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谋天下-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常洛口气沉重的开口道。

    顿时让杨一魁脸色一抽,三个月,全换一遍?那可是五万人的军器啊!

    “这殿下要重整三大营军纪,臣自当配合,可是这五万人的军器衣甲全换一遍”

    “放心,本宫不会让杨尚书白白给三大营换装的,按照市价给付工部银两便是!”

    朱常洛倒是大手一挥,开口道。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杨一魁瞥了一眼旁边的两位尚书,得到的却只是爱莫能助的眼神,只得叹了口气,道。

    “殿下既然如此说了,臣定当在三月之内,为三大营将士重新换装!”

    “如此甚好!”

    朱常洛嘴角浮起一丝笑意,却忽然拍了一下脑门,道。

    “对了,本宫昨日去神机营的时候,听说工部调拨三大营将士的时候,还拖欠着不少银两未付,既然如此,便不必麻烦了,三大营换装的银子,就从这里面扣吧!”

    “殿下,这”

    杨一魁顿时瞪大了眼睛,这是个什么说法。

    有心开口争辩,朱常洛却已经摆了摆手,道。

    “好了,今日耽误诸位大人的时间了,本宫乏了,诸位退下吧!”

    一句话将杨一魁所有的话都堵了回去,只得自己咽下这个哑巴亏
………………………………

第五百六十八章:内外兼施

    乾清宫。

    对于自己突然的被召见,朱常洛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更让他摸不着头脑的是,自己这位皇帝老爹把自己叫过来之后,就干脆晾在了这里,好像没这个人一样,他这都快站了半个时辰了。

    “父皇,那个您有事吗?没事儿臣就告退了!昨天儿臣答应了母后和母妃,今儿要去看她们的”

    不得已之下,朱常洛只好搬出王皇后这杆大旗。

    许是为了弥补前些年的亏欠,现在在朱翊钧的面前,王皇后的名号可是比什么都好使!

    不过皇帝明显不是傻子,抬头瞥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

    “站累了?”

    朱常洛顿时有些讪讪,低下头不说话。

    所幸皇帝也没继续晾着他,而是放下手中的朱笔,摆了摆手。

    “来人,给太子赐座!”

    站了半天,朱常洛总算捞到个椅子,顾不上什么礼仪,直接就坐了下来。

    只是一抬头,却正对上皇帝不满的眼神。

    “太子真是长本事了?连着敲诈三位尚书大臣,考选三大营将领,这么大的事情,跟朕连声招呼都不打!你可知昨日三个尚书大臣接连来朕面前告状,朕是个什么感受吗?”

    原来是因为这个

    这三个老狐狸,怪不得当时答应的这么痛快,原来是背地里打小报告了!

    不过这件事情他的确办的莽撞了,尤其是武选之事,历来沾上人事事务,就是最敏感的事情,他没有知会皇帝就擅自压着那几个尚书大臣敲定了这件事情,着实有些不大妥当。

    可这能怪他吗?

    这几个尚书大臣,哪一个不是狡诈奸猾的老狐狸。

    这一次他假借神机营一事,将几个人聚到一起,因势利导半强迫的让这几个尚书大臣给出了这么多好处,要是他真的提前上本禀奏的话,固然是合乎规矩了,可却没有了这等出其不意的效果。

    那几个老狐狸有了防备,他要从他们嘴里夺肉吃,哪有那么容易!

    “父皇,此事是儿臣做的不对,应当提前禀明父皇,请父皇责罚!”

    不过不管怎么样,错了就是错了,皇帝明显在气头上,这个时候硬扛着可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倒不如大大方方的认个错。

    反正皇帝也知道,三大营的一团乱麻不好理清楚,想必也不会在意他这小小的手段的。

    果不其然,见朱常洛认错态度良好,朱翊钧的脸色也慢慢缓和下来,摆了摆手,道。

    “先起来吧!”

    眼见得朱常洛起身的麻利无比,却又忍不住摇了摇头,道。

    “虽说手段有些不妥,但是事情办得不错,京营之弊,内忧外患,你第一件事就是向赵世卿要饷银,这是对的,至于兵部的考选,仅是三大营的话,提前也无妨,不过你可要想清楚了,若是真的严格考选的话,可是要得罪人的!”

