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吕布之戟指中原-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思量间,一个名字便毫无征兆地出现在曹操的脑海中——曹纯。

    “报!”一虎卫军亲兵惊慌地奔至曹操眼前伏地呼道。

    “夜已深,尚有何事惊慌?”曹操收敛心神,把眉头一皱,对着亲兵喝道。

    “丞相,吕军攻我濮阳,曹纯率军从濮阳败回,现已到府前,求见丞相!”

    “啊!濮阳已失?”曹操两眼一黑,心跳不止:濮阳乃兵家必争之地,我命曹纯坚守,是因他征战经验丰富,身边又多身手敏捷的虎豹骑将领,想不到,想不到竟然如此快便被吕布攻陷,曹纯呀曹纯,你怎么就守不住我的濮阳城呢?

    曹纯败回许昌,曹操会如何对待他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第四十八回 失濮阳曹操心慌

    第四十九回曹孟德以曲明志

    不一刻,一个满头大汗顶盔贯甲的将军奔了进来,见到曹操后一言不发,整个身体俯伏于地呼道:“丞相!吾罪该万死失了濮阳,望丞相降罪!”

    默言不语的曹操见到曹纯刚想发怒,却忽地忍住将到口边的骂语,因为他见到了一支箭,一支羽箭,一支插入曹纯后背臂膀上的那支被鲜血染红了的羽箭。

    伏于地上的曹纯抬超头来,便见到一双关切的眼睛望着自己,那是一双仿若能穿透人心的双眼。

    曹纯的脑海里面又现出从濮阳城中逃脱的一幕:

    原来濮阳城门内与张辽对垒的曹纯见到张辽威风凛凛杀到,心下已然大惧,却咬起牙关,正要上前死战。

    “将军快走,张辽势猛,我军已败!”

    “快走吧,将军!”

    “放下吊桥!”

    “打开城门,护卫将军出城!”身边的数员近卫亲兵死死扯过曹纯战马的缰绳向城门处拉去。

    “你们想干什么?是要反了吗!”曹纯高声呼喝,手中枪却是不敢向下刺去,只因他自己心中也是明白,身边的亲兵皆是一片好心为他着想,自己又怎么战得过张辽手中的青龙钩镰刀呢?

    “咻咻咻咻……”弦声不断从城中响起,无数马蹄声踏地而来,于城中的青石地砖上响起,尤如无数乐曲同时演奏起来,同一时间内曹兵城楼上、箭楼上的弓箭手纷纷中箭,箭楼上有一神箭手倚着栏杆想向下发箭时被一箭穿头而过,整个人惨叫着从高高的箭楼上跌将下来,撞中地上的数个曹兵发出更大的惊恐叫声。

    曹纯手下亲兵齐声发喊想堵住城门,却哪能如愿?面前这个煞星乃杀人如麻的张辽,手中一柄青龙钩镰刀青光闪动之下,曹兵纷纷伏地而亡。

    推开厚重的城门,外面便是一片新天地,这里有无尽的可能性,这里还有卷土重来的希望,呼吸了一口城门外新鲜空气的曹纯这样想到。

    “咻!”一支羽箭发出清啸之声从后飞向曹纯。

    “呀!”曹纯只觉后膀一痛,一支羽箭已经结结实实地插入自己的身体之中,后膀的剧烈痛楚令曹纯不由自主地纵马向前狂奔,身后只有十数骑亲信随曹纯向前夺命奔逃,以极快的速度消失于旷野之中。身后,是吕军无数喊杀声和欢呼声。。。。。。

    脑袋中的影像一晃而逝,曹纯又回到了现实之中。

    “谁人夺我濮阳?”曹操看着曹纯不断战抖的身体,沉声喝道。

    “张辽!”曹纯轻答一声,低下头来不敢抬头再望曹操。

    “啊?是他,真不该留下此人!此人该杀,该杀呀!”曹操怒得用力一拍旁边耸立着的宫厥大圆柱,双眼冒出火花。

    怒气冲天的曹操一言不发,胸膛不停上下起伏。

    “丞相,我。。。。。。”曹纯正要说话,却听得有近卫亲兵上前禀报军情。

    “报,丞相!吕军大将高顺率军进攻黎阳,望丞相定夺!”

