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怒海归航-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里,穆秀才情不自禁地留下了两行热泪。
“这么说,你是王家的东床快婿?”
“嗯,”穆秀才哽咽道:“被佛郎机人俘获后,晚生近乎绝望了,生怕因此而耽误了王家千金的终身。”
这下没错了!
徐学聚立马站了起来,一边小心翼翼地把玉佩交还给他,一边不无感慨地叹道:“有情千里来相会,我看这句话要改一改了,西洋距大明岂止万里。老将军,真应了那句‘有情人终成眷属’啊!”
沈老将军反而被搞糊涂了,禁不住地问道:“徐大人何出此言?”
“御史陈大人您老是知道的,他就是王大人的得意门生。大郎一提到穆先生的经历,我立马就想到了他,要不也不会有此一问。”
官场就那么大,相互之后都有点关系,有好的,也有坏的。管从渊源上来看徐学聚属东林党,而穆秀才属鲁党,但终归证实了他的身份。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穆玉峤将自己的经历及欧洲的所见所闻,简单地介绍了一遍。看着地图上的标注,听着他的介绍,福建的两位军政大佬彻底懵了。怎么也不敢相信盘踞一直盘踞吕宋,并没有像葡萄牙和尼德兰一样袭扰大明东南沿海的西班牙人,居然征服了那么大一片土地,并试图染指大明。
而兴的尼德兰连省共和国,竟然拥有着几倍于西班牙的实力。它的船厂一天能造一艘“铁甲战舰”,驶往东方的船队与日俱增,光去年一年就派出了五十多支。可以想象,一旦让他们南洋和台湾站稳脚跟,整个东南沿海会陷入什么样的境地。
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董南那个穆秀才的救命恩人,居然带领一帮海匪西洋打下了一块地盘,并通过联姻的方式,当上了一个叫乌尔比诺的国王。管他并不是,确切地说严格意义上不是,但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一东西方巨大差异的穆秀才,只能给董南封了一个国王。
“西班牙菲律宾总督给他们国王的信件,就是这里被截获的。为此,大西洋公约付出了巨大伤亡,连正攻打台湾的那位舰队司令都身负重伤。”
“攻打台湾,穆先生,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大人,欧洲并不像西洋传教士们所描述的那样铁板一块。相互之间也有战争,事实上几年来从未消停过。来大明传教的是天主教,除此之外还有教,而这两大教派下面又许多派别。”
穆秀才顿了顿之后,抓起毛笔地图上画了画,继续说道:“由于选出了一个信仰上有分歧的国王,这个帝国已经四分五裂了,现正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战争。而其他信奉相同宗教的国家,也不可避免的卷入了进来。某种意义上而言,攻打台湾可使作为欧洲战争的延伸。”
谈起正事,穆秀才再有没有之前那么的“多之乎者也”了。一口白话,简明扼要,像军人多过于像读书人,无意获得了沈老将军的好感。
徐学聚则感觉有一些别扭,毕竟这样的交流方式,他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不过形势比人强,一帮茹毛饮血的西夷都把战场摆到台湾了,他这个隔海相望的福建巡抚能不急?
说得口干舌燥的穆秀才刚停下,他便急不可耐地问道:“那打完之后呢?”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穆玉峤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由于国力的关系,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东印公司,与尼德兰东印公司、英国东印公司,以及盘踞吕宋和果阿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东印舰队不同,他们对占领台湾并没有兴趣,或者说对领土没有任何诉求。只是想以此为落脚点,赶走盘踞东方的其他白人。
这听起来似乎很矛盾,但如果二位大人了解东方贸易,尤其香料贸易对欧洲的重要性,那就会明白他们想干什么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台湾属大明是毋庸置疑的。
事实上沈老将军就有过一次跨海远征,一举歼灭了试图占据台湾的德川家族正规军。那感人的一幕,直到今天老将军仍记忆犹:台湾高山族原住民们扶老携幼,箪食壶浆,迎接大明水师的到来。
一直台南率领乡亲们殊死抗击倭寇的台南高山族领袖大弥勒,是率领部众们犒劳朝廷大军,席间流泪说:“今终见王师,死无憾也!”