    京营既有内忧,也有外患,一直以来,京营当中的大批将领都是尸位素餐之辈,但是大多都是勋戚之家,朱翊钧有心清理一番,可三大营是勋戚在京师最后的地盘,早就被经营的水泼不透。

    而朱常洛这次的考选,明显是来者不善,可是如此一来,势必要得罪大批的勋贵!

    “父皇容禀,此次考选,儿臣只是从旁辅助,真正负责考选者,是兵部和都察院!儿臣和五军都督府,只会监督他们考选是否公正!至于落选的勋戚子弟,想必他们的家中自会为他们另谋出路!”

    不过这一点朱常洛自然是早就考虑到了,胸有成竹道。

    “另谋出路?你的意思是备倭军?那倒是个不错的法子!”

    朱翊钧微微一愣,旋即便是点了点头,道。

    看来自己这个儿子这回是打算借力打力了,要对付勋戚,最好的人选自然是文臣莫属,这次朱常洛拉上了兵部,吏部和都察院三大职权部门,目的就是为了集中文臣的力量,以此来压制勋戚的反弹。

    要知道,这帮文臣对于三大营的职位,可是觊觎良久了,凡是能够打击勋戚势力的机会,他们更是毫不错过,更不要提,这回是有朱常洛这个太子撑腰。

    “那腾出来的位子呢?”

    朱翊钧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自然知道,踢人出去只是第一步,职位由谁来接替,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就要请父皇帮忙了!”

    朱常洛上前两步,一脸讨好的说道。

    “朝中不可一家独大,三大营乃勋戚之本,所以儿臣以为,三大营之将领,第一要从勋戚世家当中选拔,当然,必须有能力担当将领之职,尸位素餐之辈,还是打发出去的好!其次,便是从辽东一战的有功之臣当中拔擢!”

    “哦?仔细说说!”

    这下子皇帝顿时来了兴致,直起身子开口问道。

    “回父皇,儿臣指的不是在辽东一战当中立功的将领勋臣,而是指那些为国拼杀立下功勋的普通兵士,据儿臣所知,朝廷已经久不封爵,此次在辽东一战当中立功的兵士,大多以银两犒赏,儿臣以为,如此殊为不妥!既是为国立功,单单是银两远不足以酬功,故而儿臣题请父皇,中下级将领,皆从这些上过战场的老兵当中选拔,如此一来,既能彰显朝廷仁厚,又可重塑三大营军纪,想必这些自战场搏杀出来的老兵,定能令三大营改变现状!”

    朱常洛这才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

    说句实话,大明初年的确重视军功,但是到了现在,军队当中却是各种问题横行,下级军士没有出头之路,是最重要的现象之一。

    朱常洛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现状,那些曾经为国家流血牺牲的有功之臣们。

    不应该就这么拿着被无数人盘剥过的区区银两黯然归乡,他们有资格,也有能力为大明做更多的事情,得到更好的待遇。

    三大营再不堪,终归是戍守京师之军,更何况朱常洛调这些人过来,并不是让他们当普通的军士,而是让他们去当把总一类的底层军官。

    他相信,就算三大营真的烂到了骨子里,有这么一股强大的新鲜血液注入其中,也必将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好,看来你心中已有定计!朕果然没有看错人!”

    听完之后,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却是高兴起来,大笑道。

    顿了顿,转而道。

    “既然如此,朕便放心的将三大营交给你了,稍后朕会传诏,三大营事务一律由你主理,命各部院全力配合,如今距年节还有四个月,朕希望能够在你手中,看到一个新的三大营!”

    “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

    朱常洛顿时大喜,大礼叩拜道,只是拜下去的一瞬间,眼中却是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忧虑之色。

    “好了,不说这件事情,朕这里有份奏疏,你且先瞧瞧!”

