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谋天下-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群臣亦是跟着附和道。

    “是啊,元辅大人,朝廷需要您啊!”

    “请元辅顾虑江山社稷!”

    一时之间,文渊阁当中尽是挽留之声,只可惜老首辅这次明显是下了决心了,轻轻咳嗽了两声,便压下了文渊阁当中喧闹,再度大礼而拜道。

    “陛下仁德聪睿,此乃先皇之言,老臣虽负辅政之托,然年纪愈大,力不从心,况陛下虽则年轻,然雄心壮志,当世少有,必定可以令我大明重回强盛,臣已年迈,万望陛下顾念,准臣致仕!”

    说完之后,为表决心,老首辅甚至摘掉了头上的乌纱,深深叩拜下去。

    “不准!”

    朱常洛皱了皱眉头,道。

    “元辅不必再言,朝廷社稷尚需元辅支撑,朕亦年轻气盛,须得元辅时时劝谏,还请元辅以大局为重!”

    “陛下明鉴,大明之江山社稷,非系于一人之身,乃上托天子圣德,中有百官兢兢业业,下得黎民百姓拥戴,方得江山永固,陛下体恤老臣之心,老臣感激涕零,然如今陛下英明神武,百官清廉奉政,百姓安居乐业,老臣在否,非是朝局所必要,内阁诸公,外朝诸臣,皆乃国之栋梁,定能辅弼陛下,再现我大明盛世,老臣年迈,只愿回归乡里,安享晚年,还望陛下能体念老臣之心,念在老臣为朝廷操劳半生,放臣回乡安居!臣……叩谢天恩!”

    话毕,老首辅整了整身上的衣衫,回身瞥了一眼端正的放在一旁的乌纱,大礼叩拜,不待众臣反应过来,便转过身,径直退出了文渊阁,再也不给任何人劝留的机会……

    其间,朱常洛几次想要开口阻止,却最终没有任何动作。

    事实上,打从刚刚的上朝的时候,朱常洛就明白过来,老首辅是铁了心要走了,不然的话,刚刚赵世卿和鸿胪寺卿吵的那么厉害,他早就出面阻止了,老首辅一生最重朝廷稳定,岂会对这等事情坐视不理,放任两个朝廷大员吵的不可开交?

    朱常洛明白,老首辅是在表示自己的决心,他已然要离开了,朝政之事,他便不会再干预,而朱常洛也是时候展现自己作为一个帝王的气魄,而不应该一味的讲究所谓的平衡之道,却只希望老首辅替他出面摆平事端……

    “王安!”

    深吸了一口气,朱常洛压下心中纷乱的情绪,开口叫道。

    王安赶忙答应。

    “奴婢在!”

    “传旨,准内阁大臣王锡爵乞骸骨之奏,王公一生为国为民,心怀社稷,历仕四朝,辅弼天子,功勋卓著,满朝敬重,着加封上柱国,太师,准以上柱国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之衔……致仕!”

    朱常洛的这一声也惊醒了一旁的群臣,见此状况,群臣纷纷上前,道。

    “陛下……”

    不过此刻天子的心情明显不怎么样,他们还未开口,御座上天子就不耐烦的道。

    “退朝!”

    说罢,起身径直离开了文渊阁,留下底下群臣面面相觑,各自叹息摇头着离开了,毕竟这老首辅一去,这朝中恐怕又将是一场明争暗斗啊。

    不过这都是那些无关紧要的吃瓜群众的想法,直到退朝,内阁的一干大佬都没有反应过来,老首辅怎么就……就这么走了呢?

    说好的要向皇帝进谏呢?

    说好的要让皇帝不要重用厂卫呢?

    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呢?!

    “兴许,元辅是一时兴起,辞官之志过于坚定,所以,一时忘了吧?”

    半晌,次辅衷贞吉犹犹豫豫的开口道。

    却顿时惹来其他人的一阵白眼,老首辅是何等样人,虽然他自己说自己年迈体弱,可总不会真的到了连这等事情都记不得的程度了吧……

    不过这种事情,现在多说无益,众人沉默了半晌,沈鲤皱着眉头开口道。

    “不管如何,如今元辅已经请乞骸骨,天子也已经恩准,必定是不适合也不会再插手朝政了,但是厂卫之事,终是遗祸,元辅已去,然吾等尚在,此事,吾等断不能坐视不理!”

