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叔达的手说道:
“叔……叔达!我……我不……不后悔!”陈老夫人说完这句话之后,手就滑下去了。
“夫人!夫人!”
“娘!”整个江国公府都是哭声一片。陈叔达坐在陈老夫人的床前。一面看着陈老夫人的尸体,心中却想着另外的一件事情。‘裴寂走的时候说,要放下,放下!原本,我在想,怎么放下,如今,正好!这是一个从漩涡走出去的机会!’陈叔达想到这里之后,马上将陈正德找来:
“正德!”
“父亲!”
“你母亲走了,为父觉得,应该将你母亲埋在江南祖坟中。这江国公府,你先照应着。”陈正德听到陈叔达的话后,陈正德有些为难:
“父亲,难道你不回来了吗?”陈叔达点点头。
“爹爹该走了!而且,爹爹也想爹爹的爹娘!”陈叔达希望带着老妻的灵柩安葬到江南的奏折放到了李建成的面前。李建成龙颜大悦,马上批示。说落叶归根,人之常情,并且加封陈叔达太傅之职。命也赏食亲王俸禄,又要运河两岸到江都一带的官员,好好协助侍候陈叔达。有聪明人,自然也有傻子。萧瑀听说陈叔达以自己老婆向归葬江南,陈叔达也趁势退休了。心里头不知道有多么的高兴。这当初跟随高祖李渊的从龙老臣,人数凋零,如今整个朝廷,所有能够压住自己的,都退下去了。虽然,李建成一直在拼命的收拢大权。将自己这些高祖的从龙老臣一个一个的排挤在权力外面。自己为了立太子的事情,才会与裴寂携手。如今,自己的孙女已经嫁给了赵王。还为赵王生下了长王子,皇上的皇长孙。而且,看皇上对赵王的态度,这太子之位,没准就是赵王的了,到时候,赵王登基,这新的太子就是自己重外孙的了。想到这里,萧瑀心头得意,到了上朝的日子,萧瑀来到太极宫门口,很多臣子都跟萧瑀打招呼。
“啊!萧大人好!”
“各位大人好!”
“萧大人,如今,裴大人和陈大人都彻底归隐了,封大人也逝世了。如今,这朝中只有大人您一枝独秀了!”
“是啊!日后,下官一定唯大人马首是瞻!”跟萧瑀打招呼的有一些是萧瑀自己原先的门生故吏,还有一些是原先依附在裴寂、封德彝、陈叔达等人的官员,都是一些混不太得意的官员。萧瑀听着他们的话,看他们对自己恭维的表情,心里不知道有多么的舒服。这时,上朝的钟声响起,众位官员马上向宫门走去,萧瑀也准备进宫,就在宫门口,一个宦官拦住了萧瑀的去路。
“萧大人,咱家一直在这里已经等了您很长时间了。”萧瑀知道这名宦官是谁——是一名御前太监,名叫随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在李建成面前是仅次于明宇公公的宦官。萧瑀马上向随影打了个招呼。随后继续往里头走。这时,宫门前的侍卫禁军拦住了萧瑀的去路。
“萧大人,你想进去可以,上朝不是不行。不过,咱家来这里是奉了圣上之命。所以,大人您还是听咱家将话说完吧!”萧瑀停住了脚步。
“萧大人,你看,当初高祖的老臣都已经走了,如今,大人也该急流勇退了,不然,大家都没有面子!咱家言竟于此,请大人自己掂量一下吧!萧大人,陛下那里还要咱家侍候,咱家先走了!”萧瑀看着随影公公离去的背影,又想到李建成的话后。突然,心头一阵绞痛。捂着胸口昏了过去。
“萧大人,萧大人!”李建成坐在龙座上,看着匍匐在地上的群臣三呼万岁,这时,随影公公来到李建成的面前。低声嘀咕了几句:
“陛下!萧大人在宫门前昏倒了!”李建成心里暗中说了一句:‘不错,还算识相!’李建成马上吩咐到:
“速速派遣太医,去为萧大人诊治,另外,把朕的御撵抬着,送萧大人回府!”当随影公公下去传旨之后,李建成看着地下的朝臣,突然觉得,朝堂上面好像宽敞了不少——当初,李建成在幽州的时候,永远都不会忘记裴寂、萧瑀、封德彝等三人一起向自己逼宫,希望早日立储的事情,这件事情便在李建成的心里扎了一根刺(封德彝在从幽州赶回长安的时候,病逝途中),在李建成做太子的时候,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等人或多或少的提供了支持,到了李建成登基的时候,这四个人也很识趣,稍微做了些妥协。不过,在后来的风云际会中,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三人通过不同的方式让与自己有关系的女人安插到了皇子身边。