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虎-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李啸现在的定价,一个壮男收购价为4两,壮女为2两5钱,老弱各为1两,祖宽这次入城掳获,一下子就得到了12万多两的卖人银子,还有县城银库的数万两银子,可谓大发了一笔。
虽然,现在的猛虎军,不再用银子来买人,而是用诸如香烟、丝绸、布匹、呢绒、海盐等物,按市场价进行抵换,但这些李啸军出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更受各路明军将士的欢迎。
“将军,那些守城民兵和官府书吏,又当如何处置?”汇报完毕的亲兵,向祖宽低声请示。
一脸喜色的祖宽,此时心情大好,他略一思索,便道:“罢了罢了,本官也不想做得太绝,这些人,就留他们一条狗命吧。这县城已然如此破败,自是住不得了,再给他们每个人发2两路费。”
“得令!”
在将百姓与财物分别捆押好后,祖宽下令,自已带领财物返回军营,而令侯尚德带着百姓,前往随州,交付给驻扎在此处的安和尚。
至此,李啸那个加快运送流民的计划,被辽东援剿总兵祖宽,用血腥的手段,首先加以实现。
接下来,祖宽一不做二不休,连接对竹山、上津两县,同样大加洗掠。
只不过,这两地的县令,在得知了竹溪县惨遭烧杀掳掠的经过后,皆已心惊胆裂,对残暴凶狠的祖宽十分配合。故祖宽也对他们大度处理,除保全了一众县令衙役的家人和财产外,还每座城各留了二千余名本城老百姓,使得这两座县城,还能勉强运作下去。
而有了祖宽这个榜样,其他在湖广的将领,诸如范志骠,左良玉,李卑等等,皆有样学样,纷纷开始进入偏远县城,抢掠抓获百姓。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光湖广一地,就有近20万百姓,被洗掠一空成为一无所有的流民,然后全部卖给了猛虎军。
而在陕西、山西、大同等地,各路明军在金钱的刺激下,也纷纷如湖广之地一样,对各处县城大肆掳掠,这三地加起来,则有多达近30万流民,卖给了猛虎军。
收到报告的李啸,心下极其快意。
想当初,一个月的时间里,最多才不过能获得10来万流民。现在倒好,加上北直隶、河南、南直隶以及山东当地的流民,仅过了一个多月,竟然就新收了50余万的流民!
这样一来,在有充足人力为保证的前提下,宝岛台湾,将会被更加快速地开发出来。
同时,还能有更多的流民,可以被自已安排去那更加广袤蛮荒的东北亚一带了。
那么,自已的下一步的用兵方向,虾夷岛和库页岛,也该加紧行动了。
………………………………
第三百四十四章 铁模铸炮成功
在李啸正筹划要如何东征虾夷岛与库页岛之际,单县的铁龙城,有一个令他其为欣喜的消息传来。。
那就是,李啸一直在关注的,铁模铸炮的技术,终于研成功了!
火器总头赵杰,带着用铁模铸炮法铸出的,四门打放32斤铁弹的重型精钢龙击炮,才刚到登州,便喜气洋洋地前来参见李啸。
见到面前的铁模铸炮法铸出的重型精钢龙击炮,其做工效果与精细程度,甚至还要比先前用泥模铸炮门铸成的火炮强得多,李啸心下欢喜无限。
而在旁边,赵杰已然开始喜滋滋地大声介绍。
“李大人,您所说这的铁模铸炮法,经火炮厂一众工匠反复研究,历时将近一年,虽然多有曲折,但总算于上月研究成功了。”
“好饭不怕晚,能研究出来,便是好事。”李啸一脸笑容地拍拍他的肩膀。
赵杰见李啸这般欢喜,颇受鼓励,他继续介绍道:“李大人,现在我等研究的铁模铸炮法,工序有好几道。先便是,以腊制造火炮,再几次翻砂作成铁模。”
“哦,接下来呢?”
“接下来,便是先将铁模的每瓣内侧刷上两层浆液,第一层浆液使用细稻壳灰和细沙泥制成,第二层浆液使用上等极细窑煤调水制成。这两种浆液,却是铁模铸炮的关键所在。”
“那制浆后,接下又要如何做?”