    话是这么说不错,可事情又真的是那么简单的吗?

    要是有人愿意去跟天子进言,方才他们也不会将希望寄托在老首辅的身上了,虽然心里有些不大愿意承认,但是数遍整个朝野,能够令天子改变主意的人,也就只有老首辅了。

    如今老首辅撒手不管了,谁又能做得到这件事呢?

    “次辅大人,元辅如今辞官而去,朝廷大局当由次辅大人主持,如此大事,还请次辅莫要推脱!”

    朱赓往前一步,走到衷贞吉的面前拱了拱手道。

    次辅大人的脸色顿时黑了黑,心道你怎么不去?

    衷次辅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清楚,虽然名义上来说,他是内阁的二号人物,但是要真论起影响力来,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天子面前,他跟老首辅差的都不是一星半点,就是去了也压根不可能劝的动皇帝。

    更何况现在是个什么时候,老首辅的离去,明显让天子深受打击,朱赓这个时候让他去进谏,不是往枪口上撞吗?

    别说是这个时候了,就是过一段时间,天子的情绪好了,衷次辅也未必就会去进谏。

    无他,老首辅走了,那么这内阁首辅的位置自然就空下来了,作为内阁的二号人物,衷次辅岂能不想这个人臣之极的位置?

    平心而论,衷次辅这些日子以来跟皇帝的关系处的不错,又有次辅这个位置的加持,还是有一定的把握上位的,这个时候又怎么会去干这种得罪皇帝的事儿。

    这个朱赓,刚刚在偏殿的时候不鼓动自己,如今老首辅一走,就开始鼓动自己去进谏,用心不良!

    心中轻哼了一声,衷次辅的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叹了口气道。

    “朱阁老此言差矣,陛下虽然准了元辅的辞呈,但是终究旨意未下,老夫岂敢僭越?何况此事陛下心意早定,老夫纵去,也无大用,依老夫看,还是李阁老去最为合适!”

    不就是打太极吗?谁不会啊!

    衷次辅话锋一转,直接将话头引到了李廷机的身上。

    如此一来,朱赓也不好再过多追究,毕竟就如今的状况看来,李廷机的确要比衷贞吉的把握大些,不过这个老东西,又岂是那么好劝的?

    大家在偏殿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结果却被前者一个软钉子碰了回来。

    不过眼下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一试了……

    “李阁老,你乃是陛下师傅,曾为陛下授业,如今陛下重用厂卫,岂是正道?身为帝师,李阁老身负劝谏之责,还望勿要推脱啊!”

    紧跟着衷贞吉,朱赓也开口劝道。

    不过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李廷机犹豫了一阵,这回却是没有开口拒绝,反倒是沉吟道。

    “既然如此,老夫便去探一探陛下的口风,也给诸公一个安心!”

    说罢,转身就朝着乾清宫去了,留下衷次辅和其他阁臣面面相觑,一脸的不可思议……

    与此同时,下了朝的朱常洛也来到了乾清宫。

    他是真的心情不怎么好!

    应该说,在他见过的所有人当中,王锡爵不是最让他敬佩的一个,但是毋庸置疑,却是最为朝廷操劳的一个,也是和朱常洛认识打交道时间最长的一个大臣。

    在登基之后,朱常洛和王锡爵之间虽然有小小的摩擦,但是都很快的找到了平衡点,这位老首辅,的确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

    也是自己那位父皇给自己留下的最珍贵的政治资源之一,若是没有王锡爵的帮助,朱常洛决然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稳固根基,令群臣慑服。

    而时至今日,老首辅终于要离开了,朱常洛的心里,终究是有那么一丝丝的遗憾……

    “陛下,奴婢觉得,今天的事情有些奇怪!”

    奉上一杯清茶,王安侍立在一旁,脸色微微有些疑惑,犹犹豫豫的开口道。

    “奇怪?”

    朱常洛抿了口茶,抬眼瞥了王安一眼,道。

    王安点头,开口道。

    “不错,奴婢总觉得,今儿元辅大人这官,辞的也未免太容易了点吧!这到底,是内阁的首辅啊,就这么简单就……”

    “简单?是你想的太简单了!”

