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虎-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大柱对官军掳民为匪,并强卖为奴的无耻残暴做法,可谓愤恨之极。只不是,现在他们一家人性命,皆在这部买下他们的官军手中攥着,刘大柱虽时时想过逃跑,但考虑到全家的性命安危,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只不过,这部官军对待他们的态度却还不错,虽然立刻将这一县百姓押往山东,却也是一路多加照顾,未曾短了衣粮,而且这些百姓俘虏,在路上若是生病,也有医官安排救治。

    乱世中的百姓,最容易感恩,刘大柱一家人,见这部官军对百姓们提供衣食还这般客气,故这一路行来,心中的愤恨已然消解了不少。并且,他在心下,悄悄地开始对这支军队的主将李啸,有种生内心的感激。

    在来到山东登州城后,刘大柱才惊讶现,整个登州城外,已有极多从全国各地运来的流民百姓。而这些流民,在到达登州后,便开始打乱秩序,杂然相处,以二十户为一组的方式,进行重新编排。在编排完毕后,这些流民便被统一运到济州岛,在这里,再每家每户分别抽签,看看是去虾夷,还是去台湾。

    刘大柱了解到,在自已这批流民到来之前,基本上全部的流民都是安排去了台湾,而从他们这一批开始,因为猛虎军的李大人新得了虾夷一地,而要从这批流民中,抽签决定前去的人员。

    于是,刘大柱抽中了前往虾夷定居的签条,随后全家人,便成为了前往虾夷岛定居的批移民中的一户。

    说实话,刘大柱对于这个虾夷岛,完全没有任何概念,这些原本在中国内6生活的百姓,对于要渡海去海外的荒岛上生活,从心里有种抗拒与畏惧。

    只不过,军令在前,刘大柱纵然满心不愿,却也只得硬着头皮,带着一家老小,登上了前往虾夷岛的猛虎军水师船只。

    盛夏时节,乘着浩荡南风的船队,船队一路北行,在经过了十六天后,终于到了目地地小樽港。

    坐船坐得昏头脑涨的一家人,终于见到了久违的6地,皆十分欣喜。而一家人在提扛着简易的行李,踏上舷板上得岸来后,见到满目的针叶森林与青青草地,呼吸着带着松叶清香的清新空气,全体移民百姓,皆有种莫名的新鲜与好奇感。

    接着,在小樽上岸后,全体百姓便由军兵带领,一路折向东北而行,来到了初步建成的东升城。

    望着面前这座周长八里,四下皆有护城河环流而过,模样完全有如内地一座大县城一般的东升城,刘大柱竟恍然有种又回到了中华内地的错觉。

    在虾夷总管吴亮的安排下,全体流民暂时居住于东升城内的简易木板房中,随后便分户籍腰牌,并以每家4o亩的规格,以抽签的方式,分授了十胜平原附近的荒地。

    刘大柱一家,在这次抽签分地中,运气很好,所授的土地紧领着札幌河支流,一片平旷,极便耕种。而且这土壤黑得亮,极为肥沃,更让刘大柱一家人欢喜不已。

    当然,为了安置这些新移民,李啸与吴亮等官员,已提前作好了许多准备工作。象各类生产物料,诸如麦种、农具等物皆为从山东运来,而耕牛则是就近从松前藩购买,总共约买了近5oo头,以每五户人家一头,分别放。

    这些耕牛,每头值价4两银子,李啸以同样价值的铁器或呢绒,与松前藩进行交换,结果皆大欢喜。

    因为铁器与呢绒等物,在日本的售价极高,故李啸可以用少得多的物品,来抵换这5oo头耕牛。而对于松前藩藩主松前庆广来说,他在得到了大批的铁器与呢绒后,又可以再加价卖给属下的百姓臣民,这买卖做得实在是太划算了。

    在虾夷岛这样的苦寒之地生活,颇为不易。基本上一年之中,只能在短暂的无霜期里种一次春小麦,约在农历八月中旬时收获,其余的时间,因为天气过于寒冷,都难于栽种作物。所以,这批移民现在到来,要抓紧时间开垦荒地,建造居所,争取在农历八月底开始下雪之时,完成这些准备工作,然后才能在明年开春后,播种春小麦。

