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来到西汉末年-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河行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店很深,两边都是很多大缸,缸里面盛着清水,不断的看到大鱼从缸里向上跃起,终究都没有跳出水缸,还是一个个跌回水缸里面。中间是条小路,上面湿漉漉的,江河行一边走,一边朝两边的水缸看着,鱼都很大,至少都有5斤以上,搅闹起来显的特别厉害。

    江河行再往前走,发现居然出店了,前面是一条大河,大河这边居然是码头,不少船只停靠这里。

    江河行看到大河才醒悟过来,这里就是吉林城的那条大河,显然这个鱼市靠河而建。前面卖鱼,店铺后面紧连着河与码头,不断的能有新鱼,送进店来。

    江河行扭头对身边的老板道:“原来你这里是跟大河连着的啊,怪不得这么多新鲜的活鱼。”

    那老板笑了,说道:“客官是外地人吧,我们这个鱼市,在我们吉林城可是无人不知啊,新鲜的活鱼都在这里买。客官我看你不大像买活鱼的,看看我们家的鱼干和咸鱼如何?”

    江河行点点头道:“好吧,就随你看看。”

    江河行一行人跟着那老板直接出了店,穿过大路,来到对面的哪家店,招牌同样是赵家鱼行,门口的伙计看老板带人过来,也不说话,看着江河行一行人进了店。

    这个店同样很深,腥味没有刚才浓烈了,江河行抬头看看,墙上挂了各种各样的鱼干和咸鱼之类的。江河行不是很懂这个,扭头问道:“赵老板,这鱼干和咸鱼有何区别啊?”

    赵老板粘着黄黄的胡须道:“鱼干吗?都是熟的可以直接吃的,你看这南面墙上的都是,一块块的就是。咸鱼我都是整个做的,你看背面墙上的都是,都是生的。”

    江河行点点头道:“处处留心皆学问啊。”

    江河行在店里绕了一会,却不问价格如何。那老板也不说话,只是陪着江河行在店里走来走去。

    过了一阵,那老板道:“客官,坐下休息片刻如何?”

    江河行点点头。

    赵老板拉着江河行到柜台后面,有摆着的一个黑色四方桌子,旁边一圈黑色椅子。赵老板拉着江河行坐了下来,他冲着门口的估计点点头,一会,几个茶杯端了过来,里面的热水冒着热气。

    江河行道:“赵老板,做生意好手段啊。”

    赵老板摆摆手道:“哪里哪里,我最近也是闲暇的厉害,没人说话罢了。”

    两人哈哈一笑。

    江河行问道:“可是生意不好做吗?”

    赵老板端起茶杯,吹了一口气,将茶杯放到桌面上道:“现在不是正春耕吗,都在忙于春耕,没什么人来买。你看这条街上哪有什么人啊,呵呵。”

    “哦,生意平时都这样吗?”

    “不是农忙时节都比这好多了,我这里活鱼也好,鱼干也罢,在我们吉林城卖的可能是最多的,咸鱼估计也差不多,不过主要不是卖在这里。你想有活鱼,谁还吃那么多咸鱼呢?”

    江河行点点头,好奇的问道:“赵老板,我看你这里咸鱼好像也不少啊,本地不吃,我们平州各地似乎都不缺鲜鱼吃啊,你这咸鱼卖到哪里呢?”

    赵老板拈着黄黄的胡须微笑的看着江河行道:“客官,我看你不是官员,也不是种地之人,不是经商,就是读书之人。读书之人对鱼好像没你这么大好奇心,因此我想送客官一个发财的门路,你可有兴趣?”

    江河行甚是好奇,问道:“赵老板,何以知道我是商人呢?”

    赵老板道:“春耕之际,农民忙,做官的也不得消停,闲暇的就是商人和读书人,平州基本读书人都在学校,现在学校也放假了。可你却不是,读书之人,那有专门来鱼市的,你说对吧。再说,看你的穿着,一般人家好像也比不上,所以我就认定你是商人,来看看有什么发财的机会,对吧?”

    江河行笑着道:“那赵老板跟我说说,发财的门路在哪儿呢?”

