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求生-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交流对于咱们两方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未完待续。)
………………………………
第393章 井喷式大发展(三)
“总兵大人,关于结盟的事情我们已经考虑好了,我们同意和胶州结成联盟!但是,我方有一个要求,只要总兵大人答应了那咱们现在就可以歃血为盟了!”郑芝豹毫不犹豫的对刘凡说道
看了看郑芝豹脸上郑重的神色,刘凡收敛心神严肃的问道“郑兄但说无妨,只要条件允许本督尽可能的满足你们!”
“其实这件事对于总兵大人来说应该很简单,我们的要求就是胶州的船队在出海的时候尽量少悬挂郑家的旗帜。当然我们也会派人通知郑家及其下属的势力,见到胶州的旗帜就会方形的!”郑芝豹越说声音越小,到了最后几乎是一脸羞愧的看着刘凡。
刘凡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如果刘凡要是答应了他们这个要求,就意味着胶州一方无法借着郑家的名声发展壮大了。没了郑家的庇护,就凭新生的胶州舰队想要在海盗猖獗的沿海发展实在是有些危险。但既然郑芝豹明确的提出来了,也就意味着这是他们商议好的结果,想要合作就必须答应他们的要求。
沉默了半响,刘凡才开口道“这个要求我可以答应,但是我们也有一个要求,你们必须答应,不然的话,这盟不结也罢!”
郑芝豹自知理亏,连忙道“总兵大人请说,只要能办到芝豹尽力而为!”
“好!”刘凡点头道“我的要求就是通往日本的航线必须允许胶州的船队往来,郑家的船队不可阻拦,不但如此,郑家还要负责为我们牵线搭桥,用郑家在日本的影响促成我们与幕府之间的合作。最不济也要在长崎等港口为我胶州提供一个补给点!”
郑芝豹低头想了想,然后回答道“可以,既然是结盟那么这点要求也不算什么!”
刘凡笑了笑,开怀道“既然初步的合作意向已经达成了,那接下来咱们就谈谈具体的合作项目吧!取长补短,才是正途啊!”
经过半个多时辰的磋商两方总算的达成了具体的合作协议。这次协议明面上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庞大文官集团的抱团行动。按照协议,郑家和胶州组成联盟必须保持一致的步调来共同应对来自文官集团的挤压和迫害,如果一方有难另外一方必须无条件的给与必要的支持。
除此之外,主要的就是军事上的合作了,其大致项目就是胶州为郑家提供一些陆军用的火器装备,同时派遣部分教官帮助郑家训练军队。而郑家则要帮助胶州建造一些民用的货船,以及少量的战舰。
还有就是两地的商业往来,青岛港和安平港相互开放,两方的船队来到对方所在的港口将享受最惠待遇,双方将给与对方大量的税负减免,或者是免税。相比于郑家庞大的船队来说胶州这刚刚起步的新生儿无论如何都是吃亏的一方。这个这个条件看似对于胶州一方十分不利,但从长远来说,胶州想要发展就必须在南方拥有一个落脚点,安平港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郑家看重的是庞大的利益,而刘凡看重的却是未来,双方也是各取所需而已。
合作谈好之后也就意味着两方正式的成为盟友关系了,虽然双方的合作都没有涉及到对付的核心利益但刘凡相信随着合作的深入,两方早晚都会达成更加有分量的协议。
“总兵大人,既然合作的事情已经谈好了,那么我们也时候该返回福州了。此次到胶州已经一月有余,大家都有些想家了。所以我们准备这几天就动身返回福州!”客厅中郑芝豹站起来告辞道
“这么快就要回去了吗?”刘凡一脸惊讶的问道“为何不多留几天,正好我这段时间不是太忙了,可以陪你们好好在胶州游玩一番!”