那一天,饱经风雨的台湾姓,等待的太久了。那是为千千万万屈死倭寇屠刀下的台湾姓,酣畅淋漓报仇雪耻的一天。为这生生死死的一切,沈有容,管台南海战并不是一场大战,但历史有理由为他骄傲。
毫无疑问,老将军是决不会坐山观虎斗的,想了想之后,突然问道:“穆先生,你急着见我,就是为了台湾?”
“是的,大人。”
穆玉峤重重的点了下头,不无激动地说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态很明确,只要允许他们像澳门的佛郎机人一样通商,那就把台湾归还给大明,甚至愿意帮大明建立一支真正的海军!”
…………………………………………………………
!#
………………………………
第一百二十九章 求贤若渴
第一二十章 求贤若渴
正如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所预料的那样,法兰西王太后玛丽…德美第奇请董南过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像哈布斯堡王室一样招募一帮萨累佣兵,借镇压拉罗谢尔教徒的叛乱,来达到其重掌权的终目的。
然而,从未想过卷入欧洲宗教战争,不想干涉法国事务的董南,只能让她这位如假包换的“姑姑”失望。礼节性的拜访完后,就带着使团一帮人,刚获得路易十三赦免的红衣主教黎赛留的陪同下,按照情报委员会早就拟定了名单,肆无忌惮地收罗起法国的人才来。
马汉先生名单排位,管他只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工匠。
为了增强大西洋公约组织武器装备方面的技术力量,董南不仅亲自登门,而且还准备了价值不菲的一份厚礼。
“先生,请相信我们带着诚意来的,退一万步来讲,或许现只有我们才能给您提供一个能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
名字叫“马汉”的似乎都有些本事,董南的记忆,包青天手下好像有个马汉。美国的那个对父子马汉了不得,老子28岁就成为西点军校年轻的教授,儿子则系统地阐述了“海权论”。
眼前这位死活不松口的“法国马汉”亦然,出生于钟表匠家庭的他,几十年前现转轮打火枪结构复杂,造价昂贵,而且钢轮上有污染时还不能可靠地火,居然凭一双精妙的手,取掉了那个源于钟表的带条钢轮,转而击锤的钳口上夹了一块燧石。
他还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
这种击机构称之为撞击式燧机,可以说他就是燧枪的祖师爷!
撞击式燧枪的优势不言而喻,它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火率和射击精,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事实上他制作出第一支现代意思上的燧枪后,他的名声便迅速传遍欧洲大陆。
他的明为法国赢得了声誉,前国王亨利四世喜不自禁。
召见他时还惊奇地现,这个燧枪的明者不但会明枪械,绘画和雕刻领域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
他着实风光了一阵子,亨利四世不但将一介平民宫的他,任命为贵族子弟才能担任的“宫廷身侍从”,甚至还让他兼管宫廷绘画和雕刻方面的所有事务。
不过好景不长,亨利四世被刺杀后,出生于美第奇家族却对艺术并不感兴趣的玛丽王太后,一下子又把他打回了原形。至于他明的燧枪,是一帮习惯于使用火绳枪的保守派贵族反对下被束之高阁。
再次一贫如洗,只能靠修钟表糊口的马汉,似乎对去万里之外的萨累并不感兴趣。无论董南如何劝说就是不表态。他一声不吭地站着墙边,搞得求贤若渴的董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只能也站低矮的门边,可能表现出对人才的尊重。
“先生,公爵大人都这么说了,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屁股决定脑袋,一心想报答董南游说,并让他获得国王赦免的黎赛留,显然没有意识到眼前这位对法国的重要性,居然极其主动地帮着挖起了墙脚,“保证你的生活方式,尊重你的宗教信仰,并敕封你为乌尔比诺男爵………毫无疑问,这个机会并不是什么人都有人,况且酬劳是高得惊人!”
“是啊,”大西洋公约组织情报委员会副主任加西亚接过话茬,紧盯着他的双眼,诚恳之至地说:“马汉先生,除此之外您还将会被任命为大西洋学会代表。那里专家云集,齐门托学院、比萨大学、佛罗伦萨大学、苏格拉底学会和乌尔比诺大学的老师教授,都将会成为您的同事,其包括大名鼎鼎的托斯卡纳席宫廷哲学、数学顾问………………伽利略…伽利莱先生。”
要说不动心那是假的,但经历过那么多,马汉再也不像年轻时那么热衷名利了。再说萨累远非洲,人生地不熟的,真要是像之前那样再次被打回原形,他这个年过花甲的老工匠还能干什么?
