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虎-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残酷的杀戮进行了约半个时辰,豁口处尸堆如山,地上的血液几可没至脚踝,让拼死守卫的李啸军兵,几难站稳,不时有人摔倒在地。
人群依然不断从两处豁口涌来,看不到任何停歇的事态。战至此时,李啸军兵皆已甚为疲累,原本严密的枪盾战阵,渐渐地被冲开,露出或大或小的空隙。
迅速地就有其他枪兵或盾兵补上缺口,让整个守卫战线能依然勉力维持。
战此至时,冲过来的人群中,百姓越来越少,诸如女真、蒙古、汉军之类鞑子军兵却越来越多。
现在李啸军其势已疲,而这些鞑子因为刚刚皆是百姓冲阵,此时皆是以逸待劳。各类鞑子凌厉冲杀,让疲惫应战的李啸军兵,不时惨叫着倒下。
远处观战的甲喇额真爱巴礼,一脸得意。
旁边的牛录额真塔喇木、查布禄,汉军副参领班志富等人,亦是满面喜色。
狗入的李啸,看你还得支撑多久!
在又鏖战了半小时后,这是南北城墙两处豁口,李啸军终于再也坚持不住,疲惫交战的盾兵与枪兵们,皆被推得不断向后退,露出的空缺,已是越来越难于补上。
此时,在北墙上的那些被掳明军,终于被金大奎部及横行队,联手杀退,爬上来攻城的被掳明军人数越来越少。
而在南墙上,本就战力最差的的杜少如部,死伤者已近半,眼见得已是不支。
李啸急令,守卫北墙处的金大奎部,分出一半,紧急赶去增援南墙。
而横行队,则紧急抽调到城墙之下,分成南北两队,拼死堵住缺口。
有了金大奎部的一半辽东军兵支援,南墙局势好不容易稳住,并开始渐渐取得优势,压得那些同样疲惫的被掳明军,不停地往城墙入口处后退。
这时,李啸看到,从医馆方向,竟然有一百名军兵摇晃着走出来,人人皆已披甲执刀,看起来,却是要来加入战场。
他们中领头者,竟是副总兵祖大乐!
“总兵大人,你伤势未愈,如何竟来参战?”李啸一脸惊讶地发问。
“咳,又没伤到骨头,有什么大不了。现在情势如此紧急,本将与这一众轻伤员,如何还能在医馆内安躺得了!现在由你吩咐,让我等速速前往救援。”祖大乐摆摆手,急急回答。
李啸看了看局势,心下立刻做出决定。
现在最轻松的,当属北面城墙上那些稀稀落落上攻的明军了,就派祖大乐他们去替换那另一半的金大奎部军兵吧。
李啸随即下令,由祖大乐部及一众愿意参战的伤员,接替那一半的金大奎部军兵守卫北墙,而把抽调下来的半部金大奎部,就地防卫愈加吃紧北部豁口。
李啸军现在,基本把全部的兵力,用到了极限。
不停汹涌进攻的鞑子,在拼死守城的李啸军阻击下,最早的那股凶悍的气势,渐渐消失了。
双方打到这个时候,已基本上到了纯粹拼消耗阶段。
尽管李啸军在战术、组织度、配合度上要比混杂在百姓中冲来的鞑子强得多,却也架不住鞑子的数量太多,又是混杂在百姓之中冲阵,让李啸军陷入了越来越被动的局面。
李啸牙肌一咬,刷地抽出倭刀,亲自上阵冲杀。
“大人亲自上阵了!”
