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来到西汉末年-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人说王莽本人道德高,有人说王莽家族势力大,有人说王莽心狠手辣等等。
听罢众人的议论,江河行接着说道:“大家都讲的有些道理,王莽之所以能到今天的位置,我看来跟一个词汇有关。”
刘庆迷茫的看着江河行道:“什么词汇?”
江河行道:“政治正确。”
“何谓政治正确?和王能否为我们解释一下。”刘庆困惑的看着江河行。
江河行道:“政治正确,这个解释还有点困难。举个例子吧,大禹治水之际,谈论治水就是政治正确的行为。前几年青州蝗灾,王莽大力赈灾就是政治正确之行为。他还捐出自己家的财物,更是符合政治正确行为,也因此得到一片赞扬声。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读书人将经学当做天经地义之事,做符合经学要求之做,也是政治正确之行为。按照天命论来说,汉家刘室没有天的照顾,需要有新人代替,这同样也是政治正确。因此王莽登基也是符合政治正确的,现在他要派五威将巡视各地,同样是政治正确之行为。因为周朝也是这样分封各地的。政治正确的行为一般人很难反对,即使他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为他这种行为是大多数人认为是对的。再说又有多少人意识到会有灾难性后果呢,他们更多关注是否政治正确罢了。”
刘庆问道:“和王,他的政治正确在你这里也正确吗?“
江河行一笑道:“不愧是太学毕业的,这话问到了关键。我之所以说政治正确这个词汇,是想让你们研究一下,什么是儒家思想下的政治正确,根据这样的政治正确,我们该如何打交道。另外,也要研究一下,利用这种政治正确,如何为我们的移民、经商,创造有利条件。王莽的很多政治正确在我这里和不正确,比如他要改王为候,我就不舒服吗。”
刘庆皱眉道:“和王,你这样说是要准备打了吗?”
江河行还没来的及回答,只听的李孝全猛的跳起来大叫道:“哪里要打了?”
江河行扭头看李孝全,忍不住笑起来,大概是李孝全刚才听那些无聊的话睡着了,一听要打,立刻醒过来。只见他手揉着眼睛,迷迷糊糊的看着众人,看来好像梦中刚刚醒来。
众人哈哈大笑,再看他身边的马彪也是迷迷糊糊的看着众人,好像是这么多人,一下子创进他的梦里来了,他还带着满脸的不解。
马彪迷糊半响,好像明白了什么,一只手猛去拉还趴在桌子上的吴奎,吴奎坐起来,双手揉着眼睛,又擦擦嘴,大家看到他面前桌子上流了不少口水。
江河行看看李孝文,看他正要冲李孝全发火,摆摆手道:“不要怪他们,他们对我讲这些没兴趣是正常的。”
几个人也不知道讲到那里了,面面相觑。
江河行扭过来对刘庆道:“我的意思是不打,至少不会因此而打,不可怒而兴师。”
江河行看看马援道:“乐浪郡,玄菟郡我也不打算打,你可以试用除了武力的其他手段来对这两个郡开始控制,我想看看你不用武力能否征服这两个郡?”
马援脸色凝重道:“我一定全力以赴。”
江河行道:“下面重点要谈谈匈奴了,孝全、马彪、吴奎,恐怕很快你们就得回去了,我估计匈奴有可能会出事,毕竟王莽抚远的政治正确在匈奴眼里却是严重的政治不正确,到时候会有什么冲突我难以预料,因此你们几个好好准备,做好防范。”
三人刚才因刚才长篇大论带来的萎靡一扫而光,各个精神一下子抖擞起来。
江河行接着说道:“五威将的影响现在还看不出来,我们还要等一段时间。至于我们怎么接待他们,按说上国天使,我们不可怠慢。但此次明显带着恶意而来,我们也不可显得过于亲善,我想来想去,想让孝全接待,大家觉得如何?”
众人的眼光一起看向李孝全,李孝全自己也是丈二脑袋摸不着头脑,他倒是挠挠头,憨厚的一笑道:“和王,这个事恐怕我做不好吧?”
