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谋天下-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也好,不过殿下,李椿的去处定了,那蒋继平能否……”
“怎么?两个人都盯上了?”
朱常洛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他以前怎么就没发现,陈良弼竟然这么贪心,捞走了一个,还想再捞走一个。
“殿下,您也知道,如今三大营百废待兴,若是没有几个能够镇得住场子的人,怕是也不好打理,臣这不也是手里人手欠缺嘛……”
陈良弼不好意思的笑笑,开口说道。
他这也是没办法嘛!
这三大营的底子实在太差,能带兵的不是没有,可都是身居高位之辈,他总不能让一帮总督之类的武将亲自下去操练士兵吧。
如今底层的将领算是安置的差不多了,中层的将领,挑挑拣拣也找出一票勉强可用的。
但是这些人放在蒋继平这样的面前,瞬间就被秒成渣渣了,也不外乎陈良弼会将主意打到他的身上。
着实是想要在如今的勋戚世家当中找一个这么争气的将领,着实是难啊!
“这怕是不能从陈侯的意了!”
陈良弼的这番心思朱常洛自然是明白的,但是他的态度也很坚定。
“先前早有明言,蒋继平去参加大练兵,实则是为争夺备倭将军一职,如今他已是五人当中最优秀之人,本宫自然不能食言!”
“可是殿下,三大营这边……”
陈良弼却是不死心,还想在继续努力。
毕竟要找这么一个身份背景能力资历都合适的人,着实是太难了,他实在是不想看机会就这么在他手头上溜走……
眼瞧着这副样子,朱常洛倒是有些头疼,摇了摇头,道。
“这样吧,本宫给陈侯一个面子,不强求蒋继平的去处,他想要去哪,由他自己决定,再有半个月备倭军就要开拔远赴倭国,三日之后,本宫须得将备倭将军的人选禀呈父皇,若是陈侯能在三日之内说服他入你那京营,本宫便将他的名字从备倭军当中剔出去!”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备倭军是朱常洛一手组建起来的,可这三大营也同样是他一手整拾的,那边都得顾及着,倒不如让小蒋同学自己抉择吧。
“多谢殿下!”
陈良弼顿时大喜,显然是对于说服蒋继平有的是信心。
“不过本宫事先说好了,陈侯可不准用什么其他的手段,蒋继平的去留由他自己决定!”
眼瞧着陈良弼信心满满的样子,朱常洛却是又有些不放心,叮嘱道。
“殿下放心,臣岂是会用那等鬼蜮伎俩之人!”
陈良弼大手一挥,道。
不过这副样子却是让朱常洛更加不放心了,突然感觉自己貌似是落到了某人的坑里,不过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也罢,此事且不管他,总归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陈良弼想来也不会用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
转过身子,朱常洛的脸色微微凝重,却是让一旁看热闹的费甲金感觉有些不对。
“费都督,本宫有一事相询!不知都督可知道彰武伯?”
………………………………
第六百一十章:难捉摸的皇帝
最近京城当中发生的大事,除了朱常洛大刀阔斧的整拾三大营的军务之外,闹得最大的就是张贞观弹劾朱常洛的这件事了,虽然没过多久就被太子妃有孕的消息压了下去,但是朱常洛显然不会就这么闷声不吭的吃下这个亏。
彰武伯杨世阶,这些日子下来,朱常洛命人搜集了不少他的资料,但是资料越搜集,朱常洛越觉得奇怪。
所有的资料都显示,这个彰武伯不过是勋戚集团当中最不起眼的一批人,庸庸碌碌,怯懦无能,一心只想将自家的爵位安安稳稳的传承下去。
这样的一个人竟然会掺和进这么档子事儿,着实是让朱常洛有些意外!
“殿下,彰武伯怎么了?”
费甲金是今日才从城外赶回,自然不清楚这场来的也快,去的也快的风波。
眼见朱常洛如此慎重的发问,费甲金也是皱起眉头,开口问道。
此处没有外人,朱常洛也不遮遮掩掩,当即把那天奏对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虽然没有刻意强调那时的情况,但是只是弹劾奏疏上的不臣之心四个字,就足以让费甲金背后冒出一层冷汗!