“李大人,刷浆完毕,便可铸制炮身了。具体方法为:将铁模两瓣相合,铁箍箍紧、烘热,节节相续,最后浇铸钢水熔液。待浇足熔液,冷却成型后,按模瓣次序剥去铁模,如剥掉笋壳一样,逐渐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内的铁芯内模,整个炮身至此成,这般方法,比泥模法与失蜡法等原有方法,却是快了极多。”
说到这里,赵杰脸上涌起自豪之色:“李大人,这铁芯内模,也是我等一众工匠反复研制才得到的方法呢。比起以前后泥芯内模,铁芯内模制炮身更好用,也更简便。在钢液冷却后,抽出膛内铁芯,则膛内自然就已有一定光滑程度,虽然仍需再抛光打磨一番,却比以前泥芯内模铸造时,要少费许多人力时间呢。”
“不错,若要精益求精,必得刻苦钻研。”李啸点头赞叹,又问:“却不知现在这铁模铸造之法,与泥模铸造相比,除了方便省时外,可还有甚其他好处?”
“当然有!”见李啸这般感兴,赵杰顿时来了劲,他大声道:“与泥模铸炮相比,铁模铸炮之优点在于:工艺简便易行,节省模具原料,不受气候条件限制,缩短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没有湿气问题,尤其是解决了不出蜂窝(气泡)的难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火炮铸造质量,并且大幅降低铸炮废品率。”
赵杰说得兴起,又自我夸赞道:“我军铁模铸炮之法成功之后,铁龙城华允诚总管,来我火炮厂参观,便感叹道,此铁模铸炮之法,其法至简,一工收数百工之利,一炮省数十倍之资。大铳旋铸旋出,不延时日,且铳口自然光滑,无瑕无疵,真乃利法也。其有裨于国家武备者,岂浅鲜哉!”
李啸大笑起来:“好个岂浅鲜哉!那赵杰我问你,现在有了这铁模铸炮之法,一个月全部出产重型龙击炮的话,其产量可达多少?”
赵杰昂然回道:“禀大人,以在下看来,每个月的重弄龙击炮数量翻倍,绝不成问题。也就是说,现在火炮厂完全可以做到,一个月至少能出产六门打放32斤铁弹的重型龙击炮,产量却是先前泥模铸炮的三倍呢!”
“很好,那就以这个度,给本侯开足马力生产。”李啸一脸欣喜之色,朗声说道:“所有工匠,各按品价,本侯皆会给予重赏。那现在火炮的研工作,可以告一段落。那接下来,本侯要求你们,以现在仓库内封存的鲁密铳为样本,立刻开始研制鲁密铳,早日做出成品出来。”
赵杰见李啸这般肯定自已的工作,一脸喜不自胜,急急回道:“李大人,你放心吧,我们火器厂的工匠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尽快研。”
李啸笑道:“很好,不过赵杰我告诉你,要研鲁密铳的同时,一定要保证重型龙击炮的生产进度,要保证每月至少6门的产量。若人力资金有不足之外,随时向本侯禀报,本侯一定会全力满足你们的需求。”
本来,按一般的明穿小说,现在的李啸,要开始研更为先进的燧枪了。
燧枪,最早是由1547年出生在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的法国人马汉明,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他取掉了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17世纪中叶,很多欧洲军队普遍装备燧枪,一直1848年,足足装备了2oo多年。
相比老式火绳枪,撞击式燧枪的优势不言而喻,它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就在马汉制作出第一支燧枪后,他的名声迅传遍欧洲大6。
马汉的这项重大明,为法国人在欧洲赢得了声誉,法王亨利四世更是喜不自禁。1598年亨利四世为此专门召见马汉,他惊奇地现,这个燧枪的明者,不但会明枪械,在绘画和雕刻领域,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于是亨利四世立刻下令,委任马汉作为他的“宫廷贴身侍从”。
