夏几千年的学生,却趁着华夏虚弱的时候,对华夏展开了快致命的一击。李建成将国书合上。高向玄理马上低下了头。

    “高向大人,据朕所知,你好像是中原英雄魏武帝曹操的后代?能够告诉朕你们高向家族的历史吗?”高向玄理点点头,心里想着,曹氏家族一定将我的历史告诉了陛下,那么,我的使命完成就容易的多了:

    “是的,陛下!臣的先祖是魏武帝曹公的玄孙曹劢,当初,五胡乱华,晋室意欲南渡,但是,先祖为了保存血脉,下令将子孙分为两支,一支跟随晋室南渡,一支向东进发,东渡倭国,并且,我们这些东渡倭国的人被统称为归化人。”

    “归化人,高向爱卿,你能跟朕讲讲你们归化人的历史吗?还有,除了你之外,倭国还有哪些归化人!?”

    “是!陛下!”在高向玄理的解释中,李建成慢慢的了解到了倭国规划人的历史。归化人指倭国古代对从中国或朝鲜半岛移民到倭国的人及其后代总称,也称渡来人。在倭国古代有一个显赫的姓氏即秦氏主要指的就是归化人。倭国有很多显赫家族自称是其后裔如服部氏、长宗我部氏。他们大多宣称是秦始皇、徐福、汉灵帝等中国名人的直系后代,长宗我部氏更是指名是秦始皇子弓月君后代。归化人在倭国的职业很多如倭国天皇陵墓基本是归化人大多主持建造,倭国忍术就是三国时期的神通术,即为归化人传来。在伊贺、甲贺也有很多归化人定居。归化人为倭国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纺织、金属工艺及土木等技术。同时也带来了中国的汉字。现在,在倭国宫廷中,比较显贵的归化人姓氏除了有高向氏,还有弓月君(秦氏)、东汉直(刘氏)、西文首(王氏)等。听了高向玄理的话后,李建成的心里慢慢的有了一些主意。
………………………………

第六百八十五章 斗争开始(四)

    “啊!高向使节!这份国书!就先暂时放在朕这里,朕与众爱卿商讨一下!再与使节大人答复!”高向玄理行礼回到:

    “化外之臣高向玄理恭候陛下答复!”当高向玄理走后。李建成冷笑一声。

    “哼!高向玄理!倭国倭王!既然你们送了这么一把利器给朕,朕就好好利用!”李建成拿定心思之后,马上下旨,命从江南、齐鲁一带,挑选熟悉倭国之动态的人,速来长安面圣。不久,江南张氏的数名子弟,来到了长安。

    “臣!张子和!臣!张尚宁!臣!张盟行!参见陛下!”

    “啊!三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三位爱卿!尔等都是吴县张氏家族的族人!”李建成发现张子和、张尚宁、张盟行三人还带了很多大箱子。

    “是的!陛下!”李建成一时惊讶,随后又释然了。江南世家大族,王、谢、顾、陆、萧等世族,大都是与南朝皇室和中原世族联姻。活跃于南朝朝廷上面。而张氏,自从三国时张昭得罪了孙权之后,便屡次三番的受到打压,即便是后来南北对峙,南朝的朝堂也没有张氏家族的身影。因而将重心放在了商业上面,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中原商路,关卡重重,尤其处在乱世之中。发展海上商路,比起路上利润不知道要高多少。更何况,在南朝梁武帝萧衍时期,建康城更是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而张氏家族正是因为从事商业,所以,才减少了因为改朝换代而引发的牵连。

