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谋天下-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吧,回宫!”
见此状况,远处的朱常洛也放下心来,摆了摆手,道。
“可是这场面……”
王安一愣,却是有些犹豫,这就完了么?这承天门外的烂摊子怎么办?
“元辅自会收拾的,你回去之后,替朕去内库当中挑些珍稀的药材,送到元辅府中,切记,要挑好的送过去!”
朱常洛头也不回,吩咐一声,却是径直上了御驾,只是就连王安也没有注意到的是,朱常洛的口气当中带着一抹淡淡的怅然和失落……
………………………………
第七百七十六章:强行解释
王安虽然不明所以,但是朱常洛知道,今天的事情,其实已经结束了!
结束的很圆满!
从头到尾所有的事情都没有超脱出他的掌控范围之外,他从下旨命御史们上报财产的的那一刻起,就知道会有人不安分,而群臣扣阙,也早在他意料的范围之内。
毕竟面对着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没有封驳,那么扣阙将是群臣跟皇帝抗争的最有效,也最常用的手段。
更何况如今朱常洛登基数月,基本上都是保持着对于大臣们十分压制的态度,这种压制是绝对不会长久的,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就是这些资格高,资历老的文臣们,不会甘于将手中的权力交出,虽然暂时会退让,但是被压制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一阵强烈的反弹。
而这个反弹的导火索,可能会是一件并不算特别严重的事情,比如说嘉靖朝的皇父尊号,比如说万历朝的延缓立储,严格来说,国本之争的本质,是万历皇帝和文臣们一次长久的斗争,万历的本意,只是暂缓立储的时间,待得两个皇子长成,再行选择太子,但是在一干文臣的逼迫下,他的态度就越来越倾向于朱常洵,以至于到最后演变成他真的准备废长立幼……
而朱常洛心里十分清楚的是,这一关他同样是要经历的,如果处理的好的话,或许会像嘉靖皇帝一样,从此乾纲独断,无人敢攫其锋,但是若是处理的不好的话,或许就会像他那位便宜老爹万历皇帝一样,被群臣气的退居深宫。
所以思量到最后,朱常洛还是决定,坐等时机不如主动出击!
很明显的,这一次的吏治整饬就是他抛出来的导火索,他之所以选择科道御史,第一是看中了他们清流的地位,第二就是看中了他们年轻气盛,心高气傲,这种人,最是容易煽动不过!
更何况朱常洛这次的吏治整饬方针,的的确确是触到了某些人的痛点,恐怕他们正愁没机会借题发挥,如今朱常洛将机会送到了他们手里,焉有退缩之理?
甚至于就连今天下旨的当口,也是朱常洛精心挑选过的,他特意命内阁今天组织廷议,将一干阁部院大臣都召入内阁商议推行水车之事,如此一来,朝廷的各大衙门当中没了正印官,也就自然没有人能够将这件事情扼杀在萌芽当中。
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今天下旨的时候,不是万世德刚刚好在宫中的话,恐怕这帮御史连都察院的大门都出不了就被万世德喝退了,哪来的后边这些事儿……
而他刻意布置了这么多,目的自然也不简单,为的就是要狠狠的挫一挫这帮文臣的锐气,事实上,今天朱常洛本打算是要拿惠世扬开刀的,凭他贪腐的那些银两数额,朱常洛若是要杀的话,也并非不可!
当然,临到事情发生之时,还是出了那么一点差错,最后让游士任替惠世扬受了死刑,也算是惠世扬的运道。
事实上,朱常洛也有些意外,事情进展的意外顺利,他本来以为,早在司农寺之事以后,李廷机在士林当中的名气已经烂到了某种程度,应该是不会有太多的人会相信他了才对。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李阁老的演技简直是满分,承天门外的那一番义正言辞的跪地劝谏,竟是将一帮大佬们都蒙骗了过去,以至于朱常洛得以顺利的将游士任推出去斩了。
不错,从一开始朱常洛就压根没打算放过游士任!
这种人该杀!