正因为如此,马汉始终下不了这个决心,看着他那副犹豫不决的样子,正急着结束这趟巴黎之行的董南急了,蓦地回头喊道:“华尔森先生,把你的枪拿进来!”
黎赛留大吃一惊,禁不住地问道:“大人,您这是?”
很显然,他是以为眼前这位年轻的公爵要动粗了,毕竟他本来就是一个海盗,一个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的人。反而马汉倒表现得比较镇定,就像什么都没听见似的,继续耷拉着颗脑袋,紧盯着脚上那双打了三个补丁的鹿皮鞋。
令黎赛留倍感意外的是,董南并没有动粗,也没有大雷霆,而是指着身侍卫手的燧枪,意味深长地说道:“马汉先生,这种枪想比您不陌生?事实上我们对它的原型,作了一些小小的改进,就打火的可靠性而言,几乎领先于整个欧洲所能找到的所有火枪;
重要的是,它还是大西洋公约组织联合舰队、陆战队、步兵团和骑兵团的制式装备。如果萨累的《专利法》早颁布几年,同时您也第一时间申请该专利的话,或许我们现应该向您支付一笔巨额专利费了。”
“巨额?”
马汉一下子来精神,猛地抢过侍卫手的燧枪,一边把枪机麻利地拆卸下来,似乎想知道是怎么改进的,一边急切地问道:“公爵大人,能告诉我你们共装备了多少支吗?”
这并不意味着他见钱眼开,不是想要董南所说的那笔巨额专利费,而是整个欧洲都没几个国家如此看重燧枪,甚至连火绳枪的运用,都停留作为冷兵器补充的初级阶段。
没什么比看重他的明激动人心的了,这一点,从他那张满是皱纹的脸上就能看出。董南笑了笑,若无其事地说道:“大西洋公约组织军力有限,包括萨累海岸警备队和民兵内,也就三万多支。”
“真的?”
“千真万确!”
三万支燧枪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要知道整个时代火枪兵只是所有装备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长矛兵、炮兵和骑兵。如果按比例推算下来,全部装备燧枪的部队,人数绝不会低于万。
事实上这个数字的确有些夸张,毕竟萨累总共就那么点人。但为了把这位赫赫有名的枪械专家请回去,董南也只能一反常态的信口雌黄了。
“大人,我想试试这把枪。”
马汉显然被萨累兵工厂制造的燧枪吸引住了,一边手忙脚乱地四处寻找着火药,一边喃喃自语道:“加个盖子,有利于防水;与枪管的接缝很整齐,无疑是有经验地工匠锻造的……”
说到这里,马汉彻底傻眼了。只见公爵大人的身侍卫华尔森,突出从斗篷里的子弹袋里,掏出一个用油纸包装好的定装弹药,放到嘴边用牙撕开一角,如何熟练地塞到枪管里,并用铁条捅实。
“主教大人,麻烦您让一让。”董南指了指破屋外的一课大树,微笑着说道:“先生们,距那棵树应该有一十码?为了直观的了解这杆枪的射程和精,我建议由枪的主人华尔森先生射击。”
“没问题,”黎赛留点了点头,一边让得远远的生怕被误伤,一边示意马汉先生把枪还回去。
事实上这并不是大西洋公约组织先进的膛线枪,而是一支从无数支燧枪里挑出来的,精高的燧枪。但为了给马汉先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几名侍卫情报委员会副主任加西亚的授意下,利用转身的机会来了个掉包。
没有人比马汉清楚燧枪的射程了,不知道从哪儿找来一望远镜,一边估算着,一边忍不住地摇头说道:“公爵大人,有把握吗?要知道这可不止一十码。”
“应该可以,对这把枪及它的主人,我非常有信心。”
董南一副成竹胸的样子,让马汉先生疑惑了,再次举起望远镜,死死的盯着那棵树,想知道正站着瞄准的华尔森,能否像眼前这位海盗公爵所说的那样击目标。
“嘭!”