在军兵们的欢呼声中,李啸与南边的半队横行队,对不断地想从缺口处绕过来的敌兵,奋力砍杀。他一个人连杀两名步甲兵与一名蒙古鞑子,让周围的李啸军兵,士气为之一振。
横行队更是有如一只发狂的机器野兽,每个军兵都在挥击着手中的重型武器,对冲过来的鞑子与百姓,疯狂杀戮,安和尚与武壮两名队长,皆杀得已如血人一般。
两军又相抗了一段时间,李啸军还是被压得不断后退,盾兵与枪兵不断伤亡,军兵的惨叫声越来越密集。而横行队与抽调下来的金大奎部,也伤亡了不少,不时有人倒下。
战至此时,金汁与灰瓶均已消耗完毕,城墙上面的辅兵,再也帮不上忙了。
只不过,由于李啸军的顽强抵抗,鞑子战阵也终于扛不住了,这些久经战阵的鞑子,皆是深深震惊于李啸军的强悍战力,越来越多的鞑子开始力竭不支,诸如汉军与蒙古鞑子中,更是多人已是勉力支撑。
李啸敏锐地观察到,敌我双方,终于皆到了最后的临界点了。
现在,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还有,谁能施出最后的杀手锏了。
“甲喇大人,我军步兵已竭,请速速派出骑兵冲阵!”汉军副参领班志富,葫芦型的脸上,大颗汗水渗出,满是惊恐不安之色。
甲喇额真爱巴礼,却是一脸犹豫。
这李啸军兵的强悍程度,让一向自视甚高甚是骄横的爱巴礼,心下也不由得极其佩服。
若是各处明军,皆如李啸之军一般强悍善战,那大金莫说进关掳掠,便是一味自守,怕亦是不易啊。
只是这数百名骑兵,是他最后押阵之物,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使出。
况且,李啸军中,长枪兵极多,那三米宽的豁口,已围成一片枪尖森林一般,若要骑兵硬往上冲,纵然李啸军势已竭,自家这伤亡,亦将会极其惊人。
况且,现在自已的手下军兵,已向堡内越来越深地压入,虽然进展缓慢,但如果再坚持一会,最先崩溃的,应该是李啸吧。。。。。。
“主子,若不速派骑兵,只恐我军坚持不住。”班志富的声音中,忽然满是哀求。
“我军未落下风,且再看看。”甲喇额真爱巴礼,最终犹豫地回答道。
这句话,成了爱巴礼终生后悔之言。
在鞑子骑兵押阵观望之际,堡中的李啸,终于下令,全体骑兵,楔形突击!
一直养精蓄锐到现在的骑兵们,发出一阵震耳的尖啸,排出玄虎重骑在前,飞鹞子在后的巨大楔形阵,从远处校场的一头,开始冲击。
起步,加速,冲锋!
40名玄虎重骑,50名飞鹞子组成的的巨形楔形战阵,在离前面拼死抗击的枪盾兵还有近五六十步时,便已充分提速到冲锋时速!
闻得隆隆如雷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南部城墙处的李啸军兵迅速让开。
只在瞬间,充分加速,尽力冲锋的李啸军骑兵,从这些让开的李啸军兵旁疾速掠过。
如果把进攻南部城墙豁口的鞑子,比喻成一块硕大肥厚的面包的话,那么尽力冲锋的李啸军骑兵,则是一把虽然小巧,却是极为锋利的小刀。
这把锋利的小刀,瞬间把这块厚实宽大的面包,切成了两半。
只听得连声的惨叫与马蹄声混杂在一起,手中骑枪直挺的李啸军骑兵尽力冲锋,有如收割生命的死神镰刀,将拦在前行道路上的任何物体,都统统冲开,全部刺死踏死。
在李啸军骑兵透阵而出之时,骑兵队的速度已是十分缓慢,这是因为,马蹄下面是层叠的尸体,这大大延缓了冲刺的时间。
只不过,李啸军这凌厉的透阵一击,南面城墙豁口处,已是勉力而战的鞑子军阵,终于彻底崩溃了。
放眼过去,刚才还汹涌进攻的大群鞑子,现在却有如退去的潮水一般,每一个人都被李啸军骑兵这凌厉恐怖的武力所震骇,和同样崩溃的百姓们一样,纷纷掉头而逃。鞑子们狼奔豚突,四散逃窜,秩序大乱。
只不过,体力已近透支的李啸步兵,再也没有力气追击他们,每个人都在原地大口喘气,一脸庆幸至极的表情。
如果没有骑兵队这次冲锋突击,也许,首先崩溃的,将是自已吧。
骑兵队按李啸的命令,没有追杀这些溃兵,而是掉头转向西墙,再从西墙绕至北墙,准备与里面正在拼死抵抗的李啸军步兵,给进攻北面城墙的鞑子,来个前后夹击。
“全体骑兵出发,全力挡住李啸骑兵!”甲喇额真爱巴礼,悔之无极,声嘶力竭地对身旁的三百多名骑兵吼出这句话。
鞑子骑兵们立即怪啸着,纵马前冲而去。
晚了。
已重新充分加速的李啸军骑兵,从西面城墙头兜转过来,尽力冲锋的楔形战阵,有如一根凶狠恶毒的巨大尖刺,狠狠地戳入北部城墙下的鞑子军阵后部。
后庭爆菊!
