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谋天下-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诚和陈矩本就互相看不顺眼,此刻一个要进,另一个非要拦着,自然是吵得不可开交。

    不过陈矩仗着身强力壮,也不与张诚废话,直接便闯了进来,这才有了如今这副场景,不过这番打闹,却是让朱翊钧越的生气。

    “够了,你们俩一个司礼监掌印太监,一个秉笔太监提督东厂,在此打打闹闹成何体统,要是不想干了就统统给朕滚去凤阳守陵!”

    张诚却是直接扑上来哭诉道。

    “陛下,您要为臣做主啊!臣奉陛下之命在外不许别人进来,可这陈矩带着大队人马便到了毓德宫外,而且还说什么奉了太后娘娘之命,太后娘娘分明在接见进宫朝贺的命妇,怎么会让他带着这么多侍卫到毓德宫来,臣拦着他不让进来,他便强闯了进来,陛下明鉴啊!”

    “陈矩,这是怎么回事?”

    朱翊钧眯起眼睛,口气却是有些不善。

    任哪一个皇帝听说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人带着大队人马来到自己的寝殿,怕是都不会高兴。

    “陛下容禀,臣奉太后娘娘口谕,请陛下即刻前往慈宁宫觐见!方才寿王殿下在慈宁宫当中遇袭,如今昏迷不醒,太后娘娘已经下旨,命皇城内外即刻戒严,如今慈宁宫中还有诸多命妇,早已经乱成一团,臣斗胆,请陛下立刻虽臣赶去慈宁宫主持大局!”

    陈矩撩起衣袍,跪在地上,沉声说道。

    不过他刚才说完,朱翊钧便立刻站了起来,眉宇间闪过一阵暴怒。

    “谁人如此大胆,竟敢在宫禁之内行凶!张诚,立刻摆驾慈宁宫,还有,即刻将骆思恭叫去慈宁宫见朕!”
………………………………

第三百一十七章:乱上加乱

    就在陈矩赶往毓德宫去请皇帝的时候,慈宁宫的前殿却是乱成了一团。

    一众命妇眼见慈宁宫外突然布上了重重防御,顿时骚动起来,而李太后心中牵挂着朱常洛的伤势,压根无暇向她们解释什么,吩咐几个内侍暂时将这些命妇留在殿中,自己便带着王皇后去了后殿,留下几个入宫有些年头的妃子主持大局。

    郑氏身为贵妃,此刻本应该第一个站出来稳定局面,但是当她看到朱常洛浑身是血被抬进来的时候,心头却是莫名的一松,迟疑了片刻。

    等到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落了人后,而且就在此时,她忽然感到一阵腹痛,头上也渗出细细密密的汗珠。

    “娘娘……娘娘您怎么了?”

    随在郑氏身后服侍的那个宫女顿时一阵慌乱,扶着郑氏急急的问道。

    “疼,疼死本宫了……”

    郑氏腹中翻来覆去如同刀绞一般,话都说不出来,只是指着她面前的一盘白玉般的饼子。

    她身后一个领头模样的女子立刻上前,将那饼子小心的捻下一点点,放入口中尝了尝,随即便是立刻生气的道。

    “鲜虾饼?你们这帮贱婢,谁准你们将这种东西给娘娘端上桌的!你们等着,娘娘若是出了什么事儿,皇上定然饶不了你们!”

    说罢,转身跪在郑氏的面前,道。

    “娘娘您且忍一忍,方才刘太医已经去了后殿,奴婢这就去找他过来为娘娘诊病!”

    不料她还没来得及起身,便被郑氏死死的抓住了胳膊。

    “不要!小秋,那寿王浑身是血,看样子伤势不轻,说不定连命都保不住了,这个时候,若是去打扰太后娘娘,她定会认定这次寿王遇袭是本宫指使,又想阻挠御医耽误他的伤势,到时候就算是陛下也保不住本宫……”

    郑氏的脸色越苍白,额头上的汗水越细密,只是这思维却是一如既往的清晰,勉强撑着说完了最后一句话,便昏了过去。

    “小秋姐姐,这……这可怎么办啊!”

    底下几个小宫娥扶着郑氏,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六神无主之下,只得对着那领头的宫娥问道。

    “这样,毓青,你带着人立刻送娘娘回宫,然后去药档的第三个格子里拿方子抓药给娘娘煎了,芷娴,你随我现在就去找陛下!”

    “是!”

