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谋天下-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妨,朕当时不过是一个提议而已,算不得什么旨意,更何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身在战阵之前,当随战机而动,刻板而为,反倒是会令战局毁于一旦!杨爱卿孤身入营,力转乾坤,乃大智大勇之人,于国于社稷皆有大功,不必因区区小事心怀不安!”

    倒是朱常洛哈哈一笑,摆手道。

    应该说,当初的确是他想的简单了,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毕竟朱常洛并未身在草原,自然并不清楚草原真实的格局,他所听者是无数人的转述,所见者是无数的奏疏案牍,难免会造成偏差。

    一念至此,朱常洛就有些庆幸自己当初派过去的人是杨涟,这么一个敢拼敢闯果决敢断的年轻人,若是听从朝廷那帮老大人的想法,派一个所谓老持成重的大臣过去,恐怕未必能够这么当机立断。

    这一点在这次的战场之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同样是违背了朝廷的初衷,但是杨涟敢于快刀斩乱麻,大胆冒险,但是麻贵却不同,虽然事情的性质有所不同,但是当时面对土默特议和的态度的时候,麻贵能够做的,却只有立刻上报朝廷,等待旨意。

    朱常洛并无意去指责麻贵什么,站在他的位置上,他这么做的确是对的,这也是出战的将军们大多数会做出的一个选择,因为麻贵和杨涟是不同的,杨涟有着太多太多的优势是麻贵所没有的。

    杨涟不仅仅年轻,而且他是官,是钦差,是东宫旧臣,是天子心腹,奉的是密旨,持的是王命旗牌,他的决断若是成功了,自然会成为一段佳话,但是即便是失败了,有天子相护,加上臣身份的加成,也未必就真的会被怎么样。

    大明朝有史以来,还未曾有过出使的大臣被降罪的。

    但是麻贵不一样,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将领,和所有的将军一样,他领军出战,受兵部统辖,朝廷管理,他所能做的,仅仅只有战场上的打仗,其余一切事情,打不打,该什么时候打,他都没有决断的权力。

    一念至此,朱常洛兴奋的心情渐渐沉静下来,这又是一个大问题啊……

    自宋以来,朝廷习惯于以驭武,尊武卑已经成了大明朝通认的道理,可这样一来,固然杜绝了隋唐之时的军阀之乱,可同时也让一个国家的军力衰微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一个国家就只有被蹂躏的份儿。

    因为惧怕武将持兵谋反就肆无忌惮的打压武臣,不过是因噎废食而已,即便是没有武将作乱,也会有外敌入侵,农民起义,想要覆灭一个王朝,有无数种方法,为了防止其中一种可能性而轻视军伍,才是真正的取死之道!

    摇了摇头,朱常洛的脸上又恢复了笑意,道。

    “杨爱卿不必介怀此事,继续说吧!朕听说你劝退科尔沁部之后,便跟随建州女真前往大同支援,究竟情况如何?”

    这件事情他放在了心上,可到底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成的事情,便暂且放在了一旁,继续问起了前线的状况。

    应该说,朱常洛的这番神色变化,若是叫其他的大臣过来,未免会心中惴惴,以为自己是哪里做的不妥当或者是天子在向自己示威,但是杨涟作为跟随朱常洛多年的老臣,自然是清楚,天子这般态度,恰恰是因为他并没有把自己当做外人,所以才不加掩饰自己的情绪。

    至于天子的这番变化到底是为何,杨涟却是捉摸不透,不过往常在东宫的时候,他早已经习惯了今上天马行空的想法,天子脸上的忧虑必然是有来由的,但是这份来由却肯定不是来自自己。

    而到底是针对的谁,杨涟猜不到,但是他却知道,当天子露出这种神情的时候,朝廷必然又会有一番动荡了……

    不过那和他却是没什么关系的,定了定神,杨涟继续道。

    “当日臣劝退科尔沁部之后,便赶回了辉发城,按照之前的约定,只要臣能够让科尔沁部撤出辽东,各部贝勒就答应派出骑兵支援我大军,于是臣立刻命人传讯给大同的麻贵将军,并令各部贝勒兵分五路赶往大同!”

    “想必爱卿能够做到如此,想必也是费了一番功夫,女真各部积怨甚深,即便是没有科尔沁的威胁,想要让各部出兵,也不甚容易吧!”

