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楚军-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该将陈洪范大军溃败的消息告诉他,甚至。。。。。。”李定国说着。
“甚至什么?”张献忠问道。
“甚至告诉左良玉,我们可以让他带着一百人的亲兵逃离!”李定国说道。
孙可望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不行,绝对不行,我们好不容易逮到这个左良玉,必须要杀了他,多少弟兄死在他手上啊,绝对不行!我反对!”
刘文秀从来都是沉默不语的人,此次也是站出来反对,左良玉杀了他们太多的人,这么简单的放过他,刘文秀难以接受。
张献忠内心里反对,但是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看向了潘独鳌。
潘独鳌考虑了良久,然后似乎豁然开朗,说道:“安西将军这是在诛心啊,不管这左良玉是否接受,都会造成左良玉部官兵之间的不信任啊,高明!大王,我们就按照安西将军的办法,这招太厉害了,一旦他们离心离德,这城不攻自破!”
张献忠也听懂了,这士兵要是对主将不信任,那主将的小命儿随时可能不保啊。
“好,就这么办!”
陈洪范逃回了汝阳城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崇祯写奏折,他将泌阳城之战简单地说了一下,然后指出,此次大战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总兵刘良佐不听劝谏、一意孤行、轻敌冒进,最终酿成了此次大战势力,同时请求朝廷赶快派援兵解汝阳之围。
同时,他也给孔运贞写信,说此次失利,跟总理熊文灿有莫大干系,若不是熊文灿不考虑实际情况,胡乱调兵下令,他们也不会如此溃败,造成今天这样不可收拾的局面。
朝堂上,张至发等人开始疯狂地攻击熊文灿,大骂熊文灿无能,要求崇祯皇帝立刻逮捕熊文灿入狱,同时弹劾杨嗣昌鱼目混珠,举荐有误,让朝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杨嗣昌则是据理力争,此次失利完全是下面总兵指挥失当,跟熊文灿并无关系,在崇祯皇帝的庇护下,即使弹劾杨嗣昌和熊文灿的奏折跟雪花片一般多,可是熊文灿依然无恙。
可是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要拿主意的,现在江淮一带兵力空虚,罗汝才和张献忠却有二十万大军横行,必须要调更多的军队镇压,不然江南财富之地不保,朝廷的财税也就保不住了!
崇祯坐在自己的龙椅上,对着下面的大臣们喝问道:“诸位爱卿,有谁可以为朕分忧啊?现在江南局势之怀,触目惊心啊,该当如何?”
张至发沉默不语,孔运贞等人也就闭口不言、闭目养神,完全当没有听到一般。
刘宇亮站出来道:“皇上,现在能打的部队,就只有关宁铁骑和陕西的秦军了,可是关宁铁骑防务甚重,无法抽调,要不将孙传庭或者洪承畴抽调出来?”
“不可啊,皇上,孙大人和洪大人跟李自成激战正酣,若是将他们抽调出来,恐怕陕西山西又会大乱!”反对的是兵部尚书杨嗣昌。杨嗣昌觉得,官军在山西陕西好不容易才取得优势,如果现在将主力抽调出来,陕西流贼势必做大。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该如何?张大人,你是首辅,你来说说!”崇祯不耐烦地问道。
张至发出列,悠然道:“皇上,赏罚不均,士气不振,法度不张,制度崩坏,人心溃散,此次官兵打败,如不处置了罪魁祸首,不激励将士们的士气,如何能有可用之兵?”
崇祯一脸的不开心,张至发又在老调重弹,崇祯明确了一下自己的问题,道:“现在朕是问,该从哪里抽调士兵,镇压流窜河南的乱匪。”
“皇上,河南之地比之陕西,民情要好,流贼在河南登高一呼,响应着不多,可是若是有人在陕西登高一呼造反,响应者云集影从,所以,秦军断然不可调!”张至发肯定道。
崇祯点了点头,张至发这话在理,若是陕西空虚了,恐怕后果更加严重,他也觉得陕西之兵不可调,可问题是陕西秦军也不调动,他似乎就真没有军力调动了,难道放任不管?
江淮之地,在众文臣看来,就是大将们的坟墓,左良玉败了、陈洪范败了、刘良佐也败了,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把那个该死的秦翼明推进去?
