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谋天下-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借势为我所用的工夫,就远非其他人所及。

    不过正巧他也在头疼此事,既然李廷机如此识趣,不妨就此放他一马也好。

    “准,先生所言甚合朕意,从龙之功以后皆以勋爵赏授,徐光启升授司农寺卿,从龙之功,准荫一子为锦衣卫千户,其余东宫旧臣赏格,由吏部善加拟定,报与朕知!”
………………………………

第七百零七章:脑补是多么可怕

    对于李廷机突然的提议,朝中的吃瓜群众更多的是感到意外,如果还有点什么别的想法的话,那就是乐见其成,毕竟他们身上都没有从龙之功,这份天大的功劳都属于东宫的人,和他们没什么关系,若是这份功劳真的全用勋爵来赏赐的话,那么对于朝廷当中的其他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而落在朝中一干大佬眼中,就是另一番样子了。

    本来李廷机在朝中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可谓是墙倒众人推,但是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无论他在士林当中的名声差成了什么样子,无论他所面临的局面有多么危急,无论他躲在府中的行为让人有多么不齿,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他李廷机,现在仍旧是内阁辅臣,东阁大学士,天子的恩师,如今帝党的领头人,李廷机在朝堂之上一日,这些身份都不会改变。

    所以这举朝之上,也唯有他有这个资格能够向天子提出这个请求,因为他自己的身上,就背负着从龙之功最大的一份荣耀,而他作为帝党这个从龙之功的既得利益体的领头人,也有资格代表所有东宫旧臣提出这个请求,尽管看那帮东宫旧臣的脸色,明显都极不情愿,但是事实就是事实,李廷机的地位尚未改变,他说出的话就是管用的,更何况天子已经表示了赞同,难不成帝党中人还有人敢站出来反对不成?

    旋即众位大佬又想起,似乎如今朝中对于李廷机的所有攻讦,都是从这份从龙之功而起的,因为天子对他的所有恩遇加赏,用的都是这个理由。

    而现在天子如此干脆利落的准了李廷机的请求,岂不是说这些天以来都被卡在内阁当中那份在朝中掀起纷纷朝议的诏旨,就此作废了?

    要知道,天子方才的话中可是说所有东宫旧臣的赏格,都由吏部拟定之后报于上知,这李廷机可就是资历最老的东宫旧臣了,难不成他能例外?

    如此说来的话,那么李廷机的处境就要被重新考量了。

    对于朝堂大佬们来说,实际上什么声望,清誉,士林名声都是虚的,这些东西在某些时候可以转化成为实际的权力和攻讦的理由,但是有些时候,它就是空谈而已,除了对于当事人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之外,对于实际的朝局起不到太大的影响。

    如今的李廷机就是这样的状况,他在士林当中的名声已经烂了,恋栈权位,希图幸进,蛊惑天子,士林当中无数人对他口诛笔伐,他已经没有清誉可言了。

    但是另一方面来讲,他在朝中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之前之所以给人一种他下一刻就要被迫退出朝局的根本原因在于,天子厌弃了他!

    是天子一手推动了李廷机的这副困局,所以自然而然的,只要天子改变了心意,李廷机的困局自然迎刃而解。

    所谓的名声,清誉,即便是士子们写了再多的文章叱骂李廷机德行有暇,只要天子不点头,谁又能真正奈何一位辅佐天子登基的内阁辅臣!

    而天子的态度,从刚刚干脆利落的准奏便可以看得出来,天子的心中,已经谅解了李廷机,并且有意拉他一把。

    如此一来,今天的事情就需要继续深想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今天的局面,是巧合还是天子为了解决李廷机的困局而特意上演的一场戏?

