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唐天下-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义愤填膺,也有人劝过石敬瑭不要这样放纵契丹人的贪婪,贪婪是永无止境的。

    现在的石敬瑭给人家做儿子已经上了瘾,根本听不进去,反而骂这些人糊涂:“你们懂个球!我这么做是为我自己吗?每年给契丹人的不过是几个县的财政收入,中原这么大,还怕让契丹吃穷了?何况惹毛了契丹人,他们大军南下,最终受罪的还不是我们的人民群众?”

    石敬瑭说的貌似大义凛然,但仔细分析,漏洞百出。三十万确实不算多,但这也是劳动人民的血汗钱,拿这些钱进行国防建设可不可以?如果石敬瑭不放弃燕云地区,利用地理优势防御契丹人是绰绰有余的,即使契丹南犯,也可以御之于国门之外,怕他什么?石敬瑭把燕云地区的数十万百姓都送给契丹人当奴隶,这也是“爱护”人民群众?

    现代也有一些人打着“和平”的旗号去干“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勾当,和石敬瑭的这种心态毫无二致。侵略者固然凶残可恨,但那些“和平人士”远比外来的侵略者更加凶残可恨,他们对国家民族的伤害远远大于侵略者。

    屈辱退让永远换不来和平,反而会让侵略者的贪婪y望更加膨胀,真正的和平是打出来的,尊严也是打出来的。国家尊严和民族尊严也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活的没有尊严,这是对人民最大的犯罪。

    虽然石敬瑭有时也会对百姓送点小恩小惠,有一年下大雪,贫民受冻,石敬瑭下诏赐给穷人木柴石炭和粮食,让他们过一个“暖冬”,但对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百姓来说,能解决多少问题?

    现在这样的事也不少见,每年春节前后,上头都下来一大帮人,给困难群众送钱送粮,好象很关心群众似的。慈善总是好的,但真正的慈善是让所有人都能过上“慈善大使”那样的日子,而不是做秀给别人看,借机捞取名利。

    契丹自从得了燕云十六州,不仅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财政收入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契丹的南线防御从原来的唐山…丰宁…张家口…集宁…呼和浩特一线向前推进了一百多公里,而且这是华北平原面对北方军事压力唯一可以做为战略屏障的山地地区,门户洞开,谁能保证契丹人遵守一纸合约、永不南犯吗?纸上的保证是靠不住的,文字是死的,形势是活的,真正的保证只有一个,那就是实力。

    本書首发于看書網


………………………………

第六十五章 瓮中捉鳖

    第六十五章瓮中捉鳖

    石敬瑭虽然比较无耻,但并不白痴,做为一个在乱世中谋求生存的人来说,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要拿得起放得下,能“取”也能“舍”。 起舞电子书75txt。对石敬瑭来说,放弃的是尊严,得到的是富贵,尊严是没有市场价,天知道尊严该值多少钱。从古至今,能“舍生取义”的人并不多,谁不想做皇帝谁不想钟鼎玉食象豫让那样的侠士,虽然许多人都很佩服,但真让他们去做豫让,那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石敬瑭这样想,其他人也是这样想的,有些人虽然在石敬瑭面前会一口一个“万岁爷”,转过头去就暗骂“老不要脸”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就对石敬瑭很不服气,安重荣是个胡人,生性粗豪,为人凶悍,人称“安铁胡”。

    当初石敬瑭在晋阳被唐将张敬达围困之时,安重荣曾经帮助过石敬瑭,石敬瑭有恩必报,让他做了河北重镇成德的节度使。但安重荣并不满意,心想:“你这个老不要脸的能我强哪里去你能当我为何不能当”

    安重荣狂妄的对部下说:“天子唯兵强马壮者能当之reads;”这句话非常有名,点破了五代十国战乱不止的深层次原因,那个时代,造反的多是地方藩镇,手中有军政财权,造反还不容易怪不得后来赵匡胤对石守信等人说:“旦以黄袍加汝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

    还别说,虽然安重荣出身“少数民族”,但他对汉族人民还是挺深的感情。石敬瑭命令边镇要对契丹人讲礼貌,可安重荣偏不这样,经常漫骂路过歇脚的契丹使节,甚至把闯入守境人偷鸡摸狗拔蒜苗的契丹骑兵也宰了不少。耶律德光哪能不生气臭骂石敬瑭说他管教不严。