    几个小宫娥听了这般吩咐,总算是有了主心骨,急急的照着这位小秋姐姐说的去做了。

    而大殿之中一片混乱,倒也没现郑氏悄悄的回宫了……

    慈宁宫后殿。

    厚厚的床榻之上,一位王服少年双眸紧闭,脸色苍白,肩头上的血迹触目惊心,而在他的床边,是一个须皆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御医,此刻正闭着双眼,在为王服少年诊脉。

    四周围着的人虽多,但是却没人敢出一丝声音,大殿之内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氛围。

    “刘太医,洛儿他身子如何,可有性命之危?”

    眼见得那老御医睁开眼睛,从朱常洛的腕上将手收回,王皇后焦急的问道。

    那老御医却不急着答话,掀开棉被,扒开了王服少年的上身检查了一番,这才作罢。

    “皇后娘娘放心,殿下并无性命之危!”

    刘太医也是常年在宫中为贵人们诊病的人,自然知晓事情的轻重,开口便给了在场的人一颗定心丸。

    听得这句话,王皇后才算是舒了一口气,心情陡然放松之下,差点连站都没站稳,甚至还要靠旁边的侍女扶着坐下。

    顿了顿,刘太医方才继续开口道。

    “启禀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寿王殿下的伤虽然看着吓人,但是却并未伤到肺腑,只是些外伤罢了,最多昏迷几日便会醒来,老臣方才察看了一下殿下的身体,除了颈部遭人锤击之外,全是淤青之外,并无其他伤痕,身上的血迹想来并非是殿下身上的,娘娘大可放心!”

    “这便好!”

    李太后也是松了口气,不过她比王皇后镇定的多,欣喜片刻之后,便道。

    “辛苦刘太医了,你且下去开方子吧!”

    “老臣告退!”

    待得刘太医退了出去,李太后的脸色方才重新变得冰寒起来,对着旁边的人道。

    “皇帝呢?都这么久了,怎么还没来?”

    “这……太后娘娘,说是方才贵妃娘娘突然腹痛,被送回了长春宫,陛下他兴许是……是到长春宫去了!”

    底下一个小内侍擦了擦汗,小心翼翼的道。

    “荒唐!”

    李太后气的浑身抖,指着床上仍旧昏迷不醒的朱常洛愤怒的说道。

    “如今他的长子,大明朝未来的储君,正躺在哀家的慈宁宫昏迷不醒,他却还有心思去那个女人的长春宫?真真是被她迷了心窍,这要是传到外朝去,他这个皇帝的颜面还要不要了!

    来人,传旨给陈矩,让他把皇帝和郑氏都给哀家押到慈宁宫来!哀家倒要看看,这个节骨眼上,那个女人又闹什么幺蛾子!“

    “遵太后娘娘懿旨!”

    底下的小内侍慌慌忙忙的跑了出去,李太后这才算稍稍平息了些怒火……

    与此同时,长春宫中。

    朱翊钧跟着那个叫小秋的宫女急匆匆的走进长春宫,却见郑氏面色苍白的在服着药汤,顿时放心了不少。

    只是郑氏瞧见他却是并未有喜意,反倒脸色难看,口气中带着惊愕。

    “陛下怎么来了?寿王殿下遇袭,此刻陛下应该在慈宁宫啊!”

    “陈矩方才与朕说了,他查探过那个小子的脉象,没什么大碍,朕听小秋说你在宴上昏倒,又不许她去找御医,朕才赶来瞧瞧你,可还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朱翊钧眉头微皱,却是上前扶着郑氏,顺手从宫女手上接过药汤,一口口的喂着她喝下,关切的问道。

    “小秋,谁让你去告诉陛下的!”

    郑氏却是脸色一沉,冷声喝道。

    “娘娘恕罪,娘娘恕罪,当时娘娘在慈宁宫中昏倒,又不准婢子们去请御医,奴婢六神无主之下,只好先将娘娘送回宫里,然后去禀报陛下……”

    “你!”

    郑氏一急,脸色顿时浮起一阵不正常的潮红,猛烈的咳嗽了几声,吓得朱翊钧连忙拍打着她的纤背,安慰道。

    “爱妃莫气,身子要紧,小秋她也是不知所措,才叫了朕过来,你便看在她一片忠心的份上,不要与她计较了!”

