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谋天下-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况这些日子,他除了公务之外,也没有见过什么其他的人啊……

    皱着眉头想了半晌,李廷机方才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不瞒殿下,臣的本家表兄在京城做生意,这几日倒是来过不少次,称有急事求见,可臣忧心殿下之事,便让他暂等几日,殿下莫不是说的他?”

    李廷机并不是什么显赫的出身,家里很穷,读书便是靠他口中的这位本家表兄接济,最终差点连中三元,步入仕途。

    他的那位叔父是个小商人,李廷机入仕之后便病故了,他那位本家表兄接下家里的生意之后颇为精明,将生意越做越大,也算是一位富商了。

    尤其是这位表兄有头脑的很,李廷机在哪里为官,他便将铺子开到哪里,虽然平素不怎么打着李廷机的旗号,可有这一层关系在,做生意总是能平平安安的。

    而如今李廷机声望大隆,前程似锦,这位本家表兄更是跟的紧紧的,将铺子开到了京城来。

    说起来,李廷机也感觉有些奇怪,自己这位表兄平素行事十分有分寸,从不会贸贸然来寻他,这次这么会如此莽撞!

    再说了,难不成他一个区区商贾,名气已经大到了连朱常洛都清楚的地步?

    “先生两袖清风,本宫自是敬服!可这朝中的其他大人们可就未必了,想必昨日父皇的旨意一下,朝臣们是高兴了,可有些人却是该着急了,而这些人看似不起眼,但却能解决,本宫和先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朱常洛哈哈一笑,开口说道。

    不过对面的李廷机却是更加一头雾水了,这都哪跟哪啊!

    只得拱了拱手,诚恳的问道。

    “还请殿下明示!”

    “先生请看!”

    朱常洛收敛笑意,从身旁拿起一份册子,递到李廷机的面前。

    “这是……”

    李廷机翻开一看,只见这是一本账册,或者说是一本捐献册,上面写着,万历二十七年三月,张天华捐银二十万两,资以军费!

    底下一排排具是如此格式,上面全是些李廷机十分陌生的名字,但是这捐银的数量确是不少,少则十万,多则二十万两,算下来足足有好二三十位。

    “朝廷平倭一战,耗费银两将近五百万两,如此巨大的军费,难道先生就不奇怪是从何而来吗?”

    朱常洛敲了敲面前的册子,道。

    “答案就在此处,当初是本宫以父皇的名义,向京中勋戚商贾借银,承诺大军得胜之后以二倍之数偿还,如今两年已经过去,按照约定的利息,这上面的银两应该再加一倍,也就是三倍之数,此一战,赚的最多的其实不是朝廷,而是此辈商贾!”

    不知为何,李廷机总觉得,朱常洛说这些话的时候,脸色冷冰冰的,隐含着浓浓的不悦。

    不过他现在也没心思顾忌这个。

    “可是这和朝臣们的态度改变又有何关系?”

    李廷机疑惑的问道。

    “自然是有关系的,先生这几日不也被经商的表兄屡次求见吗?本宫当初和他们约定的时候,便已经说明,此次的银两不从国库而出,朝廷会向倭国索赔银两偿还,这便是本宫坚持要倭国赔银的原因,也正是这次朝臣态度大变的原因所在!”

    朱常洛摇了摇头,口气依旧平淡。

    顺手将李廷机面前的册子往自己这边拉了拉,指着其中的一个名字道。

    “这位,刘明礼,在京师经营粮食生意,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但是却无人敢惹,是因为他有一个儿子,是工部的左侍郎,此次他捐银十五万两,若是倭国赔银到了,他便能拿到四十五万两……”

    顿了顿,朱常洛翻了一页,指着另一个名字继续道。

    “这位,朱钱旭,在京师经营丝绸生意,他和刘明礼不同,他们是商人世家,自诩儒商,这次捐银二十万两,可巧的是,他有一位远方表兄,名为朱赓,现任武英殿大学士……”

    “本宫这么说,先生可明白了?”

    朱常洛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淡淡的道。

    不过李廷机却是倒吸一口凉气,有些吃惊的问道。

    “这么说,殿下当初便已经想到,会有今日?”

