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唐天下-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郢闻言,神色一肃,也不知道到底看没看懂李煜的眼色,躬身应道:“圣上如此体谅天下黎民,实乃我大唐百姓之福”
“督政院、巡城警察司是要好好自省一番了你们的表现,让朕实在是很失望”李煜目光深邃的看着方文正和范昌黎淡淡的道。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将方文正和范昌黎在这件事情上的罪责下了定论
“臣等遵旨”方文正和范昌黎听到李煜的话,尽皆是后背一凉,冷汗直下,但却是不禁松了一口气,齐声应道。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两人都没有想到事情会如此轻描淡写的就揭过了那么,就只剩下范大同了
方文正和范昌黎两人的事情显然已经被皇帝轻描淡写的揭过了,那么唯一没有处理的就剩下自己这个引起事件的直接诱因了。如果仅仅是自己的儿子范大同惹的事情,范昌黎倒是一点都不担心,毕竟李煜当时没有收拾他,那么显然即便生气也不会是很大。
可是,现在有了常郢的那一番话,范昌黎就有点拿不准了。这南唐天下是范家的么就这一句话就够让范府满门都死光光了。
所以,现在事情的关键还在于皇帝李煜李煜要是信,那么范昌黎说再多也没有用,李煜不信,常郢哪怕嘴上开花、罗织再多的罪名加到范府身上,同样也没用。
“今日出宫游玩,朕出去走了一圈实在是有些累了,诸位爱卿也早些回去歇息吧”说着,李煜揉了揉自己的肩膀,打个哈欠后漫不经心的道。
皇帝这是玩的哪一出方文正、张洎、范昌黎、几人齐齐是一愣。
“圣上reads;”
“臣等告退”今天既然已经开了头,常郢怎么可能会如此轻易的就将范府放过。常郢刚刚开口,这边方文正、范昌黎和张洎三人已经异口同声的齐齐恭声应命。三人应命的声调异乎寻常的响亮,稳稳的将常郢吐出的两个字那是完全淹没。
这还不算完,三人应完话之后就已经躬身撅屁股的缓缓朝着皇帝书房外退去,动作异常的麻利迅速。
“你们”在气的花白胡须抖动个不停的常郢还没有反应过来前,三人已经退出了皇帝书房,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圣上老臣失态了”目标人物都逃了,常郢颓然的垂下手臂,躬身对着李煜生硬的道。
“哈哈哈,行了,人都走了,还给朕装什么装,平身吧。”
显然,范昌黎、方文正、张洎三人此刻已经是怕极了胡搅蛮缠乱扣帽子的发了疯的常郢,才不得不联手自保之后夺路而逃。
“圣上”
“坐吧,常爱卿、”李煜止住笑声对着常郢请道。
“谢圣上”常郢心中虽然依旧有众多不满,但还是恭声应命。
“常爱卿今日如此,可是想借着今夜之事从他们三人身上树立你在朝中的威信”李煜脸色一正,看着常郢道,心中暗笑,你个老家伙心里的那点儿小心思,我还看不明白么。
“圣上明鉴”常郢翻了翻白眼,既然你老都看出来了,为什么就这样轻描淡写的放了这三人这让今后他常郢如何行事如何能够在文武百官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其实,圣上有所不知,老臣此次之所以表现出如此一番动作,借机树立威信是其中一个原因,但,却也不光是仅仅为了此事。”常郢浑浊的老眼中突的迸发出一抹精光,神色一肃,前所未有的郑重道。
“哦那爱卿你到说说,还为了什么事情”李煜神色疑惑的问道。
“这一次事件一出,老臣便知道,圣上一定会发怒,收拾敲打张丞相和方大人他们,同时借机再次整顿朝政,不过,臣以为此时绝非是办此事的最好的时机,老臣确实是出于为圣上您着想,所以才一开始便出来阻拦圣上reads;。”
“如果,朕说朕不是这么想的呢”
“绝无这个可能”
“当真”
“当真”
骤然,书房中出现了片刻的沉寂,空气中孕育着一种十分奇怪的氛围。
“哈哈”片刻之后,李煜突然失声笑了起来,“常老头儿啊常老头儿,这满朝的文武百官,到现在恐怕也就只有你敢和朕如此说话或者说,也就是只有你一个人胆敢如此顶撞于朕”