尤其是很可能成为太子的皇子,这样更是引发了李建成的警觉(李建成害怕,稍微有点不注意,会引发李承道和李承陆两兄弟的骨肉相残,尤其两位皇子身后都有一股力挺他们的势力)。再加上,李建成登基之后,一直在打压世家大族的生存空间,通过科举、武苑等措施,慢慢的开始为自己收权。如果再让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三人重新在朝堂上面树立权威,那么,那些被打压的世家大族变回重新聚拢到这三个人的背后,李承道和李承陆也会成为这些世家大族的大旗,无论是李承道和李承陆,哪一个即位,为了酬谢世家大族的功劳,李建成的所有努力都会被废掉,尤其像科举和武苑这样的恶政,各大世家都说,一些贩夫走卒都现在都穿上官服在朝堂上走来走去。自己不愿意与一帮子‘衣冠禽兽为伍’。其实李建成心里明白,科举和武苑这两个政策,使得天下文官武将统统操持于皇家之手,而自己的子侄失去了世代为官的特权。甚至是换皇帝的特权,断人财路无异于杀人父母。到时候,李承道和李承陆会变成世家大族劫持的傀儡。魏晋时期,汉献帝和魏末帝还可以留着性命,头上顶着山阳公和陈留王的头衔,安居晚年。现在的人可不会对于前朝余孽手下留情的。所以,李建成才会暗中布置手段,先逼裴寂退了,随后陈叔达自己知趣,也退了,如今萧瑀也算是识相,相信不就,萧瑀就会以自己年老体弱为名,申请正式退休了。李建成装模作样的挽留了一下,随后,下旨,以萧瑀扶住社稷有功,下诏,封萧瑀为太保。宣旨的宦官临走的时候,还恭喜萧瑀:
“国公爷,恭喜您了,您跟裴寂、陈叔达两位大人现在是名符其实的三公了。(隋唐时期,太师、太傅、太保成为了安抚老臣的荣誉,没有任何实权,不过,在位阶上面,却是诸官之首。)不过,陛下还是希望太保大人好好休息,有些地方就不要再走动了。”萧瑀心里知道,前面的话是李建成对于自己的安抚。而后面的话是对自己的警告。萧瑀从此宣布,自己要闭门养病,不见任何人,即便是赵王妃来,也不见。萧寒烟求见了几次,都被萧瑀挡回去了。李建成听说了麒麟暗卫的报告后,心里笑了起来。忙完了裴寂、萧瑀、陈叔达三人的事情之后,李建成把注意力望向了长安郊外的净觉寺。
长安净觉寺,始建于北魏道武帝时期,后来,隋文帝曾经在此寺出家,隋文帝成为皇帝之后,将净觉寺扩建之后改名为无漏寺,唐高祖李渊建立李唐之后,将无漏寺毁掉,重新恢复为净觉寺。一个庄严的中年僧人正在自己的禅房里头翻译着经文。身边还有几个徒弟帮助他一起翻译。这时,净觉寺的主持来到了这里。
“三藏师弟!”
“啊!主持师兄!”
“师弟,有人想见你!”僧人显出为难的样子!
“师兄,我……”主持也很为难。
“师弟,此人非凡人,你我都得罪不起呀!”
………………………………
第七百一十七章 承陆归来(六)
净觉寺的主持大师将三藏法师带到了自己的禅房。只见禅房门口站着数名身材高大,身上似乎还有一丝丝杀气的人。三藏法师看到门口站的人,心中仿佛预感到会是什么人见他。净觉寺主持首先恭恭敬敬的向门口领头人说:
“请禀告贵客!贫僧带三藏法师前来会见。”领头的人点点头。对里头说道:
“主人!三藏法师来了。”禅房里头传出声音。
“请三藏法师进来!”听到这个声音,三藏法师知道是谁了。当三藏法师走进禅房之后,见到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正在欣赏着墙上的字画。门一下子就关上了。三藏法师突然跪下。
“贫僧三藏,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哈!朕听说,净觉寺来了一位从天竺取经回来的三藏法师,佛法无边。所以,今天特地前来看望,想不到竟然是朕的故人。玄奘大师!你我皆是故人!何必如此多礼呢?快快请起!”三藏法师听到李建成叫自己玄奘,心中又有了一丝担心。李建成将玄奘大师扶了起来。
“玄奘大师,请到那边坐!”李建成将玄奘大师请到一张桌子边。桌子上已经摆好了茶水果品。李建成与玄奘大师两边对坐,李建成亲自为玄奘大师倒了一杯茶,玄奘大师口称佛号道谢,但是心中更加的笗定——李建成一定有所企图。
“玄奘大师,朕有些奇怪,当初大师明明法号玄奘,怎么变成三藏了!?”
