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梅妃-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懿吓的在太上皇屋子里病了几天,是太上皇和太监安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了商懿,商懿才感觉好多了。

    经太上皇一再要求看管他的宫廷御林军,因为这些御林军曾经对太上皇做皇帝时是惟命是从的禁卫军。

    所以,商懿被太上皇要求住到了他的屋子里,这期间商懿知道菲亚公主被害了,被害的第一现在应该就是她住的屋子,商懿难过了好一阵子。

    商懿被李亨送到了李隆基的兴庆宫当了解读老师,她再不用给菲亚公主和其他人当什么陪读老师了,胆小的商懿几乎没有离开过太上皇的兴庆宫。

    李亨下旨命商懿不可离开兴庆宫的寝宫半步,好好给太上皇读书。
………………………………

第九章  再次入宫  五



    午夜的皇宫里。

    皇宫李亨皇帝的寝宫外面,一个穿夜行衣的黑影在皇帝李亨的窗户外面站了一会。

    他避开值岗的侍卫,观察了皇帝李亨住处左右好像在寻找着什么,李亨皇帝门口的禁卫军又走过来两个人。

    黑影急忙飞上了皇帝住的屋顶,躲到了侍卫看不见的地方趴下避开了月光。

    皇帝李亨门口的侍卫正在换岗,黑影抬头看了一眼皇帝李亨的门口急忙俯身不动了。

    这个穿夜行衣的人,趁换岗人走了的时候,又飞上了李亨皇帝的侧翼的屋檐,离开了皇帝李亨的住地。

    穿夜行衣的人飞快的走过了后宫的几个房子的脊梁后,来到了丽园宫的屋顶上。

    穿夜行衣的人,把身子贴上房顶的红瓦上观察静默贵妃住的屋子一下,他借着月光环视了一会丽园宫外面一会。

    这个穿夜行衣的人站在丽园宫瓦脊上,借着月光看了一会丽园宫的屋子几眼,迅速的避开了皇宫巡逻的侍卫,连续走过了几条街的脊瓦。

    穿夜行衣的黑影,动作轻盈的不断的快走,他来到了大明宫的墙根,发现不远的另一条路上有一队御林军刚刚走了。

    他等了一会,看御林军走远了,便飞身点地手扶宫墙跳了过去,消失在夜色里……

    静默贵妃刚好没有睡,她在屋子里看到一个黑影在自己对面房子上面晃晃悠悠的动,她吓了一跳。再仔细一看黑影还在动,她急忙钻进了被子蒙上了头。

    静默贵妃以为是已经死去的皇太后和皇后带着菲亚公主来向她索命了,她藏在被子里好长时间头都没敢露出头来。

    第二天,她让丫鬟去找潘公公说自己病了,说得重点。

    丫鬟见了潘公公,说她的主子病得挺重的,昨天晚上半夜看见鬼了,丫鬟还向潘公公描绘的有色有色的。

    潘公公急忙把丫鬟和他说的事情向还没有上早朝的皇帝李亨学了一遍,说的比丫鬟向他学的还要真,潘公公还添油加醋的向本来就迷信的李亨说了有一会。

    李亨讨厌了静默,听见了潘公公的学舌,就不耐烦的告诉潘公公静默贵妃一定是中邪了,告诉潘公公现在就去静默贵妃的丽园宫,她要什么就让他代李亨同意就是了。

    潘公公知道皇帝李亨是折成自己给静默贵妃办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了,高兴极了的他还不能在李亨面前表现的太明显了。

