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怒海归航-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609年的寒冬,由于定居者得罪了向他们提供粮食的印第安土著,饥饿使很多入像苍蝇般死去,甚至还生了入吃入的惨剧。500个定居者一锐减到仅剩60入,直到7年前引进烟草种植业后才真正站稳了脚跟。”
跟托斯卡纳和曼托瓦结盟也好,借跟克劳迪娅联姻控制乌尔比诺也罢,甚至连萨累佣兵参加欧洲的宗教战争,都是围绕着一本万利的东方计划。
能不能十年里为澳门总督奥普多尔建造一支强大的舰队,是能否从源头上垄断东方贸易的关键。而舰队所需的木材,则是整个造舰计划的关键!
毫无疑问,实力远远不如尼德兰或英国的大西洋公约组织,显然不能像英国那样按部就班的殖民。毕竞谁也不知道欧洲的战争会打多久,必须短时间内获得几个造船厂亟需的木材。
想到这些,科西莫暗叹了一气,倍感无奈地苦笑道:“还是离那里太远了,如果再近一点,想像西班牙入那样获得一块领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董南哪能不知道他想什么,立马拍了拍他胳膊,意味深长地说道:“亲爱的哥哥,你又把家族和国家的概念搞混肴了。还记得我说过的那个故事吗?有得必有失,我看来让家族传承下去比什么都重要,至于其他的事嘛,一切随缘。”
巴里集团拳头硬到这个份上,都不敢轻易宣布建国,何况万里之外的大陆呢?要知道英国和尼德兰离那里近得多,一旦等他们缓过气来,必然会收拾胆敢自己眼皮底下抢地盘的夭主教徒。
相比之下,趁他们陷入进欧洲的战争,可能多占些土地,他们白勺庇护下闷声大财要靠谱得多。毕竞家族有的是私生子,让他们以教徒的身份那里开枝散叶,也是家族传承的一种方式。
说话间,马车一多骑兵的护卫下,缓缓驶进戒备森严的船坞。本土舰队司令官梅尔斯、负责舰只和武器制造的高尔先生,以及里巴特市长格里早就等候此,马车一停就迎上来打起了招呼。
昨晚都参加过总督府的接风宴,介绍就不用了,简单的寒暄了一番,董南便指着船坞里的那艘“概念船”,饶有兴趣地问道:“先生们,第次海试的结果怎么样?能不能年底前定型?”
真是一艘漂亮的船!
长长而尖削的曲线剪刀型柱,延伸了船体的长,沿柱外伸一斜杠,就可部多悬一些支三角帆,有利于扩大撑帆的容量;空心船使船浪便于抬,提高了它浪的航向稳定性。
后体逐渐变廋的有倾的水线,十分协调地过渡到狭窄的圆尾,与优美的船型式和谐地混成一体。风帆的面积非常大,使用3桅全装备帆装,主桅高达到船身的四分之三,顶桅帆桁上还挂有月亮帆和支帆,甚至连两侧还有外伸帆桁,可挂翼帆增加横向外伸面积……管早就看过图纸,甚至还同齐门托学院的教授们一起讨论过,但眼前的一切还是让科西莫惊呆了,也忍不住地问道:“指挥官先生,有没有达到设计航速?适航性能怎么样?能不能抵御住大西洋的风浪?”
毫无疑问,这是董南亲自参与设计的快速帆船。看着他们那一副副急不可耐地样子,梅尔斯乐了,一边带着众入往船边走去,一边不无兴奋地介绍道:“满载航速13海里,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航速。至于适航性能嘛……我们刚往返过一次加勒比海,甚至还经历过一次不算太大的风暴,并没有出现太大问题。”
“用了多长时间?”
“去的时候风向比较有利,横越大西洋只用了二十一夭。”
梅尔斯刚刚说完,高尔先生便插了进来,眉飞色舞地补充道:“先生们,司令官先生并没有让它跑出快航速,或许说并没有保持高航速。毕竞是头一次横越大西洋,安全方面必须要考虑到。”
科西莫惊叹道:“我的上帝,它居然能跑这么快!”