江河行说道:“王级过来,也是一员武将,武将接待正合适。我考虑来考虑去,马彪过于老实,我怕被他们欺负,吴奎太刚猛,说不定到时候吴奎一生气,再抓着王级暴打一顿,好像也不好。马援要回去筹备乐浪郡的事宜,郝战他们等大家都太过陌生。你在我们这里很有名气,显的我们重视,其次,你也不是肯吃亏的人,这样就够了。”
吴奎站了起来道:“和王说的对,要是让我接待。要是那王级好说话也没什么,要是不好说话的话,嘿嘿,我也担心会有什么后果啊,他回的了长安回不了长安都难说啊。”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李孝全看众人似乎都很赞同,便说道:“既然大家觉的我可以,那我就做吧,不过首先说好啊,我可没干过这样的事,办砸了可不怪我啊。”
李孝文站起来,指着弟弟道:“办砸了怎么不怪你,回去好好考虑考虑,多用点脑子。”
李孝全不敢再说什么。
江河行看一时也没什么结论,会议先开到这里,留下几个将军,对吴奎和马彪要他们不必参与后面的事宜了,要他们立刻回去,时刻盯着匈奴人,做好准备。
其余文官们,都还呆在平州府,等着看王级来之后,再商量下一步的打算。
………………………………
第一章 五威将
说到王级,现在已经到了辽西郡与平州交界之处。辽西太守,哦,现在改名叫大尹田谭,跟他告别,拨转马头,田谭回大尹府了。
王级看看自己的队伍,前面是自己和举旗帜的五帅,还有从事李通,后面是护卫的骑兵队伍,人马不多,刚好100骑。
王级看看天,虽说秋高气爽,但风似乎很大。虽说刚过仲秋,但已经感觉很冷。王级可不想大冬天到平州,传下令,加快速度,要尽快到平州府。
不一会,王级到了一条宽阔的灰白色的大路之上,那路又宽又长,两旁栽种的树木已经有几年了,看起来这路应该有几年的时间了。树枝随着北风不停的摇摆,树上孤零零的一些树叶,还依恋着,始终不肯跳下来。大树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王级伸长脖子,仔细看了看是田野,刚刚收割过的稻田,稻茬清晰可辨,只是农人稀少。
王级向北而行,不时从北面过来一辆马车,那马车跑的飞快,马蹄声踏踏的踩着硬硬的路面,那车子上都装的满满的,上面蒙着布,看不清楚,偶尔有人向他们张望两眼,也不停留,挥动鞭子,“架”随着一声吆喝,赶着马向南而去,看意思要去辽西郡。
王级又向前走了有十多里路,在路旁稍事休息。这时候对面来了一辆车,好像也在这里休息,那车上走下两人,一个老汉五十多岁,一个年轻人大概不到三十岁。一个在路东面,一个在路西面。
那老汉背一个蓝色布包,只见他从包裹里取出两张白面饼,还拿出两块暗红色的咸肉,分别夹到饼子里,两人大口的吃了起来,也不看看王级等人。
等他们吃完,那年轻人上车取草料好像要喂马,那老者取出罐子要喝水,这个时候王级走了过来道:“老汉辛苦了,你们这是到哪儿呢?”
那老汉上下打量了一下王级,皱皱眉道:“您是将军吗,怎么穿的花花绿绿的,身后还怎么还沾那么多鸡毛呢?”
王级也不跟他置气,也不多解释,淡淡的说道:“老先生有所不知,这个是有用的,我就不解释了。我只是问问您这打算去哪儿啊?”
那老汉道:“去辽西郡,今年的稻谷下来了,好去那儿卖掉啊。”
王级向后看了看这老汉的车,装的很高,那车也很大,居然是四个轮子。如果都是稻谷的话,装那么满,怎么着也得有个五六千斤。
王级笑了笑道:“老人家地不少啊,居然能卖这么多粮食。”
那老汉不以为然道:“这算什么,这是我20亩的稻子所收的,我家今年种了1200亩地呢,这不算什么。”
“那你可算是村中的大户人家了吧?”
“哪里啊,我们村我们家的地基本算最少的啦,没办法,人少,不想种太多地,太累啊。”
“什么,你说你种1200亩地算少的,那你们的粮食不是都吃不完了?”