“啊!陛下!贫僧到了天竺之后,从梵文中了解到,藏含无所不包、包罗万象之意。而又分为三类,一、素怛缆藏,意译为经藏,指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说教。二、毗杀耶藏,意译为律藏,指佛门戒律。三、阿毗达摩藏,意译为论藏,指释迦牟尼弟子对于佛教学说的论述和注解。又因“藏”分经、律、论三藏。贫僧天资聪慧,被导师赐予三藏之名。故改法号三藏。 ”玄奘法师一边说着,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李建成马上转入正题。
“玄奘法师,你还记得当初,出关的时候,朕嘱托您的事情吗?大师没有忘记吧!?”玄奘法师一直在回避的问题,还是被李建成翻出来了——李建成希望玄奘法师记录下前往天竺,一路的行程和路线、人文习俗情况。当时,玄奘法师一心向西取经求法,没有多想,可是,当玄奘法师一路走来,尤其遇到了高昌国国主鞠文泰的礼遇之后,心里对于自己的使命开始有了抵触,因为,玄奘法师明白李建成的野心,一旦将路线划出,李建成绝对会用于军事意图,到时候西域各国到天竺一带,一定会血流成河的。到了天竺之后,玄奘又取得了天竺本土僧人都没有取得的成就之后,心中便更加希望此生只侍奉释迦摩尼,回到中土之后就一心希望翻译佛经,这也是玄奘法师改名三藏,并且希望不与李建成见面的原因。可是,玄奘法师怕什么来什么!李建成已经回到了正题。玄奘法师从椅子上起来,趴在地上。
“啊!陛下!我们佛家有云,素来慈悲为怀,请陛下不要……不要难为贫僧,贫僧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僧人。安心的让贫僧将从天竺带回来的经书翻译完!求您了,陛下!”李建成看到玄奘法师这个样子。心中对于玄奘大师大失所望,因为根据记载,当初李世民遇到玄奘的时候,玄奘意气风发,甚至让李世民为之倾倒,有意识的向让玄奘法师入朝为官,可是,今天看玄奘法师,李建成觉得,玄奘法师已经不是当初历史上的那个让李世民倾倒的僧人。不过,要让李建成死心,这是绝对做不到的。李建成低头喝了一口茶。
“三藏法师,朕听说你精通佛法,而且还熟读经史,朕有些问题向请教大师。”
“啊!陛下请讲!”玄奘法师认为李建成已经松口,心中略感轻松。可是,李建成后面的话让玄奘法师彻底的落入了冰窟。
“玄奘大师,佛教从东汉时期,明帝梦见金人而入中原,另外,南朝梁武帝溺佛,使得南朝佛教大盛是吗!”
“是的,陛下,我佛教有此圣主庇护,才使得我佛家兴旺!”
“哦!是吗!那么,北周武帝之时,武帝灭佛,可是使得北地佛庙十不存一啊!”玄奘法师一听李建成这话,心中马上紧张起来了——难道陛下想再来一次灭佛,如果陛下再来一次灭佛,那贫僧不是佛家的罪人。
“陛下,佛门无罪啊!”李建成不理会玄奘法师:
“哎!是啊!佛门无罪,但是,朕好像还听说过一个古代天竺国的故事——是一个僧人违逆阿育王的命令,阿育王刑罚众比丘。不知道大师,这个故事是否真实?”李建成斜着眼睛看着玄奘法师,玄奘法师浑身发抖。
“陛下,佛家无罪!”
“大师,朕是天子,天子是什么,上天之子,除了天命,任何神灵都要跟朕靠边站!朕的意志不容违背!”