“老臣不敢,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张大人,大人他们都已经陷入了深深的对权力追逐的漩涡,担心会丢了官职,故而才不敢冲撞圣上,而老臣一闲散人,无官无职的,什么也不在乎,所以才敢与圣上说出此等交心之言。”常郢沉吟后,沉声说道。
“那老爱卿以为朕在此事上当如何处理”
“专事专论,谁犯错便处理谁,切莫再搞得朝廷人心惶惶,百官提心吊胆,大唐此时正值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一些瑕疵污点那肯定是必然的,不过此时此刻,万万不是再次整顿朝政的绝佳时机。”
“老爱卿可有怨过朕”李煜听罢,并没有回应,目光一凝,而是突然没来由的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皇上何出此言,您是一国之君,老臣就是区区的一个臣子,老臣虚长了几十岁,虽说尚未为过官,但这君臣之道,君臣之礼,老臣还是知道的。”
“一年了,快有一年了吧,打从常爱卿你答应辅佐于朕已有快整整一年了,朕上一次让爱卿领军作战,现在想来,已经是许久之前的那一次玄武关之战了吧,这么久以来,朕一直让爱卿做一些闲散小事儿,大材小用,难道爱卿从来不曾怪过朕”
“打从老臣答应愿意辅佐于圣上的那一刻起,老臣便自始至终的相信圣上,无论圣上做什么,老臣始终相信圣上您这么做,一定有你自己的道理的,老臣要做的不过就是锦上添花,为圣上提出最好的建议。”
一直以来,他常郢都是三省六部,文武百官中最没有实权的一位,虽不是南唐官员,但是从他表示愿意效忠始皇帝李煜开始,常郢早就将自己当做了南唐国朝中的一员,心中所挂念,脑海所想的,也无非便是怎样让这南唐国变的更强,更大,让李煜的皇位坐的更加安稳罢了。
活了也有七八十年了,他常郢也算是大半截身子都入了土的人了,其实,能够见识到南唐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一步步的强大起来,他一直都是心有荣焉,感慨不已的。
孰料一遭风云变,雄威盖世的唐烈祖,唐中宗突然驾崩,留下一个虽正蒸蒸日上却也已经割地赔款,上奉纳贡的千疮百孔的弹丸小国,而且还由一直最不引人注意的二皇子李煜登基为帝。
眼见自己已经是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却能够再次看到大唐兴盛,并且这一次的兴盛还是由自己亲自参与,怎能不让常郢一颗已经沉寂了许久的心再次跳动起来在其位谋其政常郢深知自己对于李煜征战天下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答应辅佐李煜,应该做些什么。
所以今天晚上当常郢在得知大街上发生的事情后,第一时间就随着张洎等人匆忙赶往皇宫想什么来什么常郢要在张洎、方文正、范昌黎这三个“愣头青”被李煜收拾之前,阻止李煜,不让刚刚稳定下来的南唐国再起波澜。
因而打从一开始常郢就存了将事情由小闹大,由大闹到满城风雨的地步所以他常郢一开始就是撒泼打浑,疯了一般的有骂又吵又闹,吸引李煜的注意,反正他是存了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思,一没家族,二没后人的常郢这看家伙,才不担心自己死后该如何
或许是天遂人愿,他是存了这个心思,李煜似乎也是懂了他的想法,他也将这件事情给轻飘飘的揭过了李煜看着一脸心不甘情不愿的常郢,忍不住笑了,没想到这老儿还真的是这般的想法。
。
﹂未完待续。
本書首发于看書辋
………………………………
第九十一章 君臣一诺
第九十一章君臣一诺
“其实,老爱卿你可知道,在朕的心里一直都有着一颗毒刺,这毒刺一日不除,朕心一日难安呐”李煜目光深邃的紧盯着常郢,骤然幽幽的说道。 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常郢闻言一愣,毕竟是人老了,他感觉自己都快有些跟不上李煜的跳跃性思维了,刚刚还在谈论该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这一次的事件,但这会儿李煜已经似乎是又谈起别的事情了,沉吟片刻,常郢语气有些疑惑的凝声道:“皇上说的可是漳州、泉州的清源军乱党”