    潘公公高兴的走到李亨住的外间屋,让另一个太监暂时替自己为皇帝李亨做事,他一溜烟走向了丽园宫。

    潘公公离开皇帝李亨的屋子,走向静默贵妃的丽园宫,他传达了李亨皇帝的意思,然后没有停留的离开了丽园宫。

    静默贵妃一连几天晚上的觉,都是在噩梦中渡过的,一惊一乍的静默贵妃吓得屋子里的丫鬟和太监也跟着她神经兮兮的了。

    这一天,她不得不告诉他屋子里的太监,让太监到皇宫外面请了江湖上会做法的道士来为她的屋子里驱灾辟邪。

    三天后的上午,两个江湖道士一老一小被丽园宫的太监请来了。

    老的道士好像是小道士的师傅,小的道士像他的徒弟,小道士做的一切事情都要看着老道士的眼色行事。

    静默贵妃的屋子里被道士贴满了用黄表纸剪的福符和道士驱鬼用黄表纸写的道士驱鬼咒语还有用白纸写的许多条幅。

    李亨皇帝和刑部的狄啸天几个人,从丽园宫的后门也进了丽园宫的侧翼的屏风后面,有人给李亨和狄啸天轻轻拿了椅子。

    李亨皇帝偷偷坐下来,狄啸天也坐在了皇帝的旁边,他们听着老道士在给静默贵妃做法。

    静默贵妃也按照道士吩咐的洗净了身子和双手及脸,盘腿端坐在自己新铺的床单上。

    老道士在静默贵妃的丽园宫有条不紊的忙碌着驱灾辟邪所用的行当。

    老道士在三柱香后扑通跪在香案前不停的祷告,嘴里还叨念着什么。

    忽然,老道士手拿明晃晃的宝剑,念着他的咒语在丽园宫的屋子里向静默贵妃屋子四周不同的方向刺着,时不时的还用嘴往外喷着焰火……

    老道士身边的小道士配合着老道士跟在他后面走着动作着,有时差一点把老道士给撞倒了,幸好老道士让静默贵妃闭上眼睛,听着老道士给她做法。

    老道士及其小声的和撞他的小道士说了话,小道士急忙离开老道士跪在了香炉的前面也叨叨咕咕的说了起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太上老君快快来显灵……无量天尊,无量天尊……无量天尊……”

    小道士不停的念叨着前面的话,约莫半柱香的时间,老道士也跪在了小道士香案前不停的祷告了。

    小道士拿着他手里驱邪的桃木剑,走向静默贵妃屋子的四周,学着老道士的手法把桃木剑刺向屋子的不同方位。

    此时的老道士偷眼看了看静默贵妃,他的手还在不停的动作着道士做法的一个相同的动作。

    “娘娘……您是不是夜晚经常做噩梦,或者被噩梦惊醒呢……,您可以说是或者不是就行了?”

    “是的!”

    “贵妃娘娘你最近身体不是很好吗?”

    “是!”

    “贵妃娘娘,您的丫鬟有的不是很听话,所以你把她们辞了是吗?”

    “是的,哦,也不全是的!”

    “贵妃娘娘,您最近是不是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而闹心呢……?”

    “是的!”

    静默贵妃答应的很快,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言语有误,急忙又补充说“不是的!”

    老道士和小道士相互看了一眼,小道士急忙变了小孩的声音在说话了“救命呀,救命……”

    静默贵妃忽然身子一动,她脸上的汗立即下来了,惊异的看了一眼四周,几乎要晕倒似的,急忙又控制了自己,快速的闭上了眼睛。

    静默贵妃的表情李亨皇帝在屏风后面看的一清二楚,他露出了异样的表情,和刑部的两个人轻轻走出了丽园宫的另一间屋子。

    老道士仍然在给静默贵妃做驱灾辟邪的法,直到快中午的他们才离开静默贵妃我丽园宫。
………………………………

第九章  再次入宫  六



    大路上

    路上的两名御林军匆匆赶路,他们骑着马下了公路,直奔扬州城而来。

    下马的两名御林军来到了扬州城寿王李瑁的住地。

    “棒棒棒;棒棒棒……!”

    寿王府外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一名御林军走到寿王李瑁住的大门口,在敲寿王李瑁住的院子的大门。

    寿王李瑁的管家疾步出去开了门,管家一看是皇宫来的两名送信的御林军,便让开路让两名御林军进了寿王府。

    寿王李瑁站在屋子里看着外面匆匆走向客厅的两名御林军,知道他又来事情了。

    进了客厅来的两名御林军他们跪在寿王李瑁面前,一名御林军递上了他手里的公文说“王爷,圣上的圣旨到了,王爷请您接旨……!”。

    寿王李瑁不紧不慢的接过御林军递给自己的圣旨,慢慢的打开李亨写给他的圣旨看着……

    头几年,在李亨刚刚当了皇帝时,李亨曾经向有了腿疾的寿王李瑁承诺过,他李瑁可以不必去跪拜他自己给寿王李瑁圣旨的。

    所有每当李亨的圣旨来了的时候,李瑁就是这个迎接李亨皇帝的圣旨了。

    中午,吃了午饭的人都离开了桌子,寿王李瑁一个人还在桌子上闷闷不乐的喝着酒,他的三夫人也让他支走了。

    寿王李瑁的三夫人几次想进屋上前劝解寿王李瑁不要喝酒了,她都控制了自己。

    ……

    几个小时过去了,李瑁还在不停的喝酒,身旁没有一个人。

    最后寿王李瑁踉踉跄跄的站起来,走向了客厅。

    三夫人和丫鬟急忙走过来上前扶住了摇摇晃晃的他,他生气的推开了三夫人和丫鬟……

    寿王稳了一会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到自己的写字台前,回身又去把门插上了。

    他缓步再次走到写字台前拿起了毛笔,蘸上了丫鬟给他研好的墨汁,在桌子上白白的宣纸上写了一首曹植的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寿王李瑁大喊着“我为什么要生在帝王家,为什么,为什么……”