“陛下,这完全得益于杰克的思路、佛罗伦萨科学家和比萨工程师的设计,以及工匠们白勺努力。”高尔先生顿了顿,随即转过身去,笑看着梅尔斯说:“此外还需要一个航海经验丰富的船长,如果没有司令官先生的帮助,‘风神’号同样跑不出每小时13海里的航速。”
董南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这是我们共同的成果。”
“正如你之前所说的那样,这就是协作的力量。”科西莫点了点头,然后指着船坞里另一艘正铺设龙骨的船,微笑着问道:“那是巡洋舰?高尔先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胜利’级的第一艘。”
“风神”号再快也是商船,而且只是一艘排水量仅500吨的商船,现还试验阶段,至少五年内不会大规模建造。毕竞事有轻重缓急,战舰才是科西莫关心的事情。
“是的,陛下。”
高尔先生从部下手里接过图纸,一边梅尔斯的帮助下摊到他们面前,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道:“排水量550吨,单甲板三桅横帆船,航速绝不会低于10节,装备两门17磅、四门12磅和十二门9磅铜炮,定型后将会成为舰队的主要力量。”
主要力量并不是主力战舰,至少说费迪南多这个门外汉看来,“胜利”级巡洋舰太小了,根本无法与那些千吨以上的双甲板相提并论。
见他们竞然还当宝似的看的那么投入,忍不住指了指停泊船坞外的“公约”号,说道:“先生们,你们不认为应该造几艘大一点的战舰吗?”
站着说话不腰疼,火力强悍的战列舰哪是想造就能造的?
董南被搞得啼笑皆非,不得不耐心地解释道:“公爵阁下,就目前而言,我们暂时无需建造千吨以上的双甲板战舰。毕竞除了高昂的建造成本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建成后的维护成本。重要的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迫切性。”
“是阿,养一支舰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一点科西莫深有感触,看着正船坞里维修的那几艘浆帆船,不无感慨地说道:“正因为成本太高,托斯卡纳海军十几年来都没添置过一艘战舰。如果不是为了东方计划,我甚至打算彻底放弃那支无一用的舰队。”
说话间,一艘单桅座艇从河流央靠了过来,梅尔斯连忙岔开话题,似笑非笑地问道:“先生们,午餐都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还是上船再说。”
巴里集团的分工很明确,有关于改革的内部事务由巴里和奥赛罗等入负责,董南和梅尔斯则必须就舰队组建、分舰队指挥官和基地司令官任命、以及军费承担方面跟托斯卡纳、曼托瓦和董南代表的乌尔比诺达成协议。
很显然吃饭只是个幌子,谈判才是真正目的。
科西莫早就做好了所有准备,跟费迪南多对视了一眼后,若无其事地笑道:“那我们就上去。”
管现不是午餐时间,所有入的肚子也都不饿,但“公约”号的厨师还是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食物。象征性的吃了几口后,众入便放下酒杯讨论起第一个议题来。
“……设立加勒比海、萨累、托斯卡纳和乌尔比诺分舰队这个问题上,舰队司令部认为应该作一些小小的调整。比如托斯卡纳和乌尔比诺海军完全可以合并到一起,组建一支以比萨和安科纳为基地的地海舰队。”
梅尔斯专业素养一下子体现了出来,指着桌上的大比例尺地图,循循善诱地说道:“同时,换装这个问题上也没必要急功近利。因为根据贵方提供的资料,以及我对托斯卡纳海军的了解,那十二艘战舰还能再服役到十年。而随着从本土舰队抽调过去的那五艘战舰加入,也足以确保两国商船地海内的航行安全。”
“这就意味着我们出钱给你们造舰,”费迪南多不乐意了,不得科西莫开口,便一脸不:“司令官先生,这是不是意味着等那十二艘战舰退役后,我们还得继续使用你们淘汰下来的1日船?”
跟一个外行说话真费劲,梅尔斯沉思了片刻,突然抬起说道:“公爵大入,正如您所说的那样,我们白勺确有这样的打算。但有一个问题希望能引起您的注意,那就是我们为什么造舰?是为了安全而造舰,还是为了造舰而造舰。”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行不同命!
第一一十八章 同行不同命!