至于说后来将诸大臣召入宫安抚,又是另一回事,所谓过犹不及,有些事情还是要掌握住分寸的,朱常洛只是想要给文臣一个教训,没想着把他们彻底惹毛了,不然的话,即便是以他现在的地位,也是十分难以处理的一件事情……
所以就需要一个两边都能下得去的台阶,朱常洛自己肯定是不可能自己去出尔反尔,自己打脸的,但是外头跪着的那一帮大臣,可不是那些籍籍无名的御史,而是朝廷当中有名有姓的大佬们。
他们的请求,朱常洛是断然不能坐视不理的!
为什么?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刚刚在承天门外发生的事情。
天气炎热,老大人们都上了年纪,万一一个不小心出了什么事情,就是大事儿,大臣们的体力不是无穷无尽的,朱常洛要是真的狠下心去,就是闭门不出,那这些大臣极有可能会跪死在外头。
这是真真正正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别说是跪死了,就是跪昏过去几个大佬,朝廷的运转立刻就会受到影响,正常的政务处理也会变得一团乱麻,这还不算由此而带来的其他后果……
所以说,在君臣的斗争当中,一味的赌气是决不可行的,该让步的时候,是需要让步的。
不过既然朱常洛打定主意了要杀游士任,不免是要在如何让步上耍一番小心思的,这才有了宫门口的事情……
只是最后的结果,有些出乎朱常洛的意料,他几乎将一切因素都考虑了进去,却唯独没有考虑到老首辅的身体状态。
想想也是,老首辅毕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先是在内阁主持了整整一个上午的廷议,然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到承天门解决扣阙的事情,最后又在宫门口大太阳下硬生生跪了将近半个时辰,就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壮年也未必能够撑得住,更何况王锡爵一个老人……
不过所幸的是,他提前派了梁永前去相机行事,更所幸的是,王锡爵并无大碍,只是中暑而已,只要老首辅平安无事,在场的局面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朱常洛和王锡爵相交多年,了解他的秉性,这种状况下,老首辅一定会以大局为重,既然如此,他也就没有继续留下去的必要了。
只是事情虽然圆满解决了,但朱常洛却没来由的感觉到一阵心慌,他总感觉自己隐隐约约之间,忽略了些什么……
………………………………
第七百七十七章:交钱
承天门外的事情的确解决的很顺利,不得不说,朱常洛很了解王锡爵,老首辅醒过来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朝着众臣宣布自己并无大碍,只是体力不支而已,并且带着内阁的一干阁臣一起承接了皇帝的口谕,随即又强撑着精力对在场的一干年轻御史训示了一番,命他们回去之后不得造谣生事,随即才遣散了人群。
在老首辅的声望威压之下,他昏倒在承天门之外的事情,总算是没有掀起什么大风大浪,而皇帝也适时的派了宫内的大太监王安到府中,带去了抚慰的旨意,算得上是圆圆满满的解决了。
但是这一次扣阙带来的影响,却远远不止于此!
应当说,这次扣阙并不算是一次十分大规模的正式的扣阙,它既没有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带领,也没有足够的人数支撑,充其量不过是一群御史胡闹罢了。
一般来说,皇帝对于这种扣阙的态度都是置之不理的,没有大佬的参与,一群六七品的御史言官,纵然有影响力,也不至于能够闹得出多大的风波来,随他们闹上一阵,刷够了声望,自然就会退去了,甚至连皇帝的面都未必能够见得到。
但是这一次却不同,皇帝不仅理了,而且还亲自出宫料理了!
后果……自然是朝中大臣都没有料到的!
御史言官被锦衣卫的一纸奏章疯狂打脸不说,为首的几个人更是一个惨遭流放,一个身首异处,还有一个稍微轻点,被罢黜官职,禁足府中,这种战绩,这可谓是大明朝有史以来最惨烈的一次扣阙了。
偏偏天子的处置还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来,毕竟惠世扬和游士任的罪证摆在原地,连二人本人都难以辩驳,外人更是无颜替他们两个申辩。
唯一一点值得被拿来做文章的,无疑就是天子犯了文臣的潜规则,将游士任给斩首示众了。
但是且不谈游士任本就罪大恶极,在场的那一大群大臣,甚至还包括内阁诸臣和阁部大臣等一干老大人们,又何尝没有为此而努力过?
