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谋天下-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天儿已经渐渐的变凉了,故而议事的地方也从大殿挪到了暖阁,不过不同寻常的是,今天坐在朱常洛面前的却不是他王府当中的属官,而是一身飞鱼服,气宇轩昂的自家舅舅,锦衣卫百户王道亨。

    “舅父今儿怎么想起来到小侄这里来了?难不成是事情有眉目了?”

    自家人面前,朱常洛也不拿架子,在软椅上寻了个舒服的姿势,望着王道亨懒洋洋的开口道。

    这个世界上想要查黑材料找谁?在这项技能上,锦衣卫要是说第二,怕是没有人敢称第一。

    既然是自己舅舅在管着平安府这一片,朱常洛自然是肆无忌惮的以权谋私,一直在暗中搜寻了刘守友的黑材料,但是可惜的是,这家伙倒算是一个奇葩,小错不断大错不犯。

    屁股底下黑材料一大堆,可都是些朝廷看来鸡毛蒜皮的小事,想要扳倒他却是有些不大够分量!

    要知道,到了刘守友的这个地步,不管他出身如何,都是一地知府,不是那么容易倒台的,更别提那些商贾背后对他的支持。

    “殿下英明,若不是拿住了他的把柄,怕是我也没脸再到殿下眼前来了!”

    王道亨嘿嘿一笑,开口说道。

    不过朱常洛却是不以为意,这话他早就听了不下十遍了,结果每次都是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压根没太大的实用价值。

    眼见侄子如此神色,王道亨脸色一红,不过还是继续开口说道。

    “殿下,这回老夫真的不骗你!这回那刘守友可真是自寻死路,往常他最多是借用职务之便给刘家行些便利,可这回刘家也不知道犯了什么邪性,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官银上……”

    “官银?”

    朱常洛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坐直了身子,终于正色道。

    “不错,事情是这样的,锦衣卫有几个暗处的兄弟乃是把守官仓银库的,他们发现这几个月银库的进出十分频繁,便报了上来,老夫觉得此事不同寻常,便命他们暗中潜入探看,结果竟发现官仓当中大半的银两都已经消失不见!”

    王道亨也严肃起来,缓缓说道。

    虽然在大多数的人眼里,锦衣卫就是身穿飞鱼服,腰挎绣春刀,鲜衣怒马欺压百姓的样子,但是实际上,锦衣卫的本职是监察天下,那么高调张扬,还监察什么?

    像民间传说的这种形象,实际上只有在宫中负责皇帝仪仗的锦衣卫才是如此,而除此之外,潜在暗处的锦衣卫堤骑远远比所有人想象的都多。

    他们可能只是贩夫走卒,一生都不会用到锦衣卫这层身份,但是却能够成为一张密密的大网,将天下所有的消息都网罗其中。

    不过这些暂时和朱常洛没什么关系,他更关心的是眼下王道亨所说的事情,要知道,无论在哪个朝代,挪用公款可都不是什么小事啊!

    所谓官银,实际上就是维持政府部门开支所需要的银两,大明朝的税赋制度和历朝不同,税赋收缴之后,有一大部分是直接留在府衙当做官银之用的,而这部分官银一般来说是由知府,府同知,府推官共同管理的。

    若是刘守友真的敢挪用官银的话,那可就好玩了!

    “舅舅详细说来!”

    朱常洛收敛心神,开口问道。

    而王道亨也不拿捏,整了整语言开口道。

    “殿下,据老夫打探,这笔银两应该是被刘守友擅自挪用给了刘家,因为就在不久之前,刘家曾经和福州府的李家合伙,朝海外偷偷发出了一艘大船,当中满载的都是丝绸布匹,老夫多方查探最后确定,那些布匹几乎是当时刘家的全部布匹,本该在两个月前返航,但是不知为何拖到了现在还未回来,想必是那刘家支撑不下,才擅自挪动了官银救急!”