随即一声枪响,一股白烟从枪口弥漫开来,空气充斥着刺鼻的火药味。可能是距离太远,抑或他根本没看清。枪响之后,马汉便急不可耐地跑了过去,树干上仔细观察了起来。
结果令人惊叹,马汉居然一下子找到了一个弹孔,而随同董南前来的侍卫们则不约而同地欢呼了起来。
“一七十码,真能一七十码外准备击目标。我的上帝,太不可思议了!”
马汉回头惊呼了一声,一边抚摸那个正溢出树汁的弹孔,一边大惊失色地寻找起其它弹孔来。再找就穿帮了,用的是膛线枪,射的是圆锥弹,绝不会像普通燧枪那样能找出第二个弹孔。
无需董南开口,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加西亚立马走上前来,搀扶着马汉先生的胳膊,似笑非笑地问道:“马汉先生,我想这足以证明一切了?此外据萨累兵工厂的总工程师高尔先生介绍,这把枪还有很大的改良空间,无论射程还是精。”
马汉蓦地反应了过来,连忙走到董南身边深深地鞠了一躬,“公爵大人,为您效劳是我的荣幸,事实上我也找不出任何拒绝的理由。”
……………………………………………………
p:单位一工人安装电梯时出了点事,本以为一天就能解决,没想到一拖就是两天,以至三补上的承诺未能兑现,此向各位读者说一声对不起!
!#
………………………………
第一百三十章 杰尔的消息
第一三十章 杰尔的消息
“阿拉伯沙漠的长生鸟!忽必烈…汗帝国金丝丝绸和珍奇香料!马可…波罗亲自带回的这块上等翡翠!巴格达的桔子!马拉巴的长象牙!鞑靼酋长黑眼睛女儿给我的麝香!我……亲眼目睹过世界各种奇物!靠拢点……美丽的姑娘,优雅的绅士,请听我讲沙漠旅行队和金圆顶宫殿的故事,然后亲眼看看这些价值无比的赠品!”
头顶上,冬日的晴空像珠宝商摊手掌的青金石一般湛蓝,狭窄的通道两旁挤满了货摊和帐篷,沿货摊和帐篷牵起的各种彩旗迎着鼓手、号手、琴手和拙劣的行吟诗人的嘈杂音响婆娑起舞。
上午萨累市场落成时,穿着大红袍的萨累总督奥赛罗,宣布圣诞节来临前的欢庆正是开始。随着喇叭呼叫和铃儿摇响,一队戴着假面具的戏子,踩着高跷的演员,系着柳条的小丑,由又蹦又跳的耍杂技的、变戏法的、跳舞的人开路,沿尚未完工的萨累城街道渐渐走了过来。
他们来回穿过拥挤的人群,哄骗、逗弄、摆嚎头,以及挑一、两个容易受骗上当的人进行愚弄。接踵而至的是歌手、琴师、恶作剧者,使成千上万的围观者赏心悦目,并吸引他们朝集会的货摊点奔去。
那里有从地海沿岸国家千里迢迢赶来的商人,有从“非斯的麦地那”和“马拉喀什的麦地那”赶来的马贩子,有这两年里从欧洲陆续漂泊过来的补锅匠、金银匠、艺伶、魔术师、算命先生、郎、江湖骗子以及流浪汉、乞丐和扒手。
拥挤的人群间,有个艺人正绷紧的绳子上做走表演。他的惊险技艺,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惊叹和喝彩。
一个身穿绿天鹅绒长袍,披着满头火红色长的美丽夫人,引起了人们的注目。她骑着一匹侍卫牵着的白马,手还抱着一个婴儿,马鬃上的细小银铃出悦耳的响声。马臀部还高傲地坐一只猴子,一个黑人小女孩则白马边快活地摇着彩色手鼓。
侧坐女式马鞍上的少妇一边轻拍怀里的孩子,一边不无遗憾地喃喃自语道:“如果杰克就好了,这可是蓝蓝来到尘世间过的第一个圣诞节。”
“夫人,先生会回来的,”黑人小女孩仰着脑袋笑道:“他那么爱您和蓝蓝,肯定不会巴黎呆多久,说不定还会给您带好多好多礼物呢。”
克劳迪娅低头亲了女儿一口,不无伤感地说道:“他能回来就是给我们的好礼物,不过圣诞节肯定是赶不上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肯定不会就这么直接回来,而是顺路去一趟大陆。”
小女儿对此很是不解,禁不住地问道:“为什么?”
