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北长歌之南北乱世缘-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日晚上,刘骏被路惠男喊去,可是久久不见回来,殷涓放心不下,外边雨下的正大,于是殷涓撑了一把伞,却在太后宫殿之外不远处发现了站在雨中的刘骏,殷淑仪连忙跑上去帮他撑伞,并问道:“皇上你怎么了?”刘骏不说话,但明显哭过,殷涓不住提问,刘骏突然抱住殷涓说道:“涓儿,母亲再也不会理朕了,朕现在只有你了,只有你了。”说完抱着殷涓嚎啕大哭。回宫的路上,殷涓才依稀得知,原来,琅琊王家大为羞辱太后弟弟,太后要求皇上法办琅琊王家,但是刘骏反而为琅琊王家说情,导致太后勃然大怒。为此,殷涓也只能叹息了。
那次雨夜之后,殷涓的病情一下子加重了,刘骏更是终日守候在玉烛殿,生怕有什么大事发生。“一群饭桶,娘娘的病这么久了,还是没有一点起色,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干什么吃的?!”刘骏愤怒地痛斥着这群太医,太医纷纷吓傻了。太医们连连的磕头,刘骏大手一摆:“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如果治不好我会让你们每一个人都给娘娘陪葬。”刘骏特地将“每一个”说的很重。待太医们都散去之后,刘骏紧紧握着殷淑仪的手,说道:“涓儿,那晚朕不该让你淋雨啊,千错万错都是朕的错,涓儿,你一定要好起来啊,一定!”
然而,不久,昏迷多日的殷淑仪最终撒手人寰,一句话都没说,就这么走了。刘骏守着殷淑仪的遗体却不愿意下葬。夜里,戴法兴,柳元景,刘义恭三人闯进玉烛殿,求见刘骏,可是刘骏眼见他们跪拜自己,却一言不发,柳元景忍不住了,于是说道:“陛下,您之前无论因为何事,都未曾废过早朝啊,可你现在这,这……”戴法兴也说道:“是啊,陛下,如今朝野内外乱成一锅粥了,您的弟弟刘休茂又谋反了,叛军正准备攻打建康城呢?对了,还有,还有徐州祖冲之表示说旧历法谬误诸多,请求陛下,能够推行他设置的新历法。陛下,您要振作起啊!陛下。”
刘骏红肿的眼睛再次留下一行眼泪,“造反就造反呗,这皇位谁要谁便拿去,朕不稀罕。朕已经失去涓儿了,所有的所有,都无所谓了,都无所谓了。”这时刘义恭说道:“骏儿,你怎可如此糊涂啊,你当真要到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地步么!”这时,刘骏猛地将殷淑仪的遗体抱起,一下子飞奔出去,屋外风雪大作,群臣也纷纷跟了出去,刘骏一边抱着殷淑仪的遗体狂奔,一边在内心哭喊着说道:“涓儿,你不是说要和朕一起在雪中白头偕老的么,你不是说要陪朕一辈子的么,为什么,为什么你要离我而去啊!为什么!你知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朕只有你这么一个亲人了。若是朕的玉烛殿内从此失去了你,即使坐拥天下又有何意义!!”
