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谋天下-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实话,他其实也有些好奇,叶向高在这方面究竟有多高的造诣,才能有这般自信。
不过让他微微有些失望的是,叶向高拿到题目的一瞬间,脸色却是有些难看……
“哼,如何?殿下的数算题目本就为极难之题,老夫就不相信,老夫解不出来,你能解的出来!”
见此情景,李廷机顿时眉开眼笑,嘲讽道。
“谁说老夫解不出来了,你且等着,老夫稍后便回!”
说罢,叶向高便拿着题目起身,转身进了一间静室当中。
李廷机家中虽然清贫,但是作为一个传统士大夫,而且还是官员,书房这种东西是绝对不会缺的,不过叶向高这么一稍后,便是一个多时辰。
期间朱常洛数次想要入内查看,却都止住了冲动,他清楚这道题的难度,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无异于是让高中生去解高等数学,他压根没指望有人能够解出来,但是他更清楚的是。
叶向高在里面呆的越久,只能说明他的数学造诣越高深,能够不断的演算和推演,才会花费这么久的时间,换个造诣浅的,怕是连他的题目都读不懂。
不过虽然也想过在里面忙着,朱常洛在外面也没有闲着,他趁此机会和李廷机聊起了他的这篇策论。
最后竟然发现越聊越投机,李廷机虽然年纪不算特别大,但是他对于朝事和国情却是看的通透,尤其是如今尚未踏入高层的名利场,保持着一腔热血。
而且理智而不空想,所提出的种种意见在朱常洛看来也是切合实际。
“商贾一道,当重之,我朝商税乃太祖初年而定,如今世亦变迁,商贾越发众多,商税当随之而变,以防……”
李廷机也是头一次发现和他观点如此相合的人,顿时聊得起劲儿的很,不过他这句话还没说完。
就听到身后的门“哗”的一声被打开了,叶向高抱着一叠厚厚的纸张,一脸疲惫却难掩兴奋之色,走到两人面前,将手中的纸张摆在朱常洛的面前,拱了拱手说道。
“幸不辱命!”
………………………………
第二百四十六章:固所愿,不敢请耳
望着一脸得意的叶向高,李廷机的脸色黑成了锅底,这货竟然在自己和殿下策论的时候跑出来搅局,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一点思路都没有的这道数算,他竟然解出来了?!
“尔张兄,如何?老夫说有办法解出来,并非虚言吧!”
看到李廷机一副难看到极点的脸色,叶向高心中大快,仿佛把刚才受的闷气全都发泄出来了,顿时觉得自己在书房当中苦苦演算的一个多时辰都没有白费。
倒是朱常洛并没有注意到这两人的暗中较劲儿,他盯着叶向高递过来的手稿,心中震惊不已,片刻之后才口气急促的开口问道。
“叶先生,敢问此解法先生是从何处习得?”
容不得他不着急,学过数学的都清楚,现代数学的基本思想是数形结合,即通过几何和数算互补的原则来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可以说,数和形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两大流派,但是在古代中国,其实更注重对于数的应用,对于几何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先秦时代的墨家理论到西汉时期的九章算术,而自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父子之后,对于几何的研究就停滞不前。
自北宋开始出现珠算之后,数学研究者更是将研究的重点转到了数的方面,而忽略了几何的重要性。
归根结底,是因为珠算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对于数字的计算能力,而相对而言,几何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就开始减弱,所以人们弃形而择数的很正常的行为。
但是要知道,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到了如今的时代,仅仅依靠数的力量,已经不足以支撑研究更加深奥的数学问题,而由于几何的停滞发展,也导致了如今的数学发展难以前进。
朱常洛的这道题目,单纯用计算的方法相当难解,他自信当世能够解出的人寥寥无几,但是实际上用几何的思想却是十分容易的。
而如今叶向高递给他的这份手稿当中,就是使用了几何的思维方法来解出的。
当然,可以明显看出叶向高对于几何的理解并不够深厚,其中大部分的运算还是依靠数字来完成,但是其中关键的几步,却是运用了明显的几何思想,而且就算是以朱常洛半吊子的数学水准,也从当中看到了一丝熟悉的身影……
“回殿下,此法名为几何,乃是老夫从一个外邦传教士之手习得!”
