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唐天下-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刘季述复率兵入宫,李晔酒醒,见状大惊,何皇后吓的花容失色:“军容大人勿伤官家,有事好商量。”刘季述没理何后,出百官署名状,冷言:“大臣均请陛下退位,由太子监国,陛下可颐养天年。”李晔还在做最后挣扎:“昨天朕喝多了,以致杀人事,悔之甚矣,军容何必如此?”
何皇后知道刘季述心狠手辣,怕把他惹急了,忙劝昭宗:“陛下今日就听军容大人的吧。”捧国宝交给刘季述,然后和李晔一起乘车去东宫,被刘季述软禁在少阳院,由太监王仲先看管。刘季述率百官拥立太子李柷,奉李晔为太上皇帝。
刘季述如此胆大妄为,百官多为不满,宰相崔胤和前仆射张浚都是朱温的好朋友,暗思现在唯一能除这帮宦官的也只有朱温了,密信飞传汴州。而刘季述也想到了朱温,派侄子刘希贞来找朱温,请朱温承认小皇帝。此时朱温还留在河北,闻着宫变,急速还于汴州,召文武议事,不过朱温对是否抛弃李晔承认李柷还有些犹豫。
刚从长安办事回来的李振劝朱温:“季述阉丑小人,敢废天子,自专朝廷,是谓国耻,大王若不讨逆此臣,如何号令天下?何况自古得天子者成大事,魏武所行事,大王亦其效之。”朱温大悟,决定甩开刘季述,派李振入长安,联结崔胤等人谋诛宦官。
刘季述擅行废立,已经激起众怒,盐州都将孙德昭、董从实曾经因为偷盗库钱被王仲先发现,羞辱过他们,所以密谋诛宦官。崔胤知道他们和太监有仇,密劝他们:“若诛夷逆阉,复迎上皇,公等实天下功臣。”二人大喜,复联系周承诲、董彦弼等人,以本部兵先攻王仲先。此时王仲先正准备入朝,众人拥出,击斩王仲先,然后来到少阳院,劫出李晔。李晔怕有诈,不敢出,众人将王仲先的人头丢到院中,李晔大喜。
唐光化四年(公元901年)正月,李晔临御长乐门,安慰群臣。这时,刘季述等太监已经擒,象死狗一样拎到了长乐门下,李晔大骂刘季述。崔胤与京兆尹郑元规带着万余人各持大棍来到楼下,李晔命杀刘季述。万棍齐下,将刘季述等人打成肉泥,并夷三族。
孙德昭等人复立有功,皆厚加封赏。朱温得知李晔复立,开始自我吹嘘,握李振手笑道:“兴绪所言,也正是我的想法,天地可以做证(刘崇家的锅也可以做证)。”自后更加信用李振,视为腹心人。
虽然这次李晔复位后并没有多少朱温的功劳,但李晔还是封朱温为东平王,以表彰他的“反正之功”。李晔其实是想拉拢朱温,给自己找一个更安全的靠山,朱温当然心领神会。
朱温知道昭宗对他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当年曹操如果不是听从荀彧“要天子讨不臣”的战略主张,取得政治优势,能否战胜袁绍都很难说。朱温所处的形势和曹操非常相似,朱温照抄曹操的老文章就行了。
朱温要想尊奖王室,独令中原,就必须扫清周边那帮碍事的,而已经投靠李克用的河中节度使王珂不幸成了朱温的第一盘甜点。河中居晋、汴之侧翼,拿下王珂,就能从左翼牵制河东。朱温大会文武,慷慨言之:“王珂仆竖小才,自持李克用为奥援,狂悖无以加,今日我当断孽蛇之腰,诸公请予我一绳,往缚此獠!”