    “陛下不知,那寿王殿下被抬进慈宁宫的时候,浑身是血,看着吓人的很,臣妾就是怕耽误了诊治他的时间,才不准小秋去内殿找御医。

    反正臣妾的这个病没什么大碍,只是吃了海虾头昏昏沉沉的而已,服了药歇息几日就没事了,可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找御医过来,太后娘娘定会将寿王殿下遇袭和臣妾联系起来。

    到时候臣妾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可谁知小秋不分轻重,竟将陛下请了过来,这下太后娘娘必然会大怒的……”

    郑氏在朱翊钧的照顾之下,面色总算是好了几分,叹了口气,却是幽幽的说道。

    “爱妃放心,此事非你之错,朕会去太后面前分说清楚,不会叫你受委屈的!”

    望着郑氏委委屈屈的模样,朱翊钧心中一疼,顿时开口安慰道。

    不过他话音刚落,就瞧见陈矩走了进来,面无表情的说道。

    “皇上,太后娘娘有旨,请皇上和贵妃娘娘一同到慈宁宫觐见,她老人家有话要问!”

    “陛下……”

    郑氏抬起头,望着朱翊钧,眼神甚是可怜,顿时让他心中一软,好好的扶着郑氏躺下,道。

    “爱妃你且先歇着,朕去和太后说清楚!”

    说罢,转身便要往外走,不料陈矩却是上前一步,有些为难。

    “皇上,太后娘娘特意嘱咐,让贵妃娘娘同往……”

    “陈矩!你没瞧见贵妃如今身子有恙吗?朕一人去便够了,若是太后怪罪下来,自有朕来担着!”

    然后便是一甩袖子,大步走出了长春宫。

    陈矩望着郑氏虚弱的样子,叹了口气,随即便也抬步离去,追赶朱翊钧去了……
………………………………

第三百一十八章:皇帝驾到

    慈宁宫。

    随着刘太医的离去,后殿当中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朱常洛的身份太过敏感,他要是在这后宫当中出了什么事儿的话,那外朝的那帮大臣非炸了不可。

    幸好只是皮外伤,吩咐人让人替朱常洛换上干净的衣衫,然后将王皇后留下照顾朱常洛之后,李太后便回到了前殿。

    前殿当中仍旧是一片混乱,两宫皇太后,王皇后和郑贵妃都不在,只剩下几个妃子,也只能勉力维持着不闹出大乱子,肃清秩序却是做不到的,毕竟在场的人都是各家的命妇,品级冠带在身,不是可以轻易得罪的。

    “诸位!”

    李太后在一干内侍宫女的簇拥下重新回到主位上,双眸一凛,沉声开口。

    声音不大,但是却是让底下的嘈杂之声瞬间消失,这便是她曾身为秉政皇太后的威势。

    “今日冬至大宴,哀家本有意借此机会公布荣昌公主的婚事,但不料竟有贼人趁机混入慈宁宫,持械击伤哀家的孙儿,所幸蒙历代先帝庇佑,洛儿安然无恙,然刺杀皇长子乃大逆之事,哀家绝不姑息,为防贼子走脱,误伤各位夫人,皇城暂时封锁,诸位暂且在此稍待,待肃清贼子之后,哀家自会派人护送各位回府!”

    “臣妾谨遵太后娘娘懿旨!”

    底下的一干命妇总算是放下了心来,齐齐行礼道。

    尽管这个解释让人十分震惊,但是却总好过什么都不知道强。

    李太后点了点头,转头对着身边的一名内侍说道。

    “刘若愚,你即刻持哀家令牌出宫,去内阁请诸位先生入宫,就说寿王殿下在宫中被袭击,请他们立刻进宫觐见陛下!”

    “奴婢领旨!”

    那名为刘若愚的内侍领了旨意,便急匆匆的出殿去了。

    而李太后安抚了这些命妇之后,便另有两个宫使上前,行了个礼说道。

    “娘娘,陛下来了,此刻正在暖阁当中等候!”

    “去暖阁!”

    李太后脸色一沉,道。

    慈宁宫西暖阁。

    “儿子见过母亲!”

    眼瞧着李太后急匆匆的赶了过来,朱翊钧立刻识趣的恭恭敬敬行了个礼。

    不料李太后却是不搭理他,在主位上坐下,没好气的道。

    “皇帝还知道过来啊,你那心心念念的郑贵妃呢,哀家不是叫她一同过来的吗?”

    “母亲,贵妃她的确是身子不适,儿子路过长春宫便去瞧瞧她,如今她身子还虚着,这宫中如今又出了这般大事急待处理,母亲就不要和她计较了吧!”