    “啊!”曹操心下烦忧,对着曹纯用力瞪了一眼,把手一扬道:“下去吧!好好养伤!”

    曹操一人立于堂前久久思索,良久,呼左右从人,命侍从连夜通报众谋士明早到丞相府议事。

    次日,闻得曹操传唤,一众谋士纷纷从府中赶往丞相府,最早赶到的乃是一个身长八尺,貌伟而庄,眉宇间有霸气的人,此人抚着三络长须,天未亮便向丞相府信步踱去。

    这人正是贾诩。

    入得府门,隔着玲珑的镂空楠木门棂,便听得一道道乐曲从门内奏起,更有歌伎清脆悠长的歌声传出: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负揜被裘,似非恒人。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沈吟不决,遂上升天。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正而不谲,辞赋依因。经传所过,西来所传。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站在门口的贾诩并不急于入屋,而是立于门口抚须侧耳细听,这一唱三叹的调子,借道路的艰难,表达了人生艰难的感慨。听得曹操作此乐令歌女弹唱,虚构这样一种艰难跋涉、困顿山谷、独坐无侣、心中烦苦的遭遇,贾诩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听得有点心醉的贾诩心道:在常人的目光中,曹操要么是一个奸诈险恶的野心家,要么是一个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英雄。但从曹操自己来说,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当他从汉末的动乱中突拔而起时,只是在与各支政治和军事力量的激烈冲突中,有进无退,不击溃敌手便无以自存,在这个过程中,是充满了艰辛、充满了危险的。就在曹操写这诗前不久,还发生过汉献帝伏皇后与父亲伏完谋杀他的事件,皇帝本人,恐怕也牵涉在内。这种危机四伏、如履薄冰的环境,难免令他产生一旦失足的忧虑吧。

    悠扬的歌声又自屋内传出: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贾诩喃喃自语,心念一动:曹公的理想永远高于现实,任何已经得到的东西都不能满足曹公的心理需要。甚至,愈是功业辉煌的人物,愈是容易感觉到个人不过是历史实现其自身目的的工具,感觉到个人本质上的渺小。一个人拿他的生命做成了伟大的事业,而这事业归根结蒂是与生命本身相分离的。在这个境地上,曹公会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孤独。

    曹操以曲明志,贾诩这个鬼谋之士能否为其解忧?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第四十九回 曹孟德以曲明志

    第五十回鬼谋之士献良策

    “文和,汝已立于门外多时矣,何不入而共饮?”一把粗重沙哑的嗓音从门内传出。

    “是,丞相!”贾诩答应一声便入得屋来,只见屋角两边分放着两只鱼形青铜香炉,青铜香炉表面泛出暗哑的光泽,香炉上方焚香,丝丝缕缕的青烟从大张的鱼嘴中袅袅升空又轻轻弥散,香味清醇甘美。

    闻到这种香味的贾诩感到毫无腥臭及一丝杂味,完全如蜜般甘凉而生津理气,可直升大脑百会穴,再循冲脉下至丹田,再由会阴回升到百会,而口中的津液甜美,香柔自然顺咽下到十二重咽道之中。

    宽大的厅堂正中置一长形躺椅,此刻的曹操就轻轻睡在椅上,脑袋枕在一个年约十六的年轻侍女大腿之上,闭上双目在轻轻随乐曲打着拍子。

    长椅左首处有一妙龄女子在鱼形青铜香炉旁抚琴弹奏,右首处便是一歌女在引颈高歌,三女子皆长得秀色可餐,美艳而不可方物。

    待贾诩入得堂来从旁落座,曹操方缓缓从侍女的大腿上坐起,咪着一双细长的眼睛向贾诩望去。

    四目对视,映入贾诩眼帘的是一双布满了血丝的眼睛,贾诩一惊:“丞相,汝一夜未睡?”