    寿王喊着泪流满面,然后,他把手里的毛笔顺着窗户撇向了窗外……

    他步子不稳的走向了自己的卧室,拿起自己卧室墙上挂着的宝剑,拿了有一会才拿下来,顺手放在了自己脖子上……

    寿王李瑁书房的门被三夫人和丫鬟砸的直响“王爷……王爷……”

    寿王书房外面有砸门和叫喊的声音传了过来,寿王把宝剑从自己脖子上拿了下来。

    寿王生气的用宝剑使劲砍了几下屋子里的东西,卧室的帷幔被砍坏了,屋子一角的落地大青花瓷瓶被寿王砍碎了……

    寿王手里的宝剑掉在地上,寿王倒在床上哭了,三夫人和丫鬟冲了进来……

    夜色降临了扬州城,寿王李瑁坐着家人替他赶着的马车来到了杨贵妃住的大宅院附近。

    李瑁的后面不远处跟着一辆带蓬的马车,马车里坐着寿王李瑁的三夫人,三夫人的马车慢慢的尾随着寿王的马车走走停停的。

    由于寿王李瑁曾经被玄宗李隆基宠过,也因为他曾经是杨贵妃的第一任丈夫,所有当太子李亨登基的时候,寿王李瑁和他的家眷就已经被太子李亨分开了住地了。

    前几天,身在扬州的寿王李瑁又接到了李亨皇帝的圣旨,李亨下了圣旨他要寿王李瑁前往科尔沁大草原去监管那里的守备军。

    也就是说寿王李瑁被他的哥哥李亨皇帝强行发往不毛之地科尔请草原。

    原本犹豫不决的寿王李瑁知道杨贵妃一直想见他,可是寿王李瑁没有勇气再去见到被溢死在马嵬坡又生还了的杨贵妃,他的心里还在矛盾中。

    可是,当寿王李瑁知道自己就要永远的离开自己当初深爱的王妃杨玉环时,他的心里不是滋味又割舍不下。

    带着矛盾的心里,寿王李瑁在临走的那天晚上让管家套上了马车,让管家赶着马车来到了杨玉环住的大宅院方向,寿王李瑁想再到杨贵妃住的地方看上一眼。

    寿王李瑁的马车在杨贵妃住的大宅院附近的不远处停了下来,他一个人在杨贵妃的大宅院外面站了很久,擦了擦眼泪后他慢慢的又走回了马车旁边。

    此时此刻,杨贵妃没有睡,她正在自己书房的桌子前写着一首词。

    水调歌头。览月

    贪月浴波勾,

    星系缀九州。

    热风遗失冷晚,

    昨日看还羞。

    亘古雨落春秋,

    铺下绿黄絮毯,

    绒织满馨走。

    滔滔疑是浪,

    滴水溶石囚。

    穹宇湛,

    碧海收,

    染橙秋。

    隐约推纱,

    奕擂后频频斟酒。

    解不解之水源,

    妆台之悲忆瑁,

    年年共修长久。

    嫦娥拂袖视之

    潮水溺海流!

    当寿王李瑁坐上马车往回走时,他发现自己的三夫人的马车也来了……

    兴庆宫里。

    自从发生了菲亚公主被害的事情后,商懿就住到了兴庆宫太上皇屋子的隔壁,原来杨贵妃小憩的地方。

    现在的商懿既是太上皇的读书老师,又是太上皇的丫鬟,和太监安子两个人侍奉着太上皇。

    太上皇知道他身旁的佣人和太监几乎都没有了,他满不在乎这些人的离去,每天他能见到商懿也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的太上皇把商懿当成他生命中的全部了,他为了让商懿在自己身旁更安心就和商懿定了三条君子协议。

