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谋天下-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商贾,姜洪压根不会有什么兔死狐悲的情绪,他只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虽然朝廷一直都在抑制商贾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城市不可能不存在商贾,尤其是像平安府城这样的一府之首更是如此。
刘孙吴三家倒了,带来的必然是整个平安府商场的真空,而自己等人,明显就是将填补这个真空的人选!
对于商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市场!
只要能够霸占一地的市场,再笨的商贾也能够赚的盘满钵满,所以姜洪一直在坚持着,哪怕是城中的那位贵人让他们平价甚至是赔钱出售货物来稳定民心,他也在所不惜。
因为他清楚,这城中还有着无数的铺子,还有着庞大的市场,只要能够在其中占得一席之地,自己何愁不能发家致富?
毫无疑问的是,他成功了!
即便是某些人拿着大笔的银子来暗中劝他离开,他也丝毫没有动摇,终于熬到了分润的时刻,他用了不到市价七成的价格吃进了三个粮庄,一举成为了平安府当中最大的粮商!
仅是这三个粮铺,便让他将先前亏掉的本钱全都收了回来,更何况这几个粮铺接过来之后就可以开门做生意,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但是越是如此,姜洪心中就越发的不安,所谓居安思危,此刻他安定了下来,就开始想起城中的那位的雷霆手段,向那刘孙吴三家何等强势,但是一夕之间就成了阶下之囚,这让他更加惶惶起来。
所以最后姜洪下定了一个决心,他找上了此地根基最深的仕绅之家吴家,让自己的长子迎娶了吴家的一个偏房庶女当正妻,总算是安心了几分。
但是舒心的日子还没过几天,城里那位亲王殿下前脚一走,后脚自家亲家就传来消息,让他配合着把粮价抬上去,打听了一番,姜洪才知道,是京城里有人想和这位殿下掰腕子了,他的那位亲家都是棋子,更遑论他?
再说了他和吴家虽然名义上是亲家,但是不过是个借吴家立身的商人而已,哪有反驳的余地?
所以哪怕是清楚这种行为对那位给自己带来这么多财富的殿下形同于背叛,姜洪还是硬着头皮做了,想来,看顾着吴家的面子,自己总不会有什么事儿的……
何况吴家拿出了几十亩的良田,这可是有价无市的玩意,有了这些良田,他就算真正在此地扎下根了!
但是让姜洪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殿下这一次的手段一如既往的暴烈,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原本气势汹汹的一大帮仕绅,竟然一回合就败下阵来。
从知道吴衫昌带着大笔礼品上寿亲王府赔礼道歉的时候,他就清楚,这回怕是大事不妙了……
望着眼前熟悉的面孔,姜洪差一点没站稳,颤颤的问道。
“王大哥,李大哥,你们说什么,三日之内缴纳十倍的罚银?这仓促之间,老夫到何地去寻这么大笔的银两?再说,老夫就算没有平安府户籍,但是那买地的银子总该还给老夫吧!”
这两个官差他识得,乃是府城的衙役,平日里自己也没少孝敬,但是现在却一副翻脸不认人的面孔。
姜洪这么一说,两个官差当中年轻的那位王姓汉子却是不乐意了,脸色一板道。
“姜掌柜可莫要胡说,咱们沈知府宽厚待人,又岂会行此强人所难之事?你既犯了王法,缴银子是应当的事儿,但是这么大笔银子,也知你筹措不易,并未说什么时候缴清,只是你无此地户籍,三日之内必须离开府城罢了!至于那买地的银子?嘿嘿,谁收的找谁去!”
“那老夫先搬出去,银子一个月内还清可行?”
“你说呢?”
这次却是那位年长的李姓衙役开口了,他和姜洪的关系不错,叹了口气说道。
“老姜你也别挣扎了,这事儿到底问题出在哪你自己心里清楚?这城里那么多的铺子,也不是所有人都要迁回原籍,听老李我一句劝,咱们这位还算是讲理的,给人留了条生路,你这几个粮庄想必还值几个钱,快快发卖了缴清银两回老家去吧,再晚几日,怕是更不好过喽……”
说完之后,李姓衙役却是一招手,带着身边的王姓衙役径直出了门。
姜洪愣了半晌,方才醒过身来,瘫坐在椅子上,悔不当初!