清源军是五代时南唐所置军号,一作平南军。
治泉州今属福建,领闽南地区,即为南唐泉州散员指挥使留从效割据,南唐封留从效为长江王,并改泉州为清源军。留氏二主卒后,继由清源军统军使陈洪进割据。
陈洪进割据漳州、泉州达19年之久,拥有近2万人的武装部队。964年,清源军改名平海军,名义上归两浙西南路。
978年陈洪进上纳地表,将其所辖漳、泉二州14县献给宋廷。
“爱卿所言正是”李煜没有丝毫迟疑的沉声说道。
“嗯,的确,这平海军在漳州泉州盘踞十九年之久,早已和当地的百姓融为一体,军民一路了,若是贸然行事,妄动兵戈,必然会遭到他们的激烈反抗,甚至说全民反抗亦不为过,这于我正在休养生息,凝聚国力的南唐国来说,恐怕是颇为的不利啊。”常郢不足担心的说道。
“哦既然如此,那爱卿以为朕该如何去处置这平海军”
“郢窃以为强攻断不可取,为今之计,要想解决掉这平海军,唯有智取一途从内部瓦解收服他们,在借用他们平海军陈氏一族在泉州和漳州的威信力和号召力收服两州的百姓。”
顿了顿,常郢继续道:“而且,据老臣所知,上一次的宋国大军压境,我大唐的水军可是几乎全军覆没,这泉州漳州之地多为湖泽,河道,长江支流更是纵贯全境,故而,这两万平海军几乎大部都是水军,而且养兵练兵十数年,可谓无一不是水军精锐中的精锐,若能收服为皇上你所用,必然是如虎又添一翼啊。”
“若是此事朕交由你来办,你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兵马有几成把握”李煜听罢,神色凝重的郑重道。
“老臣不敢妄言,若是此事由老臣来办,只消十日,精兵一千,当可为圣上全取漳泉二州收服平海军”常郢浑浊的老眼中突兀的迸射出一抹精光,荣光焕发一般的振声说道。
“当真”
“老臣愿立下军令状十日之内取不得漳泉二州,收不了平海军,老臣提头来见。热门renxs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哈哈,善大善爱卿如此一说,朕便是放心了如此,朕便调拨一千虎贲精锐大军归爱卿你调度同时朕还会将三支朕亲自操练出来的特种部队交由你亲领,一来,是护卫你的安全,二来,朕相信这三支军队,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的”李煜大喜过望的爽声道。
“老臣,叩谢圣上隆恩”常郢说着,起身下跪,感激涕零的拜道。
这一刻,常郢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年轻那时,朝气蓬勃,热血沸腾的年纪,他知道自己扬名天下,名垂青史的时刻近了,很近了
“呵呵,爱卿快快平身,先不急着谢朕,朕还要一件大事要告诉你,这宋辽大战打了已是有月余的时间了,恐怕再要不了多久就会结束了,爱卿以为这一场大战,谁会输,谁又会赢呢”李煜摆了摆手道。
“宋国必胜,辽国必败无疑”常郢斩钉截铁的说道,他之所以这么说,确实是因为他清楚,这宋国和辽国的国力实力相差的太大,这一场大战,国力雄厚的宋国拖的起,但地处荒蛮之地的辽国却拖不起,拖的越久对于国弱民寡的辽国越不利,实力相差太过悬殊,辽国的战败,不过是时间问题,哪怕在这其中辽国再拉上了一个北汉国的盟友或者说炮灰党更为贴切,但即使是这样,辽国同样也是没有丝毫胜算。
原因无他,宋国兵多将广,占据这大半天下,享有着富庶的中原的无尽资源,若是胜不了,那就才真是可笑了reads;。
“不过,朕倒以为这最后的结局一定会是两败俱伤,爱卿你以为呢。”李煜沉吟片刻,目光深邃,阴侧侧的一笑道。
“呵呵,皇上圣明,老臣考虑有失完妥了”常郢看着李煜幽深的目光,想了想,报以一笑,朗声应道。
的确,他忘了考虑,即使宋辽国力相差再过悬殊,胜算再高,但这辽国的狼骑也不是吃素的,北汉国这条阴险的豺狗虽是实力不大,但是给宋国带来一些恶心还是有这个能力,若是实力得当,这条阴险狡诈的豺狗就未必不能撕下宋国的一块肉。
