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谋天下-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只要君臣一心,休养生息,要不了几年,国力自会提升回来。

    而若是因一时之平稳而放任党争坐大,将会彻底动摇这个王朝的根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无敌的防线从来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所以才有攘外必先安内之说,这也是朱常洛提议在出兵之前先肃清朝中建州女真奸细的原因……

    不过朱常洛也清楚,这次的动静闹这么大,必须要有一位威望足够的大臣站出来稳定局面,这也是他今天来到王锡爵府邸的原因!

    “见过寿王殿下!”

    因着昨天便投了拜帖,所以朱常洛的车架方才走到府邸门前,王锡爵便已经带着人在迎候。

    待得朱常洛下车,王锡爵拱了拱手,道。

    “元辅大人客气了,本王贸然打扰,还请元辅恕罪!”

    朱常洛拱手还礼,道。

    王锡爵一笑,摇了摇头,若有所指的说道。

    “殿下才是客气了,老夫等候已久,殿下请吧!”

    朱常洛微微一愣,旋即便明白王锡爵话中的意思了,昨天梁永和骆思恭离开之后,着实是在京城当中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毕竟他们的时间不多,就算是低调行事,也总有些动静是瞒不过别人的。

    而昨天二人同时到自己府上拜访的事情想必也已经传开了,自己着急着要请王锡爵出面稳定大局,王锡爵作为内辅,又何尝不是急着找自己了解清楚状况呢?

    一念至此,朱常洛顿时镇定下来,拱了拱手,随着王锡爵进了大堂当中。

    既然想明白了如今的局势,朱常洛也便不着急了,坐定之后和王锡爵东拉西扯,反正就是不提正事儿,这种事情,总是谁先开口谁吃亏!

    不过到最后,还是王锡爵先沉不住气,倒也不是说朱常洛比王锡爵更沉稳,而是朱常洛虽急,但是现在仍有朱翊钧的旨意在上面扛着,即便是群臣闹起来,也是以后的事儿。

    而王锡爵现在却是两眼一抹黑,压根不知道到底生了什么状况,锦衣卫和东厂的全力出动,已经引起了文臣集团绝大的警惕。

    他作为文臣集团的领袖,却连皇帝为什么将锦衣卫和东厂派出来都弄不清楚,无疑是将自己摆到了砧板上,任人宰割!

    所以他宁可在和朱常洛对话当中占几分下风,也着实是不能再等了!

    望着对手中茶杯滔滔不绝的朱常洛,王锡爵终是叹了口气,道。

    “这茶殿下若是喜欢,老夫明日便命人送些去王府,不过怕是殿下最近,也没心思品了吧?如今这京城当中乱的很,东厂番子和锦衣卫的堤骑四处乱窜,也不知到底出了什么大事!”

    “元辅说笑了,那东厂和锦衣卫就算有再大的胆子,怕是也不敢到元辅的府邸来闹事的!至于出了什么大事,父皇不是已然下诏了吗?如今大战将起,为防京中有倭国奸细,故而才如此大动干戈!”

    朱常洛却是不急,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道。

    王锡爵摇了摇头,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道。

    “殿下,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不瞒殿下说,早在几年以前,我大明和倭国次开战之时,便已经秘密拔除过一次朝中的奸细,当时是老夫和骆指挥使亲自主持,这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内,老夫觉得,那倭国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未必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再次安插奸细!”

    顿了顿,王锡爵声音转淡,继续道。

    “何况老夫若是没有猜错的话,陛下这次是打算对建州女真动手了吧?而且此次调动锦衣卫和东厂的权力,应当在殿下手中吧?”

    朱常洛心中一惊,不愧是老狐狸,这次的事情主持的人是自己,这不难猜到,但是这次行动的目标是建州女真,这可就非一般人能够想到的了。

    要知道,他和朱翊钧商定计划的时候,可是特意将王锡爵等人全都支了出去,也就是说,内众人是不清楚朱常洛打算借此机会偷袭建州女真的,但是王锡爵却能一口道破,着实是也让朱常洛有些头皮麻。

    这件事情可容不得玩笑,除了王锡爵之外,还有多少人猜出了这件事情的真相,若是传到努尔哈赤的耳中,那他们先前的谋划可就全白费了!

