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求生-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后张献忠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却因为生性刚烈,爱打抱不平,而差点几乎丢了性命。后来造反也是被欺压之下的无奈之举动。不管张献忠如何作恶但是在清军南下的时候,张献忠却毅然站出来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被流矢击中而死。
而李自成呢?他造反是因为老婆和他人通奸。李自成的第一个老婆韩金儿本就不是什么良善之人。嫁给李自成的时候已经是第三次结婚了,前两次都是因为和人通奸被休了。李自成明知韩金儿生性放荡还娶她,完全是咎由自取。一个为义气杀人造反,一个却因为贪恋美色杀人造反,两人高下立判。
成事之后,两人所做所为也是大庭相径。李自成坐拥百万大军,明明有机会一统天下,却因为残忍暴虐,先为了权利杀了多次救他性命的曹操罗汝才,导致流寇老营离心离德。又冤杀了富有远见的李岩,而彻底失去民心。占领北京后,越发的目空一切。纵容刘宗敏抢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杀死吴三桂的父亲吴襄。逼得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自毁城墙,成为民族的罪人。万千汉人被屠戮的罪魁祸首之一。被清军打败后更是远遁千里,最后死于一个无名小卒之手,可叹,可恨却一点也不可怜!
而张献忠虽然杀戮甚重,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却很有担当,面对强大几乎不可敌的清军,他没有像李自成那样无耻的逃走,反而迎难而上,最后虽然战败身死却并不失为一豪杰。对整个民族而言,张献忠虽有过失,却当得起民族英雄的陈称谓,比那些头皮甚痒的东林党强上万倍。
相较而言,张献忠虽然是个流寇,但却有一些可取之处。但李自成却是一个丝毫不值得同情的刽子手,民族的罪人。刘凡恨不得处之而后快,怎么能轻易放过他?(未完待续。)
………………………………
第323章 千里追杀(七)枭雄末路
八百里秦川横贯东西,仿佛一支巨龙横亘于中华大地的中部,秦岭北麓的一支余脉中,林木葱郁的山林中,一支支破虏军的小队斩荆披棘,穿梭在原始的丛林中。这里山高水长,峰峦叠嶂,崖壑峥嵘,树木茂密,自古以来就罕有人迹,除了以打猎为生的猎户或者药农之外,很少有人的踪迹。而在今天这里却被这群不速之客打破了。
此刻已是八月底的深秋时节,正是草长莺飞,鸟兽膘肥之时。山林中不时的可以看到羚羊漫步,锦鸡飞腾,鸟兽奔走的美景。如果是游山玩水的话,这里倒是一个绝佳的去处。很可惜,无论是刘凡还是破虏军士兵现在都没有闲情雅致来停下脚步观赏这难得的美景。
自从三天前,流寇分散而逃之后,刘凡就没有一天的好心情。因为兵力有限不能兼顾,所以刘凡只选择了其中那个貌似是李自成的方向来追。可惜经过几番穷追猛打之后刘凡遗憾的发现,这支流寇并不是他最想杀的李自成,而是闯王高迎祥。
几十里都追出去了,在想回头去追杀李自成已经不可能了。对此刘凡只能感叹李自成的好运,又一次从自己的手中溜走了。虽然没有抓住那条最凶狠的食人鱼,但是有一条可以食用的大鱼也送算没有白跑一趟。对于高迎祥刘凡虽有同情之心,却并没有丝毫放过的意思。从凤县开始一直追到这秦岭深处,破虏军终于将高迎祥逼到了绝路上。
此刻的高迎祥手中最后的老营马队基本已经损失殆尽,身边仅余黄龙,刘哲等不到百人,而且他们现在没有马匹,粮食和水也所剩无几,甚至连武器都不多。只能躲在山林深谷中苟延残喘。
“督军,怎么办?这都搜山搜了两天了可是丝毫没见到任何的蛛丝马迹?还要继续搜下去吗?”一块山石旁,李小虎苦着一张脸,向身边的刘凡问道。
刘凡疲惫的依在山石旁,拿起水壶狠狠的灌了一大口,才坚定的说道“搜,一定要搜。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要是找不到高迎祥,那我们这几个月岂不是白忙活了?我怎么跟死去的兄弟交代?必须要找到高迎祥!”