虽然对于朱常洛的反应有些奇怪,但是叶向高还是如实开口道。
“外邦传教士?谁?”
朱常洛的心头隐约浮现出一个名字。
“此人名为利玛窦,号西泰,老夫曾和他有一面之缘,相谈甚欢,故而他曾教授过老夫一些几何之法,没想到今日竟能在殿下此题当中用到!”
果然是他!利玛窦!
如果说明朝最有名的传教士是谁的话,那么非利玛窦莫属了!
他是最早在中国传播天主教的一批传教士之一,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的话,他也只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传教士而已,利玛窦最大的成就在于,他将西方的关于天文、数学、地理方面的研究带到了中国。
如今的西方刚刚结束了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在近代自然科学方面进行探索,并且因此而迈开了进入工业化时代的步伐,可以说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进而在几百年后酿成被西方吊打的悲剧……
只可惜,这个历史只能是历史了,朱常洛眸中闪过一丝精光,紧紧握住了袖袍当中的拳头,既然上天让他来到这个时代,就注定要改变这个帝国的命运!
“不知此人现在何处?”
收敛起微微有些激动的心绪,朱常洛缓缓开口道。
如今的中国,还处于世界经济中心的位置,西方的各种技术也刚刚开始发展,而利玛窦最大的贡献在于两个,一是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也是中国最早的世界地图。
第二就是……朱常洛的目光落在叶向高的手稿之上,翻译了西方历史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数学巨著,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在后世,几何原本的思想只是中学生课本上的东西,但是在现在,朱常洛却是首次得见,毫不客气的说,如果几何原本的思想能够在中国推广并且结合古老的数算思维的话,将会是使大明的数学研究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呃,怕是要让殿下失望了,利玛窦在金陵城短暂停留之后,便启程前往京师朝觐陛下,不过若是殿下感兴趣的话,老夫可以向殿下引荐……”
叶向高自然也看出了眼前这位殿下对于利玛窦的浓厚兴趣,故而开口说道。
“那就多谢叶先生了!”
朱常洛深吸了一口气,拱了拱手道。
无论如何,利玛窦是必须要联系上的,他前世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对于西方历史的了解十分有限,所以除了利玛窦带来的知识之外,他更急迫的想要知道,如今的西方发展到了何种程度……
不过此事急不得,毕竟这个时代的交通限制,所以稍稍平复心情之后,朱常洛便重新将目光转向了眼前的两位,微微整理了一下语言,朱常洛便开口道。
“小子顽劣,蒙皇上不弃,准自择王师!不知二位先生可愿入王府教导常洛?”
说罢,稽首一拜,这是正经的拜师之礼。
“这……”
李廷机对于这个场面不说是早有预料,但是心里也有数,不然的话,朱常洛这个亲王今天跑到他的府邸来,总不会是来看风景的。
但是叶向高却是着实吓了一跳,要知道,他不过是二甲进士出身,论资格是绝够不上做朱常洛的老师的,但是如今朱常洛明显是将他和李廷机一视同仁,着实是让他有些意外!
“进卿!”
眼见叶向高一阵发愣,李廷机忍不住低喝一声,暗中拽了拽叶向高的衣角。
要知道,教导一位皇子,甚至有可能是未来的太子,这种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若是把握好了,甚至有可能是从龙之功!
他虽然平日里和叶向高吵吵闹闹的,但是作为同年和老友,他们的私交还是极好的,自然不愿意看到他错失良机!