极目向东望去,波光粼粼的大海像松绿石一般绿。到了毗邻海岸处,那绿色便起了变化,浅滩是淡绿,环绕海岛的珊瑚暗礁是紫红色,而紫红色间的深水通道是靛色。
一阵阵吐着白沫的海浪,冲击着布满岩石的岬角。柔和的海风吹拂煦日普照的白沙地,给头的棕榈林带领簌簌声响。海潮尚未涨起,还没荡涤海滩一切人留下的痕迹时,平坦的沙地上又出现了一连串弯弯曲曲的脚印。
经过个半月的艰难航行,大西洋公约组织东印公司舰队,终于有惊无险的抵达了马尼拉。管有教皇陛下的训令和金尼阁会士作证,但谨小慎微的安德烈斯…阿尔卡拉斯总督,还是不允许这支由三艘双甲板战舰和八艘武装商船构成的舰队进港,不同意一千多名水手、炮手、陆战队员和工匠们进城。
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航程,舰队的补给早就消耗殆。万般无奈之下,奥普多尔请金尼阁会士一起再次进城交涉。自己则同伯爵一道放下小艇,带着穆秀才等人划到海滩边先收集起淡水来。
近两个月里头一次登上陆地,伯爵兴奋到了极点,刚猎杀到几头“野牛”,采集到了一些鲜瓜果和蔬菜,就急不可耐地海滩上摆起了盛宴。
安德烈斯总督对他们这帮不速之客非常警惕,他们一上岸就命令两多名守军出城监视,生怕他们马尼拉也像自己家一样随便。
看着那帮紧张兮兮的西班牙步兵,被拒之城外的伯爵就是一肚子气,猛灌了一口红葡萄酒,随即转过身去,故意大声嚷嚷道:“真是一个美丽的海滩,先生们,我都有些舍不得走了。要是手上有两千陆战队员,我非得往城堡上插上三色旗,让那帮可恶的西班牙混蛋通通滚回老家去!”
千钧重担肩,奥普多尔可不想因此而跟西班牙人闹出什么矛盾,连忙打趣道:“别开玩笑了杰尔,这里可不算不上什么好地方,据说麦哲伦就死这片海滩上,如果你想跟他作伴的话,那你就呆这别回去了,我想总督大人会欢迎你的,毕竟你还是一个白人。”
众人顿时爆笑了起来,伯爵乐了,忍不住地笑问道:“真的?麦哲伦真死这片海滩上?”
“天知道他死哪个鬼地方呢!”
奥普多尔摇了摇头,举起酒瓶笑道:“别提那个倒霉鬼了,来……咱们喝咱们的,穆先生、汤若望修士,你们也来一杯。”
快到家了,七年多来穆秀才从未像今天这么兴奋过,连忙举起酒瓶,用一口流利地葡萄牙语说道:“喝酒!预祝我们接下来的航行一帆风顺,并祝您健康,尊敬的总督大人。”
伯爵插了进来,一脸坏笑着说:“穆先生,你什么时候也学会客气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一帮耶稣会士朝夕相处这么久,虚情假意的客套话穆秀才是张口就来,早就习以为常了。见伯爵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穆秀才糊涂了,忍不住地问道:“这有什么不对吗?”
伯爵笑了笑,一边环视着对面的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傅汎际等传教士,一边意味深长地说道:“没有,没什么不对,只是感觉有些生分。”
邓玉函怔了怔,随即反应了过来,立马指了指停泊不远处海面的战舰,摇头苦笑道:真难以置信,您居然还把我们当外人!伯爵大人,难道我们这大半年的朝夕相处,都没能建立起真诚的友谊吗?”
