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虎-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得屋里的哭泣声,李啸心下稍慰,知道自已的话语,婉儿正在认真听着。
他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婉儿,当日圣旨下时,李啸心下,实是万般无奈,只是圣命难违,岂有李啸反对或商量的半点余地!当日我本想着,等与郡主奉旨成婚后,再让婉儿你以平妻身份嫁我,谁知,我这番心意,还未来得及对你诉说,你却已返回锦州而去。李啸闻得你离去的消息,简直如中晴天霹雳!故我以为,婉儿你定是嫌我不能给你正妻名份,才这般决然而去。李啸每念及此,心下无不痛断肝肠悔之无及啊。”
屋里的抽泣声更大了,隐隐可闻婉儿在嘤嘤啼哭。
“婉儿,自你别后,我李啸每日皆对你牵挂不已,这般****煎心却无人可以诉说的感觉,复何言之!只不过,你虽离去,李某对你却总难忘怀,无时无刻不在担心你在锦州过得如何。前些时日,得闻鞑子复派兵进攻宁锦,李啸忧心如焚,当下决定出兵北援锦州。我这般做,无非是为了营救自已一直心爱的人儿,不至于让其落入鞑子的魔掌罢了。”
屋中,婉儿放声痛哭,悲切之声,让李啸心疼不已。
“婉儿,本次前来锦州,李某已下定决心,若婉儿你愿意,我想迎娶你为平妻,婚礼仪式皆如迎娶郡主一般操办,绝不让你受半点委屈。况且,郡主虽是正妻,却为人善良,心肠颇好,她也希望有你这个好妹妹,与其每日闲谈相处,却是甚佳。你却也不必担心嫁过来后,会受其闲气与刁难。”
李啸在门外继续感叹道:“婉儿,李啸当日这般出身寒微,幸得有你不离不弃,这般深情厚意,李啸至死难忘。若终不能执子之手,相偕以老,诚为李啸一生之恨也!李啸今晚就在这里呆一夜,与婉儿作陪。若婉儿真不愿原谅我,不肯作李某平妻,李啸也不会强求,只怪李啸自已没好好把握缘份吧。”
李啸说到这里,酒意又重新翻涌上来,他斜靠着门框,努力抵挡着醉意朦胧的感觉,低声地说道:“婉儿,你莫以为,李啸每天过得很开心。其实,在外面一直坚强的我,在内心之中,有无可言说的焦虑与挣扎。自投军以来,我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斗与厮杀,经历了无数虚情假意的算计与利用,还有亲随将领的背叛与死亡,都让我莫名痛心又无可奈何。我常常在想,我身为世袭指挥使,却似乎连一个可以说真心话的人都没有,这般孤独心境,何以言说。”
李啸说完这大段话后,屋里的祖婉儿,虽还是在不停哭泣,只不过声音小了很多。
在越来越明显的醉意与困倦感涌来之后,李啸靠着门框上沉沉睡去,他的嘴里,犹自喃喃地说道:“婉儿,除你之外,谁知我心,谁知我心啊。。。。。。”
在听到了房门外传来了李啸的鼾声时,祖婉儿在房内停止了抽泣。
她推开窗户,任凭皎洁的月光与温柔的晚风,一同抚摸自已犹是泪痕满面的脸庞,心中的感觉却是,悲苦与欣喜交织,愤恨与舒慰重叠,缱绻与决绝相绊,这种种矛盾的心绪杂乱一团,让她心潮翻涌,无可言说。
这个冤家,真与自已割不断,理还乱啊。
罢罢罢,也许,真是自已前世欠了他的吧。
祖婉儿长叹口气,下定决心的她,轻轻地打开门。
“砰!”
正斜靠着门板与门框相交处,睡得正香的李啸,猝不及防,狼狈摔倒。
趴在地上,还未清醒过来的李啸,猛地感觉胃被震得难过,他一下没控制住,哇地一声,呕吐狼藉。
祖婉儿闪避不及,双脚被他吐得一片污秽。
“你。。。。。”
祖婉儿又羞又气,却一时不知要如何骂他,只得急急地将醉趴于地的李啸扶起于旁边的椅子上,一边连声地唤隔壁房中的巧儿出来帮忙收拾。
歪靠在椅子上的李啸,虽然污秽狼狈,微睁的双眼,瞥见她们忙碌的样子,心中却甚是欢喜,他知道,就在她开门的一刻,祖婉儿应是终于原谅自已了。。。。。。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祖大乐府上,一片喜气洋洋,全府上下,都在快速地准备李啸迎娶祖婉儿的盛大婚礼。
李啸出手阔绰,他同样给祖婉儿送去了纯金镶粉玉大戒一只,纯金雕花手镯一双,纯金镂凤颈饰一套,全套黄金珠翠首饰,把婉儿打扮得珠光宝气,富贵逼人。
不过,李啸送给祖大乐的彩礼,却与当日给泰兴王朱寿镛的黄金绸缎之类彩礼,颇为不同。
这份彩礼,更加隆重,也更让祖大乐心动。
这份彩礼,便是二百个硝制好了的鞑子头颅!