    若是巧合的话还好,李廷机不过运气而已。

    但是若是天子匠心独运的话,那事情的含义就复杂了,李廷机是帝党的领头人,但是天子才是帝党真正的决策者,如果将从龙之功用勋爵奖赏是天子的意思的话。

    那么天子无疑是在表达一种让步,或者说是一种交换,从龙之功,是历朝以来文臣集团认可的可以当做升迁资历的功劳,韩爌区区一个五品左谕德,被外放为四品的知府,而且是

    苏州府这样的富庶繁华之地,换到别人身上,绝对是拔擢,但是放在韩爌身上,却被整个朝廷认为是贬谪。

    为何?还不是因为他是东宫的潜邸旧臣,身上有着从龙之功的加持,没有成为四品的科道清流京官,便被视为贬谪。

    可以说,只要沾上从龙之功这四个字,就等同于平地升一级,而且是合理合法谁也挑不出毛病的升一级。

    这是整个帝党升迁的最大资本所在,但是现在,却被严格的限定在了勋爵的区域内,对于文臣来说,能够封妻荫子固然好,可哪及得上关键时刻平地坐升一级的好处。

    天子放弃了整个帝党升迁的这个最大资本,毫无疑问是一种极大的让步,帝党失去了这份功劳作为升迁的依仗,在朝中流转的速度会大大减缓,这对于整个朝廷上非潜邸旧臣的官员来说,无疑会是一个好消息。

    至少在某个职位的争夺的时候,帝党无法以从龙之功来一锤定音了,所以说,今上的这个决定,至少赢得了整个朝廷上大部分官员的支持。

    但是反过来说,无缘无故的,天子会做出这么大的让步吗?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若是有人这么觉得的话,他的智商也就基本告别官场了。

    于是一干大佬们心中都默默的得出了一个结论,天子这是牺牲了短期的利益,来换取长期的利益。

    所谓短期的利益,自然是把从龙之功当做升迁的资本,让帝党中人尽快在朝局当中占据主要的位置,但是从龙之功这玩意,用过一次也就没了,不能一次功劳吃一辈子,一次升迁因为从龙之功就算了,若是次次都想这样的话,明显是不现实的。

    而摆在天子面前的还有一个问题,他的东宫旧臣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王府旧臣,而这些王府旧臣出身驳杂不堪,但是有一点共同特征,大部分都不是清贵的进士清流出身,所以天子若想要重用他们的话,必然是难上加难。

    很明显的是,今天就是天子的一次尝试,任命徐光启为司农寺卿,就是天子希望文臣集团能够接纳他的旧臣当中非进士的官员。

    所以现在的局势就很明朗了,天子是希望用从龙之功不再当做帝党升迁的资本作为让步,换取王府旧臣真正融入文臣集团。

    当然,或许在某些半吊子官员的眼中,天子直接用从龙之功任命这些王府旧臣也是一样的,没必要下这么大的血本。

    但是只要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这其中有大大的不同。

    今天基本上朝中稍有地位的群臣都在,只要他们接受了天子不以从龙之功作为升迁资本的提议,也就代表着他们必须接纳王府旧臣,是真真正正的接纳,不是明面上的接纳。

    若是天子直接用从龙之功升授徐光启的话,文臣集团肯定是认的,但是还是那句话,从龙之功只能用一次,徐光启可以用它跨过四品到三品的鸿沟,但是不可能再用它跨入部院,甚至是跨入朝中大佬的地位上,他的出身会成为他最大的限制。

    从龙之功已经用掉了,但是他的出身没有改变,每一次面临升迁的时候,他的出身都会挡在他的面前,换句话说,他的仕途之路也就止于三品了。

    这明显不是天子想要的,天子想要的是真正重用他们,让他们解除出身的限制,所以天子才愿意做出这么大的让步,也就是说,今天群臣如果接纳了徐光启,就代表着他们默认,以后不会再用出身来限制他的升迁之路。

    得到了多大的好处,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这是朝堂上亘古不变的至理!