李小虎见状,不由的为难道“督军,这里已经是秦岭深处了,山高林密,地方又大,仅凭咱们这几千人很难从这大山中找到高迎祥等人啊!”
刘凡抬眼看了看眼前的郁郁葱葱的树木,感叹道“你说的很对,咱们人确是太少了。这样吧,小虎。你回去告诉宋成让他征调凤县中的衙役民夫之类的人,帮我们一起搜山如何?”
李小虎犹豫道“督军,这恐怕不好办呀,县令再小也是个文官,对于我们这些武将一向不屑一顾,他会帮我们吗?”
刘凡翻翻白眼道“现在凤县还有县令吗?早就被李自成等人杀了吧,让你去找些人这么磨叽?快滚,别再这里碍老子的眼!”打发走李小虎之后,刘凡再次带领队伍开始了搜山大业。
而刘凡不知道的是,他们一直遍寻不得的高迎祥等人,其实就躲在距离他们不足五里的一处隐秘山洞中。现在的高迎祥虽然没有被破虏军发现,但是情况却是不容乐观。自从破虏军大规模搜山开始,他们就躲在山洞中再没有出来过。这几日来因为害怕被官军发现,他们也不敢生火,只能啃着冰冷如石头般坚硬的干粮,而且连日来的消耗之下,不但粮食剩余不多,就连饮水也几乎没有了,阴暗潮湿的山洞也给那些受伤的流寇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战斗中留下的伤口因为得不到处理此刻已经开始发炎了。
听着耳边传来官军时有时无的呼喝声,山洞中流寇们越发惊恐不安。绝望和死寂气氛在人群中蔓延,这些人快要撑不下去了。这时,散发着恶臭和腐朽味道的山洞中突然传来一声低沉的叫骂声“****的破虏军这是要将我们闭上绝路啊!闯王,咱们躲在这里迟早是要被官军发现的。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出去和这些****的拼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高迎祥无力的靠在冰凉的石壁上,此刻的他,衣衫褴褛,身上的盔甲也是破破烂烂,以往的雄姿英发,意气风发,全都找不到了。相对封闭的环境,极度恶劣的条件,更让他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恶臭和颓然,仿佛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听到黄龙的话,高迎祥抿了抿干裂的嘴唇,摇头道“黄兄弟,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官军势大,我们出去就是死路一条!还是先忍忍吧!或许等两天刘凡找不到我们就会退兵呢?”虽然嘴上这样劝说,但是这些话高迎祥自己都不信。到了这个时候,他知道刘凡不找到自己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看着闯王绝望而悲凉的神色,高迎祥的亲随头领刘哲忍不住悲从中来,强忍着心头的酸楚,刘哲压低了声音怒骂道“黄龙你以为闯王他不想拼死一搏吗?但是怎么拼?就凭我们这些连刀剑都拿不起来的残兵败将吗?那不是拼命,那是去送死吧!”
黄龙环顾了周围这些已经饿得有气无力的弟兄们一眼,颓然的倒在地上,口中喃喃的说道“那怎么办?这就这样窝窝囊囊的等死吗?”
听到黄龙和刘哲的对话高迎祥更加难受,自嘲的笑了笑叹道“等死?呵呵,想不到我高某人也有等死的一天!那些穷酸书生总说什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我高迎祥却从来不信什么天命!但是时至今日却由不得我不信了,或许今日就是我高迎祥的命丧之时吧!”
