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一只虎-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龀隼醇父銮Ю锞担忝橇礁鎏焯旄盼摇⒈;の遥故切量啵扰浞⒏忝前伞!

    赵大狗和王大棒子见自己李过手下里、是最先拥有千里镜的,大为高兴,这可是荣誉问题。两个人更是被千里镜能将远处的东西、瞬间拉近到眼前而好奇不已,便拿着千里镜东张西望的看个不停。

    柳如是没见过千里镜,抢过赵大狗手中的千里镜,不住的看,啧啧称奇。

    千里镜实际就是单筒的望远镜,千里镜的筒管倒是容易做的很,用青铜打制不难。难就难在千里镜的镜片。

    因为望远镜镜片,是要根据需要的口径把玻璃溶液倒进铸成很厚的圆柱体的模具里,等玻璃溶液冷却后,形成一个厚厚的圆柱体。因为镜片的要求很高,不像玻璃,只要平整、量产就可以了。镜片中不能有杂质,不能有气泡,那样会影响清晰度。所以,这一批上百个玻璃坯子只有十几个合格。

    接下来就要磨制,磨制的机器宋应星已经做主来了,叫打磨机。可是打磨机的性能并不稳定,忽慢忽快的,打磨刀剑还可以,精工细磨还是不行。所以,磨坏了几个玻璃坯子之后,剩下的一些玻璃坯子是用手工来磨制的。这就很费功夫了。

    好在铁杵磨成针,到底将这十几块玻璃坯子磨好了。工匠们也有了制作的经验。

    玻璃坯磨制成凹透镜和凸透镜,一凹一凸是一对。安装倒是容易,将凹凸镜片分别放在镜筒的两端。靠近眼睛的一端是凹透镜,外面一端放凸透镜。这些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李过并不准备卖千里镜,他只是暂时能给参领级别的将领们配上就可以了,毕竟这东西李过是要用在军事上的,而不是商业。因为千里镜此时极为少见,只有一些海船上有,绝大多数的明军根本没有这东西。

    所以,李过现在只是等着多做出些玻璃和镜子来,他好将这东西运往南京府和京城,去发卖,去挣钱。

    李过决定亲自去卖。

    最开始,李过只是决定带着聂心、罗虎、赵大狗和王大棒子,并不准备带着柳如是和塔琳娜一起买玻璃,他嫌不方便。

    “你们两个就不要去了,一路风尘仆仆的,是很不容易的。”李过对着柳如是和塔琳娜说。

    “不行,我偏去,我不怕辛苦,难道你忘了我只身孤影的从南京府来找你了?”柳如是才不干呢,柳如是虽不如黄秀泼辣,却也特立独行,认定了什么事绝不放松。好容易有了外出的机会,哪能不去呢。

    “柳姐姐去我也去。”塔琳娜当然也要去。

    “你不行,你不能去。”李过对塔琳娜说。

    “为什么我不能去。”塔琳娜的嘴已经撅了起来。

    “你不知道,不是我不想带你去。内地对于葡萄牙人有很多的限制,特别是葡萄牙的女人更不欢迎。”李过说道。

    塔琳娜的眼神幽怨,小嘴噘得老高。

    柳如是笑道“就带她去吧,正好我还有个伴。平时我们也不出去,出去的时候头上罩个面纱不就行了!”

    “就是,堂堂的李大将军这点事都办不成?”塔琳娜数落着李过。

    李过看着这两个捣蛋鬼,不觉发笑“好,这几天你们就准备准备,等货物备齐了,咱们就出发。”

    听了李过的话,二女不觉欢喜雀跃了起来。并且忙不迭的早早的准备起来,等着出发。(未完待续。。)

    。。。
………………………………

第二百五十章 涂绍煃的到来

    李过正在筹划着去挣钱,早有人来报,广西安抚使涂绍煃来了。李过一拍脑袋,这段时间因为忙,有些慢待涂绍煃了。不过听在南宁府的黄秀说,他们把涂绍煃忽悠的不错。

    李过赶紧准备迎接涂绍煃。

    涂绍煃来干什么?其实涂绍煃这段时间是很矛盾的。

    李过最开始到达广西,涂绍煃就因为爱才而重用李过,又因为自己的老母病故,一直准备丁忧,也就是回家守孝。所以,涂绍煃在任上只是挂名,时刻希望有人来接替他。涂绍煃也几次向朝廷上奏,举荐李过接替他的职位。

    李过的才能如同涂绍煃的预期一样,军事上能征善战。行政上,李过管理的军屯虽然也有越权违制之举,但从地方上来看,百姓安居乐业,倒也功大于过。

    只不过李过的军队的将领也好,辖下控制军&无&错&屯的官员也好,都是李过自行委任,和朝廷没有一点关系。涂绍煃也曾问李过,是否上奏朝廷,对他的手下封赏,李过不置可否,并没有当回事。而包括李过的士兵在内,只认同李过的封赏,而不认大明的。这很令涂绍煃担忧!