第二天,手下人纷纷寻找,最终,他们在园中一个长椅上看到了被积雪盖了一半的刘骏,刘子鸾连忙跑过去拉扯着刘骏:“父皇,你醒醒啊,子鸾已经失去母后了,子鸾不想再失去父皇啊。”刘子鸾不断地哭诉着,刘骏忽然眼睛里出现了神色,一把把刘子鸾揽入怀中,说道:“子鸾乖,子鸾别怕。父皇会振作起来的。”
刘骏暂忍悲痛,将殷淑仪风光大葬,并要求百官痛哭流涕,谁哭的越响,有赏,一名大臣痛哭流涕,刘骏大喜,厚赐他,处理完殷淑仪的丧事,刘骏火速派兵平定了刘休茂之乱,又派戴法兴与祖冲之争辩,进行了新的历法的考证。然而,殷淑仪的死对刘骏打击很大,处理完这些,他立刻病倒了。
“咳咳,咳咳咳。水,朕要喝水。”刘骏迷糊中说道。一名老宦官给刘骏递了一杯水,刘骏喝完之后,说道:“帮朕传召,让建安王刘休仁觐见。”老宦官点了点头:“遵旨。”不久,刘休仁走了进来,刘骏示意刘休仁坐下,接着刘骏问道:“这几年软禁生活如何?”刘休仁说,“陛下能法外开恩,饶我等一命,我等已然很知足了,不敢有太多奢求。”
刘骏叹息道:“朕自知时日无多,有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啊。这么多年来,朕承认对宗室太过刻薄,朕不是个好大哥。诸王之中,唯独你可堪大任啊,朕驾崩之后就会让人将你们放出,重获自由,大宋的江山日后就交给你等了。”刘休仁跪地叩拜道:“臣弟无能,岂能受此重任啊?”刘骏笑道:“你之才早已胜于我了,若不是你当年年幼,我想父皇定位把你也作为皇位的继承人选啊,三哥这个皇位是抢来的,注定没有多少人服气啊。”
刘休仁望着刘骏,不说话了。刘骏一阵猛咳:“咳咳,咳咳咳,另外,另外我还想求你件事情。”刘休仁说:“陛下请讲。”刘骏抓住了他的手,似乎在恳求一般说道:“好好照顾皇后,朕这辈子亏欠她太多了,朕知道,你一定会为朕保护好她的,拜托了。”刘休仁叩首说道:“臣弟定当竭力而为。”看到刘休仁如此,刘骏笑着点了点头:“下去吧,下去吧。”
………………………………
第124章 君王长恨(十八)
第124章君王长恨(十八)
而在北方的平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也病倒了,他姑姑长公主亲自前来看望。拓跋濬说:“有劳姑姑前来看望,姐姐辛苦了。”长公主淡然说道:“小侄别这么说,身子好些了么?”拓跋濬说:“这病,拖个半年还是不成问题的啊,够我为大魏国择一位明君了。”长公主有些低落地说道:“皇上切莫说丧气话啊。”拓跋濬笑了笑:“姑姑还记得当年太武帝南下之时给你准备谋一桩亲事么?”长公主神色淡然地说道:“知道,你说的当年刘宋的武陵王吧,据说后来他当皇帝了。”拓跋濬笑道:“太武皇帝果然慧眼见真龙啊,一眼看出武陵王日后绝非池中物,可我今天要对姑姑说,他如今,也以病入膏肓了,据探子回报,熬不了多久了。”长公主闻言,立刻站起身变了脸色,紧接着转身便离开了皇宫。
在刘骏的病榻前,几位大臣都聚集在了一起,他们都深知这位皇帝即将远去,这时刘骏突然回忆起当年宗悫说的话“臣要陛下止的兵戈不是铁马金戈,而是同室操戈,陛下,您继位开始到现在,死了多少亲人了啊,难道还要因为这个储君的问题,以后死更多的人?为使宗室不再相残,立嫡长子刘子业当是众望所归啊。”