    石敬瑭气的牙根直痒痒,不过他知道安重荣手中有兵,怕把这位爷给惹了,所以说话还比较客气,连安慰带威胁:“兄弟,别忘了你的富贵是谁给你的,火玩大了,小心烧着你自己的屁股。”可安重荣哪管你这些,干脆上表骂石敬瑭,说他:“罄中国珍异,贡献契丹,凌虐汉人,竟无厌足。”

    安重荣还有些气节,又上表要求石敬瑭发兵攻打契丹,并说“天道人心,难以违拒,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安重荣看的倒是长远,契丹刚刚得到燕云地区,统治基础很不牢固,汉人多不愿受契丹人统治。即使出兵不能消灭契丹,重新夺回十六州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可石敬瑭不听。

    还没等石敬瑭下决心收拾安重荣呢,石敬瑭的“左膀”泰宁军节度使桑维翰担心石敬瑭真的听信安重荣的话,和契丹人决裂。便上书给石敬瑭,说:“陛下能当上皇帝,首先要感谢的就是契丹父皇帝,当初对契丹的约定陛下一定要遵守,不能忘恩负义。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契丹兵强马壮,耶律德光是五百年一出的圣君,我们是打不过他的。陛下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要灭掉安重荣,不能让这个祸害给我们中原添乱。”

    不用桑维翰来给石敬瑭做思想工作,他早就想除掉安重荣了,毕竟现在他是皇帝,身边躺着这位粗人,换谁也睡不着。石敬瑭开始行动起来,他先是让“右臂”刘知远去太原做河东节度使,在左路钳制住安重荣,同时将原河东节度使李德统改任为邺都留守,在安重荣的侧翼敲进根钉子。

    准备工作做的差不多了,石敬瑭让侄子郑王石重贵留守东京,自己以巡幸为名来到邺都,就近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叛乱。让石敬瑭没有想到的是,他全力防备安重荣,哪知道最先造反的并不是安重荣,而是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安从进实力较弱,很快就被晋军打败,安从进走投无路,一把火把自己送上了极乐世界。

    安重荣听说安从进反了,乐不可支,对左右说道:“石敬瑭不得人心,安从进这等奴才也能反,我为何不能”便于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年十二月,扯起大旗反了。

    朝廷方面早有准备,石敬瑭派出妹夫杜重威前去招呼安重荣。杜重威人品不怎么样,连刘知远都耻于和杜重威同一级别。但杜重威运气好,和安重荣部在宗城今河北威县东相遇,还没等安重荣排兵步阵,他的手下赵彦之就带着本部兵投降了杜重威。可晋军看到赵彦之的部队盔甲明亮,向自己冲过来,以为是叛军过来挑战的,杜重威下令反击,结果把这部分叛军全歼赵彦之真是倒霉透顶,叛军大乱。

    杜重威大喜,狂呼一声:“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率军冲杀。叛军军心不稳,哪还有心思打仗,死伤二万多。安重荣一边骂着赵彦之忘恩负义,一边带着十几个亲兵逃回镇州。

    安重荣的本钱在宗城浪费光了,城中无兵,安重荣把老百姓都押到城上,胁迫他们守城。安重荣也是急疯了,且不说此举和他指责耶律德光“凌虐汉人”没什么区别,这些老百姓会打仗吗人数再多,也不过群乌合,指望平民能扳倒官军,安重荣真是死到临头了。

    果然,晋军如蝗虫般扑到城下,杜重威下令攻城,其实不攻城,困也能困死安重荣,这时的安重荣已经是瓮中之鳖,没什么反抗能力。城中的那些军爷谁肯愿意为安重荣尽忠,尽了忠还是“反贼”,有人趁安重荣不备,打开城门放晋军进来。晋军立功心切,一通大杀,老百姓被杀二万多人。安重荣被活捉,押到杜重威面前,杜重威一阵奚落,斩于城下,这时已经是天福七年公元942年。

    杜重实在是无耻,为了捞取首功,把开门的那位爷也给切了。不仅如此,杜重威还将安重荣的私产全都划到自己的名下,大捞了一笔。杜重威把安重荣的人头送到汴梁,石敬瑭这个高兴啊,对着安重荣的人头笑道:“安胡子,你也有今天”命人把人头用漆封上,送给契丹他干爹,让他老人家消消气。

