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生带着残存的部下一路回到霍邑城下。
“开门!我回来了,还不快速速开门!”
“宋老将军,在下是靖难讨逆大元帅李渊麾下靖难讨逆大元帅李渊麾下右军大都督兼前锋大将军李世民的妻兄长孙无忌,这座城已经归顺我军了,宋老将军你也降了吧!你的义子都已经降顺我唐军,你也降了吧!反正这座城池已经归属我们,你对杨家吗,没有什么可以交代的了,也该安度晚年。”在长孙无忌身旁的一位军官也喊道:
“义父!我已经带领全城人等投降了,义父你也降了吧!长孙大人答应我。。。。。。。”
“住口,好啊!李渊你做的好,我宋老生愧对圣上,愧对朝廷,自古就由忠臣不侍二主,皇上,我先走了。”说完,直接下马将长枪倒刺入自己的喉咙。
“义父!”
“将军!”宋老生的义子和原先的部下都大声叫道。可一切都晚了。宋老生的黑马在宋老生的身旁不住的哀鸣,似乎在呼唤着自己的主人,随后,直接撞死在了霍邑的城墙上。长孙无忌看到。
“将黑马与宋老将军葬在一起,让他们生死相随吧!”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建成的危机感
李渊攻破霍邑后,在霍邑官署大摆筵席,为李世民、长孙无忌和刘弘基三人庆功,宴席上,李世民仿佛成为了宴席的主角,殷开山、段志玄、刘文静等人对李世民大加恭维,其他霍邑的归降官员也对长孙无忌奉承有加。李元霸性格孤傲,不喜欢人多的地方,自己找了个偏僻位置饮酒吃菜,裴寂来到了李建成兄弟的身旁:
“二公子最近风头是盛了些,不过这也没什么,年轻人嘛!张狂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李建成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长孙无忌,在入城时,李渊告诉他,攻打霍邑之前,长孙无忌就已经乔装改扮,以平民装束进入霍邑潜伏,收买霍邑官衙中服役的衙役奴仆,了解除了宋老生之外其余各将的性情和爱好,李渊依照李世民的计策,连续退后三十里的三天里,长孙无忌又依据自己掌握的材料暗中窜联,在宋老生离城的时候突然一击,迅速把霍邑掌握到自己的手中,再在宋老生回城的时候,明是劝说,暗地里是逼迫他自杀,以消除日后宋老生反叛的后患,心机不可谓不重,侦查能力极强。如果放在后世,绝对是个特务头子的材料。怪不得在唐高宗时期,李义府暗中纵放美妇死囚为妾,又逼迫官员自杀,没想到一天不到就传入了长孙无忌的耳中。证明长孙无忌手中一定掌控着一支秘密的特务部队。而且,长孙氏是前北魏朝元氏的同族后裔,在关陇贵族圈子里面有很强大的号召力,长孙晟在世时是隋朝时期公认的第一名将,在军方拥有一大批的崇拜者,这些成为了李世民杀死李建成成为太子,并逼迫李渊退位登基后马上得到了关陇贵族的支持与承认的强大助力。而正是由于这些可能危害到李家皇权的因素,李世民在即位后,一直对长孙无忌和长孙顺德进行打压,尤其在听说长孙顺德在任地方刺史贪污绢帛后,不但没有任何惩处,反而还当着朝廷百官的面,以长孙顺德家里缺少绢帛为名,当庭赐予数十匹,让他自己一路扛着这些绢帛宣扬皇恩浩荡,来羞辱打击长孙家族的威望,而历史上多次记载,李世民透露想让长孙无忌出任宰相,应该是对于长孙家族的试探,长孙无垢多次推脱,以自己的哥哥没有多大才干为由,让长孙无忌辞去职务,应该是长孙无垢对李世民的心思有所察觉采取的自保措施,而李世民没有批准,应该是害怕朝廷的势力格局发生改变,也是顾念他与长孙无垢的感情,但在贞观中后期,李世民多次有废除