同月,朱温派都指挥使张存敬率军攻河中,史称张存敬“有胆勇,临危无所畏惮。”是朱温手下一流大将,没多久,张存敬军就拿下绛州(今山西新绛)、晋州(今山西临汾),把刀尖伸到了李克用的鼻子下面,大大了扭转了对李克用的不利局势。
张存敬围攻河中,王珂穷急无法,先后向盘踞在凤翔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和李克用求救,但都被拒绝了。王珂穷急无路,只好投降,不过王珂想起了朱温曾认王重荣做干舅舅的风流雅事,告诉张存敬:“我与朱公是亲戚,希望朱公能来河中,我自降之。”张存敬便发信给朱温说明情况。
朱温速赶至河中,先是假模假样的拜奠了干舅舅王重荣,哭的惊天动地,河中士人多受感动。见朱温如此不忘本,王珂这才放心,出城来见朱温,朱温表演天赋极高,和王珂抱头痛哭。王珂心想这个干老表真不错,便跟着朱温去汴州享福,但最终还是难逃一死,被朱温杀掉了。
本部来自看書惘
………………………………
第四十八章 举城投降
朱温又胜一阵,李晔也毫不吝啬,唐光化四年(公元901年)三月,进朱温为梁王,后来朱温称帝建梁,国号即始于此。扫掉碍事的王珂,朱温的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河东的李克用,这厮太讨人嫌了。
唐光化四年(公元901年)三月,朱温大举进攻李克用,氏叔琮为一路,出太行;晋州刺史侯言为一路,出阴地关(今山西汾西东北);洺州刺史张归厚为一路,出马岭关(今山西太谷东南);葛从周为一路,出土门(即大名鼎鼎的井径口)。四路汴军会同出飞狐(今河北涞源)的义武节度使王处直部和出新口(今河北磁县附近)的天雄军节度使罗宏信所属张文恭部,共六路大军,直捣李克用的老巢太原府。
河东的一些滑头将军哪见过这个阵式,知道朱温找的李克用,何苦把自己的小命搭下,纷纷向汴军投降。拜李克用的码头和拜朱温的码头有什么区别没有?反正都是混口饭吃。
汴军氏叔琮部进攻太原南部门户潞州(今山西长治),昭义军节度使孟迁出降。四月,张归厚部攻辽州(今山西左权),辽州刺史张鄂投降。南路汴军连过芒车关、腰鼓岭、石会关(均在今山西武乡西北),越秦城(今山西太谷南),直扑到太原城下,诸路军马将太原城围个水泄不通。同月,李晔下诏改光化四年为天复元年。
李克用知道朱温善者不来,在内部深挖战争潜力,男女老少全都上城防御。老天也不长眼,阴雨不断,李克用冒雨指挥,有时甚至连饭都来不及吃。当然要先保住太原了,否则脖子上那个吃饭的家伙没了,一切也就无从谈起。
汴军开始攻城,但太原可是唐朝起家的地方,城墙高大,加上河东军同仇敌忾,没有得手。李克用手下的两员大将李嗣源和李嗣昭率敢死士在雨夜中趁汴军不备,冲出城去杀了个汴军措手不及,汴军死伤不少。雁门都知兵马使李存进率另一路河东军在洞涡驿(今山西清徐东)大败汴军氏叔综部,给了汴军当头一个大棒。
汴军屡攻不下,加上军粮不济,军中疟疾肆传,军心不稳。朱温只好下令撤军,汴军回撤的时候又被士气大盛的河东军周德威、李嗣昭部狠摆了一刀,死伤甚多,汴军狼狈回去。
李克用和朱温交手二十多年,屡有胜败,但这次是李克用所遇到的最危险的一次,险些丧命。朱温虽然没有消灭李克用,但却将军事重镇泽州和潞州夺了回来,还算没亏本,朱温取得了这一回合的胜利,留下丁会守潞州重镇。
搞定了李克用,朱温把目光转移到长安,困居长安的李晔虽然有名无实,但却是价值倾国的金字招牌,谁不欲得之?朱温觉得该到了对李晔下手的时候,把他“接”过来,就近控制。不过因事体重大,朱温不敢贸然行事,联系宰相崔胤,寻找时机。
崔胤虽然做宰相,但宦官势力仍然是崔胤的一块心病,必欲除之而后快。崔胤经常劝李晔诛尽宦官,李晔当然愿意,不过事情被宦官韩全诲等人听到了,大为惊惧,伏告李晔请给条生路。李晔表面上安慰宦官,背地里责骂崔胤办事不利:“以后有话写在纸上,别张着大嘴巴到处鼓舌头。”这帮宦官实在太聪明了,耳朵不管用,那就用眼,韩全诲私募到十几个识字的美女打着侍奉官家的旗号入宫,专门看崔胤的奏章写的什么。没多久,崔胤的小算盘都被宦官们知道了。韩全诲大愤,准备除掉崔胤。
崔胤发现走漏了风声,忙密信飞报汴州:“长安有变,公宜将兵速来,否则李茂贞早一步动手,大事去矣。”朱温知道事不宜迟,万一李茂贞要先下手为强夺了皇帝,自己岂不白忙一场?