“是!陛下,贫僧愿意为陛下左右!”李建成看着玄奘法师,心中想起后世的一个段子——佛家讲究避世,一旦乱世,佛家马上关闭山门,而道家却打开山门救世,但是,对于皇室权威,佛家却是最屈服的。
数日后,一个传言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从天竺回来的三藏法师看到西域诸国任意杀伐,各地妖孽邪神横行!不忍普通黎民百姓手邪教妖魔荼毒之苦,决定再次出行西域,为西域漠北各族百姓祈福。整个长安成听到了这个传言,很多人都到净觉寺里头去探访究竟,打听消息。当从净觉寺的和尚们口中打听到准确消息之后,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李建成听说之后,帝心甚慰,派人马上传旨,册封三藏法师为西行无量功德法师,行同国师,赐予皇帝御撵;又下旨,命漠北留守府在库伦修建西行无量功德法师的留存寺庙,作为法师的陛留之地。三藏法师接到李建成的圣旨之后,入宫谢恩,李建成见到三藏法师大喜。马上命皇后郑婉珍带领后宫的众位嫔妃——杨艳、武媚娘、徐慧儿、金氏、阿史那氏等。还有众多的皇子公主们一起出来在太极宫门前恭迎三藏法师。
“本宫大唐皇后郑婉珍奉大唐皇上旨意,率众多嫔妃皇子、公主,在此恭迎国师,三藏法师!”众多皇子公主在赵王了李承道的带领下,向三藏法师跪下磕头。
“恭迎国师。”三藏法师看到这么多的后妃、皇子公主恭迎,自己。满面露出害羞的表情。
“皇后娘娘!众位殿下是龙凤之躯,身体娇贵,请皇后娘娘和众位娘娘让众位殿下起来,众位殿下,请快快请起!这!这不合适吧!”皇后郑婉珍对三藏法师说道:
“大师,你如今已经是国师了,就是皇上也该对您行跪拜之礼,只是皇上害怕百官劝诫,说陛下效仿梁武帝溺佛之事,造成百姓受苦,朝廷动荡,所以才让众位皇子公主代替陛下向国师行礼。”郑婉珍双手和尚,对准三藏法师行起佛礼。将三藏法师迎进了太极宫。到了李建成的寝殿。李建成热情的拉住了三藏法师的手,热情的打招呼:
“三藏法师,朕等候法师多时了!”
“陛下,贫僧参见陛下!”
“大师,朕听说了大师的壮举,朕心甚慰,但是,国家宗法还是高于佛法,所以,朕无法亲自迎接大师。”
“陛下哪里的话,能够得到陛下的垂青,是贫僧的本分。”看着三藏法师的神态,李建成的信又回到了净觉寺,回到了当初在净觉寺与三藏法师一起的时候:
“陛下,佛家无罪!”
“大师,朕是天子,天子是什么,上天之子,除了天命,任何神灵都要跟朕靠边站!朕的意志不容违背!”
“是!陛下,贫僧愿意为陛下左右!”
“哈哈哈!好!大师快快请起!既然大师如此爽快,朕也不是无情之人。大师,朕想问你,难道大师觉得,这佛家就应该永远守在这中原之地吗?还有,佛家讲究救世,朕听说,漠北和辽东一带,邪教横行,所以,朕希望大师能够扛此重任,救各族子民于危难。”李建成的话让三藏法师非常认同。也勾起了自己内心中,一棵已经成长起来的幼苗。当初,三藏法师还是玄奘法师的时候,渠道漠北,发现很多地方都是萨满教,各大部族都没有自己独特的信仰。在玄奘法师的眼中,这些人荒蛮无礼,而且,他们的法器十分的血腥,让玄奘法师心中非常厌恶,在当时,玄奘法师就有希望改良草原宗教的想法,只是,这个想法当时只是一棵种子,在高昌的时候,鞠文泰希望玄奘法师留下传法,玄奘法师觉得自己的修行不高,可是,这颗种子却开始发芽,如今,玄奘法师已经成为了三藏法师,对于自己的佛法有强烈的自信,心里也希望将自己翻译的经书能够发扬光大。李建成的话,又为这棵幼苗提供了养分。让这课幼苗又向上成长了一段。当然,李建成也知道,打一巴掌,送一颗甜枣的道理,这不,李建成从净觉寺出来以后,又暗中吩咐麒麟暗卫,为三藏法师出关,布法草原造势。
………………………………
第七百一十八章 承陆归来(七)
当三藏法师走进寝殿的时候,皇后郑婉珍率众位皇子公主告辞。
“陛下,臣妾带众位姐妹和孩子们先离开了。”李建成点点头,但却将李承道和李承陆两人拦住。
“梓潼,你让承道和承陆留下,朕有事情要与法师和承道、承陆商量。”皇后郑婉珍与众位嫔妃、皇子、公主退下后,李建成向赵王李承道和恒山王李承陆吩咐道:
“承道、承陆!”