随即,叶向高也反应过来,一个天大的机会正在向他招手。
顿时和李廷机一同稽首,道
“固所愿,不敢请耳……”
ps:下一章十点发~
………………………………
第二百四十八章:拜师礼
夜,皇城,柔仪殿。
自从成祖皇帝迁都之后,南京的这座皇城基本上已经处于半废置的状态,起初还有皇族和镇守太监守在皇城当中。
但是随着京师正式成为国都,随后世宗皇帝废止了镇守太监制度,南京的皇城便彻底成了一部分太监的养老之处,除了比较重要的三大殿和奉先殿尚且有人定时洒扫之外,基本上已经闲置。
甚至有许多偏殿和寝宫都因为年久失修而崩坏,也没有人管理。
不过今夜的皇城却是意外的热闹起来,因为唯一有资格居住在其中的皇长子寿王殿下,破天荒的在此地举行了宴饮。
“本王到应天府有些日子了,一直没有机会答谢诸位大人的礼遇照顾,今夜借此机会,向各位致谢!”
虽然说事起仓促,但是朱常洛还是不得不佩服杨荣这货真不是盖的,短短的时间之内,竟然真的将这场宴饮办的像模像样的。
眼见人都差不多到齐了,朱常洛端起酒杯说道。
“殿下客气了,此乃吾等本分!”
今天朱常洛请过来的大部分是文臣,基本上金陵城当中排的上号的文官清流都被他请了过来。
还有少数是和他交好的勋戚世家,比如恭顺侯,宣城伯,惠安伯等等。
当然,也少不了泰宁侯陈良弼,不过他是作为南京守备的身份而来,就坐在朱常洛的下首,眼见朱常洛举杯,陈良弼第一个举杯应和。
在场之人都是风流雅士,场面自然是乐得融洽,酒过三巡,朱常洛却是微微一笑,开口说道。
“不瞒诸位,今日之宴实为拜师宴,本王欲延请国子监祭酒李廷机,国子监司业叶向高二位先生为本王授业,望诸位共同见证!”
说罢,朱常洛走下丹陛,而屏风后面则是走出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子。
“恭妃娘娘到!”
随着小内侍的一声轻喝,在场诸人尽皆起身,躬身下拜。
“见过恭妃娘娘!”
王氏牵着朱常洛的手,缓缓来到下首的李廷机和叶向高二位面前,盈盈一拜道。
“劣子不才,望二位先生不弃,为其授业!”
一旁的王安早有准备,一挥手,便有几个内侍端着盘子奉上,盘中有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干瘦肉条等物事,这是束脩之礼。
“善!老夫今日便来当一回见证人,往殿下以后能潜心向学,成为我大明肱骨!不可继续恣意胡为!”
在场诸人先是一愣,不过随即便是反应了过来,兵部尚书周世选最是高兴,他是清楚李廷机和叶向高的性子的,单看如今的国子监学风便知道这二人对于学生要求之严。
若是有他二人来教导朱常洛,定能让这位殿下走上正道……
说到底,周尚书对于朱常洛让南直隶全部改种番薯的胡闹之举还是耿耿于怀……
“敢不从命?必尽心尽力,不负娘娘所托!”
李廷机和叶向高虽然对于今晚的拜师礼有些感到仓促,但是终归是提前知晓的,不至于闹出什么笑话,齐齐向王氏回礼,稽首道。
“既如此,请二位先生收下此物!”
王氏再拜,便有侍女送上两盘铜钱,这也是束脩之礼。
“多谢娘娘!”
李廷机和叶向高回礼,同时从身后的盘子当中拿出一卷论语,递到朱常洛的面前。
“今吾受托教导于尔,自当尽心尽力,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尔虽为皇亲贵胄,更亦体察圣人之言,治国之道,孝亲尊老,友爱兄弟,成君子古风!望尔谨记!”
“谢老师教训!”
朱常洛恭恭敬敬的接过李廷机递过来的论语,回道。
“大善!”
周世选在一旁抚掌笑道。
到此,拜师礼就算是礼成了,从此以后,朱常洛就算是有了两位授业老师,在儒家的观念当中,只有开蒙进学,识字明礼才能真正成人。
也就是说从今天起,朱常洛这个皇长子就正式开始向着太子的位置又进了一大步。
送走了王氏,大家各安其座,场间的气氛也越发的热烈起来,李廷机和叶向高的身边更是围满了人,要知道这可是亲王之师啊,说不准未来就是太子师,乃至是帝师了!