刘骏喃喃地问道:“宗老将军来了么?”柳元景说道:“宗老将军年事已高,已经很久没上朝了,臣亲自去探望,见他正卧病在床,不过他嘱咐臣千万要告诉陛下一句话。”刘骏问道:“什么话?”柳元景说:“立嫡为安。”刘骏苦笑了下:“朕明白了。”这时刘骏抓着刘义恭的手说:“五叔这辈子帮了朕太多了,还记得当初朕所说的吗?骏儿无父,自以五叔为父,骏儿这辈子做了不少错事,还望五叔宽恕。”刘义恭哭着说道:“陛下说哪里的话啊,臣不敢。”刘骏说:“五叔为顾命大臣之首,嗣子无才,还望五叔多加教育。”
接着又望向柳元景:“柳将军劳苦功高,做事深思熟虑,可堪大事,日后就请柳将军协助五叔,处理朝中大事吧。”柳元景叩首。这时刘骏看着哭成一个泪人的颜师伯笑了:“哎,混小子,这么多年,你输给朕不少钱了啊,后悔过么?”颜师伯叩首:“臣无悔,臣赌术不精,输给陛下愿赌服输。”刘骏笑了:“呵呵,你就别装了,朕赌术如何,朕还不清楚,你是故意让着朕的,这么多年让你当了朕的钱库,当了这么多年的冤大头也算苦了你了。顾命大臣朕也给你留了一个位置,也算是朕这么多年的补偿吧。”颜师伯立刻磕头大哭:“臣无德无能,得蒙陛下垂爱,臣感激涕零啊,陛下,臣恨不得替陛下去死啊。”
刘骏笑着点了点头,目光又看到了沈庆之。他拍着沈庆之的肩膀说:“孤非苍头公,不帝也!从彭城保卫战到今天,如果不是苍头公之力,朕恐怕早被人赶下台了,可是,这个皇帝让朕当得好累啊。朕多怀念做藩王的时候啊,可惜,一切的一切都不能回来了,不能了。记住朕当日在彭城的那句话‘汉胡不两立,帝业不偏安’若有机会,我大宋必须再行北伐,挥兵宛洛,荡平中原。”沈庆之抓住刘骏的手说:“老臣必将谨记陛下教诲。”刘骏艰难地说道:“那以后,军务就全权交付给沈老将军了。”
说完刘骏将目光投向后边的王玄谟,笑道:“老吝头,北方的大梨子好吃么?”王玄谟故作自嘲道:“陛下,陛下还不忘挖苦老臣啊。”刘骏也艰难地笑了笑:“王玄谟,虽然当年你北伐丧师失地,但你对我刘家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宗帅老了,以后京城的禁卫军就全部交由你了。”王玄谟说:“臣遵旨。”这时刘骏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支小玉笛,说道:“这支笛子是当年彭城之战中一故人所赠,只可惜,从那以后朕再也没见过她了。朕好怀念,好怀念在彭城的那段时光啊。”说完拿着玉笛缓缓吹奏。
此时,在建康城外,两位骑马的人正在静静聆听,其中一名正是拓跋濬的姑姑,她听着听着不由潸然泪下,喃喃自语道:“这么多年了,还是这首曲子。”突然曲子戛然而止,紧接着就听到城内一阵嚎哭声,过了不久,城楼上升起了白旗,公主嚎啕大哭,随后策马向北奔去。
公元464年,(宋大明八年),一生放浪形骸,毁誉参半的孝武帝刘骏,在他的爱妃殷淑仪死后不久因悲伤过度也撒手西去,享年35岁,庙号世祖。第二天刘子业继位,然而,守孝期间刘子业毫无悲戚,这不由让诸位大臣寒心。不久,孝武帝时期宠臣戴法兴被杀,随后颜师伯,柳元景,刘义恭三人欲起兵废黜刘子业,但事情败露被杀,不久沈庆之也被诛杀,同时宗悫病故,王玄谟闭门谢客,刘子业弟弟刘子鸾被杀。经过一番杀戮,刘子业又把目光瞄向了刘休仁三兄弟,多番凌辱他们。于是,三王遂起杀心。
公元465年,在位一年多的刘子业被谋杀,刘彧随即登基,是为宋明帝。由于刘彧生母已死,继续尊路惠男为太后。