    朱常洛摇了摇头,放下手中的茶盏,叹了口气道。

    “元辅今日的所作所为,当得起举重若轻四个字,你真以为一朝首辅的官儿,是那么好辞的吗?朕若是没有猜错的话,恐怕外头的那些内阁大臣们,今天都是被元辅摆了一道!”

    应该说,朱常洛并不清楚那些大佬们在偏殿商议了些什么,但是正如王安所说,老首辅的官辞的有些太简单了,出面附和阻止的,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官吏,了不起有两个六部尚书出面,真正的大佬,那群内阁大臣们,可都一直没有说话。

    不然的话,群臣谏阻之下,就算朱常洛有心准奏,也未必就能够准的了,所以朱常洛能够断定,老首辅定是使了什么手段,才稳住了一帮内阁大臣……

    只是一念至此,朱常洛又忍不住叹了口气,就连如何辞官这样的事情,老首辅都能和自己默契到这等程度,如今准他离去,还能再找到一个这么合拍的首辅吗?

    “陛下,外头李廷机李阁老求见!”

    正在这时,有内使进来禀报道。

    朱常洛振了振精神,瞥了一眼王安道。

    “你想知道的事儿来了!”

    顿了顿,转身吩咐道。

    “宣!”
………………………………

第八百四十二章:李阁老的小九九

    应该说,这一次李廷机来觐见,也是经历了一番纠结的。

    当然,和其他的大臣不同,李廷机对于天子的承受能力要有信心的多,他心里清楚,纵然老首辅的离去,让天子的心中有些情绪,但是也不至于到迁怒于人的地步。

    更何况这一次觐见,李廷机也不是真的为了所谓的厂卫而来的……

    他着实是有些想不明白,那些老东西是有多天真才会以为自己会真的去劝皇帝,没看老首辅都没望这个枪口上撞吗?

    正如所有人所清楚的,这朝廷当中心里都清楚,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劝服当今圣上的,就只有老首辅一人!

    但是却罕有人去认真的思索过,为什么老首辅能够做到这一点。

    是凭借他朝廷当中无人能力的声望资历?亦或是他熟稔的政治手段?

    在李廷机看来,全都不是!

    论政治手段,满朝上下没有人能够和当今天子相比,而声望资历,在天子心中亦是不值一提,正如天子曾经所说过的,用人者,唯才唯德,而非看重仕宦年资,天子之所以敬重老首辅,是因为老首辅不仅能力出众,而且心怀大义,忧心社稷。

    但是这并不是老首辅次次都能够劝服天子的原因所在。

    天子真正要做的事情,从来没有人能够拦得住,正如当初承天门外浩浩荡荡的叩阙一事,天子下了决心要杀人,那么无论是谁出面,也拦将不住!

    纵然是此举犯了一众文官的大忌讳,纵然是老首辅在外头长跪不起,纵然是百官群臣险些跪昏在承天门外,天子依旧是杀了。

    由此便可看出,老首辅对于天子,并不是事事可劝,而在李廷机看来,外朝百官之所以会有一种只有老首辅才能劝谏天子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天子需要有这么一个人,来向朝廷宣告,他并不是一个不纳谏言,独裁暴虐的皇帝,合理的建议和谏言,天子是能够接受的。

    至于为何每每只有老首辅出面才能让天子回心转意,必然也是天子有意为之,因为从文官的序列来说,首辅执掌揆阁,为百官之首,加之老首辅本人更是历仕四朝,年资声望足可压制整个朝堂,更是先皇遗命的辅政大臣,所以天子在他面前服软,也并不丢面子。

    从效果上来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这整个朝堂之上,除了那帮御史,大概没有人会闲着没事就去弹劾弹劾皇帝,但是真正出了事情的时候,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文官们又不得不上本参奏,众意汹涌,天子也十分苦恼。

    所以老首辅的存在,不仅仅是为朝廷大臣们劝谏天子,更是为天子安抚朝廷百官,试想一下,每每出了事情,只要老首辅出面,便可马到功成,将天子劝的回心转意,那么真的临到什么事情上,百官的第一反应也必然是向老首辅求助,就像今天在文渊阁的情况一样。

    其实李廷机能够想到,如果当廷之上,一干内阁辅臣联手上奏的话,天子必然不好拂了众意,但是有了老首辅这条捷径,群臣也就理所当然的偷了懒,毕竟这种得罪皇帝的苦差事,大家都不愿意冒风险。

    当然,在李廷机看来,天子之所以选中老首辅来担任这个中间人,除了是因为他首辅的身份外,更是因为老首辅官场沉浮多年的人情练达而和天子形成的默契。

    这种默契才是最关键的!