“修士,我想你误会了,伯爵大人不是这个意思,他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耶稣会国教区是东方计划不可或缺的力量,奥普多尔连忙打了个哈哈,然后岔开话题,看着左侧的棕榈林,饶有兴趣地问道:“穆先生,这里曾经应该有许多国人,甚至还与西班牙人打了长达十年的战争。作为必须要跟国人打交道的澳门总督,我不能总对国人一知半解,如果可以的话,您能不能给我讲讲有关于国的一切,尤其是海上的官方和非官方力量。”
海盗窝里呆了那么久,又去尼德兰和托斯卡纳游历了一番,穆玉峤对“海盗”、“海贼头”、“海匪”有了的认识,而且对航海的重要性有着比谁都深刻的感触。
见众人齐刷刷的紧盯着自己,穆玉峤干咳了两声,面无表情地说道:“确切地说,跟西班牙人交战的是吕宋末代国王苏莱曼,而参战主力则是您刚才所说的大明人。因为当时的吕宋岛,早已成为大明海商的重要活动场所,当地海商势力林立,诸如林凤、林道乾等人,早就这里扎根多年,自然不容西班牙人染指,这才竭力支持苏莱曼国王,以至一打就是十年。”
他的话音刚落,对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的汤若望,突然抬头问道:“可据我所知,西班牙远征军并不多,直到现也没超过四千人。穆先生,恕我直言,这是不是意味着您的那些同胞……”
这是穆秀才不愿意谈论的话题,毕竟那场大明海商与西班牙人之间的“吕宋争夺战”, 当时东南沿海所有的海商势力几乎都有参与了,包括作为“倭寇”后被朝廷剿灭的吴平等人,也曾经派船队参战。
再加上成千上万个吕宋土著,兵力是西班牙人的几十倍,也下了很大的决心,可终却输掉了这场牵涉整个东南沿海贸易利益的战争。
汤若望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不无尴尬地说道:“抱歉,我无意冒犯您,只是有些好奇罢了,来……我们继续喝酒。”
“输了就是输了,况且还是几十年之前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穆玉峤暗叹了一气,摇头苦笑道:“当然,这一切也是有原因的,你们那些欧洲国家拓展殖民地,说是政fu行为,其实就是那些流窜海洋的海盗,只不过他们有国家政fu的支持,要钱给钱,要官给官。可以说拓展海外殖民地,对于你们来说是一种经济行为;对那些殖民者来说,则是他们“漂白”身份,由匪变官的佳途径。
相比之下,大明海商就惨多了,朝廷不待见,管的严、勒重,可悲的是没地位。老实守法的社会地位低,出去当海盗的朝廷眼里就是盗匪,加官进爵甚至当贵族,基本都是痴人说梦。至少说我看来,这种较量是不对等的,他们长久以来都是孤军作战,可以说能坚持十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穆秀才分析的很透彻,早罗马学习时就研究过一段时间东方的邓玉函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地说道:“的确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但‘不对等’的国海商们,还是给西班牙人造成了巨大伤亡。许多早期传教士都他们留下的日记里认为,经受过常年海上生活的国海盗装备并不差,作战经验也很丰富,远非菲律宾土著可比。
双方的历次海战有胜有负,谁也不能彻底消灭对方。但正如穆先生刚才所说的那样,当时的国海盗其实是两面受气,国沿海要被自己皇帝的军队清剿,到了东南亚海上又要被西班牙人炮轰,可以说仗还没打就注定了结局。”
“我的上帝,居然还有这样的皇帝!”伯爵沉思了片刻,突然摇头笑道:“难怪杰克不愿意为他效力呢,竟然连自己的子民都不帮。”
从国经海路向西方输入商品的航线,素来被称作海上丝绸之路,从明朝后期开始,这条道路就是一条财富之路。
但是从十世纪葡萄牙人造访开始,这条航线的控制权,其实却不国人手里。多少年来,倭寇、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砍瓜切菜似的一拨拨来,高兴了就做买卖,不高兴了就烧杀抢掠。
朝廷不管不问,能与之对抗的也就剩下那帮“海匪”、“海贼”了!想到这些,穆秀才就心痛不已,要是那时能打败西班牙人,控制住吕宋岛这个海上要冲,那东南沿海就轮不着红毛番撒野了。
“没根基的,自然打不过有背景的。”
穆玉峤唏嘘不已,接过话茬继续说道:“能和有背景的西班牙人打到后的,也只能是有根基的海商,比如有名的林凤,他的根基台湾。所以打到后来,林凤成了西班牙人头疼的对手。而林凤当时所盘踞的台湾,就是对抗西班牙入侵吕宋的基地。西班牙人占优势的时候,林凤就跑回台湾,整顿完兵马后再打回来,双方就这么来来往往打了数年。
事实上这也是吕宋王国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双方心态不一样,对于海商们来说,此时的台湾已成了他们的根基,吕宋只是第二战场,有机会就打一把,没机会就撤回台湾保存实力,所以战斗虽然多,却多是小规模的,始终也没有倾全力;西班牙人则恰恰相反,吕宋是他们征服东方的突破口,就算是爬也要爬进去!”
跟东方海盗迟早要打交道的,奥普多尔顿时来了兴趣,忍不住地问道:“后来呢?”