    考虑到这些移民的生活条件,将比台湾要艰苦得多。李啸特意规定,移民们所需的麦种、农具、耕牛,全部为免费放。而从现在到明年此时,这整整一年的时间中,皆由李啸按供银钱,以每户人家1两银子为标准,进行分放,以确保这批到来的移民,吃饱穿暖,生活无忧。

    而这些移民,他们新组建的村落,也与山东农村一样,每十户人家,设一名里长,由年长且品德端正者担任,平时由里长负责保管耕牛,分农具种子,以及协调这十户人家之间的日常冲突,传达上官命令,督促纳税等事项。同时,再从这些里长中,按不同村落聚集的位置,选出一名村长。而这些村长里长,皆属于东升城民政司的半官方性质的管理人员。现在暂时直属民政司管辖,待日后,整个虾夷岛划分乡镇后,再由当地乡镇的民政所监管。

    接着,虾夷总管吴亮,对这些移民下达规定,告诉他们,从明年开始,总共三年的时间里,皆免除一切粮税,直到三年期满后,才以每亩土地征收一斗小麦为基准,一年收一次,并永为定例,再不更改。

    吴亮的谕令,让一众移民极为欢喜。

    这些没受过任何教育的百姓,心下却也立刻算计得清楚,在这虾夷上种麦,虽然一年只能种一季,但土壤肥沃,麦子产量绝会很高,一亩地至少能产一石麦子。这样一来,一年可以收获4o石麦子,而每年却只需交粮税4石麦子,可余下36石麦子自已食用或转卖,并且还有整整三年的免税时间,这样的条件,实在是太优惠了。

    原来对于来虾夷岛定居,颇为畏惧的移民们,现在均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望。

    刘大柱一家人,此时更是充满了干劲,他们在这授予自已的4o亩荒地中,辛勤拓荒,清理翻耕土地,同时开始抓紧时间,利用李啸免费提供的建筑物料,营造自已的房屋,让一家人得以正式在这块遥远而陌生的土地上定居下来。

    八月底时,在第一场大雪下起的前两天,刘大柱一家的新居正式建成,此时,4o亩土地也早已开完毕。

    在新居落成的一天,全家人欢欢喜喜摆酒庆祝,温暖的炉火,映红了每一张笑脸,每个人眼中都是满满的期盼与欣悦。刘大柱一家人,都从心中感觉到,似乎在这一刻,这个自已以前连名字都没听过的虾夷岛,与自已开始真正的血脉相连了。

    而在移民的全部定居下来后,刘大柱一日在东升城中采买货品之时,看到有官员在招收工人,不禁大为好奇。

    原来,在东升城初步建好之后,李啸便规划立刻开始开,位于东升城东面,有三百里远的石钏一带的巨大煤矿,因为冬季马上来临,李啸需要开采足够的煤块,来保证军民生活取暖。

    而随着煤场的建立,在煤场附近的一块平旷土地上,诸如砖厂、木材加工厂,采石场,水泥厂,石灰厂等基础工业,也纷纷建立起来。

    这些工厂成立后,自然开始大批招收工人,筹备生产。而兴建这些工厂,其功用除了是为了保证军民百姓的生产生活外,还有一个李啸特别看重的原因。

    因为,他知道,在虾夷岛如此漫长寒冷的冬季里,如果那些成年劳力长期无事可做,天天猫冬窝缩在家里,其实也是一种巨大的人力浪费。如果能把多余的劳动力,安排到工厂中做活的话,一来可让这些劳动力产生更大的价值,为猛虎军创造效益。二来可以他们得到更多的收入,从而补贴家用,让家庭生活更加宽裕。

    按李啸的意见,吴亮参考台湾工厂的标准,给各个工厂安排的薪资标准十分丰厚,厂长之类的总负责人,李啸慷慨地给了他们每月8两的薪资,下面分部负责的工匠头目,则是每人4两,而各名普通干活的工人,都是每人每月15两银子,哪怕最低层的学徒工,也有每月o5两银子的收入,并且包吃包住。

    刘大柱回家后,立即向家人告诉这个消息,一家人经商议后,便决定,让大柱二柱兄弟俩,明天去厂子里应聘做工,多挣点钱补贴家用,家里只留下老娘、妻子陈氏,以及还未成年的三柱和丫儿守家便可。