“父皇!儿臣在!”
“三藏法师佛法高深,朕十分敬仰,但是,为了防止百官非议,朕想让你们两个拜入大师门下,不知道大师看我这两个不成器的儿子……”
“啊!陛下,这……这如何担待的起呀!”三藏法师受宠若惊——实在是太令人震撼了,三藏法师虽然身在佛门,但是,对于民间的传闻,三藏法师也是有所耳闻的,赵王殿下,陛下的长子,虽然不是嫡出,但是在民间声望颇高,现在民间到处都在传颂着出访江南,一举查获了江南圈地案。使得朝廷发生了一场巨大的震动,又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的故事。并且,民间还传说,这位赵王殿下是陛下的太子人选。还有,恒山王李承陆殿下,皇后娘娘所生,当今圣上的嫡出皇子,虽然在民间,这位皇子的风头没有赵王殿下那么猛,但是,皇上的心思,谁又能猜测的清楚,如今,一个长子、一个嫡子都做了自己的弟子。对于自己在佛门的地位也是一种助力。三藏法师心里自从将心中那条‘铁链’解开之后,这名利之心就如同野草一样,疯狂的长起,马上正经而坐,等待着赵王李承道和恒山王李承陆对自己行拜师礼。恒山王李承陆倒是不在乎,马上跪在三藏法师的面前,只是,赵王李承道有些迟疑。一直站在那里不动。李建成看到李承道的动作,咳了一声:
“啃!”赵王李承道发现自己有些失态,马上也跪在三藏法师面前,恭恭敬敬的对三藏法师行礼:
“老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啊!快起来,快起来!”三藏法师赶快将两位皇子殿下拉了起来。
“法师,如今我的两个儿子已经成为法师的名下弟子,希望法师为我这两个儿子赐予法号。”三藏法师沉呤了一下。
“陛下,世上皆有因果,而且,在贫僧的下一辈为辩字辈,不如以辩因、辩果为名如何?”
“好!好!承道、承陆,你们日后在佛门的法号就叫辩因、辩果了。”当三藏法师离开之后,李建成向李承道问道:
“承道,朕看到你先头好像有点不高兴的样子啊!”李承道听到父皇这样问自己,觉得,父皇一定有些不高兴。心中有些惊慌。
“父皇,我……”李承道暂时没有合适的话语回答,楞在当场,恒山王李承陆马上帮助李承道解围:
“启奏父皇,自从高祖立国以来,尊奉老子为先祖,道教便已经是国教,我等身为李唐皇子,置身佛家,儿臣恐怕会遭到朝臣非议。”李承陆越说声音越小,慢慢的不说话了。李建成看着李承道:
“承道!你是不是有什么顾忌?”李承道摇摇头,但是,李承道的神色出卖了他。李建成心里说道——李承道还是相对来说,差了一点气候。李建成将心中的那一点疑惑甩开,对李承道和李承陆说道:
“你们记住,宗教信仰、一切神权都是围绕皇权服务,天下万物,皆为皇家所有,为朕所有!”李承道和李承陆向李建成回答道:
“父皇教诲,儿臣谨记!”李建成没有在往下追究下去。
“承道、承陆,朕今天将你们找来,除了让你们拜师之外,还有几件事情想跟你们商量。”
“父皇请讲!”李建成对李承道和李承陆讲道:
“承道、承陆,你们知道为什么你们的正妃和要经过朝廷正式册封的侧妃都要出身世家吗?”李承道和李承陆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答案。自从西汉成帝时期,册封皇太后王政君的子侄,王氏家族一门十位侯爵、五位大司马之后,王莽为了篡位。到处拉拢朝臣亲信,造成了地方豪强势力膨胀,东汉时期,多有年幼皇帝在位,多位太后垂帘听政,皇权式微。外戚、宦官、军阀相互争权夺利,更是造成地方豪强垄断势力形成门阀基础。到了魏晋时期,曹丕和司马炎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不断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