说着高迎祥缓缓站起来继续道“既然天要亡我,那我们就顺应天意吧!鸿基说的对,刘凡不是嗜杀之人,只要我这个贼首肯投降,说不定他就会放过这些苦命的兄弟。就让我为大家做最后一件事吧!”(未完待续。)
………………………………
第324章 高迎祥
高迎祥被捕了,不过不是破虏军找到他们的,而是高迎祥自己独自一人大步走出来的。当孤身一人,手持一把匕首的高迎祥出现在刘凡眼前时,刘凡甚至有些不敢置信。
两人相见之后,高迎祥并没有说多余的话,他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刘凡放过他的那些兄弟,并答应会妥善安置那些被俘虏的流寇。这个要求对别人来说或许很难办到,但是对刘凡来说却是很容易,因为刘凡并没有屠杀俘虏的想法。如果是面对鞑子刘凡或许会不会轻易答应,但是面对大明的百姓刘凡却并不想过多的杀戮,刘凡最终还是答应了高迎祥的要求。
抛开各自的立场来说,对于高迎祥的选择刘凡还是蛮敬佩的。出于这样的心里刘凡并没有向囚徒一样对待高迎祥,除了派人跟随和不可离开军营之外,刘凡并没有限制高迎祥的人生自由。一个必死之人而已,刘凡不想苛求太多。
随着高迎祥的被捕,刘凡这次出征也算圆满的结束了。虽然没有抓住李自成有些遗憾,但是刘凡能够抓到高迎祥也算是可以和崇祯交差了。而且经过这次大胜之后,中原的流寇已经陷入了低潮,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两年内流寇都不会有太大的威胁了。刘凡要趁着这个机会回到山东好好发展一下自己的势力。
经过这次的战斗,刘凡更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弱小和无力。有时候刘凡甚至在想如果他在车厢峡的时候,手中不是一万人而是五万人的话,那样还用等上半个多月吗?恐怕三两日就将流寇剿灭了吧!
最最主要的是刘凡留下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陈奇瑜虽然下台了,但是接任他的却是洪承畴,卢象升和孙传庭三人。这三个人哪一个也不比陈奇瑜差,相比心慈手软的陈奇瑜,洪承畴更加狠辣。不同于陈奇瑜主抚,洪承畴可是主剿的。洪疯子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刘凡甚至可以预见等待李自成等人是何等悲惨的下场。
返回京城的前一夜,破虏军中军帅帐之中,一张长长的案几边缘,刘凡和高迎祥相对而坐。看着眼前淡定从容的高迎祥刘凡举杯笑道“闯王,说起来这才是咱们第二次见面,对于闯王的作为刘某虽然不认同,但是却不得不说一声佩服,你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高迎祥亦是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道“败军之将,何以言勇?高某不过是一个阶下囚而已,来日更是一个将死之人,不值得刘将军如此夸奖!说起来,刘将军才是让人佩服,小小年纪,已经是位居高位了。大明有你也许还有一点希望!”
刘凡闻言却是苦笑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刘凡纵是浑身是铁又能打上几根钉?文天祥说,武官不怕死,文官不贪财,天下才能安居乐业!但是你看看现在,文官为了一己私利将国家大义于不顾,大明空有百万大军却是一触即溃。王朝末路莫过于此!”
高迎祥目光炯炯的盯着刘凡道“既然刘将军也知道大明要完了,那为何还给那崇祯小儿卖命?为的是什么高官厚禄?娇妻美妾?还是所谓的忠义?”
刘凡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娇妻美妾或许有一些,但是其余的却不是我所求的!说实话,我并不是大明本土的人。我是三年前从海外归来的,所以忠义也罢,高官也好对我来说却是没有太大意义!”
高迎祥更加好奇了,不由道“那你可以告诉我,你为的是什么吗?我观刘将军于现在的朝廷格格不入,所作所为更是处处以百姓为先,难道你是为了这天下芸芸众生不成?”
刘凡引着高迎祥的目光,坚定的说道“不错,我为的就是我大汉民族万千的众生不被鞑虏践踏!为了这个目标我可以和一切人为敌!你,李自成,张献忠,天下的士绅,亦或者是大明天子!”
高迎祥震惊的看了刘凡一眼道“你跟我说这些,难道你就不怕我说出吗?”
刘凡摇头道“不怕,你没有机会说出去的,即使有,也不会有人相信你所说的!因为你是贼!是反贼!没有人会相信一个反贼头头所说的话!”
高迎祥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颓然道“你说的对,我一个将死之人说的话谁又会相信?但是你告诉我这些是为了什么?向我展示你的优越?你的正义?那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不认为你所做的是对的!天下万千在死亡边缘中挣扎的百姓也不会认为你是对的!”
刘凡笑了笑说道“我只是想找一个人聊一聊罢了,你是个不错的人选,不管我今天说什么,你都只能带到坟墓中去,所以我很放心。”
高迎祥没有再说话,拿起桌子上的酒杯一饮而尽,然后紧握酒杯,目光森然的看着刘凡冷笑道“刘将军,你不该将我请来的。古人云,咫尺之内,人尽敌国!你我现在不足十步,我要杀你认为自己能逃的掉吗?”