    “不错,赔银一事,必会遭到朝臣反对,可银两虽为清高者不屑,然国家运转却不可或缺,故而本宫不得不行此下策!”

    朱常洛叹了口气,道。

    “父皇那日下旨,看似是向朝臣妥协,但是其实却暗含机锋,言道若不用本宫之条约,便削去倭国赔银之条款,便是在拿捏这帮朝臣的软肋,如今看来,倒是有效的很!”

    按理来说,这件事情是好事,但是不知为何,李廷机总觉得,朱常洛的口中带着浓浓的冷意,难以化开,触之便让人感到无比沉重……
………………………………

第五百五十九章:种种迹象

    倭国的和谈事件,最终以文臣的妥协而画上句号,朝议发酵了将近三天左右,终于有大佬撑不住了,首辅王锡爵亲自带着内阁诸臣入宫觐见,商议此事,没过多久,朝廷下旨,和谈条约以太子拟定者为准,备倭军一事由太子全权主持。

    与此同时,朝廷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次辅之位,也终于邸定。

    次日,皇帝中旨左都御史衷贞吉入阁,封太子少保,晋户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衷贞吉终于如愿以偿,入阁成为次辅。

    不过皇帝随之而来的另一道谕旨,却同时也让众臣小小的惊讶了一把,詹事府左詹事李廷机以礼部尚书同衷贞吉共同入阁办事,晋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情理之中,却在意料之外!

    要知道,李廷机作为从龙之臣,前途一片光明,又是正正经经的清流出身,日后入阁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过日后是日后,此时入阁,着实是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不过转念一想,倒也并非不可理解,詹事府少詹事,向来是以阁臣兼领,虽说这一次情况特殊,才令李廷机得了此位,但是总归规矩还是规矩,被皇帝征调入阁也是应有之理。

    只是在一年以前,那李廷机还是一个在南京城坐冷板凳的国子监祭酒,如今不过区区一年的时间,便接连接任詹事府少詹事,礼部尚书,进而一举入阁成为阁臣。

    这一番升迁速度,着实是让人艳羡啊!

    不过艳羡归艳羡,有心之人却是敏锐的注意到,随着皇帝的这一番调动,内阁当中五位阁臣,有三位都和太子有着不浅的关系,尤其是李廷机,可是痕迹浓厚的东宫属臣。

    此人一旦入阁,则代表着太子在朝政之上,具有了相当的影响力。

    皇帝究竟为何这么做,背后的意味着实是引人思量啊……

    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皇帝再度下旨,命太子主理三大营营务,总督大臣陈良弼辅佐太子,务必重整三大营军纪。

    慈庆宫。

    此刻的慈庆宫,气氛倒是凝重的很,李廷机的眉头紧皱,丝毫没有新晋入阁的兴奋之意。

    “殿下,此事您怎么看?皇上的这番举动,会不会是……”

    尽管大殿当中已经遣散了所有的宫女内侍,但是李廷机还是忍不住压低了声音,开口问道。

    近来的种种迹象都表明,皇帝的的确确是在为某些事情做准备。

    三大营的事情且先撇开不说,还可以勉强解释为恰逢其会,但是中旨衷贞吉和李廷机二人入阁,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背后的意味就值得揣摩了。

    衷贞吉和朱常洛也是老交情了,当初敲登闻鼓的时候,衷贞吉便曾经助过朱常洛一臂之力,而后来朱常洛回京,二者更是多有交际,承天门扣阙事件,浙江盐业一案,扬州黄册一案……这些事情当中,衷贞吉都是和朱常洛站在一起,结下了不浅的交情。

    虽然不能就此说衷贞吉就是朱常洛的人,但是至少他和东宫十分亲近,如此一位政治态度明显的大臣,放在次辅这般位高权重的位置上,意义本就不同。

    至于自己入阁的事情,则是更为奇怪!

    李廷机知道自己的分量,资历实在太浅!

