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崂山鬼道-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园内静的出奇,王金槐坐在椅子上却东张西望,屁股底下的椅子,也一点一点的往我这里靠来,我知道他害怕,月光还被偶尔经过的几朵云彩挡住了,除了回廊里那两盏灯笼外,没有别的光源,偌大的花园显得有点黑沉沉的,因为时辰没到,蜡烛不能点,我抬头看了看天,北极星已经移到了头顶上,我知道时辰到了,站起身来。王金槐见我站起来,也马上跟着站了起来,说道:“道长,时辰到了吗。”我说“到了,开始吧,我们先去把下面两个骨灰坛子搬上来,你跟着我不要害怕,死人都是怕活人的,心正之人,诛邪不侵。”说完,我把七根蜡烛点上,王金槐跟在我后面往古墓走去。
一路下去,搬开挡着墓室的门板,我跳了下去,来到石棺边上,先把写着王氏两个字的骨灰坛搬出来,交给外面的王金槐,“王先生注意点,不要把坛子上的小石碑弄下来。”我没忘记提醒王金槐,怕他一害怕,再把上面的石牌弄掉,今晚就白忙活了,随后我又把赵佶的那个坛子搬出去,王金槐接着,我跳出古墓,让王金槐搬着王氏的骨灰坛走在前面,我搬着赵佶的走在后面。我们小心翼翼的搬着骨灰坛走出了池塘,来到我布的七星阵中间,我把赵佶的骨灰坛放在写着赵佶两个字的纸人身上,又接过王氏的骨灰坛放在另一个纸人上面。弄好这一切,让王金槐到回廊那边等着。
我来到香案前,点起三根香插到香炉里,拔出背上的桃木剑,拿出背囊里的招魂印,还有两张黑色的纸符,右手持剑,左手持印,开始嘴念咒语,我想那一刻我犹如太上老君下凡一般,肯定威风凛凛,可惜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光辉形象。
念着念着,我右手一抖,剑尖一闪,粘起桌上一张符,剑指七星阵中的两个骨灰坛,“撕拉”一声,符纸居然着了,接着又是第二道符,两道符纸烧完之后,我拿过那一张墨黑色的纸,奋力画出一道符咒,然后朝着赵佶的骨灰坛上扔了过去,只见黑色纸符,像被磁铁吸着一样,飘悠悠的就落在了骨灰坛上面的小石碑上。
骨灰坛剧烈的抖动着,就像被两个人来回拉扯一样,不管如何抖动就是不倒,我一看这样,又拿过那张黑纸,快速的画上符,朝着骨灰坛扔去,跟上次一样,纸符飞到了赵佶的骨灰坛上,这下坛子晃动的更厉害。没几下坛子终于歪倒在纸人上面,盖着坛子的小石碑也滚出去老远,只见坛子里洒出了几块黑色的骨头,在蜡烛晃动的光线下,格外渗人。我停止了念咒语,盯着那歪倒的骨灰坛子,一切仿佛都没有发生过,还是那么静。这个法术我这是从师父那里学过,可是第一次实用,难道我那个环节出了错误,怎么没有反应。
就在我疑惑间,只见那写着赵佶名字的纸人动了起来,起先我以为是风吹的,但是看看没有风,但见纸人动的越来越厉害,不几下竟然从骨灰坛下钻了出来,施施然的站了起来,停顿了一下,竟然往我这里走来。
我用剑一指纸人喝道:“来者何人?”