“不,不必了!”郑芝豹连忙婉拒道“我们在胶州的时间已经不短了,该了解的已经了解了不少。况且我们都是粗人,不喜欢捏着文人的腔调无病呻吟。总兵大人的好意在下心领了。”
郑芝豹之所以着急回去,一方面是想尽快给郑芝龙汇报合作的事情,另一方面却是担心福州的安危。郑芝龙的大敌刘老香一直不甘心失败,这次他投靠了荷兰人想必一定会反扑的。作为郑芝龙最亲近的兄弟,郑芝豹无论如何也要回去帮自家大哥一把的。但这些事情郑芝豹也不好同刘凡明讲,所以只能找个借口推说。
似乎是看出了郑芝豹的心思,刘凡见状也没有阻拦,反而郑重的点头道“那好吧,既然郑兄执意如此那本督也就不留你们了。你们购买的那些火器以及我方购船所用的货款,本督会尽快安排人给你们送到青岛去的。”
“那就多谢总兵大人了!”郑芝豹感激的开口道“总兵大人如果有空,可以来安平看看,我和兄长一定扫榻以待!”
“嗯”刘凡想了想回答道“有时间我一定会去的,但是具体时间不能确定,也许是今年,也许是明年。但不管如何安平之行是势在必行的。”
郑芝豹兴奋的说道“那真是太好了,家兄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一定会高兴坏了的。总兵大人,安平的大门随时为您敞开,任何时候都欢迎您的到来!”
在石河城待了三天之后,郑家叔侄再次向刘凡提出告辞的请求。得知郑家的人是真的要走了,刘凡也和破虏军一行人来到青岛码头相送。
码头上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忙碌着装货的工人和士兵。郑芝豹等人亦步亦趋的来到码头,转身对着刘凡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总兵大人请留步吧!”
“嗯!”刘凡点点头颇为不舍的看了远处海面上停靠的庞大舰队一眼,挥袖道“来人,将我们的礼物抬上来!”
指着满满的三大口箱子刘凡道“这是我给你加兄长的回礼,一些山东以及北方等地的特产,带回去让你家兄长高兴一下吧!”顿了顿刘凡继续道“带一句话给你家兄长,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告诉他咱们大明的地方,必须由我们大明人说了算!大明沿海可以是郑家的,但绝不能成为西方人的游乐场!”
郑芝豹闻言一怔,接着略带震惊的看着刘凡道“总兵大人,您的话我一定原原本本的带到!”(未完待续。)
………………………………
第394章 井喷式大发展(四)
看着远处郑家的船队慢慢消失在海平面,刘凡心中突然有些怅然若失,郑家的到来虽然给刘凡带来了希望,但同时也带来的很大的麻烦。破虏军和郑家这两家强强联合,整个朝廷上下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对此耿耿于怀,估计就连崇祯也会因此而心生不满。
而且郑芝龙并不是一个好的合作对象,郑芝龙虽然有些枭雄的潜质,但骨子里却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商人。这种人最重实际,也最忠实于利益。刘凡听说,郑芝龙不但受过西方教会的洗礼,而且还同时信奉妈祖和佛教的摩利支天菩萨,在日本他还参拜日本神道八幡神什么都信奉,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其实也就意味着他什么也不信,只相信利益和实力。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让他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相比于郑芝龙其实刘凡更想和其子郑成功合作。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郑成功这样深受儒家教育影响的诚诚君子,无疑要比利益至上的郑芝龙好对付许多。最起码刘凡可以用大义名分来说服他,而且也不用担心他会背后捅刀子。但令刘凡无奈的是郑成功还太小,现在不过才十岁左右,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在郑家能有什么话语权?刘凡只能退而求其次于其父郑芝龙先合作着,顺便和郑家打好关系。
十来岁啊!等他长大成人还要十来年呢!哎?要是自己能认郑成功做个义子什么的就再好不过了。民族英雄郑成功是刘凡的干儿子,想想都带劲啊!刘凡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的想到,看来很有必要去安平转一圈啊!
“督军,船队已经走远了,咱们要不要回去?”看到刘凡半响无语,似乎又进入了“走神状态”为了不让大家继续留在这里喝西北风,范亮只能打断刘凡的思路,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哦?”刘凡恍然回过神四下的看了看,发现众人都在看着自己,心中顿觉尴尬,摸摸了下巴道“都走了吗?那好吧,咱们也回船厂看看吧!”
得到刘凡的允许之后,众人心中暗自欢呼一声,连忙简单的收拾一下,快速的随着刘凡向船厂的方向行去。来到船厂所在的浮山湾,看着船厂的忙碌的船工们,刘凡对着身边的范亮问道“现在我们一共有多少可以用于远洋航行的海船?”
