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虎-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一路言谈闲话,不觉之间,便到了登州城外。
见到面前的这座高大宽阔,周长达二十里的巨大城池,两人皆不觉发出一声惊叹:“好一座雄峻之城!”
随后,吴三桂等人便速速命人,前去城内通禀。一行人下得马来,在城外静候。
不多时,便有一名文官过来,来到吴三桂等人的队伍前,向吴三桂等人施礼拜见。
“学生乃是唐军赞画陈子龙是也,见过宁远总兵。”
“哦,唐国公可在城中?本兵此来登州,可是专为拜会李大人呢。”
“唐国公刚于前两日,从北直隶返回登州,吴总兵与各位倒是来得及时,且随学生入城便是。”
“好么,看来我等,来得正是时候呢。“吴三桂脸上显出灿烂笑容:”那就请先生前面带路。”
在跟着陈子龙,步入登州城中后,这一路上,两人又好好地看了一番,这宏阔而崭新的登州城。
他们看到,整个登州外城,极其宏阔,初步估计,周长约有二十里之巨,却可足与那省城济南比肩。
而登州四面城墙,皆极宽厚,全是设计成马面宽6米,城高达15米内里夯土为基,外包青砖为面的建筑样式,相当结实耐用。
除了通往北面水地的北门外,登州东、西、南三处城门,皆在城门之外修建瓮城。而城墙之上,诸如雉堞,女墙,角楼、堡楼、羊马墙,炮台,射孔等防御措施,统统按制修建,一应俱全,城墙的防御能力相当可观。
而在整个登州城的外部,在东、南、西、三面城墙外,环挖了一道护城濠,因为整个登州城呈现南高北低之势,正好利用登州城东面的黄水河和南面的平畅河,从中引入河水,灌入护地壕中进行填充,使其环城而过,汇入到水城中的海水里。
见识了登州城精巧而结计的设计后,两人赞叹连连。
随后,在经过城门月道时,他们又看到,这登州的城门,外表与普通城门无异,但内里却是为设计成暗藏千斤坠的方式,这种极为精巧又十分花钱的机关,在守城之时,却可相当有效阻隔内外敌军,便于将其分割消灭。
吴三桂心下暗叹,这个李啸,为把这登州城弄得固若金汤,倒还真真花钱如流水啊。
进得登州内城来,两人又看到,这登州内城的结构,倒却与大明其他州县完全不同。
整个登州城中,规划了四条宽阔笔直的中央大道,这四条中央大道,把整个城池规划为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个大区。
东北区与西北区,皆为唐军水师所用,其中西北区为水师营地,东北区则是一座极为醒目的大型船厂,可隐隐看到,里面大批工人正在紧张而忙碌地搭架龙骨,刨制船板,编织船帆,刷涂桐油,看上去倒是十分有秩序。
而在登州城的西南区,则是修建了各类诸如修建营房,马厩,校场,武库等军营建筑,有大批的唐军军兵在其中呐喊操练。
至于整个东南区,则建有武器库、盔甲库、火药库及巨型粮仓,皆有军兵严密看守。望着这些外型高大,又门户紧闭的仓库,吴三桂心下暗道,这李啸有这么多的物资储备,若是据城而守的话,怕是守个几年,都没问题吧。
在陪着吴三桂一行人在登州外城转了一圈后,陈子龙便带着他们,进入李啸军的核心地带,登州内城。
这是一座周长2里的内城,城墙规模与外城一样,亦同样建设有各类防御措施。
随后,一众人等步入内城中,吴三桂看到,内城中修建有据地极广的国公宅府、各类官署、以及银库钱仓等重要官府机构,有许多衣冠各异的文武官员,在内城中穿梭奔走,办理事项。
“李啸仅凭一已之力,便建得这般雄壮城池,又能组建象唐军这样强悍军伍,吴某与其相比,岂非微萤之比皓月乎?”吴三桂心下不停地感叹。
就在他不胜感叹之际,李啸已带着数名亲随,笑吟吟地从国公府邸走出,向他们缓步走来。
见到身着蟒袍玉带的李啸行近,吴三桂与方光琛二人,慌忙跪下行礼。
“在下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见过李大人。”
“学生宁远团练帐下幕僚方光琛,见过唐国公。”
