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虎-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及物资,最终反而成了攻灭明朝的帮凶。

    只不过,相比清军迫降朝鲜,李啸更关心另一件事。

    那就是,在历史上,清军在征服朝鲜后,于回师途中,攻克了东江重镇皮岛,斩杀东江镇总兵沈世奎,随后不久,沈世奎之侄,东江镇副总兵沈志祥率东江镇残部及全部的东江镇水师,向清军投降,至此,东江镇覆灭,明朝所据全部的岛屿丧失。而清朝在征服朝鲜平灭东江之后,再无东顾之忧,可以一心一意对付日渐糜烂的明朝。

    尽管东江镇总兵沈世奎,是个目光短浅的平庸将领,但此人总的来说,还算是明朝的忠臣。

    据史载,沈世奎在力战被俘后,清将马福塔曾劝其归降,被沈世奎大骂拒绝,终被清军斩首,也算是一条傲骨铮铮的汉子了。

    李啸完全不希望看到,这样一个对自已完全不利的结局。现在的他,从心底里还是希望保全东江镇与沈世奎的。

    因为有了北面的东江镇作为屏护,李啸在山东可以放心地发展势力,而一旦东江镇全部落入敌手,且东江镇水师成为清军力量的话,李啸的赤凤卫,将直接暴露在清军的攻击范围内。就算清军暂时没能力直攻山东,但海路不靖的话,将给李啸全军赖以为生存之本的海上粮道运输线,以及各类相关的海上贸易,带来巨大的风险与阴影。

    只可叹,现在自已身处台湾,与东江镇南北两隔,想要迅速赶往救援,实是非易。

    故而,李啸现在认为,如果现在自已出援,能保住东江镇与沈世奎,当为最好的结果。

    如果时间上来不及,那李啸希望退而求其次,至少保住尚未投降的东江镇副总兵沈志祥部残余兵马及其水师,使其不得向清朝投降,而让原本就战力锋锐的清朝,更加如虎添翼,这是稍次的结果。

    而最差的结果,则是完全如历史上那般,东江镇不复存在,沈世奎被斩,沈志祥投降成为了清朝的顺续公,李啸将不得不直接面对北边的巨大威胁。

    真实历史上,在东江镇灭亡后,只过了几年,汉奸降将孔有德耿仲明两部兵马,就曾渡海直攻山东,在登莱等地烧杀抢掠,以报当日被明朝赶跑之恨,让原本就残破不堪的登莱之地,腥膻一片,饱受荼毒。

    思虑已定的李啸,立刻给赤凤营营长田威回信,要他密切关注北面的动态,让沈世奎及早做出防备,万一东江镇兵力不支,赤凤营兵马紧急出援,只要能击退清军,保住皮岛不失,哪怕牺牲再多的赤凤营兵马,都是值得的。

    给田威飞鸽送信完毕后,李啸下令,全体十六艘战船,带上充足的粮食与淡水后,立刻随自已立即北返。

    而原本准备装运的200万石马铃薯,李啸则准备让台湾拓殖集团团长丁佑去联系澎湖的郑芝龙,利用他们北上采购的船只,以支付运费的方式,由李定国安排军兵押送,帮助运回山东。

    在又交待了丁佑与李定国两人,治理台湾的一些重要注意事项后,忧心忡忡的李啸,于崇祯十年三月初一这一天,登上指挥舰升龙号,扬帆北去。

    一路北行的李啸,每天伫立船头,遥望海天一色,波翻浪涌,却是忧心如焚无可言说。

    向来不信天命之类的他,竟也在心下暗暗祈祷,愿上天助其及时赶回,以能及时出援,保住东江镇。

    只不过,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就在李啸从鹿港出发五天后,已集结完毕的清朝大军,终于以朝鲜渝盟傲上为由,大举入侵朝鲜。

    崇祯十年三月初四,利征伐,趋东则吉。

    这一天,皇太极指挥清军十万入侵朝鲜,清朝国中只派了郑亲王济尔哈朗守沈阳,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守辽河入海口以遏明军。

    为了让上次入关侵明,却败军失将的阿济格,阿巴泰二人戴功赎罪,皇太极下令,令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饶余贝勒阿巴泰分统左翼满洲和蒙古军兵,共两万余人,从宽甸入长山口进攻朝鲜,另由贝勒岳托、贝子尼堪等人各率数千兵马接应。皇太极与礼亲王代善二人,率其他各路满洲兵马以及汉军部众,总共七万余众,直接渡过鸭绿红进攻朝鲜。