    朱常洛点了点头,却是开口问道。

    劝退科尔沁部只是第一步,真正的难处在于让女真各部出兵相助,这一点杨涟是如何做到的,朱常洛却也是好奇的很。

    “回陛下,其实此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全赖陛下之威也!”

    杨涟拱了拱手,含笑回答道。

    “朕?”

    朱常洛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听得出来,杨涟此非恭维之词,但是他远在千里之外,又能帮得上杨涟什么大忙。

    所幸杨涟也没有继续卖关子,直接开口道。

    “陛下容禀,其实想要让各部出兵,所用的法子无非四个字,各个击破!各部所忧虑者,无非是精锐尽出之后,是否有人趁机攻伐自身,故而臣当时便以王命旗牌为证,与诸部订立盟约,若诸部能出兵相助,则我大明保其部落平安,若有其他部落敢趁火打劫,我辽东铁骑必定出兵相助,若事有不偕,待得战事结束,我大明定当遣派大军讨伐之!此盟约订立之后,建州部最先响应,而后便是叶赫部,二部乃是各部之中最强的两部,二部一应,其他各部也并无意见!”

    应该说,这又是杨涟的自作主张,不过这个和刚刚那个不同,这件事情是在杨涟的职权范围之内的,出使之前,朱常洛便曾经给过杨涟临机专断之权,王命旗牌也是给他这个时候用的。

    “这么说来,你倒是用的巧妙,不过此事是你的功劳,和朕有什么关系?难不成爱卿觉得,朕是和臣下抢功之辈不成?”

    许是因为大战得胜,朱常洛心情大好,甚至还有心思开玩笑。

    “臣不敢,不过此事说来,倒真是和陛下脱不了干系!”

    杨涟欠了欠身,却是笑了笑道。

    顿了顿,杨涟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道。

    “陛下,此次出兵一共有五路,各为女真一部,建州部早已归化,乃仰赖陛下之威仪德行,臣不敢逾功,叶赫部之所以第一个响应,也是看在宫中宁嫔娘娘的份上,若无陛下赐臣的信物,布扬古是不会这么轻易就答应出兵的,至于剩下的辉发部和哈达部,则是因为被科尔沁部兵临城下,唯有同意我大明之约才有一线生机,故而臣能各个击破各部,首要仰仗陛下之威,李如梅将军的坐镇帮忙亦是必不可少,臣所为者,不过微小之事而已!”

    果然还是要出去历练啊!

    朱常洛想起当初他初次在南直隶见到杨涟的时候,这小子可是一身的臭脾气,说话都不带拐弯的,一开口就能噎死人。

    这么些年下来,虽然有所好转,可也没进步多少。

    没想到出去这么一趟,不仅办成了事情,还学会了不少说话之道,这牵强附会的恭维之词,往常可不是杨涟会说的话。

    而且不仅如此,离开京城之前的杨涟,就像是一柄锋利无匹的宝剑,寒光熠熠,摄人心魄,但是锋芒太露未免不美,而此刻的杨涟,少了几分张扬,却多了几分沉稳,仿若宝剑入鞘,不闪锋芒却不损锋锐。

    一场出使,能够令杨涟有如此大的变化,倒也算是意外之喜!

    “那朕就领受此功了!杨爱卿不妨继续!”

    好不容易听见杨涟一回恭维之词,朱常洛也就毫不客气的领受了。

    与此同时,他的神情也变得有些凝重起来,因为无论杨涟做了多少事情,都不过是在为前线的大战做准备,所谓厚积薄发,厚积固然重要,但是若无最后的薄发,则一切成空,毕竟前线的战局,才能真正奠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这也是朱常洛真正关心的,即便是有了骑兵的帮助,麻贵又是如何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说起来,接到军报的时候,朱常洛可算是结结实实的吓了一跳,俘虏扯力克及其手下大将,斩首两千,俘虏上万,这可是大胜中的大胜啊!

    要知道,此次土默特虽然号称三万大军,但是实际上总出兵数量不到两万,斩首两千,俘虏上万,加上之前斩首的数量,这回土默特说是全军覆没也不为过啊。

    “这还是因为麻贵将军用兵如神之故!”