    赵老板一指那咸鱼道:“就在这咸鱼身上。我给你说,你拉一马车到新地去,我保证你一车咸鱼去,至少能拉回两车铜钱,到时候就怕你钱多的拉不完啊。”

    说着这话,赵老板仿佛看到自己拉着铜钱往回赶路似的,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江河行和两个亲兵都吸一口气,张大嘴巴,吃惊的问道:“咸鱼能如此赚钱?”

    赵老板神秘的看着江河行,压低声音道:“这个奥秘不难,你想一想就能明白,我就说一点,这个咸鱼关键不在于鱼,在于它的咸,你能理解吗?”

    江河行恍然大悟,轻轻敲打着桌子道:“赵老板的意思是盐吗?”

    赵老板摇摇头,一脸严肃道:“我平州不准往汉地卖盐,我也不会让你做的,我只卖咸鱼。”

    江河行终于发现有钻空子的啦,而且做的还是很高明的,他总不能不让人家卖咸鱼吧。按照平州的法律,没有任何违法之处。

    江河行看了看赵老板,举起大拇指冲着赵老板比划了一下道:“赵老板,高人,佩服啊。可是我看你店里的咸鱼加起来也不够一马车拉的啊?”

    赵老板摇摇头道:“客官,你也太小看本店了,你可知道,我这个店子通往哪里吗?”

    江河行也摇摇头。

    赵老板手向店的后面的黑门一指道:“后面可比这里大百倍不止,都是我做咸鱼的地方,莫说一车,你就是一百车拉走,对我又有何难。”

    江河行不知是他真有这么多存货,还是夸口说大话以彰显自己的实力,听他的口气实力不小。

    江河行问道:“那赵老板,近来出货出的怎么样?”

    那赵老板倒也实诚,叹口气,说道:“现在都忙于春耕,我们这条街后面的咸鱼仓库都快堆满了,不止我一家,其他人家也差不多。”

    赵老板看了看江河行,压低声音道:“客官,其实现在才是赚大钱的绝好机会,这个机会可不好找啊。你想想,现在这个咸鱼多便宜,将来人人都知道这个门路了,你还有机会吗?”

    江河行看赵老板十分真诚,也不想让他多浪费心机,提出要去别的店里看看去。赵老板看江河行一直也不问价格,只好说道:“我叫赵桥,希望这位客官你能记住。这里你尽管看,我把话放这里,我给出任何人都没有的价格,只要别人比我便宜,我比还还要便宜一成。”

    江河行哭笑不得的辞别这个赵老板,沿着大路,一家家看过去,基本相差不多,只是有些家鱼的品种有些不同,基本都是东面靠河的店做活鱼生意,西面的店铺做咸鱼和鱼干。全部声称自己有巨大的加工厂,要多少有多少。

    江河行带着亲兵离开鱼市,回到大路,找到等候已久的那几个亲兵,赶着马车,向东面的大河而去。河上早就建了石桥,江河行等赶着马车过了石桥,直到吉林城的办公署而去。
………………………………

第九十二章 论形势

    吉林城本应该是陈刚负责,李孝武去年大病一场,就没有去凤凰岛,凤凰岛现在让郝战负责,李孝武暂时现在吉林城负责民政事务。

    李孝武不在,江河行一直等到晚上。李孝武回来了,满身的尘土,告诉江河行自己去看春耕情况了。等他休息之后,换好衣服,又开上酒席,两人边喝边聊。

    李孝武介绍了吉林这边的春耕情况,有了播种机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今年的春耕可以比往年提早十天左右,这附近还有很多荒地没有开垦,下面将集中精力用来开荒。

    江河行非常赞同李孝武的工作,频频点头示意。

    觥筹交错之际,江河行也讲了今天的见闻。李孝武眉头一皱,问道:“和王,其实我一直想不通为何你不让盐卖到汉地,这个你恐怕不理解大伙的心思。我问过张凯,知道我们的盐其实便宜的不得了,卖到汉地可以赚很多的钱,而且你不知道穷人吃盐之苦。我觉得别的事,我都特别赞同你的看法,作法,就这件事,说实话,我心里不太理解。”

    江河行端起酒杯先敬了一下李孝武道:“孝武,你能理解民生之难,我敬你一个。”

    两个一起将酒杯喝干。

    重新倒上酒,江河行端起酒杯道:“我是知道很多人吃盐难,而且吃的是很差的盐,含泥多,又苦又涩,还有一些人,干脆吃不起,顶多能吃点有咸味的盐碱土而已。”

    李孝武道:“既然如此,为何不放我们的盐去汉地呢,又赚钱,又能让百姓吃上便宜的好盐。”

    江河行将两个酒杯放在李孝武面前,指着杯子道:“孝武,假如有两杯酒,一杯苦酒,一杯毒酒,你喝哪个?”