有了今天的这场仪式,可以说眼前的这二位的前途简直是康庄大道,那些年岁已经高了的老大人自然是没什么念想,可在场当中也不乏一些年轻的官吏,此刻还不抱大腿,好好打好关系,更待何时!
不过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是,在高坐于上的朱常洛眼中,却是猛地闪过一丝玩味的神色。
“殿下,卑职有要事禀奏!”
殿内一片和洽,殿外却是一片肃杀。
秋日的天气最是干燥不过,李廷机家中的小院后,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悄然出现,其中领头的两个人身穿绫罗绸布圆领袍,其中一个赫然便是白天的程梁。
“快点,快点!赶快把柴火搬过来……”
领头男子一边四下打量着,一边催促着他身边的家丁,将一捆捆干草堆在门口后面。
“边……边兄,我们这么做会不会闹大啊!万一闹出人命该怎么办?”
程梁望着四下忙碌的家丁,眼中却是闪过一丝惊惧之色,结结巴巴的开口问道。
“你废什么话,这就怂了?你也不想想这个老混蛋让你我在家中受了多少家法?如今连结业证明都不给你我,既然他不仁,我等何必对他客气!今儿先烧了他这座破宅子给兄弟出出气,他不是自诩清廉吗?本公子就让他瞧瞧,他清廉的下场!”
“可……”
程梁一缩头,明显是有些害怕,想要继续开口,却被一下子打断了。
“你放心吧,我打听过了,这李老头才刚调到金陵城不到两年,他的家眷还没接过来,今天寿王殿下有宴会,他带着人去赴宴了,家中只留了两个老仆,闹不出人命的!再说,就算是闹出了人命,谁又敢查到你我身上?火折子呢,快拿来!”
那位边兄说道最后,已是不耐烦的很,从程梁手中一把夺过火折子,点燃之后,便一把扔在了干草之上。
干燥的秋天,柴火和干草见到火星子,顿时随风而起,朝着四周蔓延起来……
边姓少年冷笑一声,却是拉着程梁转身离去。
只是这帮人都没有发现的是,在他们身后的巷子里,一双冷冷的眼睛,死死的盯着他们,瞧见火势越来越大,脸上同样变得冷峻起来……
ps:下一章十点发~
………………………………
第二百四十九章:演戏
“殿下,出事儿了!出事儿了!李祭酒的府邸不知为何着火了?”
柔仪殿中觥筹交错,却突然有一个小内侍跌跌撞撞的跑进来,结结巴巴的说道。
“啪”,朱常洛手中的酒杯落地,发出清脆的响声,顿时让大殿当中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朱常洛的山上,但是他却丝毫未觉,霍然起身,厉声喝道。
“你说什么?究竟是怎么回事?是谁敢如此大胆闹出这等事端?”
“殿下,小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孙统领方才护送李祭酒家的两个老仆回去,却突然发现有人纵火,他只来得及命人送消息回来,孙统领已经带人追了上去,定将贼人抓捕归案!”
底下的小内侍捏了把冷汗,磕磕绊绊的总算是说清了事情的经过。
“岂有此理,这么说来,若是先生今夜未曾赴本王宴请的话,岂不是要烧死在这府邸当中?这贼人简直是罪大恶极,王安,你即刻命王府卫队前去救火,并带人前去支援孙统领!”
朱常洛气的浑身发抖,对着身旁的王安厉声吩咐道。
不过王安还没来得及答应,便又有一个小内侍急匆匆的跑进来,跪地道。
“殿下,孙统领回来了!”
说罢,一身青色圆领的孙荣便大步走进了殿中,风尘仆仆,身上还有几处被火烧的痕迹,明显是刚刚从着火的地方回来,进殿之后,大步流星的走到大殿中央的位置,拜倒在地。
“启禀殿下,卑职无能,未能控制火势,所幸当时李祭酒府邸当中的老仆并不在府中,无有人员伤亡!如今纵火之人已经被卑职抓捕,请殿下示下!”