    起身之后,皇帝便将三大营的事情搁置不提,转而拿起一份奏疏,递了过来。
………………………………

第五百六十九章:眼馋了

    “这是”

    朱常洛接过奏疏,仔仔细细的瞧了一遍,却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些日子以来,虽然他忙于三大营的事务,但是却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皇太子的职责,内阁每日批复的奏疏送到慈庆宫之后,朱常洛都会抽出时间去看。

    这份奏疏的内容他自然也不陌生,相反还熟悉的很。

    如今距离和倭国签订合约已经有两个多月了,使团也早已经抵达了倭国,当然,有了上一次的前车之鉴,这一次大明的警戒层次整整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相比于上次的保卫力量,这次是上次的三倍!防止倭国再有其他的动作。

    不过在朱常洛看来,恐怕再给德川家康几个胆子,他也不敢有其他的心思,毕竟倭国的那几万大军可还在大明的手中扣着,以如今倭国的实力,压根折腾不起什么大浪。

    而朱常洛手中的这份奏疏,严格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

    倭国和仁天皇同意接受大明皇帝的赐封,成为倭国国王,永世臣服于大明,并将忠实履行大明倭国七项条约。

    使团快刀斩乱麻,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所有的流程,现在已经开始启程返回京师,约莫再有半个月的工夫,就能抵达京师。

    “父皇,这是大喜之事啊!”

    朱常洛放下奏疏,微微一笑开口说道。

    虽说如今的倭国已经是幕府的天下,天皇不过是一个毫无实权的活靶子而已,但是终归天皇就是天皇,他在这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这份条约才算是真正的生效了。

    更何况如今备倭军已经筹建的差不多了,最多再有一个月,备倭军就能全部征调完成。

    也就是说,等到使团回归京师,备倭军就可以启程前往倭国,正式开始朱常洛的掠夺计划。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件事情都算是一件大喜之事,可不知为何,看朱翊钧的脸色却不怎么好

    “喜事倒是喜事,不过太子可知道,此次使团回归,足足从倭国带回了两百万两黄金和五百万两白银,若朕所料不错的话,消息如今恐怕已经传出去了!”

    被朱常洛这么疑惑的看着,皇帝的脸色微微有些泛红,开口道。

    这一点朱常洛自然也知道,说起来,这也是奇事一桩,这次被派往担任使节的是兵部侍郎邢玠,而副使则是平倭副总兵官麻贵,这两位可都不是什么善茬。

    原本按照约定,倭国的赔银可以分成五年支付,这次的赔银只需要五百万两就可以了。

    但是这两位可都不是好对付的角色,在辽东战场上,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尤其是麻贵,据说这位在辽东杀人如麻的大将军,趁着邢玠和德川家康觐见倭国国王,签订国书的时候,直接带着随行的侍卫闯进了幕府当中,依仗手中的兵力,玩了一把强盗的把戏。

    将幕府当中的财宝金器搜刮一空,等到德川家康反应过来调兵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麻贵举着刀在德川家康面前,扬言这些财宝本就是该给大明的赔银,若是德川家康敢动他分毫,便是欲与大明开战。

    而以倭国如今的实力,又哪敢轻启战端?

    不要忘了,上一次大战的导火索,就是大明派往倭国的使团被人杀害,当时尚且弄不清楚是不是倭国所为,大明便降下了雷霆之怒。

    如今使团身处倭国国内,若是真的出了什么事端,德川家康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所以到最后,哪怕是忍气吞声,德川家康还是不得不当做没事儿人一样,将使团礼送出了倭国。

    说句实话,朱常洛刚刚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哭笑不得。

    麻贵敢这么做,背后定是有人指使的!

    至于指使的人是谁?恐怕除了御座上的这位没别人了!

    换一个人,再给麻贵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胆大妄为,毕竟倭国固然害怕开战,但是大明要是再打一场的话,恐怕也是要伤筋动骨的。

    当然,有了上次的教训,朝臣们这次也权当没看见,毕竟他们背后,有一群眼巴巴等着要银子的人

    要银子的人?!