“二位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李啸微笑着虚扶起二人。
见得英俊勇武,状若翩翩美少年的吴三桂,这个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大汉奸,带着一脸恭敬之色地站在自已面前,李啸心下,有种极为怪异的感觉。
对于吴三桂的著名汉奸历史,李啸在前世,当然也对他那段不光彩的历史颇为了解。
只是,李啸也知道,现在的自已,却不能再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明末的著名人物了。
毕竟,自从自已来到这个明末世界,这些人的命运,皆已渐渐加以改变,再不会与原来历史完全相同,而是会走上一段全新的历史轨迹。
如果现在,硬要把与自已同龄,刚刚当上宁远总兵的青年吴三桂,强行代入真实历史,把他当成已引清兵入关的满清平西王来看待,那未免犯了形而上学的可笑错误。
想到这里,李啸轻咳一声,微笑道:“本公向闻人言,长伯智勇双全,英武非凡,最是少年英雄。今日得见,诚不余欺也。”
吴三桂见李啸这般夸赞自已,心里油然一阵喜悦,遂拱手大声道:“在下粗愚之辈,唐国公这般谬赞,何以克当。”
李啸大笑起来,缓步过去,对二人微笑道:“二位千里远来我登州,本公着实欢迎。现在本府已备薄宴,请二位速随本伯入席,今天却要与二位痛饮一番,以尽本公待客之道。”
………………………………
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东局势
入得席来,李啸与吴三桂等人,把盏言欢,觥筹交错,一时间,宾主双方和乐融融。
吴三桂方光琛等人,对身为唐国公的李啸,能这般盛情款待自已,自是十分高兴,各人言笑晏晏,关系顿觉拉近了不少。
宴毕,李啸复邀吴三桂与方光琛二人,进入客厅中,分宾主看茶而而坐。
三人又随意闲叙了些话语,吴三桂放下茶杯,直入话题:”唐国公,我等此来登州,除了有心要来拜访李大人外,却也是极想知道,唐国公对现在的山东时局,究竟是何看法?“
吴三桂说完,目光直直地望向李啸,满是探询求教之色。
李啸眉头微微一皱,很快脸上表情复归平静。他轻叹一声,缓缓而道:”长伯,恕本公直言,山东之抗清形势,极不乐观。“
”哦,李大人何以这般认为?“吴三桂脸上一道阴影闪过,又追问道。
李啸轻呷一口清茶,放下茶杯,轻叹道:”清军此次入关来袭,共有兵马十余万,声势极大,大军所过之处,可谓所向披靡。据本公所知,现在这十万清军,正屯兵山东与北直隶交境的乐陵县一带,山东之地,已然汲汲可危。为挽此危局,本公才向朝廷紧急上奏,请求由本公暂时统领山东兵马,以期合众之力,共抗鞑虏。“
李啸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本公却万没想到,朝廷并不同意本公这般处置,竟决定把入援山东之兵马,与我部下唐军,分别安排行动。以本公看来,现在大敌当头,我山东境内兵力本为不足,却还不能形成统一指挥,而是各自为战,这实在是一个极其严重的战略错误。“
李啸的话语,引来了吴三桂的热烈赞同。
他重重地拍了一下大腿,点头道:”李大人说得是!以在下看来,朝廷此错在前,随后又派首辅刘宇亮,来协调派遣各部兵马,却是一个重大错误在后!想那刘宇亮文官出身,为人庸怯无能,对行军打仗向无所知,除了内斗擅长外,可谓再无长技。派这样的人来指挥大明官军,说得难听点,可谓是用一头蠢猪来指挥一群狮子!朝廷如此用人,简直是自取其败之道啊。“
吴三桂恨恨说完,方光琛也叹了口气,插话过来:”李大人应该也知道了,现在那首辅刘宇亮,因为畏怕清军之势,才刚出了京师,便大哭而返,实是怂包一个。朝廷不得已,才另派了山东巡抚颜继祖,来接任山东入援兵马总指挥。只可叹,这位颜大人也是没上过战场的文官,让他来统管这山东战局,只怕亦是强其所难,且难于济事啊。“
方光琛说完,房间中一时一片沉默。
还是吴三桂打破沉默,他低声问道:“李大人,现在朝廷安排已定,我等抱怨也是无用。依你看来,清军下一步,却会进攻哪里呢?”