“那是当然了,谁能吃多少粮食,大多卖了,我住的离辽西郡近,这不直接卖到辽西郡,顺便买点麦子回来,我们这产的麦子没有辽西买的孩子好吃。我虽说种稻谷,可吃习惯了麦饭,这个米饭还是吃不惯,所以要去辽西买。”
马喂好草料,老汉也不多说,上了车,正准备挥鞭之际道:“将军,前面10里地有个驿站,你们可以去那里歇息。”
说完话,挥动马鞭,只听“啪”的一声响,那马车向南而去。
王级看了看远去的马车,心里想这平州真的如此富庶吗?
王级上马,继续向前走去,果然前面10里地,有个驿站。王级拿出印信,交给那头目审看,头目看是朝廷派来的人马,立即好好招待,并派人去送信。
王级在驿站休整,第二天有个年轻的军官刘连长带着他们直上显武城,据说有个李孝全的将军负责接待他们。
一路走走停停,所见之处,人们丰衣足食,路上车马越来越多。走了三天,路上的车更多了,人也多了,更多的人开始打量起他们,不过也只是看看而已,转身忙自己的事情了。
这里天黑的很早,王级感觉大概是长安傍晚的时分,这里已经天黑了。刘连长赶到他身边道:“王将军,前面就要到显武城了,大概还有10里左右。你看我们是这里休息,还是县武城休息?”
王级想了想道:“我们还是去显武城好了。”
天已经完全黑了,虽然显武城有些远,但是已经明显看到显武的灯火了。王级扭过头问刘连长道:“显武城灯火怎么这么亮啊?”
刘连长笑道:“王将军,你不知道,现在是显武城一年最忙碌的时候,很多人一整夜都在忙碌。即使半夜到,城门不会关,饭馆都会开门,宾馆也都开放呢。不相信等下你就知道了。”
王级又往前赶了几里地,远远的看到有一处灯火特别的高,而且特别的明亮,黑夜之中,犹如指路明灯般。王级大为吃惊问道:“怎么那里的灯那么亮,那么高?刚才我以为是星星呢,走的越近,才发现是灯。”
刘连长笑了笑道:“将军,您有所不知,那是我们显武城辽河上的灯塔,指引夜里的航船入港和指引航向的。”
王级有些纳闷地问道:“夜里也有船吗?”
刘连长道:“当然有,现在都是日夜不停的往外运,马上快冬天了,要结冰了,这里的粮食要往洛阳啊,长安啊,邯郸啊等地运,我们这里粮食又多,不卖的话,等结冰要往这些地方运就麻烦了啊。所以,一定要赶在河水结冰前运出去。”
王级接着问道:“等下我们能去看看再进显武城吗?”
刘连长反问道:“当然可以啦。怎么将军也想做这生意吗?”
王级点点头道:“我只是想看看。”
王级的队伍朝那灯塔而去,也没有多少时间,只见的那灯光越来越亮,后来发现不是灯光,而是一团火光,由小变大,路面越来越看的清楚。
不光是那灯塔,远远的看到前方一条火光形成的巨龙,延绵至少有几里地长。那军官跟王级解释道,那些有在港口装船的,有在港口卸货的,有的则是准备出发的。
………………………………
第二章 码头见
渐渐的听到喧闹之声,人喊马叫的,仿佛热水开了一般的闹腾。
王级跟刘连长商量要去码头看看,刘连长说上面人马太多,太乱,他们这些人还带着朝廷的东西。不如就他带着王级去看看,如果不放心的话,最好多带两个护卫就够了。
王级毕竟也是将军,有什么害怕的呢?
王级命令自己的队伍就地休整,自己和刘连长,下了马,步行向那码头走去。
两个人很快走到那大河边,灯塔就在旁边的一座高坡上,整个高度约有二十多丈。王级叹了口气,也不再询问。向那码头上走去,身后的刘连长紧紧跟随。
这段河水是东西走向,他们刚好站在不太忙碌的河南岸,虽说不太忙碌,码头上依旧人来人往,河面上依旧灯火通明,一艘艘大船停靠在河边,看样子准备装运东西。
王级站在通向船边的大路中间,仔细打量这巨大无比的帆船,虽说晚上,他还是大致看的出的,扭头问道:“刘连长,这船你熟悉吗?”
