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一只虎-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众人一一行动起来,按照计划向那个地方走去,那个地方叫老虎屯!
老虎屯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因为这里发现过老虎,所以此地以老虎命名。这个名字李过很满意,与一只虎的绰号和白虎下凡的说法相吻合。(http://。)。老虎屯地处河曲县与偏关县的交界处,再向北就是长城了。
因为这个地方偏僻,又处在交界处,所以这里是三不管,更不为人所知。师爷赵幼斌也是从一段山川河志上知道此处,而听聂心说李过要找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练兵,才与李十二来这里考察的。
老虎屯离河曲县城、离偏关县城都不远,骑马不歇息的话,各只需要一天的路程,而李过他们用了三天才到达,不过是为了照顾坐在马车里的李过。这里通往四方的路途其实并不难走,只是这里人烟稀少,才变得荒芜了。
这个地方是吕梁山的余脉,山前是一片荒芜的平原,平原再向前是黄河的一条支流由北向西的拐了个弯,在河曲附近汇入黄河。因为连年大旱,往年这条河流水并不多,不知怎的,今年的水势大了起来,而且河流中似乎有温泉,使得水面并没有封冻。
老虎屯只有十几户人家,都是猎户。这一天,一家猎户起得早了,推开院门取柴火,猛然见到一队人马,愣了一下,转身向屋子跑去,想叫出家人赶快跑,谁知道来的是什么人,先走了在说。
“老乡,你别跑,我们是好人,我们是替你们做主的人!”李过喊道。
李过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地方,不能说是根据地,还是叫老营比较好。在一个相对宁静的环境中,慢慢的扩大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梦想!
………………………………
第三十一章 李十二当官
李过就此淡出在人们的视线中,李自成也察觉出了李过并没有死。但他并没有追赶李过,一是李自成知道李过的秉性,什么事只要决定了,就绝不会更改。二是,明军大举来袭了,而最开始赶到的是勇将曹文昭。
洪承畴疯狂的在陕西剿匪,使得陕西的农民军大批进入山西,其中很大一部分更是投奔了河曲称王的王嘉胤,王嘉胤的势力愈加的壮大。
此时,剿匪不力的山西巡抚宋统殷和宁武总兵孙显祖已经被免职,崇祯任命任命光禄寺卿许鼎臣为山西巡抚,张应昌为宁武总兵。与此同时,朝廷不断向山西调兵遣将。延绥镇军在将领李卑、艾万年、贺人龙的带领下进入山西。
临洮总兵曹文诏英勇善战,被崇祯授权节制山西的兵马,调度山西剿匪事宜。而曹文昭入晋作战,所率人马与之前大为不同,更为精悍。洪承畴为自己的这位爱将大开方便之门,除了军需粮饷,曹文昭带领的士兵都是逐一挑选、百里挑一、经历过无数战斗的精兵,虽只有马步官兵三千五百员,战斗力与士气却空前高涨,几乎无人能敌。
曹文昭现在率领的绝对是一只精兵,手下的众将官也都能争善战,侄儿曹变蛟也和曹文昭一样,手使大刀,与农民军对战也如其叔父一般狂喊大叫,甚是勇猛。
所以,曹变蛟人虽少,但对人数众多的农民军却一点也没有惧怕。
新任山西总兵尤世禄也正带人赶来河曲,曹文昭等尤世禄到来后便对河曲发动攻击。
头几天与农民军发生的一次小规模的接触让曹文昭很感兴趣,而这样的小事曹文昭向来是置之不理的。
那是曹文昭手下的一个把总在河曲城外西北处哨探,遇见了一伙农民军,据说那只农民军打着白虎的旗帜,曹文昭很感兴趣。
曹文昭立刻就判断出,那是一只虎李过,那是杀死跟随他多年的张千总的李过。曹文昭在张千总被杀后就派人打探,大略知道了李过的名字。李过职位很低,其它的情况,明军就不大清楚了。