    第二天,刘大柱进了煤矿做洗煤工,之所以来煤矿,是因为刘大柱考虑到明年开春后便要回家种地,而煤矿招收大批临时工,他便选择到煤矿干活,以方便随时辞工。

    而他的弟弟刘二柱,则进了水泥厂,从学徒工干起,并与工厂签了长约。与一心想着在家里种地的大哥不同,二柱在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要学好技术,以后也能当个工匠头目,自已出人头地的人生理想,便算是实现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个平凡的刘氏家族,已与其他的汉族移民们一样,有如一颗来自中华的种子,在虾夷这块荒凉偏远的土地,生根,芽,抽枝,长叶,也许终有一天,它将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在汉族移民们终于在虾夷安稳定居之际,那些位于虾夷岛密林深处的虾夷土著,在李啸一系列威逼利诱的条件下,与猛虎军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按李啸之计策,猛虎军对这些虾夷土著,实施打抚相结之策。大部分虾夷部落接受李啸的贸易条件,派人到李啸开摆在东升城外的榷场中,售卖兽皮,野味,牛角,玉石等物,然后来换李啸军出产的海盐,呢绒,铁器、布匹等必需的生活物品。

    当然,也有极少数虾夷部落,对猛虎军报以敌视的态度,他们三五成群,偷盗财货,抢掠牲畜,甚至出手伤人,给猛虎军带来了不少麻烦。

    对于这些怙恶不悛的虾夷部落,李啸的政策是,他们既然选择了与猛虎军为敌,那就皆杀无赦,所捕获的虾夷人,头颅尽皆砍下,于各山林边缘处,筑成京观,以威吓复有敢来犯者,以戒效尤。

    李啸的政策,很快就收到了效果,仅仅在两个月后,来猛虎军地盘偷袭的虾夷人已不复可见,而来与李啸军做买卖的虾夷人却越来越多。更让李啸欣喜不已的是,在今年九月底,竟有一个虾夷人部落,因在部落战争中落败,为避免被相仇的部落杀尽,竟领着全部落剩余的三百余人,请求内附。

    听到这个部落前来内附投靠,李啸抚掌大笑。

    “好,归化岛上的虾夷人,就从这个部落开始。”李啸目光炯炯地说道。
………………………………

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图库页岛

    “李大人,您可是要把他们移入东升城中居住?”虾夷总管吴亮,试探着问了一句。

    李啸摇了摇头:“不,若只是这般收留这三百余虾夷人,无以立威,更无法对其他虾夷部落产生影响。以本官之意,需为这个虾夷部落,重新夺回其部落领地,让其他的虾夷部落,皆慑服于我军之威。同时,要强逼他们签下内附协议,并以此为突破口,为今后吸纳各内附虾夷部落,提供一个标准的做法。”

    李啸心下主意已定,便亲自接见这个部落的头人,大加慰问,并设宴款待。

    这个部落的头人,见自已这般落魄来投,这明国的李大人,还能这般热情相迎,着实大出了他的意外,他与一众部民,心下皆是感激涕零。

    宴后,李啸让吴亮为猛虎军代表,按李啸的要求,与这个部落的头人谈妥内附协议,其内附的具体待遇与相关义务如下:

    1、虾夷土著部落内附我军后,若其部落在受到其他虾夷部落攻击时,由猛虎军将入犯的部落击退,以保证其部落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2、内附的部众人员,每年可接受猛虎军一定数量的物资与商品赏赐,以示荣宠,作为他们依附中华上邦的特殊礼遇。

    3、今后若内附部落增多,部落之间发生冲突,断不可私斗,只允许由猛虎军派出官员,调解冲突,化解矛盾,并惩治犯事人员。

    4、内附虾夷部落的未成年儿童,均需强制前来东升城的学堂中进行学习,其学习期间,不但要学习汉人诗书文化,还要穿着汉人的衣着服饰,以及熟悉汉人的生活方式与礼节仪表。而这些孩童的一切生活开销,皆由猛虎军出资,不需要其父母或该部落出一分钱。

    5、虾夷孩童来东升城学习,其父母不得阻挡。若有阻挡者,由部落头领处罚其父母,同时猛虎军削减给予其部落的相关赏赐。

    4、鼓励虾夷土著女子,与男性汉族移民相互通婚,凡有虾夷土著女子与汉人移民结婚者,其家庭可获猛虎军奖励,这名土著女子的部落头领,亦可获得相应的奖励。但今后,该土著女子只能与她的汉族丈夫,在猛虎军地界生活,不得再返回山寨。