    所以说,天子这是牺牲了所有帝党的短期利益来换取王府旧臣未来的可能性,而摆在群臣面前的就是这么一道选择题,他们,是否要继续固守规矩,抵制王府旧臣,抵制这些非进士出身的官员进入中枢,还是说,放弃文官集团许久以来的规矩,接纳他们,来换取自身在朝堂上的稳定地位!89
………………………………

第七百零八章:意外的惊喜

    说句实话,对于在场的一干朝臣来说,这并不算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选择,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死守着所谓的规矩,哪有眼前实实在在的利益诱人。

    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以前固守着非进士不授三品的规矩,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因为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容许非进士进入到部院中枢,无疑会挤占他们的生存空间,所以他们必然会抵死反对。

    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作为从科举当中杀出来的佼佼者们,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比那些所谓的杂流,学校出身的官员能力更差,应该说,他们当中不乏有真的觉得杂流出身的人德行不修,能力不足,所以不配进入三品的高官行列的人。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朝堂之上旧有的文官势力和新兴的帝党在不断的交锋,按照历史的经验教训来看,有着天子作为后台的帝党,终有一日会在这场交锋当中获得全面的胜利。

    纵观如今的中枢之上,虽然仍旧是先帝老臣把持局面,可他们又能撑得住几年?即便是天子不对他们出手,这些老大人们的身子骨也容不得他们在朝堂上继续呆的长久。

    而等到他们退下去的时候,无疑就是帝党大举来袭的时候,到时候失去了大佬们支撑的先帝老臣一脉势力,必然会面临着消亡的局面。

    但是现在皇帝愿意放缓这个脚步,将这个可能在几年之内发生的大清洗,延续到以后数年,甚至是十数年的时限,这样一来,就给了这些先帝旧臣们足够的安全感。

    他们和帝党一脉相比,年龄上不占优势,但是在资历上占优势,而帝党一脉原本有着从龙之功的加持,足可以抵消资历上的劣势,但是现在天子放弃了这份优势也就代表着,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交锋当中,先帝旧臣一脉将会占据上风。

    而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则是破掉非进士不授三品的规矩,这对于现在的先帝旧臣一脉来说,其实不算什么。

    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他们主要的威胁仍旧是帝党一脉,无论有没有这个规矩都是!

    只不过这个规矩在的时候,对他们存在威胁的是帝党当中的清流一脉,而这个规矩不在的时候,对他们存在威胁的就加上了帝党当中的王府旧臣一脉,这二者虽然人数上有差别,但是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异,只是放弃了这条规矩,就等于为王府旧臣一脉开辟了一条上升的空间。

    至于其余的非进士官员,在现有的朝廷局势下,都沦于下层,既没有天子做后台,又没有朝中的大人物为他们说话,凭什么想要得进中枢。

    如果说有什么坏处的话,恐怕是这条规矩破除之后,会对于后来者有不小的害处,因为只要没有了非进士不授三品的规矩,那么慢慢的,总会有非进士官员升入中枢的,最先一批肯定是帝党中人,随后便是零零星星的撞了大运的底层官员,虽然可能性很小,但是只要这条路不被堵死,总会有幸运儿出现的。

    他们的上升,无疑会挤占后来的进士在官场当中生存的空间,但是那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在场的大部分官员都情不自禁的冒出了这个疑问,官场上的更新换代说快不快,说慢也不慢,一代中枢的洗牌正常情况下往往要十数年之久,而帝党中人现在仍旧是以清流为主,即便是下一代中枢当中,他们占据了主要的位置,非进士官员也不足以形成真正的势力,而等到他们形成真正的势力,至少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

    那个时候,恐怕在场的大部分人都已经成了一捧黄土,何必担心这么许多呢?

    与其固守规矩,替后来人铺路,还不如抓住眼前的利益,在天子容许的范围内尽量拖慢帝党的步伐,为自己这些先帝老臣们的升迁争取更大的空间。

    能够进入朝廷身居高位的人,没有一个是傻子,几乎是在转瞬之间,就做出了选择。

    “老臣领旨,陛下深明大义,当为一代圣君,老臣能侍奉陛下,与有荣焉!”

    最先站出来的是吏部天官孙尚书,作为吏部天官,授官铨选是他正管,片刻之间,徐光启的任命还是个烫手山芋,但是到了如今,孙尚书自然看得出来众臣心之所向,立马站了出来,干脆利落的领旨,还不忘狠狠的奉承一番天子。

    朱常洛等了片刻,眼见无人出言反驳,心中也不由得大快,道。

    “既然如此,一应事务就交付给孙爱卿处置了,另外先前朕曾以从龙之功封赏李师,现在想来虽处于一片拳拳之心,但于礼制之上却殊为不妥,幸得元辅老大人苦谏与李师深明大义,前旨收回,李师之封赏一同交由吏部拟定!”