    这也算是解释的通,大明朝和某个闭关锁国的鞑子不同,事实上在大明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当中,一直和海外有着沟通联系,郑和下西洋之事自不必说。

    便是在后来因为倭寇之患而禁止百姓下海之后,也仅仅是禁止民间下海,官府还是有部分海运存在的,而至于他这位祖父穆宗皇帝则是全面开放了民间的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

    故而海运也就成了商人发家致富的一大途径,而海运的货物,大多是丝绸,瓷器和茶叶这三样。

    几乎可以这样说,丝绸瓷器这样的东西,只要能够漂洋过海到达大洋彼岸,立马就是上百倍的利润,故而即便大海汹涌,深不可测,但是依旧有无数商人前赴后继。

    只是让朱常洛没想到的是,刘家竟然也在这其中掺了一脚,而且看起来,还是泥足深陷的节奏啊!

    “不过,那刘家倒真是有胆子,这么多的丝绸,就不怕回不来吗?”

    朱常洛微微有些感叹,要知道,按王道亨所说,这回刘家出口的丝绸可是满满一大船,这般身家性命都赌上了,就不怕出点什么事儿吗?

    “殿下有所不知,这刘家远航发卖丝绸不是一回两回了,以前也出过差错,但是大都有惊无险,只是这次不知怎么回事,竟然连着两个月都没有音信,加之这秋天一到,百姓们都开始购置冬衣,布匹的需求量加大,所以刘家的存银大概就不够使了!”

    王道亨对于此间的关节,早已经打听清楚,微微一笑便开口说道。

    朱常洛点了点头,这倒也是,现在虽然是秋天,但是要不了多久就会迎来一轮布匹的热潮,毕竟老百姓地里有了收成,腰包鼓起来了,自然也就该添两件衣裳了,而刘家出海是在夏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刚刚好能够赶在旺季之前带着一大笔白银回来,进而支撑它在这次旺季当中大赚一笔,谁知道这天有不测风云,这船十有**是出事了,即便是能回来也赶不上旺季了。

    所以刘家才铤而走险挪用了官银……

    不过这些都没关系,刘家的船到底出了什么事儿,还能不能回来,朱常洛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那个扳倒刘家的契机,终于来了……

    ps:下一章九点发~

    (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八章:磨刀霍霍

    朱常洛其实一直都很清醒,刘守友这样只知道为自家商贾牟利的官僚必须要清除,不然的话他接下来针对商贾的一系列计划都没有办法实施,但是同时他也清楚,想要扳倒刘守友最大的难处不在于自己到底能不能掌握他的罪证。

    而在于自己能不能控制住扳倒他之后带来的影响,在于自己能不能成功的安抚住他背后的利益集团!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早已经决定了要对付刘守友,朱常洛自然是老早就把他查了个底儿掉,还是那句话,事实证明,刘守友当初敢不出城迎接朱常洛,绝不是因为狂妄自大,而是因为他有这个底气。

    除了他,没有人能够镇得住平安府的这帮大商人……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刘守友的背后只有一个刘家,但是实际上,这么多年以来,刘家通过种种手段和平安府当中的各大商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作为交换,刘守友为他们的生意大开方便之门。

    官商勾结,坑害的全都是底层的老百姓们!

    要知道,这些大商人最终都会发展成大地主和豪绅阶层,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巧取豪夺,兼并土地,老百姓的生活本就艰难,在刘守友的放任之下,这些通过种种手段谋夺他们的土地,将老百姓转化为自家的佃户和工人……

    至于工钱?呵呵!

    有点良心的地主或许会给些活路,但是大多数的商人都是利益至上,他们考虑的底线大概只在于不死人就成……

    资本家从来都是没有良心的,他们除了剥削和压迫之外,剩下的大概只会敲骨吸髓了!

    这一点朱常洛清清楚楚,所以他从来没打算放过刘守友,但是归到现状上,这帮大商人得到了好处,自然会维护刘守友,而且他们这么多年早就已经被养肥了,许多的商人甚至蓄起了私奴,拥有了不弱的武装力量,虽然和朝廷的军队无法相比。

    但是在民间耀武扬威却是够了,朱常洛一直在顾虑的,其实不是如何扳倒刘守友,而是自己一旦对他动手,把他背后的那些商人逼急了,组织人闹起来,那可就不是小事了!

    南直隶乃是江南腹地,要是他一来就闹起了民变,那该如何是好?偷鸡不成蚀把米这种事他可不愿意干!