    5、若部落男子愿意放弃山野生活,离开原有部落,而象汉族移民一样,在猛虎军地界开荒种地纳税的话,民政司可给予其汉族移民同等待遇。给他们授予土地,开荒耕种,象农具、耕牛与种子,皆为免费。并准允其与汉族女子结婚。其原有部落头领,亦可获得一定奖励。

    6、为保证此协议能得到贯彻实施,猛虎军给每家虾夷部落,外派办事文官一名,长驻其山寨,以监督协议贯彻实行,保证协议成果得以维护,并使猛虎军与部落之间,可有有效地长期沟通交流。

    李啸原本想着,这份隐藏着自已巨大野心的协议,可能会让那虾夷部落头人十分抗拒,却不料,这名头人在了解协议内容后,竟立即答应下来。

    因为,在虾夷土人头领看来,内附李啸的猛虎军后,不但可以受到保护,还年年有赏赐,儿童还可免费受教育,部落人口无论是外嫁还是外迁,部落头人均可获得好处,有这么多好处可得,若不答应岂不是傻透了。于是,部落头人喜不自胜,立刻连声表示同意。

    头脑简单的土著头人,当然想不到李啸这份协议的背后真实用意。

    只是,以李啸看来,这份协议若将来在整个虾夷贯彻实施后,不过一二代的时间,这些还处于原始状态的虾夷土著们,估计会与台湾土著一样,都会渐渐归化成汉族的新成员了。

    李啸坚信,只有归化成了一个民族,才会最终避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民族分裂事件,以及国家有难,某教必乱的灾难性战争发生。那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之类看上很美的概念,其实只能是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任何一点风吹雨打。

    只不过在后世,由于民族概念与文化已然形成,当局这般行事,亦有其无奈之处。而在李啸身处的这个明末年代,蛮荒土著们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远未定型,李啸完全可以利用汉文化的优越性与包容性,将这些连文字都没有,只有一些原始粗陋的低级宗教的土著,消化吸收,让其真正成为汉族大家庭的血脉分支。

    协议签定完成后,李啸便派镇东营营长武壮,率领镇东营甲总甲哨兵马,以部落头人为向导,用摧枯拉朽般的强大武力,一举击溃了刚刚占据此部落山寨的另一个虾夷部落,让该内附部落,得以顺利返回原山寨中。

    说来好笑,这名部落头人,在重占山寨后,为了向李啸表示感激之情,竟挑了十名部落中他认为最美丽的女人,赠予李啸,以为谢礼。

    对于这份“美人礼物”,李啸大笑收下,然后回赠给该部落头人铁器、呢绒、海盐等丰厚谢礼,随后,他便将这十名虾夷女子,婚配给了十名汉族移民。

    李啸的这般既立威震慑,又厚利引诱的民族政策,在一众虾夷部落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很快就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仅仅两个月过去,就又有四个深受大部落欺压的小部落,请求内附。李啸当然痛快地答应了他们的需求。

    在虾夷岛上,一切事情都开始走上正轨之际,李啸没有闲下来,而是立刻抓紧时间,北上拓展库页岛。

    库页岛,位于外东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曾是中国最大的岛屿。旧称苦叶、苦兀、骨嵬或黑龙屿。俄译名“萨哈林岛”,日本称为“北虾夷地”指北海道以北或“桦太”。该岛现为俄罗斯最大岛屿,属萨哈林州管辖。

    库页岛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之东,东面和北面临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日本国接壤,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此岛地形南北狭长,面积约76400平方公里,仅比北海道略小一些,其形状有如一条修长的小鱼,拥有超过6000条河流及1600个湖泊,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物产丰裕,现为俄罗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这美丽富饶的库页岛,在历史上,曾先后为唐朝、辽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等中华朝代直接或间接统治。而在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9月7日,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第一次从法律意义上,确立包括库页岛在内,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正式领土。

    只可叹,这样丰美的宝岛,引来了罗刹鬼的觊觎,1858年和1860年,侵略成性的俄国,通过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积贫积弱的晚清政府,割让包括库页岛在内的整个外满洲。后世的李啸,每次读到这样悲惨的近代历史,无不扼腕痛惜怒发冲冠。