    从总体上看,皇太极此次入侵朝鲜的规模与进兵动向,与历史上相差无已。

    只不过,由于李啸来到这个世界的蝴蝶效应,现在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相比,除了时间改变外,作战进程却也有重大的不同。

    那就是,皇太极在进攻朝鲜之时,同时派遣了豫亲王多铎和户部承政马福塔二人,分任正副二将,率兵马两万余人,偷袭皮岛。而不是与历史那样,在回师途中,才令一支偏师去扫灭皮岛驻军。

    皇太极这一突然变化,打了李啸一个猝不及防。

    在多铎前部乘着夜色,假扮商船攻上防备松懈的皮岛之际,李啸才刚刚到达了松江府外的海域。

    其实,赤凤营营长田威,在收到李啸的飞鸽传信后,曾立刻派出使者前去禀告沈世奎,要他多加防备,同时多与赤凤营兵马保持紧密联系,以防万一有变,赤凤营可紧急出援。

    不料,那沈世奎却对李啸的忠告满不在乎,他认为,清军主力现在只是全力进攻朝鲜,应该不可能分兵再来入侵皮岛,李啸的忧虑,未免多心了。故他对李啸的使者淡淡地表示感谢后,便令使者返回,且再无其他加强防备的举措。

    东江镇总兵沈世奎的侥幸心态,仅仅维持了三天时间。

    这天夜晚,清军兵分两路,以夜色为掩护,由多铎与马福塔分统左右翼兵马,鼓噪大进,向皮岛中心合围突进。

    直到此时,皮岛明军方才明白,并不是小股清军前来骚扰,而是有数万清军前来大举进攻,驻守于岛上的主将沈世奎,家丁队长金日观,副将楚继功等人,方急急喝令刚从梦中惊醒的明军,立刻就地组织抵抗。

    苍茫月色下,一场残酷的攻防战,就此展开。

    只不过,原本就战士低下斗志消沉的明军,如何是久经战阵又蓄意偷袭的清军之对手。再加上皮岛自毛文龙时代以来,就一直就未建起城池,而是军营与民房散乱相处的状态。而这场仓促的攻防战中,无险可据的明军,只不过坚持了半个时辰,便如历史上一样“惊骇溃散,莫敢争锋,遂至陷没。”

    由于清军这次入侵相当的突然,他处的明军,甚至根本不知道此时清军在进攻皮岛,自然也就谈不上派出援军。

    “沈大人!请速速突围去海边,那边尚有船只接应,再不退走,只恐来不及了!”杀得满身是血的金日观,对同样拼力苦战的沈世奎大声吼道。

    “是啊!请大人速率亲兵撤退!末将率将士们拼死断后,定能保得大人逃出!“身中多处刀伤的副将楚继功,也咬牙向沈世奎大声喝道。

    沈世奎尚未答话,一枝呼啸而来的箭矢,夺地一声闷响,从他右胸盔甲的间隙处射入,沈世奎痛吼一声,险些不支倒地。

    “大人!”金日观与楚继功一同变了脸色。

    “不!本兵不能逃!”沈世奎忍着胸口那流血的箭伤带来的剧烈疼痛,厉声大吼道:“皮岛乃是东江镇最为紧要之地,此地一失,我东江镇势将土崩瓦解。就算本兵勉强逃得性命,到时朝廷必来追责本兵失地丧军之责,本兵同样难逃一死!与其身败名裂而死,倒不如在此地尽忠殉国,以尽我大明官军之本份!”

    “大人啊!……”金日观楚继功两人泪光闪动,言语哽咽。

    “唉,本兵现在,甚悔前几日未听李啸之忠言,今日有此结局,亦算咎由自取。”沈世奎一脸悲凉之色,他复对金日观楚继功二人说道:“清军锋锐,我军崩溃在即,皮岛已是绝难守住。现在,由本兵率领兄弟们阻击清军,你二人听本兵之令,速率精锐兵马领我家眷突围而去,前往石城岛,将此地战况,告诉我侄沈志祥。让他带领石城岛兵马,以及驻守于石城岛的我军水师,速速南下投奔李啸。且待将来之日,兴兵北上,收复失地,再为本兵报仇!”

    “大人,不可啊!还是让末将带你一起突围而去吧!”金日观带着哭腔,大声哀求。

    “呸!眼前局势危如累卵,岂是伤感之时,你二人莫非要违抗本兵将令不成!”沈世奎又急又怒;“尔等再不走,待清军四面合围之际,我皮岛守军,可就要全军覆灭于此了!”