    涂绍煃虽然日夜盼着回家守孝,但是朝廷既不派人来,他也无可奈何,只能留在任上。不过在其任,要谋其位,总不能事事不理吧?所以,他现在很担心。

    涂绍煃认为,李过这个人是有才能的!用的好了,可以安邦定国。但要是用不好呢?事情可就难说了。

    所以。涂绍煃特意从南宁赶来,既要给与李过安抚,又要适时的提出警醒。

    对于涂绍煃的到来。李过给与了热情的欢迎。

    说句实话,李过能在广西站稳脚跟,离不开涂绍煃的大力支持。甚至,随着李过各方面实力的扩大,整个广西的军政大权已经牢牢的掌握在李过的手中了。现在广西境内的大小事情,基本上都是李过在执行。这是李过最为感激涂绍煃的地方。

    加上涂绍煃这个人并不是糊涂官,做官也不贪得无厌。虽然也收一些财物,但那都是一些节敬、年敬之类的、下属们的孝敬。但这都是当时明朝官员们必不可少的,因为按照当时的工资待遇。光靠当官的薪资是活不下去的。涂绍煃虽然比不上清官海瑞,倒也算是正直。这也是李过所敬佩的。

    而且,涂绍煃这个人对大明朝是很忠心的,这反而让李过敬重。尽管在李过看来那是愚忠。但这样的人是比那些见风使舵的汉奸要强得多。

    因为李过在各处设置了驿站。所以,涂绍煃到来的消息很早就知道了。于是,李过亲自出迎十八里,率领着北海的大小官员出去迎接。

    李过和涂绍煃寒暄了几句之后,将涂绍煃迎进了北海自己的府邸。

    “大人一路鞍马劳顿,辛苦了,快请,快请。我本意去南宁府。可一来事情很多,二来有些东西您亲眼看看才好。”李过说着。将涂绍煃让到了北海的府邸里。

    招待自然是丰盛,但凡这里有的,李过绝不吝啬。一会的功夫,各式菜肴摆满了桌子。李过陪着涂绍煃,频频的倒酒。

    三杯酒下肚,涂绍煃开口说了话“补之,这两年来,你的人马驻守广西全境,参与地方上的治理,百姓安居乐业,实在是一件大好事。”

    李过微笑要摇头“这是大人治下有方。”李过说的这话很巧,说涂绍煃治下有方,就是说自己一直是在涂绍煃的治喇下。

    “另外,你率军征讨海外,战无不胜,生命内外,扬我国威,实在是长了我大明的志气。”涂绍煃又是一阵夸赞。

    “李过但能有些寸进,皆是大人的抬爱,如果没有大人一直以来的全力支持,又怎么有我李过的半点进步,又怎么可能打得了胜仗呢?”这一点上李过并没有说假话。因为现在尽管李过的实力雄厚,但是若没有涂绍煃的力排众议的支持,李过的各个计划都会受到大的掣肘。

    “但是有一点,补之你切切不可忘记!那就是不可因为自己的战功而忘乎所以,更不可忘记自己乃是大明的官员,也更不能忘记当今圣上的恩典!”涂绍煃说的义正言辞。

    听了涂绍煃的话,李过不禁笑了,涂绍煃的心思他摸得一清二楚的,所以,李过说道到“尽忠职守乃我辈的本分,我知道大人对我担心的是什么,大人是见到我李过现在兵强马壮了,担心我有叛逆不臣之心。请大人把心放到肚子里,我李过誓死忠于国家!”