收到这份彩礼的祖大乐,脸上是满满的震惊之色。
他在心中迅速地想到,这么多鞑子首级呈上去后,会给皇帝与朝廷带来怎样的震撼。
那么,自已的官位与前程。。。。。。
自已的女婿李啸,还真是豪阔大方啊。
祖大乐一脸笑意吟吟地收下了李啸这份重礼,他看向李啸的眼神,亦是格外的亲热与欣赏。李啸自已亦保留了300颗鞑子首级,余下的323颗首级,他以每颗100两银子的价格,几乎半卖半送地,给了祖大寿与祖大弼等人。
祖大寿与祖大弼等人,收到李啸这般厚重大礼,欢喜非常,与李啸的关系,也更加亲密热络。
这时,从宁远之处有消息传来,说是那率领五千鞑子军兵的多铎,在获知锦州处的鞑子军被击败后,大惊失色,立刻停止了在宁远地界的掳掠,急忙率军西撤,退入蒙古喀喇沁地界,估计已从喀喇沁部,绕行蒙古诸部,返回广宁
至此,鞑子此次掳掠宁锦,以失败而告终。
消息传入锦州,锦州城中一片欢腾。
现在首级已分定,鞑子亦已撤军,心情大好的总兵祖大寿,便安排师爷快速地起草了奏章,随后由八百里加急的快递送往京师兵部。
奏章中写道,这次锦州守卫战中,李啸率兵从山东出援,与祖大寿、祖大乐、祖大弼等部兵马,齐心合战,里外夹击,大破包围锦州城之鞑子军兵。其中李啸部斩杀鞑子首级300颗,祖大乐部部则斩得鞑子首级200颗,其余323颗首级,则由祖大寿与祖大弼部斩获。鞑子受创甚重,乃自退回广宁而去。
奏章中最后隐晦地提道,此次战斗,虽未能尽灭入犯之鞑子,但这般杀伤获取真鞑子首级,却是崇祯年间以来,辽东地区所获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
因为上次李啸锦州大捷,亦是由这位祖大寿的师爷撰写,故他写这类报捷信件,相当有经验。把整个虚拟的战斗过程,写得文采飞扬,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虽未至战场,却能把这次大战,写得犹如亲临现场一般,祖大寿祖大乐及李啸看过后,皆甚是满意。
祖大乐心下感慨,这个李啸,如此英勇能战,又如此善于笼络人心,此人日后,定然前程远大,不可限量。自已的女儿相中了此人,却是颇有眼光。
三天后,由祖大寿亲自主持,为李啸与祖婉儿,举办了盛大的婚礼,祖氏将门全族,及属下大批军将,齐齐前来贺喜欢宴。
李啸全军,也都由祖府送来大批酒肉,全部在军校场处摆酒开席,一并庆贺。
此宴,新郎官李啸与一众祖家将门轮番敬酒,觥筹交错,不觉大醉。
(感谢骨头打赏,多谢兄弟支持,另感谢书友160220161436012的月票,感谢支持)(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凤总兵
摇晃着走回洞房的李啸看到,两根描金大红烛下,盖着红盖头,身着红纱裙,一身亮灿灿的黄金装饰的祖婉儿,正端坐黄梨木雕床的床沿处。
李啸轻轻走过去,控制着朦胧的醉意,用一柄嵌着晶莹玉石的金挑子,轻轻掀开了祖婉儿的盖头。
“哦,婉儿好美!”