长孙无垢皇后之位的举动,并在长孙无垢死后,李世民以吴王李恪的母亲杨氏端庄贤惠,吴王李恪英武类我为名,希望改立杨氏为皇后,李恪为太子,在长孙无忌的力争下才没有成功,这应该是长孙无忌的权势应该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李唐的江山皇权,而且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的矛盾已经到了特别尖锐,不可调和的程度,为了彻底摆脱长孙无忌对李唐后宫和未来皇帝的控制,李世民才做出了那种激烈的举动,却在最后,由于顾忌到长孙无忌的势力已经不可动摇,如果行动可能会动摇皇朝的根基,李世民还是保持了相当的克制。
而长孙无忌在李治即位后,对李恪的杀害和一同与李恪遇害的官二代们,应该是李世民为了平衡局势,对他们的老子进行的授意,有意识的让那些官二代们与李恪结交,以抗衡长孙无忌的势力。想到这里,李建成又把自己与李世民做了些比较:
论出身,他们都是窦夫人所生出来的嫡子,他只是比李世民长那么几岁,落了个居长,但历史上废长立幼的事情多了,不占什么优势。论战功,李世民现在首战告捷,声势已经造起,从今天段志玄、殷开山等人在宴席上对李世民的态度可以看出,晋阳大本营的将军们肯定与李世民交情匪浅。而自己这边除了一个文官裴寂,没有任何一个起兵武将在他的身边,雄阔海勇猛有余,资历和机智都不足,柴介武艺尚可,善于理财,可能由于从小的身世影响,对待军士仁慈有余,狠辣不足,黄文清和狄知逊老谋深算,皆是宰相之才,可不是良将,狄仁杰、薛仁贵、苏定方年纪都还小,不足以成事。武士彠是个中间派,不然也不会在李世民即位后便把他放在地方上任职,不在中枢。我一定不能输,以后一定要加紧向军队方向渗透,还有,不能再让李世民出风头了,我一定要建功,与他平分秋色,另外还要组建一支特务部队,后世有位伟人曾经这样说过,特工就像是一把放在暗处的匕首,将它磨光,他会比握在手中的宝剑更加的有杀伤力。想到这里,李建成拿起酒杯向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走去:
“二弟,无忌,今日兄长看到你们成长如此,真是欣慰,来,我敬你们二人一杯。”
“谢谢大哥。”李世民豪爽的喝下了李建成敬给他的酒。
“多谢大公子!这些只是无忌分内之事。”长孙无忌面部没有任何的表情。显得不卑不亢。但李建成却明显的感觉到一股寒气在长孙无忌周围笼罩着。
“哦!好啊!二弟能有你这样的帮手,真是可喜可贺呀!”李世民听到后脸上的神色更加的不可一世,而长孙无忌却还是那样的冷漠,李建成暗中为他叫好。‘比起我弟弟,你长孙无忌要比他强千倍万倍。’
机会永远会有,在李建成谋划着如何加强自己的地位,谋取潼关的时候,李唐军队的粮食不多了,因为宋老生害怕李渊攻下霍邑后得到粮草接济,在镇守霍邑的时候大肆的浪费,所以霍邑的存粮不多。李渊除了写信要留守太原的李元吉赶快运送一些粮草过来,另外加紧与窦琮联络,希望窦琮能够早点劝说李孝常归顺,好解除这次危机。正好,在攻克霍邑的第三天,窦琮的密信来到了。
“什么?李孝常让我亲自去永丰仓与他谈。”
“爹!永丰仓的李孝常为人反复无常,再加上我们现在刚刚起兵,很多军政要务都需要您来处理,您不能走啊!”
“是啊!爹,你千万不能去呀!如果他一旦把您扣留,我们得不偿失啊!”李渊刚刚说完,李世民和李元霸两个人就马上反对。
“可是我军粮草不济确实是事实啊!这必须马上解决。”李建成看着李渊焦急的表情。
“爹!就由我代替爹去与李孝常谈判吧!”
“建成,你真的有把握解决吗?!”