“你是说那支队伍打着白虎旗?你可看见那伙人的头目?”曹文昭问。
“禀告大帅,在下看见了那伙人的头目,是个年轻人,身穿白衣白甲,拿着一柄铁矛。”把总回答。
曹文昭点点头,是李过。
“后来呢?”曹文昭接着问。
“属下见那伙贼人很多,便遵循大帅的指令,不与他们接触,但那伙贼人追的急,小人一时逞勇,便于众军卒向后射了一阵箭,一箭将那领先的白衣头目射死了。”把总回答。
“你怎么知道那白衣小将死了呢?”曹文昭问。
“因为贼多势众,小的只是远远的监视,但听得贼兵一片哭声,而且后来,贼兵疯了一般向我们杀来,似是要为那白衣小将报仇,我们这才回营。”把总抬了抬头,见曹文昭面露喜色。
“好,来呀,先赏十两银子,这功劳记下了,以后定会加倍封赏。”曹文昭以为李过被杀死,心情舒畅。于是,李过这个人在曹文昭与明军这里,便是不存在的人了。
而河曲城内,王嘉胤等众人对李过的死大感惋惜,最开始他们不信。
王嘉胤今日因为军情紧急,便让李自成出面,准备将城外的李过叫回来,王嘉胤此时遇到难处,想到了李过,李过有勇有谋,是个好汉。王嘉胤琢磨着,这一回怎么也要封李过大一点的官。
“死了!”李自成见王嘉胤要找李过,便回答说。
“死了?”这下不但王嘉胤感觉诧异,其余的农民军头目也是一愣。
张献忠皱了皱眉“怎么可能呢?补之老弟英勇善战,自成哥,你别急,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自成命人将李过死讯向李自成汇报的三个人叫了进来。
“我们小李将爷是死了!”领头送信的只说了这一句,便哭了起来。另外两个送信的撑不住,也哭了起来。
等到三个人情绪平息,便将李过被明军射死一事讲了出来。农民军众头目这才知道此事是真。
“可是李过的尸体呢?另外李过的部下呢?”曹操罗汝才有些奇怪。
李自成相信李过没有死,但李过既然不想让人知道,李自成便替李过圆说“那李过新编了河曲县城五百多的官兵,另外河曲县令据说也被李过关押,倘若李过身死,明军趁机作乱,溃营之事也是有的!”
罗汝才没有吭声,一旁的张献忠直拍大腿,“唉!没想到补之英勇,竟这样死掉了,真是可惜!”
于是李过和李过部下的下落在农民军内部被传为,李过被射死后,河曲县令将李过部杀溃,全军覆灭。
即是李过身死,王嘉胤便安排其他的农民军与曹文昭交战。可是曹文昭所部悍勇,农民军虽未溃败,却也不敌,于是王嘉胤率领农民军向山西南部撤去。
此时,山西西北部已无农民军,战乱停止。
曹文昭正为如何安定河曲伤脑筋,有士卒来报,河曲县令全之焕来了。
曹文昭走出帐外,全之焕带着百十来个身穿破烂绵甲的明军跪了下去,满是征尘之色。
曹文昭嘿嘿的冷笑“全之焕,你身为知县,守土有责,河曲弥乱至此,你可知罪!”
全之焕吓了一跳,将头磕的咚咚响,连声说道“下官知罪,下官知罪!”
在全之焕旁边有一个精干小校,抬起头来,对着曹文昭说道“此次河曲城破,全知县虽有罪责,但农民军乱匪有几万之众,想我河曲只有区区不到千人,怎能固守?请大人明察!”
曹文昭盯着那小校,那小校虽然年纪不大,却不见慌张之色。曹文昭点了点头,这个人倒还有几分胆识。
“你叫什么?”曹文昭问那小校。
“小人贱命姓李,排行十二,小的叫李十二。”那小校回答。
此时,全之焕像想起什么似的,对曹文昭说道“此次能够与大人相见,全凭李十二了。那贼人李过死后,贼兵乱营,李十二联络官兵,奋起反抗,甚是英勇,我们才能击溃敌兵,得见大帅。后来我们听说大帅虎威,已经平定河曲乱匪,这才回来。明知有罪,也要报效大人!”全之焕说完,又给曹文昭重重的磕了一个头。
曹文昭心里明白,河曲原有的那点人马是敌不过农民军的。此时河曲地区战乱刚平,一片残破,曹文昭需要熟知本地的官员来安抚,倒也不想将全之焕等人治罪。
但此刻,曹文昭却对那叫李十二的小校感兴趣“李十二,全之焕说你作战勇敢,你可会些武艺?”