纸人愣了一下,竟然有声音发出来,“你是谁,怎么跟朕说话,你们把朕压镇了这么多年,身为我大宋子民,尔等还是修道之人,你们助纣为虐,残害人君,难道就不怕天谴。”
一听对方自称朕,我就明白了,这真是赵佶,不过我还是好奇,他赵佶不是葬在永固陵吗?不行我要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谁会这么出这么恶毒的阵法困住一个灵魂。想到这里我说道:“我是崂山道教金山派门下道人雷云子,你是谁,怎么敢自称朕。”
“我是谁,我是谁。”纸人自言自语的说道,“唉”突然纸人叹了口气说道,“我是一个丧家亡国的人,我叫赵佶,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现在是1568年明隆庆五年,如果你是宋朝的皇帝,怎么会葬在这里。”
纸人幽幽的说道:“我已经在此忍受了4百多年的折磨了,往事不堪回首啊,道长能否给我讲下自我朝南渡后的时事。”
“好啊,我给你讲讲,不过你也要告诉我你为什么会葬在这里,什么人设下这么个局来困住你的。”
当下,我就把南宋赵构一朝,秦桧如何专权,岳飞如何忠义却被害风波亭,到陆秀夫背幼主怀宗赵昺跳海自尽;听得宋徽宗是叹气不止,“悔不该当初重用即重用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免,等六贼。使我沉迷于书画之中,生活穷奢极侈,致使奸臣当道,忠臣无报国之处。”
《 其实史书上评价宋徽宗说他:在位期间,“妄耗百出,不可胜数”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搜集奇花异石运到汴京开封府,修建园林宫殿,崇信道教,尊号“教主道君皇帝”,任用贪官宦官横征暴敛'3',激起各地民变。其中以新党蔡京任丞相与宦官童贯为将军所引致的问题最严重。
赵佶好大喜功,不顾宋辽已百年和平相处,于宣和二年(1120年),与金国结成“海上之盟”,联合灭辽。1122年,金军攻克辽南京(今北京市)。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太宗遣谙班勃极烈完颜斜也、完颜宗望、乙室勃极烈完颜宗翰分两路南下入侵北宋。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126年1月18日),赵佶无法应付时,急忙禅让天子的宝座给他儿子宋钦宗去对付,自己则当“太上皇”,但终究无法挽回局势。》
还有人说,宋徽宗是历史上最荒淫无道的皇帝之一,可以说积历代昏君之大成:好色,奢侈,贬斥忠臣,好大喜功,疏斥正士,狎近奸谀。于是蔡京以狷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溺信虚无,崇饰游观,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可以说宋徽宗除了在书画上的成就外,是一无是处。
“ 这位道长,我就把我为什么在这里的事情告诉你吧,我被劫持到北方后,先被关押在五国城。因为受不了金人的折磨,先后几次将衣服剪成条,结成绳准备悬梁自尽,被钦宗抱下来,后金人又将我们移往均州,此时我已病得很厉害,不久就死在土炕上了,我死后,金人找来了几个道士,我也不知道是哪一派哪一门给金人出了个主意,把我的尸身被架到一个石坑上焚烧,烧到半焦烂时,用水浇灭火,将尸体扔到坑中。又用符咒把我灵魂封在尸骨里,如果没人知道我的尸体在哪里,找不来行家给我招魂,我的灵魂就被封在了尸骨中永远出不来了,他们把我的尸骨带到这里,用这困龙局把我的灵魂封在这里,我的灵魂每日受着阴寒之气的侵染,生不如死啊。这也是报应吧,多亏道长相救,如果不是今天遇到道长,我还不知道会被折磨到什么时候。”
………………………………
第八章 赵佶宝藏
一国的皇帝,沦落到如此地步,让人情何以堪。想一想,死在异族铁蹄下的普通民众,但凡当时的赵家子孙有点魄力,也不会把这大好江山丢掉,百万禁军竟然不敌十几万金兵,不是我大宋子民无能,实在是赵佶这皇帝太菜了。害人害己害天下。