    “好好好!我要的就是你这话。”涂绍煃捋着胡须,心情顿时舒爽起来。

    其实这话涂绍煃以前也都讲过,但涂绍煃一直没听懂李过的意思。李过说的是效忠国家,并没说过要效忠大明。国家和大明是两个概念。

    “我也知道,你这些年来一直受到排挤,其实以你的功劳只做个知府实在是委屈你了!但俗话说的好,真金不怕火炼!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涂绍煃安抚起了李过。

    李过心不在焉的直点头“大人所言甚是有道理!”

    看着李过的样子很谦虚,涂绍煃很是满意“我已经上奏朝廷了,荐举你接替我的位置,如果朝廷不允,我也尽力让你正式署理按察使的职位,这个位置只有你可以做的。”

    “多谢大人!在下何德何能,得大人如此抬爱,以后我定会对大人言听计从!”李过站起了身。其实李过此时已经不在乎这个了,现在李过已经掌控了广西,名分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了。李过之所以没反,是时机不成熟。

    “嗯!”涂绍煃满意笑了。这下他的心终于能安稳下了许多,他到北海来的目的也达到了。

    但李过随即说出来的话又让涂绍煃有些担忧起来。

    “其实大人不来,我也要去见大人的,因为我要出去走走。”李过说。

    “去哪里啊?安南又叛乱了?”涂绍煃问。

    “不是,我是想到中原走一走!”李过回答。

    “哎呀,我说补之,好好的你去中原干什么,不能去,要知道你这是擅离职守!”涂绍煃发起急来。

    “大人啊!不去不行啊,我得挣两个小钱啊!”李过解释道。

    涂绍煃虽然不满意,但是一边听,一边点头,因为李过说的很有道理。现在李过人多,饷银是个大问题,军队要是不发饷银,那还了得,不都得反了?

    到了最后,涂绍煃叹了口气“好吧,你且试试看,不过不可在外待久了,更不可暴露自己的身份,要知道朝廷现在对你的事纷争很多,可不要给了别人口舌!”(未完待续……)

    。。。
………………………………

出门在外,求张月票!

昨天公司突然有事,出差。

    这他娘的把我气的,因为实在是想爆更一下,求月票的!

    可是没办法,毕竟咱是一个小小的打工仔,挣得钱少,干的活多。

    所以,今天看到‘微风细雨’投了一张月票,真的是万分的感激,多谢了。

    在这里还是要求一求,看哪位朋友有月票,看小的写的文还有一点进步,就投一张吧。

    谢谢了。(未完待续)

    。。。

    。。。
………………………………

第二百五十一章 朝廷的疑惑

    涂绍煃说的不错,对于李过对外的一些军事行动,不但广西安抚使涂绍煃处于矛盾之中,就是连朝廷和崇祯、对李过的作法以及处置也都处在矛盾之中。涂绍煃不放心的规劝李过的时候,朝廷里正发起了一场争论。

    以李过现在广西太平府的身份来讲,李过是没有资格出境作战的。但朝廷上下已经清楚、并默许了李过代理广西按察使,署理广西军务的事。所以,从职责来讲,李过擅自出兵是错误的,是有罪责的。不过,李过却是连战连胜,且不说李过的人气威望如何的高,便是崇祯自己也对李过的战功高兴。

    北方的山海关外,皇太极的建州女真咄咄逼人,宣大一带,满人不时的入关抢了,守军却束手无策。这与广西的李过越界杀敌,战无不胜有着明显的对比。使得李过一个小小的知府、在朝廷中的名气很高。

    只不过朝廷的大臣们,对李过褒贬不一。

    最为反感李过的是当时的首辅温体仁。

    原来的首辅周延儒在与温体仁的争斗中,落了下风。崇祯六年,周延儒被温体仁排挤。六月,周延儒托病还乡,温体仁当上了首辅。

    民间有民谣说“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内阁翻成妓馆,乌龟王八篾片,总是遭瘟。”

    “总是遭瘟。”说的就是温体仁,民谣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整个朝廷已经被温体仁把持。弄得乌烟瘴气了。

    而正因为如此,在《奸臣传》中,温体仁与周延儒一起被列入。“。。。。。。然小人世所恒有。不容概被以奸名。必其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祏、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者,始加以恶名而不敢辞。。。。。。。而周延儒、温体仁怀私植党,误国覆邦。”

    可见温体仁与周延儒的贪赃枉法对大明的覆灭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温体仁现在是内阁首辅,自然是知道李过在广西的之事。