“禀告大人,小人自幼学过一些。”李十二回答。
“你可演示一下!”曹文昭吩咐。
李十二答应一声,演练起来。
曹文昭点点头,这李十二倒也有几分本事“李十二,你在河曲担任何职?”
“回禀大人,小的在团练使江畅大人手下担任把总”
“你有这等武艺,当个把总可惜了,河保营千总被杀,我抬举你做个千总如何。”曹文昭看向李十二。
“大人恩德,小的没齿难忘。”李十二目光炯炯。
“嗯,你要好好练兵,练出一直精兵来,保护河曲,你要是勤勉,日后我依然会抬举你,你起来吧。只是我们还要剿匪,不能给你留下人马。河保营的兵丁你去亲自招募,我会给你留下兵饷,你当千总的任命相信不日即可到达。现在河曲也划归我三边管辖,我的推荐,想必洪承畴大人定会应允。”曹文昭吩咐。
“谢大人。”李十二高声叫道。
曹文昭转向知县全之焕与团练使江畅“骂了一句,都给我滚起来,这次的罪责暂且记着,下次决不轻饶!”
全之焕和江畅听见曹文昭这样说,知道没事了,赶紧爬起来,向曹文昭连连告罪、称谢。
起点。qidi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首发!手机用户请到。qidin。阅读。
h;t;t;p;:;/;/;m;.;0;0;s;y;.;c;o;m;
………………………………
第三十二章 渐渐改变
李十二跟着河曲知县全之焕、团练使江畅去河曲城见曹文昭是早就定好的事。
李过早就知道王嘉胤守不住河曲,便一直谋划着派人渗入河曲城内。利用全之焕和江畅的身份,是再好不过的掩护。这也是全之焕、江畅没被杀掉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当然,也是因为这两个人除了贪些财,民愤倒不大。
最开始,李过想亲自去见曹文昭,打入河曲内部,但包括黄秀在内所有人的强烈反对。原因无它,怕李过涉险。
黄秀在被窝里偷偷抹着眼泪,“你也是快要当父亲的人,不为我着想,也要为儿子着想。”
李过一愣,轻轻的推开黄秀,光着屁股从被窝里钻了出来“我快要当父亲了?你有了?你怎么知道是儿子?”
黄秀含羞点头,“我想一定是儿子,俗话说,酸儿辣女,这些日子一直喜欢酸食,想是不差。”
李过赶快又钻进被窝,抚摸着黄秀的肚子,心情激动,自己也有孩子了,真是可喜可贺之事“无妨,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都会喜欢的。”
黄秀却不这样想“这一个一定是要给你生个男孩的!”
李过笑笑,这种事还能由得你?
黄秀怀孕的事一传开,众人大喜。众人也极为迫切的希望黄秀能生个儿子,儿子,意味着传承。倘若李过真的能继承大统,子嗣就代表着王朝的延续。所以,黄秀怀孕不单单是李过自己的事,更是大家的事。
在这样大事面前,众人更加反对李过冒险了。
于是,办事很周到的李十二获得了这项任务。李十二被曹文昭任命为河曲城中河保营千总后,立刻派小信使前来老虎屯大营向李过报信。
那信使是一直跟随李过的老部下,叫牛得草。李过曾跟他开玩笑,“牛得草,这年景天下大旱,你可有草料吃。”
那牛得草甚是憨厚,嘿嘿一乐“跟着小李将爷,不但吃得上草,还要吃肉哩!”
李过见是牛得草前来报信,放下心来“得草,看来一切顺利。”
“可不,将爷,李十二爷已经被曹文昭任命为河保营的千总了,全之焕和江畅的位置没动,依然是县令和团练使。”牛得草心里高兴。
李过点点头“这事办得好,得草,你回去告诉李十二,现在首要的是安抚百姓,很快,我也会亲自带人到河曲,去做一件大事!”