“我倒是知道一些。”
“这船可以运多少粮食?”
“具体我也说不清楚,听说能运100万斤的就算大船,以前也听说过有能200万斤的大船,不过这里好像没有,其他地方我也没见过,我只是听说过。”
“多少?100万斤?”
“是啊,我们都叫它百万斤船,赚钱厉害的很,家里有艘船,租出去,只管收钱好了,据说一辈子都吃不完啊。”
王级发现这个刘连长怎么满脑子的生意人气息,一点都不像个军官。似乎他打算不从军的话,就回家经商,真是胸无大志。那像朝廷的军人一般,各个要积极立下军功,军功就等于土地,那才是永远富足的根本。
两人正站在河边闲聊,突然听的后面人声喧哗,有人高叫道:“让开,让开。”
二人回头看去,来了长长的一个车马队,都是王级所见那种装粮食的四轮马车,每辆车上都有人举着火把,延绵几里地,一眼没看到边。两人闪到路边,只见车队向前走了走,车头刚好在他们身边停下。
走在前面的两个汉子,看不清穿着,只看到一个高,一个矮一些。那高个道:“我看你粮食可没少买啊,有几船啊?”只听那矮个子叹了口气道:“我哪收的了多少啊?你们这帮长安来的,手里的五铢钱好像不是钱似的,到处乱撒,现在一石粮食都到80钱了。我哪有那么多钱啊,这次只收了有三船左右。你呢,怎么也有10船吧?”那高个呵呵一笑道:“我今天运来的只是一部分,还有一些在路上,足足有15船。”那矮个子叹口气道:“还是你们长安的商人财大气粗啊。”
两人边说边聊,旁边的王级和刘连长在路边听的清清楚楚。
又听的他们说道:“今天来的晚了,看来是不好装船了,现在的苦力全跑北岸了,晚上本来人就少,南岸的生意少,他们自然不来了,看来我们只得明天装船了。”那矮个子的商人道:“有什么办法,没人难道让我们将稻谷搬上船吗?”
那两个商人正说话间,不知从哪个地方窜出来一伙人。黑夜里,也没点火把,影影绰绰的看不很清楚。王级和刘连长也是吓了一跳,难道遇到贼人了吗?
只见那伙人中间走出一个高个的汉子,走到那两个商人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道:“东家,东家,我们帮你们搬粮食吧?”
那两个商人吓的向后退了退,仔细打量这伙人,二人从身旁之人拿过火把,对着他们面前跪着的人照了一阵,那矮个商人道:“你先起来说话。”
那人却不肯起来,继续说道:“求两位东家让我们来搬粮食吧,我们有的是力气。”
“我这粮食可多啊,你们有多少人啊?”那高个商人插话道。
“东家,我们有的是人。”那下跪之人,还不起来,却扭头向后高声喊道:“你们都出来吧。”
黑压压的人群站在这伙人身后,那两个商人让自己的伙计举着火把去清点人数,不一会清点出来,有197人,不过真正的精壮劳动力也就六七十人左右,这将近两百人中,还有不少老弱妇孺。
王级和刘连长在一旁的角落里,默默看着,刘连长心里想,怎么平州还有这么多难民般的人呢。他低声问道:“王将军,要不我们先回吧。”
王级嘿嘿一笑道:“刘连长,还早,看看吧,反正也没什么事。”
刘连长默然不语,只好看着事态的发展。
矮个商人上前将跪地之人拉了起来道:“你起来,你叫什么名字?你刚才所说之事,我们商量下。”
那跪地之人看机会来了,站了起来道:“谢谢东家,我叫刘贵,我们一定会好好干的。”
那矮个商人又问道:“你们可曾吃过晚饭?等下搬运粮食可是要费大力气的,饿肚子可干不动啊。”
刘贵立马道:“我们都吃过了,有的是力气,搬运粮食不算什么,你看我们这就开始吗?”
矮个商人犹豫了一下,又向这群人望去,旁边不少人打起火把,看的稍微清楚些。只见一个个感觉疲惫不堪,眼神无光,头发乱的犹如杂草般,衣服看起来也是破破烂烂的。
矮个商人向身边的高个商人望了望,意思是你看可以吗?