“太后,陛下邀请你在他登基大典必须到场。这是给你准备的礼服,你试试看。”这时,婢女拿着衣服给路惠男试,路惠男一把将这衣服扔在地下,说道:“别给我看,我绝不会给这个逆臣逢迎的。”这时刘彧笑着走了进来,捡起衣服说道:“母后,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路惠男怒道:“别这么喊我,恶心。”刘彧一边拍着灰尘,一边笑着给路惠男披上:“太后,你儿子和孙子都死了,你晚年可都指望着我这个名义上的儿子了,你觉得你拂了朕的意思,你有好果子么?你还是好好想想吧。”说完大笑着走了出去。路惠男则是苦笑:“原以为进了建康城便能享享清福,想不到,连自己的儿子和孙子都失去了,呵呵呵,哈哈哈哈。”
刘彧的夺位导致了孝武帝诸子的反扑,一场刘宋王朝内部的混战再次打响,虽然后来终被平定。但是,刘宋王朝积重难返,不久,外戚萧道成夺了刘家的江山。而在北边,一位年轻的叫做拓跋宏的君主继位,并开始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他就是北魏的孝文帝,在刘宋王朝淹没于历史之时,北魏却依靠改革迎来了新生,历史,终究是这么耐人寻味。
………………………………
第125章 权谋之路(一)
第125章权谋之路(一)
南北乱世缘之权谋之路
“百尺竿头望九州,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后休欢喜,更有收人在后头。”任何一个新兴政权的诞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然而,任何政权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天道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当那些费劲艰辛登上权力顶端的人们庆幸自己的时候,不知道是否他,又成了别人眼中觊觎的猎物啊。——公子光
寒风朔朔,建康城的冬天分外的寒冷,年迈的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在大殿外看到一个孩子正在玩雪,于是走上前去,牵起那小娃娃的手,这时大臣萧承之连忙仓皇出来跪倒:“陛下,此孩儿为臣的犬子,望,望陛下念其无知,饶了他吧。”刘裕笑道:“呵呵,萧大人何必惊扰,你也算是国戚,眹可是一直念着你萧家的恩啊,倘若无萧太后,眹幼年早饿死了。”说着对着眼睛眨巴望着自己的小孩说道:“娃娃,你叫什么啊?”小孩说道:“我叫萧道成。”
刘裕笑了:“道成,道成是个好名字啊。”说着牵起他的手往外殿走去,并说道:“来,眹带着你在宫里转转。”刘裕带着萧道成缓步在雪地中前行,兴趣盎然,待走到宫门口时,刘裕回头望了望大殿,若有所思的问道:“道成啊,你说…从这走到那大殿的龙椅上,要多久啊?”萧道成稚气地说道:“额,大概半柱香吧。”刘裕苦笑地摸着萧道成的头说道:“以前眹一直不知道走到那要多久,也许是半柱香吧,可后来眹知道了,走到那,需要四十年啊,需要四十年啊。”萧道成不解,望着刘裕那张苍老的面庞,不再说话了。
时光荏苒,转眼萧道成长大了,而在此期间刘宋帝国的皇帝从刘裕换成了刘义符,又从刘义符换成了刘义隆,刘宋帝国在宋文帝刘义隆的治理下呈现出勃勃生机,而威胁却在朝内朝外不断衍生。