    金日观与楚继功两人对望了一眼,两人面上满是凄楚之色,随后,皆向沈世奎抱拳深揖,便领了数百精锐兵马,将沈世奎的数名家眷裹在于其中,拼死突围南去,乘上那几艘小鸟船,仓皇向石城岛划船而去。

    望着金日观楚继功两人率众消失于远处的黑暗中后,沈世奎脸上稍露欣慰之色。随及,他复与残余的明军拼死抵抗了一阵,最后,明军彻底崩溃,清军全岛追杀,几乎将全岛军民百姓全部杀尽,整个皮岛之上,尽是鲜血与伏尸,望之惨不忍睹。

    而沈世奎本人,因为受了箭伤,体力已是不支,这时,清军前锋萨穆什喀吼叫着冲了上来,一刀刺穿沈世奎大腿,沈世奎痛晕倒地,被萨穆什喀生擒。

    “哗!”

    一盆冷水从昏厥的沈世奎头上兜头浇下。

    沈世奎打了个寒噤,从昏迷中惊醒过来。

    他看到,满身是伤的自已,正身处皮岛官厅中,只不过,往日自已端坐的虎皮椅上,现在一名身材高大脸色狰狞的清将,正箕坐其上。

    “沈总兵,你终于醒了。本将乃是大清户部承政马福塔,今天得见阁下,却是幸事啊。”马福塔脸上挤出笑容,用生硬的汉语,对沈世奎冷冷而道。

    沈世奎用手支撑着坐起于地,然后环视了一圈周围对自已怒目而视的清兵,脸上却稍现释然之色,他淡淡道;“你这鞑虏,纵然擒了本兵又如何,将来我侄志祥,必会为我报仇。“

    沈世奎此话说完,没想到,那马福塔竟仰头大笑起来。

    “沈总兵啊,看来你是不知道啊。告诉你,我大清此次对东江作战,便是下了将尔等一网打灭之决心,绝不会再留后患!现在,我军主将豫亲王多铎,已亲统战胜皮岛之大军,急急赶往石城岛而去,想来现在,你那侄子沈志祥驻守之石城岛,已被我大清兵马围得有如铁桶一般,已是插翅难逃啰。”

    听了马福塔的话语,沈世奎顿是脸色煞白,浑身冷颤。

    “沈总兵,你我都是武人,本将也不与你多废话,于今之计,你降还是不降!”脸上满是蔑视之色的马福塔,厉声大喝。

    “不降!”沈世奎同样大声回喝:“你们这群背恩负义的鞑虏,我大明仁心,在尔等落魄之际收留了你们这群白眼狼,现在尔等大肆侵吞大明国土,屠杀大明百姓,尔等将来必有报应,不得好死!”

    “呸!败军之将,还敢言出不逊,辱骂我大清!哼,你既不降,本将也不与你废话,且将你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本将就给你一个痛快!”马福塔一脸狰狞地喝道。

    沈世奎惨笑起来:“哈哈哈,你们真真是一群禽兽之辈,连要死之人的衣服都不放过!哼,想要本兵的衣服也可以,等本将死后,被吾一腔忠血尽染之衣物,你们这些禽兽,尽可拿去!”

    马福塔见沈世奎这般强硬,当下大怒,喝令亲兵推出房外,就地斩首。

    被押跪于地的沈世奎,脸色平静,他向京师方向顿首叩拜三次,便从容就义。

    随后,沈世奎被告斩下的头颅,被数名清军装入盒子,紧急送去多铎攻打石城岛的清军中。

    马福塔这般做,是因为多铎在率军出发前,曾向他交待过,若万一沈世奎不肯降,则斩其头颅,送至去攻打石城岛的清军中,他自有妙用。

    在运送头颅的清军,纵马疾行之时,已然到达的石城岛外的清军,已将小小的石城岛围得有如铁桶一般,把沈志祥及一众水师船只全部围困于岛上。

    “沈志祥!速速投降,可免一死!”

    “沈志祥!再不投降,我军破营后,尔等皆为刀下之鬼矣!”

    “速速投降,不然,格杀勿论!”

    ……

    环围石城岛军营的清军,那高声喝降的喊叫,连绵一片,此起彼伏,令困于军营之中的沈志祥及其三千部众,惊惧至极。(未完待续。)
………………………………

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

    “沈总兵,眼下清军重兵围岛,我军该当如何,还请沈总兵速拿主意啊!”