管今年才十岁,但成为母亲后的克劳迪娅,再也不是之前那个整天就知道卿卿我我的小女孩儿了。想到半个月前董南通过情报委员会传递回来的信件,摇头苦笑道:“公司一下子往那儿移几千人,不去亲眼看看他能放心吗?不过这样也好,事实上也只有让他把该办的事都办完了,才能静下心来陪我和蓝蓝。”
“喝酒!谁要喝酒?”
说话间,一个小贩突然从路边跑上前来,举着皮囊和酒杯嚷嚷道。女大公陛下的安全是萨累的头等大事,几个身着便衣的黑人宪兵随即一拥而上,硬生生地把他挡了回去。
“卖热香肠!”
“辣味肉!刚炸好的辣味肉!”
“苹果、鲜梨、杏仁、葡萄干!”
这是打败西班牙人后的第二个圣诞节,为了纪念那个伟大的胜利,并庆祝今年的大丰收,巴里主席和奥赛罗总督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大佬们,才萨累议会的提议下举办如此盛大的集会。
为此,整整准备了近四个月。
白人、黑人、印第安人、阿拉伯人、尼德兰人、英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托斯卡纳人、那不勒斯人、热n亚人,犹太人……甚至连边境线对面的柏柏尔商人都来了。其热闹程比直布罗陀海峡对岸的葡萄牙都里斯本有之过而无不及。
事实上大西洋公约组织推行的开政策下,萨累不仅取代维拉而成为西非海岸的重要补给点。同时由于其政治和宗教信仰上保持的立,也让萨累成为了尼尼德兰和英国等教国家,与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天主教国家贸易的转地。
几乎都是外来人口,给里巴特警察局、萨累海岸警备队和宪兵队带来了巨大压力。何况大西洋公约组织驻外使团和情报委员会的宣传下,圣诞节期间的外来人口高达平时的几倍。
港湾里、码头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帆船。两岸的市场里,挤满了从各定居点匆匆赶来的村民,以及前来采购的柏柏尔和阿拉伯商人。
鱼龙混杂,一切皆有可能生。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负责克劳迪娅安全的宪兵队副队长罗姆尼,立即快步走到马边,低声说道:“夫人,前面人太多了,我们还是回去。”
伯爵的夫人菲亚,带着孩儿回佛得角群岛的娘家了;由于年龄关系,跟巴里夫人和胡安上尉夫人又说不到一块去;而联合舰队司令官梅尔斯先生的夫人,则跟着他的丈夫去了加勒比海。
这么多天来一直闷家里的克劳迪娅,可不想刚逛到一半就回去,指着前面那个花花绿绿地帐篷笑道:“队长先生,我还想去那边看看。”
“可是……”
“没什么可是,如果总督大人因此而责怪你的话,我会为你求情的。”
克劳迪娅萨累的身份极其超然,包括巴里和奥赛罗内的所有大西洋公约组织代表谁都礼敬她三分。这种礼敬是很难言喻的,不仅因为她是乌尔比诺的女大公,多得则因为其是董南的夫人。
万般无奈之下,罗姆尼副队长只能微微的点了下头。随行的另外几个宪兵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马有意无意地围到她身边。
“一小时十五分!快来呀!别错过时机,抢个好位置,下场《奥赛罗》就要开演了!”
前面的帐篷周围挤满了人,一个身穿细麻衬衫和深绿色马甲的小伙子,伫立一个半人高的大木桶上。他面带调皮的微笑和喜悦的目光,宣布蓬摊里的木偶戏即将开演。
毫无疑问,这是为了迎合大西洋公约组织那几位来自英国的大佬,及萨累总督奥赛罗而改编的。要么也不会把莎士比亚的戏剧,用一个个没有生命的木偶来演绎。
“蒂亚,带钱了没有?我想进去看看。”
这个要求让那位黑人小女孩儿很是为难,因为罗姆尼副队长站女大公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