“父帅,孩儿没有绝对的把握。但身为家族长子,孩儿理应为父亲分忧,孩儿一定会出色的完成任务。”李建成自信的对李渊说道,李渊深思熟虑了一下,也觉得李建成是最合适的人选。
“建成,此去永丰,万事小心啊!”李渊动情的对李建成说着,心里堆满了担心和怜惜,但他知道,有些东西,必须懂得取舍。
附:历史小知识,李义府在唐高宗期间曾经任中枢舍人一职,负责监察百官,对于长孙无忌不肯屈从逢迎,在当时,洛阳有一个美妇人淳于氏,因为谋杀亲夫而被有司衙门判处死刑,李义府看她看她年轻貌美,指使负责看管的大理寺官员毕正义将她改判无罪,安置在自己洛阳的外宅,被长孙无忌得知,为了防止事情泄露,李义府逼迫毕正义自杀,长孙无忌不肯罢休,利用自身权势贬李义府为外官,李义府在好友官员王德俭的提醒下,通过许敬宗见到了当时还是昭仪的武则天,并在后来废王立武的事件中立下功劳,而成为李唐的重臣。
………………………………
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孝常 一
李渊大军功克霍邑,宋老生自杀殉国的消息传到长安,杨侑听到后十分惊恐,一方面下旨慰问宋老生的家属遗族,重加抚恤,另外下令整个关中一带加强戒备,坚壁清野,并重申株连法,不得与唐军和李渊有任何的勾连,否则一律以通敌论处。并下命令给位于大荔县永丰仓的总管李孝常,命令他迅速将永丰仓的粮食马上转移到长安附近,充作军需粮饷。随着传达命令的官员骑马离去,杨侑的心慢慢的平复下来。
永丰仓――一大群的民夫不断的从粮仓里把旧粮搬出来,把新收上的粮食王里头放。李孝常在一旁看着他们干活,耳中听着主簿点粮汇报的声音。
“三年陈的粮一共一万四千石,放在这里晒一下,其后送到石磨场去磨成米面做干粮,四年陈的粮一共四千五百石,已经全部都拿出来,将会作为马的饲料送到马场喂马,二年陈的粮食一共两万石,已经被移出来放在最外面,今年关中的收成不好,税粮只收上来四成,一共七千石,我已经命人拿到最里面去了,这是账簿,请大人点验!”
“嗯!很好!你辛苦了。”李孝常眯着眼睛点头道。
“大人!还有一件事情!嗯长安那里来信说要我们马上把永丰仓的所有粮食都集中,向长安那里运送,着要集中很多的民夫和马匹,还有运动物资的大车,可是我们现在在短时间内很难凑齐,这?”
“行了,这些你不用操心了,你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主簿听到这话,也不敢说什么,李孝常在永丰仓当总管已经多年了,一直对手下人都很放权,不过大主意还是由他自己拿。准备离开。
“等一下,我让你走了吗?”主簿听到后赶快停住了自己的脚步。
“到账房支点钱,把长安来的上差好吃好喝的侍候着,再找几个好看的粉头(青楼卖身的女人别名),让他好好的休息几个晚上,如果他问起什么时候起运,就说我正在安排人手办理呢!至于什么时候弄好,让他好好等着吧!”
“是!”主簿点头回应着,低头看着李孝常,李孝常把手摆了摆,主簿才迈开了自己的脚。
“嗯!真够烦的。”在李渊攻克霍邑的几天前,李孝常的妻弟窦琮就乔装改扮来到了永丰仓。
“什么!你让我暗中把永丰仓的粮食集中起来,全部资助李渊,可这是在造反啊!那是要被杀头,并株连九族的。不可以。”
“哼哼!孝常兄!我记得你也是姓李吧?!还有,你的夫人。。。。。。。”窦琮故意停顿了一下。
“是啊!你不会说我还跟他李渊是同族吧!那又怎么样,众所周知,早在东西魏时期,他大野虎就已经把自己的族房归于陇西一族,而我是真定赵郡一族,就算是一族,我们已经出了五服了,皇上和监国英明,不会因为这个关系而制我的罪,还有,难道大丈夫不可以休妻吗!如果你再胡言乱语我就把你押解去长安给监国发落。”李孝常不管窦琮的威逼,还是不肯与窦琮合作。
“孝常兄,即便你不怕,难道不知道人言可畏的道理吗?我如今身在你处,即便你把我押送长安,你认为杨侑会相信你的话吗?这永丰仓总管的位置虽然不是什么高官,但还是有不少的油水呀!盯着这个位置的人可不少啊!还有,如今杨广滞留江都不归,对关中一带鞭长莫及,你何不利用这次机会给自己弄个晋升之阶,总比一辈子窝在这里做个粮饷官强吧!”窦琮看威逼不成改成了利诱。李孝常听后,面色有些松动。