听了吴三桂这般发问,李啸目光灼灼地回道:“长伯,依本公看来,清军接下来,一定会重点进攻德州!”
听了李啸这么肯定的话语,吴三桂与方光琛皆不觉一惊。
李啸继续道:“本公之所为这般认为,是因为,我军上次已在涿州与清军交手,将其部骑兵击溃,故清军尝到了我唐军之厉害后,定会对我军心存阴影。现在,本公已令我唐军兴中镇主将田威,率兴中镇甲营兵马,驻守的鲁西北的武定州。除了有那近2万的甲营兵马外,本公又安排了许多辅兵,带上大量的投石机,震天雷等防御性武器,协助守城。故这武定州,清军决难立刻攻下。若清军不傻的话,对于鲁西北的武定州,极可能只会是采用佯攻之势,而会把主要兵力,另投他处。”
“所以,唐国公认为,清军在武定州难于遂下的情况下,会转攻另一处山东门户,西边的德州城吗?但在在下看来,现在德州城,城池高峻,守卫措施相当齐全,又有陕西援剿总兵曹变蛟,辽东援剿总兵祖宽,山西副总兵刘良佐,山东副总兵倪宠等部兵马共同防守,总共守城的兵马数量,也是有近两万人,足是可观。因此,德州城清军若要强攻,却也不那容易容易攻下吧?”吴三桂又问道。
“如果真是这样,那山东之地反而更危险了。”李啸一脸忧色地说道:“若清军攻打德州不克,则极可能放弃继续攻打,转而绕过德州,径攻济南或兖州等地,避实就虚,攻打我军薄弱之处,这才是本公最为担心之事啊!”
“若真是这般,那这鲁中一带,可就糟了。”方光琛一脸凝重地插话道:“现在鲁中地区,山东总兵刘泽清驻守济南,辽东前锋营副总兵祖大弼驻守兖州,我部宁远兵马驻守济阳,均只有数千兵马,若清军汹涌而来,何以挡之!”
“这正是本公最为担心之处,若包括省城济南在内鲁中一带失守,任凭清军荼毒,则山东一地,便是岌岌可危了!清军很可能会接下来,再分兵出击,将我山东兵马,分别击破。”李啸神情肃敛地说道。
“若是这般,李大人可能破解之策?总不能任何清军猖狂进攻,而我大明官军却束手无策吧?”吴三桂又问。
“哼,清军又不是三头六臂的怪物,如何会拿他们没办!”李啸冷哼一声,便对吴三桂说道:“吴总兵,以本公之见,若你愿意,本兵可领我兴中镇乙营兵马,从登州出兵,前往济阳,与你同驻一城,互为守助。若清军来袭,当可共挫其锋,守住济阳可无忧矣。”
听到李啸愿意出兵与自已一同守卫济阳,吴三桂脸现满满的欢喜之色,遂大声道:“李大人愿派唐军来与在下一同作战,作下自是欢喜无尽,复有何可虑!那在下就在济阳城中,恭迎李大人派兵前来!”
吴三桂刚表态,一旁的方光琛又向李啸问道:“若清军转攻南部的兖州,李大人又该如何处置?”
李啸轻笑一声,朗声回道:“现在兖州已有祖大弼的两千辽东前锋营兵马驻守,兵马虽少,但兖州南部的单县之地,有我军所筑的铁龙城,现在安排了兴中镇丙营兵马驻守。若清军果向兖州而来,则本公可令兴中镇丙营紧急调往兖州城,与祖大弼一道守卫,这兖州之地,亦无可虑矣。”
“李大人这计甚好!那祖副总兵,见李大人愿派唐军前来助战,定也会大加欢迎,若这兖州城中若有近2万兵马驻守,却亦足以守卫。”吴三桂从一旁附合道,这里,他忽然皱了一下眉头,复对李啸说道:“李大人,若清军绕过德州来攻后,既不北上攻打济阳,也不南下攻打兖州,而是集中兵力,径攻济南省城,李大人又当以何策解之呢?”