见到面前一脸羞红的祖婉儿,李啸不觉心下一声轻叹。
只见她,如墨的鬓发盘挽,上面斜插一只流光溢彩的碧玉瓒凤钗,精心挽成的倭堕髻处,则缀着碧玉龙凤夹子,眸含春水清波流盼。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更兼她玉指素臂,细腰雪肤,端的绝色美人一个。
见得李啸这般看着自已,祖婉儿一脸羞红,如削葱般细纤手指,轻掩樱桃小口,轻轻地嫣然一笑,更显不胜娇羞。
李啸心潮澎湃,忍不住用手轻轻地抚摸了一遍她滑如凝脂的可爱脸蛋。
“婉儿,我们总算在一起了。”
李啸这句感叹,让祖婉儿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夫君。。。。。。”
婉儿一声轻语,却被李啸搂入怀中,炽热的嘴唇,堵住了她吐气如兰的樱桃小口。
“夫君轻点。。。。。。”
“我知道。。。。。。”
红帩纱帐,烛影摇摇,莺语呻吟,有如一个瑰丽的梦境。
。。。。。。
婚后次日,因李啸早两日放出了信鸽,东江镇的四艘船只,已由东江镇副将王庭瑞率领,来到了锦州岸边。
因为要等待朝廷封赏的命令下达,故李啸留下全部骑兵队伍与他一起暂处锦州,而全部的步兵以及火器部队,则跟随着东江镇的船队,返回赤凤卫。
在等待朝廷封赏的日子里,李啸与祖婉儿夫妻二人,终于有机会一起好好游玩了一下锦州八景,原本就青梅竹马的两人,感情又加深了不少。
仅过了五天,锦州的报捷信,便由兵部尚书张凤翼,送到了崇祯皇帝案头。
听到张凤翼在阶上的一迭声奏报,告诉崇祯此次锦州之战,共斩获真鞑子首级823颗时,崇祯一脸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呈上奏章后,崇祯迅速地扫览了一遍,忽地仰头大笑。
“哈哈,果不其然,又是这个李啸!”
崇祯一脸喜色地感叹道:“李啸千里援救助辽东锦州,堪为我大明官军之典范,又独自斩得300级真鞑子首级,此人如此英勇善战,实为我大明难得之虎将也!”
张凤翼见皇帝如此欢喜,忙在一旁插言道:“陛下圣明天子,德配天下,李啸等将忠心报效,却是自然应尽之职责。”
崇祯脸上敛起笑容,摇了摇头:“朕躬德薄,以至天下生乱。现在西北至中原,流贼作乱不已,辽东大同等地,鞑子侵扰不休。朕治理天下之绩,实足以愧矣。”
张凤翼忙道:“当今天下虽多乱象,但陛下仁心宽厚,尽心治理,不日定灭流贼,退鞑子,我大明天下重归海清河晏,天下泰然。”
崇祯摆了摆手,不想听张凤翼这些没实际意义的虚夸之辞,他向张凤翼问道:“现在李啸立得这般功劳,却该如何封赏才是?”
张凤翼想了想,却轻声对崇祯说道:“以微臣之见,这次给李啸的封赏,还是应以武勋与散阶为主,实际的官阶与金银赏赐之类,却可少些。”
“哦,爱卿这是何意?”
“陛下,那李啸上次封赏,不过在二月底,这才过了不到三月,若立即又厚加赏赐,却恐那李啸,见朝廷功名易得,以致生了傲慢之心。”
“这如何使得!朝廷之封赏奖励,本是为激励将士奋勇杀敌所设,若所赐过于吝啬,却恐寒了有功将士之心。九苞,你以为,李啸这些军功,很是易得么?而且朕在想,此次大捷,定然又是李啸出了大力,祖大寿祖大乐等人,怕皆是从功而已。”崇祯摇了摇头,不同意张凤翼的观点。
“陛下,话虽如此。便朝廷官阶名爵,乃是难得之物,那李啸不过二十三岁,如此年轻,若升之太速,臣恐日后,有尾大不掉之忧矣。”
见张凤翼一脸郑重之色,崇祯也沉吟了起来。
“那这样吧,武职官阶,朕只给其升一阶,但差遣无品阶,朕便给李啸大力擢拔。”
“哦,陛下如此安排,亦是妥当。”张凤翼明白,崇祯已是极大让步了,连忙附议同意。
“行,那就着张爱卿草拟圣旨,升李啸为从二品山东都指挥同知,军阶差遣由参将越过副将,直升总兵!”
“微臣谨遵圣谕!”
