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一只虎-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王大棒子怎么老不见出来?他也是为了我去挡敌人的箭被射坏了一只眼睛的!”李过问,李过感念这些对他忠心耿耿的手下,这是他的朋友。
“他?不愿意出来。”赵大狗低声说“还不是因为小翠!”
“怎么了?”李过问。
“哦,是这样,王大棒子现在变成了独眼,觉得配不上小翠,心里郁闷,天天躲在屋子里不想出来。倒是小翠可是好孩子,没嫌弃王大棒子,整天来服侍他。可是王大棒子却看见小翠就发脾气,倒是奇了怪!”
李过心中明白,这是王大棒子自行惭愧,不想拖累小翠,“走,大狗,咱两个去看看他!”
赵大狗便跟着李过走到了他和王大棒子在老营的住处。
到了屋子门口,听见王大棒子在骂“滚吧!别来找我,我这个样子也配不上你,当初虎爷给咱们定亲的事就此作废!”
“你说作废就作废的?凭什么?”是小翠的声音。
李过听听,想了想,并没有进屋,而是悄悄冲赵大狗摆了摆手,转身离开了。
而王大棒子骂跑小翠之后,心里并不好受,他不是不喜欢小翠,只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心中极度的郁闷。
正在郁闷之中,赵大狗神神秘秘的拿着东西走了进来。
“大棒子,你看这是什么?这是虎爷找到的两件半新的衣服,他知道咱们的衣服破了,让我拿来,你一件我一件!”赵大狗说。大牌冷妻归来:离婚请签字
“都给你吧!”王大棒子转过身。
“别啊,这是虎爷给咱两的,我咋能独吞呢?再说,等下女贞营的一个姐妹说是要办喜事了,虎爷吩咐要咱两也去参加呢。”赵大狗将王大棒子的身体搬了过来,却发现王大棒子的右眼流下了一行泪。
“咋了?是不是因为小翠?你也是,人家小翠也没嫌弃你,干嘛对人家骂骂吵吵的!你又不是不喜欢她!”赵大狗埋怨王大棒子。
“大狗,你咋不想想,人家小翠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咱一个独眼龙,配得上人家?”王大棒子低下了头。
“反正你的事我也闹不懂,不过,虎爷吩咐了,等下老营里举办的婚礼你得去,他对我说,一定要你出去散散心。”
王大棒子摇摇头“不去。”
“反正虎爷说了,他看你现在这个样子很不好受,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睛挖下来给你安上。虎爷还说,他心里对你既感激又愧疚啊!”赵大狗说。
“这叫咋说的,倒让虎爷操心了。”王大棒子挠着头。
“就是啊,所以说你得去嘛!要不虎爷看你没来,不定多难过。再说,你既然为了小翠着想,不和她有瓜葛了,那也行,可是你整天这个样子人家小翠能不管你么?你还不如大大方方的,等哪天一拍两散,就完事了!”
王大棒子点点头,赵大狗说的有理,去!去看看热闹,尽管挺闹心,可是咱是个爷们,至少表面上也得若无其事的样子!
于是,王大棒子便跟了赵大狗去了李过等人办理军务的大衙门,据说,婚礼是在那里办。
王大棒子低着头,全没注意路过的人们看着他怪怪的表情。
大衙门附近热闹非常,婚礼是在露天举行,除了老营的家眷、老营的工匠,三千多没有受伤的精兵,以及受伤是四千人都来了,有些走不了的甚至被抬了来。
王大棒子躲到了一边。
一会的功夫,李过和黄秀走了来。
李过站在高处,对着所有的人大声说话“今天是我李过嫁女儿!那忠贞营的女娃子都叫我李爹,所以她们都是我孩子,大伙都应该替我高兴!”盛唐夜唱
底下便鼓起掌来。
“刚刚打完的仗,我们死掉了很多弟兄,但我们打胜了!”
“跟着我李过,可能还会有风险,但只要跟着我的,我李过向你们保证,我李过早晚有一天,不但让你们有饭吃,我还要给你们富贵!今天我把我的女儿许配给咱们队伍里的一个勇士,我要让他们成亲!大伙也别眼馋,我告诉你们,以后我李过都会让你们娶上媳妇!”
大伙的情绪有些激动起来。
这时,孙登科高叫,“请新娘子!”