    用两手在座上撑起身体的曹操缓缓点了点头,坐在旁的侍女急忙上前搀扶,曹操把手轻挥,示意其离开。侍女会意,向曹操作了一个揖,便转身快步走向后堂,其余两个妙龄女子也同时收拾好乐器作个揖,退向后堂。

    “文和,吾昨夜一夜未睡,自巨鹿一战后真是烦忧不断,郭嘉病亡,吾失一臂。夏侯渊追击袁尚未有消息,现闻得马超联同韩遂起二十万西凉大军杀向许都,现已越过潼关,穿过洛水。又有吕布夺我濮阳,攻我黎阳,最后定然是图我兖州。我军新败,如何能敌东西两面同时发起的攻势?”曹操见到贾诩便如同倒豆子一般噼里啪啦地将心中烦忧不断叙述出来,说完后曹操长长舒了一口气,盯着贾诩看他如何回答。

    一直在细心倾听曹操诉说烦恼的贾诩轻抚长须,双目微闭,脸色庄重,不发一言,似有所思。

    “文和,黎阳守将刘延是员文官,又有邺城张燕在旁滋扰,如被高顺攻击,定难保全。兖州现由张绣把守,恐不敌吕布虎狼之师,我想命夏侯惇挥军前去支援兖州,又担心不敌吕布的骑军,将我军长途之师击溃,汝有何良策?”停了一停,见到贾诩不发一言,曹操又接着讲出自己的想法。

    思之良久,贾诩双眼睁大,对着曹操说出了一番话,令曹操心花怒放。

    “丞相,我军经巨鹿一役二十万军兵殆尽,如若再战必对军心不利。以吾思之,不若趁如今刘表病重,其子刘琮弱小无能,攻其荆州。荆州上下闻我之威定必震慑,我等再从中施行反间之计,策反刘表身边爱将蔡瑁、张允,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得荆州。故此,我认为救兖州反不如攻荆州!”贾诩在厅中侃侃而谈道。

    听了贾诩之言,曹操心下一喜,脸上却仍是不动声色皱着眉头道:“唉,此法虽好,但那马超誓言要报父仇,现今联同韩遂杀向许昌,如许昌有失,我便丢尽脸面,恐无法面对天下诸侯矣!”

    “吾闻那韩遂乃大汉征西将军,与丞相是旧交,丞相何须担忧?”贾诩双眉一锁,望着曹操脸上似笑非笑。

    “哦,我与韩遂以前虽相识但交情不深,如今分开太久,彼此都不会存在什么友情了!”曹操把手向头上一扬,有点不耐烦地说道。

    “丞相,何用交情深厚?我有一计可令马超怀疑韩遂之心!”贾诩不受曹操的神情影响,依然望着曹操坚定地说。

    “哦?你快说来!”曹操眉头一动,脑袋转向贾诩方向急问道。

    “马超与韩遂的西凉大军杀来时,丞相可修书一封送至韩遂处,书信内容作多处涂抹便可,此乃反间之计。如若韩遂亲自出战则可与其于敌阵处相谈,性子雄烈如马超,必起疑,两人定会生出矛盾,敌军可破也!”贾诩轻启薄薄的嘴唇,便道出一条毒计。

    “唔,果是一条反间毒计!”曹操听了轻轻叹道,其实他心内已然大喜,可是他的脸上依旧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又缓缓问道:“文和此计虽妙,然吕布虎狼之师若夺我城池,攻吾许昌,便又如何应对?”

    听完曹操之言,贾诩脸上露出微微笑意,只微笑不语。

    “文和,若吕布攻吾许昌,则如何?”曹操依旧一副愁容,接着追问道。

    贾诩显然已经陷入了思考之中,双眉之间显出王霸之气,曹操见了暗自赞叹:去了一个郭奉孝,我还有一个贾文和。贾诩足智多谋运筹帷幄,能决胜于千里之外,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呀!行军之间,在任何事情上,贾诩都表现出自己并不知道多少的样子,每每相问皆不作声,这绝对是令人赞叹的姿态。他心里面明白,表面上却是一副谦然不明的样子,明于事理之人,皆知世事繁杂,必然慎于言辞,人不问,已不答,是为智者也!

    “丞相尚有一枚棋子可用!”贾诩思之良久,忽地说道。

    “哦?棋子!”曹操心下一楞,昂头向天思之,但却毫无头绪。

    “貂蝉!”贾诩用力地说出一个人名。

    “棋子?貂蝉?”曹操的脑海内马上现出一个绝世美人的娇美模样,心内思绪万千于脑际飘飞。

    两人正交头接耳间,便听得门口人声沸腾,数人于门口互相见礼问话之声传了进来,却是荀攸、程昱、刘晔、戏志才、崔琰。。。。。。等等一众谋士听得丞相召集,皆于此时聚在相府门口,一同进门。

    “哈哈哈哈。。。。。。”一声长笑从厅内传出,众人听了皆一愣:丞相不是心生烦忧,要我等出谋划策,为何却听见他发出如此爽朗的笑声?