    说起此事,就连杨涟也双眼放光。

    应该说,往常的时候,杨涟和其他的臣一样,是有些瞧不起武将的,觉得那些武人粗俗不已,除了会喊打喊杀什么都不会,但是这一次,麻贵却给他好好上了一课,告诉他什么叫做优秀的将领。

    “臣当时随同建州大军赶往驰援大同,本来是打算五路大军同至之后再发起总攻,但是在半途之中,臣却接到了麻贵将军的命令,令臣带领建州大军星夜兼程赶往大同,臣到达之后方知,除了建州部和叶赫部之外,其他三路大军被麻贵将军当做奇兵,各自派往土默特王城,察哈尔部及科尔沁部进行突袭,而建州部接到的任务则是兵分两路截断土默特粮道,而五路大军当中,麻贵将军只留下了最为骁勇的叶赫骑兵,配合我军主力发起了总攻!”

    “土默特王城……察哈尔部……科尔沁部……倒是一个好法子!”

    朱常洛皱眉思索了片刻,旋即脸上便浮起了一丝笑意,麻贵果然不愧是长久镇守边境的将领,这一招倒是连他也没有想到的。

    骑兵最适合做什么?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骑兵最大的优势在于机动性,来去如风,一沾即走,相比于在上万甚至是十万的大型战争当中,骑兵的优势更加体现在小股部队的战斗当中。

    而麻贵显然深谙这一点,将骑兵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扯力克和林丹自以为大明没有骑兵部队,所以自己的老巢固若金汤,却不料大明还有这么一张底牌。

    女真各部的骑兵算不上多,强者两千余人,弱者一千余人,这些部队若是放在正面战场上,在步兵的掩护下,固然能够起到不小的作用,但是若是用来进行突袭,却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次大战,无论是土默特还是察哈尔,甚至是科尔沁,都是主力尽出,这个时候若是有一支骑兵部队突袭他们的老巢,定能让扯力克和林丹都措手不及!更何况,还有粮道被劫的噩耗,如此诸般重磅消息接踵而至,朱常洛已经能够想象到他们手忙脚乱的样子了……
………………………………

第八百三十六章:难题!

    望着天子略显激动的脸色,杨涟却是淡定如常,其实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应该说,这一次的大战,切切实实的让杨涟明白了一个道理,战阵之上,兵法诡道,远非是朝中大臣所认为的那般简单。

    就拿此次用兵来说,遣派几支骑兵作为奇兵突袭敌军后方对于杨涟来说已经是啧啧称奇,但是接下来的正面迎敌,却更让杨涟赞叹不已……

    “臣也是到了大同之后才得知,麻贵将军已经说服了土默特太师噶比雅图,噶比雅图答应调回前来支援的王城大军,又传递出了土默特的辎重运输路线,当晚,建州部便受命去截断粮道,但是奇怪的是,直到第二天晚上,麻贵将军却一直按兵不动,就在臣抑制不住内心的疑惑,欲要去一探究竟的时候,却发现麻贵将军已经号召全军披甲以待!”

    话至此处,杨涟的神情也显得微微有些激动,道。

    “紧接着,臣便看到外头土默特大营火光冲天,处处皆是喊杀之声,不知为何,尔等竟是起了内讧!”

    朱常洛微微一愣,旋即便是点了点头,有些哭笑不得。

    这个麻贵,可真是物尽其用啊……

    早在他和噶比雅图达成一致的第二天,梁永就通过密信将消息传回,应该说,对于麻贵的决定,朱常洛是无可无不可的,他交给麻贵临机专断的权力,就不会在意他这么决定。

    更何况他也没打算这一次就跟土默特不死不休下去,战后的和议自然也是必要的。

    不过就连梁永的信中也没有提及,麻贵到底要让噶比雅图做些什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除了交出运粮的路线和撤回支援的大军之外,麻贵肯定还做出了另外的布置,而这个布置,恐怕就是这次决胜的关键所在……