    心中一急,朱常洛终于不淡定起来,问道。

    “元辅,此事还有多少人知晓?”

    话音一落,便见得王锡爵嘴角露出一丝得逞的笑容,顿时明白自己落进了这只老狐狸的陷阱,不由得大为懊恼,心头也是猛然清明。

    辽东的军报知道的人本就不多,也就是内几个人而已,别人压根就不可能知道,更别提泄露消息了!

    而王锡爵不仅是内辅,亦是朱翊钧的亲信,想必对于皇帝心思更为了解,故而才能猜到皇帝对于建州女真有多么忌惮,加上若是他方才所说是真的,几年前清扫倭国奸细的行动是由他主持的,那么他便更能猜出,皇帝在此时动用锦衣卫和东厂,只会是欲要对建州女真动手。

    而这些种种因素都是不可复制的,别人压根不可能和他一般猜到!

    何况朱常洛此刻也反应过来了,即便是有这诸般因素在,王锡爵方才也应该只是猜测,而自己的一句话,却是泄了底……

    这朝堂上混迹多年的老狐狸,果然不是好对付的……

    此时王锡爵方才笑吟吟的道。

    “殿下放心,老夫曾试探过另外几位臣的口风,他们只以为陛下是想震慑努尔哈赤,并无他意,老夫也是大胆猜测,毕竟我朝廷着实分身乏术,只是殿下,此次锦衣卫和东厂出动,究竟准备闹到何等地步,还请殿下明示!”

    话到最后,王锡爵已是收敛笑容,脸色重新变得严肃起来!
………………………………

第三百八十章:阴差阳错

    作为内辅,王锡爵的想法当然不会和外朝的那些大臣们一样简单,从猜到皇帝是为了抓捕建州女真的细作的时候,他就清楚这件事情不可阻挡了!

    且不谈他身为大明重臣,没有立场阻止这件事情,要知道,当初那一场肃清倭国细作的行动,便是由他亲自和骆思恭共同主持的,个中内情也没有人比他更加清楚。。

    皇帝对于这帮人的态度简直是深恶痛绝,但凡被查出来的,绝没有任何好下场!

    何况这次皇帝同时调动了厂卫两大利器,决心明显犹胜上一次,强行阻止只会被皇帝的怒火焚烧殆尽……

    而且更重要的是,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之后,王锡爵心中的不安不减反增,走到他这一步,所看到的东西不同,对于许多事情的看法也会改变。

    厂卫和文臣之间的斗争,可以说是从洪武朝一直维持到了现在,若不是英宗朝闹出一桩土木堡之变,恐怕现在还在僵持阶段。

    而王锡爵更清楚的是,厂卫是皇权的延伸,换句话说,厂卫现在之所以被打压,并不是因为文臣集团的势力有多么强大,而是因为经过英宗北狩之后,皇家也意识到了毫无约束的权力有多么大的危害。

    故而无论是北狩归来的英宗皇帝,还是之后的历代先帝,都在有意识的收拢厂卫的权力,没有皇权的支撑,厂卫的权势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根本不是文臣集团的一合之敌!

    但也正因为如此,厂卫想要死灰复燃,其实容易的很,只要有皇帝的无条件信任,厂卫的力量将是不可想象的……

    而这次的事情,已经让王锡爵看到了这样的苗头!

    要知道,这次的行动,皇帝不仅一次性调动了厂卫两家,而且完完全全是对整个文臣集团保密的,就连他这个内辅,若不是从朱常洛口中诈出了实话,亦是难以得知内情,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皇帝已经对整个文臣集团产生了怀疑!

    固然,文臣集团的庞大会导致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就算是上次王锡爵主持的肃清行动,也是自文臣当中揪出来的人最多。

    但是即便是那一次,皇帝也是让文臣亲自参与其中,那一次不仅是自己,上一任的左都御史也共同参与,锦衣卫不过是听命行事而已。

    而这一次,皇帝没有让一个文臣参与其中,而是直接让朱常洛亲自负责,具体的内情甚至就连他这个内辅都瞒着,难道说,皇帝觉得除了皇族和厂卫之外,再无可信之人了吗?

    若是如此,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啊!