    不过这不要紧,壁垒总是从敌人内部击破的,朱常洛也压根不相信,他刘家能够在平安府称王称霸,团结一切势力。

    所以他一直在等一个人,等一个能够帮他从内部击破敌人壁垒的人。

    张素功!

    “晚生见过殿下!”

    王府之前,少年长身玉立,依旧是一身青衣儒衫,对着朱常洛拱了拱手。

    要说徽商实际上真的是商人中的一朵奇葩,他们尊奉朱子,迷信儒家,同时又是最大的商人团体。

    而且即便是张素功这样被当做家族产业继承人来培养的,也不会放下读书,反而会要求他们在学业和商业上齐头并进,虽然这样做的最大可能是文不成武不就。

    但是也有像张素功这样能够两边都不落下的,既慢慢接触着家里的生意,也同时能够在仕途上不落下,

    就在刚刚结束的秋试当中,他成功的考中了秀才,并且被点为案首,成了应天府的生员,到了现在,张素功也终于能够在朱常洛面前理直气壮的称一声晚生了。

    “素功,你真是让我等的好苦啊!要不是怕费姑娘生气,我都快要忍不住跑去应天把你抓回来了!”

    朱常洛也是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调侃道。

    他也是后来才清楚,费玉儿之所以会到应天来,除了她缠人的功夫一绝之外,还有就是因为张素功要参加县试,费玉儿理直气壮的说要让他好好温习功课,才说服了费甲金的。

    “是晚生的错,不过殿下嘱咐之事晚生也未怠慢,恒隆钱庄已经和应天府的各大钱庄谈妥,只要有人能够持恒隆的银票前去,应天府的各大钱庄一律足数兑取,有关异地汇兑之事,晚生也已经和沈兄弟互通过许多书信,可以初步施行了……”

    张素功已经接到好几封急信了,自然清楚朱常洛的心情,不过他仍旧是那副不紧不慢的样子,缓缓开口说道。

    两人寒暄着,朱常洛便拉着张素功进了王府大殿当中。

    对于张素功经商的手段,他是相信的,更何况经过上次在应天的事情,想必那帮勋戚也知道该怎么做,至少恭顺侯,惠安伯,宣城伯已经成了他的人,有他们帮忙,应天的汇兑之事,张素功是肯定能够安排好的。

    他真正在意的是,张素功本人的影响力。

    “素功,本王让你联系的人,如今联系的如何了?”

    两方坐定,朱常洛便直截了当的开口问道。

    “殿下放心,晚生已经和宁国府和池州府的几位会首谈过,几位前辈也对刘氏此辈奸人颇为不喜,殿下若是动手,我等定然鼎力相助!”

    张素功矜持一笑,却是自信的说道。

    听到他这番话,朱常洛的心才算是放到了肚子里,毫无疑问的是,对付商贾什么最好使?当然是商贾!

    当今世上哪个商贾团体最为强盛?自然是徽商!

    晋商虽然同样强盛,但是他们行动的地方更加偏向于西北,而江南腹地,一向是徽商的地盘,要知道,徽商的大本营徽州就在南直隶境内。

    或许对于平安府来说,朱常洛是个外来人,但是他也没忘了,这刘家同样也不是本地人,他们的祖籍可是晋,标准的晋商!

    历来,晋商和徽商的撕逼程度都不亚于春秋之时诸子百家的斗争,双方都在努力的抢地盘,现在朱常洛这个亲王明晃晃的要对刘家开刀,徽商当然十分乐意将平安府这块地盘也收到自己的手下!

    而且刘家在平安府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朱常洛可不愿意看到一地商业被一家一户把持,这样就算是换个知府过来,怕是也难以将他们收拾服帖,倒不如来一场大清洗。

    刘家不是要和刘守友同生共死吗?那就去死好了!反正根据朱常洛掌握的罪证,这帮人死不足惜!

    只是,如今万事俱备,但是还只差东风啊……(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九章:刀该怎么选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要对付刘守友的实际上是朱常洛,但是他自己却不能明目张胆的出手,无他,不论如何,他都是藩王之身,贸然上本弹劾知府的话,很容易就会被当做排除异己,扩张权势,进而被某些有心人拿来当说辞。

    当然,这对朱常洛来说不算什么,他皇长子的身份只要不动摇,这种事情是扳不倒他的,更何况他现在连启蒙老师都没有,一切责任都可以推脱成年幼无知!