    “我吗,最好是两个都不喝。”

    江河行和李孝武哈哈大笑。

    江河行接着说道:“现在汉地,或者说新地吧,他们的盐政对于百姓就像一杯苦酒;而我们的盐假如放过去,那恐怕就是毒酒了。苦酒虽苦,但不至于要命,可毒酒不一样,估计千万人人头落地的,你说我怎么选?”

    李孝武满脸困惑道:“和王,我们可是一片好意啊,我们只是想让百姓吃上盐而已,怎么能是百姓的毒酒呢,又怎么会导致千万人人头落地呢?我们的盐在平州是好盐,难道到了汉地就是毒盐吗?”

    江河行道:“盐还是那些盐,盐在我们这里只是普通的东西,新地却是不同,它紧紧连着朝廷的钱袋子。朝廷的钱袋子少了会怎么样?你考虑过吗?”

    李孝武道:“那又如何,无非官员少拿一点就可以了。”

    江河行叹了一口气道:“如果问题能这么简单就好了,盐我早就大卖而特卖了。你想过没有,官员直接给百姓打交道吗?”

    李孝武说道:“官员指挥吏员,吏员才直接跟百姓打交道。无论是征税,征发劳役,还是修河,修路等,都是大小吏员直接跟百姓打交道。”

    江河行道:“对了,朝廷钱袋子少,官员的钱却不少因此而少,少的肯定是那些吏员。那些吏员缺钱会干什么你应该知道吧?”

    李孝武哼哼的苦笑两声道:“他们就是不缺钱,会干什么我都想的出。如果缺钱,他们肯定想办法把觉的是自己的直接补齐的。”

    江河行道:“这个时候官员不好管吧,他们只能默许这些吏员胡作非为,你让人干活,总该让人家得点报酬吧。这个时候这些吏员是不是会大显神通啊?”

    李孝武点点头道:“肯定想办法大肆捞钱,又没有人能管,征税肯定该征的多征,不该征的也征,好给自己上下其手的机会。劳役不用说,他们也会想办法故意刁难一些人,也给自己创造机会。这不就天下大乱了吗?”

    江河行道:“若是大乱的话,朝廷的钱就更少了吧,吏员的作恶会加剧,这样就会造成恶性循环。乱也会越来越大,朝廷到时候有可能保不住。”

    李孝武道:“朝廷保不住,岂不是我们的机会吗?”

    江河行脸色一沉,将杯子向桌子上一摔道:“你可知道,我们这个机会会有多少人死掉吗?

    秦汉之际,从陈胜造反到高祖定鼎天下,你可知死了多少人?”

    江河行接着说道:“一半多人都死掉了,这还是刘邦统一天下算比较快的。若是打个几十年的话,会怎么样,千里沃野都是荒草,城市,乡村估计都没什么人烟了。当年汉高祖跟项羽打了四年,若是打八年会怎么样,你考虑过吗?”

    李孝武听的冷汗直流,端酒杯的手都有些颤抖,颤声道:“那和王,那就看着汉地之民一直喝着苦酒了?”

    江河行道:“有些事两权相害取其轻,其实我更担心王莽将自己的江山给折腾的大乱。到时候我们想避免民众喝毒酒都难以避免。”

    李孝武道:“和王,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江河行道:“你没看我一直在准备吗?准备粮草,准备兵源,如果有天下大乱的苗头,我们争取能尽快底定天下,这样就能避免很多人无辜死去。”

    李孝武道:“我明白了,和王是等待时机,现在先积蓄力量。”

    江河行点点头道:“积蓄力量不假,却不希望时机真的出现,再小的兵灾,都比一般的灾大多了。哎,到时候不知道多少家庭离散,多少人死于非命。”

    江河行端着酒杯,看着桌子上的闪烁的烛光,长久的凝望,最后又长叹一声,说道:“我看是难以避免的啦,你好好准备吧。”说完,将酒一饮而尽。

    第二天,江河行让李孝武给准备一艘快船,他要顺河而下,直到夏都去看看。李孝武吩咐下去,不过很不巧,现在人都在忙,要个5天左右才能准备好。去找陈刚,陈刚带着水师去训练了。江河行只得将就这个春耕了,然后和李孝武一起,去吉林各处转转,看看农耕情况,看看城市建设的情况,还有民兵的练兵场等。