那新娘子便出来了,穿着红袄红裤,头上盖着红盖头。
“请新郎官!”孙登科又喊。
大伙不住的瞅,新郎官呢?
王大棒子也偷偷的四下里看,冷不防被赵大狗推了出去,早就准备好的几个士兵上去就给王大棒子披上了红花,将王大棒子推到了新娘子的面前。
王大棒子都懵了,心里说道,这是咋回事呢?
李过大声的说道“咱们在打仗之前,吃过王大棒子的定亲酒,我李过当时许诺,等打完仗就替他们完婚!王大棒子为了救我,受了伤,我的女儿小翠并不嫌弃他,所以,今天我做主,替他们完婚!”
王大棒子怔怔的不知所措,那挨着他的新娘子一把将他拉到在地,对着李过说道“今天我出嫁,我和王大棒子给您磕头了。”那是小翠的声音。
王大棒子猛然醒悟过来,这婚礼本来就是给他准备的。王大棒子梆梆的给李过磕头,李过替他想着不敢想的事,帮他做不敢做的事,虎爷,我该如何报答你呢?
“李爹,从今往后,您不但是孩儿兵的爹,也是我的爹!”王大棒子大声喊着。
这场婚礼举办的很简单,但也提升了士气。
不过,这似乎只像是最后的慰藉,因为李过将要面对情况越来越糟了。甚至府谷、河曲这两个地方的根据地也将要不得不放弃了!(未完待续。。)
ps:刚刚忙完,抱歉了。
………………………………
第一五四章 一战扬名天下传
河曲大战,尽管伤亡惨重,尽管钱粮短缺,李过毕竟还是胜利了!而且,这是少有的胜利。。。但李过其实并没有想法高兴,因为他面临的形势实在很严峻。
分享胜利快乐的几乎是天下的人。
河曲大战胜利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传播四方!李十二和全之焕并不是战斗的主将,主持战斗的是一个叫李过的人,这消息更令人感到惊奇。
李过的名气传播天下。
李过在河曲与后金交战的大捷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是因为,后金虽然被称为关外的蛮夷,但不管是大明皇帝崇祯,还是被大明的官员和百姓,都从内心深处完全认同人后金的强悍。
如今,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后金被一个叫李过的小人物打败,打得打败!这种事让人更是激动人心,在对后金束手无策的时候,如何让人不喜呢。
于是,朝廷内外,市井民间,大江南北纷纷将这件事传播的沸沸扬扬。
。。。。。。
李过打败后金的消息传到张家口,钱多多特意让罗虎多多预备了酒菜,等到商铺打烊后,带着众多的伙计好好的庆祝了一回,大家都很高兴。几乎所有的人都喝的大醉。
听到打败后金,钱多多更加信心十足的跟着李过了,钱多多心想,汇通天下的事早晚能成!
只是现在的钱粮出了点问题,不能从经济上接济老营了。但钱多多还是拿出了自己的银子两万两送回了老营。
梁诗音一直替李过担心。尽管现在她的心里很苦,可是听到李过胜利的消息忍不住的落泪,替李过高兴。
唯一不高兴的是梁永栋。因为梁诗音怀孕后已经显了身子,因为他才知道让梁诗音怀孕的是李过。
。。。。。。
撤兵回盛京的后金皇太极并没有处罚任何人,甚至连粮仓被烧毁的代善也没受到一点的责罚。
皇太极正在练字,他的字学写的是颜真卿,颜体书法平时藏拙,平凡中透着筋骨,皇太极很是喜欢。
皇太极蘸满浓墨。在宣纸上用力的写了两个大大的字,旁边教习书法的学士看了过去,那两个字他自然认得~‘李过’!
。。。。。。
造反的农民军领袖高迎祥和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此时正在山西与河南之间流窜。
听到李过打败后金兵的事。高迎祥问李自成“难道真的是李过?”
李自成点点头“一定是李过,因为李过在河曲是假死,我知道的。”
曹操罗汝才便得意的说“当初我便跟敬轩(张献忠)说,李过似乎并没有死。他还不信。看!让我说中了吧!”