“皇上,你似乎忘记了一个人啊?”孔运贞忽然提醒道。
“哦?孔大人指的是?”崇祯疑惑道。
“今年的新科武状元,新任的湖广总兵秦翼明!秦总兵之前就大败流贼张献忠,而后又招降刘国能,秦大人实力可见一斑啊!”
“哈哈,对啊!朕怎么将秦爱卿给忘了!朕的秦爱卿到哪里了?”
………………………………
第210章 秦翼明的决定
秦翼明部队集结完成就兵出武阳关了,半路上又接到熊文灿的军令,命令秦翼明速去唐县解为,大军到河南信阳的时候,又接到了熊文灿的军令,要求秦翼明速去解救汝阳的陈洪范、刘良佐等总兵。
这一连串的军令,一个噩耗接着一个噩耗,让秦翼明措手不及,因此他的部队在信阳附近就驻扎了下来,同时派出了很多探子去了解局势情报。
探子们带回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震惊,左良玉四万大军,在堵水河同流贼作战失利,退守唐县,现在被张献忠的大军死死围困住了,而且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不过现在唐县还在左良玉的手中,救援唐县的明军在泌阳遭遇了流贼的埋伏,损失惨重,陈洪范等总兵带着一万多的残兵败将退守汝宁府汝阳城。
秦翼明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流贼势大,曹操部有十万流贼,张献忠部有近八万流贼,随便哪一个都不是他这一万人可用轻易招惹的,他还要不要继续前进!第二,就是他不怕死继续前进,他应该往哪个放向进攻,是先攻汝阳,还是先攻唐县。
另外,探子回报,罗汝才得知了秦翼明部队的消息,派了五万队伍就在淮河对岸扎营。他想行军的话,一时之间恐怕也无法渡河,这五万流贼就是横在他路上的拦路虎。
军事会议上。
“各位都说说自己的想法,我们现在一万大军被罗汝才的五万大军给堵再了淮河边上,该如何应对?”秦翼明问着自己的大将们。
众人沉默不语,陈大全、艾万年、杨九一、李成、猛如虎等人都盯着沙盘在思考着。
“这河对岸的曹操人多势众,而且有淮河作屏障,我们很难击溃,不如我们迅速西进南阳,先解救左良玉的大军,然后再合兵攻打罗汝才!”杨千户认真的说道。
相对而言,张献忠的兵力较少,他选择先攻弱者,不失为明智之举。
“对,加上猛千户的随州骑兵,我们现在有骑兵两千人,可以轻装简行,打张献忠一个措手不及!”艾万年也跟着说道,他觉得杨千户的策略或许可以打破目前的僵局,而且时间不等人,虽然秋收没多久,但是唐县这么个小地方,左良玉大军三万人也支撑不了多久,到时候没有了口粮,左良玉再有能耐也只能是兵败覆灭的下场。
李成和猛如虎都没有意见,他们都听秦翼明的,特别是李成,现在对秦翼明忠心耿耿,誓死报答。
陈大全有自知之明,他跟着一起过来,只是个陪衬,高起潜给了他一个很简单的任务,就是看着秦翼明,名义上是监军,真正的掌大权着,可是他很清楚,有秦翼明在,这些人恐怕没有人会听自己的,因此他从来不反对秦翼明的任何决定,反而真心实意地帮助秦翼明。
“如果诸位都这么想,那我们就不跟着曹操玩儿了,我们找张献忠去,这淮河虽然是枯水期了,可是人马还是过不了河,我们也懒得理会曹操了,直接找张献忠去!”秦翼明也没有更好的主张,在自己没有更好的注意的时候,他会尊重大家的意见,这样整个团队才更有凝聚力。
“我反对!”
突然出来一个反对的声音,大家都望了去,是蹲在角落里抽旱烟的宋献策,在宋献策的头顶,烟雾缭绕,一缕缕的青烟在飘动着。
“宋先生有何高见?”秦翼明问道。
“难道我们攻打张献忠不对么?”