    当这个礼部尚书都是托了朱常洛的福,勉勉强强上去的,毕竟从龙之功嘛,必定是要赏的,不然如何安定臣心。

    但是要说入阁,他还差着好大的一段距离,朝廷当中是讲究资历的地方,而且按照规矩,他至少要在吏部或者是户部等其他实权部门轮转之后,才能获得入阁的资格。

    而此番贸贸然的就被皇帝中旨入阁,李廷机敏锐的察觉到了皇帝心中的急躁之意。

    回想起整件事情,皇帝本可以一开始就将消息放给那些商人,让他们出面游说朝臣,自然兵不血刃的解决倭国条约一事。

    但是皇帝却偏偏按兵不动,非要等到朝臣闹得沸沸扬扬才出手解决,如此小孩子赌气般的举动,可不像是皇帝的风格。

    要知道,如此做法,虽然解气,但毫无疑问的是会令朝局动荡,和长久以来皇帝维稳的理念相冲突,皇帝早已经不是毛头小子了,不可能为了一时之快拿国家大事开玩笑。

    而李廷机也隐约听说了风声,自己这次入阁,遭到了内阁众人的反对,但是无奈倭国和谈之事,内阁几位大佬被皇帝抓到了痛处,无奈之下才得妥协。

    也就是说,皇帝苦心布下这么大的局,最终的目的只是为了助他入阁?

    李廷机纵然自诩甚高,也不觉得自己在皇帝心中有如此分量。

    皇帝如此做,只会是出于一个目的,稳固太子在朝中的地位,增强东宫在朝中的影响力!

    回想起朱常洛成为太子以来,初时皇帝对他还有几分戒备之意,但是不知何时起,似乎皇帝对于朱常洛的所有行动都持毫无保留的支持态度。

    由太子经办的种种事务,皇帝都以保护为主,这可不像是正常的皇帝和储君之间的关系!

    种种迹象让李廷机越发坚定自己的猜测,虽然为人臣者,不当有如此大不敬的想法,但是作为东宫属臣,他却必须如此考虑。

    所以刚刚接到入阁的旨意,李廷机甚至来不及高兴片刻,便立刻来到了慈庆宫当中。

    他相信,关于这件事情,朱常洛知道的只会比他更多。

    “本宫前些日子进宫探望过皇后娘娘,她老人家一切安好,只是神色之间思虑过甚,坤宁宫中气氛也不大对,本宫命人多方查探,最终确定,先生的猜测……无误!”

    朱常洛沉吟了片刻,有些艰难的开口说道。

    “这么说,圣体……”

    李廷机心头微微一跳,口干舌燥的问道。

    朱常洛摇了摇头。

    “具体的情况不知,不过据如今的形势看来,父皇尚可正常处理政务,应当没什么大碍,不过这件事情说不准,本宫派人去民间询问过医者,有多种方法,可令重病之人重新恢复精神,只是不论何种方法,都是以透支人的潜力为代价,不可久持!又或许,父皇的圣体已经转危为安也说不定……”

    这件事情太过敏感,即便是朱常洛发动了全部的关系,也难以查得到确切的消息,只是可以确定的是,皇帝的身体,的确出了毛病。

    “那殿下……”

    李廷机冷静下来,强压下心头的震惊,刚要开口说话,就被朱常洛打断了。

    “先生不必说了,本宫已经决意,将护卫指挥使司充入备倭军,过些日子就遣去倭国驻守!”
………………………………

第五百六十章:缘由

    “什么?”

    李廷机忍不住惊呼出声,眉头大皱,若他的猜测真的属实的话,那么朱常洛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尽力培植自己的力量。

    要知道,虽然如今朱常洛是太子,可朝中尚有数位皇子,虽然威胁到朱常洛的可能性极小,但是涉及皇储之位,谁又能料到会发生什么事呢?

    这种紧张时刻,正是需要有一支可靠的力量掌握在手中的时候,可朱常洛竟然要将自己最嫡系的力量派遣出去远赴重洋?

    “先生稍安勿躁,本宫如此做,自有其用意!”

    望着李廷机的神情,朱常洛微微皱眉,开口道。

    待得前者平静下来,朱常洛方才沉吟片刻,似是在整理言语,半晌才缓缓说道。

    “先生,无论父皇圣体如何,为人子者,当尽孝道,为人臣者,当尽忠心!本宫如此说,先生可明白?父皇隆恩浩荡,但本宫,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更不能……忘了自己的本分!”

    朱常洛的口气凝重,带着一丝冷意,顿时让李廷机神情一滞,愣在原地久久无言,半晌,方才凝重的拱了拱手道。

    “殿下英明,是臣考虑不周!”