    说实话,今天真的是意外之喜,朱常洛原本打算,实在不行的话,哪怕是强行通过徐光启的任命也无不可,毕竟现在他这边已经将王锡爵和孙丕扬架上了战船,只要他们不想跟自己闹崩,那么这条决议他们是不会反对的,而且还会尽力帮忙。

    有他们二人在,至少在程序上是可以顺利完成的,只不过徐光启以后的日子怕是不怎么好过了,但是为了大局起见,也只能委屈他一段时间了。

    朱常洛深知,底线这种东西,只要开始守不住,就会一降再降,只要有了从正规程序上拔擢非进士官员成为三品的例子在,以后想要有样学样,所受到的阻力就会小的多,再之后慢慢的形成常例,朱常洛就能彻底将这条规矩消弭于无形当中。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李廷机突然冒了出来,旗帜鲜明的站在了自己这一边,而且还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虽然明白他是为了解除自己的困局,但是可巧的是,他的这个建议,也同样暗合了朱常洛的心思。

    不仅仅是暗合了朱常洛想要提拔徐光启来打破非进士不授三品的心思,更是暗合了朱常洛想要拖慢帝党步伐的心思,于是顺理成章的拉上李廷机一把,也就没什么难以理解的了。

    朱常洛嘴角逸出一丝微笑,望着一旁脸色阴沉的方从哲和惊喜莫名的叶向高,突然觉得,似乎留下李廷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

第七百零九章:一代权臣的心路历程

    听到天子开口允准的声音,李廷机高高悬起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刚刚的大胆为之,或许在外人看来举重若轻,但是只有李廷机自己才知道,自己有多么弄险,就如他在自己府中对叶向高说的那样。

    从他决心要继续在这混乱的朝局当中待下去的时候,他所选的路就必然是一条充满艰险,没有退路的道路。

    一条……为读书人所不屑的,名为宠臣,幸臣的道路!

    他在府中躲了这么久,他多年以来在士林当中积攒的名声已经几近毁于一旦,士林当中从视他为差点连中三元的偶像人物,到口诛笔伐,不屑为我辈中人,一点点的转变,李廷机都看在心里。

    他曾经想过就此辞官归隐,甚至连起复都不再起复,或许如此一来,还能保住他为数不多的名声,赢得一个不慕名利的声望。

    但是权衡利弊,李廷机还是选择了继续在官场当中待下去,人说名利如同过眼云烟,可说到底,位高权重之人,有谁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就此归隐呢?

    不慕名利?自己真的是个淡薄名利之辈吗?

    李廷机扪心自问,若是他的仕途之路能够一帆风顺,而代价是他将被人当成幸臣和宠臣的话,他是否愿意?

    答案是毫无疑问的,他愿意,他踏入官场这么多年,胸中有属于自己的抱负,希望能够通过他的力量,让这个逐渐走向倾颓的大明,重新焕发新的生机。

    所以他当初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一条前途晦暗不明的道路,成为了还是亲王的朱常洛的王傅,今天他同样愿意为了自己的抱负,放弃那些虚名,只求有朝一日,能够登顶首辅之位。

    而走向这条路的机会,和多年前自己的选择一般无二,在当今天子的身上。

    历朝以来,为何会屡屡有宦官之祸,天子明知道太监会打着皇帝的旗号胡作非为,还是不吝倚重于宦官,不外乎是因为,宦官容易控制,而文臣难以控制而已。

    文臣的身上有着太多的关系,门生故旧,同乡老友,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保护网,让皇帝对于文臣也殊为棘手。

    而现在,李廷机放弃了这些优势,他放弃了士林间的名望,成为了朝中众矢之的的人,也就意味着,他所能够依靠的,只剩下天子一人。

    真正的予取予夺,存于天子一心!