如今的境况他何尝不知,他已经三番两次遣人去吴家了,但都吃了闭门羹,这几个铺子他也去询过价码了,可那帮落井下石的只肯出市价的两成啊!
他刚刚把大部分积蓄都投进了这几个粮庄里面,如今要用不到两成的价格贱卖?这不是要他的命嘛!
更何况这就算是卖了,也将将够缴清罚银而已,他这些年的积蓄却是彻底毁于一旦了……
ps:下一章十一点发~
………………………………
第二百六十五章:内奸带来的消息
一旦当官府的力量真正动员起来的时候,商贾明显是难以对抗的,平安府当中像姜洪这样的商人并不算少。
面临着几乎是突入其来灾祸,这些商贾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向关系好的仕绅求救,在他们看来,城里的那位就算是再嚣张,也不可能跟整个平安府的仕绅作对,毕竟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的子弟都在朝为官!
但是让他们失望的是,这些前几日还拍着胸口说不会有事的仕绅们,却是立时成了缩头乌龟,紧闭着大门连声大气儿都不敢出。
于是面对着高额的罚银和三日的期限,有些还算聪明的商贾早早的便认命,将这几个月辛苦经营的铺子都用了白菜价卖了出去。
然后暗悔着自己当初怎么就迷了心窍带着家人在官差的押送下被遣回原籍。
剩下一部分舍不得自己的家业,想要观望几天的,却是更惨!
府衙给了他们三天时间,第一天铺子的价格还算是白菜价,到了第三天简直是跳楼价,连市价的半成都不到。
还有继续不愿意转卖想要耍无赖的,没问题,时限到了铺子直接没收!
不愿意交罚银的,府衙县衙的大牢随你挑选,而且更可恨的是,也不知道是那个天杀的出的主意。
说他们这些人滞留在平安府,每日都要缴纳一定的罚银,缴不清不准离开,可是他们铺子都被没收了,哪来银子缴罚银,缴不清就要继续留在牢里,然后继续叠加罚银,简直比高利贷还狠!
无奈之下,这些商贾只好一边后悔着当初没有把铺子卖掉,一边拿出自己最后的积蓄,只求能够离开大牢,哪怕是回老家种地也比在这里暗无天日好
这帮人到底有多惨朱常洛不清楚,也没心思清楚,何况他就算知道了,恐怕也只会置之一笑,他们敢明目张胆的和那些仕绅勾搭,如此处置都算是便宜他们了!
此刻的朱常洛却是面临着另一个难题
毫无疑问的是,这次的事情背后的真正主事人压根不是这帮商贾,更不是那些出面捣乱的仕绅,这次的事情背后是来自于朝堂的压力!
当然,仅仅靠朝堂之人是肯定不够的,平安府当中肯定有一个熟悉情况的人作为内应,为朝中的人提供平安府的具体情况。
这个人位置肯定不能低,不然的话也不会知道这一次的番薯之事是由朱常洛一手推动并且最重视的!
既是朱常洛的敌人,又在平安府拥有足够高的地位,并且在朝中也有人脉
能够符合这几个条件的人似乎就只有一个!
于是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寿王府右长史徐弘胤大人在又一次向京城传讯的时候,光荣的被骆养性带人逮了个正着。
确定了真正是他之后,朱常洛心中却是有几分懊恼,这他娘的真是灯下黑啊。
他千防万防竟然让这么个半废的人暗中给他使了绊子
事实上,自从那一次的金陵城之事以后,徐弘胤被降为右长史,彻底被扫进了角落里,朱常洛拔除了他安插在王府当中安插的所有亲信,他本人更是被半囚禁在一个单独的小院子里,不准和外界接触,美其名曰养病!