那高个商人还没来的及回答。只听的人群之中,一个孩童稚嫩清亮的声音道:“父亲,我还没吃饭呢,我饿。”
刘贵转身快步走到人群之中,只听的啪啪作响,一会之后,只听那刘贵道:“没让你吃饭吗?没让你吃饭吗?”
刘贵一边质问那孩子,一边手里不停,啪啪作响。
刘连长实在看不下去了,他要冲过去,制止刘贵。那有这样对孩子的,不能因为孩子说话就打,再说孩子看来也够饿了。
刘连长刚向前迈了两步,感觉自己的手被一只巨大无比的大手攥住,他知道肯定是王级想多看会平州的热闹。
刘连长毕竟只是带路的,可不愿意无事生非,平白无故得罪王级这个大人物。
刘连长停了下来,继续观望。他虽停下,可还是有人出头的。
那个矮个商人急忙冲到人群中,拉开刘贵道:“你干什么?怎么乱打孩子?”
刘贵停手,那矮个商人将孩子抱起来火光下,看那孩子,大概也就七八岁的样子,衣服单薄,破破烂烂,头大身子小。那孩子不再哭了,只是默默的流着眼泪,恐慌的看着抱着他的矮个商人。
那矮个商人用手轻轻帮孩子擦掉眼泪,一边回头高声喊道:“快拿干粮过来。”
不一会,那个高个商人也过来了,带了不少手下,还带着不少干粮。干粮立刻分发下去,看着一个个狼吞虎咽的样子。
那矮个商人看了一眼身边的刘贵道:“你们这是吃过饭了吗?”
那刘贵立刻又跪下道:“东家,实不相瞒,我也实在没办法了,如果说没吃饭,怕你们嫌弃我们没有干活的力气,因此我不敢啊,我们只是想赶紧挣钱好吃顿饱饭啊。”
那矮个商人道:“不用叫我东家,叫我老张好了。”一边说,一边一指身边的那个高个商人道:“他姓赵,你叫他老赵好了,我们没有那么多讲究。”
老张接着说道:“你先起来,我平州之地,很少见你这样的,是怎么回事,你站起来给我说说,我再看情况,好安排你们。但是不可再行欺瞒,不然我只有去找别人搬运粮食了。”
刘贵立马站起身子,这时候老张递给他一些干粮,接过干粮,大口的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抹着眼泪,不知道是因为刚才打孩子伤心,还是吃上干粮开心闹的。
过了一阵,刘贵吃过一些干粮,开始讲述自己的身世。原来他是从邯郸过来的,原来在当地一家贵族里做奴婢,虽说是奴婢,可也天天有饭吃。他自己的名字刘贵,也是主人给起的名,赐的姓。不料今年王莽要废除奴婢,他家主人家的地很多也要被分掉,因此养不起太多私属,只有遣散他们。土地只分给老东家的亲戚之类,他们这些私属,当然是没有份的。
刘贵还有其他一行人没有土地可分,只得到处流浪,乞讨为生,后来听说平州这里可以混的饱一些,就一路乞讨而来。这两天刚到平州,无奈他们人太多,到处惹的别人害怕,也要不来什么吃的,后来看很多人在码头人来人往,就想这里先找点事做,能挣点饭钱。
老张听完他们所讲之后,跟刘贵说道:“这样吧,今天你们先搬粮食,回头我带你们找移民厅的人,到时候你们可以继续干活也好,去种地也好,反正这里肯定能尽快安定下来。”
刘贵大喜,带着和他一起来的一帮人,开始从车上搬运粮食,并送到船上。
王级看他们忙碌起来,带着刘连长悄悄的走了。
………………………………
第三章 初相见
回到刚才休息的地方,王级也不多说话,让刘连长带路尽快往显武城而去。
城门没有关,路上依旧车水马龙,穿梭不停。道路两旁,饭店酒馆极多,各家都飘着香气,酒香、菜香、饭香,王级等人这才感觉自己有点饿了。看着饭店里面热闹熙攘的人群,王级又叹了一口气。
刘连长问道:“王将军,可是饿了吗?您看我们到哪家先吃一顿如何?”
王级摇摇头道:“我的身份不方便,我看还是先到宾馆再说吧。”
刘连长当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不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