    但是如此一来,却会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起来,要知道在朝廷当中,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你犯了什么罪,就会受到什么样的责罚。

    而是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

    就像后世也有许多的贪官污吏,并不是查不出他们的罪状,而是他们所处的位置,自身的人脉,还有拿下他们的后果,种种因素制约,导致到最后这些罪证实际上只有他们在招惹到某些真正的大佬的时候才会有用。

    当中最重要的因素自然是地区的稳定和安宁,这是朝廷上考虑的第一方面的因素,也是朱常洛最开始就考虑到的问题,不过有徽商在,这倒是不足为虑。

    真正关键的还在朝廷上,若是由朱常洛来动这个手的话,朝廷自然而然的会将刘守友划归到朱常洛敌人的行列,这本来没什么,但是问题就在于他有个处处想跟他添堵的皇帝老爹。

    要是朱翊钧觉得,刘守友能够制衡朱常洛,那么就算他下再大的工夫也是白搭,毕竟现在朱常洛在朝廷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势力,朝臣们要立他为太子存粹是因为礼法的原因。

    他可没狂妄自大到,觉得朝臣都会无条件的跟随他的脚步……

    所以他自己肯定是不能动手的,顶多敲敲边鼓,冲锋陷阵这种事儿还是要另觅他人,不过这人选却是好找的很。

    能够和皇帝硬刚的人是谁?

    或许在别的朝代不好找,但是在大明朝,文官集团可不是吃素的。

    虽然刘守友勉勉强强也算是文官集团的一份子,但是他出身浊流,在士林当中的名声也是差得很,所以说要对付他,还是要请文官出马!

    不过到底让谁来当这柄尖刀呢?朱常洛有些拿捏不定!

    讲道理来说,这件事情和合适人选有两个,府同知沈宏,府推官刘梦周。

    选择他们两个的原因很简单,平安府的情况特殊,朝廷以前不是没有派遣过官员空降知府,但是大多数都镇不住本地的商贾势力,所以这些年平安府的知府都是从知县和知府佐贰官当中提拔而出。

    刘守友走的就是这条路子,之前他不过平安府辖下的繁昌县知县,后来才擢升为知府。

    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刘守友一旦倒台,继任的知府人选,基本上就是从他二人当中挑选,甚至有可能,谁来向朝廷上书,谁就会能得到知府的位置。

    毕竟有功要赏嘛,不然的话会寒了人心……

    不过这二人却是让朱常洛有些拿捏不定,倒不是害怕说不动这二人,要知道,在官场之上,节操什么的,一向是浮云而已,就算是那看似是刘守友狗腿子的沈宏,只要朱常洛能够保证扳倒刘守友,他一定会第一个上去冲锋陷阵。

    自古财帛动人心,官位更是动人心!

    说起来,这二人对于朱常洛来说其实是各有优劣,从级别上来说,沈宏是府同知,正五品,其职责除了佐知府庶务之外,还有一条就是监察不法,他来弹劾刘守友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对于朱常洛来说,他还有一个有点,性子懦弱,不然的话他不会从一个制衡知府的佐贰官变成一个狗腿子。

    这一点或许对别人来说是缺点,但对朱常洛来说却不然,因为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把他送到了知府的位置上,他除了对朱常洛感恩戴德之外,以后朱常洛想要推行什么政策也会容易许多。

    而相比之下,刘梦周在这一点上就不如他了,刘梦周出身清流,万历十八年进士,刚入官场没几年,锐气未消,加之官位是执掌刑名的府推官,性格自然而然的有些刚硬。

    若是他成了知府的话,一旦和朱常洛的观念不合,朱常洛也没把握能够压服他,毕竟他和刘守友这种杂流不同!