“殿下此言当真?杨世阶竟有如此胆量?”
不过反应过来之后,陈良弼的第一反应也是不相信,京城世家的圈子里,基本上没有他不认识的世家,彰武伯的确和他有些交情,但是正因为如此,他才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张都给事中的话,应当是可信的,而且本宫事后曾经调查过,杨家的确和这件事情有些关系,只是本宫知道,费都督和彰武伯府的关系不浅,故而来问上一问!”
朱常洛摇了摇头,道。
张贞观的信誉度一向良好,这一点没什么可质疑的,老头子在朝堂混迹了这么多年,名声上从没有缺点,这是朝野公认的。
更何况,张贞观压根没有理由欺骗朱常洛。
“殿下明鉴,臣并不知此事,不过以臣对于彰武伯的了解,他或许是另有苦衷也说不定……”
费甲金自然也听说过老张大人的名声,当下脸色有些难看,但是还是决定再为杨世阶争取一下,毕竟是好多年的交情了。
“费都督不必着急,本宫暂时还没有对彰武伯府动手的念头,只是这件事情牵涉不小,若不查明,本宫恐怕三大营改制之事还会再有变故!只是此时涉及彰武伯,而本宫在勋戚圈子里也没什么人脉,故而也只能将此事交付给费都督了!”
朱常洛开口说道,口气中倒是没有责怪之意。
其实他心底里早清楚,这件事情不会只是一个杨世阶那么简单,单凭他一个人,哪敢跟朱常洛正面叫板,朱常洛真正想要查出来的,是杨世阶背后的人。
不过这勋戚圈子里的事情,当然还是找勋戚来解决的好,费甲金在京城勋戚圈子里的地位,基本上只要他肯出手,怕也是没什么事情办不到的。
送走了费甲金和陈良弼,朱常洛刚坐下歇口气,就听见王安进来禀报,李廷机和叶向高在殿外求见。
“请二位先生进来!”
朱常洛微微有些皱眉,难不成又出了什么事情?
不得不说,有些时候,某人的预感还是相当准确的。
“殿下,不好了!”
李廷机进门之后,便脸色难看,坐下的第一句话,就让朱常洛一愣。
“先生莫急,到底出了何事?”
“殿下,方才皇上诏谕内阁,言皇三子年长,已至婚配之龄,皇上有意令其出阁婚配……”
倒是叶向高沉静几分,开口解释道。
皇三子?朱常洵?
朱常洛下意识的眉头一皱,不过很快就舒展开了,道。
“本宫没记错的话,常洵今年已经快要十五岁了吧?虽然早了些,但是也算是到了适龄之年,这又如何?”
虽然当初朱常洛出宫的时候,朱常洵还是个小毛孩子,但是毕竟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仔细算下来,他这个三弟也有十五六岁了,倒也是时候婚配了。
这原本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虽然当初朱常洛和他的关系不怎么样,甚至朱常洵一度有望挤掉他这个哥哥成为太子,但那毕竟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如今郑氏早已被打入冷宫,朱常洛也稳居东宫,朱常洵一个无权无势的皇子,纵然是出阁婚配了又如何,不管怎么说,人家都是皇帝的亲子,总不能因为参与过夺嫡之争,就永远将人家困在宫禁当中吧!
“殿下,皇上的旨意当中,只诏命礼部挑选适龄秀女,为皇三子大婚准备,但是却并未提起要为三殿下封王,而且……”
这次说话的是李廷机,诏谕是直接送达的内阁,所以他是最清楚的人。
“而且皇上旨意当中有言,如今三殿下长年寄养在常顺妃宫中,殊为不妥,郑氏身为三殿下生母,为三殿下挑选妃嫔一事不可不问郑氏!”
仅仅是一个朱常洵要成婚,自然不会让两人如此着急。
甚至可以说,这位三殿下若是真的要成婚,那反而是一件好事!
为什么?因为成家立业,在古人的心中是连在一起的,皇子成婚,通常情况下代表着皇子已经成年,而成年的皇子也就理所当然的不能再继续待在宫中,需要有个去处。
这个去处,通常都是封王!