结果不错,天子下了诏书,认了错,并且表示下不为例!
但是问题是,人死不能复生,在官场上的人,谁也不会天真到真的以为会有下不为例这种事情发生,天子既然有了杀文臣的先例,以后必然还会继续有的。
只不过现在顾着一干老大人们的强烈反对,没有表示出来而已,就拿先帝之时来说,先帝曾经不止一次的保证过要立当今为太子,但是实际上先帝早就不止一次食言而肥了,若不是群臣一直苦苦坚持,先帝早就立了四皇子为太子了。
换了今上继位,难道就能保证自己的每一句话都是实话吗?
一时之间,官场中的老大人们,心中都忍不住提了一口气,感觉自己的脖子上冷飕飕的,毕竟他们可是都听说了,那锦衣卫秘密的调查了京中的官员罪证,就连游士任几年前在知县任上干的事情,都被翻了出来,谁又能保证不会翻出他们当初干的那些事情呢?
人在官场,说谁都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怕是没有的。
故而一时之间,京中人心惶惶不安,不过所幸的是,就在扣阙结束的第二天,宫中传出旨意,命群臣向朝廷清报家产,凡有贪腐所得者,无论多少,限期十五日上缴国库,如实上缴者既往不咎,敢有欺瞒者,从严处置!
诏旨的口气很生硬,尤其是从严处置四个字,有着昨天某人的前车之鉴,听起来就让人心惊胆战,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道旨意反而让众臣惶惶不安的情绪稳定了下来。
无他,这份诏书虽然看起来很严厉,但是朝堂上的大臣们都是人精,自然能够听出这份诏旨的重点在何处!
它的重点不在于从严处置,而在于将贪腐所得上缴国库!
诏书当中明确说了,只要如实上缴,则既往不咎,而胆敢欺瞒者,才会从严处置。
也就是说,只要把贪腐所得的银两都送交国库,那么往事就一笔勾销,虽然说白花花的银子惹人爱的很,但是再惹人爱,也没有自己的性命重要啊。
身家性命,保住性命才有身家!
有了天子如此明确的表态,众臣也终于放下心来,纷纷开始努力回想起,自己这些年究竟贪腐过多少银两,一时之间,负责清点此事的户部倒是忙的不可开交。
当然,按照天子的诏谕,所有的银两都被存入了恒隆钱庄,然后将兑换而来的银票封入信封当中,写明官职姓名,然后送交户部,这是硬性规定,即便没有贪腐的官员,也要送上一个空信封。
而这些信封被收齐之后,户部并不会开拆,而是会统一送交内阁,由内阁的五位阁臣分别统计数量,最终将账目汇集到天子的御案前……
“一千两百八十二万七千四百两!好,好得很啊!”
乾清宫中,朱常洛捏着手里的奏疏,面色阴沉,身子都被气的微微发抖,口气当中弥漫的浓浓杀意顿时让在场的内阁朝臣都是一阵心颤。
“陛下息怒……”
李廷机大着胆子刚刚说了一句,就瞧见一摞奏疏哗啦啦的被甩到了地上,紧接着皇帝的咆哮声就响彻了整个乾清宫了。
“整整一千两百万两银子,这就是号称清廉的文臣吗?先帝与朕为了国库岁入殚精竭虑,甚至不惜背负污名,以矿税之名而丰国库,尔等呢?尔等天天在朕的面前哭穷,一副道德君子的模样,却不料竟搜刮了如此之众的银两,你叫朕如何息怒!”
朱常洛霍然而起,怒声说道。
“京畿之地,天子脚下,不过上千官员,便能搜刮上千万两民脂民膏,若是地方官吏呢?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朕以往觉得不过是夸大其词?现在看来,只怕还是说少了!相比于治理国家,尔等搜刮银两的功力倒是叫朕刮目相看啊!”
另一边,底下一干大臣面面相觑,心中不由得一阵叫苦,还是老首辅有先见之明,今日告了假在府中静养,天子的这一番雷霆之怒,只能他们来承受了,不过幸好的是,在瞧见这个数字的时候,他们心中就已经有了准备迎接天子怒火的觉悟……
“臣等有罪,请陛下息怒!”