    搞定了安重荣,对其他蠢蠢欲动的地方实力派也达到了敲山震虎的目的,谁不老实,我就把谁的人头给漆了reads;。这些军阀伶俐的很,不再敢找石敬瑭的麻烦。军阀多半能屈能伸,得势的时候比谁都“大爷”,失势的时候比谁都“孙子”。当“大爷”固然是人生一大快事,但自古以来做“大爷”易,装“孙子”难。这和做人其实是一个道理,人要学会在逆境中生存,能承受起失败打击的人,是距离成功最接近的人。

    虽然有些人还不算特别老实,比如平卢节度使驻节青州杨光远,经常在石敬瑭面前颐气指使,还背着自己和契丹人暗送秋波。但毕竟杨光远是自己的儿女亲家,加上杨光远一直没有公开翻脸,也就平安无事。

    搞掉了安重荣,石敬瑭接下来就要处理彰义军节度使张彦泽擅杀彰义军掌书记张式一案。其实这件案子并不复杂,起因是张彦泽家教无方,儿子不类其父,所以张彦泽曾经毒打儿子。张公子忍受不了父亲的虐打,逃到齐州今山东济南,结果被当地官府抓住,送回泾州今甘肃泾川由张彦泽处置。

    张彦泽要杀儿子,请旨定罪。掌书记张式觉得年轻人犯点错很正常,教训几顿就行了,何必下此毒手屡劝张彦泽。张彦泽暴怒,把气全都撒向了张式,举箭要射死张式,张式吓的逃了。张彦泽却不打算放过张式,派心腹人把张式给捉了回来,以酷刑杀死张式,又抢了张式的老婆。张式的父亲张铎痛心儿子惨死,来到汴梁告状,要求皇帝惩处张彦泽杀人之罪。

    张彦泽有功于石敬瑭,所以石敬瑭也没打算把张彦泽怎么着,何况张式一个小小的掌书记,天下何止万计。死了也就死了,李从厚如何,做过皇帝的人,不也被石敬瑭弃之如蔽履。这事本就过去了,可刑部郎中李涛却不满皇帝如此纵容手下草菅人命,要王法何用李涛伏地请石敬瑭下旨诛张彦泽,以暴其罪。

    石敬瑭不同意,劝李涛做人灵活一些,何必如此拘泥于古。李涛不服,持笏叩头,请皇帝诛张彦泽,声色俱厉。石敬瑭李涛如此不中抬举,大怒,挥袖让李涛快滚。李涛甚有骨气,死活不走,依然在石敬瑭耳边叨叨。石敬瑭见他如此难缠,口气略有缓和:“张彦泽确实有罪,可是我曾经许张彦泽不死,誓约为证,你想让朕做个言而无信的人”

    李涛不依不饶:“私情不可以犯公法,陛下以私誓欲活张彦泽,当初陛下还许范延光不死,今日范某何在”这句话问的好把素来伶牙利齿的石敬瑭问了个张口结舌,答不上来。被李涛逼上了绝路,石敬瑭只好服软,下诏痛责张彦泽,降级处理,并封张式父张铎、弟弟张守贞、儿子张希范为官,赐十万钱安葬费,并让张彦泽把私吞的张式家产退出来,归其妻子,这才算有个了结reads;。

    屈指算来,从起兵晋阳消灭李从珂,到现在,石敬瑭已经做了七年的皇帝。在五代走马灯的改朝换代中,已经很了不起了。虽然控制的地盘比后唐小多了,但地盘太大也没多大意思,够自己享福的就行了。

    “身外之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石敬瑭自然懂得这个道理。虽然活的比较窝囊,要对一个比自己还小十一岁的男人叫爸爸,还要经常受到“爸爸”的责骂。但话说回来,叫耶律德光一声“爸爸”,身上又不会少一块肉,也就是让耶律德光过过嘴瘾,有什么了不得的。

    石敬瑭这一年也不过51岁,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自己离这个坎还早呢。石敬瑭总在想:要求不高,再活个二十年就很满足了。家业打下来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好好享福。

    可能是天嫉英才,到了天福七年的五月,石敬瑭突然染上重病,屡治无效,眼看到大限就要到了。石敬瑭知道阎王爷要请他过去了,但这时他的继承人问题还没有解决,最年长的儿子石重睿也只是让人抱着拉屎撒尿的小娃娃。虽然侄子石重贵已经成年,但毕竟不是自己所生,胳膊肘不想朝外拐。便托孤于宰相冯道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希望在自己死后让石重睿继位。并下诏让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回朝辅政,可在朝中主事的齐王石重贵不喜欢刘知远,把诏书给扣了下来。