    以最亲密的异性朋友相处,尊重商懿绝不冒犯商懿的身体,在太上皇身旁给商懿绝对的权利直到太上皇老死为止。

    商懿从菲亚公主的阴影中已经走出来了,每天给太上皇读书,按摩头部,弹琴绘画什么的,太上皇倒也没有那么多的烦恼了,时不时的在商懿面前念叨几回高力士。

    偶尔太上皇也给商懿绘画和弹琴,太上皇还让商懿回了两次长安郊区的家,去看了看自己的小女儿、父亲和丈夫。

    靓苑仪妃知道商懿又回了太上皇的兴庆宫,便带着丫鬟偷偷来看郭商懿几次。

    昨天,太上皇身旁的太监安子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听说李亨又听了宦官李辅国的话,说太上皇还有野心,时不时的让商懿出去联络他外面的势力,准备让太上皇离开兴庆宫。

    好像还不容许商懿再出皇宫了,说皇帝李亨生气了商懿老师,如果不是谁批准了商懿无缘无故的离开皇宫,菲亚公主就不会被人害死。

    太上皇预料自己会有这麽一天的,他便让商懿给自己弹琴,让商懿给自己弹奏了一曲《佛上殿》。

    商懿知道太上皇心里难受,就郑重其事的给太上皇很认真的用太上皇屋子里的古筝给太上皇弹奏了一曲《佛上殿》和《朝元歌》。

    太上皇躺在床上听着商懿给自己弹着古筝不禁思绪万千……
………………………………

第九章  再次入宫  七



    丽园宫。

    刑部查找了许多静默贵妃暗害菲亚公主的疑点,都苦于没有充分的证据来制裁静默贵妃,案子就这么放下了。

    李亨皇帝再也没上静默贵妃的丽园宫来,尽管静默贵妃向潘公公暗示了她好像怀了李亨皇帝孩子的的事实。

    现在的潘公公又另投了新主子稥婉儿贵妃,静默怀孕的事情他就压根都没向皇帝汇报。

    现在的潘公公和稥婉儿贵妃简直就是一个鼻孔出气的了,他和稥婉儿贵妃合起伙来,把静默贵妃几乎打进了冷宫。

    静默贵妃的丽园宫附近杂草丛生,她这个贵妃有名无实被李亨遗忘了,现在的丽园宫的屋子里就一个丫鬟陪着她了。

    兴庆宫里。

    商懿和太监安子在给太上皇做面,商懿告诉太上皇这叫迎客饺子送客面,她们要为离开兴庆宫准备吃最后一顿热面。

    第二天,太上皇和商懿外加太监安子他们被移到了太极宫的神龙殿。

    也就是说玄宗李隆基他的儿子李亨皇帝是连骗带逼地把他转移到了现在的太极宫神龙殿,以便为了更好监控太上皇也断绝外界和太上皇的交往。

    李亨皇帝在几年前就陆陆续续的把太上皇身边的人减少的所剩无几了,一年前又煞费苦心的把三十年的贴身宦官高力士也流放到巫州。

    迁移的路上商懿想了很多,她是一名年轻的充满了幻想的奇女子,太上皇固然很好,可是太上皇经常的昏昏欲睡,她在想太上皇日子可能不多了。

    她最后那次出皇宫,很有可能就不回来的,女儿的哭叫,丈夫的挽留,父亲期盼的眼睛还有他们选则的逃走的地方和路线无时不刻的不在吸引着商懿。

    商懿为了能让就要离开兴庆宫的太上皇感觉踏实,也是对高力士的一个承诺,商懿还是回到了太上皇身旁。

    最后这次回皇宫商懿真的很犹豫,由于她的犹豫,害得接她的人一连几天都在老地方等着接商懿回皇宫去,耽误了许多事情。

    据说商懿刚刚回皇宫,接她的太监就被宦官李辅国派人秘密的杀害了。

    商懿怀着渴望自由的心和太上皇以及太监安子来到了太极宫不起眼的神龙殿偏殿住下来。

    搬到太极宫后,太上皇表明好像没感觉搬到太极宫有什么不高兴的。

    事实上太上皇心里憋屈的很,满嘴是泡的他大腿根又起了一个火疖子,下地走路都很吃力。

    商懿感觉自己应该为自己的将来着想了,她要说服太上皇把自己早日放出皇宫。

    来到太极宫的商懿虽然每天照列重复着为太上皇做着例行公事的事情,她自己则想了很多。

    春的气息再次光临了皇宫的每一个角落,商懿想念女儿,她的女儿小玉应该快会走了呀,她经常在梦里梦见自己的女儿。

    商懿在想不久的田野尽管还有着凉意,丁丁星蓝,抹抹鹅黄,丝丝娇绿,点点红颜会挥去颓废的荒芜,白色的鹤鸟应该自由自在的飞翔在小河边了。

    她还在皇宫里,还生活在有着厚重历史的长安大明宫里,可是矗立的高楼,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没有给她带来一丝美的弧线,倒给她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被埋葬之感。