    “好了,先生想必也累了,便回去休息吧!”

    朱常洛叹了口气,神色微微有些复杂,摆了摆手道。

    “臣告退!”

    李廷机起身,轻手轻脚的走出殿外,抬手摸了摸后背,却不意方才那短短的一刹那之间,身上已经被冷汗湿透。

    他可真是糊涂了!

    眼前这位主是谁?除了是储君,他还是陛下的长子啊!

    虽说早些年的时候殿下和皇帝的关系不佳,可这些年来却是父子相得,尤其是殿下正位东宫这一年来,皇帝对于殿下几乎是毫无保留的支持,二者感情岂能同一般?

    如今宫中传出这样的消息,殿下心中必是复杂至极,自己却如此心急的想要让殿下准备,虽是出于一腔忠心,但这话中隐含的意思,岂不是盼着陛下早日龙驭宾天?

    怪不得殿下的神色突然冷了下来。

    看来此番,是自己太过心急,在殿下的面前失分了……

    而与此同时,殿中的朱常洛望着离去的李廷机,心中也是复杂的很。

    史书不可信啊!

    无论在哪一本史书当中,对于李廷机的评价都是很高的,差一点连中三元的少年英才,清廉正直,能力卓著,除了气量稍狭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缺点。

    这也是朱常洛一直十分重视他的原因,但是如今看来,此人的大局观着实还是欠缺啊!

    皇帝如今圣体违和,这是肯定的事情,虽然朱常洛这只小蝴蝶改变了不少事情,但是有些事情总是他无法改变的,比如皇帝的身体状况。

    按照正史记载,万历皇帝一直活到了五十七岁,驭极四十八年,算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了。

    如今是万历二十九年,照理来说,皇帝还有十九年的活头,但是朱常洛却清楚,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明实录有载,万历三十年二月,帝突发急症,急召首辅阁臣入宫觐见,甚至连遗嘱都立下了,明令传位太子,废除矿税,但是过了半夜,皇帝的身体却开始好转,即时派人收回了已经拟好的圣旨,原本的遗嘱也随之作废。

    这段记载,在实录当中并不起眼,更多的是为了突出时任首辅的懦弱无能,甚至有人指责他,只要再稍微坚持,便可以圣旨废除矿税之弊,但是却因为他一时懦弱,交还了圣旨!

    朱常洛当初看到这段记载的时候,也并没有在意,但是最近这些日子,他反复再想,却觉得越来越奇怪。

    皇帝身在深宫当中,能够有什么样的急症?

    召众辅臣进宫托孤,这明显是因为皇帝已经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而这应该也是宫中御医的结论,不然的话,如此大事皇帝不会轻举妄动。

    若真的是足以危及生命的急症的话,又怎么会有时间留下这么长的遗嘱!

    结合皇帝这些日子以来的举动,朱常洛几乎能够确定,皇帝压根不是什么急症,而是久病了,正是因为久病,皇帝才不得不早做准备。

    人和病魔斗争,本就是一念生一念死,这种状况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当初汉景帝刘启就曾经生过一场重病,差一点就去见阎王了。

    将自己最宠爱的妃子召到身边立遗嘱,希望她善待其他的皇子,但是那个妃子却以为大局已定,口出狂言,说等刘启死了以后不会放过一个皇子,结果到最后,刘启竟然因为她这两句话,硬生生的从鬼门关挺了过来!

    毫不夸张的说,就在不足四五个月以后,朱翊钧恐怕和刘启一样,即将迎来自己距离鬼门关最近的一次。

    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朱翊钧必定是感觉到了自己身体的恶化,才会如此早作准备。

    而这种紧张的时刻,最浅显的道理,越是这种时刻,朱常洛越要按兵不动!

    无他,这种时刻的皇帝是最为敏感多变的时候,他所做的种种安排是在保护和扶植朱常洛,这不错!

    但是这何尝不是一种试探?

    朱常洛若是真的心安理得的接下来,并且开始肆意培植自己的势力,皇帝心中又该怎么想?