    他倒是并不在乎李过有没有功劳,他只是生气李过不知礼仪,温体仁眼里的礼仪就是银子。因为温体仁已经听说,李过对南京府六部的官员、以及镇守太监多有馈赠。馈赠的银子不是少数。

    这件事才是温体仁对李过最为痛恨之处。殊不知,李过是为了买枪买炮才那样做的。

    但温体仁不理那些。因为温体仁也听说了,说是李过在征讨安南等一系列的战斗中,缴获甚多,金银财宝不计其数。温体仁的贪念马上就上来了。

    温体仁最开始也曾暗示过涂绍煃和李过。意思就是只要你们拿银子,我就封你们的官。温体仁以为,涂绍煃屡屡保奏李过,定然受了李过大大的好处,所以把涂绍煃当成李过的同伙。其实涂绍煃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为人还算正直,但说涂绍煃现在是李过的同伙,却有些冤枉他了,涂绍煃对李过。只是爱才。

    所以,有一次涂绍煃把温体仁的意思当李过一说,李过哈哈大笑“大人。且不说我自己有无过错!但让我给遭瘟的王八送银子,不是打我的脸么?”

    涂绍煃对温体仁的劣迹也有不满,听李过如此说,心中也是高兴,赞道“补之性子虽直,人却忠厚。”

    谁知。这话不知怎的传到了温体仁的耳朵里,从此。温体仁恨透了李过和涂绍煃。

    而这一天,崇祯召集朝臣议事,所议之事正是后金攻掠宣大的事,以及彰表抵抗中的一些志士。

    此时正值崇祯七年,后金汗皇太极为了彻底统一塞外蒙古,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可此时草原地区已经没什么抵抗力量了,皇太极便以明边将扰其境、杀其民、匿逃人为名,命后金军兵分四路围宣府,掠大同,攻陷得胜堡,杀入灵邱。灵邱知县蒋秉采募兵坚守,守备世奇,把总陈彦武、马如豸,典史张标,教谕路登甫,并战死。城破后,知县蒋秉采自缢死,其家合门殉之。远近震惊。

    灵邱知县蒋秉采官职虽小,但勇于对抗后金,理应表彰。崇祯便令众臣一定谥号。想着关外后金屡屡侵扰,崇祯不觉叹道“建奴该死,可惜满朝上下竟无一人有破虏之策!”

    御史吴履中一向清正,便说道“皇上,广西太平府知府李过,素来知兵,先是在山陕一带以弱旅击败后金建奴,现今又频频出战,克安南全境,占马六海峡,扬我国威,振奋大明!不如将他调任宣大一带,统兵辖民,为国效力。”

    崇祯听闻后,沉默不语。

    御史吴履中这话将李过抬得很高,调任宣大一带,统兵辖民的官只有一个,宣大总督。

    但抬高了李过,却是温体仁不愿意看到的。于是,温体仁向身边的吏部尚书同乡闵洪学使了使眼色。

    吏部尚书闵洪学本是温体仁抬举起来的,如何不知温体仁的意思,便开口反驳御史吴履中“不妥,大大的不妥。那李过虽然屡屡获胜,但是其所平定之处,所用官员却并非我朝廷的官员,乃是李过私自任命,此举实属包藏祸心。据闻,李过手下一干人等人人都以李过唯命是从,只知有李过,不知有朝廷!而那广西安抚使涂绍煃昏庸无能,反而不时为李过所蒙蔽。依我之意,将李过和涂绍煃拿了,一同进京问罪!”

    御史吴履中义愤填膺“我看你是嫉贤妒能!那李过现在兵强马壮,谁人能拿的了他?要拿他,你去拿!”

    “我忠心为国,我去也无不可,但我堂堂大明,只需一道旨意,那李过敢不束手就擒?”吏部尚书闵洪学也吼道。

    结果,两派大臣在朝堂上争吵起来。

    崇祯本来就犹豫不定,他此时并没有治罪于李过的想法,只是提拔李过将他调到宣大,崇祯还是有些不肯。对于李过的猜忌,崇祯的念头一直没断过。

    所以,对李过以及涂绍煃的奖惩不去再提,奖赏非崇祯所愿,责罚更是谈不上,本来中原一带农民军四起,可不要把李过逼反了。

    李过虽然暂时还不知道朝堂上的事,但李过也知道崇祯对他的猜忌。爱咋的咋的,老子去挣钱去了!这是李过现在最真实的想法。

    李过此刻却在生气,不是对明廷。

    因为李过北海的玻璃和镜子,已经运到了连接长江水道,正等着漕帮的人来运输,可是已经离预定的时间都过去了三天,漕帮的人还没到。

    李过不住的骂?尼玛的!咋还不来船呢?(未完待续)

    。。。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波折

    漕帮的帮主曹正终于赶来了,只不过样子很是凄惨,嘴也肿了,眼睛也青了。{3w。而且曹正身边只有十几个人,没有带船来,走路还一拐一拐的。

    看到曹正这个样子,李过也没了火气“怎么回事?船呢?”