同样如同一块硕大面包般的北边城墙处的鞑子军阵,立刻也被这把锋利的小刀瞬间切开。
鞑子们终于全部崩溃了。
他们如南面城墙的鞑子一样,纷纷慌不择路地掉头逃窜。
此时,甲喇额真派出的骑兵,刚刚赶到。
而这时的李啸军骑兵,已重新入得堡内,前面的枪盾战阵,亦是重新布防。
有数名兜不住坐骑的骑兵,直直地冲向那已重新布好的枪尖森林,立刻被捅了个人马全穿。
余下数百名骑兵,见势头不利,无奈之下,只得拔刀退回鞑子本阵。
已杀得一身是血的李啸,同样没有令人追击。
因为战至此时,李啸军中,再没有人有这样的体力了。
城墙上,残余的被掳明军,见得已方大势已去,纷纷向李啸军下跪投降。
这场生死只在须臾,胜负只在转瞬,艰苦危险至极的守城战,终于结束了。
甲喇额真爱巴礼,眼中的凶悍之色已是荡然无存,他一脸呆滞地令人清点现在全军人数尚有多少。
很快,结果报上来,现在全军除了那三百多名骑兵外,余下的步兵中,女真军兵为460人,蒙古军兵为246人,汉军为285人。
大败仗!
彻底的大败仗!
没想到啊,拥有数千之众精锐兵力,作为旗主德格类最为看重的亲信甲喇额真,久经战阵惯经沙场的自已,竟会这般窝囊地败在这个狗入的明军把总李啸之手。
这般耻辱,足以将自已过往的荣耀,一扫而光!
李啸,若来日再战,本将不把你这狗贼斩成肉酱,誓不为人!
“传本将军令,舍弃明国百姓,押上辎重就此退兵,近回大同镇,与旗主大人汇合。”甲喇额真的命令,有气无力。
“主子。。。。。。”
见得甲喇额真爱巴礼这般颓唐,牛录额真塔喇木、查布禄等人,皆是眼含热泪,喉头哽咽。
只有那早先打败仗的牛录额真拜克图,以及那汉军副参领班志富,脸上虽也挤出一副惨淡之色,只是爱巴礼能感觉到,这两人其实并没有多少伤心。
这两人现在的心思,爱巴礼自是清楚。拜克图是因为大家都打了败仗,故再没人会轻易嘲笑他这个败军之将。而汉军的班志富,则是因为此战汉军出力甚多,自已再不好拿他顶缸并取其性命。
黄昏之际,甲喇额真爱巴礼,率领一众鞑子余兵,押着粮草辎重,旗帜散乱地缓缓南撤而去。
看着敌军这般狼狈离去,金家庄堡处,响起一片几乎震破耳膜的欢呼声。
“万胜!”
“万胜!”
“杀鞑子,得功名!”
“杀鞑子,上天庭!”
从这场艰苦卓绝的守城战中,最终存活下来的李啸军军兵,放声嘶吼出心中的喜悦。也有一些军兵,想到这场死伤惨重的战斗中,原先那些朝夕相处的兄弟,现在已是阴阳两隔,不由得纷纷放声痛哭。
被笑声与哭声环绕包围的李啸,无声地站立城头。
一手执刀伫立,一手平按雉堞,已然目送鞑子远去的他,看着金家庄堡破败的城墙下,那遍地堆叠如山的百姓尸首,坚强刚毅的脸上,有着隐藏不住的哀伤。
漫天如血余晖的映照下,肃然站立的李啸,如同一座沉默的雕像。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宝地
监抚司副司长管毅,悄然来到李啸身边,脸色沉重的他,欲言又止。
“我军伤亡情况,该是十分严重吧。”还是李啸先开了口。
“嗯,禀大人,经此一战,我军盾兵战死92人,受伤158人,枪兵战死165人,伤212人,横行队战死21人,伤32人,辅兵战死33人,伤60人,玄虎重骑战死5人,伤12人,飞鹞子战死7人,伤16人,鲁密铳手中,又有6杆火铳炸膛,3死3伤。金大奎部战死126人,伤210人,杜少如部战死135人,伤195人。。。。。。”
李啸坚毅的脸上,突然抽搐了一下。
这次守城之战,已方伤亡情况竟已近三分之二,堪称惨烈之极,命悬一线。
现在想来,这次能够成功守城,虽然主要是因为每日的刻苦训练与强大洗脑,让手下官兵具有杰出强悍的战斗力,但究其根本,其中亦是多有侥幸成分。
如果敌兵第一次攻城,便采用今天的攻城方法,集中优势兵力破墙攻城;如果敌兵有更多的用猛火油与黑火药制成的爆破木箱,从而在城墙上炸出更多豁口;如果敌军的数百骑兵及时出动压制自已的一众骑兵,那么,现在的自已,怕是早已身死军灭,只能在地府中总结此战的失败原因吧。
说来说去,还是自已兵力不够强大,并且缺乏强大的火器部队,才让这守城之战,如此的艰难又侥幸。
李啸心中暗暗发誓,以后自已一定要想尽法,让手下的军兵更加强大,还要优先发展更为强大的火器部队,方可不再让自已这般被动。
毕竟不是每一次战斗,都能有这般运气的。
“各名战死与受伤的军兵,全部按我军制例,下发抚恤与赏金,包括金大奎部与杜少如部。”面色沉重的李啸,长叹了一口气,又接着问道:“缴获情况,又是如何?”