    “朕接到张爱卿的奏折,江南吴县的张季龄爱卿对朕竭力推荐了你们三人,说你们三人对于倭国非常的熟悉。”张子和、张尚宁、张盟行笑了一下。

    “启禀圣上,那是因为臣等三人不但是江南张氏家族的后代,臣等三人的母系还是倭国的母系。而这些大箱子里头,就是我们曾祖父所撰写的书!”听了张子和、张尚宁、张盟行三人的话后,李建成在惊讶之余也感到了欣慰。原来,张子和、张尚宁、张盟行三人从曾祖父起,就是主要跑倭国船队的,并且与当地的归化人产生了感情,而张子和、张尚宁、张盟行的曾祖父除了商人之外,也是一个喜欢历史的学者,当接触到了倭国规划人的历史。就编写了倭国归化人的历史典籍《古事纪》和《倭国书纪》,而那些箱子里就是《古事纪》和《倭国书纪》,让李建成了解到了更加清楚的归化人与中原人的渊源,以及对于倭国的贡献。在五胡乱华时期,大批汉人通过朝鲜半岛来到了倭国,来自朝鲜半岛的汉族归化人常常自称为秦始皇或汉高祖的后裔。在倭国定居后,他们的生活方式、习惯和特点发生了变化,但种族的心理状态、思想感情和意识等却不是轻易可以消除的。所以他们尽管在倭国定居很久,甚至在已成为道地的倭国居民后,仍然认为自己是汉人。归化人的代表有秦氏、东汉直氏、西文首氏等族。据《古事记》和《倭国书纪・应神纪》所载,大约在4世纪初,弓月君率其部民一百二十县归化倭国。这就是后来被称作秦氏一族的来源。他们在倭国的活动主要在农业技术和与农业有关的土木工程方面。养蚕业和制丝业是该族主要从事的职业之一。倭国当时虽已有养蚕及丝织业,但技术和质量低下,秦氏一族抵倭国后,使倭国群岛上的养蚕制丝业发展起来。由于各地豪族的役使和人身占有,独立从事生产的归化汉人所剩无几,严重影响了养蚕制丝业的发展,因此雄略王下令收集秦氏遗族,赐其首领名为酒公,率其部民养蚕制丝,贡献庸、调,业绩显著。倭王大喜,特赐姓波多公。后人以秦字作为波多的当用汉字,写为秦酒公。秦氏一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财富,成为具有实力的地方豪族,由倭王赐姓为直,成为倭国古代重要的氏姓巨族之一;其首领也成为倭王的得力官吏,形成地域集团的首领,并加入倭王高级统治集团,成为倭国统治者的一员。东汉直氏的祖先是阿知使主。阿知(也写作阿智)王,又称阿知使主,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玄孙。当年曹氏灭汉建魏,汉献帝刘协被曹丕贬为山阳公,建都山阳郡下的浊鹿城。后来司马氏灭魏建立西晋,刘氏皇族地位表面上没有改变,但实际情况开始恶化。太康十年(289年),刘阿知见当时天下混乱之像已生,便于五月初一召集旧臣商议对策。刘阿知说:“我久在此地,恐有覆灭之祸,闻东国于日本,有圣天子”,遂决定率其家族东渡,前往日本避难。这样,刘阿知便率领他的儿子刘都贺、舅舅赵舆德和族人刘国鼎、刘涛子、刘鹤明、刘信子等男女共2040人,离开中国本土,飘洋过海,几经艰难,于日本应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来到日本。阿知王到达日本后,被日本天皇赐号东汉使主,奉命定居于大和国高市郡桧前村。当年随阿知王来日本的,还有段姓、郭姓、李氏、多姓、皂姓、朱姓、高姓等7个姓。阿知来日本后,又奏请日本天皇,派遣使都前往高丽、百济、新罗等国,将许多流落在这些地方的同乡族人招来日本。因人多地狭,日本天皇政府又将他们分置各地。他们具有各种手工业生产知识和技术,为倭王制造甲胄、弓、箭、矛、盾等武器和日用品,将中国和朝鲜半岛生产铁的技术带到了日本。他们在这个基础上和倭人共同生产,又创造出日本的冶铁技术,使得日本的倭刀后来成为世界刀剑中的珍品。阿知使主一族在手工业中的业绩显著,阿知使主的儿子刘贺都,后被日本雄略天皇赐姓为直,子孙因此以直为姓。