“把你困在这里,不光是为了折磨你,这个风水局,是关系着你的子孙后人的,影响了他们的性格和命运格局,还关系到国运,为什么高宗一朝没有后代,奸臣当道,忠臣被屠,有多少次都要收复失地了,却放弃,也跟你被葬在这里有关。看来金人也有风水高手,只是千算万算没算到,金国会亡在蒙古人手里,我救你也是机缘巧合,也就是天意吧,不管你以前多么荒诞,但毕竟也受了这么多年的磨难,上天有好生之德,也是借我之手救你出这比地狱还要苦的地方吧。一会我就超度你和王皇后,出这苦海,早登极乐。有什么心愿你告诉我,我能帮你的尽量帮你完成。”
我说完后,看见纸人对我轻轻的鞠了一躬,让皇帝给我鞠躬,这感觉也太爽了,不管是不是过期的皇帝。
“过去的已经没法补救了,就算在悔恨也改变不了现实: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纸人吟完这首诗,就没有再说话,但是我能感觉到他心里的悲凉,生不能回故国,死不能入祖茔。
我说:“你还有什么心愿未了,现在就告诉我,时辰已经不早,过了子时你就很难找到黄泉之路,现在我要为你们超度了。”
纸人赵佶说道:“我没什么心愿了,几百年过去了,青山依旧在,故园化尘埃,物是人非,我没有什么可以答谢道长的,当年金军第一次南侵,我传皇位于太子,带着蔡京、童贯等借口,烧香仓皇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到蒙城后,怕金军继续南下,我就把从宫里带出来的一批历代名人书画和金银珠宝还有不少道家秘籍,藏在了蒙城西北,离蒙城40里处的尖山,山腰有一处山洞,当时我是让童贯带人去的,具体位置我也不知道,他们藏好后又把洞口封了起来,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被人发现没有,如果还在,你细心找的话一定会发现的。如果找到就请道长把书画好好保存,也算是我留个后人的一点遗产吧,至于财宝道长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那些道家秘籍,说不定对道长修道有帮助,我今天能够得脱此苦,已经心满意足了,剩下的事,就是要去地狱找那些害我的奸臣算账。道长清做法吧,让我和苦命的皇后早点团聚,她也跟我一起受了这么多年的苦。”
我知道当年的宋徽宗也是好道之人,当年还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如果真能得到当年的道教秘籍,对我对我们整个金山派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赵佶说完,我就又拿出两张黑色的纸符,口念招魂诀,扔上另一个骨灰坛,跟赵佶的一样,这个骨灰坛也是晃动了几下,倒在地上,冲破禁忌的魂灵附在纸人身上,站了起来,走上赵佶的纸人。我也来不及看他们夫妻如何去卿卿我我了让他们在去地狱的路上好好聊吧。
趁着时间还好,我手持桃木剑,口念往生咒,在蜡烛上点燃早就画好的符纸,烧尽后放到了香案上盛酒的碗里。
只见,随着我念咒的速度加快,周边的七根蜡烛渐渐的有明转暗,火焰渐渐的有大到小,最后只有中间还跳动着一点蓝色的火焰,好像一只萤火虫,拼命的跳跃,细小的蓝色火焰闪着蓝幽幽的光,映着中间的两个纸人,格外诡异。我估计王金槐,已经在那里吓坏了。当微弱的烛光快要消失的时候,我端起加了符咒的酒碗泼上,中间的两个纸人,只见,纸人身上腾起一团火焰,眨眼睛,就剩下了一团烟雾,看着那团烟雾笔直的往天上飘去,我松了一口气,这时蓝幽幽的烛光又恢复了原来的光芒,欢快的跳动着。
我又在香案前把剩下的纸钱点燃,送佛送到西,好事做到底,看在他也曾经是个皇帝又告诉我藏宝秘密的份上,送点钱给他们路上花吧。赵佶这个皇帝做的也太惨了,死了还要受这么多的苦楚。
随着纸钱烟火渐渐熄灭,周围又恢复了宁静,我对着王金槐藏身的回廊挥了挥手。
王金槐从藏身处走了过来,“道长结束了吗?那纸人这么会站起来。”
“结束了,都送走了,我们收拾东西吧。”我边说边收拾东西。
“道长这两个骨灰坛这么倒了,怎么处理啊。”王金槐边看边问道。
“我来装好骨灰,先放在这里,明天让魏员外找人处理吧,你把香案上的东西收拾好,我们准备回去。”借着蜡烛的光线我把赵佶和王皇后那黑漆漆的骨头捡起来又放到骨灰坛里,上面拿了两个我装酒做法用的碗盖起来,放到一起。灭了蜡烛,背上我的背囊。