    回顾天子登基以来的种种事情,李廷机可以看得出来,其实在很多时候,老首辅并不是站在文臣的这一头,而是站在天子的那一头,从税制改革,科举科目,再到大同出兵,这些事情,其实朝中不赞成的朝臣大有人在,但是老首辅并没有像他们所期望的去劝服天子,而是反过来帮助天子劝服朝臣。

    这或许就是老首辅的聪明之处,他清楚什么事情是天子可以退让的,什么事情是天子不能退让的。

    一念至此,李廷机的心中顿时升起一阵敬服之意,因为这一点,即便是他也做不到的!

    他日日在内阁当中和老首辅共事,自然清楚的很,老首辅平日里和大多数时间和他们一同处理政务,即便是进宫议事,也是众大臣一同入宫,鲜少有何天子独处沟通的机会。

    但是就是如此,老首辅还是能够次次都猜中天子的意思,准确的作出判断,并且用最合适的方法去配合天子,唯一的一次老首辅判断失误的,恐怕就是承天门外的那场叩阙,老首辅几乎算得上是倾尽全力,也未能阻止天子。

    而事实上,李廷机却在怀疑,不,应该说,他几乎能够肯定,即便是承天门的那一次,老首辅也并非是没有体察到天子的决心,而是局势如此,非此即彼,他没办法再像往常那样去平衡天子和群臣之间的关系而已。

    至于证据,就是当时天子旨意传出的时候,李廷机分明能够看到,老首辅已经严重的体力不支,但是他仍旧挣扎着起身,驱散了喧闹的群臣。

    如果当时老首辅真的想要阻止此事的话,他只要继续昏睡,朝臣必然借机发作,那么这场叩阙绝不会如此平平淡淡的结束。

    但是老首辅睁开了眼睛,所以这场风波,也就被消弭于无形之中。

    随时随地都能够猜中天子的心中所想,这一点,着实是让李廷机也深感不如,要知道,虽然他李廷机跟着天子的时间最久,也最清楚天子的性情,但是他有的时候,也会判断失误。

    如果不是老首辅今天在殿上对厂卫之事只字不提,李廷机险些就会跟着那些内阁朝臣一起,劝皇帝不可重用厂卫。

    他不知道天子究竟是出于何种心思,但是他相信,今天老首辅的所作所为绝不是无意为之,所以他原本打算继续沉默下去。

    但是就在方才,那些大臣将话头引向他的时候,李廷机却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他们对自己的形容,和当初对老首辅的形容,竟然有那么一丝丝的相似……

    当今情势下,唯有李阁老能够劝服天子!

    这句话换个名字,不就是老首辅在群臣心中的地位吗?于是李廷机顿时有些动心。

    李廷机心里当然清楚,他和老首辅是没法比的。

    无论是资历声望,还是地位手段,他跟老首辅差的都不是一星半点。

    但是朝臣们的一句话,却让他的心中起了心思……

    就如方才所说的,老首辅之所以能够次次都劝服天子,嗯,至少在群臣的眼中次次都能劝服天子,依靠的不是别的,正是天子的配合。

    是天子需要一个能够劝服他的人出现,所以才有了声望愈隆的老首辅。

    而现在老首辅虽然致仕归乡,但是天子的需求是不变的,朝臣和天子之间,仍旧需要一个平衡的人物。

    这个人物可以是首辅,但是也未必就一定是首辅!