    朱常洛可不相信,放着这么好的一个内应,麻贵会弃之不用。

    杨涟的口气微微有些惋惜,继续道。

    “可惜的是,当时的那场大战臣未曾亲身参与,麻贵将军命臣在大同城中戒备,而臣也是战后方知,那一夜麻贵将军从建州部当中抽出一小队骑兵,趁夜色浓重纵火烧掉了土默特仅剩的粮食,又让噶比雅图事先在军中散布谣言,言道军中已经无粮,于是在粮食被焚之后,土默特一时便军心大乱,与此同时,麻贵将军又遣派另一支骑兵佯装土默特人去旁边的察哈尔大营抢掠粮食,两方果然中计,我军还未动手,察哈尔部便已经带兵冲到了土默特大营当中,待得我军赶到之时,双方已经杀的不可开交,于是在早已经养精蓄锐多日的叶赫骑兵冲击下,土默特顿时溃不成军,就连扯力克等人都被我军生擒……”

    许是因为有些激动,杨涟说的有些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有些关键的地方并没有说清楚,但是朱常洛还是听明白了,而明白了之后,他也更不得不佩服麻贵的用兵之道了。

    一支战力算不得极强的骑兵,到了他的手里,却能有无数种用法,应该说,麻贵不仅将噶比雅图物尽其用了,而且更是将女真的骑兵物尽其用了。

    稍微用点脑子想想就知道,既然察哈尔部是来支援土默特部的,那么他们又怎么会打起来呢?

    必然是二者之间发生了什么矛盾,而且是了不得的矛盾,才会让两军怒不可遏的开战!

    联系一下前后发生的事情,朱常洛很容易就能想到,是麻贵用女真骑兵在当中挑拨离间了。

    大明的骑兵极少,这是天下共知的事情,仅有的辽东铁骑,也须得始终镇守在辽东不能离开,这就造成了一个思维盲区,无论是土默特还是察哈尔部,在受到骑兵突袭的时候,绝不会想到是大明的手笔,而会将怀疑对象指向他人。

    如果朱常洛所料不错的话,袭击王城,截断粮道,焚烧粮食,这些事情麻贵都是命建州部打着察哈尔部的旗号干的,或许一件事情不足以挑拨两部的关系,但是一件又一件接踵而来的消息却不一定,就算是扯力克本人不会怀疑林丹,但是别忘了,他的军中还有一个和大明早已合谋的噶比雅图,有了这位土默特太师的帮助,想要封锁消息压根不可能,扯力克相信察哈尔部,不代表其他的人会相信,尤其是知道粮食被烧粮道被断消息之后的大军更不会相信,他们只会用手中的刀去抢,去洗刷自己的耻辱。

    而很明显的是,往大明是不可能的,若是攻城那么容易,他们也就不会在大同城外停留那么久了,所以想要活下去,他们只能朝着身旁的人下手,无论这件事情是不是察哈尔部干的,他们都会认定是察哈尔部干的。

    若是这个时候,察哈尔部稍有什么动作,很容易就会演变成为大规模的冲突,而很显然的是,这个冲突不但发生了,而且一经发生便一发不可收拾,将土默特直接送入了地狱。

    大战的大概朱常洛心中已经有了轮廓,唯一的问题就是……

    “林丹当时在何处?”

    虽然朱常洛没有见过林丹,但是此子能够只身进入土默特部翻云覆雨,搅弄风云,恐怕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主儿,麻贵挑拨离间的计谋虽然占了骑兵的优势,但是林丹若是在的话,两军恐怕没那么容易打起来,而从接到军报开始,所有的消息当中都没有提到过林丹,朱常洛便猜到,麻贵一定是准备了什么后手,支开了林丹,才有了这一次完美的夜袭。

    “回陛下,林丹当时去见翁果岱了……”

    说起此事,杨涟罕见的有些不好意思,道。

    倒是一旁沉默许久的骆思恭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道。

    “陛下,此事说来也是巧合,当时杨涟大人将和科尔沁部交涉的过程如实告诉了麻贵将军,当晚麻贵将军便传回了军报,除了命五路大军分别前往不同的地方突袭之外,还送来了另一封密信,在信中,麻贵将军详细的说明了他的想法,既然科尔沁部有心图谋察哈尔部却名不正而言不顺,不妨我们帮他一把,这才派了辉发部的骑兵前往察哈尔部突袭,给他一个前往察哈尔部援军的机会,而作为交换,翁果岱会和林丹单独约见,突袭土默特的那一夜,林丹恰好离开军营去和翁果岱会面,故而未能阻止此事!”

    原来如此!