马汉的命运由此改写,可是燧枪的命运,却没有这么顺利。
161o年5月14日,亨利四世乘坐马车去探望大臣苏利的路上,被人举刀刺杀。随着亨利四世的去世,燧枪装备部队的进程停滞了。许多法国将领反对装备燧枪,理由是:“燧石冒出的火星不足以点燃黑火药。”
而燧枪之所以会出现法军将领所说的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燧枪靠燧石点火击,燧的火镰同时又是火门的盖,燧石击打下来时,为保证点火成功,作弹簧的钢片,需要很强的力度,这对钢材的要求非同小可。
故而在钢材与弹簧锻造技术尚未成熟之际,燧枪故障极多,哑火率十分高,这便是为何燧枪早早研制出来,却一直无法大规模列装部队的原因。
但历史的洪流是不可阻挡的,随着技术的展,燧枪的质量不断提升,哑火率也不断下降,到17世纪中叶时,很多欧洲军队开始装备燧枪。更让人震惊的是,燧枪装备军队后,从此长时间成为军队的主要兵器配置,一直用到1848年,才结束装备。
因此,在现在这个崇祯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638年,在世界范围内,这燧枪还处于一种奢侈玩物的阶段。
而明朝的工匠,更是对这燧枪相当陌生,从枪械构造到打造原理,通通不懂。就连李啸自已,对这燧枪的结构构造,还处于不甚了解的状态,故也不可能给工匠什么更好的建议与指导意见。
当然,现在明朝有位牛人,毕懋康,此人堪称明朝时火器大师,其个人成就可以说,还在火器专家孙元化之上。毕懋康曾受崇祯帝之命,研制武刚车、神飞炮等先进火器。械成后,还编辑了一部重要的火器书籍《军器图说》,以进崇祯帝,颇受崇祯重视。
从前几年开始,此人一直在私自研制燧火枪,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只不过,毕懋康现在正在副都南京,担任户部右侍郎,故李啸没办法把他弄来。
一直到要崇祯十五年时,毕懋康因与当时南京官场上的宦官不和,才辞官而归,两年后,便病死于家中。
所以,如果李啸真要打他的主意,只能耐心等他去职后,方才有机会说动此人来投。
所以,李啸经反复考虑,还是决定先从他最想装备的鲁密铳,开始着手打造。
鲁密铳,是由明代火器大师赵士桢所研制的新式火器,其原型是土耳其鲁密国(奥斯曼帝国)所进贡的密斯特克重型火绳枪,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赵士桢向鲁密国使者朵思麻,请教鲁密国的火绳枪构造及制作方法,经改进后制成“鲁密铳“。
《武备志》中曾对这种枪有句评语:“鸟铳,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这种鲁密铳,全为上好熟铁锻制,双层铳管,管身一体,铳身较重,口径较小,外观修长,乌黑亮,握在手中,便让人心生喜爱。
据现代社会火器专家研究,这种制作精良的明朝鲁密铳,射程可在一百五十步,弹丸的初极高,基本上与后世的步枪差不多。而此时的普通火铳,基本只能打到六十步的距离,便是后世清军在鸦片战争中使用的火器,性能上也未必强过鲁密铳。
故李啸认为,在燧枪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这种能远距离射杀敌军,并且精度颇高的鲁密铳,应该是以后李啸军中火铳,的重点展方向。
相比只有一个概念的燧枪,鲁密铳可谓已是成熟技术,工匠们对此类火铳已是颇为研究。这样的基础,选择鲁密铳这种明朝最为出色的火铳,可谓李啸的不二之选。
李啸对赵杰只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要用钢材取代熟铁来打造鲁密铳。
因为这个年代,包括鲁密铳在内的火铳,制铳之铁性能不过关,打不响或炸膛的机率很高,且以鲁密铳为例,平均只有5o左右的使用寿命,便会因为枪管开裂而报废。这个使用效率,让李啸十分不满意。
故他强烈要求,一定要用硬度与延展性更好的钢材来取代熟铁,以期使新制的鲁密铳能更耐用结实,从而大幅延长使用寿命,并大大减少哑火与炸膛机率。