没有办法,四位阁臣望着天子怒气勃勃的样子,只得硬着头皮跪下道。
………………………………
第七百七十八章:随行就市
朱常洛发了一阵火,到最后还是缓缓坐了下来。
生气归生气,对于这种状况,他提前还是有所预料的,只不过让他有些意料之外的是,数字竟会如此惊人!
上千万两的白银,足足可以抵得上国库三年的岁入了,这是怎样一个让入触目惊心的数字啊……
要知道,这不过是京畿之地一千余位七品以上官员主动上缴的数目,便已经如此之巨,如果扩大到全国呢?
整个天下,在吏部登记造册的七品以上的官员有超过将近三万人,这其中有八成以上都是地方官员!
朱常洛相信,这些地方官员的行径只会比京畿的官员要严重和猖狂,他们搜刮的民脂民膏,将是一个完全不可想象的数字。
国家吏治至于此地,如何能够不亡?
“传旨,命户部将此账册当中的银两如数归入国库,至于这名单上的人……”
无论如何生气和愤怒,事情总是要继续下去了,深吸了一口气,朱常洛缓缓开口说道。
一干内阁大臣顿时抬头,有些担心的望着朱常洛,要知道,这可是正正经经的国家大事,关系到整个朝堂的,今上要是再任性妄为的话,他们无论如何也是必须要阻止下来的,所幸天子接下来的话,还是让他们松了口气。
“名单上的人,念在尔等诚心悔过,暂且宽宥,不过若有再犯,前罪并罚,从重处置!”
朱常洛强压着自己,将那份名单狠狠的折起,他只怕自己再看一眼,就会忍不住砍了这帮贪官污吏,尽管他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
这份名单当中,实际上只记载了三品到七品的官员的数额,再往上三品大员以上乃至部院大臣的名单,就连他面前的各个大臣也不清楚,他们只知道一个总的数额。
但是朱常洛却清楚,这份名单上面写的详尽无比,几乎涉足了朝廷当中超过九成的官员,数额有大有小,大的十几万两,小的几千两,如果他真的动了杀意,那明天到这宫城里来上朝的大臣,恐怕连十几个都没有了。
更何况这其中还有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轻易擅动不得……
所以他只能压下怒火,履行自己的诺言!
作为皇帝的信用,可比砍了这帮贪官污吏来的值钱!
“陛下英明!”
底下一干大臣终于松了口气,要知道,虽然没有公布三品以上的名单,但是他们自己干了什么,心里自然是有底的,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他们也决不希望皇帝这么昏了头,所幸,天子面对这样重大的事情,做事还是有分寸的……
“不过,朕下过的旨意自然不会更改,但是有些顽固不化的人,也该处置掉了!”
轻轻吐了一口气,朱常洛语意森然。
说罢,摆了摆手,一旁的陈矩立刻上前,道。
“陛下,这是初步比对的名册,请陛下过目!”
“不必了,直接给各位先生看吧!”
厌恶的挥挥手,朱常洛直接将奏疏丢给了一帮大臣。
众人心中虽然隐隐有所猜测,但是接过奏疏的时候,手还是忍不住抖了抖。
天子话中的语意已然明了,他下旨的时候,的确说了如实上缴的既往不咎,但是同样也说了,有顽固不化,胆敢欺瞒者,严惩不宥!
这份名册,显然就是天子口中的那些,妄图蒙混过关的人了……
“福建道御史尤应鲁,江西道御史王有功,兵科给事中周学易,吏部主事张主敬,光禄寺主簿杜华先……”
长长的一段名单,看的底下的一帮大臣口干舌燥,虽然心中早有预料,但是这份名单摆在自己的面前的时候,他们心中还是忍不住一阵复杂。
这份名单当中记载了合共八十二名官员,官位最高者到达了正四品,只差一线就能触到三品大员的行列,最低者也有七品,涉及六部,都察院,内阁,五寺,顺天府等多个衙门,覆盖范围之广,远远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而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都是和科道有关的官员!