    王锡爵的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倒是叫朱常洛感到一阵奇怪,不过他今天来,就是来商议此事的,故而也不卖关子,沉吟片刻道。

    “既然元辅问了,那本王也不欺瞒,此次厂卫出动,的确是为肃清京城当中建州女真之奸细而来,不过主事之人乃是骆指挥使和梁公公,至于他二人到王府,不过是父皇看本王愚钝,让本王参与其中感受一下而已!”

    虽然朱常洛不打算走皇帝留的后路,但是也不会傻乎乎的绝了后路,所以这一点是绝不能承认的,当然,朱常洛相信,王锡爵关心的也不是这一点。

    顿了顿,朱常洛继续道。

    “不过骆指挥使和梁公公昨日商谈之时,的确曾经提到,努尔哈赤乃狼子野心,敢里通其人者乃我大明祸患,故而他们主张查清之后,即刻关押,只是……”

    王锡爵的确不相信朱常洛的前两句话,因为这小子说的压根就是前后矛盾的话,皇帝若是有心培养储君,便只会让他占主导地位,不然的话还有什么锻炼的意义,不过他也清楚,这话不能全部说透,故而直接跳过前两句,将重点放在了后面的话上。

    “只是什么?”

    王锡爵眉头一皱,开口问道。

    他相信,接下来要说的,才是朱常洛心中打算,恐怕也会是这次京师行动的主基调……

    “只是这贩夫走卒还好,勾结外族之罪,直接关进诏狱便是,本王担心的是,这更大的难处,是在朝中!”

    朱常洛轻轻敲了敲桌子,面色凝重的道。

    “想必元辅也清楚,朝廷官员众多,总有那么几个败类,或许其中有三品以上的官员,也未可知!而在朝廷大军出征之前,这次行动的理由不方便全部公开,厂卫的名声又一向不大好,故而骆指挥使和梁公公担心,这些图谋不轨之人,会不会煽动百官,对抗父皇的旨意……”

    这句话说完,王锡爵顿时陷入了沉思当中。

    话至此处,他已然清楚了朱常洛的来意,这次的事情暂时不方便公开,故而难免有人会煽动群臣以图私利,而厂卫的名声向来不佳,这次又拿不出翔实的罪名就抓人,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而作为主掌此事的人,朱常洛显然是不希望看见这种情况出现的。

    所以就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出面主持大局,而很显然的是,自己在这位殿下心中,便是最好的人选!

    半晌,王锡爵轻声问道。

    “不知殿下可否告诉老夫,殿下打算如何处置这些涉案的官员……”

    朱常洛一愣,这算是答应帮他了吗?

    这倒是让他有些意料之外,要知道,作为文臣的一员,帮厂卫说话可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他来之前便已经准备好了一大堆说辞,却不料王锡爵这么痛快。

    不过也只是片刻,朱常洛便沉声开口道。

    “元辅,恕本王直言,这些人若是被查出来证据确凿,那便是里通外族的叛国之罪,故而无论是骆指挥使和梁公公,还是本王,都觉得这些人罪不容恕,考虑到此事暂时不能公布于人前,故而骆指挥使和梁公公打算将二人暂且关押诏狱当中,至于名义,便以涉及本王宫中遇刺一案为由!待得大军出征,局势明朗之后,再将这些人交由大理寺和刑部落!”

    由于宫中大火的缘故,朝野之间的注意力被全部转移,故而朱常洛在慈宁宫遇刺一案,也便暂时搁置下来,再往后便是年节,各个衙门封印,自是无法结案。

    所以这次朱常洛灵机一动,打算用这个当名义,将这帮人先关进诏狱再说!

    不过朱常洛说的轻描淡写,但是王锡爵却从当中听出了一阵阵凛然的杀意,身子不由得微微颤,声音沙哑道。

    “殿下,真的要如此吗?”
………………………………

第三百八十一章:情况有变

    要知道,朱常洛方才说得清清楚楚,这些人乃是叛国之罪!

    叛国之罪!当诛九族!

    王锡爵可以想见的是,这朝廷当中肯定有不少和建州女真有牵扯之人,若是真的清查起来的话,会有一大批人头落地!

    而且听朱常洛的口气,其中甚至不乏三品以上的大员……

    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这几十年来震惊朝野的最大案件,难道说,朱常洛就丝毫都不顾及皇家的颜面吗?