随着朱常洛对王府的掌控力越来越强,自然也就下意识的忽略掉了这个压根没什么存在感的人。
可谁知道这厮竟然贼心不死,暗中留了一手。
趁朱常洛离开王府的这段时间,用自己多年的积蓄重金贿赂了看守他的几个小兵,让他替自己往外送了几封信,找到了他在外经商的一个远方亲戚,辗转和金陵城徐家取得了联系。
然后又跟某个朝中大佬勾结,才有了这次的事情!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朱常洛警惕性放松的前提下,等朱常洛回归之后,没费什么劲儿一查这厮便无所遁形了。
不过让朱常洛遗憾的是,即便是徐弘胤也不知道朝中的那位大佬究竟是谁
望着这个给自己带来无数麻烦的混账,朱常洛罕见的皱起了眉头,头一次认真的考虑着要不要冒些风险让他“病故”在王府当中。
而对面五花大绑的徐弘胤显然是没有错过朱常洛眼中一闪而过的杀意,心头惊惧之下,只能死死的抓着最后一道护身符,颤颤的开口说道。
“殿下,你不能不能这么做?下官是朝廷委派的右长史,您没有权力处置我”
“呵呵,徐长史体弱多病,水土不服已久,在王府卧床数月,最终药石无用,本王也很哀痛啊”
朱常洛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淡淡的开口说道。
这回他没有叫其他人来,只带着骆养性,这货不愧是锦衣卫里出身,听见朱常洛有杀人的意思,眼神都在发亮。
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道。
“殿下放心,属下一定做的毫无痕迹,就是朝廷的御医过来,也定然查验不出分毫不妥之处”
“不不行,你不能”
徐弘胤脸上顿时涌起一阵哀求之色,跪在地上不住的磕着头。
“本王再给你最后一个机会,这次的幕后主使究竟是谁?”
朱常洛却是脸色陡然一冷,凛然问道。
“这这小的着实不知啊!”
徐弘胤额头都快磕出血来了,脸上更是渐渐涌起绝望之色。
朱常洛一阵失望,到了这个地步,徐弘胤还是不肯松口,那只能说明这个幕后之人的身份他是真的不知道了!
不过眼见朱常洛脸上的失望之色,徐弘胤的身子却是颤抖的越发厉害,陡然间心头闪过一道灵光,像抱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开口说道。
“殿下,我还有个消息或许对殿下有用!”
“嗯?”
朱常洛却是不相信他能有什么有价值的消息,挥挥手示意把他拖下去。
望着骆养性越发不怀好意的笑容,徐弘胤大喊道。
“是关于皇后娘娘的!郑贵妃,她打算谋害皇后娘娘!”
“你说什么?”
朱常洛的神色顿时变得凌厉起来,厉声问道。
对于他来说,没有王皇后就没有他的今天,这个温婉的女子护持了他十四年,将他当自己的亲生儿子对待。
毫不客气的说,王皇后在朱常洛心中的地位丝毫都不亚于王氏这个生身之母!
此刻听说这个消息,自然是无比惊怒
ps:平安府的剧情总算要告一段落了,不出意外的话,马上就要回京城了
………………………………
第二百六十六章:原委
不过事情越是重要,朱常洛却越是冷静下来,脸色一沉开口说道。
“说清楚!”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让徐弘胤的身子忍不住一缩,因为和方才的一闪而逝不同,这一次他能够感受到朱常洛语气当中浓重的杀意。
他甚至毫不怀疑,如果自己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的话,说不定真的就再也走不出这座大殿了。
不过所幸他并非是情急之下胡言乱语,吞了吞口水徐弘基颤巍巍的开口说道。
“殿下容禀,此事乃是小的在和魏国公府通讯的时候,意外得知之事,当时小的派人送信出去本不是给那徐弘基,而是要给魏国公府的一位旁系长辈……”
在徐弘胤的叙述当中,朱常洛也渐渐的推演出了事情的发展经过。
要知道,徐弘基虽然是大房长子,但是这些年来魏国公府大房早已式微,反倒是徐弘胤这一系的势力越发强健,这也是当初徐弘胤有信心一争魏国公之位的最大依仗。
只可惜的是,徐弘基此人聪慧的很,眼见大房势力变弱,便孤身入京寻求朝廷的帮助,其中自是有一番博弈,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徐弘基赌赢了,在朝廷的帮助下,他的确成功继承了魏国公的爵位。
但是旁系的势力却并没有因此而式微,反倒因为徐弘基这个正牌继承人长年不在金陵城,将势力经营的越发稳固,徐弘胤最初的想法,也正是借助旁系的力量向朝廷报信,将他给救出来!