    朱常洛猛地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这位父皇在苦恼什么了。

    和谈成功是好事,带回了大笔的赔银更是天大的好事,可这到了嘴边的肥肉,硬生生的要被人叼走一半,那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大明如今的黄金和白银比率大概是在一比八左右,也就是说,使团这次带回来的各色宝物黄金,加起来折算,有两千万两左右。

    当然,这恐怕是倭国现存的大半财富了,使团带走这么多,倭国国内怕是要狠狠的乱上一阵子了,可这对于朱常洛来说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两千万两白银,至少有一千万两左右,都要还给那些当初出银的商贾勋戚。

    剩下的一千万两才能落入内库和国库当中。

    这是当初约定好了的。

    但是现在看自己这位父皇的架势,怕是舍不得这到手的银子落进别人的手里了。

    思衬了片刻,朱常洛摇了摇头,道。

    “父皇,依儿臣之见,当初既然和那些商贾勋戚约定好了,那朝廷便不可背约,不然的话,朝廷威信何在,更何况,若是这次不能履约,以后再想让这些商贾出银恐怕可就难了”

    财帛动人心,可说到底,这约定是早就定下的,堂堂朝廷,岂能为了这区区一千万两银子就背约弃信,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有了这笔银子,朕以后还需要他们出银”

    听了朱常洛的话,皇帝顿时老脸一红,嘟嘟囔囔的。

    倒是叫朱常洛有些哭笑不得,怪不得外臣都说他这位父皇财迷,平素如此威严的形象,怎么到了这个时候,跟个任性的小孩子一样。

    眼见朱常洛一脸怪异的盯着自己,朱翊钧也感到自己的行为不妥当,赶忙恢复起自己威严的神色,沉吟道。

    “太子,你要明白,整个大明需要用银之处甚多,这几年以来,国库枯竭,朕殚精竭虑,勉强为继,若有这笔银两在手,朝廷财政必会大有起色,何况一千万两白银,不是小数目,若是就此流入那些商贾手中,恐怕会令市场为之动荡,并非好事!何况”

    说到此处,皇帝的脸色又是微微一滞,顿了顿,继续道。

    “何况当初他们既是向朝廷捐银,并非朝廷向其借银,朕亦早已下旨褒奖,如今”

    这话说的,若是上一句还有几分道理的话,那这句话就是耍无赖了。

    而且为啥别人都是坑爹,到了朱常洛这,他这个父皇,就天天想着怎么坑他这个儿子呢?
………………………………

第五百七十章:赶鸭子上架

    不错,名义上来说,当初那些勋戚商贾,的确是自愿捐银资助军费,但是那不过是个幌子罢了,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朝廷打仗需要银子,但是国库没银子,内库也支撑不起,所以才将主意打到了民间资本的头上。

    所谓在商言商,想要靠着什么国家大义去感召这帮唯利是图的商贾之辈,明显门都没有。

    能够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将银子掏出来的,唯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他们得到更大的利润。

    这才是他们愿意将银子拿出来的原因所在,而现在,商贾们已经遵守承诺付出了足够的资本,但是谁料到,自己这位父皇,竟是打起了反悔的主意。

    说句实话,毕竟他是皇帝,他真要反悔不把这笔银子交出去,任凭这帮商贾身后再有势力也是白搭!

    矿税收了这么多年,弹劾的奏本都能堆满整个乾清宫了,可自己这位父皇依旧我行我素,在银子方面,皇帝简直顽固的可怕。

    但是问题是,这个承诺当时是朱常洛做的啊!

    皇帝可以顶得住满朝上下的非议,可朱常洛这个太子却未必顶的住啊!

    当初考虑到倭国条约通过的可能性,朱常洛挑选的商贾之家,都是财雄势大,最重要的是在朝中有深厚关系的人物,而且他特意挑选过,这些朝中做官的人,大多数都是那些商贾的晚辈。

    事实证明,他这一招有效的很,这帮人一出马,朝廷里那帮蹦跶的最厉害的大臣们立刻安安分分的。

    这个年头,官场中人,尤其是官位越高之人,越不能得罪乡亲父老。

    毕竟大明提倡孝道,士大夫更是注重德行,但凡要是闹出官员和家族族老纠纷的事情,舆论肯定是一边倒支持族老的。

    但是有利就有弊,这帮商贾为了银子,才不在乎什么朝政国计。

    他们能为了银子逼着朝臣通过那份条约,现在银子拿不到手,自然会将怨气反馈到朱常洛这个当初做下承诺的人身上!