刘凡毫不在意的笑了笑,不屑道“我既然敢请你来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你敢动一下就会有十几支箭将你射成马蜂窝!闯王,你虽然悍勇,也很讲义气,却不是一个太聪明的人。相比于李自成,张献忠你还差的太远了。即使我今天不抓你,以后你也难逃今日的下场!”
高迎祥握着酒杯的手渐渐松了下来,因为他相信再这个时候刘凡不会骗他的。而且刘凡以礼相待高迎祥也忍做出恩将仇报的事情。过了不知多久,高迎祥才缓缓的抬起头惨然道“不管秉忠或者鸿基怎样都于我无关了!刘将军谢谢你今天的款待,高某人承情了!”
刘凡端起酒杯慢慢的说道“高迎祥,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们流寇吗?那是因为你们是一群没有目标的叛乱者,你们只是为了造反而造反,却从不想自己为什么要造反!你们只懂得破坏,你们口中喊着为民做主,做的确实屠戮百姓的勾当。你们对于天下百姓来说只是破坏者,是一个毒瘤,所以我才要铲除你们!”
不理高迎祥愕然的表情,刘凡站起来继续道“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惜你们不会利用!你是没有机会了,但等你死后也许李自成或者张献忠会告诉你,我,刘凡!是怎样运用这股力量的!”(未完待续。)
………………………………
第325章 大同总兵?
次日一早,破虏军大军押解两万多俘虏北上宝鸡(古称陈仓)然后由宝鸡向东经长安向京城方向进发。经过半月余的行军,破虏军在九月中旬抵达京城。
在破虏军返程的这段时间里,破虏军和刘凡的战绩也随着邸报轰传天下。自戚继光死后,这是大明对内对外战争中少有的一次大胜。刘凡以一万大军,对战流寇几万甚至十几万大军,不但将流寇打的几乎全军覆没,更是亲手俘获了流寇的首领高迎祥。高迎祥的被俘,预示着流寇的活动陷入了低谷,极大的鼓舞了大明的军心民心。
对于京城的百姓而言,今年确实是值得高兴的一年,北方的建虏虽然肆虐宣大地区,但终究是被限制在边关不能深入。中原的流寇更是被大明的军队,打的抱头鼠窜,几乎覆灭。没了鞑子和流寇的袭扰,京城的百姓终于可以放下心来,过个安稳的年。大明在崇祯皇帝的领导下,连连取胜,竟有中兴之像。
但是刘凡却知道,这一切都是表象。今年也是大明滑落深渊之前的最后一年,因为后金已经平定了蒙古和朝鲜,后方已经安枕无忧,只待他们整合了全部力量,就要一次又一次的入侵大明,抽干大明最后一丝鲜血,直到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塌,然后这些侵略者再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大明的尸体上耀武扬威。
刘凡知道他能够安心发展的时间不多了,名望他已经有了一些,等到献俘之后,更大的权利也有了,而且他也像崇祯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前提已经具备了。刘凡此刻归心似箭,只想尽快的返回山东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为了避免树大招风,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刘凡并没有搞什么盛大的入城仪式。而是直接将大军和俘虏安置在牛屯堡,自己只带了一些亲兵入宫面见崇祯了。在得知刘凡凯旋归来之后,崇祯很是高兴,甚至抛下了繁杂的政务,抽出时间单独面见了刘凡。
东暖阁的偏殿之中,君臣二人相对而坐,崇祯忍不住细细打量了刘凡一番,才开口赞道“短短的半年没见,济民的变化很大啊!黑了,瘦了,比以前精壮了。有种百战归来的煞气,现在济民才更像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了!不错,不错!”
刘凡谦逊道“都是拖陛下的洪福,微臣才能取得一些微末的成就。再说保家卫国,也是臣作为一个军人的本分,不值得陛下如此夸赞。”
崇祯叹道“济民的事情朕都知道了,济民能够不愿千里追杀李自成等匪首,朕心甚慰!可恨,陈奇瑜误国误民,险些误了朕的大事!还好有济民,朕才可以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刘凡无言的笑了笑并没有说话,对于崇祯推卸责任的做法,刘凡并不认同。但是他现在却不好当面顶撞崇祯。沉默了一会儿,刘凡才开口道“陛下,臣想向陛下请命,尽早返回胶州。现在关外的鞑子已经平定后方,联合蒙古诸部。臣预计这次宣大的事情只是他们的一次试探,不久之后将有更大的暴风雨等着我们。未来几年,大明的重心将由中原转向北方。鞑子向来凶悍的紧,臣想尽快回去准备一下!”