听了吴三桂这般发问,李啸长长地叹了口气。
”长伯所言,亦是本公心下最为忧虑之事啊!“李啸皱着眉头说道:”现在济南,是山东总兵刘泽清亲自驻防,此人把这济南城,当成其私家禁脔一般,对外来之客军十分猜忌。且这刘泽清,实是卑鄙小人一个,本公向来与其交恶,实难与此等小人一同共事。“
”当然,现在国难当头,本公也不想与他这等小人计较。若清军真要进攻济南,则本兵会立刻从济阳出兵,南下救援。“李啸轻叹一声道:”只希望刘泽清这家伙,骨头不要太软,能坚持到本兵到来吧。当然,这般仓促应战,我唐军极可能也会损失惨重,却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房间中,一时又是一片寂静。
三个人的脸上,都是若有所思的表情。
”那李大人,何时派兵出发前往济阳?“还是吴三桂打破沉默。
”三天之后,本公会亲率兵马前往济阳。“李啸字句清晰地回答道。
”好,贵军到来之际,在下在济阳城中,为李大人和全军将士,摆开筵席,接风洗尘。“吴三桂慨然回应。
见吴三桂身为外地客军,却表态这般豪爽,李啸在心下,对他好感更甚。于是,他微笑道:”很好,那本公就先谢过吴总兵盛情了。“
吴三桂等人,在登州只呆了一天,次日清晨,便急急回返济阳而去。
临行前,在又得到了李啸定然在后天率兵前往的承诺后,吴三桂才一脸如释负重的情情,与方光琛一道,率领护卫们,一起西返济阳城而去。
三天后,李啸果然调集兴中镇乙营兵马,以及全部的骑兵部队,2400名玄虎重骑、2400名飞鹞子轻骑、1800名满州骑兵、2000名火铳手,70门重型龙击炮部队,1500余名辅兵,浩浩荡荡近2万3千兵马,由李啸亲自率领,直往济阳而去。
而这登州城的守卫,则是李啸从济州岛的平南营中,抽调了一总兵马,用于维持治安和秩序。
在李啸带着大批兵马,往西疾行快进之时,清军已兵分两部,按先前计划,一路兵马四万人,由奉命大将军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统领,佯攻武定州。
另一路兵马六万人,由扬武大将军岳讬统领,由阿巴泰、杜度、尼堪为副将,作为用兵之主力,转攻德州而去。
在清军大批兵马,正浩浩荡荡前去攻打德州之际,德州城中,山东巡抚颜继祖,正在为处理严重紧张的军民关系,而烦恼不已。
原来,现在德州云集了各地入援的明军兵马,但诸如祖宽、刘良佐等部军兵,军纪极坏,四处騒扰抢掠百姓,且有***良家女子之恶行,搞得整个德州乌烟瘴气,民不堪言。
德州知州刘知训,对大明官军这般军纪败坏,极为气愤,决意自已出头,去为百姓伸冤。
于是,他立即向祖宽与刘良佐等人,审诉其部军兵恶行,却没想到,祖宽等人非但不主持公道,反而迁怒于他。说现在军饷本是不足,部下军兵抢点老百姓的东西,又有何错。有道是皇帝尚不差饿兵,他们没有纵兵大掠杀害百姓,已是手下开恩了。
最后,刘知训身为堂堂知州,竟被一众喧哗军将,乱棍赶出军营,可谓斯文扫地。
刘知训心下万般痛恨,却无可奈何。幸得山东巡抚颜继祖带着幕僚方文和二人,前来德州犒军,气愤不过的刘知训,遂立即向颜继祖禀报了这些入援明军的桩桩恶行。
颜继祖听了刘知训的诉苦,脸色相当难看,心下却十分无奈。
在这明末年代,手中有兵马,说话方顶用,一介文官的他,又能拿祖宽刘良佐等人奈何?最终,他只得好言安排刘知训,让他暂且忍耐,不要去与这些脑袋挂裤裆的无知军汉过多计较,毕竟,真把这帮家伙惹恼了,他们可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
要知道,当日在登州造反的孔有德,可不就是因为在北直隶吴桥地界,因为争抢一只鸡,而与当地百姓弄翻,最终起兵作乱,荼毒了山东登莱之地,几近两年么?
前番教训在前,又有清军大敌压境,故颜继祖虽是巡抚,又是名义上的山东兵马总指挥,却也不得不慎之又慎,绝不敢去为刘知训去强出头。
刘知训恨恨而退后,颜继祖在官邸之中,暗自叹息不已。
这样畏鞑如虎,却对百姓穷凶极恶的大明官军,真的能抵挡得住,那强悍善战的清军入犯吗?