    但是他也有优点,虽然仅仅是从六品的府推官,级别上不及沈宏,但是他进士的身份天生就是招牌,毫无疑问的是,如果他来弹劾刘守友的话,朝廷的那一干清流必定群起响应,而清流一向是文官集团的主力。

    而且朱常洛清楚的很,刘梦周和刘守友两人不和已久,要说服他甚至不需要利诱,直接把罪证送过去,刘梦周保证立刻就会向朝廷上本。

    这一点上,沈宏反倒比不上刘梦周果决,以他胆小怕事的性格,朱常洛怕是要费一番功夫才能让他干弹劾知府这种看起来“高危风险”的事情!

    不过当他把这番苦恼告诉赵士桢之后,得到的回答却是让他有些无语。

    “殿下既犹豫不决,何不让二人一同上本弹劾那刘守友呢?”

    “不妥,此二人平素便不对付,如何可能会共同上本?而且这么做太招摇了!”

    朱常洛皱着眉头道,且不说这二人一向是互相看不上眼,刘梦周瞧不起沈宏整天跪舔刘守友,而沈宏则是看不上刘梦周假清高,俩人之间的矛盾其实并不亚于刘梦周和刘守友。

    想让这两个人联手,实在是有些不现实!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这二人要是联名上书的话,很容易被人察觉到其中的猫腻,毕竟两个佐贰官一齐上书很容易被人当成是要架空主官。

    还是那句话,要是这件事情被当成一个政治上勾心斗角的事件,那涉及的方方面面就广了,其中不可控的因素也就多了起来。

    “殿下,臣以为弹劾刘守友本就是招摇之事,概因无论是沈宏还是刘梦周的奏本,都要经过府衙转递,既然我等决意要除掉他,那这便是不可避免之事,而且殿下是否考虑过,该如何向二人提起此事呢?”

    赵士桢却是沉吟了片刻,随即反问道。

    ps:下一章九点发~(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一十章:动手

    “而且殿下有没有想过,若是我们对付刘守友的时候,将刘梦周或是沈宏排除在外的话,那么被排除的这个人会不会彻底倒向刘守友,尤其是沈宏,若是他到时候在刘守友的蛊惑下上书为刘守友自辩的话,那么朝廷会相信谁?”

    赵士桢接连的问话让朱常洛微微一愣。

    他自然清楚,他筹划了这么久,到最后对付刘守友的这么多计划都归到一个字上,快!

    一定要足够快,要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刘守友除掉,然后立刻将徽商引进平安府,才能稳住人心,不至于闹出什么乱子。

    而一旦赵士桢的说法成真的话,那么极有可能会变成一场互相扯皮的过程,或许朝廷那边还没有议论出一个结果,平安府这边就在某些人的操纵下闹出了民变。

    退一步讲,就算闹不出那么大动静来,朝廷也会派下御史来核查,而挪用官银的罪名虽大,但是若是刘家肯冒着巨大的损失,还是能够补的上去的,若是在御史核查之前刘守友真的肯割肉补上官银的话,那朱常洛可就白费一场工夫了。

    “这倒是个难题,不过赵长史既然考虑到了这一点,想必心中已有定计了吧!”

    朱常洛只是苦恼了片刻,便看到了赵士桢嘴角的一抹笑意,自然清楚自己这个一手提拔起来的长史已经有了解决办法,直截了当的开口问道。

    何况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全能的,这些事情就是应该交给幕僚来做,才是最合适的!

    “殿下容禀,臣以为此事应当……”

    赵士桢上前两步,压低声音将心中的谋划说了出来,顿时让朱常洛的眼前一亮,忍不住拍手叫好。

    同时心里也微微有些叹息,跟这些久经官场的老油条相比,自己果然还是太嫩了啊!

    …………

    坐在王府宽大的殿阁当中,沈同知很忐忑,望着眼前明显不怀好意的王服少年,沈宏头一次开始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他认识的那个狂妄自大的少年了。

    虽然和刘守友同时浊流出身,但是和这位知府大人不同的是,沈同知背后没有家族的支持,他是考了几年科举之后,自觉无望,才疏通关系到南京国子监弄了个出身,运气好之下,才到了这平安府做同知。

    而在这之前,沈宏在县衙当过推官,当过师爷,可谓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所以他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审时度势。

    虽然上一次宴会的时候朱常洛将他骗了过去,但是他回去之后就察觉出了一点不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