“檀道济,你好生放肆!”刘义隆愤愤地捏着一封信说道。“来人,来人,给我即刻捉拿檀道济。”这时,裴方明走了进来,问道:“陛下,檀公何罪?”这时,四王爷刘义康抢先说道:“当初檀道济伙同徐,谢等人废掉了少帝,已经算是阴谋叛国了,如今又有人写信揭发他,自然要治罪!”裴方明还想解释:“陛下,檀公……”刘义康怒道:“裴将军,国君有令,你只管执行便是,问这么多干嘛?”裴方明跪倒在地:“皇上,如果檀道济要反,何必等到今天啊,当初便可以伙同谢晦一起反,更不要去灭了他啊?!况且檀道济三朝元老,北府军中威望甚高,此时剿灭恐怕……”刘义康说:“那就更要剿灭了,不在他还没造反的情况下拿他,难道等他反了再拿?!”裴方明不说话,只是盯着刘义隆看,刘义隆只淡淡说了一句:“你怎么会肯定他檀道济不会是另一个司马仲达啊。”说完,拂袖而去。裴方明无奈,只得一阵叹息。
公元436年,宋文帝授意其弟刘义康捏造罪名处死了檀道济,同时,由于刘义隆多病,朝中大事交由刘义康代理,久而久之,刘义康恃宠生骄,渐渐引起了刘义隆的怀疑。
“父亲,你唤儿子何事?”少爷的萧道成在家中问道父亲萧承之。萧父说:“成儿,陛下有旨,要我们前往四王爷刘义康的封地监视他。”萧道成问:“四王爷如今炙手可热,陛下怎么会对他起了疑心啊?”萧父答道:“这有什么,当年曹丕曹植同样亲兄弟,还相互倾轧,帝王家本无情啊,不过,成儿,皇上这么做正是信任我萧家的表现,我们萧家必然要做好这件事,以后往大了说是为君分忧,往小了说也是为光耀门楣啊。”萧道成点了点头:“既然父亲说了,那我必然遵命。”说完,回到自己房内收拾行装了。
由于多方面的证据表明刘义康意图谋反,忍无可忍的刘义隆借迫害死檀道济为由处死了自己这个弟弟,刘宋王朝又亲历了一次兄弟相残。然而,猜忌心重的宋文帝又把目光瞄到了功臣身上,裴方明成了他又一次屠戮的功臣,裴方明的被杀,导致刘宋能征善战的将领一时断绝,北方强敌北魏则在扫灭群雄之后时刻准备地南下。
终于在元嘉二十七年,一场空前的南北大战爆发了。由于刘义隆仓促备战,导致首战失利后拓跋焘长驱南下,江北之地迅速沦陷,北魏前锋直抵瓜步山,一时之间,刘宋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三吴之地紧急征兵,以防止北魏骑兵的继续南下,同时,江北一系列重镇在大后方苦苦支撑,其中刘义隆六弟刘义恭和三子武陵王刘骏奉命守彭城。
“道成啊,这次我们前去押送彭城的军粮可是困难重重啊,你说这么份苦差事,人家都躲着,你偏偏要揽到自己身上,真是不可思议。”储渊一边捆扎粮车,一边抱怨。萧道成拍着他肩膀笑了笑,“国家危急,正是人人奋不顾身的时刻啊,我等又如何能畏畏缩缩啊。”这时,萧道成突然被一阵争吵声吸引了,见一个身材魁梧的人正和征兵处的负责的兵头吵了起来。
萧道成凑了上去,问道:“这是什么情况啊?”那位身材魁梧之人转过头来,相貌着实把萧道成吓了一跳。只见他大骂:“我问这家伙讨要个小军官当当,凭我这身子骨,难道不够格?”说完拍了拍自己。那兵头也火了,“你算个什么东西,有一身子肉就了不起了啊,真是穷人贱命!”这话一出,那壮汉登时大怒,一下子踹飞了桌子,大吼:“老子屠你全家!老子叫沈攸之,叔叔沈庆之,你们认不认得!?这世道还真是要拼亲戚啊,你们这群杂种还当真是先敬罗衣后敬人,国家到了这个地步还不忘了从中谋利,当杀!!”