范亮眼眸中闪过一道亮光,声音略带激动的回答道“除开那支购买于葡萄牙的舰队,我们一共还有五艘小福船,船厂在建的福船还有两艘,预计要一个多月才能完工!”
“这么少?”刘凡惊讶道“按理来说咱们船厂的规模也算不小了,为何这么长时间了却只有这寥寥几艘海船?”
范亮闻言苦笑一声道“督军有所不知啊,咱们这船厂看着不小,其实不过是个空架子。能够建造船只的工匠实在太少了。就建造这两艘小型福船的工匠还是我从福州带回来的。咱们船厂原本的工匠只能造一些沙船,哨船,渔船之类的近海船只。即便是到了现在也没有掌握几千料大黄船的建造技术!”
“额”刘凡无奈道“咱们的底子到底还是太薄了一些,少点就少点吧。范亮,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内务必要搜集一些有航海经验的水手和船长之类的人才,同时准备一些盐,丝绸,茶叶,书籍之类的货物。一个月之后,我们的船队必须前往日本,开辟胶州湾和日本的航线!”
“果然!”范亮心中暗叹一声,急忙回答道“督军,请放心,卑职近来一直在为此事做准备,航海图和船长水手卑职早就准备好了,就等您一声令下就可以出发了!”
“呵呵…”刘凡哑然笑道“我说最近怎么没见过你小子会石河啊,敢情是在这里等着我啊!好,未雨绸缪,总比临时抱佛脚要好。这次的日本之行如果能够成功,本督就生你做海军的统领,以后舰队的事情都交给你怎样?”
“真的吗?”范亮涨红着脸端端正正的行了一个军礼道“督军放心,卑职保证完成任务!”
“嗯,有信心是好事,但是万不可因此而有所懈怠!”刘凡郑重的对范亮嘱咐道“这次日本之行事关重大,你应该也知道我们为了此事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和代价。此行的顺利与否甚至会关系到我们破虏军未来的成败,所以我不想听到任何不好的消息,必须要保证此行万无一失。”
范亮闻言也收敛神色,肃然道“督军放心,卑职知道轻重缓急的!”
“嗯!”刘凡拍了拍范亮的肩膀道“大海上航行不比你们在近海,其中不但要迎风搏浪和大自然争命。还要面临时刻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尤其是近些年海盗活动猖獗,你们要面临的困难有很多啊!对了,郑芝豹走的时候不是留下了几面郑家的旗帜吗?这次出海你们就悬挂郑家的旗帜吧!”
“啊?”范亮惊讶道“督军,郑家不是不让咱们用他们的字号吗?咱们这样做可就是违背诺言了啊!”
刘凡没好气的瞪了范亮一眼“平时看你也挺聪明的,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犯傻?他不让用你就不用啊?反正大海之上了无人烟,我们就是用了他们也看不到不是?而且本督只是答应郑芝豹尽量的少用,又没说一次不用!咱们这是第一次进行远洋航行,为了保险一点就先扯起郑家的虎皮用一下吧!”
“哦”范亮小心的看了刘凡一眼道“卑职明白督军的意思了,您放心我一定会小心的使用,保证不会被郑家逮住痛脚的!”
刘凡摆摆手道“逮不逮住痛脚不要紧,要紧的是将事情办成才是最重要的!”顿了顿刘凡回头道“好了,这些事情你记在心里就行了,今天就到这吧!我也该回石河城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处理了,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到石河向我汇报。记住,你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未完待续。)
………………………………
第395章 井喷式大发展(五)
返回石河之后,刘凡还没来及休息片刻,就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了。刘凡无奈放开怀中的娇妻道“是冰儿吗?门没关,进来吧!”
“嘎吱”一声房门大开,柳冰儿出现在刘凡眼前,对着两人福了一福俏声道“见过英夫人,见过督军!”
淑英俏脸一红,娇嗔的白了刘凡一眼,莲步轻移上前一步拉住柳冰儿亲热道“冰儿妹妹何必如此多礼,咱们早晚都是一家人,直接叫我姐姐就好啦!”
柳冰儿偷偷瞄了刘凡一眼见其没有反对,心中暗暗欢喜,连忙道“谢谢英儿姐姐,妾身就怕某人不同意呀!”