    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六月十三日,石敬瑭病死于大梁宫中。

    对于石敬瑭认父割地丑行的愤怒,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中原荡覆,实敬瑭遗之患也。草作一诗,算是对石敬瑭一个了断吧

    草咏

    徽陵岁洒不知谁

    十六州人望南师。

    杨妃幸逢晋高祖,

    莫呼禄山是我儿。

    本书源自看书王

    。。。


………………………………

第六十六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第六十六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臭名昭著的儿皇帝一命呜呼了,石敬瑭的“父亲”耶律德光也抄了回老文章,辍朝七日,派人去儿子的灵前哭一回也就算了。 txt全集75txt。耶律德光从来也没有把石敬瑭当自己人,他们的父子关系是以政治利益为基础的,要说一点感情没有不近人情,但耶律德光更看重大辽国的利益,换句话说,只要中原统治者保证契丹在中原的利益,至于儿皇帝姓字名谁,这并不重要。

    而那些已经习惯跟着众多皇帝跑江湖的文官武将们是不会悲伤的,换谁当皇帝不一样只要保证我们的富贵就行。不过,在悲伤的石家人中,有一位表面上也是重孝在身,痛哭哀号,但心中想的却是另外一回事,这个人就是石敬瑭的侄子齐王石重贵。

    石重贵的父亲石敬儒早死,他的伯父石敬瑭非常疼爱这个可怜的孩子,一直当儿子养在身边。石重贵性格比较沉稳,但肚子里没多少干货,有次伯父让人教石重贵读礼记,石重贵听的着不耐烦,便叫道:“别读了,这根本不是我们石家人应该学的。”

    由于石敬瑭的几个成年儿子都不在人世,小儿子又不懂事,就放石重贵出来多历练历练,也**处理过一些事情,得到石敬瑭的肯定。但毕竟他不是儿子,石敬瑭死时让冯道等人顾命,并没有把位子传给石重贵。

    而接受顾命的冯道想的石敬瑭完全不一样:石重睿是个小娃娃,拉屎撒尿都要有侍侯,能治得了天下即使石重睿能在乱世中多做几年皇帝,等他长大后自己还不知道在不在,拥立之功要等到十几年才能可能收到利息,这样的傻事不干也好reads;。

    冯道看上了石重贵,便向景延广征求意见。景延广比冯道还猴急,想到一块去了,当然同意。二人便联络其他朝中重臣,背弃了石敬瑭的临终嘱托,把石重睿晾在了一边,拥立二十八岁的石重贵做大晋皇帝。

    如果石敬瑭地下有知,肯定会大骂冯道不忠和石重贵不孝的。虽然石敬瑭有亲生儿子,但假设石重睿继位,在乱世中他又能做几天皇帝从三国到五代,小儿皇帝没几个善终的。。

    石重睿能管住杨光远还是刘知远何况他身边还有一个早就不老实的石重贵后来的周世宗柴荣早死,留下个不懂事的柴宗训,被赵匡胤夺去了江山。当然,如果柴家还有一个类似石重贵式的人物,即使后来依然不免被夺位,但后周还是有可能多存在几年的。

    石重贵才能一般,比他伯父强不了多少,但有一样却是石敬瑭远远不及的,就是石重贵对契丹的态度问题。石重贵对伯父当耶律德光的儿子早就不齿,觉得太丢人,耶律德光只比自己大十岁,却成了自己的“祖父”,不知道惹过多少人暗中笑骂。

    石重贵称帝之后第一件事就要撇清和契丹乱七八糟的“亲戚”关系。当然比“亲戚”关系更重要的是国家关系,毕竟称孙只是家耻,称臣则是国耻。石重贵也知道饭要一口口的吃,先解决晋朝和契丹的关系。

    但朝中对此有争议,景延广建议石重贵只向契丹称孙不称臣,而枢密使李崧是个“和平主义者”,他说:“先帝向契丹屈膝是为了国家社稷和黎民百姓,没什么丢人的。陛下这样做万一惹恼了契丹人,大军南下,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另外一个重臣冯道装聋,不在中间掺和,管他称臣还是称孙,和他又没什么关系。石重贵主意早就拿定了,不听李崧的“金玉良言”,遣使去契丹,只称孙而不称臣。言下之意就是说大晋已经**了,和契丹是平等的国际法主体。耶律德光气的大骂石重贵是个“孬孙子”,写信痛责石重贵,主事的景延广自恃文武全才,根本不把耶律德光当人物,回信威胁了他几句。