    李廷机虽然心有野望,可他不是一个看不清自己的蠢货,知道以自己现在的资历,是不大可能登上首辅之位的,尤其是以他现在和天子的关系,如果天子有这个意思,早就对他有所暗示了。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为自己未来做准备,要知道,内承天子,外辅群臣,向来是首辅的权力和职责,李廷机所想的不多,他只是想要将老首辅卸下的这些担子当中的一副挑起来。

    在天子和朝臣发生矛盾的时候,他能够充当一下润滑剂,在天子不方便向朝臣认错的时候,给天子适时的递上这么一个台阶,顺便也能够在群臣的心中树立起自己的声望,这样一来,必定能够慢慢的改变他在朝臣当中的名声,为自己将来成为首辅做铺垫。

    要知道,虽然说首辅之位很大程度上要看天子的意思,但是在天子之前,还是要经过一次廷推的,这是为了避免新任的首辅得不到朝臣的认可,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而一般来说,廷推的首名会被点为首辅,但是平心而论,虽然这些日子李阁老的名声好了不少,但是在六部七卿以及其他大佬的眼中,李阁老还是没什么把握。

    所以他心里清楚,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只要自己成为继老首辅之后,唯一能够劝服天子,不,甚至不用是和老首辅一样全部劝服,只要能够解决一部分其他大臣解决不了的事情,那么廷推的时候,他就会占到很大的优势!

    而且应该说,对于争取这个担子,李阁老的心里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就像那些大臣们所说的,他是天子的授业恩师,有这一层身份在,至少在天子面前,勉强可以抵得上德高望重的辅政大臣王锡爵,当然,前提是天子要认。

    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其次就是客观原因,毋庸置疑的是,天子肯定是需要这么一个人来平衡朝局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个人如何会是李阁老?

    从名分上来说,这个人应该是下一任的首辅才对。

    但是不要忘了,老首辅是独一无二的,李廷机可以断言,整个朝野上下,数不出一个能够和天子如此默契,而且德才资历皆能远超百官的主儿。

    无论是谁来担任新的首辅,都不可能和天子有这样的默契,而李阁老虽然不及老首辅,但是他好歹和天子相处颇久,只要拉下脸面,勤往宫里头跑几趟,勉勉强强还是够格的。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天子能够认可他!

    没有天子的配合,李阁老的所有小心思,不过都是天边浮云罢了,所以纵然是近乎日日都呆在皇城当中,但是当内使出来告诉李廷机,让他进殿觐见的时候,李阁老还是不免有些紧张……

    “臣见过陛下!”

    进了大殿,李廷机恭敬的拱手行礼,一抬眼却见天子依旧一副平常的姿态,坐在御案前处理政务,眼见得他进殿,放下了手中的奏疏,含笑道。

    “先生到了,坐吧!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和朕说?”

    奏对的流程,李廷机熟的不能再熟了,在内使搬上来的椅子上轻轻坐下,道。

    “启禀陛下,臣今日求见,是为陛下方才在皇极殿上褒扬锦衣卫一事而来!”

    “哦?锦衣卫?先生觉得,朕在皇极殿褒扬锦衣卫不妥吗?”

    李阁老说完之后,顿时看见天子一挑眉,轻声开口问道。

    熟悉天子性情如他,自然清楚,天子越是如此,越是代表他心中并不高兴。

    斟酌着字句,继续开口道。

    “臣不敢欺瞒陛下,其实在文渊阁升朝之前,吾等一干内阁大臣曾在偏殿当中议起此事,几位内阁大臣都以为,重用厂卫并非圣君所为,所以请元辅在殿上劝谏陛下一番,可元辅方才在殿上挂冠而去,并未提及此事,是故群臣方才请托老臣,前来一劝陛下!”

    望着李廷机小心的模样,朱常洛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到底,还是差了些胸襟和气魄,要知道,不管政见合不合,老首辅在自己面前,永远都是底气十足,稳重有节的,即便是有争执,也是寸步不让,而且和李廷机猜测的有所不同的是,朱常洛并不是一个十分固执的人,事实上,虽然大多数发生分歧的时候,都是老首辅迁就他,但是也不乏有老首辅有理有据的时候,朱常洛也会改变自己的意思。

    可李廷机就不同,或许是上次的教训给的太深,让他现在在自己面前过于小心了,如果朱常洛只是想要一个听话的权臣,那么李廷机足够了,但是若说是要执掌揆阁的首辅,这火候,差的却不是一点……

    心中虽是如此,但是朱常洛面上却是丝毫不露,甚至浮起一丝笑意,缓缓靠在御座的椅背上,一副好整以暇的样子。

    “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