“咳咳!”刘凡尴尬的摸摸鼻子道“英儿,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柳冰儿眼眶一红,强忍心中的苦涩,委委屈屈的回道“督军,刚才下人来报,张玉鹏张先生求见,妾身已经让他去书房候着了”
“玉鹏?”刘凡心中有些惊讶,匆匆对两人道“英儿,冰儿你们先聊着,我去书房看看玉鹏有何事!”说罢不等两人回答,急匆匆的推门而去。
快步来到书房,刘凡推门一看张玉鹏果然一脸焦急的在书房中踱步。见到刘凡前来张玉鹏猛地抓住刘凡的手,急声道“督军,可算是等到你了。莱州出事情了!”
刘凡空出的左手按住张玉鹏的肩膀,连声安慰道“不急不急,天塌下来有我顶着呢!来坐下说吧,告诉我出什么事情了?”
张玉鹏稍稍定了定心神,坐在椅子上急促的开口道“督军,莱州真的是出事情了。自从春节之后,莱州就开始人心不稳。这两天按照您的吩咐,我们民政和农会联合搞土地重分配,没想到刚刚开始就遭到的前所未有的阻碍,现在就连百姓们都开始反对我们了!”
“什么?”刘凡不敢置信道“百姓都反对分田了?我没听错吧!”刘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土改的政策最终得益的可是这些没有土地了平民百姓啊,白给的田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他们没理由拒绝吧?
“您没听错,确实是这样!”张玉鹏满脸肯定的解释道“莱州的大部分百姓们现在都不让我们民政部的人进村了,土改的政策现在已经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了!”
刘凡闻言脸色有些难看,怒声道“到底因何而起?原因你知道吗?是什么人在暗中操控?军情司的调查结果如何?”
“呃”刘凡一连串的问题,问的张玉鹏有些发懵。好半响张玉鹏才呐呐道“那个,督军,具体的原因我也不太清楚。从表面上看,是百姓们因为土地分配不均而和农会以及民政部的人员起了冲突。至于暗中是谁在幕后操纵我也不知道,前几****问过赵博他说正在调查!”
“靠!”刘凡忍不住怒骂道“什么原因你们都不知道,我养你们干什么,还有脸向老子求助!我告诉你张玉鹏,老子给你十天时间,十天之内必须给我解决这件事,揪出幕后黑手。不然就滚回家抱孩子吧!”
张玉鹏自知理亏,羞愧的低着头一言不发,刘凡将莱州的诸事全都交给他,从实权上来说他就是无名有实的莱州知府。仅仅二十岁出头就主政一方,而且还是破虏军仅有的两州县之一可见刘凡对他的信任程度。现在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张玉鹏自觉难辞其咎,只能老老实实的等着刘凡骂完了。
狠狠的瞪了张玉鹏一眼,刘凡大为火光道“另外告诉赵博让他亲自坐镇莱州,协助你缉拿凶手。还有宋成本督给你调兵之权,许你紧急情况下可以调动昌邑和潍县的驻军。你们三个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此事,不然老子一并把你们撸了!”
虽然刘凡依然在爆粗口但是张玉鹏很明显从刘凡的口中听出了关心,不然刘凡也不会让军情司和宋成的驻军来帮忙。张玉鹏心中感动,声音颤抖的说道“督军,您放心属下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莱州的事端,不会耽误您的大事的!”
刘凡气哼哼的瞪着张玉鹏,没好气道“最好是这样,不然可别怪老子翻脸不认人,给老子滚回莱州去吧,看见你就烦!”