其中一些人逐渐成为倭王政权中的中下级官吏,进而变成“官人豪族”,在日本古代社会中形成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终于成为拥有氏姓豪族的东汉直氏。西文首氏是另一个归化汉人集团。其中一些人到达倭国群岛的时间,可能略早于秦氏和东汉直氏。其始祖是百济王派遣到倭国的使臣,当初百济王命阿知吉师去日本,赠送倭王牡马和化马各一匹以及刀、镜等礼物。因阿直歧懂中国的经典,倭王令其教太子茧道稚郎子读中国典籍。一天,倭王问他,是否还有比他更懂中国典籍的人?他回答说:有。王仁比他更懂中国典籍。于是,倭王派使者去百济召聘王仁。王仁应召来至日本,同时携带《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这就是关于王仁的传说。王仁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后来在传说中逐渐演变成为西文首的首领。王仁与乐浪郡的王氏一族有某些渊源。乐浪郡的王氏一族原是山东半岛的巨族大姓,因避战乱迁至乐浪郡,并在那里作过郡守。其后裔中知识分子很多,担任过历代乐浪郡的各种官职。乐浪郡灭亡后,其中一部分人移居于百济。王氏的后裔从百济再迁移至日本。因所居之地靠近河道,因而和船运、物资的收藏、管理、搬运等工作发生联系。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一族也形成拥有氏姓的地方豪族。为和东汉直归化汉人相区别,且居于大和的西部,遂称为西文首氏。这一族的归化人中有不少知识分子,在倭王政府中从事文笔工作。他们承担政府中各种账簿记录的整理、外事往来文件的起草和翻译等工作。其中一些人也许就是邪马台国时期从事翻译工作者的后裔。倭王政府的外事工作,在当时主要是对中国的外交往来和对朝鲜半岛的外交活动,而这两方面的工作都要使用汉文。因此,汉文字和中国的经典书籍通过他们的手逐渐介绍到倭国,为中国的儒家思想传入倭国奠定了基础。秦氏、东汉直氏、西文首氏等归化汉人集团,以其大量的经济活动逐渐形成地方氏姓大族,进入倭王政府,成为倭国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他们担任一些重要职务,如掌管史部及藏部三藏中的内藏和大藏两个仓库。归化汉人一再充当倭王政府的使节,前往晋和南朝各代政府办理外交事务。他们的渊博知识和外交活动中的经验影响着其直接管辖者苏我氏,使其在同倭国旧势力的斗争中占据了上风。在苏我氏的指使下,东汉直驹利用担任职务之便,潜伏宫中,刺死了反对苏我氏的崇峻帝。移居倭国群岛的汉族不止上述三族。由于进入倭国群岛的汉族归化人尚不能满足各方面人才的需要,倭王政府还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历朝政府请求支援所需的技术工人,或通过百济招聘中国的工匠。这些归化汉人同样对倭国的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使倭国的雕刻、绘画、织物、刺绣等形成独特风格,为后来的飞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除了在文化、纺织、雕刻、绘画、织物、刺绣等方面的影响。佛教传入倭国也同归化汉人有关。应神三十年,一个自称是汉献帝之后的高万贵者乘船越海来到倭国,他在志贺郡的住所草屋前取田中泥土塑成一尊高三尺的比丘像,开始宣传佛教。由于传播佛教的贡献,他被倭王赐姓名为三津百枝。南朝司马氏之后,一个名叫司马达止的人,来到倭国群岛,居于大和的高市郡坂田村。他修筑一所草堂,供奉起倭人从未见过的佛像,每天叩拜。以上两则虽然都是传说,但却表明,在佛教传入倭国的过程中,归化汉人起着媒介作用。

    听了张子和、张尚宁、张盟行的介绍之后,李建成欢喜的拍了拍自己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