    这么一来,皇帝是得了实惠了,可这压力全在朱常洛身上了,不是坑儿子是什么?

    不过说起来,皇帝的话如果不听最后一句,倒也并非是纯粹的守财奴属性爆发。

    这些年国库的状况,朱常洛亦是心知肚明,若是这笔银子落入国库的话,哪怕是归于内库,也比流进这些无良商人的手中要好得多。

    只是这如何做,倒是要费一番思量……

    “父皇,若是想要将这笔银两留下,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沉吟片刻,朱常洛开口道,顿时让皇帝眉开眼笑。

    事实上,朱翊钧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直接赖掉这笔账,朱常洛能够看到的,他自然也会看得到。

    他好不容易才帮朱常洛在朝中树立的这些威信,又岂会因区区小事就让他四面树敌?

    只是他自己这个儿子,他自己清楚的很,不给他些压力,又岂会把真东西拿出来!

    “说说吧!”

    收起脸上的笑意,皇帝恢复了平素的威严。

    只是朱常洛又岂会看不出来,自己又被下套了!

    不过这亲自下套的是皇帝老爹,他也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当下拱了拱手,正色道。

    “父皇明鉴,这笔银两想要留下不是没有法子,但是有两个条件,第一是不能全留下,至少要将本钱还给那些商贾,至于勋贵之家,倒是可以缓缓,反正他们当初献银,大多数是为了讨好父皇,并不像商贾一样,看重银两,父皇只需下旨勉励一番便可,若是顺利的话,这一千万两银子,应该能够留下五六百万两!”

    这倒是容易理解,毕竟当初这些商贾是投了银子的,三四百万两不是小数目,要是连本钱都收不回来,那就真是过分了。

    朱翊钧微微颔首,示意朱常洛继续说,两个条件,这才是第一个。

    “第二,银子留下,全归国库,不能归入父皇的内库当中!”

    朱常洛顿了顿,道。

    顿时让朱翊钧再度老脸一红,有些恼怒。

    这小子,把他父皇想成什么了?

    “父皇,这笔银子留下,一则难在商贾处,二则难在朝臣处!外间因为矿税之事,对父皇多有非议,若是这笔银子真的留在父皇内库当中,必会招致谣言,所以还是留在国库当中更为妥当!更何况如此一来,至少能够将户部安抚好,不至于让户部也反对父皇的动议!”

    银子留在国库,岂是就是给朝臣一个交代。

    不然的话,真要是留在内库当中,岂不是明晃晃的告诉大家,皇帝觊觎钱财吗?

    更何况,银子留在户部,最后也是用在朝廷上,再说明白一点,就是用在这帮朝臣的俸禄身上,他们要是再反对,那就活该自己领不着俸禄,谁叫他们自己跟银子过不去的!

    “好,朕准了!此事也交给你去办,若是办不成,这笔银子就你自己来赔!”

    皇帝一脸肉疼,但是还没忘了轻重,咬着牙开口说道。

    这下换朱常洛愁眉苦脸了,要知道,这两个只是前提条件,真要留下这一大笔银子,可远不是这两个条件就够用的。

    朝臣当中有的是硬茬子,更何况真正想要这笔银子的,是那帮靠着朝中大臣的商贾,反过来说,有这些商贾在,那些真正会出头的大臣们,恐怕也没几个是靠俸禄吃饭的。

    朱常洛的这两个法子,只能稍微安抚一下朝廷的舆论,真正难的地方,还在后边!

    “儿臣领命,不过儿臣斗胆,请父皇配合儿臣,另外再借给儿臣一个人!”

    无奈之下,朱常洛只好再度上前两步,道。

    “借人?你想借谁?”

    朱翊钧皱了皱眉头,开口问道。

    “儿臣想请父皇将陈公公借给儿臣几日!”

    朱常洛转过身,望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状况的陈矩,道。

    “陈矩?你要他干嘛?”

    皇帝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转过身打量了一番陈矩,有些奇怪的问道。

    “这就请父皇暂且不要多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