王金槐跟着我往客房走去,“道长,你们都说什么了,我离着远听不到。”王金槐抑制不住好奇心,边走边问。
“别着急,到了房间我会告诉你。”
此时子时已过,魏府家人都已入睡,整个府邸静悄悄的, 穿过回廊,我们回到前院的客房,洗漱完毕,躺在床上,我就把赵佶说的事情前前后后跟他说了一边,当然不能把赵佶藏宝的事情告诉王金槐,世人多贪念,难保他不会为了钱财出卖我。再说我现在还要去京城,也没有时间去寻宝。
听完我的述说,王金槐也是唏嘘不已,谁会想到一国之君竟然到了这样的处境。
一夜的忙碌,也确实累了,连基本的打坐练功都没做,就沉沉的睡去。
似梦似醒间,我看到一个身穿黄衣的中年男子手拉一个30来岁的俏丽女子,站在我门前,黄衣男子和那女子一起给我鞠躬,然后悄然转身离去。我下意识的去打拱还礼,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
原来是南柯一梦,但是我知道这不是梦,是意识,一种精神意识,别看赵佶是皇帝,但是还是有感恩之心的。这是来跟我告别。
………………………………
第九章 铁佛寺
我看了看床上的王金槐,也许是昨天累的,现在还睡的很香,看天色还早,也就没叫他。
自己一个人出了房间,魏员外他们还没起来,除了几个家人在打扫院子,没有看见别的人走动。
我就溜达着来到了后院,后院还没有人来过,昨晚烧纸钱和纸人的残灰已经风被吹走了,只留下烧过东西的痕迹,两个骨灰坛静静的在香案前放着。我把掉在地下的两块小石碑扔到了池塘里,以免别人看到赵佶这两个字。
处理好这些,我又在草坪上练起了师傅教我的伏龙拳,一趟拳打完,身上已是汗水淋淋,转身回去想冲个凉,但见回廊里站着一个 , 穿着浅绿衫子的女子,一米六七的个头,旁边跟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丫髻,那女子出了回廊径直朝我走来,近来看,原来是魏小姐,前几天初见魏小姐的时候因为被妖孽附身,所以比较憔悴,现在妖孽已除,年轻人恢复的也快,脸上已没有以前那种憔悴的模样。原来没有仔细的看过,现在细细的打量,只见他生的两条春山含翠的柳叶眉,一双秋水无尘的杏子眼,莲脸生波,桃腮带靥,耳边带着两个红宝石的坠子。
“道长,小女子多谢道长救命之恩,前几日看道长忙也没来道谢,今日来花园正好看见道长在此,所以小女子也不避嫌疑,请道长见谅。”正是不笑不说话,一笑两酒窝,活脱脱一个绝色美女,就连我这道心坚定之人也不由得心中一荡。
“小姐客气了,我道家就是以锄强扶弱,斩妖除魔为己任,这次也是有缘,小道去京城经过这里,才得遇这事。”
“道长要去京城,我父亲也说过段时间去京城看我堂叔,说不定我和道长还会在京城见面,到时候还请道长给我讲讲你们道家的故事。小女子先回去了,道长记住啊我们会在京城见面的,记得我叫魏子涵。”
说完、魏小姐转身离去,我也跟在后面不远处,一起往前院走去,在拐弯的地方看到从魏小姐袖子里掉出一副粉红色的手帕,我急忙拾起来,刚想叫住魏小姐,可是人已经远去,那里是女眷住的地方,我也不便跟过去,我打开手帕,只见手帕上写着四句诗:莫上梅花怨薄情,梅花不负岁寒盟?调羹欲问真消息,已许风流在长亭。诗的意思我是明白的,可是我一个道人,四海为家那里有谈情说爱的条件。
其实以前的很多道士都是可以娶妻生子的,就像大名鼎鼎的龙虎山张天师,就是代代相传的,不结婚不生子他去那里传,当年张道陵得道成仙后,就规定天师道的教主他们张家包了。
不管了这些了,千万别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人家毕竟是大家闺秀,我不过一小道士而已。
来到前厅魏员外跟王金槐都在那里,我粗略的说了下昨晚的事,就说是金国的一个将军和夫人的合葬墓,被人用法术把灵魂困在了这里,昨晚我们已经把他们摆平了,以后不会有事了,不过还有他们的骨灰要找地方重新安葬,这也是我跟王金槐商量好的,我怕他说漏了嘴。
魏员外听我说都弄好了,忙说道:“没问题,道长不是要去铁佛寺吗,在那附件有我家一块地,平时也没人去种一直荒着,就把骨灰葬哪里吧。。还有道长以前为小女的事,我曾许下赏格,我看道长是修道之人,也不适合娶我女儿,这样吧,我给道长纹银二百两。”说完,挥手让魏安拿过来一盘银子,我知道魏员外是怕我提娶亲之事,用银子封我嘴,像他们这样的家庭,都是讲究门当户对的,谁会把闺女嫁个道士。