    朱常洛自是明白其中的关节,叹了口气,脸色却变得硬朗起来,道。 。

    “元辅放心,本王自会监督厂卫,不会让他们冤枉好人,但是那些证据确凿,通敌叛国之人,死不足惜!朝廷养士百年,养出如此狼心狗肺之人,本就是朝廷之过,若为了颜面而一味纵容下去,粉饰太平,只会让其人越肆无忌惮,故而本王以为,无论这次查到何人,都必须明正典刑!”

    王锡爵沉吟了半晌,终是缓缓点了点头,只是这不过片刻之间,朱常洛便觉得王锡爵苍老了不少。

    “殿下所言有理,不过老夫有一事想请殿下允准……”

    “元辅请讲!”

    朱常洛凝神,道。

    “百官的情绪,老夫可以帮殿下安抚,但是殿下须得保证,约束厂卫不得乱抓无辜,所有抓捕的官员仕绅,都须得有确凿证据,若是被老夫现厂卫胡作非为,挟私报复,老夫定不干休!”

    王锡爵的脸色同样变得冷冽起来,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如同刀削斧劈,透出一股凛然的气势。

    朱常洛眉头微皱,心中却是暗惊不已,倒不是因为王锡爵这个要求过分,而是因为他这个要求太合理了!

    合理到让朱常洛都有些意料之外,他提出将所有涉案人员依法处置,实际上是预想当中的最好状况,而不是必须要这么做,毕竟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不可能事事都令人满意。

    若是真的将这批官员以叛国之罪处决掉的话,固然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但是同时对于国家的形象是一个打击,而且更重要的是,文臣集团也将因此而元气大伤!

    所以朱常洛内心里,实际上是没想过王锡爵会同意的,在他预想当中,或许三品以下的官员还有商量的余地,但是三品以上的大员,关系盘根错节,几乎可以说每个三品大员都代表着文臣的脸面,纵然是处置,也最多是致仕归乡,难以依照律法处决。

    而且不要忘了,这次朱常洛是打算请王锡爵出面弹压文臣集团的,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希望王锡爵站在厂卫的角度,却对抗文臣集团!

    这件事情不仅对他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会动摇他在文臣当中的地位,毕竟一个和厂卫勾结的帽子扣下来,就算是王锡爵怕是也有些吃不消。

    所以无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朝局的角度,王锡爵都应该犹豫一番的。

    说白了,朱常洛是漫天要价,等着王锡爵落地还钱,谁能想到,王锡爵竟然一下子直接答应了下来,着实是令人意外!

    不过虽是意外,但是朱常洛的动作却不慢,拱了拱手,沉声说道。

    “元辅大义,此乃应当之事,父皇既令本王旁观此事,便不会让厂卫胡来!元辅放心,此次涉案的所有人员案卷,本王都会送到元辅处,定不会有冤假错案!”

    要知道,到了王锡爵这个地步,是真正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会轻易许诺,许诺了便一定要达成,不然的话,一个反复无常的上司和盟友,又岂能取信于其他的朝臣?

    更何况,如今坐在王锡爵面前的乃是未来的储君,所以朱常洛并不怀疑王锡爵的诚意,只是无论他这么想也不明白,为何王锡爵会愿意做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呢?

    不过他还没想明白,就听见王锡爵叹了口气道。

    “殿下,此次行动老夫会鼎力相助,但是请殿下相信一点,朝局之中虽有败类,可不过一小部分而已,若因此而怀疑百官,无异于因噎废食,老夫这次之所以愿意襄助殿下,是因为老夫亦痛恨此等出卖大明之奸贼,请殿下明鉴!”

    这番话一说,朱常洛顿时恍然大悟,不过明白过来之后,却是有些哭笑不得。

    原来王锡爵竟是以为,皇帝因为这次的事情,已经不信任文官集团了,所以才会如此让步。

    的确,和挽回圣心相比,厂卫反倒是小事了,毕竟只要能够重新取回皇帝的信任,便无异于釜底抽薪,没了皇帝的支持,厂卫自然会收敛。

    而皇帝不信任文臣集团,是因为他们当中出了努尔哈赤的奸细,所以如果要挽回圣心,就必须摆出一副姿态,那就是文臣集团同样痛恨这些通敌叛国的人,而且比皇帝更加痛恨,唯有如此,才能让皇帝对文臣集团的形象改观!