    听得营外的清军喊声如雷,中军营帐中的副将王庭瑞,一脸惊惧地向东江镇副总兵沈志祥,颤声说道。

    “是啊,沈总兵,现在清军已将我军重重包围,我部军兵困于营中,水师困于港内,无依无援,现在的局面,可谓是已近绝境!”参将袁安邦亦是满面愁容,他看着脸色铁青牙关紧咬的沈志祥,以一种犹豫的口吻对他说道:“沈总兵,以在下看来,我军兵微将寡,又外无援军,不如……”

    “不如什么!”

    “不如投降清军便是!”被沈志祥这一逼问,袁安邦也豁出去了,他向沈志祥拱手大声道:“沈总兵,非是我等不能为国尽忠,只是现在形势比人强,我等徒死无益。不若且先降了清朝,以为保全之计。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袁参将说得对!沈总兵,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以在下看来,现在明朝日渐衰朽,实实有如一般日渐沉没之破船,我等实不可再将身家性命,绑缚于这破船上了。而这清朝,自开国以来,拓地千里,兵强势壮,正是国运昌隆之时,我等若及时率军降之,非但可以保全性命家财,只怕还有公侯之赏呢。”

    王庭瑞在一旁急急插话,他边说边小心地观看沈志祥的脸色。

    沈志祥的脸上,猛地哆嗦了一下。

    王庭瑞的话语,击中了沈志祥心中的软肋。

    沈志祥是个极为现实的人,人活一世,草生一秋,说什么国家大义,什么忠君报国,都不如拥有权势地位和万贯家财来得实在。

    毕竟自已这些年通来走私贸易,赚取了成千上万的惊人财富,又身为东江镇副总兵,可谓名利双全,既富且贵。要是把这些东西通通舍弃,去与外面的清军拼死一战然后丢掉性命的话,着实太过可惜。

    那么,在现在情况如此险恶之际,向来对所谓忠于朝廷嗤之以鼻的自已,也许真的到了改换门庭的时候了。

    只是,自已真的能这么做么?

    沈志祥尚在犹豫不决。

    这时一名亲兵忽从门外急急而入,说是汉军参领班志富,请求入营拜见沈总兵。

    “哦,他来干什么?”

    沈志祥听到班志富这个名字,先是一惊,然后迅速便是满脸怒色。

    这个班志富,沈志祥对他的经历,实在是太了解了。

    班志富是原先的东江镇广鹿岛副将尚可喜手下亲将,算是东江镇的老人了。只是此人,后随着尚可喜一道,于崇祯七年初,率军携民叛明而去,投降了清朝。

    在现在尚可喜被封为智顺王后,班志富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升为了汉军参领一职。

    此时的沈志祥心中,立刻想起了那个有着一张油腻的葫芦形脸,两撇尖细鼠须的班志富,顿时心中满是厌恶,他挥挥手,想让亲兵把班志富赶走。

    亲兵诺了一声,正要出去,却被王庭瑞急急喝住。

    “沈总兵,班志富此来,必有要事要说与我等知晓,且听其言语谈论,再作定夺不迟。”王庭瑞向沈志祥拱手低言道。

    沈志祥叹了口气,无奈地点了点头。

    听闻亲兵允诺自已单身入营的消息后,原本在营外捻着鼠须焦灼苦等的班志富,那葫芦型的脸上,顿时浮起得意的微笑。

    原来这班志富,此次率了一千尚可喜部汉军兵马,随豫亲王多铎攻打东江,在攻克皮岛后,复随多铎急行军,赶到沈志祥所驻的石城岛。

    早在攻打皮岛之前,班志富便向多铎夸口,说若是攻破了皮岛,自已可以游说那沈志祥率军来降,多铎见其言之凿凿,甚是心喜,遂同意了班志富的主动请缨。

    而现在,在得到了皮岛的清军紧急送来的,装着东江镇总兵沈世奎头颅的盒子,班志富信心十足,立即向明军营中喊话,求见副总兵沈志祥。

    他手托着装着头颅的盒子,在那名亲兵的引领下,快步来到了中军帐内。

    “大清汉军参领班志富,拜见沈总兵。”

    在离沈志祥五六步外,班志富放下盒子,向沈志祥半跪打扦。

    沈志祥满是厌恶的看了面目猥琐的班志富一眼,淡淡地说了一句:“嗯,你且起身说话吧。”

    班志富诺了一声,在一旁一张椅子上坐下,他环视了周围一圈,目光投向沈志祥,似在询问帐中的王庭瑞与袁安邦二人,是否可靠。

    沈志祥明白他的心思,便道:“王副将与袁参将乃是某家心腹,却是可靠,班志富你但说无妨。”

    班志富闻言,原本堆着笑的葫芦脸上,便涌起了大片的悲色,他用一种哽咽的声音向沈志祥说道:“沈总兵,请恕班某带来噩耗,你叔父他,已然于皮岛战没了。”

    “啊!你说什么!”