随后李啸了解到,从去年自已去台湾到现在,火器厂总共又打造了15门重型龙击炮,那么,加上已配备给火炮部队的19门龙击炮,现在李啸的火炮部队,总共有34门龙击炮可以使用。
李啸心下欢喜,他知道,有这34门威力十足的龙击炮,前去攻打虾夷岛上日本松前藩,以及当地的阿依努人土著部落,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牛刀杀鸡一般。
李啸随即下令,这段时间,把各类军械粮草全部备好,等运送流民的水师船只,从台湾返回后,便带上这些龙击炮,往征虾夷岛与库页岛。
让李啸没想到的是,在他紧张地筹备东征工作时,他竟收到了一封来自朝鲜安全司的秘密信件。
李啸打开一看,不觉怔住了。
里面竟然装了一小块丝绸,而丝绸上,则是印是一个小小的婴儿脚印。
而当他看到,信封中另外的那张字迹娟秀,却内容简短的信纸时,李啸迅地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的脸上,霎时浮起淡淡的笑容。
这封信,是朝鲜的皇妃赵氏所写,秘密交给在朝鲜的安全司人员的,她在信中告诉李啸,她与李啸的爱情结晶,一个健壮的儿子,早在今年一月初,便出生了。只不过,因为朝鲜生活条件差,她害怕婴儿夭折,故一直等到过了四个多月后,看到孩子长得健壮可爱,才偷偷地向李啸报喜。
这封信,让李啸一时间在心下无限感慨。
他立刻又想到了当日皇妃赵氏,在自已怀中婉转承欢的可爱模样。也更极为渴望见一见,这个自已数日风流后,与皇妃赵氏生下的儿子。
李啸拿起那块丝绸,深深地亲吻了一下那个小小的脚印。
随后,他立刻铺纸挥,给皇妃赵氏回信,告诉她信已收到,并让她好生照顾孩子,如有任何需要,可朝鲜的安全司人员代办。接着,李啸再给她送去银子一万两,作为自已这个亲生父亲的一点慰问礼金。
见得安全司人员将信件与银子全部带走后,李啸长长地吁了口气。
他在心下暗暗盘算,也许,等这个孩子再长大些,自已就要开始想办法运作,看看如何让这个流着自已血脉的孩子,取代现有的朝鲜太子李溰,成为朝鲜王国的继续者,最终顺利登上朝鲜国王的王位。。。。。。
………………………………
第三百四十五章 东征虾夷
崇祯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李啸先来到济州岛。。
他只在济州休息了两天,随后视察了一番济州岛的建设情况后,便从这里,率领镇东营甲总与乙总两部兵马,乘坐从台湾返回的一百一十艘战舰,浩浩荡荡地直前往虾夷岛而去。
而原济州岛总管吴亮,则亦随李啸出征。济州总管一职,由李啸另外派人接任,现在吴亮的新官位,乃是虾夷总管,他将要全面管理虾夷岛与北面的库页岛两处地界,所管辖的范围,却比一个小小的济州岛,要大得多。
在济州岛与萨摩,李啸只留了镇东营丙总兵马驻守。现在周围一片安宁的环境下,留了有数千兵马的丙总军兵,已然足够保证地方安靖。
而随军前去的,除了士兵们,另有有多达2万余人的工匠队伍,以及大批的建筑物料。在李啸的规划中,这批工匠,在到了虾夷后,便要立刻开始就地筑建城池,让李啸军兵可以在冬季来临前,能在这严寒冰冷的虾夷岛安稳定居。
李啸前世时,粗略了了解过一些关于虾夷的情况。
虾夷岛,原为中国领地,在中国汉朝时,北海道属于辽东郡管辖。在唐朝时,虾夷岛属于安东都护府管辖。而在明朝时,虾夷岛属于奴尔干都司管辖。
后于明朝中期后,因奴尔干都司撤废,这虾夷岛,遂被日本松前藩,窃据了最南部的函馆一带。
而到了18o7年,整个虾夷岛被幕府所控制,从此彻底成为日本领土。
在现代日本,这个地方于1869年,被改名为北海道。
整个虾夷岛面积为平方公里,面积约占日本国土的五分之一,是日本除了本州外面积第2大的岛屿,比北面的库页岛还要稍大一些。
其中,虾夷岛上,山地占全岛面积的6o%,而火山地形又占了山地面积的4o%。尽管虾夷岛山地众多,但它却是现代日本屈指可数的巨大粮仓,诸如小麦,马铃薯,乳牛产量均居日本位,是日本最主要的农牧业基地。
而这个看似蛮荒寒冷的岛屿,除是是个天然粮仓外,在它沉寂的外表下,还隐藏着惊人的矿产。光是在石狩和钏路两地,其煤炭储量,就达到了整个日本国中矿产数量的一半以上!