宋国同时和两国开战,举国的兵力大都已经陷入了北地的战争泥潭,无法自拔,即使是胜利了,最终的结局也不过是惨胜,而在这时,南地刚被平定的数个小国又开始复辟,元气大伤的宋国相信在短时间内断然是无力再次挥军南伐的,所以留给李煜的时间,说多不多,说少,却也是不少。
“爱卿既然立下了十日平乱的军令状,那朕也给你许下一个承诺,若是十日之内爱卿你给朕拿下了漳泉二州,收服了平海军,朕坦言告诉你,一月后,大军练成之日,便是朕动手收拾吴越国之时,届时,这三军兵马大元帅之位,朕,虚席以待”李煜骤然收起了轻松的模样,神色严肃,语气凝重的说道。
常郢听罢,再次一愣,这先平内乱,再伐吴越的计策还是他给李煜定下的,虽然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打死他却怎么都不曾想到,李煜竟会真的将这件事请交给他,“老,老臣必定为圣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常郢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一丝晶莹,颤声郑重的说道。
“呵呵,好了,爱卿与朕之间又何必说这些客套话,老实说,朕之间一直未有启用你,亦是在等待着这样一个合适的机会,朕再给你十日的时间处理好朕交给你的事情,十日之后你持朕的手令和诏书有人会带你去钟山领军,具体的安排和计策等事宜,便由你自己做主,朕不会横加干涉,朕只有一个要求,在大军完成操练之间,泉州和漳州必须给朕拿下,不论如何”李煜严肃的说道,其实他之所以要命常郢领的是虎贲军和他所建立的三支特种部队,而不是其他的军队,虎贲军的实力强悍是一方面。
但更多的其实是李煜想要让一直躲在深山里操练的虎贲精锐们出去见见血,杀杀人,要不然这帮子虎狼之师改给憋坏了,毕竟在操练结束之后,南唐国就要大举用兵了,没有经过一些小规模的作战经历的,肯定是不行的。
更重要的便是,李煜也想检测一下自己亲自操练,按照后世军队的操练方法来的军队,是否能达到他理想中的要求。
“老臣遵旨”
“好了,老爱卿你劳累了一天了,夜深了,早些回去休息吧”李煜打了个呵欠疲惫的说道。
“老臣告退,”枯木逢春一般,年过半百的常郢一脸的春风得意,走起路来似乎都带起着呼呼的风声。
李煜和常郢的这一场夜谈,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众人只知道,这个晚上常郢一直在皇帝书房呆到子时过了半响才离开没有人知道皇帝李煜同常郢谈了什么,又说了什么。
唯一能知道的就是,向来沉默寡言,老成持重的常郢在离开金陵皇宫回府的马车上,竟然哼起了小调。
对于这一次的范大同等二代作恶事件,经过了许久的思想斗争,李煜最终还是选择了听从常郢的建议,暂时先搁下自己的想法,因为他知道自己马上要大举用兵了,现在的确不是最佳的时机,但是借此机会敲打敲打他们这些蠢蠢欲动的恶势力还是可以的,但是李煜知道这种现象要是想要杜绝的话,绝对是没有可能的。
狗改不了吃屎嘛,不作死就不会死,李煜相信自己一定还有机会实施自己的计划的。
夜,越来越深,整个书房中安静的可怕,只有李煜一直在奋笔疾书的声音和灯芯燃烧爆起的哔叭声。
“咳咳,出来吧,别每次的都搞得这么神秘,好像谁也发现不鸟你似的。”突然,空气中传来一声莫名的波动,李煜骤然停下手中的笔,尴尬的咳了两声,目光一凝,紧盯着前方,沉声说道。
“臣,功曹司副使墨离参见皇上”人影一闪,带起烛光闪烁了几下,一道高瘦的黑影突然出现在了李煜的面前,躬身一拜,沙哑着嗓子恭敬的拜道。
“李忠那小子还没回来吗”李煜揉了揉太阳穴,凝声问道。
“李大人已经差不多将整个吴越之地的情况摸透了,现在正在试着在关键的位置安插细作,为圣上的用兵做最后一步的准备reads;。”
“嗯,办事还算得力,没有让朕失望,你回去之后传信给他,就说,让他多多注意着安全,朕对他的表现很是满意,让他不要松懈,继续努力,他毕竟是第一次从事细作,探子这一方面的职能,让他多学,多做,多看,朕,等着他的好消息”