“臣斗胆,敢问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这名册上之人……”
将手中的名册送回陈矩的手中,即便是沉稳的内阁大臣,也忍不住一阵心颤,半晌,次辅衷贞吉大着胆子,上前问道。
“家产抄没,罢黜为民!”
朱常洛淡淡的吐出八个字,不带一丝烟火气。
“陛下……恕老臣直言,这名册之上,只有一个名字,并无详细的数额和贪墨证据,若是就此处置的话,是否太过草率?”
另一边,朱阁老也小心翼翼的上前开口道,这名册当中,可有不少的人都是浙党的啊……
不过朱常洛嘴角却是掠过一丝嘲讽,淡淡的道。
“草率?先生是以为朕手中没有证据吗?自己做下这般使朝廷士林蒙羞的事情也就罢了,难不成要朕将证据送到三司,审理之后公告天下吗?你们丢得起这个人,朕丢不起!”
顿了顿,朱常洛又道。
“当然,若是有人认为朕处置不妥,大可提出来,朕会令大理寺复核案情,不过到时候,朕会令三司重新判罚,那可就不是罢官免职这么简单的了!”
想起天子前些日子在承天门外的一番作为,朱阁老顿时熄了火,讷讷无言,再也不敢多说话。
自家事自家知,朱赓自己心里清楚,天子的这份名册当中,已经是十分收敛了,至少其中并没有出现三品以上的官员,不然的话,那可真的是要伤筋动骨了!
“陛下,一次性罢免如此大规模的官员数量,一时之间,恐怕吏部也难以填补上来,是否可以酌情令吏部在铨选的程序上,稍稍放的松些,翰林院尚有近百观政的翰林,是否可以提前到部院流转,如此,也好维持朝廷的运转不失常态!”
既然天子心意已定,人是救不下来了,那就只能另想办法了,叹了口气,沈鲤上前一步,开口说道。
浙党的损失是肯定的了,所以为今之计,只能尽快培养后备力量了,要知道,翰林院当中可有不少人属于浙党的人马,如今的状况,也不失为将他们尽快培养起来的机会啊……
………………………………
第七百八十章:家有一老……
“翰林院?”
朱常洛皱了皱眉头,轻声重复道。
沈鲤的打算自然是瞒不过他,但是问题是,沈阁老也压根没打算瞒着他,官员轮转本是常事,朱常洛既然要一次性罢黜这么多的人,那么自然要有人来接替他们的工作。
而翰林院本就是官员的储备之地,从其中择选也是正常之事。
“此事暂且放一放!上次老首辅有言,朝廷官员设置冗杂,衙门职责不清,相互推诿,不如借此机会,精简衙门,厘清责任,待得事毕之后,再论不迟!”
沉吟片刻,朱常洛轻声开口道。
其实原本他并不想这么快就启动此事的,因为时机有些不大成熟,一是刚刚经历过承天门之事,朝中大臣的情绪还是比较敏感的,若是这个时候再加压的话,保不齐会闹出什么事情来,这个时候还是一静不如一动。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朝中,并没有可以坐镇的人物!
朱常洛突然有些后悔,自己当初筹划的时候,怎么就没有考虑到老首辅的想法,如今老首辅告病在家,朝廷里就像是失了定海神针一般,再无人能够有震慑整个朝局的能力。
以至于就连他自己,行事也有些束手束脚的,要是王锡爵尚且在朝的话,这种大规模的调整各个衙门的事情,自然会有他来负起责任,而且以老首辅的地位和声望,绝对能够应付朝中任何的状况,但是现在,朱常洛也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了
“陛下,此举不妥!”
话音刚落,就有人提出了反对,不是别人,正是次辅衷贞吉。
首辅不在,自然以他这个次辅为尊,说实话,衷次辅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出头触天子的霉头,但是有些事情,却是不得不阻止的,如今首辅不在,内阁的担子大部分都落在了他的肩上,而一旦朝局当中出了什么事情,责任自然也会落在他的头上。
所以纵然心中不愿,但是衷次辅还是不得不站出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