张献忠一撩大胡子,摇摇头,生气的说道“补之(李过)到底怎么了?难道和咱们一起造反有失了他的身份?现在竟然帮着朝廷打鞑子,做起朝廷的鹰犬来了。李哥,以后若是战场上遇见补之怎么办,等着他来杀我们么?”说完,张献忠望着李自成。
“不会的,补之我是了解的。他是不会与我们为敌的,他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苦衷!”李自成沉吟道。
。。。。。
李过战胜后金的事。也通过京杭大运河传到了江南,那一干闲的没事的文人墨客便借着这个由头吟诗作对起来。
而主持诗会的却是当时只有十七八岁,红遍江南,后来被列为秦淮八艳的顾横波与柳如是了。
那柳如是在历史上便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所以听说了李过打败后金的事后,自古美女爱英雄,那柳如是便多了一份情思。想象着冰天雪地的塞外,那一阵阵金戈铁马之声,柳如是便心情激动,对那未曾谋面的李过更是倾慕不已。柳如是恨不得能够飞到塞北,便待上一时片刻方好,看一眼那戎装中的李过。
柳如是情思绵绵,便在席间说道“关外的蛮夷犯我边境,幸亏现在边关有了那英雄李过,保我江山社稷,真是百姓之福。那日,我路过岳武穆祠堂,心中便有感触,做了一首诗,如今我便把这诗就献给那李将军吧!”
于是,众人纷纷叫好。
柳如是便念道“岳武穆祠~贺将军李过
钱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遗坟在此丘。游月旌旗伤豹尾,重湖风雨隔髦头。
当年宫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戍楼。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不堪愁。”
众人连声称赞,纷纷夸说,那李过就是当今的岳武穆了。
。。。。。。
李过自然不知道这些事,只是,这些人做诗的这时节,李过差点真的做了岳飞,差点真的就像岳武穆一样被皇帝杀了。
早前,朝堂之上,崇祯也已经收到了打败后金的消息,这是三边总督洪承畴的捷报,这使得一直视后金为心腹大患的崇祯感到很高兴。
众朝臣在首辅周延儒的带领下,向崇祯皇帝表示庆贺,崇祯欣然受之。并吩咐周延儒,河曲的官员要重重奖励,那个组织百姓抗金的李过,更是要多多的奖赏。
崇祯明示周延儒,选才应不拘一格,不必排班就绪的晋升。周延儒明白,这是皇帝要重用李过了。
而崇祯等到退朝后,特意到宗庙祭拜了祖先,在他看来,这是个好兆头。崇祯自比尧舜,想要振兴朝政念头更足了。
崇祯的心情很好,看什么都顺眼。而一向节俭的他今天也特意命御膳房大开筵宴。
周皇后带着田贵妃和袁贵妃也都早早的前来贺喜。
田贵妃便说道“陛下日理万机,感动天地,便是草木万物也来相贺呢!”
崇祯有些不解。
周皇后便解释道“自从听说了打败后金,昨天夜里,御花园的那棵大李子树竟然在冬月开花了。”
“哦,竟有这样的事。”崇祯更加的高兴了,便来了兴致,兴冲冲的走向御花园,命人在御花园的暖阁中摆上酒宴,准备一边吃酒,一边赏花。
到了御花园,只见林木萧索中,那棵种植已久的李子树如今已经一片银白,满树都是李花。虽然寒风刺骨,但那李花依然朵朵怒放,一副傲骨抗寒的模样。
李花洁白,使得周遭的草木大为失色,在隆冬之中,却是繁华盛相!
于是,崇祯端坐赏花饮酒,周皇后相陪,田贵妃操琴,袁贵妃倒酒。
外面世界天寒地冻,只有李花傲然挺立。暖阁内暖意融融,一副安详和睦。
那崇祯心中高兴,一向极有毅力的他今天便不再节制,一杯杯的喝了起来。崇祯一边喝着酒,一边兴奋的想,看来自己登基以来的勤于操持政务,真的感动天地了,或许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吧!