而太祖皇帝早有规定,皇子封王便需就藩!
也就是说,朱常洵若是真的成婚封王,那么离他离开京城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但是问题就在于,他们摊上的这位皇帝,压根就不按常理出牌。
正常的程序是,出阁封王成婚,但是现在,皇帝只提成婚一事,压根不提封王之事,就由不得人不嘀咕皇帝的用意了。
更别提皇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明显又有为郑氏复位的意思……
这可是一个危险的苗头,郑氏当年给朝臣们带来的麻烦,整个朝野上下可都是记忆犹新!当然,更重要的是,郑氏若是贼心不死,那么她的复出,受到影响最大的毋庸置疑将是东宫!
这才是两位大人匆匆赶来的原因所在……
………………………………
第六百一十一章:试探?
郑氏是谁?
或许放在别朝别代,不过一个废妃罢了,或居于冷宫之中,或皇恩浩荡准其复位,都是后宫内务,于外臣来说,无甚关碍。
但是可惜的是,这个郑氏却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妃子。
历朝历代,还从没有皇帝因为宠爱一个妃子,而在朝政大事和朝臣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是罢朝不出,尤其还是在立储这样的大事。
所以对于朝臣们来说,郑氏的复出不仅仅是后宫内务这么简单。
她的再度复出,很可能代表着储位的动荡!
朝臣们好不容易在国本之争当中胜出,自然对于可能动摇国本的事情分外敏感!
这其中,又尤其以李廷机这么一帮太子党人最是敏感,毕竟对于朝臣们来说,储位是名分,是大义,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切切实实关系到前途性命的事情。
如此大事,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大意!
故而一得到消息,李廷机便带着叶向高二人急奔慈庆宫而来。
不过这二人着急的很,反倒是身为正主的朱常洛毫无惊讶之色,只是抬手虚压,示意二人稍安勿躁,伸手将李廷机手中的旨意接过来,细细的看了一遍。
“父皇的这道旨意,似乎口气不甚明朗啊……”
放下手中的旨意,朱常洛沉吟片刻,皱眉道。
旨意的内容和李廷机二人所说相差仿佛,不过是公文化的范本罢了,不过朱常洛却从中瞧出了点不一样的意味。
“殿下英明,郑氏之祸,皇心中必然清楚无疑,或许皇念及情分,欲网开一面,但是朝臣物议,却是皇不得不顾忌之处,这份旨意便可以证明,对于郑氏之事,皇心中尚且犹豫,殿下,当务之急,是不可让郑氏再度复出,兴风作浪啊!”
李廷机点了点头,道。
这份旨意的玄机埋的不深,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能看得出来,皇帝的态度并不坚定!
口气也显然是斟酌之后才说出来的,仿佛这份旨意只是为了试探朝臣的态度而为……
“不错,殿下,这份旨意实际是陛下丢出来的探路石,三殿下虽则年长,但终归是尚未出阁封王,若是朝臣以此为由反对此事,倒也不是没有理由!恐怕陛下真正的意思,是想要看看,朝臣当中反对郑氏复位的压力究竟有多大,而且……”
叶向高的性格沉稳,明显有条理的多,仔细分析道。
顿了顿,将目光投向朱常洛,道。
“而且以臣之见,皇这次恐怕真正想要试探的,是殿下的意思!”
说来说去,这事情的症结还在朱常洛身,或者说,是在储位之争!
郑氏之所以会被朝臣排斥,是因为她妄图觊觎储位,动摇国本,这是坚守礼法的朝臣们无法容忍的事情。
但是即便是当初,朝臣们对于郑氏无比愤恨,也无法动她分毫,无非是有皇帝护着,还有一则便是朝臣虽然在国本之争的大方向一致,但是却各自为政,即便是首辅,也无法将所有力量都团结起来。
可现在不同了,储位已然邸定,在郑氏的事情,朱常洛天生就有最大的发言权。
无论是从朝事还是家事的角度来说,他这个太子都是最有权力在这件事情发声的人。
毕竟当初和他争储的人是郑氏,若是他都谅解郑氏的话,朝臣们自然没什么话可说,皇帝也可以顺理成章的让郑氏复出。
但是他若是依旧视郑氏为威胁的话,以太子的声望和地位,也足以统领百官,让皇帝息掉这个心思。
所以这件事情的症结,实际在朱常洛身。
皇帝的这封旨意,实际是在试探他的态度……
“既然如此,本宫明日便疏,请礼部为常洵择一佳偶!”