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十月,朱温大发汴师七万,西进长安,准备劫驾。可惜晚了一步,韩全诲听说崔胤的朋友朱温要来,知道自己要落入朱温手中,绝对保不了命。韩全诲等人抢先下手,劫持李晔奔往凤翔,投靠李茂贞。朱温闻着消息,气的不行,不过既然来了,就绝不能空手回去,这不是朱温的性格。
十一月,汴军攻破同州(今陕西大荔),随后再破华州(今陕西华县),华商节度使韩建打不过朱温,只好出城纲降,朱温随即把韩建打发到许州任忠武留后。汴军一路西进,李茂贞好容易捞到块大肥肉,岂给容朱温来下嘴,派大将符道昭屯于武功(今陕西武功),防御汴军。汴军根本没瞧上符道昭,一战大败凤翔军,活捉六千多人。随后汴军进次凤翔。
李茂贞被臭揍了一顿,担心朱温要吃人,便胁迫李晔下诏让朱温退兵。朱温冷笑:“哄傻小子的吧?这必是李茂贞和韩全诲的奸计,我是这么好打发的么?”
李茂贞知道汴军的强悍,开动大脑想办法,突然想起了“活雷锋”李克用,李克用逢朱温必乱,肯定愿意帮忙,急请李克用来救。李克用上次没帮王珂,让朱温占了河中,有些后悔。这次不想错过机会,南下给朱温添乱,派王牌主力李嗣昭、周德威率军攻收下隰州(今山西隰县)、慈州(今山西吉县)。朱温见暂时还攻不下凤翔,便把李茂贞晾在一边,去会会老朋友李克用了。
天复二年(公元902年)三月,汴军康怀英部、氏叔琮部共十万人在蒲县(今山西蒲县)大败河东军,收复隰、慈。汴军在主帅朱温的率领下,进攻晋州(今山西临汾),十余万汴军连阵数十里,河东军人心慌乱,斗志全无,被汴军一阵击溃,河东军几被全歼,汴军又活捉了李克用的一个儿子李廷鸾,幸亏李克用儿子比较多,不然非绝后不可。朱温觉得李克用这路没什么威胁了,就自回关中,氏叔琮等人率军北上教训李克用。汴军借着胜势再一次扑到了太原城下,狂风骤雨般的攻城。
李克用这回可真害怕了,命全城百姓上城死守,但形势依然不见好转,李存信劝李克用不如逃往云州,再做打处,李克用有些动摇。刘夫人苦劝李克用:“李存信不过是个放羊的,懂得什么?一旦出城,优势不在,必为汴军所擒。”众将也极力相劝,李克用这才作罢。汴军连攻太原不下,军中又起了疫情,无奈之下,只好撤军。和上回一样,李嗣昭和周德威二位先生再一次热烈欢送汴军,小捞了一票。
连续两次差点成了朱温的俘虏,李克用这时才算真正知道了朱温的能耐,朱温是比较“无耻”,但“无耻”不等于没有能力,李克用自此再不敢没事招惹朱温。河东后来灭梁,主要是因为对手换成了儿孙辈,李克用有个英雄儿子李存勖,接替朱温的却是庸柔寡断的朱友贞。在李克用生前,河东一直被朱温压下一头,李存勖的能力胜过朱友贞远矣,但客观来说,李克用确实不如朱温。
河东被打成了乌龟,朱温可以全力对付李茂贞。李茂贞见李克用也不顶事,又使人去成都求西川王建出兵“救驾”。王建是五代十国时著名的君子,只做好人不做恶人,兄弟有难,自当来援。
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八月,王建派义子王宗涤、王宗播率五万川军北上“帮助”李茂贞。不久,蜀军连破岐军四寨,接着猛攻兴元(今陕西汉中),逼降山南西道节度使李继密,夺去李茂贞的心中肉汉中。汉中自古就是西川天险屏障,得到汉中,王建可以高枕无忧了。
李茂贞见王建如此无耻,气的大骂,可再怎么着也不可能骂回汉中,只好硬着头皮和朱温过招,可惜连战连败,损伤死重,老本都快光了,李茂贞坚守不出。
李茂贞一边缩头做乌龟,一边遣人去鄜州(今陕西富县)去请鄜坊节度使李周彝,请李兄弟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拉兄弟一把。鄜、岐互为唇齿,李周彝倾其军南下来救凤翔。鄜军屯于城北,举火为号,向凤翔军发出信号,城中也举火相应,夜中连城火把,甚是壮观。
朱温见李周彝过来捣乱,嘿嘿一笑,计上心来,十二月,朱温派大将孔勍率军趁鄜军南下之机,偷袭鄜州得手,周边的邠州(今陕西彬县)、坊州(今陕西黄陵)、宁州(今甘肃宁县)都被朱温夺去。李周彝在前线听说老家被抄了,家小都成了朱温的人质,嗡的一声,差点没晕到,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举军投降朱温。