那窖藏的好酒看似绵软,后劲却大,崇祯便有些醉酒,不知不觉的在御花园的暖阁内睡着了。
睡着的崇祯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差点要了李过的命!(未完待续。。)
ps:昨天和老总谈了谈,说是不想出门了。老总同意,只是这个单子跟完后就可以不出门了。估计大约在12月10号以后就有点时间了,欠下的我会补上,不知道能不能三更,到时候我会通知大家的。
………………………………
第一五五章 钦天监
崇祯沉沉的睡去,慢慢进入了梦乡。乐文值得您收藏。lw0。
梦中,崇祯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膘肥体壮的大猪,崇祯不愿意自己变成猪的模样,可是梦中身不由己。
但是崇祯慢慢的感觉做猪也很悠闲,他躺在树林边无所事事的待着。这时,突然林中传来了一声吼叫,林中中央穿出一只吊额金睛猛虎来,只是这只虎是一只白色的老虎。白虎看见崇祯变成的猪,猛的扑了过来,一口咬住猪的咽喉,然后大口吃起猪来。
崇祯急的满头大汗,不由的吓得大叫“我是皇帝,不要吃我!不要吃我!”
这时,传来说话声“陛下,您是皇帝,谁敢吃你呢?”
崇祯睁开眼睛,发觉原来竟是个梦。跟他说话的是他极为宠爱的田贵妃,一旁的周皇后和袁贵妃正微笑的看着他。
崇祯发现,自己躺在榻上,身上盖着金丝厚被,烧炭的暖炉离得他很近,崇祯的身上已经出透了汗,不知是暖炉烤的还是梦里吓得。
看着清秀美丽的妃子们,崇祯突然失去了所有的兴趣,他猛的站了起来,大声喊道“回宫!回乾清宫!”
旁边的田贵妃见崇祯出了一身汗,连忙说道“皇爷,请消消汗再走,看受了风。”说完,想将一件长袄给崇祯披上,崇祯一甩手,打掉那长袄,头也不回的走了。
田贵妃望望周皇后和袁贵妃。三个人同时在想“陛下到底是怎么了?”
崇祯到底受了点风寒,发起烧来。他想早点起来上朝。可是身体软软的,没有力气。
崇祯身体虽然瘦肖,但是身体一直很好,而且就算是平时有些头疼发热,也一样不误朝政。可是,这次崇祯竟一连几天都没有上朝。
朝廷中的文武百官感觉有些不寻常。
而崇祯龙体欠安。却并未招御医进宫。而是召钦天监的正监叫袁一星的觐见,这事就显得更有些不寻常了。
要知道钦天监具有皇家性质,很重要,钦天监的正监大多由皇帝亲自任命。钦天监虽然负责编制历法,但是为皇帝占星问卜却也是重中之重。所以,钦天监虽然官不大,享有很多特权,钦天监官员犯罪要从轻判处。
而皇帝一般召见钦天监大多是有关国家运数的大事。
袁一星不知道崇祯召见他有什么事,袁一星这些日子里有些忧郁。袁一星祖上是唐朝的风水大师袁天罡。后世顶顶有名的推背图就是袁天罡和李淳风写的。
袁一星深得家传观星占卜、相面问卦,对这些极有研究,预测也很是灵验。但是一直以来袁一星都是钦天监的副监,并不是他的本事不如人。而是泄露天机是要遭天谴的。
袁家的星象卦书的开首一页,便是袁天罡写下的一段话:‘命中八斗不满升,强行改命徒无功,我辈只是旁观客,莫剿清水看真龙!’
袁一星明白这个道理,什么事情不要强求。
而崇祯继位之初,袁一星前任的钦天监向崇祯指出。天有客星犯主,不利于君,恐有翻天覆地之变,结果,那人被杀了。
袁一星也夜观天象,发觉那钦天监说的很有道理。而最近,那来犯的客星光华闪烁,竟将主星的光彩夺去了,那主星虽也明亮,但眼见的日渐衰微。袁一星欲要将此事告知崇祯,却又恐自己也身遭不测。算人易,算己难,袁一星不知该怎么办。
而这时,崇祯前来召唤。
到底是什么事呢?虽然都说崇祯病了,可是袁一星卜了一卦,心里已经**不离十了。崇祯是心病,想的是国事!近年来,烽烟四起,国事艰难,既有内忧,又有外患。
袁一星私下里曾偷偷算过国运,得到的结果自是说也不敢说了。
袁一星快步走进寝宫,他发觉崇祯并没有躺在龙榻之上,而是站在那里怔怔的发呆。
秉笔太监王承恩见袁一星到来,赶紧前去禀报。叫命袁一星进内后,王承恩自己出去,悄悄的关上了们。
崇祯看着袁一星,袁一星不敢开口。
等了好一阵,崇祯才将梦里的事情说出来。崇祯问袁一星,这个梦到底主吉还是主凶。
听到这个梦,袁一星并不特别感到惊讶。这个梦的吉凶是显而易见的,那只肥猪代表崇祯,代表大明,被一只老虎吃了,还有什么可吉利的呢?而这个梦正与他不久前卜算大明国运的卦象相吻合。
“梦中之事皆是虚妄,此梦中平。”袁一星心中感叹,凶兆!