于是,牛得草带着李过的信函又快速的回到了河曲,向李十二复命。
李过所说的大事却是真的大事,那就是李过谋划已久的土地改革。土地问题一直是封建社会最为严峻的问题,社会矛盾的根源全在于此。改革土地的政策,在封建统治阶级中,也不时的颁布关于土地的法令,但那些都是换汤不换药的作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这是因为当时的人所处的时代,不能从根本上明白土地矛盾的实质原因。李过是知道的,但李过穿越以来发现,有时候完全按照现代的思想去讲道理,不但会让人感觉自己有病,而且起不到效果。所以,现在河曲的条件尚可,李过决定在河曲做实验。
要想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和固有的思维,第一,要由政府出面,现在李十二、全之焕、江畅是河曲最大的官,就好办的多了。第二,要有强硬的武力,任何事情的改变都需要付出代价,何况土地这样的大事,是需要杀些人的,李过号称一只虎,现在叫虎爷,很虎!第三,李过发现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迷信!有时候讲道理不如迷信来的快,这个时代的人,从皇帝岛贩夫走卒,没有一个不相信神仙鬼怪的,迷信的很!孙登科更是如此,指导指导他怎么宣传,他会做好的。
其实,真正解决土地这一矛盾的人,却是近代的伟人毛**,他提出来的土地革命,从根本上解决了这几千年来封建社会未曾解决的问题,也使得毛**在当时拥有了民心,夺取了天下。
李过就是要像伟人毛**那样,土地革命,但李过的方式方法略有不同。
河曲,是李过现在真正能够控制的地盘,李过相信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计划。
李过决定去河曲。
出发前,聂心将李过对外的称呼已经规范化了,叫虎爷。
但是内部,孩儿兵们一直不愿意放弃叫李过李爹的称呼,李过看着泪眼汪汪的孩儿兵,骂了一句“你们这群小兔崽子,死心眼!”说完转身走了。
聂心想了想,告诫孩儿兵们“只准内部叫,明白没有,否则军法从事!”
孩儿兵们乐呵呵的点着头,自己的愿望得逞了,也就走了。所以孩儿兵对内依然叫李过李爹。
有一个人叫李过虎爷,让李过很不得劲,是刘体纯。
“虎爷!”刘体纯向李过施礼。
李过皱了皱眉“体纯,你干嘛?咱们哥俩扯什么蛋!还像以前一样,叫我李过哥也行,补之哥也行,你这样虎爷虎爷的叫,存心让我添堵是不是!”
“补之哥!”
“诶!”李过听了很舒心。
“这样的称呼我在心里叫着呢!虎爷,我是你最为亲近的兄弟,一举一动备受关注,所以,我更需做出表率!”刘体纯笑着说,然后拿出一张公文来“虎爷,近期无甚大事,这是简报。”
“自己处理!”李过瞪了刘体纯一眼,转身就走,边走心里边骂,也是个死心眼。
不过,尽管孩儿兵私下里管李过叫李爹,但全军对外称呼李过虎爷的称号定了下来。
于是,虎爷去了河曲。
李过临走前,留下了刘体纯在老虎屯大营。老虎屯现在被称为老营。大头目中只留下刘体纯,进行对山脚下的平原进行开垦,以及对士兵们进行训练,还有盖房。
而李过则带着其余的大头目以及培训好的三百名士兵、六百名孩儿兵去了河曲,就连不是很情愿的钱多多也带了去。
李过特意把亲族中的表侄李强带在身边,土地的事要有专人来管。李强武艺并不精通,但是做人踏实稳健。尽管土地改革初始,是需要用些暴力,但从长远看,更需要李强这样稳重的人来把持。
因为土地的事情大,所以很早之前,李过对着李强就不时的呱噪,李强却有定力,只听不说。直到有一天,李强突然开口“我明白了。”
“你明白了?”李过深恐李强是榆木脑袋不开窍,甚至有撤换李强的想法。突然听说李强明白了,大感诧异。
“您的意思不是说・・・。”李强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李过不住的点头,说的比自己好。李强讲的道理还是那个道理,说的却都是普普通通的实在话。而且李过发现平时不怎么言谈的李强竟也能夸夸其谈,很好,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人!
h;t;t;p;:;/;/;m;.;0;0;s;y;.;c;o;m;
………………………………
第三十三章 就这样干
快到河曲的时候,李过将人马驻扎在附近的山坳里,这里人迹罕至。
李过命人将李十二、全之焕、江畅等人叫了来。他要问问河曲现在的情况,是不是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李过看了看三人,首先问的是县令全之焕“上次我命令你点查河曲人口、丈量河曲的土地,做的怎么样了?”