见李啸这般发问,管毅的脸色轻松了很多,他急急地禀报道:“大人,我军此战,缴获甚众。共俘获被掳明军335人,斩获女真鞑子首级256级,蒙古鞑子143级,汉军187级,缴获完好盔甲550件,其中白摆牙喇盔甲45件,精铁甲92件,普通铁甲171件,余者皆为棉甲。。。。。。”
“那些投降明军,投降鞑子也就罢了,还敢与我军为敌,本官真想把他们都宰了!”李啸打断管毅的话,他一脸恨色,顿了顿又说道:“现在他们既已重投大明,杀之无益。那就全部就地关押,待战后由其驻地长官自行赎回。”
“呵,大人好计,在下这就去办。”管毅轻笑起来。
“那些鞑子放弃的百姓,却得收拢多少?”李啸想了想问道。
“禀大人,我军总共收百姓2860人,其中壮男1140人,壮妇925人,老汉320人,老妇275人,余者皆为孩童。学生已皆询问过,愿意回家的,约有一百多人。”管毅赶紧回答道。
“那就如以前的安排,愿回家去者,给一周口粮,让其自去,余者全部编入我军军户。其中壮男全部编为辅兵,从明天开始,立刻进行训练。”李啸毫不犹豫地说道。
“学生遵命。”管毅点点头,又压低声音问道:“大人,那这些百姓尸首,该如何处理?”
“集体焚化,于城外十里处,立义冢一座,合葬之。”李啸低低地说完这句话,不觉一声长叹。
“得令。”管毅亦是一声长叹,随后拱手告别,便下去安排。
李啸又在城墙上站了一会,便去了医馆,带着一众将领视察伤兵。
由于此战惨烈,伤兵极多,医馆内的伤兵床位,都排到屋外去了,痛苦的惨叫声,此起彼伏,让人心情沉重。
一些轻伤兵,都已前往军营安置,腾出床位让重伤员休息。
而祖大乐,李啸则给他在千户官厅中收拾了一间空房,让他单独休息。
看到陈麻子和众伙计,带着一众护士在里面穿梭忙碌,李啸也不好多打扰他们,他慰问了一些伤员后,便率众将离去。
李啸随后欲返回千户官厅休息,这时,远方传来一众嘈杂之声。
李啸看到,卫镇抚安谦,带着十来名堡兵,押着一高一矮两名衣衫褴褛的百姓,向他匆匆而来。
“安镇抚,这是何故?”眼见得安谦等人走近,李啸大声问道。
“李大人,方才据其他百姓举报,就是这二人,帮鞑子制作了爆破木箱,才炸塌了我金家庄堡南北城墙,故在下将这二人擒下,交于大人法办。”李啸停下脚步,安谦便急急地向他介绍。
李啸脸上,立刻显现出严肃的神情。
只是他的心中,却突然狂跳不已。
这两人,能制出爆破木箱,岂不是我军中紧缺之人才。
这简直是上天送给自已的礼物啊!
“这么说,是你二人,帮鞑子制作了这爆破木箱的?”李啸心下激动,却依然面无表情地问道。
两名一脸惶恐之色的工匠,互相对望了一眼,扑通一声,跪立于地。
“李大人啊,那汉军参领逼迫我二人,若不制出这爆破木箱,便要取我二人性命,我二人畏死,不敢不从哪!”