但是天不从人愿,徐弘基终究不是什么易于之辈,他被囚禁在寿王府的这些日子里,徐弘基依仗魏国公的身份,加强了对于旁系的打压和拉拢,而不幸的是,徐弘胤抱之以希望的那位长辈,恰恰已经成了徐弘基的人。
所以他的求救信顺理成章的就到了这位往日的仇敌手里,本来徐弘基肯定是打算付之一炬的,但是徐弘胤在信中提到的平安府现状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魏国公府向来是皇帝最忠实的狗腿子,所以理所当然的,这些年徐弘基一直在跪舔皇帝的心尖子郑贵妃!
甚至于徐弘基如今的爵位之所以能够顺利承继,也是郑贵妃枕头风的威力……
所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徐弘基理所当然的将徐弘胤的求救信改头换面,将其中有用的东西修书一封送到了京城当中。
回复来的很快,中心意思只有一点,需要更多更具体的平安府资料!
但是徐弘基本就是打的一竿子买卖的主意,如何能够从徐弘胤这里套出来更多的消息?三来二去之下,徐弘胤便发现了他的身份。
也正是为了说服徐弘胤帮忙,徐弘基才不情不愿的透露了一点模糊不清的消息……
“什么消息?”
对于他们这对兄弟的恩怨,朱常洛并不关心,不过他这句话的情绪却是缓和了下来,因为徐弘胤的这番说法还算符合逻辑,勉强能够解释的通他的消息来源。
不过也仅仅是有所缓和而已,郑贵妃如果真的要谋害王皇后的话,必定是要暗中运作,将事情保密到了极点!
毕竟王皇后无论如何都是一国之母,中宫皇后,天子的原配正妻!
毫不夸张的说,要是这件事情被坐实的话,就算她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也难逃杖毙的下场。
别忘了,皇后乃是后宫之主,理论上来说,后宫之事皇帝也没有插手的份儿。
何况两宫皇太后尚在,怎么可能允许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发生……
这等机密之事,竟会让徐弘胤一个远在平安府的杂鱼知晓?
“那徐弘基在来信中暗示,说郑妃娘娘已经告诉过他,殿下绝无可能登上太子之位,只要小的将平安府的现状告诉他们,他们便能够找到殿下的软肋,若有一日,郑妃娘娘成了……成了皇太后,定不会亏待小的!”
徐弘胤脑门上的汗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小。
“就这个?书信呢?”
朱常洛眉头一拧,冷声说道。
只是心中却是有些失望,不过是徐弘基胡乱许诺罢了,这蠢货竟然也相信,害的自己白担心一场……
不过徐弘胤似是也知道朱常洛不会这么轻易相信,着急道。
“殿下,请您相信小的!小的和徐弘基互通书信不少,大都是看守小的那两个卫兵所送,但是唯有这一封是他千方百计支开了卫兵,派了魏国公府的老仆亲自送来,并且在小的看完之后即刻焚毁!”
“这么说,你是没有证据咯?”
朱常洛的脸色却是更加阴沉,眸间闪过一丝危险,开口说道。
“殿……殿下……您相信小的,那封信当中徐弘基言之凿凿,说只要将殿下留在平安府些许时日,殿下便再也没有回到京城的机会了……”
“小的虽然在殿下身边不久,可也清楚如今殿下的身边乃是铁桶一般,行刺定然是行不通的,想要将殿下永远留在平安府,唯有一个法子,那就是将三皇子殿下推上太子之位!”
“而三皇子殿下最大的劣势就是……”
“庶子的身份!”
朱常洛冷然接话道。
徐弘胤说的不错,朱常洵最大的劣势,也是他唯一的优势就是身份,宗法制之下,名分便是压倒一切的优势!