其中的关窍,朱常洛自然看得出来,也不啰嗦,直接了当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殿下,是否再考虑一下,若是郑氏真的复出的话,恐怕会再添风波啊,更何况,如今……”
李廷机眉头紧皱,却是有些斟字酌句,顿了顿,似是下了什么决心道。
“如今宫中的情势,殿下已然心中有数,郑氏选在这个时候复出,恐怕其心不轨啊!”
所谓宫中情势,其实无非是一点,皇帝的身体!
虽说现在储位已然邸定,但是储位并非帝位,朱常洛一日没有登皇位,便一日不可掉以轻心。
李廷机身在内阁中枢之地,所接触到的消息自然比旁人多些,虽然皇帝的身体状况是绝密,但是内阁大臣日日要进宫和皇帝商议政事,岂会察觉不到?
如今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恐大限将至,这种关键时刻将郑氏放出来,怕是会有其他的变故啊!
历史证明,凡是牵涉到郑氏的事情,一向英明的皇帝都会昏头,当初在大高元殿的那封承诺书就是铁证。
虽说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皇帝也已非当年的皇帝,但是郑氏和皇帝相伴多年,焉知她没有其他的手段?
万一郑氏故技重施,蛊惑皇帝临终之前传位三皇子,到时候遗诏在手,又当如何?
斟酌了半晌,李廷机道。
“殿下,臣固知,此刻殿下若是拒绝皇此诏,会令皇不悦,但是郑氏之手段不可不防,何况如今乃是关键时刻,储位平稳过渡,对朝廷,对殿下,甚至是对宫中的三殿下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事情,郑氏野心勃勃,被储位蒙蔽了双眼,若是将其放出来,恐朝局再有动荡之忧啊!”
储位之争,时时刻刻要做最坏的打算,别的不说,以郑氏的手段,即便是骗不到遗诏,在皇帝临终之前,骗到其他的东西,也足够让朱常洛头疼的。
更何况,若是她真的弄到了遗诏,那么原本早已经明朗的局势,必然会多生变故。
朱常洛身为太子,必定不会坐以待毙,到时候同室操戈,一场宫廷政变在所难免,虽然李廷机不认为朱常洛会输,但是如此一来,朱常洛在民间的名声也就毁了。
何况兵戈一起,朝野动荡之下,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少乱子。
所以最保险的法子,是将危险扼杀在摇篮当中,只要郑氏安安稳稳的待在冷宫当中,自然一切皆安……
………………………………
第六百一十二章:有点底气好吧
朱常洛皱了皱眉,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叶向高,但是后者却没有开口,很显然,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在来之前,二人就已经商议过了。
“二位先生稍安勿躁!”
沉吟片刻,朱常洛似是在考虑该如何解释。
“其实事情尚没有先生所言那么严重!”
郑氏复出的严重性,没有人比朱常洛更清楚,但是正因为如此,他才看的更清楚,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朝局之下,郑氏再难翻得起风浪了。
“请殿下明示!”
不过叶李二人显然不这么认为,拱了拱手,却是等着朱常洛的解释。
毕竟这样的大事,若是朱常洛拿不出足够的理由,很难说服他们!
朱常洛也不遮掩,略一沉吟开口说道。
“二位先生所虑者,无非父皇而已!父皇重情,与郑氏多年情谊,二位先生不过是怕父皇为郑氏所惑,再有动荡储位之举,如此方才竭力阻挠郑氏复出!”
叶李二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不错,着正是他们所担心的,皇帝对于郑氏越是在意,他们的心中就越发不安,因为那代表着郑氏在皇帝心中的影响力尚未消弭,而这将成为动摇朝局的最不稳定因素。
朱常洛见二人点头,却是笑了笑,继续道。
“换句话说,二位先生也知道,如今郑氏在朝中宫中,唯一能够依靠者,无非父皇而已!若父皇不受其惑,即便郑氏再有手段,也只能徒呼奈何!”