    曹正的眼泪在眼窝里转“被打的!”

    其实,当时漕帮也就是个小帮,也就是在官府的夹缝里、帮着运点粮,因为防止被人欺负才形成的一个帮派,要说有多大实力那都是扯淡。而且,漕帮的势力范围也就在南京到北京这段距离,其它地方根本没有,就算是北京这段距离也是四处点头哈腰的讨生活,不容易。

    就像是这次,曹正就是在洞庭湖一带被人打的。洞庭湖原本就有水盗出没,这两年冒出了个绰号翻江龙的水匪,倒也有几分本事,闹腾着竟集结了数千水盗霸占了洞庭湖,横行霸道,不可一世。过往的船只或是被扣留,或是被打劫。明军本来就不注重水师,对翻江龙毫无办法。

    曹正很是倒霉,收到到李过的召唤,带着几十条船前来迎接李过,地点仍然是桂林东面,湘江的上游。可是船行到了洞庭湖,坏了,遇见了翻江龙的人。

    翻江龙的人二话不说,直接就把曹正一伙连人带船都拿下了。

    曹正还跟人解释“各位老大,我这是有公干,请行个方便。”

    “管你他娘的公干母干!到这里全没用,看你们都是水手。就不杀你们了,入伙得了。”翻江龙一个喽啰说道。

    “各位老大,我这是去广西去接李过将军有要事。不然这样。我们留下买路钱,你们放我们走还不行么?”曹正哀求着。

    那个喽啰一点头“哦,有银子啊,早说啊,快拿出来!”

    曹正赶紧拿出银子,满心以为花钱消灾,这帮人会放了自己。没想到这些人拿了银子还是逼曹正等人入伙。

    曹正还跟人讲道理“各位老大。这就是你们不对了啊!各行各业都有道儿,这不是把我们往绝路上逼么?”

    “啪!”一个大嘴巴扇了过来,打的曹正冷眉冷眼的。

    “你怎么打人呢?”曹正的火气也上涌。犟了几句嘴,被一顿胖揍。

    结果,两方面一开打,曹正势单力薄。人家人多势众。曹正一看,跑吧!幸好,离岸边近,曹正逃了出来,可是船也没了,人也只有十几个了。

    “他奶奶的!”李过气的大骂!“狗日的这帮水盗,搞到老子头上了!干了他!”

    打不打这些人?打!一定要把这些人打掉,因为这涉及到以后的内河交通问题。李过原本着借助漕帮的力量控制内河水域的计划失败。所以,李过决定自己来控制。

    不过。现在打人数太少,李过这次只是带着三百人运送玻璃,根本没想打仗。所以,李过紧急调令,命令驻扎在广东澳门一带的刘体纯,把他手下的郑铣派过来。

    自从后里朝王子郑铣救了李过的命,李过已经将郑铣当成了自己人,所以,原有郑铣率领的一万驻扎在广东的后里兵早已经拆散开来,融到了李过的部队里。

    这次,李过命令郑铣率领广东两万人中的一万人,后里兵所占的比例已经不多了。士兵们都配备了火器,实力很强。

    李过命令郑铣火速赶往湘江上游永州,与李过汇合。

    等了二十多天,郑铣终于带着人风尘仆仆的赶到了。

    李过将郑铣和曹正叫到了跟前。

    “郑铣,我现在决定成立一支内河军,就以你带来的一万人作为基础,你来统领。”李过吩咐。

    郑铣跪下领命。

    然后,李过转向了曹正。“曹正,你现在也看到了,现在各处地方不靖,水路也不得安宁,你们漕帮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了。我现在要整顿内河,你愿不愿意来?当郑铣的副手?至少不受气。”

    曹正看着李过的人马强壮,想了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