    在明代,库页岛被明人称为“苦夷”、“苦兀”,不过李啸不喜欢这个名字,感觉太过悲情,他还是更喜欢唐代时的称呼,库页岛。

    这是因为,在唐朝时,库页二字是同属于黑龙江下游,直接受到唐朝控制的黑水靺鞨,对于岛上的费雅喀人的称呼,因而唐朝沿用了这种说法,而且这种说法,在清代又重新使用,一直作为中国对该岛的正式称呼。

    在明朝时,库页岛上,基本上是东海女真与费雅喀人两大当地土著民族居住,只在南部边缘地带,还有少数虾夷族人定居。其中的东海女真,在明末清初时分化为赫哲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而费雅喀人,则在近代改名为尼夫赫人。

    1409年,明朝在元征东元帅府旧地奴儿干城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在这之前,明已在黑龙江流域设卫所115个,同年明军征服苦兀,库页岛进入明朝版图。此后岛上的当地住民向明政府派出了正式的纳贡代表团。

    1412年,明朝向当地住民颁发印绶,在库页岛北部近海处设立囊哈儿卫,在中部波罗奈河流域设波罗河卫,在东部驽烈河流域设兀烈河卫,各卫下辖所,管辖当地的军事及民政事物,这些库页岛的明朝官府机构,皆隶属于奴尔干都司。

    明朝政府为了更有效的管理黑龙江下游地区及库页岛,曾先后10次派太监亦失哈出巡奴儿干地方,并于1413年在原有的一座观音堂基础上建立了永宁寺,还竖立了篆刻有敕修永宁寺碑记1413和重建永宁寺碑记1433的两块永宁寺石碑1904年二碑被俄国劫去,现藏于海参崴博物馆,以记载管理当地之事。

    到明末万历初年,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奴儿干地区共设置了384个卫、24个所、7个地面、7个站、1个寨,实现了对库页岛的具体管控。只可惜,在15世纪中叶以后,明朝撤销了奴尔干都司,库页岛以及整个东北北部地区,渐渐失去管控。

    而在明末建州女真兴起后,库页岛上的费雅喀人、鄂仑春、赫哲、阿伊努等民族,陆续归附了后金政权,朝贡税赋,抽丁打仗,成为了清朝崛起的重要力量。

    而在李啸所在这个崇祯十一年,清廷统治者皇太极,对库页岛上的土著居民,每年都派人渡海前去收取税赋,这些税赋以皮毛等猎获为主,如果该部落没有足够的皮毛上贡,则强令该部落的健壮男子去清朝当兵,以抵其税赋。同时,为了显示自已的宽大为怀,皇太极也会给这些部族一些小恩小惠为笼络,诸如清实录中记载的,恩赐给他们的物品有无肩披领,青布衬裤,无毛毡帽,皮靴,针,线,手帕,衣里,梳子,蓖子,带子,扇子等物品,以笼络这些为库页岛上的蛮荒部族。

    只不过,清廷在对这些蛮族部落,在假惺惺地展示怀柔手段之时,同样使用残酷手段进行镇压与掳掠,使得这些蛮族部落,在清廷统治者面前,彻底臣服,不敢反抗。

    就在崇祯十年十二月时,皇太极遣梅勒额真叶克书,刑部参政星讷二人,率精兵六百,顶风冒雪前往黑龙江入海口的萨尔哈察,把当地反抗不纳税的几个部落,一鼓荡尽。共俘虏男子六百四十名,家口一千七百四十三名,以及许多的牛马牲畜,用太宗实录中的的话语来说,那就是“我师北征,一鼓尽荡反悖部众,凯旋而归矣。”

    按李啸的规划,考虑到库页岛是南北狭长的地形,为更好地管控和实际统治库页岛,他打算,在库页岛,一南一北,修建两个大堡,分别命名库页南堡与库页北堡。

    其中库页南堡的位置,为今天的俄罗斯托马里城,而库页北堡的位置,则是位于原先明朝囊哈儿卫所之处。这两处地带,分列南北,地势险要,又皆是沿海地区,十分有利于李啸军强大的水师进行支援。

    而对于这两座城堡,李啸打算,将其均设计为周长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