说道后金鞑子,崇祯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自家人清楚自家事。这次宣大的战事,并不想朝廷所宣传的那样顺利。非但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也不为过。宣大是北方边关的重镇,就军事力量上来说,只比辽东集团稍差一些。再加上有洪承畴和曹文昭这个强强组合,宣大的边军可以说是崇祯现在手头上能指挥的最大力量。可是就是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面对后金和蒙古骑兵的联合入侵时,却显得有些无力。后金骑兵的强大给了崇祯很大的危机感,每每想到此处崇祯心中就被愁绪填满。
回头看了看眼前翘首以盼的刘凡,崇祯灵机一动道“济民,这次可是你立下了不小的功勋。朕曾经说过,等你凯旋之时,朕就让你当个名副其实的将军。君无戏言,所以朕想让你接替曹文昭去做大同总兵如何?”
“大同总兵!?”刘凡心中一惊,脱口道“那曹文昭怎么办?”
崇祯看见刘凡的反应笑着说道“这个你不用担心,陈奇瑜去职之后,朕有意让洪承畴接任五省总督的位子,继续追剿流贼。正好曹文昭和洪承畴合作的很好,是老搭档了,洪承畴去剿贼,一定会向朕申请将曹文昭一起带上。如此正好将他们一起调去平灭流寇!怎么样济民?大同总兵可是正经的一品武将了,只要你当了大同总兵,以后就可以放心以将军自称了!”
刘凡忍不住问道“陛下,那胶州怎么办?臣的那些新政才刚刚起步,胶州也才刚刚有起色,一旦离开的话,那些士绅势必会反扑,这样的话这些年咱们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现在后金鞑子现在羽翼已丰,入侵在即,我们已经没有另外一个三年了啊!”
崇祯闻言也有些犯愁了,当初刘凡提出一胶州为实验田,推行新政的事情他是全力支持的。所以他也很清楚的知道刘凡在胶州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和心血。甚至就连他自己也承受的何等巨大的压力。就这样放弃的话,别说刘凡不愿意了,就是崇祯自己也很不舍的。想了半天崇祯才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济民,胶州的事情你先兼着,暂时交由孙元化管理。你自己带人赴任山西如何?”
看到刘凡还是有些犹豫,崇祯连忙解释道“朕想你去山西,就是想你能够将山西建设的向胶州一样,替朕守住北边的大门,好让朕可以抽出全部的精力来剿灭中原的流贼。你放心,胶州朕会替你看着的,不会让其他人破坏你我的心血!有朕在,没有任何人敢染指胶州!”(未完待续。)
………………………………
第326章 大同总兵王朴
听到崇祯的话,刘凡心动了。在胶州不失的情况下,出任大同总兵对于刘凡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扩大势力的机会。而且山西乃是边关重镇,那里的人民长期和蒙古人作战,民风凶悍,只要稍加训练,就能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大军。对于现在急于扩充实力的刘凡来说实在是难以抵御的诱惑。
但是考虑到现在自身的情况刘凡还是不敢接受,因为他没钱了。山西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需要连续不断的投入大笔大笔的钱粮。而现在刘凡已经没有过多的钱财来支撑这么庞大的支出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尤其是对刘凡这样没有朝廷发饷的军队来说,消耗的钱粮太大了。经过武安,汉中和胶州大本营连续三场大的战事,已经基本上将刘凡积累的财富消耗一空。这次要不是刘凡别出心裁,采取拍卖精盐份额的办法搜刮了一百多万两白银,恐怕就连出征汉中的军费都凑不齐。没有钱就是刘凡接任了大同总兵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而且刘凡不像洪承畴那样老奸巨猾,久历宦海。他在大明没有根基,所以那些文官是不会鸟他的,要想靠政治手腕来统治宣大无异于天方夜谭。
所以刘凡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崇祯的建议,并向崇祯说明了缘由。在听到刘凡的解释之后,崇祯喜忧参半。从刘凡的话中,崇祯发现了刘凡最致命的短板,有了这个致命的缺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