本部来自看书網
………………………………
第四十九章 汴军
第四十九章汴军
李茂贞搬不来救兵,只能缩头当起乌龟,任朱温在城中叫骂。 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汴军攻了近一年也没有破城,朱温有些撑不住了,打算撤军。后来听从义孙高季兴的计策高季兴之计将在荆南一章中列出,将岐军主力骗了出来,好一阵痛扁,大获全胜。
汴军为了瓦解城中岐军士气,常在夜中击鼓鸣角,咚咚呦呦声,憾天动地,加之明火如昼,此等场面,实在憾人心魅。岐军不服,在城上大骂汴军“你们这伙劫天子的贼”汴军毫不嘴软,还骂:“你们是夺天子的贼”两下互不相让。因围城日久,城中粮食极度短缺,饿死者甚众,甚至人肉都卖到了一百钱一斤。李晔还在城里,李茂贞只好杀狗进奉膳食。
李茂贞的本钱差不多都打光了,无奈之下,只好腆着老脸向朱温请和,并把责任全栽到了韩全诲等人的头上。在请了李晔的旨意后,李茂贞诛杀宦官以韩全诲为首七十余人,献头汴营。热门
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正月,李晔幸汴营,朱温素服伏地,长哭请罪。李晔知道朱三在演戏,也只好假惺惺的劝慰:“非卿相救,社稷已成灰土矣。”
数日后,朱温护送李晔回长安,及至长安时,朱温又开始做起了“忠臣”,牵李晔马前行,一直走出了十多里地,行人见之,多称朱温为忠臣。宰相崔胤以下迎于城外,舞蹈三呼。
朱温得手之后,就开始着手处理宦官问题,因为李晔幸岐就是太监们给折腾出来的,朱温决计斩草除根。同月,朱温和崔胤具名上奏:“天宝以来,阉人得势,握兵权,行大逆,累弑君王,作乱天下。请陛下惩前车,绝后患,罢诸司监军。”李晔早就恨透了太监,巴不得如此,当然准奏。
朱温发兵捕拿宦官数百人,除了留下数十老弱太监侍奉皇帝外,其余不论善恶,一体诛夷reads;。宦官势力自李辅国时开始坐大,到了元和朝,开弑君先河,把持朝政,为害甚烈,久为天下所诟恶,自此,唐朝的宦官祸彻底被扑灭。
朱温安顿李晔后,回到了汴州,虽然没把李晔带在身边,但长安已为朱温控制,实际效果是一样的。皇帝虽然尊贵之极,但也要看是什么样的皇帝,手中有权那是真皇帝,否则,象汉献帝刘协、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唐昭宗李晔这样的空头皇帝,连自己的生死都无法掌握,当的窝窝囊囊,还不如一个草头王自在。权力才是最尊贵的,至于名义上是不是,并不重要。
西患解除后,朱温开始扫除东边的一些讨人嫌的家伙,首先就是在朱温西征期间手脚极不干净的平卢军节度使王师范。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四月,朱温派侄子朱友宁率兵攻青州,平卢节度使王师范硬着头皮顶了一下,被朱友宁揍的鼻青脸肿,弟弟王师克也赔了进去。
四月,王师范派人到淮南请杨行密发兵来救,杨行密是朱温的二号冤家,也是逢朱温必反的主儿。派大将王茂章北上救青州。此时汴军已经攻破博昌今山东博兴,攻至登州今山东蓬莱。青州军和淮南军联合作战,非常难得的大破汴军一阵,朱友宁在乱中战马仆地,被青军所杀。
朱温听到噩耗,大怒,亲率虎狼师二十万急赴青州,七月间,汴军开始围攻青州,数破青军,王茂章奈何朱温不得,也不想白白为王师范献身,率军撤回淮南。汴军杨师厚部扑打青州,王师范越打越没脾气,十一月,王师范向朱温投降。朱温留李振权治青州,王师范素衣骑驴,带着家眷数百口迁居汴州,胶东半岛地区全归朱温。
朱温这次东征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得到了王师范手下大将刘鄩。刘鄩是五代时最具侠客风骨的名将。刘鄩曾经和朱温手下大将葛从周战于兖州,而葛从周的母亲正在城中。刘鄩公私分明,见到葛母毕恭毕敬,不敢少怠。而且刘鄩把城中的老弱病残全都放出城中,只留下本部兵守城。这等侠骨风范,千载之下仍然让人仰慕不已。孙子所说的为将五条智信仁勇严,刘鄩至少当得起一个“仁”字。后来王师范投降朱温,葛从周劝降,刘鄩这才归顺朱温。朱温也非常喜欢刘鄩,常说他是李勣就是半仙徐茂公的原型再世。