在李啸所处的这个明末时代,虾夷岛上人口极少,除了南部函馆一带的松前藩外,只有数万虾夷人土著定居于此,以狩猎捕鱼为生。这些虾夷土著,就是现在日本的阿依努人。
这个扼住了东北亚海洋通路的关键岛屿,这块中国自古以来传承的领土,这样一块肥美无比的处女地,岂有让猥琐卑鄙的小日本窃据的道理!
想到这里,站立在升龙号船,目光平静地眺望万里波涛的李啸,心下暗暗誓,面容却愈坚毅。
按李啸的计划,船队将在北海道石狩湾的的小樽地区上岸,随后便在这里,就地建成港口。港口建好,全军再继续深入,在现代日本北海道府的位置札幌,建成一座新城,以为全军落脚本定居之所。
而在筑城之时,李啸将把镇东营甲总兵马派出,向南压服松前藩,让其乖乖称臣。
说起来,这个松前藩藩主松前庆广,在日本倒还是个相当另类般的存在,因为实力弱小,基本是无论是谁打过来,这个所谓的藩主,便立刻便举手投降,完全没有半点武士道精神。与日本南端,那悍不畏死凶残暴戾的岛津家族相比,简直就是一个窝囊废。
故而,李啸确信,在船坚炮利的大明天兵面前,这松前庆广,这投降的度,怕是还会远快于现在的德川幕府。
而镇东营乙总兵马,李啸打算,除留下守护筑城工匠的军兵外,另外再分派出小队军兵,前往各个虾夷人部落,与对待台湾土著一样,实施威逼利诱的手段,用文化同化的方式,渐渐吸收虾夷人成为汉族的新成员。
对于这样文化与宗教皆极其落后的野蛮民族,李啸相信,天朝上国的文化与礼仪,可以轻易地征服他们,让他们最终泯灭民族标志,最终彻底归化为汉族的一员。
船队乘着南风,一路北行,不过十八天时间,李啸的庞大船队,便到达了预定的登6点,石狩湾的小樽。
“大人您看,前面有6地了。”
一名亲兵手臂遥指前面那海天间出现的一条黑线,李啸哦了一声,举起千里镜,而看着清晨的阳光下,千里镜中出现的那片满是原始针叶林的平旷土地,李啸不禁感慨万千。
这块已然脱离了中华许多年的土地,现在终于再度迎来了天朝的军队。李啸心下誓,从此以后,定要让这块中国传承千年的沃土,永永远远再不脱离。
很快,整个舰队靠得岸来,随即搭扣舷板,大批的军兵与工匠,有如汹涌的潮水一般,来到小樽海岸。
简易的军帐,仓库,工人营地,立刻就地开建,终于,在黄昏到来之际,这些简易建筑皆已完成,全军将士和全体工匠,终于在可以6地上睡个安稳觉了。
虾夷地处东北亚,昼夜温差极大,现在又处于小冰河时期,故虽然已到盛夏,但夜晚的气温还是很低,冷风沁骨。全军将士皆是裹着厚厚棉被入睡,同时每个营地还就地砍柴生火,以抵御夜晚的寒冷。
在这深夜人静之时,呼吸着充满了浓郁的针叶林清香的清冷空气,听闻熊熊燃烧的柴火出劈啪声,李啸心潮起伏,一时难于入眠。
他在仔细思考这虾夷岛的未来规划。
李啸打算在札幌位置建起的城池,名字他已想好,因为此地为极东之地,取日出之意,这座新建的城池,便被李啸命名为东升城。
又因为虾夷岛极为偏僻荒凉,人口稀少,故李啸不打算将这座东升城建得太大,而是与台湾的彰化县城一样,建成周长八里的小城,便足够了。
但是,这座要建的城池,虽然范围不必太大,但象诸如营房、粮仓、草料场、储仓,武库、马场,衙署,外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水井、护城濠的措施,却是皆要建好,以保证城池有足够防御力,且城中居民与军兵,皆能便利生活。
当然,具体要如何规划,却还要经过现场堪测,才能再做决定。
在东升城建好后,李啸便可大规模运送流民过来,让他们在这块海外的沃土中,繁衍生息,从来在这块土地上永久定居了下来。
考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