颜继祖心下,十分没底。
只不过,他刚到德州一天,便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
那就是,据城外探子来报,清军大部已离开乐陵,一部偏师,径攻武定州而去,而另一部清军主力,则正以铺天盖地之势,浩浩荡荡向德州杀来。
好么,清军竟然来得这般迅速,自已这个战事总指挥,却再无法从德州离开,只能勉力挑起守卫德州城之重担了。
”传本宪之令,速召全体军将,入我府邸议事!“
脸色大变的颜继祖,向一旁的幕僚方文和,紧急传令。
”学生遵令!“
………………………………
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颜大人,学生已将来德州官邸议事之军令,全部传达给了各部军将,却没想到。。。。。”方和一脸尴尬之色,欲言又止。
“没想到什么?”颜继祖的脸色骤然难看起来。
“没想到各部军将,除了陕西援剿总兵官曹变蛟,承诺马上前来外,其余军将,皆是一副不甚为意推脱敷衍之状。而最为可恨的,便是那祖宽与刘良佐!”方和恨恨而道。
“哦,他俩怎么了?”
方和一咬牙,大声禀道:“祖宽此刻,正与一众手下军将,摸牌聚赌,吆五喝六,在房中好不快活!见我来传达军令,竟是一脸不快,说什么要打完这一局再过来,亦不妨事。此人着实可恶!”
颜继祖的眉头,顿时紧皱成一团。
方和顿了下,继续道:“而那刘良佐,更是龌蹉之极。他身为一军主将,竟在这军营之中,强行奸污良家女子,大逞***,真真堪称禽兽,我大明官军的脸面,都让此人给丢尽了!可怜那女子的凄厉惨呼之声,学生隔了许远,都听得清清楚楚,心下之愤慨惨然,何以言说!”
方和说完这句话,极其恼怒地狠捶了一下自已的大腿。
颜继祖胗色愈难看,颇为儒雅的他,此时牙齿咬得格格响。
只是,现在的他,空有一个入援兵马总指挥的名号,却无权无兵,对这些嚣张可恶的军头,他除了咬牙切齿,痛恨不已外,又能怎么办呢?
皇上啊皇上,现在大敌压境,形势这般艰危,你怎么就不派一个,能压得住这一众军头的人来管制这帮猖狂跋扈的家伙,反而硬要将这般尴尬为难的任命,压在我这样一个既无威信又无能力的官头上啊!
颜继祖在心下,向千里之外的崇祯大倒苦水,也不知道,那名紫禁城中的皇帝,能否感受得到。
整整过个半个时辰,各营的明军将领,才66续续到齐议事厅中。
端坐在议事厅顶端的颜继祖,清楚地看到,那分两排散坐的明军将领,除了那陕西援剿总兵曹变蛟,尚是一脸严肃地端坐椅上外,其余各部将领,皆是一副表情涣散松松垮垮的模样。
更有甚者,象辽东援剿总兵祖宽,竟抖着小腿,嘴中还哼着小曲儿,倒是来看戏一般。而他旁边的刘良佐,竟是一边歪歪扭扭地坐着,一边不停地用手揉着腰眼,看起来,方才**那良家女子,应是费了他不少腰力。
看到这些人这般丑态,颜继祖压抑着心头怒气,努力用一种平静地语气问道:“各位将军,现在清军主力,足有六万余人,正从乐陵南下,直扑我德州而来,我等要如何守住德州,还望各位一齐拿个主意方好。”
颜继祖一语未完,祖宽的大嗓门立刻响起来。“咳,这算什么事啊。有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这清军既来,我等各部兵马,就分别守城便是,这又有何可议的呢?”
祖宽话语一完,一众将领亦纷纷附合。
“就是就是,咱们总共有这兵马近两万人,分守四城,又是以逸待劳之势,清军纵来,又有何惧?”刘良佐先捋须附合。
“对对对,只要不出城与跟清军野战找不痛快,这德州要顺利守住,却应该没什么问题。”山东副总兵倪宠点头道。
听了他二人话语,颜继祖心下稍觉轻松,只不过他的心里,却总有种不踏实的感觉。
这时,曹变蛟从一旁低低地言道:“三位将军对这山东局势,这般认为,恕曹某不能认同。“
“哦,曹总兵有何高见?”祖宽敛起笑容,脸现冷漠之色。
“颜巡抚,各位将军,本兵以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