………………………………
第126章 权谋之路(二)
第126章权谋之路(二)
萧道成这时拦住了他,说道:“我看他们也没这个提升职务的权利吧,仁兄就不要为难他们了,我看不如找下高一级的军官,让他帮你,我想以沈庆之的威名,要办到不是难事,你说呢?”这时吓坏的兵头也连忙迎合道:“是是是,你找我我也没办法啊。”沈攸之想了想,觉得也对,于是说道:“好,我去找大官说说,对了,还没问仁兄大名呢?”萧道成说:“在下姓萧,名道成。”沈攸之连忙拱手:“原来是道成兄,好,你我就此别过,他日我做了大官,定然不会忘记道成兄。”说完走了。这时储渊也赶了上来:“道成,准备下我们走啦啊。”萧道成点了点头。
在押解途中,储渊不由得问道:“道成啊,你说我们万一被鲜卑人拦住了,该怎么办啊。”萧道成笑了笑:“你呀,真是乌鸦嘴,看到前边滚滚烟尘没,八成是索虏来了。”储渊听了大吃一惊:“什么,索虏,这,这怎么办啊。”连忙跌下马来,到处找地方藏。萧道成说:“哎哎哎,出息啊。去,到这车队的第四个车上拿下那个红木箱子,然后把里面的东西都给我们的人换上。”
储渊走了过去,发觉里面全是鲜卑人的服装,大笑:“道成啊,你真厉害,我佩服你啊,准备的真好。”等到各自将衣服换好,萧道成走过来对储渊说:“到时候索虏来了,你们什么话都不要说,交给我就行。”储渊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果然是索虏前来,储渊吓得浑身冒汗,只见萧道成神态自若地和他们一阵攀谈,他们便走了。待索虏走后,褚渊走了过来:“道成,你会说鲜卑话?”萧道成说:“小时候随父亲在边境,学了点。”褚渊敲了敲大拇指,“厉害啊,你先是料到索虏会遇到粮队,所以准备了索虏的衣服,你本人也会说鲜卑话,了不得啊,了不得。”萧道成问:“那你不问问我和他们说了什么?”褚渊接话道:“说了什么啊?”萧道成说:“我说了,这粮食是抢来的,送往彭城前线救急,让他们相互告知,这样,前路我们遇到的麻烦会很小。”褚渊感慨道:“还是你有本事啊。”萧道成拍了拍他:“好了,客套的话不必多说,抓紧赶路吧。”
萧道成进入彭城内,突然被那饥肠辘辘的景象惊呆了。有些人疯狂似地要来抢粮,但是被拦住了。一位将军得知他们前来送粮,连忙将他们引进议事的地方,萧道成刚到就看到刘义宣和刘骏进行激烈的争论,刘义宣说:“三儿,我告诉你,现在彭城就是孤城,守不住,上策就是迅速跑掉,不然,拓跋焘一攻城我们绝对都死。”刘骏说:“六叔,父皇委任我为安北将军,协助叔叔守彭城,那是对我们的信任,如果叔叔你觉得你有脸逃跑尽管逃去。骏儿誓与彭城共存亡。”
“好!”萧道成忍不住高声喊道。众人一致将目光集中到他身上了,刘骏叉腰问道:“你是何人?”萧道成说道:“我,我是来送粮食的。”刘骏大喜:“好,有粮食,那一切都好办了,诸位,我们要将彭城打造成一颗钉子,将拓跋焘的大军死死的钉在江淮,等到建康城募集的援军进行合围。”说完将佩戴的匕首扎在了这桌子上。说完刘骏转而笑问:“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啊?”萧道成笑了笑:“我叫萧道成。”刘骏拍了怕他的肩膀说道:“好,萧道成,等打赢了这场仗本王一定重重赏你。”沈庆之说道:“可是王爷,存粮只够吃一个多月啊。”
刘骏坚决说道:“不行,一定要撑满三个月。”沈庆之问:“那,我们能如何啊?”刘骏深思了一会,问道:“倘若我一天只吃一顿,能够撑多久?”刘义宣说:“三儿啊,你一人的米粮有多少啊?”“不,一定能撑住三个月。”宗悫上前说道:“如果当真连武陵王都一天只吃一顿,那么全军上下,没有人会去吃两顿的,六王爷,你说呢?”刘义宣哑然无声,连连点头。刘骏说道:“道成,你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