“是,属下告退!”张玉鹏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
张玉鹏走后刘凡心中依然怒火难平,刚刚和郑家达成同盟而得来的好心情瞬间消失无踪。自己的队伍终究还是太过年轻了一些,遇到一点小问题就慌手慌脚没了分寸。虽然他们的忠诚没有一点问题,但是光靠忠诚是成不了大事了。刘凡现在更加的迫切需要一个能够统筹全局的人才。
本来刘凡是非常看好茅元仪的,因为此人正处在人生的最低谷,按照历史的趋势,再有四五年这人就会郁郁而终。这样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大才,应该很容易到手才对,但无奈自己的名声太差,即使实力在强大也是一个“武夫”在茅元仪这样正统的文人眼中很是受歧视。要是自己是个文官,哪怕是像朱大典一样的巡抚,恐怕一征辟茅元仪都会只带干粮屁颠屁颠的跑过来。
有时候刘凡再想要是穿越到汉末就好了,最起码有实力就不怕手下没有人才。就是吕布那样的莽夫手下都有一个陈宫那样的大才,张绣还有一个贾诩为其出谋划策。可是在明末,刘凡明明已经成为一方豪强了,手下却依然是大猫小猫两三只,而且这几个人还是自己培养的,实在太苦逼了。
以现在大明武夫的地位,甚至还不如宋代的那些流氓,罪犯组成的军队。大明的文人将自己捧得太高了,甚至已经脱离了实际身为了一个孤立的阶层。要是放在太平盛世还好一些,在这个乱世,他们这样玩下去,早晚会将自己也玩崩了。
长期以来缺乏人才的窘境,让刘凡现在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乱世之中想要成就一片伟业,就不能脱离了实际。现在的大明终究还是文人的天下,刘凡也在考虑要不要妥协一下,放低姿态拉拢一批“御用”的文人?(未完待续。)
………………………………
第396章 井喷式大发展(六)
出了这档子事连续几天刘凡的心情都不是太好,但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几天就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冲散了。燃?文 ??? ??.?r?a?n??e?n?‘org刘凡得到孙元化传来的消息,燧发枪的研究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大规模生产以及成为可能。
得到消息之后刘凡欣喜若狂,迫不及待的赶到石河兵工厂前去观看。其实燧发枪早在1610年也就是万历三十八年的二十多年前就由法国人马汉发明出来了。大明的火器专家毕懋康也在今年初研制出了属于大明自己的燧发枪。可以说现今世界中,燧发枪的生产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在欧洲有大量的军队装备了燧发枪。
身为一个穿越者刘凡岂能不知燧发枪的好处?他一起之所以没有大量的制造燧发枪而是选择了比较落后的火绳枪其中也是出于无奈。那是因为大明制造燧发枪的技术还不太成熟。
众所周知,燧发枪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用一块燧石取代火绳,利用燧石撞击钢铁所产生的火花来点燃枪膛中的火药。这个原理说穿了其实不值一提,作为一个穿越者刘凡只需要将其中的工作原理告诉孙元化,凭借孙元化的才能想要研制出燧发枪其实很简单的。
但是难就难在大明现在缺乏足够的技术储备,无法大规模生产和制造燧发枪击发装置最为关键的主弹簧。没有这个最为重要的主弹簧提供足够动力,就无法击发燧石达到点火的目的。刘凡也曾经命令工匠们制造了一批燧发枪,但是因为弹簧不过关而时常发生故障。不是簧片断裂,就是弹簧弹力不足无法击发导致哑火。
石河兵工厂制造的燧发枪其哑火的几率高达八成,使用这样故障频发的燧发枪无疑是在拿士兵们的生命在开玩笑。燧发枪虽然拥有不惧风雨,操作简便,射击速度较快的诸多优点,但是无法使用的话,也是白瞎。要是碰上大战,燧发枪却因为无法开火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到时候刘凡哭都来不及。
所以刘凡才忍痛放弃比较先进的燧发枪,转而采用比较古老和实用的火绳枪。但是随着现在战局的转变,仅仅凭借火绳枪是无法战胜实力强大的后金骑兵的。火绳枪对付流寇还能勉强应付,要是对付后金的大规模骑兵显然有些无力。所以刘凡一直没有放弃对燧发枪的研究,经过近两年的研究,现在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急匆匆的来到石河兵工厂所在的城南,刘凡直接进入生产作坊找到孙元化,焦急的询问道“怎么样师兄?我听说燧发枪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是这样吗?”
孙元化抚须笑道“济民你来了?呵呵,不错燧发枪确实研制成功了。你来看,这就是我们新研制的燧发枪!”孙元化说着从一旁的工匠手中接过一把火枪递到刘凡手中,一脸笑意的看着刘凡,表情满是自得。
刘凡接过孙元化手中的燧发枪,掂量了一下估摸着这把枪大概有十几斤重,长度约有一米三四左右。整个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