“已经弄妥了。”全之焕掏出一张纸来,认认真真的念道“因经战乱,河曲城乡人口由之前的十一万两千八百人,锐减到六万一千人,主要居住在县城以及几个大的乡镇。其中县城一万五千人,赵镇九千三百人・・・。”
李过点点头,笑着对全之焕说“全之焕,人口之事你调查的很明了,以前当真正县太爷的时候可是这样?”
全之焕也笑了“回虎爷,以前卑职哪有这样勤勉!还不是虎爷的威势?”
李过心中好笑,可不是,全之焕的妻儿老母都在老营扣押着,他表现能不积极?于是,李过收回笑脸,“那么土地之事又如何呢?”
“土地之事也勘察清楚。”全之焕接着念道“河曲城东西宽九十七里,南北长一百八十里,折合成亩大约有六百五十四万七千五百亩。其中去掉山地丘陵,荒废土地,人居面积,河曲现有耕种面积近十万亩。”
“多少?这么多?”李过吓了一跳,能耕种的竟有十万亩?
其实李过对土地还是不甚了了,一亩土地大约六百六十平方米,而一平方公里大约一千五百亩。河曲县有六百五十四万多的土地,耕种土地的面积只有不到十万亩,所占全县面积的比例极低。笔者曾有所闻,孟加拉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之多。而我国河南,江南,两湖一带的耕地面积也是不少。
全之焕苦笑道“这点子地是一点也不多的。”全之焕向李过解释起来。
听着全之焕的解释,李过的眉头紧皱,心想,白他娘的高兴了,全县六万多人,地只有十万亩,每人两亩都没摊上。
“其它的地就不能种了么?”李过发愁的问。
全之焕想了想,会说“倒也不是,荒废的土地其实很多,原因不外是旱和涝。河曲位于黄河的拐弯处,旺水期水势凶猛,黄河水肆虐与河曲的土地,百姓躲灾尚且不及,怎么能种地呢。而一到旱季,滴水皆无,庄稼作物皆是枯死,故以荒废。再加上战乱,人口流离失所,荒芜的土地更多了。”
哦,李过明白了,不过这地方还是有水的,那就有办法。
于是,李过命令全之焕“你现今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第一,仔细查看黄河发水灾时流经河曲城乡的河道,第二,仔细看看,如果有水可以灌溉,能耕种的土地有多少。这很重要,而且要快!”
“虎爷可是有兴修水利的想法?”全之焕头脑聪明“那可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你怕我干不成?”李过笑问。
“不是,只是兴修水利耗费太大,先是说人员,倘若雇佣民工,需要付工钱,这一项上的银子一定很多。其二,倘若强行使用民力,也可,但是必定闹得天怒人怨,也与虎爷的指示不符,而且那些民工的饭食花费想是不少。其三,兴修水利一向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以前官员们抢着兴修水利,其实都是在敷衍,只是为了朝廷拨下的那点银子罢了。”全之焕向李过介绍兴修水利的难处。
其实全之焕所言不谬,兴修水利确实很难。但李过不这样想,按照自己的计划,兴修水利能够办到。而若能够兴修水利,则对李过的改革大有益处。
“不错,你说的很对,兴修水利很难,但我不怕费力不讨好。任何事情只要肯干,事情就没有干不成的!”李过的话不容置疑。
“那好,我这就组织考察的事!”全之焕不再言语了。
吩咐完全之焕后,李过又开始问李十二。
“怎么样,招了多少士兵了?”李过问李十二。
李十二脸红了“没招到多少,只有一百人。另外,长城的几个隘口归河保营管,我已经派人前去治理了。”李十二是河保营的千总,定员可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