    有些东西,皇帝可以给,这是恩赐,是恩宠,但是你不能伸手去要!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或许一时之间,皇帝或许心中不舒服,但是碍于大局不会多说什么,但是历史的轨迹谁又知道,万一皇帝和历史上一样,运气好到撑过来了。

    那这可就是种在他心上最深的一根刺了!

    更何况虽然皇储之位,历来受人觊觎,但是这一点别人能想到,皇帝又怎么可能想不到,他现在所做的,就是最大程度的保证自己一旦出了意外,让朱常洛能够顺利的登基。

    论权力和势力,朱常洛没有一点能够和皇帝相比的,又何必多此一举,徒惹嫌疑呢?

    作为储君,作为皇长子,朱常洛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好好的办好皇帝交付的差事,越是低调越好,剩下的所有事情,皇帝自然会替他料理妥当!
………………………………

第五百六十一章:神机营

    京师,北城门外。

    远处奔来几匹骏马,一支队伍由远而近,马蹄声掀起阵阵尘土。

    “吁!”

    为首者锦衣华服,贵气逼人,胯下一匹枣红马,神骏之极,面上留着三缕长髯,看起来颇有儒雅之气,只是瞧着驾马的姿势手段,却分明是其中老手。

    “公子,前面便是固安县了!神机营便驻守于此!”

    此人便是陈良弼,而在他身边的少年人,便是鱼龙白服的朱常洛。

    不过说到底,在弓马娴熟上,朱常洛还是比不得陈良弼这等多年习武之辈,只是骑了这一小会马,鼻子上就浸出了点点汗水。

    “辛苦陈侯了!这一到京城,就陪着本宫到这偏远之地来!”

    出了一身汗,朱常洛的心情反倒好了起来,半开玩笑道。

    陈良弼是昨天到的京城,刚一到京城,便被朱常洛强拉着过来巡视三大营的状况,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到现在为止,朱常洛对于三大营的了解,具是从案卷上,或者是别人的口中得知。

    但是无论从哪一个途径,都不免有转述者的主观色彩,所以还是要亲临三大营去瞧瞧。

    “公子客气了,这是老夫分内之事!”

    陈良弼哈哈一笑,开口说道。

    策马走了不远,便可以看到神机营的营地,朱常洛等人也下马步行。

    刚走到神机营的营门外,扑面而来给朱常洛的感觉就是陈腐,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力和朝气。

    营门口倒是像模像样的站着几个守门的军士,瞧见朱常洛等人近前,横下手中的长戟挡住营门。

    “站住,什么人?”

    朱常洛眉头一皱,但是心中却是微微满意,看来这神机营的军纪,也不似外界传言的那般不堪。

    使了个眼色,朱常洛身旁的王安立刻上前,道。

    “军爷,我家公子是泰宁侯府的,有事求见你们大人!”

    “泰宁侯府?”

    几个军士对视一眼,努力的想了想,却不记得京中还有这么一号人物,便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去去去,军营重地,不可擅闯,何况我们大人是什么身份,也是你们想见就能见的?”

    王安神色有些尴尬,转过头看了一眼朱常洛,见后者没什么反应,便知晓自己该怎么做。

    当下悄悄近前一步,自袖中漏出一枚银锞子,不着声色的塞进那个说话的军士手中,道。

    “军爷,我们公子真有急事,劳烦军爷行个方便!”

    那个军士掂了掂手里的分量,顿时眉开眼笑,收起手中的长戟,撂下一句话。

    “等着!”

    说罢,转身进了大营。

    王安也退后两步,回到了朱常洛的身后。

    “陈侯,这军营的风气,可果真不怎么样啊!”

    朱常洛将此情此景尽数收入眼底,眼瞧着那个军士走进大营,摇了摇头,半开玩笑的说道。

    不过朱常洛笑得出来,陈良弼的脸色就没那么好了。

    “哼,军营重地,守营将士如此懒散,日上三竿,不见操练之声,入内通报竟然还敢收受银两,都是跟那帮腐儒学的臭毛病!殿下放心,待得本侯上任,定当好好收拾收拾这不正之风!”

    “谁是泰宁侯府的?”

    人来的很快,朱常洛这边刚说了两句话,一个身着盔甲的壮汉便从军营当中急匆匆的走了出来,而在他身后一路小跑跟着的,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