我说道,“那小道就不客气,愧受了,还要麻烦魏员外找人陪我们把骨灰去安葬了。”
魏员外说:“那是,道长请放心吧,我都安排好了,他们还会把你们送到铁佛寺,顺便给你和王先生准备了些吃食之物,那里已经没有和尚,是个空庙,带点吃的不怕到时找不到东西吃,道长还需要什么尽管说。”
现在事情都处理好了,魏员外恨不得我们快点离开,毕竟这不是什么好事,在这样的小城市,一点事也会传的满城风雨。我把盘子里的纹银装进了背囊,一共是10锭,一锭20两,我留下2锭,放到王金槐面前的桌子上,“王先生也出了不少力,这些银两就算是辛苦费吧。”
“道长我不能要,我也没出什么力。”其实我知道王金槐家境不是很宽裕,明年还要去赶考,这一切都是需要钱的。我知道读书人好面子,想拿也不好意思拿。看王金槐不要,魏员外说道:“道长,王先生的那份我准备好了。”说着让魏安又去拿来五十两银子,这下王金槐没客气,谦让了一下就收起来了。我也把剩下的两锭银子装起来,到时候找个机会再给他吧。
吃过早饭,魏员外安排魏安带着几个家人,还有一辆马车,两个骨灰坛已经搬上了马车,车上还有几把铁锹,我和王金槐上了车,魏员外站在府门外一直目送我们远去,遗憾的是一直没看到魏小姐出现,摸了摸放在怀里的手帕,心里有点失落。
车子出了城一路往城西而去,这是条废弃的官道,虽然还有不少行人,但是已经没有官道的平坦,到处坑坑洼洼的,坐在车上也颠的难受,我索性下来走着。
道路两边的田里,种着谷子高粱等作物,昨天刚下过雨,地里也没有人干活,时值八月也正是农闲的时候,经过一个村庄,只见树下坐满了乘凉喝茶的农人。
不到一个时辰,我们就到了魏员外说的那块空地,我粗略一看,也不错,就找了一块高点的地方让他们挖墓坑,一会挖好墓坑,让人把骨灰坛放到墓坑里,筑好墓后,我又烧了点纸钱,然后收拾东西,我们一路往铁佛寺走去。
这里离铁佛寺也不远,远远的就能看到那巍峨的大殿。
穿过一条小路,不一会我们来到了铁佛寺,但见整个寺庙占地十亩左右,只是破败的不成样子,山门上刻着,铁佛古刹,四个字依稀还能看的出来,庙门两侧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铁佛镇四方,方方太平,下联是,观音佑八地,地地安康。进了山门,但见院中一座大殿,左右两座配殿,后院有一钟楼,院里古树郁郁葱葱,只是荒废的久了,杂草从路上铺的石块钻了出来,愈显荒凉,魏安他们跟在后面,搬着魏员外给我们准备的吃食,一路走去来到大殿门口,那大殿门窗已经脱落,满地鸽翎鼠粪,败叶枯枝,正中一尊2丈多高的大佛,大佛身上落满了蛛网尘埃,但是依然肃穆雄伟。
我让魏安打扫了个角落,把东西放下。说道:“你们回去吧,代我谢谢员外了。”又摸了一两来碎银子,递给魏安。“你们几个辛苦了这点银子回去打点酒喝。”魏安不要,我硬赛了给他,说道,“那谢谢道长了,没有什么事我们就回去了,下次道长经过寿光一定来魏府找我们玩啊。”
送走了魏安几个,我就和王金槐,出了大殿来到了院子里,整个寺庙没有一个僧人,显得无比的荒凉,别说找了然长老了,就是找个能说话的,问问都是不可能的。我们穿过后殿门,来到了后院,后院一样的荒凉,只是有座钟楼钟楼,门虚掩着,在后院的正中央,显得有点与寺庙的格局不大协调,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王先生,我们要找人问问,了然长老葬在那里,你是本地人看看我们去哪里找人。”还没听到王金槐说话,只见钟楼虚掩的门从里面推了开来。
………………………………
第十章 钟楼受困
只见钟楼那满是灰尘的门,吱呀呀,从里面推了开了,门开处只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女孩出现在钟楼的门口,小女孩脸色枯黄,梳着两个冲天辫,在离我们四五步的距离上看着我们,眼色灰暗,脸上透着一股邪气,那迷离的眼神不善的看着我们,离着四五步的距离都能闻到一股腐臭的味道扑鼻而来,我纵身挡在王金槐面前,拿出桃木剑,指着小女孩道:“你是谁家的小姑娘,怎么会在这里。”只见那红衣小孩,什么也没有说,一闪身跑出钟楼就往后面的寺庙院墙跑去,院墙上有好几个豁口,一眨眼小女孩就跑过一个豁口。我一看她要跑,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