“哼,将人带上了,在这百官面前,本王倒要看看,是何等宵小安敢如此胆大妄为!”
朱常洛冷笑一声,重新在椅子上坐下。
一旁的诸大臣还没反应过来,便看到孙荣自顾自的领命下去带人了。
唯有陈良弼望着朱常洛一副怒火滔天的样子,却是暗自撇了撇嘴,这小子演技真是过硬,若不是提前知道真相,恐怕自己都会被他骗了……
这个时候,应天府尹程拱宸却是站了出来,开口道。
“殿下,不过是几个阴图纵火的贼人罢了,交由下官自会依律处置,就不必让诸位大人失了兴致吧!”
说句实话,现在朱常洛一副不好惹的样子,程拱宸也不想出头,但是没法子,就算硬着头皮,他也得站出来,要不然他的面子可就丢尽了!
要知道,他可是应天府府尹,金陵城当中的治安便是由他负责的!
如今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这等事情,简直是在**裸的打脸,若是寻常的纵火案子也就罢了,偏偏这着火的地方,是眼前这位寿王殿下刚刚拜师的国子监祭酒的府邸。
更何况,他可是见识过这位殿下的性子的,若是真的将人带上来,还不知道要闹出何等事端呢!
眼下只能希望,这位殿下能够看在他应天府尹的身份上,给个面子了……
“哼,程府尹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心虚不成?”
但是可惜的是,他的面子明显在朱常洛这里没什么用,一句话就被朱常洛给顶了回来。
程拱宸的脸色一阵涨红,却是气的。
“殿下慎言,老夫一世清名,岂可如此诬蔑!”
“启禀殿下,纵火之人带到!”
这时,孙荣却是提着两个五花大绑的人大步走进殿中,一把扔在地上,朗声说道。
“让这两人抬起头来,本王倒要看看,是何人如此恣意妄为,连本王老师的府邸都敢纵火!”
朱常洛不理程拱宸那个老家伙,却是咬牙切齿的道。
当即便有两个卫士上前,将地上的两个人强行抬起头来。
“这……这不是……程兄,这不是你家公子吗?”
五花大绑的两位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大臣当中便有人惊呼出声。
“对啊,程府尹,这不是你那刚刚从国子监肄业的儿子程梁吗?”
又是一枚炸弹投入人群,一干大臣纷纷认出了地上跪着的人的身份。
程拱宸先是一阵惊愕,随即便是浑身发冷,上前厉喝道。
“孽子,你怎么会在此?”
和他反应相同的还有刚刚还言笑晏晏的工部侍郎边维垣,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似是恨不得上前掐死自家这个儿子。
“爹,爹,救命啊!我没有纵火,也没有烧李祭酒的府邸!这都是他们诬陷我的呀!爹,你救救我……”
程梁看着自家老爹,顿时像见了救星一样,扑上去跪在程拱宸的脚边,哭着说道。
只是此言一出,程拱宸却是脸色更加涨红,恨不得一脚踢开这个混账儿子。
“哼,本王还什么都没问,你怎么知道李祭酒家的府邸被烧了?而且是有人纵火?这岂不是不打自招?说,尔等为何要纵火谋害李祭酒?”
朱常洛冷笑一声,开口问道。
“这……对了,是他!是程梁鼓动我做的,他因为李祭酒没有让他结业,所以怀恨在心,想要纵火谋害李祭酒,这都是程梁的主意,和我无关啊!”
底下的另一个五花大绑的男子却是明显冷静许多,膝行向前,哭着说道。
此刻他的身份也早有人认出,正是工部侍郎边维垣家的儿子边升。
不过边升的这句话一说出口,却是让在场之人眉头一皱,许多人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一副厌恶之色。
在场的都是人精,更是在这金陵城当中混迹多年的人物,对于各家子弟的品行也都有些底儿,边家的这个孩子,向来在他们的小团体当中是发号施令的角色,反倒是程梁这个孩子,虽然纨绔脾气不改,但是却没什么城府。
如今这边升说这件事情是程梁指使的,明显是在推脱罪责!
边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