黑影闻言一顿,片刻之后,冰冷的语气中呼的带着丝丝的感动和震惊的沉声回道:“诺”
“行了,废话也不多说了,朕这一次叫你来是想让你去查探一下,朕不在的时候,最近宫中进来过什么人见过我的母后,还有张洎,方文正等一干朝中重臣在朕不在的时候是否与一些奇怪的人有过接触,有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或者行为,不管是什么事情都给朕打听出来。”李煜朗目一抬,目光灼灼的盯着墨离道。
“诺”没有丝毫的迟疑,墨离闻言,立刻应道。
“对了,朕想知道,几日前的那天夜里朕刚刚回朝,召开朝会之时,那张洎为何会迟到,这个你可知道”李煜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一样,突然出言问道。
“禀圣上,据臣手下的人所回报,张丞相当日在接到圣上的诏令之后便急急忙忙的出门,按照他的速度,应该不可能会迟到的。”墨离疑声道。
“行了,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李煜面无表情的摆了摆手道。
李煜不曾想自己的随口一问,却是问出了一个不小的问题,这张洎接到自己传去的诏令很早就出门了,而且并没有如他所说的那样再回去,但他却是在最后一个到的,迟到了那么久,那么显然就只有一个可能了,张洎在说话谎至于在一期间究竟他到底去了哪里,就不得而知了,而他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和理由嘛,李煜估计离自己的猜测已经是不离十了
。。。。。。。。
﹂未完待续。
本文来自看書蛧小说
………………………………
第九十二章 北汉李隐
第九十二章北汉李隐
公元975年七月二日,北地晋州。
这时候的黄河已经进入了汛期,凛冽的朔风扬起了漫天的黄沙,使的整个天地显得灰蒙蒙的一片,轰隆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中也已经是混进一层层泥土色的沙石,一眼望去,俨如一条泥龙在汹涌咆哮着冲向远方。
这里是关中的晋州今山西等地,黄河对岸便是著名的河津渡,就在这片被漫天的黄沙覆盖的世界里,天气异常的阴沉,空气中的温度一度在下降着,但就在这样的天气里,一支约六万人的军队正疾速向东行军,士卒们大都穿着厚厚的马靴,在干燥松软的沙土地上踩得吱嘎作响,似乎是为了防止战马发出动静,所有的战马都用马嚼子把马嘴给套住了。
大军一路向西,旌旗招展,汉军的赤旗在寒风中猎猎飞舞,为首大将是一名长着国字脸,神色刚毅的中年大汉,不错,这人正是北汉国的大将,吐浑军节度使李隐,李隐此人在国小民寡,兵少将缺的北汉国可以说的上是最为杰出的一位将领了,此人有勇有谋,中正刚毅,爱兵如子,他所领的十万吐浑军已是整个北汉国的最为重要的主力大军,可惜的是,昏庸残暴的北汉帝刘继元自毁长城,听信奸臣卫德贵的谗言,将其罢免发配,后来又将其诛杀,不然的话,以他的领军作战能力,宋国在其后要想轻易的拿下北汉国,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按照刘继元之前的统一部署,在中原的宋辽大战打响后,先由鹰扬军节度使郭万超及宣徽使范黎领十万大军夺取宋国的边关重地,随后再由吐浑军节度使李隐率军直插晋州,夺取建雄之地,另一路三十万临时招募起来的大军则是由大将卫铸率领,兵发宋国腹心重地泽州,大军围城,但却围而不攻。
在李煜这只蝴蝶的煽动下,与历史上不同的是,这一场旷世的宋辽大战,提前的到来了,而且烽火还在不断的扩大,致使双方投入兵力已经过百万了,更加精彩的是,历史上一直处于被动挨打,防御尚且不足的北汉国,似乎是在某些势力的操纵和指点下,一改之前的软弱作风,趁机而上,兴举国之兵,大举伐宋
天气阴沉的可怕,没有一丝的阳光,但无疑,这样的天气却是格外地适合潜伏行军,李隐打手帘遮挡沙尘,向远方眺望片刻,只见远处的漫天黄沙中,一名骑兵正向这边急速奔来,这应该是斥候骑兵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