。。。。。。
由于崇祯心情好,特事特办,一周后,李啸等人便收到了晋升与封赏的圣旨。
锦州前锋营军校场处,李啸、祖大寿、祖大乐等人,一齐跪地迎旨。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五月以来,鞑虏乘我辽东军兵西援山大之际,进犯宁锦,掳掠人畜,涂炭生灵,以致辽西危急,东北板荡。幸有赤凤卫指挥使李啸,驰驱王事,扶危戡乱,千里北援,灭敌城下,鞑虏余部闻威遁去,宁锦各城转危为安。朕闻奏报,不胜欣然之至矣。李啸忠直大义,为王先驱,得此虎将,大明之幸也。此等显功,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为宠命乎?兹特晋李啸为从二品都指挥同知衔,加授散阶镇国将军,赐武勋为护军,并升军职差遣为赤凤总兵。另赏锦袍一袭,銴金盔甲一件,上品宝剑一把,以显荣宠。所部从征将士,俱谕兵部从优叙议。望李啸戒骄毋矜,另加丕绩,克尽职守,戮力中兴。钦哉!。。。。。”
“臣叩谢天恩,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啸一脸恭敬之色地从宣旨太监手中,接过封赏的圣旨。
随后,祖大寿、祖大乐、祖大弼等一众大将,也分别接过圣旨,叩谢天恩。
其中,祖大寿升为辽镇总兵官,祖大乐则加授骠骑将军,祖大弼亦荣升副总兵。
祖大寿一声令下,立刻有帐下亲随,送了一盘500两的雪花银子,给了宣旨太监,那太监一脸喜色地走了。
随后,一脸感激之色的祖大寿又是传令,全军欢宴,为一众人等的晋升庆功。
祖大寿随后,亲自给李啸倒酒,以示感激与亲热。
祖大乐也不顾及岳丈的身份,频频向李啸劝酒。而祖大弼,更是拉着李啸狂饮不停,只不过,他对李啸的称呼,已悄悄地从老弟,变成了李总兵。
不过李啸还是立刻纠正过来,告诉他,兄弟之间这般称呼实为见外,还是叫自已李老弟更顺耳些。
祖大弼见李啸这般随和,十分欢喜,言语愈见热络亲切。
见到众人对自已这般迎奉巴结,李啸心下又是一番感慨。
其实皇帝这道升赏的谕令下达,李啸心中,并没有多少手欢喜之情。
因为,皇帝所给的封赏,多为虚衔,最重要的一处,便是将他从原来的参将一职,升为总兵,这般晋升,实际利益却不多。
因为李啸现在,还是属于卫所编制,其实算不上正规的明军营兵与战兵。
大明边镇的军队,只有非卫所军队的军兵,才能逄是正规的明军野战部队。其中,总兵直领的兵马称“正兵”,副总兵直领的兵马称“奇兵”,游击将军所领的称“游兵”,参将所领的兵马称“援兵”,这些都是营兵,又称战兵,也只有这些人,才有资格领取朝廷发下的粮饷,而李啸的赤凤卫军兵,只有靠自已的卫所与土地自给自足。
现在皇帝免了赤凤卫五年钱粮,算是颇大优惠,只不过五年之后,李啸就要向上头缴纳屯粮与银两了。
对于五年之后的远景,李啸现在根本不以为意。
毕竟现在明朝已江河日下,摇摇欲坠,五年之后的大明远景如何,可想而知。
只不过,现在有了这个赤凤总兵的头衔,虽然土地与钱财方面没甚收获,但李啸知道,有了这个头衔,自已接下来对手军兵的进一步扩充,该是顺理成章了,也不会受他人非议与指责。
还有一点对李啸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便是,现在他为赤凤总兵,虽面积不大,却在差遣上与山东总兵刘泽清是平阶的。
也就是说,现在刘泽清已没有了名义上的领导权,李啸手下的兵马,皆是直属山东巡抚李懋芳负责。
尽管李啸早就丝毫不鸟刘泽清此人,便现在从官方意义上与此人彻底分离,且平起平坐,对李啸的地位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大的提升。
按李啸的规划,他下一步,便是打算将现在的每总兵马,扩建为营。
也就是,由赤凤总、铁龙总、金狼总三总兵马,改为赤凤营、铁龙营和金狼营。
按李啸的意见,每营兵马,应由三总人马组成,只不过,现在刚刚升格改制,为保证在物资供应上不会出现大范围的紧张,就先将从赤凤营改起,将其改为下辖三总的兵马额数。其他两总则虽同样升为营,但暂时保持兵马人数不变。