听说那梦是中平,崇祯的心有些放下来。
为了冲淡那梦带给自己的忧郁,崇祯得意洋洋的讲到这梦是因为在御花园里,欣赏盛开的李花时所做之梦。袁一星的心中一凛。
袁一星便问道“陛下,如今冬日,御花园里李花竟然开放了么?”
崇祯含笑点头。
大事去矣!袁一星心里道。
袁一星即是袁天罡的后人,知晓推背图。那推背图中有谶曰:‘十八子主神器’。又有‘十八孩儿兑上坐,五洲凌乱李继朱。’一说。
谶言预示,李氏当兴,朱姓的大明要亡了!
而现在御花园的李花盛开,不合时令,更是预示着李氏的兴旺了。
袁一星的心情复杂,该不该把这些告诉当今的皇帝崇祯呢?告诉他又能改变什么呢?
袁一星猛然想起了关于唐代在三世之后,将有女主武王取代其天下的预言。当时的唐太宗想杀尽所有危险的人,他说:“朕杀尽所有疑似者,如何?”袁天罡和李淳风说:“天之所命,王者不死,陛下强施杀戮,只能搭进一些无辜者!而三十年后,其人已老,或许多了几份慈悲心怀,为祸或浅。如陛下幸能杀之,老天再生一更加怨毒之人,届时李姓子孙,无遗类也!”李世民只能叹息作罢。
袁一星的先祖袁天罡尚且如此,说出天之所命,王者不死的道理。现在又能如何呢!
袁一星口中称贺,但也进言道“寒冬之日,本不是花开的时节,请陛下在那颗李树上系一根红绳,以应吉兆。”
见崇祯沉默不语,袁一星便心情沉重的退下了。
那李氏到底是何人呢?推背图上的谶言上有一句是,十八孩儿兑上坐。兑是北方,那姓李的是北方人么?
袁一星不久就知道了。(未完待续。(lw0。))
ps:这一卷新开,下笔很是慎重,以便对整卷做一个规划。慢了一些,请见谅。
………………………………
第一五六章 封赏
朝廷的京官中,最早见到李过的是御史张一清以及锦衣卫的一个千户周素儒。爱玩爱看就来乐文。lw0。这两个人都是内阁首辅周延儒的举荐,他们是前往陕西奉旨封赏河曲之战的有功人员的。
虽然知道崇祯帝龙体欠安,也听说了崇祯帝龙体欠安的原因是那个白虎吃猪的梦。但首辅周延儒一点也没有想到,此行陕西竟与这个梦发生了关系。
其实河曲、府谷的一些事周延儒也有所闻,据说那里的守将飞扬跋扈,甚至杀了不少当地的士绅。
曾有御史弹劾过河曲、府谷的官员私分土地,以及鱼肉乡里,但是三边总督洪承畴与监军卢久明以所言不实,将这件事挡了下来。
周延儒没空理这些小事,与三边衙门冲突更加的犯不上,他更看重的是银子。现在,周延儒已经是内阁首辅了,这已经是明朝最大的官。所以,周延儒没必要去争官,他现在除了培植亲信,便是开始揽财了。
而去陕西奉旨进行封赏河曲之战有功人员的、御史张一清和锦衣卫千户周素儒都是周延儒自己的人。特别是锦衣卫千户周素儒更是首辅周延儒的哥哥。
周延儒之所以派张一清和周素儒前去河曲,目的很明确,钱!
周延儒的想法很简单,也很直接。他的想法就是,不管你有没有功劳,孝敬我就是功劳。而且,周延儒认为收取银两这件事实在不算个事。但凡在明朝官场上混的,都明白这一点。都知道规矩。
但是,这一次,周延儒想错了。倘若河曲大战之前,要是内阁首辅的亲信去了河曲或是府谷,李过委屈求全着也得让他们满意。
但是现在不行,李过现在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