    朱翊钧自然知道李太后在气些什么,小心翼翼的开口解释道。

    只是这句话一说出口,李太后却是猛地一拍桌子。

    “你还清楚这宫中出了大事急待处理?你可曾去后殿瞧过,那里躺着的是你的皇长子,大明朝未来的储君,他在哀家这慈宁宫遭人袭击,这么大的事儿,你竟还有心思往长春宫跑?这件事情若是传到了外朝去,怕是这个年节都过不好了!”

    “这……母亲,儿子来时陈矩说了,那小子脉搏强劲,并无大碍,儿子不过是顺道去了一趟长春宫而已,他们又能如何闹?再说了,如今年节将至,虽是出了这等事情,可暗中追查便是,母亲连皇城都封锁了,未免闹得有些太大了吧……”

    提起此事,朱翊钧却是有些委屈,陈矩在内监当中算是博览群书,医道杂术都有涉,他说朱常洛没什么大碍,自己也便没当多大的事儿。

    又恰逢那小秋急急忙忙的跑来寻他,说郑氏无故昏倒,又死活不准她们去寻太医,他心中一急,加上到慈宁宫来本就途经长春宫,也便进去瞧了几眼,谁能想到李太后竟这般生气!

    “你糊涂!”

    听着朱翊钧的争辩之语,李太后越的有些恨铁不成钢,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这个儿子还是一遇到关于郑氏的事情就乱了方寸。

    顿了顿,李太后转身对着一个宫女吩咐道。

    “你去将寿王刚换下来的衣衫拿过来!”

    不多时,那名宫女便捧着一个盘子回到了暖阁当中,盘子中间叠放着意见血迹斑斑的衣衫,依稀可见是一件深青色的王服,但是上面大片大片的血污却是让人触目惊心。

    “你好好瞧瞧这个,还觉得哀家是在小题大做吗?他刚被抬进慈宁宫的时候便是穿着这件衣衫,满身是血,生死不知,当时满朝的命妇皆是亲眼所见,这些人全都是你外朝那些高官们的夫人,如何还能够压下?”

    李太后瞪了一眼朱翊钧,恨恨的说道。

    “何况你也不想想,若是寿王出了什么事端的话,谁动手的可能性最大?又是谁得利最大?郑氏身上的嫌疑本就最重,如今寿王这边刚出事儿,她便病倒了,而且你这个皇帝还抛下自己儿子不顾,只顾着到长春宫瞧她,传到外朝去,让那些大臣们作何想法?何况谋刺皇子乃是大事,尤其寿王还是长子,若是就此压下,怕是连你这个皇帝也受人诟病!”

    “这……母亲,那孩子如今怎样了?”

    朱翊钧从见到这件血衣的时候,便已经明白了一切。

    他先前之所以先去了长春宫,又主张压下这件事情,当然不是因为他没有李太后的眼光,而是因为他对这件事情的情况所知太少了。

    其一是他并不知道朱常洛当时竟然有这般惨状,只听陈矩说道朱常洛并无大碍,便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紧急,其二则是他并清楚朱常洛被抬进慈宁宫的时候,竟是当着所有命妇的面,如此一来,事情可就真的无法掩盖了,再多加遮掩的话,只会让外朝的大臣们以为,他这个皇帝也参与到了这次的袭击当中。

    事实上,李太后虽然秉政数年,但是大部分政务都是交给张居正署理,而他如今已经驭极二十多年,亲政也有十余年了,把握大局的眼光自然是不会低。

    明白过来的瞬间便把握到了事情最关键的地方,朱常洛究竟如何了?

    若是他还活着的话,一切都还有转圜的余地,要是他死了或是真的重伤的话,那事情可就大了……
………………………………

第三百一十九章:真相?

    说实话,朱翊钧并不相信是郑氏动手袭击朱常洛。

    这不是偏私,也不是所谓的爱情蒙蔽了双眼,而且冷静理智的分析,告诉他这件事情不会是郑氏的手笔……尽管现在这个场面,所有的证据都隐隐在指向郑氏。

    要知道,郑氏的确想要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这些年虽然外朝的那些大臣们都固执的坚持要立朱常洛为太子,但是却始终僵持着。

    事到如今,国本之争已经不单纯是谁做太子的问题了,而是这个朝堂之上的话语权究竟在谁手中的问题!