本部来自看书辋
。。。
………………………………
第五十章 噩耗传来
第五十章噩耗传来
刘鄩还有一段艳史,特别有名,就是刘鄩曾经买下一个卖饼的王家女孩做为侍女,这个王家女孩国色无双,人称“花见羞”reads;。 。 刘鄩死后,王氏带着刘鄩的大把金子投靠了后来成为唐明宗的李嗣源,深得宠幸,并在后唐以及晋汉之际的政治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这是后话不提。
唐昭宗李晔改年号上了瘾,天复年号只用了三年,又改称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本想祈求上苍保佑大唐,保佑他自己。可大唐气数已尽,没几年折腾了,而且这也是李晔人生的最后一年。李晔本为以朱温是社稷栋梁,哪知他刚出狼穴,又入虎口,朱温还不如李茂贞呢。
朱温为了就近控制李晔,强行把李晔“请”到了洛阳,李晔不想去,但架不住朱温的威胁恫吓,只好移驾。行前李晔冲着送行的百姓号哭:“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朕今到处流浪,不知道朕会死在哪里。”左右皆哭。堂堂大唐皇帝沦落成到这个地步,不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地下有知,会做何感想
李晔行前曾秘拟了一道旨意,分道送给河东的李克用、西川的王建、淮南的杨行密,让他们有朝一日攻灭朱温,恢复唐朝。而这时其他的一些较大藩镇,如吴越的钱镠、福建的王审知、湖南的马殷、广东的刘隐等人则坐山观虎斗,但多是倾向于朱温。
不久,王建、李茂贞、李克用、杨行密等人公开声讨朱温,说朱温欲行篡逆,诸镇将联兵消灭朱温。朱温被骂的七窍冒烟。朱温本想出兵练练这帮大唐的“忠臣”,可又担心李晔在自己的地盘上制造麻烦,决定除掉昭宗,永绝后患。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八月,朱温派遣朱友恭、氏叔琮以及枢密使蒋玄晖等人去杀李晔。是夜二鼓,蒋玄晖等人率兵扣门请见皇帝,说是急事要面奏官家,内侍不知有诈,开门纳入众人。夫人裴贞一见来者不善,大声质问:“有急事便奏,带兵干什么”言毕尽,汴将史太一刀将裴夫人砍死。
昭仪李渐荣知道不妙,大呼:“大人勿伤官家要杀就杀我们”此时,李晔酒醒,闻变惊起,绕殿而走。史太箭步追上,正欲刺时,李渐荣扑在李晔身上。史太大喝,踢开李渐荣,一剑刺死李晔,时年三十八岁,史太然后杀掉李渐荣。乱兵又捕到何皇后,何后哭倒在蒋玄晖面前,求条活命。蒋玄晖一时心软,便免何后不杀。
史家对李晔遇害深表同情:“自古亡国,xt75txt。其祸乱之来有渐积,及其大势已去,适丁斯时,故虽有智勇,有不能为者矣,可谓真不幸也,昭宗是已。”李晔可真是活的可怜,死的悲哀。
随后蒋玄晖等人奉朱温旨意,拥立十三岁的皇太子李祚在昭宗灵前继位,更名李柷。朱温见已得手,速来洛阳处理后事。朱温确实是个好演员,伏在李晔梓宫前痛哭流涕,好不感人你不觉得很无聊吗。朱温又去见哀帝李柷,说一定要为先帝爷报仇雪恨。
李振密劝朱温:“司马昭使成济弑高贵乡公,今宜罪及朱友恭等人,免得大王自传恶名”朱温真是个狠角,刚哭完李晔,就把“首逆”朱友恭给杀了。朱友恭这个冤枉啊,刑前大呼:“把我卖出来,你早晚也会不得好死”氏叔琮被贩为白州司户,遂赐自尽。
朱友恭的“不幸遭遇”不禁让人想到了另外一个人,就是三国时为司马昭杀死曹髦的成济。成济和朱友恭确实该死,但比他们更该死的是司马昭和朱温,至少他们的演技实在过于拙劣,没有司马昭和朱温的命令,成济和朱友恭敢去弑君
新皇帝即位,自然免不了一番人事调动,当然都是走走过场而已,朱温早就定好了。天祐二年公元905年三月,李柷下诏,以礼部侍郎张文蔚、中书侍郎柳璨、代理尚书左丞杨涉为宰相。柳璨是唐末著名奸臣,为了富贵,不惜出卖人格,谄事朱温。柳璨见朝中人士多有思唐之心,劝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