    沈志祥从椅子上腾起跳起,一旁的王庭瑞与袁安邦二人,亦是满脸震怖之色。

    沈世奎战没了?!

    那就是说,皮岛已真的被清军拿下了,外面的清军那沈世奎已死的喊话,竟是真的?!

    怎么可能?!

    不,这不可能!叔父他绝不会这么快就丧命于清军之手的!

    “班志富,你他娘的胡说!本官知道,你定是想假装我叔父已死的消息,来此动摇我军军心,是不是?!”沈志祥向班志富疯狂地叫喊起来。

    不料,任凭沈志祥这般竭斯底里地喊叫,班志富脸上却是一片平静。

    他缓缓拿起盒子,以眼带泪花的悲戚之态,将盒子交给陷入狂躁状态的沈志祥。

    沈志祥猛地掀开盒子,当他看着里面沈世奎那满是鲜血的头颅之时,他一下子呆住了。

    “叔父……”

    沈志祥凝视着沈世奎那宛如睡着的头颅,目光呆滞,口中喃喃,内心却是一片混乱无绪。

    班志富突然感觉,内心中一直支撑着他不投降清朝的那根最大支柱,在这一刻,轰然崩塌。

    连叔父沈世奎都已战死,东江重镇皮岛都已落于敌手,自已这样一个小小的石城岛,又如何是数量庞大的清军的对手,自已的抵抗,又还有何意义。

    “沈总兵,在下亦曾是东江镇将领,现在贵军危难之际,我有一肺腑之言,还望总兵能听进去。”一旁的班志富,在仔细地观察了沈志祥的神情变化后,以一种关切同情的语气向他说道。

    沈志祥默然无言。

    一旁的王庭瑞袁安邦二人,则用一种复杂的眼神,默然凝视着他。

    班志富轻叹一声,便缓缓而道:“沈总兵,恕在下直言,现在贵军重镇皮岛已失,东江镇主力兵马已被我大清彻底消灭,东江镇可谓已是大势已去。你们这东江残部,困守这小小石城岛,兵微将寡,外无援军,纵然力战而死,与沈世奎总兵一般下场,又有甚益?还不如听在下一句劝,停止抵抗,降我大清。我大清向来厚待降人,若沈总兵能率部来投,必得高官显爵矣。如此,一可保全身家性命,二可升官晋爵,这般好事,失之不再,可需要好好把握良机啊。”

    班志富说完,沈志祥尚未开口,一旁的王庭瑞袁安邦二人,皆已是急不可待地向他喊道:“沈总兵,班参领说得极是,我军现在唯一出路,便是投降大清了啊,请沈总兵速带我等归降。”

    听得两名亲信将领复来相劝,本已心动的沈志祥,长叹一声坐回椅上,便对班志富道:“那就有劳班参领前去通禀豫亲王,我沈志祥,愿率石城岛全部军兵与水师,一同归降大清。”

    班志富一脸喜形于色,他向沈志祥拱手道:“好!沈总兵迷途知返,归顺大清,免却一场刀兵厮杀,真真俊杰之士也。在下这就去通禀豫亲王。”

    很快,快步返回的班志富,向营外的豫亲王多铎表明了沈志祥愿意归顺之意,多铎大喜,立即着他前去回报沈志祥,说清军已同意他们归降,并向他表示,清廷一定会厚待沈志祥及一众降兵,以示怀柔抚远之意。

    得到多铎的保证后,沈志祥率领全体石城岛守军,出营向多铎投降。

    “罪臣沈志祥,拜见豫亲王。罪臣现率军兵三千,水师大小舟船六十二艘,归顺大清。”营外,沈志祥换了一身素衣,向正端坐椅上的多铎下跪叩拜。

    随及,王庭瑞袁安邦及一众东江镇军兵,纷纷向多铎下跪叩头。

    “免礼免礼,沈总兵及时反正,率部来降,免却一场流血厮杀,实是一代俊杰巨眼英豪也。”身着纯白镶红边的华贵精钢铠甲,年轻的豫亲王多铎,在椅上笑得一脸灿烂,他站起身来,向前几步,虚扶起沈志祥,又笑道:“沈总兵,你放心,贵部归降的喜讯,本王定会向皇兄速速禀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