“这……”
李廷机和叶向高对视一眼,心中微微有些动摇。
他们自然能够明白朱常洛话中的含义,还是那句话,今时不同往日,几年前的郑氏气焰熏天,多年的经营之下,无论是在朝中宫中,都有深厚的根基。
再加上背后有皇帝撑腰,才能一探储位。
但是如今不同了,郑氏被打入冷宫已经有好几年了,朝堂之上的官员早已经轮换了不知道多少次,她在朝中安插的势力,随着郑家的没落而一一被拔除。
而宫中也是一样,虽说外臣不大能探听后宫之事,但是叶李二人也知道,约莫一年前的时候,皇帝欲要让郑氏复位,结果到最后却不了了之,那场事件最明显的结局就是,皇后娘娘大动干戈,整肃六宫。
宫中和郑氏有些关系的人,几乎全都被打发了出去。
也就是说,郑氏现在即便复出,手中也将面临无人可用的境地,就如朱常洛所说,只要皇帝不被迷昏了头,那么郑氏基本上不可能再掀起什么风波!
但是问题就在于,皇帝真的能够不受蛊惑吗?
虽然叶李二人当初都不在京中,但是也知道国本之争闹的有多大!
皇帝若是不宠爱郑氏,想必也不至于闹得那步田地!
“本宫知道,二位先生是担心,父皇重情义,会被郑氏所蛊惑,但是二位先生莫忘了,这后宫当中,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尚在,若郑氏真的敢行此胆大妄为之举,二位娘娘怕是也容不得她!”
两宫皇太后当中,仁圣皇太后半年前驾鹤西去,但是皇帝亲母,慈圣皇太后尚在,她老人家当初就不怎么喜欢郑氏,如今若是郑氏真的敢继续在储位上作妖,想必这回李太后也不会心慈手软。
何况就如朱常洛所说的,皇后娘娘尚在!
这几年的光景,无论是宫中朝中,都改变了太多太多的东西,郑氏被打入冷宫之后,帝后二人情深日笃,这是朝野上下共知的事情。
即便是郑氏复位,想要独宠六宫,怕是也难!
有皇后娘娘在皇上身边,郑氏想要蛊惑皇帝,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再说即便是郑氏真的成功了又如何?皇位传承,终究不是一纸诏命便可以决定的!即便是父皇真的下诏,废掉本宫的太子之位,立常洵为储君,这朝中又有几位大人会认?”
朱常洛摇了摇头,却是反问道。
叶李二人一阵愣神,反应过来之后却是苦笑连连。
不错,的确是他二人反应过激了,这皇嗣传承之事不是过家家,也不是一道诏命就能决定的事情,即便是事情到了最坏的程度。
皇帝受郑氏蛊惑,最后留下遗诏,要更易储君。
可朝臣们会认吗?
开什么玩笑!
皇帝活着的时候都没能干成的事儿,死了还能做到?
如朱常洛方才所说,郑氏在朝中宫中都已经没有势力可以依靠,她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皇帝,若是皇帝真的死了,她就算拿着遗诏,恐怕朝臣也不会认账。
太子才是名正言顺的储君,一份莫名其妙的遗诏就想动摇太子的地位,想什么呢?!
至于说废太子,呵呵……
且不说这大明朝立国两百年,从未有过被废的太子,单说这废太子的动静,绝不会比皇帝驾崩小多少,而且就算皇帝想要废太子,若是没有过硬的理由,照样会被朝臣们顶回来。
再说了,太后和皇后也不会坐视不理,郑氏若真的敢闹这么大,那她才是自寻死路,到时候,怕是连皇帝都保不住她!
“殿下英明,是臣等考虑不周了!”
叶向高叹了口气,拉着李廷机拱手说道。
这么算下来,郑氏的复出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如今大局已定,不是她一个根基被毁的后妃再能动摇的了。
反倒是为了她一人,去得罪皇帝才是殊为不智的做法!
虽然皇帝如今身体不佳,但是谁也不知道皇帝的身体到了何种程度,万一再撑上个三年五年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