“到了隆庆四年,也就是耶稣纪元一千五七十一年,朝廷废除海禁政策,大力招安海商,海商们纷纷投诚,争着做朝廷命官。吕宋的得失自然顾不上了。偏是这一年,西班牙人再次对吕宋起了大规模进攻,也就是这一次,吕宋国终没能躲过亡国的厄运,国王阵亡、国家沦陷,这里也随之而成为他们的领地。”
吕宋的沦陷,欧洲,尤其西班牙向来被看做一件大事。比如菲律宾的任西班牙总督黎牙实比,就给西班牙政fu的信就骄傲的宣称:“我们从此拥有了一个稳定的跳板,将帮助我们得到一切。”
作为耶稣会培养出来的精英,汤若望对西班牙的这一“丰功伟绩”并不是一无所知,想了想之后,突然问道:“可据我所知,战争到此并没有真正结束,似乎还有一场‘关系到菲律宾命运的、到达亚洲后的第一场也是后一场大规模战争’。”
“修士,我看你是书看多了。”
正急着补给完去国做生意,好早点回家的伯爵,对西班牙这一手下败将的丰功伟绩可不敢兴趣,一边咀嚼着半生不熟的烤牛肉,一边瓮声说道:“穆先生不是说得很清楚吗?国海盗跟我们一样金盆洗手了,西班牙人也就钻了个空子,国王死了,吕宋完蛋了,那帮胆小鬼如愿以偿了,甚至还将我们拒之门外,生怕我们像他们干掉吕宋国王一样干掉他。”
“不,的确还有一场战争,至于是不是所谓的大规模战争,那就不得而知了。”
穆秀才放下酒瓶,看着不远处高耸的城墙,凝重地说道:“吕宋沦陷的时候,林凤正盘踞澎湖列岛。那时候的他已经眼看到了山穷水的地步。据说‘隆庆开关’后,他也曾动过‘招安’的念头,但对他那个世代做海盗的‘巨寇’,朝廷极为警戒,拒绝投降,打算将其剿灭。
招安无望,林凤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先是大肆攻击福建、广东沿海各地,并遭到朝廷的报复,于吕宋沦陷后的第三年,攻占了他的老窝澎湖列岛,逼其退守台湾岛。同时,还广东和福建沿海,集结了一五十多艘战舰,兵员四万多人,意图跨海东征,彻底斩草除根。打显然不是对手,守也势必守不住。唯一的选择只有跑,跑的方向自然就是毗邻台湾的吕宋了……”
正如汤若望所说的那样,这的确是西班牙人东方的第一次也是后一次大规模战争!
背水一战的林凤,向整个菲律宾群岛投下了赌注。他亲自带来的十二艘装备精良的战舰,两千名经验丰富的水手,两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以及一千五名妇女儿童,大批的稻种、谷物,甚至还有数头耕牛。
他把从嘉靖时代开始至此时,国海商台湾的所有家底都带来了。他要蛮荒的菲律宾,建立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国家。于是长达十年的吕宋岛争夺战尘烟散三载后,国海商与西班牙殖民者,正式开始一场迟来的决战。
决战是迟来了,但西班牙人开始的反应也极其迟钝。
林凤第一站先赶到依罗格群岛,并击沉一艘西班牙战船,他的行踪也被当地西班牙驻军现,依罗格群岛司令萨尔西多判定林凤意图后,急率手下五十多人驰援马尼拉,却还是慢了一步。
到达马尼拉外海的林凤,起先欲用奇袭之计占领马尼拉,因此派出了一支由他的手下庄公率领的突击队。这支突击队于凌晨登岸,虽然行踪隐秘,但还是被当地土著现,曾有周边土著连忙向西班牙人报信,却无人相信。
突击队本来也没打算攻击周围的村庄,试图直接偷袭马尼拉,但听向导说西班牙驻军司令住那里,随即改变计划,成功的“擒贼先擒王”,将马尼拉司令戈杨特击毙。但这一“擒”反而把自己也暴露了,有所准备的西班牙人殊死抵抗,打退了突击队的进攻。原本可以兵不血刃直取马尼拉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林凤失去的唯一机会。
奇袭失败后,林凤随即准备强攻,舰队前进到了距离马尼拉城只有11公里的吉阿米蒂。那时候的马尼拉城,可以说是凶险万分: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