二人说完,磕头如捣蒜。
李啸见得这两人皆是面相憨厚之人,脸上严肃之色顿时减去很多,他轻声道:“你等受人胁迫,却是情有可原。两位且起来说话。”
两名工匠面面相觑,却不敢起身。
“李大人叫尔等起身,你们没听到么?”安谦在一旁喝道。
两人皆是浑身一颤,忙又磕头,再道一声谢谢大人,方站起身来。
“不知两位匠人如何称呼,以前却是做何职,又是如何落到鞑子手中的?”李啸微笑问道。
“大人,在下姓宋名大,以前在南镇抚司火器局,主事提炼硫磺。只为朝廷连年拖欠工匠薪水,小的无奈,便于今年偷偷逃回宣府中路老家,却没想到,前段时间鞑子袭村,才将俺一家人都俘获。”高个的宋大首先说到。
“李大人,在下名叫于能,以前曾在万全都司兵器局中,主事则是制作焦炭,以供提炼精铁之用。小人运气差,前几月回东路探亲,就逢鞑子入侵,在下便率家人逃往山中,好不容易听闻鞑子去了大同与山西,在下方从山中出来回到村内,本欲重返镇城,但担心路上多有鞑子流寇,想着等鞑子退出关后,再行返回。只是没想到才在村中呆了一周时间,这股鞑子又前来袭村,小的来不及脱逃,便成了鞑子俘虏了。”矮个的于能,一脸畏缩地对李啸叹气说道。
包括安谦在内,所有人都惊奇发现,这位年轻的李千户脸上,此时却是一脸欣喜的笑容。
“安谦你且退下,我有话与这两位匠人说。”李啸向安谦作了个手势。
安谦等人退下后,李啸便笑着对二人说道:“二位,若要本官放了你们,却也不难,只不过,你们得答应本官一个条件。”
“请大人示下。”二人见有回转余地,皆急急而问。
“你二人,自此之后,便在我军中效力。我军却是急缺二位这样的人才。若二位同意,你二人以往诸事,可一笔勾消,若不然。。。。。。。”
李啸尚未说完,宋大于能二人,已又是扑通跪地,宋大大声说道:“大人不杀我二人,在下已是感激不尽,现在还得李大人这般看重,收留军中,我二人还复有何话可说。定要为大人尽力效心,至死方休!”
“起来,起来,二位已愿入我军,本官甚是欢迎,且随本官入官厅,再作详谈。”李啸一脸灿烂笑容,虚扶二人起来。
李啸延二人至官厅院中,请二人入坐。
二人受此荣宠,皆脸现十分窘色,见李啸热情延请,方斜签着坐下。
李啸随后又与他们聊起家人,二人连忙告诉李啸,因为两人做出了爆破木箱,那汉军参领便决定留二人全家性命,没有让他们去冲阵,故全家老却都得以保留。
李啸暗想,看来这技术性人才,到哪都会受到优待呢。不过这样也好,他们的家属全在军中,二人也会更加尽心效力。
这时,宋大小心地向李啸问道:“大人,在下想问,我军是长驻这金家庄堡,还是战后便要返回山东呢?”
“我军皆是山东军兵,鞑子出关后,便要自返山东。”李啸答道。
“哦,这样呀。”宋大应了一声,脸上却是十分惋惜之色。旁边的于能亦是一脸思索状。
李啸察觉有异,忙问道:“怎么,二位却有曾甚想法?”
“禀大人,在下在想,若大人能在这金家庄堡长期驻守便好了。”于能挠着头说道。
“哦,这却是何故?”
“大人,您有所不知,前几****二人奉命制作这爆破木箱时,曾四处探查过这金家庄堡地界。后来发现,在那边界山与汤泉河的交界地带,除了有大量的露天煤矿外,还有极多的并生硫磺矿,纯度颇高,若能开采,当可为制作火药之良好原料。”
宋大的这番话,让李啸内心,狂跳不已。
高纯度硫磺,这可是制作黑火药的重要原料!
黑火药的成份,一硫二硝三木炭,三者缺一不可。而硝石与木炭,相比硫磺来说,却还是易得得多。
这高纯度硫磺矿,在中国这个缺硫的国家,十分稀少,可是相当难找到的。
要知道,现在朝廷火器局制作火药,木炭与硝石,皆是国内自产,只有所用的硫磺,基本都是从硫球等地进口,价高路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