    过了三天,一天傍晚,江河行和李孝武乘着两辆车,从城西过桥到办公署而去。江河行的车走在前面,刚刚上桥,对面也过来一辆豪华的马车。江河行只顾想事情,没注意到,那马车之上一人高声叫喊,然后跳下一人,直朝江河行扑来。
………………………………

第九十三章 议修城

    亲兵护卫见势不妙,立马跳下车,下去就把那人抓住了。又连打了几下,那人低着头,一声也不敢吭。李孝武的马车立马赶了过来,问护卫怎么回事。护卫将经过说了一下,李孝武气愤不已,在自己的地盘,和王要是有个意外,自己可是完了。命令众人将这个人带回办公署,严加审问。

    江河行也是意外,自己在这里知道的人并不多啊,何故有突发意外呢?

    这次是李孝武押着那人,走在前面,江河行跟着到了办公署。

    刚回到办公署不久,李孝武就笑呵呵的走过来,跟江河行说,原来那人不是旁人,正是前几天江河行在鱼市见的老板赵桥。江河行笑道:“赵桥这个名字取的好,偏偏在桥上出事。”

    李孝武也跟着笑道:“他以为你是客官,想问问你发财的机会,愿意不愿意跟他干。刚才他一再声明可能是太阳光耀眼,可能看错人了。”

    江河行道:“将他请过来吧。”

    不一会,李孝武带着人,搀着赵桥来到办公署的会议室。那赵桥并没有受什么重伤,只是有些鼻青脸肿而已。

    待他坐下之后,又细细看看江河行,看了一阵,猛地站起来道:“你,你,你……”后面的话还没来的及说出来,已经被人牢牢的按在了椅子上。

    江河行看了看对面的赵桥道:“赵老板,我不是什么客商,前几天只是去鱼市溜达溜达,所以恐怕不能和你一起发财了。”

    赵桥看了看江河行坐在那里,一旁人都站着,气势自是不凡,知道此人不是普通人士。

    赵桥脑子转的很快,转过头来问李孝武道:“李郡守,这位先生该怎么称呼呢?”

    李孝武没有回答,犹豫的看看江河行,江河行冲他点点头。李孝武笑着道:“这位就是我们平州的和王啊。”

    赵桥更是坐立不安,想起来,看看身边的亲兵,又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了。

    江河行笑眯眯的看着赵桥道:“赵老板,抱歉啊,让你误会了。”

    赵桥连忙摆摆手道:“和王太客气了,怪我有眼不识泰山。”

    江河行看误会解除,站起身来,给李孝武交代,派人送赵桥回去。谁知道,赵桥却说道:“和王,我有事相求?”

    江河行看了看赵桥,转身又坐了下来,问道:“赵老板,有何事?尽管说来。”

    赵桥整理了一下衣服,站起身子,护卫也不在拦阻他。他走到江河行面前,先是施礼,然后做在江河行旁边。众人都只是看着,江河行一直是乐呵呵的。

    赵桥站在江河行面前说道:“和王,我想修一做城池。”

    众人都是一愣,吃惊的看着赵桥。江河行也是直看着赵桥。

    赵桥从江河行面前,将茶杯端了过来,李孝武刚要发作,江河行冲他摆摆手。

    只见赵桥将杯子端过来,将食指伸进杯子,沾了一下水,然后在桌子上点了一下道:“和王,这里是夏都。”

    江河行点点头,看着赵桥用手指画图。

    只见他用食指在桌子上拉了一条水印,接着说道:“从夏都往东,有个七八百里之处,此处水流纵横,河网密布,我们平州之人很少,不过有不少肃慎人再次聚集。此地有三个大河汇集,一条是从夏都过来。水流最大,水流平缓,大小船只畅通无阻。还有两条大河,都是从南面流到此地,通行大的船只都无障碍。”

    赵桥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不断的在杯子里沾着水,在桌子上画出几条大河的流向。

    江河行看了一阵道:“你对这些河流很熟悉吗?你都去过吗?”