“是啊,敌我力量悬殊,只有出奇制胜啊,我们舍近求远,张献忠定然想不到我们会如此大胆。”
“攻打张献忠不可取!首先张献忠部和曹操部看似两股势力,但是现在张献忠威望甚大,可以节制曹操,陈洪范之所以兵败,固然有他们的骄横轻视,但是更重要的是张献忠和罗汝才联合起来,他们才败的,所以一旦我们离开了这里,曹操定然会通知张献忠部,我们根本起不到突袭的效果。其次,张献忠部看似人少,但是论实力,却要强于曹操许多,张部人才济济,罗汝才部人才凋零,这也是为什么在流贼中八大王威望要大于曹操的缘故。第三。。。。。。”宋献策已然跟个农家汉一般蹲着,吐着烟圈儿。
秦翼明觉得宋献策说的句句在理,频频点头,这两个理由已经说服他了。
“还有第三?”秦翼明觉得自己刚才的决定大错特错了。
宋献策继续道:“第三,如果我们直取唐县,若是不能快速击溃张献忠,不能速战速决,恐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局面!”
“宋先生说的有理!”杨九一第一个折服。
大家也是非常赞同,按照宋献策的分析,他们却是不应该冒这个险去攻打张献忠,可是不攻打张献忠,罗汝才的五万流贼就堵在淮河对岸,他们攻打汝阳,就必须先解决这五万流贼,这几乎不太可能。
“我们的优势在于火器,可是这火器若是固守城池,作用颇大,若是在这野战,恐怕会吃亏,而且这淮河这么宽,咱们的火器也打不了这么远啊。若是五弓床弩还有可能,但是这不现实。”
宋献策的这个理由是成立的,他们这么多人,如果离开了,不可能瞒过罗汝才的耳目。可是攻打汝阳,这淮河就是一道天险,他们又无法跨越,若是一万人强行渡河,那就是送死的节奏。
“对啊,曹操部刚刚击败了陈总兵和牟刘总兵的四万联军,而我们只有兵力一万,我敢肯定这曹操现在根本就不把我等放在眼里,说不定。。。。。。说不定这曹操还想攻打过河,一举将我们歼灭,然后南下湖广呢。”李成说道。
“打张献忠不行,打罗汝才不行,难道我们退兵回德安府?”大牛烦躁道。
“那怎么行,军令如山,这一枪没放就跑,如何跟上面交代,最少我们也要打一仗,然后再跑,这样上面问责下来,咱们可以说贼军势大,咱们确实干不过嘛。”陈大全认真地说道,他觉得自己的办法最可行,这样既不用去送死,又不需要承担罪责。陈大全的这种想法,恐怕是大明一般总兵正常的保命手法。
秦翼明断然否定道:“不行,咱们是军人,保家卫国,守护安宁是咱们的天职,怎么能为敌不前,怕死逃跑呢?宁北一寸死,不南一尺生!要跑你们跑,我秦翼明决定不跑!”
宋献策赞赏地看了一眼秦翼明,那种坚决的意志,让宋献策很欣慰。众人也感受到了秦翼明的真诚和决心。
“总兵大人,我愿意率两千骑兵,渡河后直奔敌后牵制,让大军好顺利过河,这样或许有一线生机!”艾万年道。
“秦大人,让我率一支敢死队先渡河,为大军抢占阵地!”李成也主动请缨。
“哈哈,你们都别跟俺大牛抢了,这种活儿还是咱的盾牌营最擅长,少爷,让大牛去吧!”
“你个牛犊子,你去送死么!”小猴怒骂道。
秦翼明没有表态,大家战意强烈这是好事儿,可是他们的方案都不可取,他看宋献策在一旁胸有成足地吹着旱烟,于是问道:“宋神棍,你有什么馊点子就说出来,别这么高冷,老藏着掖着。”
“呵呵,刚刚杨千户不是说了么?”宋献策笑道。
“我说了什么?”
“罗汝才大获全胜,内心膨胀,大家想一想,如果这淮河水突然干涸了,罗汝才会不会主动打过来?”
“肯定会!四万人都被他吃了,咱们这一万人,他哪里会放在眼里!”
“恩,我也这么觉得,这种骄慢轻敌心态为兵家之大忌,我军正好可以加以利用,诱敌深入,一举歼灭之!”宋献策站了起来,活动了一下腿脚,然后来回踱步,一边抽着旱烟一边说着。
众人都是点头,宋献策说的非常有道理,还有一个宋献策没有讲而大家都知晓的理由,那就是曹操是流民,而他们是官兵,相对而言,曹操虽然有几万人,但是却只是一帮乌合之众,真打起来,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可是淮河怎么会突然干涸呢?”秦翼明问道。
宋献策吐了口烟圈说道:“很简单,四个字,断水横流!”