“窦兄,你先在这里好好的休息一下吧!这几天就不要出去了,外面生人太多,人多嘴杂的,出了事情就不好了。”说完,双手一拍,从门外进来了四名彪型大汉。
“你们好好的侍候窦大人,不要让他随便走动。也不要让别人知道他在这里,窦大人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你们一定要满足他。如果他有什么闪失,你们和你们的家人就不用活了。”李孝常对四名大汉恶狠狠的说道。
“李大人,看来你是让我在这里多留几日了,不过你放心,如果在下在这里有任何三长两短,到时会有人把消息传到应该传入人的耳中!李大人请不要轻举妄动。”窦琮的话好似一盆冷水浇到了李孝常的心头。
“窦兄说笑了,这些人只是我派来侍候窦兄的,窦兄不要多心了。”在软禁窦琮后,李孝常一直在关注着霍邑的战况,当他听到李渊九宫霍邑不克,已经连续三天退兵三十里的时候,他的心里不知道有多么的高兴。‘哼!好啊!你起兵造反,还派说客在我这里,现在证据确凿,只要你兵败后,我将窦琮献到长安后,到时候又可以升官发财了。呵呵!’在李孝常正在做升官发财的美梦后,宋老生兵败身死,霍邑被唐军攻克的消息传到了他的耳中,再加上杨侑多次派人要他将永丰的粮草全部运送到长安近郊。他多次以民夫不够,车马不足的理由搪塞。‘唐军我会投的,不过我要看看你们付给我多大的筹码。’在李渊父子算计李孝常的时候,周围的势力也在励兵秣马,盯着他看。
………………………………
第一百第一百二十七章 尉迟恭出山
宋金刚带尉迟恭见到刘武周后,并让尉迟恭在刘武周面前展示了他的武艺,只见双锏被尉迟恭无得密不透风,刘武周看后对尉迟恭大家赞赏,马上重赏了宋金刚,并且封尉迟恭为骠骑将军,并命宋金刚加紧练兵,随时准备出兵攻打其他势力。后来听说李渊在晋阳举起靖难大旗,以朝中出了奸臣为名,出兵攻打霍邑的消息,马上把他手下的文武官员找来商议:
“各位,我定阳立国,如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只有定阳和周边数十城镇而以,地狱狭小,税赋不高,再加上我们每年还要想突厥进贡,为了应付财政危机,百姓的负担已经很高了,各位的俸禄也是一减再减,入不敷出。所以本王准备出兵攻城掠地,扩大我们的地盘和增加各位的收入。各位想想我们应该攻打哪里呢?”听到刘武周的话,最先打开话匣子的是丞相鲁新元:
“主公,如果发展的话,以臣愚见,我们最好向西,攻打李渊所部是最合适的。”
“哦!说说你的理由。”
“我们向西有以下几个理由:向南发展,我们面对的是杨侗和李密,杨侗手下的王世充是当世骁将,如果不是因为他,洛阳早已被李密占据,而且李密贼心一直不死,在等待时机后动,而且远在江都的杨广必定会回鸾洛阳增援,长江水道便利,路路发达,我们实力不够,不可能面对三只猛虎,不可取。东面,除了割据幽州的罗艺所部外,窦建德已经雄踞河北,他们兵强马壮,骑兵众多,我们的力量不足,而且正好用他们牵制突厥,让突厥人知道我们的用处。只有我们西面李渊所部离我们最近,再加上他如今已经背叛大隋朝廷,而隋庭也挖了他的祖坟,他们两个已经不共戴天,他们打起来,都可以消耗对方实力,以利于我们的进攻,再加上自古关中就是沃土,王气鼎盛,龙脉极佳,秦始皇嬴政依靠它一统六国、汉高祖刘邦据关中而一统天下,就是连北周也是据关中而讨北齐而平天下。所以微臣认为,攻打李渊正是最好的上上策。”刘武周低着头考虑了一下。
“各位还有别的意见吗?”在场的宋金刚看了鲁新元一眼。
“主公,微臣也认为鲁丞相的话很有道理。如今中原动荡,我们力量不足取,关中物产丰富,百姓服输,又有李渊那厮为我们做开路先锋,如今他困在霍邑,未曾再进一步,一定是粮草出现了问题,我们正好一试。”刘武周看到自己手下的一文一武两大台柱都认为攻打李渊后再取关中是上策,点点头。
“宋金刚!”
“臣在!”
“本王问你,你举荐的那个尉迟恭现在怎么样了?”
“主公!尉迟将军日夜操练,已经有所成效,我正要请主公前去阅兵!”
“哦!好啊!那我们就去校场检阅一下吧!”刘武周在宋金刚和鲁新元的陪同下来到校场,只见校场上喊杀声震天,尉迟恭站在一个方阵前面喊着:
“一!金刀上马!”
“嗨!”