    而如果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着捂盖子的话,只会让皇帝以为,文臣集团为了私利不顾国家利益,甚至于可能是蛇鼠一窝,官官相护,如此一来,皇帝必会更加倚重厂卫,到那个时候再想挽回,怕是就难了!

    按理来说,王锡爵的推理过程是不错的,但是朱常洛却清楚的是,他不仅错了,而且大错特错!

    因为他推理的最基本事实,就是错的!

    皇帝这次之所以同时动用厂卫,确实是因为努尔哈赤让他动了真怒,而没有让文臣集团参与此事,那就是朱常洛的锅了……

    是他害怕消息泄露,故意将内众人支了出去,然后和皇帝商定的计划,谁知道这阴差阳错之下,竟然让王锡爵产生了如此错觉,倒真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明白过来之后,朱常洛却是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心,既然老大人产生了错觉,那便让他错下去吧,不然的话,恐怕连他都不知道,该如何说服这个老狐狸……

    顿了顿,朱常洛道。

    “元辅放心,本王定会劝谏父皇,不可太过倚重厂卫!”

    王锡爵顿时松了口气,他做出了这么大的让步,自然不会没有所图,而他要的,就是朱常洛的这句话!

    事实上,刚刚的那一番话,压根不是跟朱常洛说的,而是想要通过朱常洛之口,传进皇帝的耳朵里。

    不得不说,王锡爵聪明的很,现在皇帝对于文臣已然不信任了,而厂卫巴不得文臣式微,所以能够在皇帝面前正本清源的人,也只有这位殿下了!

    皇帝既然能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朱常洛,只能说明皇帝已经将他当做储君来培养了,如此也便意味着,朱常洛的意见,在皇帝那里,会占到不小的分量!

    所以让朱常洛去说,是最合适的,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文臣集团之所以会落到这个地步,全是眼前这个小子搞的鬼,若是知道的话,怕是王锡爵立时就会端茶送客……

    微微颔,朱常洛沉吟片刻,却是开口说道。

    “不瞒元辅,此次行动关系甚大,所以为了能够顺利压下朝臣之议,骆指挥使和梁公公商议之后,希望元辅能够配合他们的行动,到时……”

    后面的话,朱常洛却是压低声音,俯下身子说的。

    片刻之后,方才直起身子,道。

    “如此一来,也算是能够缓解些许元辅压力,亦能圆满解决此事!”

    倒是王锡爵,苦笑一声,道。

    “殿下这是逼着老夫和厂卫同流合污啊!也罢,既是同为朝廷办事,老夫也不吝此身!听凭殿下吩咐便是!”

    不过话音刚落,便见得王安匆匆走了进来,在朱常洛耳边说了几句话,顿时让朱常洛脸色大变,片刻之后,叹了口气,同样苦笑一声道。

    “元辅,情况有变,怕是现在就要劳动元辅出马了……”
………………………………

第三百九十二章:老狐狸的道行

    果然还是来了!

    朱常洛早已想到会有人出来反扑,但是却没想到来的如此之快!

    幸亏他已经早一步说服了王锡爵,不然的话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  。

    望着微微有些着急的朱常洛,王锡爵却是眉头微皱,抬手下压,道。

    “殿下莫急,且先告诉老夫,究竟生了何事?”

    “元辅,事情是这样的,刚刚得了消息,右副都御史周嘉谟大人和工科左给事中张问达大人联名弹劾锦衣卫胡作非为,滥抓无辜,奏疏被陛下留中不,二人便纠结了一帮翰林学士,如今在承天门外长跪不起,要求陛下撤回厂卫,严惩主事之人!”

    王安看了看朱常洛,随即方才急急的开口道。

    “周嘉谟?张问达?”

    王锡爵捻着胡须,自言自语道。

    片刻之后继续开口问道。

    “承天门外现在情形如何?劝谏之人有多少?宫中有何动静?还有,他们为何要让陛下撤回厂卫?”

    “回元辅大人,周大人和张大人带人去承天门外是在半个时辰之前,初时只有七八个人,但是后来巡城御史上报之后,陛下口诏令其暂且退下,调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