但是要知道,这个优势并不是稳定不变的,嫡庶之分归根结底是要归结在生身之母上,如果郑贵妃成为皇后的话,朱常洵就能顺理成章的变成嫡子。
宗法制的继承原则总结起来实际上只有八个字,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若不是王皇后这些年都没有儿子的话,朝臣也不可能想要支持朱常洛成为太子。
所以换个角度想,郑贵妃完全有这个动机,而且目前来看,如果她想推动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的话,这是最快也最好用了办法!
不过……
朱常洛微微一笑,露出白生生的牙齿,对着底下的徐弘胤淡然开口道。
“也就是说,你所说的这些,只是你的主观臆测而已!你根本拿不出任何证据,对也不对?”
一句话吓得徐弘胤身如筛糠,额头上的冷汗更是越发的多了起来……
ps:汗,看来还是要再等等再回京城,不过也就是这几章的事儿了……
下一章十一点发~
………………………………
第二百六十七章:启程
到最后,骆养性还是没有如愿的将自己在锦衣卫的所学用在这个面目猥琐的内奸身上!
朱常洛的吩咐是继续将他关到小院子里,只是加强了看守的力量。
之所以没有处置他,倒不是因为朱常洛心怀慈悲,而是着实不大方便。
这货虽然让人讨厌,但是终归是朝廷派来的官员,真要让他“病死”在平安府的话,即便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右长史,也总归要有些麻烦的。
更何况压根没有必要,徐弘胤的作用也就仅止于此了,经过这次的事情,他是不会再掀起什么风浪了!
真正让朱常洛在意的是他所说的话,尽管徐弘胤所说的有八成都是猜测之语,可信度着实到了可怜的程度。
但是朱常洛却信了!
当然,不是因为他那明显是主观臆断的逻辑推理,而是因为徐弘胤这番病急乱投医正好碰在了点上。
让好久都没有运用过先知视角的朱常洛想起了一件极容易被忽略掉的事儿。
万历二十四年三月,也就是将近半年之后,皇城当中将会发生一场大火。
明实录对于这场大火言语不详,一笔带过,只有一句话记录。
火发坤宁宫,延及乾清宫,一时俱烬,上时居养心殿密迩二宫,立火光中吁祷甚切,幸不至蔓延。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关于这场大火的记录。
但是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奇怪之处!
往常皇城当中不是没有发生过灾害损毁宫殿的,但是无不是详细记载。
或因雷火,或因走水,或因其他,总之要有一个名头,并且着火之后,相关的人等都要被追究责任,进行处罚。
要知道,皇城着火可不是小事,严重的话甚至可以扯上苍天降祸,有时候连皇帝都要下诏罪己!
但是这一次大火牵连坤宁宫,交泰殿,乾清宫三宫,但是却被轻描淡写的处理掉了,甚至就连原因都没有解释一句,这本身就是很不正常的现象!
而且这句记载虽然简单,但是却可以看出当时究竟有多么凶险,就连皇帝都犹自后怕,足可以看出在其中的人必是难以生还。
更何况火发坤宁宫这五个字,已经足够让朱常洛引起重视了!
坤宁宫,正是王皇后的寝殿啊!
虽然这一次大火并没有让王皇后出意外,但是坤宁宫无缘无故的失火就足以让人嗅到浓浓的阴谋意味了……
当然,要是仅仅如此就说这场大火是有人蓄意谋害,而且幕后黑手是郑氏的话,未免牵强!
但是这世上的事情总是有迹可循的,虽然明史上没有详细记载这次大火的来龙去脉,但是从别的地方却也能看出一些蛛丝马迹。
而最大的证据就是朱翊钧本人!
要知道,王皇后是张太后为他挑选的皇后,性格样貌谈吐风仪都是上上之选,但是他们夫妻的感情却并不怎么好。
甚至于朝野当中一直有人担心皇帝为专宠郑氏而行废后之事。
朱常洛呆在宫中这么多年,自然知晓的更多,他这位父皇和王皇后的关系谈不上差,但也算不上好,两三个月来一次算是经常的事儿。
但是在这场大火之后,这种情况却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寝宫失火,所以王皇后自然是避居到了西六宫之一的启祥宫!
但是奇怪的是,朱翊钧也跟着住到了启祥宫,并且和王皇后同起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