    若是朱常洛最终在这帮大臣的坚持下被立为太子,那么朱翊钧这个皇帝的威信就会大大降低,而朝臣则是可以借拥立之功扩张自己的势力。

    而就现在的情况来看,郑氏还是有赢面的,不仅是因为自己站在她这一边,更是因为朱常洛的所作所为。

    自这个小子出宫以来,便一直锋芒毕露,朝中的多次动荡背后都少不了他的影子,到了南直隶之后更是没有人能够治的了他,就连根基深厚的魏国公府都在他手中折戟沉沙,这次冬至大祀又亲自下场,狠狠捞了一把声望,博得了军方和臣的赞许。

    这看起来是好事,但是要知道,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就有坏!

    这一次朱常洛帮了军方,就算是最后有挽回的手段,但是必然会让一部分臣对他产生疑虑,毕竟他是日后可能成为储君的人,他们不得不去考虑这个储君以后会更加亲近谁,这是其一。

    还有就是朝臣之所以会拥戴朱常洛,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皇长子而已,更是因为他怯弱无能,没有存在感,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朱翊钧对这帮臣的想法清清楚楚。

    所谓圣天子拱垂而治,才是这帮臣一直在鼓吹的盛世,但是实质上不过是架空皇帝,将皇帝变成一个提线木偶罢了!

    他之所以一直瞧不上朱常洛,甚至一年到头都不见上他一次,完全当他不存在,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出身低贱,会让自己想起当初的荒唐而感到羞耻。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个儿子着实让他瞧不上眼,每回见到他都是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若是将大明朝交到他的手中,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不过很显然的是,这样一位皇子,却是大臣们想要的君主模样。

    但是如今朱常洛风头渐盛,朝中大臣也对他的手段隐约有些忌惮,至少在朱翊钧这里,已经清楚的可以感受到,朝臣们对他的压力不如前几年的那几次针锋相对了。

    所以无论如何,郑氏都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对他下手,而且是挑在这个一个敏感的时刻……

    “放心吧,若是他出了事儿,哀家还能这么镇定的坐在这里吗?刘太医来瞧过了,说是颈部被人用力击打,不过却没什么大事,休养几日就好了!”

    李太后瞥了一眼自家儿子,叹了口气说道。

    “那这衣衫……”

    “这衣衫上的血迹不是他的,哀家方才抽空问了在场的几个人,才知道那暴徒闯入偏殿之前,已经打死打伤了好几个守门的内侍,寿王撞见他的时候,正好是要出门,便倒在了那些内侍的血泊当中,这才染了一身血迹!”

    眼见朱翊钧一副松了口气的模样,李太后却是摇摇头,继续说道。

    “不过你也不要高兴的太早,不是哀家要与那郑氏为难,而是这件事情太过奇怪,单凭寿王出事之后郑氏得利最大这一点,她便洗不脱干系!

    哀家之所以命人即刻封锁皇城,将消息锁在皇城当中,等着皇帝过来,不过哀家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方才哀家已经命人传召了内阁的几位先生到慈宁宫来议事,而且那些命妇如今还都在慈宁宫中,她们一出去,这消息必然会立刻传遍京城,如何处置这件事情,就看皇帝的了!”

    “儿子知道,不过此事就算是要赖,也赖不到贵妃身上吧?”

    朱翊钧却是皱眉,对于李太后如此武断的将这件事情归在郑贵妃头上有些不满。

    倒是李太后冷哼一声,道。

    “哼,当年寿王尚未出宫之前,被叫去长春宫请安,却莫名其妙的掉进了湖中,这件事情哀家看在皇帝的面子上不愿细究,但是皇帝却也莫要当哀家什么都不知道!还有那郑氏如今身旁的贴身婢女,那个名唤小秋的,别以为改了个名字哀家就不认得了!哀家这双眼还没到老眼昏花的程度!”

    朱翊钧顿时一阵语塞,当年的事情的确是郑氏做的有些过分了,若是他别人面前,他还能维护一番,但是在李太后面前,这种辩解却是只能徒增笑柄,这后宫当中的手段,她老人家见得多了。

    “陛下,太后娘娘,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求见!”

    恰在此时,暖阁外却是传来了陈矩的声音,总算是替朱翊钧解了围。

    “儿子告退!”

    慈宁宫实际上是一座宫殿群,除了正殿之外,还有好几座偏殿,如今正殿当中都是命妇,朱翊钧便随意挑了一座偏殿,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