    众谋士皆不明曹操为何发笑?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第五十回 鬼谋之士献良策

    第五十一回黎阳城孤立无援

    “你们都入来吧!”曹操听了贾诩之言,心下大喜,高声唤众人入内。

    众谋士纷纷入内见礼,共商当今天下大势。

    正在曹操商议天下大势之际,战斗的号角却从未停息过,吕布此时已经同时分兵向黎阳城和兖州城发起了攻击。

    黎阳城,太守府中。

    “太守,高顺率军已经连续攻击我军城池两天了!”副将李堪一脸焦燥,在一旁对着刘延急道。

    刘延坐在厅正中的太师椅上,两眼望着天花板,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实则心里面不知有多么焦虑。

    如若将人生比作是一场牌局,那么抓到一副什么样的牌绝对是人生关键的第一步。抓到好牌不一定就会赢,而抓到一手烂牌也未必会输,最重要的是打牌人的心态是怎么样的,抓到了烂牌要怎么打?

    今时今日的刘延绝对是抓到了一副烂牌了,因巨鹿之战曹操志得意满,以为必定能战胜吕布,抽调了黎阳城的主将张郃、李通等将前往巨鹿战场,满打满算可以如对付袁绍一般将吕布击败,然后率军围攻邺城,一举灭了吕布的黑山大军。故此黎阳城中并无主将,只得文官刘延和几员副将坚守,城中原有三万士兵也抽调了一半人上巨鹿战场,如今只有一万余人留守黎阳。

    除了急急令人向许昌告急之外,刘延别无他法,他自己告诉自己一定要保持镇定,如若自己都无法镇定,则整个城中的士兵皆会军心大乱。

    “援军呀,援军何时才会到来呀?”李堪身披战甲,一手抚着腰间佩剑一手向上摊开,无奈地挥动着。

    “应很快便会到的!”刘延一脸沉着地说道,双手拿起放在案上的茶杯,提起杯盖,轻轻凑到鼻尖闻了一口,脸上溢出笑意,但心内却是苦不堪言:丞相呀丞相,我已命人连下两次急报,汝皆不作回复,如今高顺攻击甚猛,连续两日攻打城池,听城中守城士兵说高顺所率之军个个英勇无惧,屡屡攀上城楼,只因我军顽强抵抗,以居高临下之势方将其击退,只不知我曹军士兵还能坚持多久?

    “太守,听闻高顺所率之军乃从吕布军中抽出之强手,号称陷阵营,营中好手如云,个个悍不畏死,昨日便有两员悍勇敌兵以敏捷身手攀上城墙,以一敌百,连杀我城楼上数十员士兵,当时我正在城楼之上。。。。。。”说到此处,李堪嗓子好像被什么东西一下子睹住了,昨日的情景尚历历在目:

    轰轰的战鼓已经擂响,吕军一大早便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头来,黑压压地涌将上来,旌旗招展而前,一面大大的“高”字大旗在一骑战马上由一名高大的执旗手握着纵马而前。

    当先一将,乌黑的头盔衬上灰色的战袍,骑在一匹灰色的战马上,脸上神色平静,一点也不起眼,只有手中轻执的大铁枪会引起城上众曹兵的注意。那是一支比普通长枪更长三十余厘米的一柄长枪,枪尖长且尖,衬着那一抹红缨在日光下散发出一点点闪光。

    这员将正是吕军大将高顺,高顺奔到城前弩箭射程之外,把手中长枪轻轻高举过头呼道:“我陷阵营何在?”