罗汝才在大胜了陈洪范等人的联军后,内心已经无比膨胀,现在汝阳城内的明军已经是他嘴边的肥肉,义军不善攻城,所以他选择死围,这城内的明军自然有粮食断绝的一天,当他知道湖广有一支军队北来的时候,他立刻抽调了五万的军力,准备渡河攻打,在他看来,这是送来的肥肉,可是张献忠却派人通知他,让他一定要小心这支军队,张献忠他自己就在这支军队手上吃了大亏,差点丧命,这样罗汝才才没有轻易渡河,而是克制住自己的冲动,在淮河边驻扎防守。
可是这几日情况有变,首先这一万明军居然隔河驻扎,根本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而且还在收集民船,看似要渡河攻击,另外一个更让他不理解的事情,淮河水位一天比一天浅了,已经浅到有的地方人可以直接下水了,发现了这个情况的罗汝才,内心极为兴奋,他觉得老天都在帮着他!
“渡不渡河呢?”
………………………………
第211章 偷袭
左良玉在房内大发雷霆,摔东西摔到房内已经没有东西可以摔了,他从来没有这么气愤过。
“无耻,这张献忠真是无耻,我岂会独自偷生!”左良玉信誓旦旦地怒吼,其实这种事情他也没有少干,只是被人这样广而告之,反而不能明目张胆的干了。
张献忠往城内投了书信,大致内容就是告诉左良玉,他张献忠敬佩左良玉,不愿意左良玉一代名将殁于此无名之地,允许左良玉带一百人离开!
可是张献忠这书信不是一封密信,而是几百封信被弓箭送了进来,这样一来,左良玉的整个大军立刻就不安分了,甚至还发生了小规模的兵变,好在副将陈治邦和马文良及时镇压了下去,可是他们去无法阻止下面的人在他们背后窃窃私语,整个大军就跟火山一般,随时可能爆发兵变。
不过左良玉也不是省油的灯,在这么危险的时刻,他当机立断,把自己和自己的儿子左梦庚分开,左梦庚就跟那些大兵头子们待在一起,类似于把自己的儿子当了人质,这样左良玉就无法偷偷摸摸的离开了,左良玉做了这等安排后,整个大军才算被安抚了下来。
“大人,这样安排会不会不太妥当,要不让少主回来,我去当人质?”陈治邦和马良文非常不赞成左良玉这样安排。
“你去?那些士兵认么?我儿也该为他老子分忧了,不必再说!”左良玉心情非常不好!这可是他唯一的儿子了,做梦庚若是再有个三长两短,那他该如何面对先祖,可是眼下的坎儿要紧,不孝就不孝吧。
“哎,朝廷不知道还有没有大军来救我们?!在这样等下去,恐怕要人吃人了!”马良文忧心忡忡,一脸迷茫。
左良玉忽然想起了一张正义凌然,很是冷漠的一张脸,原本那浑浊的眼神变得越来越明亮,道:“把那些百姓圈起来,实在不行的时候,充当军粮,我左良玉不会倒下。。。。。。”
罗汝才果然如宋献策料想的一般,在大胜了陈刘四万大军后,变得目空一切,不知天高地厚起来,他知晓淮河水位在偷偷地变浅之后,兴奋不已,就想着该如何渡河去,吃掉这一万官兵,为他辉煌的战绩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民船收集得怎么样了?”
罗汝才命令手下的人,到处收集淮河上的民船,好用来渡河,他急不可耐,这已经三天的时间了,可是手下人还没有准备好,于是亲自跑到淮河边上视察情况。
“将军,我们已经收集了民船一百多艘,可是都是小船,坐不了多少人,估计一次能运两至三千人而已。”一个小统领回答道。
罗汝才很不高兴,他期盼着自己的大部队可以早日渡河。
“哼,怎么只有这么点,而且还都是小船,为何不拉些大船来!?”
“将军,这淮河水太浅了,而且这两天水越来越浅,大船根本无法拉过来,就是小船也同行也是艰难了!说来也奇怪,昨日我们拉船过来的时候还感觉好好的,今天有些船就已经搁浅了。”
罗汝才没当一回事而,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河水水位下降这个他是知道的,可是他也没有想到河水居然能够变得这么浅。不过这个问题他并未深究,各个地方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而且这个他也不太关心,他只关心人能不能过河!