    赵桥道:“这些河一年一半时间都在结冰,探查不易,不过我这几年都没少跑,算是都去过。”

    江河行道:“你修城所为何事呢?”

    赵桥道:“此地渔产甚多,要运到吉林城,路途遥远,再说吉林本地渔产也是很多。我想在这夏都以东这些河流汇集之处,修一城池,当地的渔产在当地可以做成鱼干和咸鱼,然后向北乘船到黑水,沿黑水直接向东,直通大海,然后再向南可以到凤凰岛,我们再从凤凰岛,可以向各地售卖。远好过我们在此地,用马车向外拉。”

    江河行道:“这趟可是不近啊,可你想过那里肃慎人甚多,何以保障以后众商家安全?”

    “肃慎人也不是野人,他们靠打渔捕猎为生,也要来跟我们换粮食衣物,这样我们就能让肃慎人变为和我们一样之人。此城可以作为交易之城,也可作为防守之城。如果有事,我们进城,他们没有能力攻破我们的城池。”

    “那赵老板你看,你修城池,要花费多大呢?需要时间多久呢?”

    赵桥看江河行并不反对,才慢慢讲出自己的计划。他原本是想在那里建个交易市场,类似鱼市这种,因为当地渔产众多,很多人根本也卖不出去。这几天商家都无所事事,他就想到现在吉林城找够几个商家,然后一起建个市场。

    他说建城,是看到江河行在此地,临时起意,觉得建城对平州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江河行听罢,点头同意,提出支持赵桥的建城办法,并愿意派兵保护,前5年此城免税。5年后按百分之一收取,再过五年提升至百分之二,到最后与平州各地看齐,作为拉拢商家的手段。

    赵桥大喜过望,高兴的有些手舞足蹈,连声谢过,说声告辞,飞一般的跑出门去,大概是拉拢商家去了。

    当天晚上,江河行派人去了赵桥家,说明自己过两天要去夏都之事,看他是否愿意一同前往。报信人回来道,赵桥满口答应。

    又过了两天,江河行登上河边的大船,赵桥带着几个商人一起上了大船。挥手告别岸边的李孝武等人,大船扯起帆,缓缓向前而去。

    船只越走越快,身后的吉林城越来越远,越来越小。虽说阳光照着甲板,但并不是很热,江河行在甲板上看着两岸的风景。

    树木已经绿油油的,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不停的闪着金光。岸边的田野里,很多人还忙于播种,播种机有马拉的,眼看也是跑的飞快,也有人拉的,看起来好像也不太费劲。只见有两个人前面弓着腰,低着头,肩头背着绳子,绳子拉着后面的播种机,虽说没有马快,但还是不少人用。

    水面清澈异常,鸟儿在水面不断的盘旋,不时从水里,夹出一条小鱼来。江河行来了兴趣,坐在船头,看那鸟儿捕鱼。他很少见如此清澈碧蓝的江水,只见过浑浊肮脏的污水河。

    因此,此时的他,感觉特别的心旷神怡,河面上吹着风,不觉得冷,不觉得热,虽风不小,尤其是河面之上,也许是美景让他忘记了冷暖吧。

    船行甚快,两岸的树木飞快的向后飞奔,河里的水鸟不时被大船吓的四散飞奔。江河行扭过头去,想看看这里的庄稼地,发现那赵桥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自己身边。

    江河行道:“过来怎么不打声招呼呢?”

    “我看和王,看的入迷,不敢打扰。只是奇怪和王没见过吗,无非是一些水鸟,到处可见啊。”

    江河行叹了口气道:“对你是常事,对别人不一定平常啊。对了,你为何取名赵桥啊?”

    那赵桥憨厚的一笑,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家住在青州一条大河边上,村里人过河很不方便,后来有人组织修了一座木桥,我就是修好桥那天出生的,因此被取名赵桥。”

    “那你是河边长大之人了,水性如何?”

    赵桥道:“水性尚可,从小就在河里抓鱼摸虾,家里面就靠卖鱼为生。所以水性还算说的过去,不过我们那里河没这里河这么大,所以,也不敢妄言自己水性好。”

    “哦,原来如此。和你一起的那些人,也是一样吗?”

    赵桥摇摇头道:“他们有些是,差不多也是很小就跟鱼打交道的,也有两个就是看这个生意不错,后来才接触这些的。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