    “在!”高顺身后的魁梧大汉个个发出震耳欲聋的应答声,一同发足向城楼上冲去。

    数百个吕兵以四人一组抬起云梯便向城墙处冲去,完全无视城上的弩箭。护城河因为夏季的原因而水位极浅,发挥不了应有的护城作用。

    经历了城上的檑木炮石的击打后,终有十数条云梯搭上城楼上,吕军士兵从云梯上涌将上去,只听得云梯吱吱的发出踏步声。

    李堪当时正处于城楼上急命众兵发箭,却想不到有两员吕军士兵抢上城来,挥动手中砍刀便劈向城上的曹兵。

    数员曹兵心慌之下被跳上城楼的两人接连捅翻,惊呼不已。李堪见状急呼弓箭手射住,却遭二人挥刀拨挡,杀入城楼的楼道内,众曹兵一涌而上,枪挑刀砍,两人身受重创血染衣甲却仍然背靠着背在死战。。。。。。

    “幸好我军弓箭手死命发射弩箭,将从云梯爬上支援的敌军射退,击断其云梯,两人无人支援,又无路可退,方死于我军乱箭之下。如若被其得手,今日我两人皆不能安坐于此处矣!”李堪以手抹汗,仿佛事情刚刚发生在此处一般。

    “啊?高顺军如此厉害?”刘延心下一惊,脸上现出无法抑制的恐慌,手中茶杯在手上荡了一下,杯中热茶登时倾泻,将刘延的手烫了一下。

    “啊!”刘延被热茶烫了一下,痛得忍不住高声呼出声来。

    “太守,你无事吧?”李堪关切地望向刘延处。

    “哦,没事,我没事,哈哈哈,只是热茶太热了!”刘延强自压下恐慌的心情,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唉,救兵如救火呀!丞相的救兵不知何时方来,望太守再多催一催!”李堪心焦如焚地道,坐立不安的李堪转动了一下身体又道:“听闻张燕已从邺城处出兵,协助高顺攻我黎阳,汝可知此事?”

    “咣啷!”一声,刘延握在手中的茶杯竟然跌落地上,化作一堆碎片,热水飞溅而出,将刘延的衣袍溅湿了一大片。

    “啊,呀呀!”刘延不断用双手捉住衣服下摆抖动着衣袍,心下也发出阵阵战抖,正好用双手抖衣这个动作来作出掩饰。

    “太守,敌军攻城甚急,我便去协助守城!”

    急急望了刘延一眼的李堪向刘延拱拱手,便告辞而去,他要急着出去守城,因为高顺攻城甚急,如今仍然在不断命人冲上城楼。李堪征战了多年,却从未见过如此不要命的军队,心中早已产生畏惧心理,只盼曹操早早于许昌发救兵过来援助。

    莫慌,切莫自乱阵脚!刘延心中暗暗为自己打气。

    高顺率军悍勇攻城,刘延如何应对?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第五十一回 黎阳城孤立无援

    第五十二回攻黎阳二将角逐

    抓到一副差牌的刘延为官多年,深知此时根本不可能撒手向前一推便可以不玩牌了,城中大小事务全由其一人管理,此时最需要的是智慧,无论如何自己都要挤出那么一丁点智慧,智慧是要懂得审时度势,关键时刻能毫不犹豫地出奇制胜。

    刘延暗暗想道:此时以吾观来,曹操可能已经放弃派救兵过来支援黎阳,我等只能以静制动,静观其变,此时最重要的是军心,只要我保持镇定,军心不乱,一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坚守住黎阳城!

    轻轻趋步至墙上取下鸟笼的刘延细细端详着笼中那只有着色彩斑斓羽毛的画眉鸟,那鸟儿尖细的长嘴不断随身体晃动,在笼中焦燥不安地跳动着。“笼中鸟呀!我今同这小鸟有何异样?也不是一样困在樊笼之中,何时方能冲破牢笼见到青天?”刘延轻轻叹息了一下,摇了摇头。

    城头上布满了曹军士兵和闪着寒气的刀枪,旌旗招展之下每个人的脸色皆显凝重,个个剑拔弓张,望着城下排成数个方阵的吕军队伍,无一人说话。兵临城下,苦战之下又无援军,甚至连援军来不来,何时来的消息都没有,黎阳城的曹兵人人自危。

    策马肃立于城下的高顺眼中也现出一丝意想不到的焦虑:城中并无大将把守,却为何曹兵仍然拼死抵抗,连续两日奋力攻城皆无功而回,今日一定要夺下黎阳城!

    “高将军,连续两天攻打城池,曹军已生怯意,今日有何打算?”并马立于高顺旁的张燕轻轻问道。

    张燕得吕布调令,命他率军协助高顺尽快攻下黎阳,故此张燕从邺城率一万黑山军火速赶到黎阳。

    “连攻两日,曹军已胆寒,别无他法,只有强攻!”高顺双眼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