    这样的自己,才能获得天子毫无保留的信任,因为自己已经失去了背叛的资格和能力,只能紧紧的靠拢在天子的身边,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所以在天子意欲要提拔徐光启,他便毅然出面替天子发声,甚至不惜为此而和首辅王锡爵直接呛声,而且不顾官场规矩,将某些事情挑到了明面上。

    而当此事受到朝臣反对之后,他又为天子献出计策,使天子顺利的通过了徐光启的任命。

    如果说前一件事情得罪了朝中的诸多势力,那么后一条计策,他便将剩下的帝党也得罪了个干净。

    帝党当中多的是清流言官,未必都愿意为了徐光启等一干王府旧臣放弃自己升迁的机会,李廷机的这个建议,可谓是将他们都给得罪了。

    但是李廷机不在乎,相反的,他倒是希望得罪的越干净越好,得罪的人越多,他辗转腾挪的余地就越小,也会越被天子信任。

    而有了天子的信任,帝党又如何,其他各方势力又如何?谁又能奈何的了他?

    当然,李廷机心里也清楚,这是一条不归路,历来和天子靠拢太近的幸臣和宠臣,在历史上都没什么好结果,不过如今他已经顾不得那么许多了,既然选了这条路,他就会一条道走到黑!

    只是让他有些失望的是,方从哲终究没有上当。

    他虽以下定决心要紧紧跟随天子的步伐,但是不代表他忘了方从哲算计他的事情,他的这个举动,事实上,也是反将了方从哲一军。

    方从哲是谁?

    现在的礼部侍郎兼管翰林院,如果说左都御史是清流科道之首的话,那如今的方从哲就是词臣华选之首。

    李廷机的这个建议,无疑是在挑衅清流词臣,或许对于那些先帝旧臣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方从哲这样的清流帝党来说,就是一件大大的损失。

    所以李廷机一直在期待,期待着方从哲会按捺不住,跳出来跟他辩答,哪怕是流露出一点点不满的情绪,都会使天子改变对他的观感。

    因为这次司农寺之行以前,李廷机已经仔仔细细的揣度了一次天子的心思,最终才敢猜测,天子并不希望在近期内大规模用帝党代替先帝旧臣,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只要想到天子最近的动作就容易理解了。

    要知道,首辅老大人一直想要改革吏治,他想要改的是吏治当中对于部门职责的划分,和对于内阁权力的加强,而不是想要换一批人,这一点是不变的。

    李廷机不认为天子初登大宝,就能说服首辅老大人改变多年以来的政治方针,所以既然他们愿意合作,必然是建立了一致的认知,那就是不会借机对朝堂官员进行大清洗。

    但是京城当中最近已经流言纷纷,说天子意欲提拔帝党,故而对先帝老臣们磨刀霍霍,所以他才大胆推测,皇帝是否会有意安抚先帝老臣,制止这些言论在朝中继续蔓延,再进一步,李廷机才想出了这个大胆的建议。

    若是成了,他便彻底成为天子身边最信任的臣子,眼前的困局不复存在,可若是他猜错了天子的意思,那么他将面临的将是万丈深渊,得罪了满朝的大臣,在士林当中也狼狈不堪,又猜错了天子的用意,等待他的,将只有黯然归乡这一条路……

    所幸的是,这场豪赌当中,他压中了宝,天子欣然准许了他的提议,也意味着他面临的困局不复存在,而既然他赌对了天子的心思,那么设计一下方从哲也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了。

    他为何会从堂堂帝师沦落到人人喊打的程度,还不是因为廷议之上一时冲动,破坏了天子的筹划?

    若是今天的场上,换成是他方从哲跳出来,恐怕也未必好受吧!

    只可惜的是,到最后对方也没有上钩,倒是叫李廷机一番遗憾……

    不过还未等他继续感叹,便听得群臣当中有一道声音响起,苍老而凝重。

    “此事既罢,老臣有定国清吏疏上奏陛下,请陛下御览!“89
………………………………

第七百一十章:不能再等了

    众臣抬头,却见说话之人正是内阁首辅王锡爵。

    定国清吏疏,这个名字瞬间让所有人都绷紧了心神,虽说京城中早就是山雨欲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