这样的话,赤凤营下辖三总,也就是九哨的兵马,以一哨5队盾兵,10队枪兵来算,总共有45队盾兵,90队枪兵,另外横行哨扩为600人,玄虎重骑扩为600人,飞鹞子扩为600人,使骑兵总数达到1200人。火器部队则是暂时维持现状,只不过,辅兵人数亦以原来的一总600人,扩充至3倍,达到1800人。
这样一来,李啸的赤凤营内,共有盾兵4590人,枪兵9180人,横行队员600人,玄虎重骑600人,飞鹞子600人,火炮部队150人,鲁密铳手50人,辅兵1800人。
可以很容易算出,赤凤营共有18170名军兵,中其有一万五千多人为战兵。
这样的一支兵力,对于李啸这个赤凤总兵来说,亦是相当可观了。
李啸甚至在想,这支兵马,若训练成熟,用来对抗现在正在大西大同一带肆虐的多尔衮那一万多部队,应该也能完全抗衡。
唯一制约李啸雄心的,便是现在他的种田规模还不够,经济项目也才刚刚起步,哪怕只是将这赤凤营的兵马人数完全扩充完毕,怕亦要不少时日。
李啸心下初步估计,在扩充完成后,可能还要半年时间,这支扩充后的赤凤营兵马,才能真正形成战力。
况且,这半年的时间里,李啸还有要重点关注的事情,那便是研制和扩大火器部队。
李啸心下暗想,却不知道那东江镇副总兵沈志祥,可曾真正遵守约定,将那帮在皮岛上干维修活计的一众火器匠人给送到赤凤卫来。
如果有了批火器工匠,李啸的火器研发,才能真正进入实质阶段吧。
不过,李啸心下虽在关注此事,但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情,却正等着刚刚荣升赤凤总兵的李啸去做。
那就是,要前往宣府北路的金汤城,查看现在这座城池的各项工作进度。
毕竟自去年九月离开,已是大半年过去,自已却连建好的金汤城,是何模样都没见过呢。
故当日宴后,李啸又呆了两天,便向祖大寿等人辞行。
在与祖大寿等人告别后,李啸想带着祖婉儿一同前往金汤城,只不过,祖婉儿难得回家一次,十分不舍,李啸见状,便让她再于锦州城中多呆一段时间,自已先提前离开。
“我此去后,婉儿要好好照顾自已。”出发前,李啸搂着已挽了妇人发鬏的祖婉儿,一脸关切与不舍。
“奴家自会保重,倒是夫君此去宣府,却要一路小心。”祖婉儿整整李啸衣襟,同样满是眷恋之情。
“放心吧,我去过金汤城后,便立刻回返赤凤卫,再等你归来。”李啸一把将她搂紧。
祖婉儿在李啸温暖的胸前,幸福地依偎。
两人缠绵许久,李啸才与祖婉儿依依惜别。
“岳父大人,还请多多照顾好婉儿。”率着一众骑兵,从锦州南门出去的李啸,一脸牵挂地回望了一下锦州城内,然后小声地向祖大乐叮嘱道。
“贤婿放心,婉儿乃老夫掌上明珠,吾等自会对其关爱有加。且让她在家中上一段时间,界时,老夫会亲自派兵,护送她返回赤凤卫。”祖大乐捋须笑道。
李啸脸带微笑,又与祖大乐寒暄数语,便率众南下而去。
随后,李啸一行人马,一路南下,经山海关入永宁府,再折向西行,终于,在一周后,经延庆州进入宣府镇地界,再折向北行,两天后,便抵达了宣府北路的金汤城外。
当李啸远远地看到,那有初升的朝阳下,展现出自已浩阔雄峻身姿的金汤城时,无尽的喜悦与澎湃的豪情,顿时一同在他胸口激荡。
(多谢ququ月票,感谢支持)。(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
“想不到,李大人还在这宣府北路荒僻之地,能建得这般雄城一座,定国着实佩服!”李定国望着前面在朝阳下展露雄姿的金汤城,一脸惊讶与欣喜交织的神色。
李啸的脸上,亦是满满的笑意。
李啸派赤凤营营长田威率全部的步兵与火器部队,乘东江镇的船只返回赤凤卫,却令赤凤营副营长李定国和他一起,带着骑兵们前往金汤城,也是存了个让他和自自已一起见见金汤城的心思。
李啸看到,这座周长达16里的雄城,四周环挖了阔达十米的护城壕,整体外观因未包砖,在朝阳下呈现出一种极具历史厚重感的苍黄。
整个城池,只开了东门与北门两处城门,而在城墙上,瓮城,望厅,吊桥,角楼,堡楼,雉堞,女墙、马道等设施,一应俱全。
而快行到金汤城东门外时,李啸注意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