    朱常洛瞥了一眼杨涟,这的确算是意外之喜,应该说,这还多亏了杨涟的神来之笔,若是他直接将科尔沁部支去攻打察哈尔部,也自然就不会有林丹深夜出去会见翁果岱之事,大明也未必就能够这么轻易的挑起两部的矛盾,进而渔翁得利。

    只是说到底,这是杨涟自己的决定,由他的口说出来的话,未免有邀功的嫌疑,所以杨涟也不大好意思说,只能由骆思恭来代劳了。

    “如此说来,想必如今的草原之上,已然大乱一片了吧……”

    朱常洛抬头,望着北方的边境,他能够想象的到,此刻的草原有多么的混乱不堪。

    “回陛下,的确如此,虽然在和土默特的交战之中有所损伤,但是林丹回来的很快,所以麻贵将军为了保持夜袭的效果,只能将兵力集中在土默特部,而林丹则是趁机带着大军撤出了营地,不过据臣所知,林丹和翁果岱的会面十分愉快,两部大军已经汇合,按照原本的计划,林丹已经因为察哈尔部受袭而带着大军赶回去勤王了,若是事情进行顺利的话,恐怕过不了多久,草原就会大乱一片了……”

    杨涟嘴角浮起一抹笑意,开口道。

    蛮夷之人终究是蛮夷之人啊!

    竟真的以为挟天子便能令诸侯不成?

    要知道当初曹操纵然有汉献帝在手中,各地还是有无数的反对势力出现,不然何以有三国鼎立之称?

    即便是翁果岱这次能够成功的扶植林丹上位,其他的各部也必然会群起而攻之,到时候翁果岱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好过,更何况林丹也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主儿,想要将他作为一个傀儡,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只可惜啊,黄金家族的荣耀蒙蔽了翁果岱的双眼,令他失去了平日的冷静,终究还是动手了……

    恐怕接下来,草原上又将是一番混战了!

    “二位爱卿辛苦了,一路风尘便不必在此陪朕了,先行回去歇息吧!待得大军凯旋,朕再为二位爱卿叙功!”

    轻轻舒了口气,朱常洛笑了笑,摆手道。

    杨涟和骆思恭二人便起身,恭敬的告退而去了。

    不过他二人虽然走了,但是朱常洛却没有动,他坐在乾清宫空旷的大殿上,望着眼前的烛火,神色却是复杂不已,口中却是喃喃自语。

    “斩首两千,生俘上万……麻贵啊麻贵,你倒真是给朕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望着天子沉静的脸色,王安犹豫了半晌,最终还是蹑手蹑脚的上前道。

    “陛下,夜深了,您该歇了!再过两个时辰,就该上朝了……”

    朱常洛似是意识到了什么,轻轻叹了口气,用手揉了揉额头,道。

    “王安,你说朕该如何处置那些被俘的土默特大军?”

    “这……”

    王安一时愣了神,片刻之后才小心翼翼的答道。

    “军务大事奴婢不敢胡乱揣测,不过按着往常的惯例,生俘大军,应该是要放归的吧,何况陛下刚刚在后宫,不是答应了忠顺夫人要和土默特交好的吗?再说,麻贵将军也答应了那土默特的太师,不对他们赶尽杀绝的啊!”

    “按着往常的惯例?放他们回去休养生息,过两年再犯边境吗?”

    朱常洛冷笑一声,却是瞥了一眼王安,道。

    “你知道朕为什么问你,而没有去问陈大监吗?更没有去问朝中的大臣们吗?”

    王安吞了吞口水,头上却是冒出了点点冷汗。

    他自然知道,天子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因为无论是陈矩还是朝中的大臣,给皇帝的答案都只会有一个,放其归乡,永结盟好。

    这是作为文臣理所当然的想法,既然对方已经归降,大明自然要彰显泱泱大国的气度。

    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在王安看来,这实在是愚不可及!

    他不懂什么乱七八糟的大道理,但是他也知道,斩草必要除根,若是叫他来说,这些俘虏不如全杀了为好,但是杀降之事历来都是禁忌,他又岂敢开口,想了想,只得轻声开口道。

    “陛下,眼下这土默特还有一万兵力驻守王城未出,陛下又和忠顺夫人有了约定,若是……恐怕有损陛下圣明,更会牵连麻贵将军,还有可能会激起土默特的再度反叛,还请陛下慎重!”

    作为皇帝的亲随,王安也只能劝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