    耶律德光已经习惯了石敬瑭对他奴颜卑膝,也吃惯用惯了中原的东西,石重贵这一翻脸,就意味着以后别想再吃白食了。契丹的卢龙节度使赵延寿早就恨透了石家人,就劝说耶律德光给不识相的石重贵点颜色看看reads;。当然赵延寿是出于私心,他想让耶律德光出兵灭了石重贵,然后自己取代石家的当契丹的儿皇帝。

    契丹要南下的消息传到了汴梁,石重贵问景延广该如何应对景延广是个主战派,先是坚定了石重贵的抗战决心,然后对即将回契丹的原赵延寿的部下乔荣说:“回去告诉你们家主子,我先皇帝是契丹所立,称臣是应该的。但现在的大晋皇帝是我们自己人选出来的,和契丹没有什么关系。现在能向契丹称孙,就已经很给你们面子,不要贪得无厌。如果你们皇帝听赵延寿那个狗奴才的鬼话来侵略我们,丑话先放在这:站着进来的,全都要倒着出去。大晋有十万横磨剑,对付你们足够了。想来便来,我们奉陪到底”

    乔荣没二话,回去就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哪受过这个窝囊气,心想还是赵延寿说的有道理,是该给石重贵点颜色看看,不然真不知道马王爷长的几只眼。

    景延广说的并没有错,人活的就要有点尊严,给人当奴才虽然能讨几碗剩饭吃,但这样的东西谁能吃的安心能吃安心的只有两种人:白痴和奴才。以晋军现在的实力,还是可以对付契丹的。契丹人实力是很强大,而且还占据有利地势,但战争的胜负走向并不完全取决于军队、地理等硬实力,还取决于军心、民心和战略决策等软实力。

    石重贵也知道耶律德光是不会放过自己的,他让耶律德光受到损害的绝不是什么面子问题。面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利益,永恒的利益。

    在五代的十三个皇帝中,打头阵的朱温是名声最差的,现代人一般论及朱温,多半会说出一个词“”。朱温和他的那帮美丽的儿媳妇之间的艳史已经沦为历史的丑闻和后人的笑柄,朱温的程度太让人震惊,但绝不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后晋第二代皇帝石重贵就是朱温“路线”的忠实执行者。

    石重贵在历史并不怎么有名,还不如他的伯父石敬瑭。但在野史艳闻中,石重贵却是大大的有名,原因就是石重贵不顾人伦大防,娶了自己的亲婶子做老婆,在宫中厮混了三年,最终被俘北去,不知所终。

    石重贵的婶子姓冯,是石敬瑭最小的弟弟石重胤的妻子,后来石重胤早亡,冯氏就做了寡妇。虽然在辈份上冯氏是石重贵的叔母,但他们的年龄相仿,之间也常来往来,石重贵对冯婶娘的美艳早就流了一百多尺长的哈拉子了,只是碍于伯父石敬瑭的家教甚严,一时不敢放肆,只好把那只爱情的鸟儿死死摁在笼子里,不敢轻易放出来。当然放出来容易,收回去就有些难了,石敬瑭能吃了他。

    石敬瑭死后,石重贵已经忍受不住欲火的煎熬,开始勾引冯氏。冯氏也早就对这个大侄子芳心暗许,不到两个回合,两人就半推半就,鸳鸯池中羡双飞了。要说冯氏也够可怜的,年纪轻轻就要守一辈子的寡,这对女人是很不公平的。

    男人在阶级社会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女人不过是做为男人发泄原始y望和传宗接代的会说话的工具,即使有些女性精英爬到了金字塔的顶端,接受男人们的三跪九叩,如吕雉、武则天等人,最终也只在男人们写的史书中落下个“牝鸡司晨”的骂名。

    而在民间被夫权压迫的女人们则要悲惨的多,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女人“弑夫”要是被凌迟处死的。甚至丈夫得病死去,当妻子的也要被骂成“克夫的扫把星”,真是罪孽浓重啊,写到这,忍不住骂一句:万恶的旧社会

    当然冯氏也不是什么贤惠女子,她嫁给石重贵也是贪图富贵,毕竟名节之类的东西对上层建筑中的人们起不到多大作用,制定法律的人一般都有凌架于法律之上的特权。石重贵和冯氏这对鸳鸯天天粘在一起,疯狂的玩乐,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石重贵确实不是个好鸟,他对冯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