“这浅水能够让人直接渡河么?”罗汝才问道。
“将军,这恐怕有点难,少量的人渡河可以,可是人多了估计不行!而且我们都是北方人,本来就不太熟悉水性,不过看着水位下降的速度,再过几天估计就可以人直接过河了!”
“哦?真的?那就太好了,那我就在等他几日!”罗汝才非常开心。
秦翼明久等了几日,罗汝才的大军还没有“如约而至”,他以为罗汝才是不敢过河,不过宋献策分析认为,罗汝才手下的主力是北方人,不善水,所以才没有过河,因此他制定了一个偷袭计划,就是要告诉罗汝才,这河水可以直接渡河了!
半夜,秦翼明吩咐大军造饭,吃过饭后,大军就开始集结了。
“二位将军,准备好了么?”秦翼明看着艾万年和猛如虎。
艾万年和猛如虎抱拳道:“一切准备就绪。”
“好,出发!”秦翼明命令道。
他们来到河边,河水果然已经非常浅了,他们可以直接骑马过河了。
“所有人熄灭火把,将马嘴给我捆住,谁发出大动静让河对岸的人知晓了,我饶不了他!”艾万年严厉地命令道,然后带着队伍小心翼翼地,摸黑过河,虽然河水很冷,但是他们依然坚持着。
入夜,罗汝才早早的睡了,睡到后半夜忽然被吵醒,五万多人的队伍,连营十几里,小动静根本吵不到他,他跑出营帐,发现前面的大营杀生震天。
“怎么回事儿?”
“将军,有人偷营!”
“谁这么大的胆子?!”
“不知道,都是骑兵,可能是河对岸的!”
“河对岸的?他们怎么过河的?奶奶的,给老子玩儿阴的!快,组织人马,给我杀过去,一定要顶住溃败之势!”罗汝才大喝道。
这几日来,按照宋献策的计划,李成准备了一万多个沙包,在淮水上游狭窄处断水,现在的淮河水位本来就很浅了,河流也非常平缓,加上李成的沙包拦截,河水就更加浅了,今天后半夜,秦翼明准备让骑兵去偷袭罗汝才的大营,所以直接让猛如虎将河水拦截了。
艾万年和猛如虎领着两千骑兵,在后半夜就悄悄地过河,因为罗汝才的大营本来就是沿着淮水驻扎,他们过了河就直奔大营,开始肆意砍杀了起来。
那些睡梦中的农民军们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备,那些哨兵还没有发出任何警戒就被干掉了,他们谁能想到,有淮河这天然的阻拦屏障,会有人偷袭?
两千骑兵势如破竹,杀生震天,他们根本没有碰到什么抵抗,闯入帐篷内就是一阵乱杀,到处放火,那些被吵醒的人也是惊恐不已,慌不择路,到处乱跑,可是他们怎么跑得过马匹,被追上后也是来了个透心凉,被冰冷的长矛刺穿心肺。
不过农民军毕竟人多,而且连营十几里,不是艾万年的两千人一下就能够杀完的,在屠杀了半个多时辰后,开始有成群的农民军组织了起来,他们抵挡住了艾万年的骑兵攻势。
“给我杀!将他们给我围起来,别然他们跑了!”罗汝才穿了件内衣,鞋子都没有来得及穿,就带着人追杀了过来。
“锥形阵!”艾万年大喊道,这个时候农民军已经集中了有大几千人,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已经不是那种一边倒的屠杀场面了。
随着艾万年的一声大喊,在他身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排列。这锥形阵就是最勇猛的人立于队伍前面,身后的人越来越多,就像一把尖刀一样,插进敌人的队伍,撕开敌人的战阵,最关键的就是这前面的人要足够的勇猛,不然就如同一把没有开封的刀。此时艾万年带的队伍,形成了十来个锥形阵,严正以待。
“杀!”艾万年大叫道。
“都给我上!”罗汝才现在身边已经有上万人了,他驱赶着自己的队伍不断前行。
艾万年勇不可挡,胯下战马丝毫不减速,直接冲杀进农民军的人海之中,那些农民军见气势汹汹,纷纷避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