“二!力砍千军!”
“嗨!”
“三!横扫万马!”
“嗨!”
“四!雷霆万里。”
“嗨!”刘武周看着那个方阵,只见尉迟恭挑选的兵士都是由身材高大的,按后世的标准看,个个都由一米八零以上,高矮差不多,站在一起,在尉迟恭的口令下动作一样整齐,让人感到精神振奋。
“好啊!”刘武周兴奋的叫了起来。尉迟恭回头看到刘武周,校场上的其他人也赶快行礼。
“参见主公!”
“免礼,大家都免礼!好啊!尉迟将军,本王看到你麾下的军士都长的如此彪悍,只是不知道武艺如何?”
“请主公考校!”
“好的!我看就由我身边的侍卫与你训练的士兵比武,并悬赏一千两白银,如果是你的人赢了,这银子归你,如果是我的侍卫赢了,那你的将军职位就交出来吧!自己去做大头兵!”
“主公请!”刘武周的亲兵大都是从全军中挑选出来的老兵,百战余生,自然看不上那些新兵小子――刘武周亲兵侍卫对尉迟恭手下的士兵称呼。却一个都没打赢,最多是打的手段脚残,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如果这些人上过战场流过血的话,那他们的对手就全军覆没了。
“好!真是精彩,本王就赐名奋勇营,尉迟恭,现在就任命你为先锋大将军,带领你的奋勇营协助宋元帅讨伐李渊,为你雪耻!另外,为将者怎么能没有好马呢?来人啊!把突厥可汗送给我的乌骓宝马拉上来。”
“是!”只见四名马夫拉着一个巨大的牢笼,里面关着一匹全身乌黑没有一点杂毛的高大骏马,这匹马在笼中还在不断地嘶鸣。好似要从牢笼中跑出来一样。
“好一匹好马?”宋金刚和尉迟恭赞到。
“这是从突厥运过来的宝马,据送马的突厥使臣说,这匹马是匹野马,在他们放牧的时候一起混入马群,本来有人想把它驯服,可一连十名草原上的好手都没有把它驯服,却非死击伤,为了把它关进笼中还是死了近百名好手。你们谁能把它驯服就做为赏赐给他。”听到刘武周的话,在场的武将都跃跃欲试,可看到那匹马的气焰,有些人却又不敢上前。
“怎么?都没有勇者吗?”宋金刚上前。
“大王!臣愿意一试。”说完,让人把牢笼打开,乌骓宝马好似发泄一般,出来后向周围的人撞去,宋金刚大喊一声:
“孽畜休得猖狂!”拿出一条绳套想宝马套去,宝马被套住后,拼命的挣扎,却无法逃脱绳索,宋金刚的脚就像是生了根一样没有移开半步。宝马恼怒的像宋金刚撞去,宋金刚躲闪一旁,再次挑选一个有理的位置继续与马匹角力。宝马一击落空,又向宋金刚撞去,宋金刚连连闪避,让宝马无法得逞,宝马也有些力有不支,周围的军士看到后为宋金刚呐喊。
“宋将军!宋将军!”宋金刚心中有些得意。也有些疏忽,宝马发现了这个破绽,马上趁他不注意,突然一使力,宋金刚中计了。被宝马拖行着,在场的人都大惊。尉迟恭大喝一声,快步追上宝马,骑上马背,双腿紧紧夹住马背。让宝马不把他摔下马背。双手拼命的勒住宝马的缰绳,宝马吃痛,拼命的在原地扬起四蹄,要把尉迟恭摔下马背,尉迟恭放开马匹的缰绳,揪住宝马脖子上的鬃毛,死也不放手,慢慢的,乌骓宝马不在挣扎,慢慢的停顿了下来。眼中的戾气也消退了。宋金刚被人扶起来了,身上好像被刀割过一样,到处都是血痕。
“好啊!尉迟将军!你真是当世的猛将啊!这匹马就赏赐给你了。”
“谢大王!”尉迟恭跪在刘武周的面前谢恩!尉迟恭没有注意到在他身旁有一双季度的眼睛在注视着他。鲁新元在一旁启奏:
“主公!臣有一言!如今我们虽然已经决定出兵攻打李渊,但士及还未马上到达,还有一些事务需要准备。”刘武周本来很高兴,听到这句话后有些不高兴了。
“讲!”
“主公!我们东面的罗艺和窦建德必须马上安抚,如果我军攻打李渊,并借机挺近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