    太极宫不是她这样如诗女子所应该呆的地方,她在想着怎么和太上皇说,让她离开皇宫,也许当初她就不应该再回到皇宫来。

    她知道她每天的乐观从容信念是从哪里来了,从爱他的父亲和丈夫公孙宇飞带给她的,也是太上皇犹如长辈的仁慈所带来的。

    尽管这样商懿内心深处的苦,还是在她弹琴中得以体现着。

    初夏的气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来了,茂密的树枝上,让人感觉绚丽的色彩的可爱,远处树上知乐不停的叫着,短暂回家的两次商懿知道自己可能是又怀孕了。

    丽园宫萧条的很,没有梳妆怀孕七个多的静默已经显怀了,她还在算计着商懿,她感觉她和原来在一起的侍女商懿水火不容。

    她容不得商懿比她过得好,她认为她在冷宫中非常的凄惨而商懿和太上皇肯定现在吃香喝辣的呢,自己即便要是死了也要拉上一个垫背的。

    静默拖着沉沉的身子在和她的丫鬟小叶子合计一个让商懿求生不能的计划。

    几天后,给太上皇念完《史记》的商懿感觉口渴的很,就沏了一杯茉莉花茶想喝,她喝了一点点又觉得茶水太烫就放到桌子上,拿着脸盆去打水了。

    躺在床上休息的太上皇睁开眼睛一看,发现商懿不在,他以为商懿在自己屋子里,就趁太监安子打盹的当儿,悄悄下地走向了商懿的屋子。

    太上皇发现商懿不在屋子,桌子上的茶水还冒着热气,他拿过茶杯喝了起来。

    安子一抬头发现太上皇不在了急忙跑出来,发现太上皇在商懿屋子里正准备喝茶,快速的打了过去。

    “啪!”

    太上皇要喝的茶水被安子打的掉落在了地上,太上皇惊讶的看着安子气的说了“您……!”

    “不是的,太上皇!”

    “连你都敢了吗……!”

    太上皇怒气冲天,几乎晕倒被安子扶住,太上皇使劲推开了安子,气势汹汹的走回自己的屋子,“噗通!”太上皇倒在了地上。

    商懿打水回到屋子里,刚想喝水,发现自己倒的茶水没有了,又看见自己的杯子掉在了地上,正在纳闷,就听见太监安子在喊叫太上皇……

    “太上皇……太上皇……”

    商懿急忙跑向太上皇的屋子,发现太上皇的太监安子正在呼喊躺在地上的太上皇,太上皇好像还在抽搐,嘴角流了一点点血……

    商懿一进门发现太上皇倒了,急忙和安子扶太上皇上床,两个人扶不动太上皇,安子慌慌张张跑出去喊人去了。

    商懿顿时傻眼了,她还不知道厄运在等待着她了。

    商懿蹲下在给太上皇擦嘴角上的血迹……

    五月,唐玄宗死在长安太极宫神龙殿,享年77岁。

    据史料记载玄宗李隆基回到长安后,住在城南的兴庆宫里。

    肃宗本就对玄宗心怀猜忌,加上奸相李辅国的挑拨,对玄宗更是冷漠少礼。

    实际上在肃宗的默许下,李辅国先是将兴庆宫中的300匹马取走290匹,只留下10匹;又将玄宗连骗带逼地转移到太极宫,以便监控;

    最后又把几十年的贴身宦官高力士流放到巫州(今湖南黔阳县)。唐玄宗在这样的环境中,更觉寂寞,凄凉,他整日郁郁寡欢,连饭也越来越吃不下了。

    上元三年(762年5月4日)四月五日,唐玄宗死在长安太极宫神龙殿,享年77岁。

    后人有诗形容他的晚年说:“南内(指兴庆宫)凄凉西内(指太极宫)荒,淡云秋树满宫墙。由来百代明天子,不肯将身做上皇!”

    也就是太上皇死的当天,高力士一个人在巫州也与世长辞了。

    太上皇的抑郁而终,许多人都说是李亨皇帝造成的,人们在怀疑,李隆基和高力士的死于太子李亨有一定关系。
………………………………

第十章  挣扎在坟墓里  一

挣扎在坟墓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