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北长歌之南北乱世缘-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34章权谋之路(十)
两人低头不语,萧道成继续起来呵斥道:“出了这么一点点的事情,你们就一个个沉不住气,倘若如此,那你们就等死吧。”王敬则说道:“主公,这时的确是个好机会,如果猪王要杀的弟弟是刘休仁,那必然京师军队哗变,倒时候,我手下的部队趁乱杀入皇宫,控制住局面,如此,大事必成。”萧道成瞪了他一眼:“刘休仁死了,刘休范呢,其他亲王呢,沈攸之呢,各地藩镇军队实力远不弱于我们,况且,吾儿一走,雍州军目前不是我们的人控制,一旦京城哗变,得不到外部强有力的军事保证,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你明白么!”
同时,又转过脸来,对着萧赜说道:“龙儿,你弟弟出事没多久,你要是做事还这么不动脑子,那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费了,你明白么!为父都不急的事情,你急什么!”萧赜默默地低下了头,说:“父亲,儿子知错了。那父亲,我们现在该如何做?”萧道成叹口气道:“静观其变,京师只怕又要变天了。”
刘休仁府内,小青问着刘休仁:“王爷,你怎么像皇上请求解除了所有职务啊,更愤慨的是,皇上竟然都准了,如今淮北已失,陛下不思进取,反而解除王爷兵权,这是取灭之道啊。”刘休仁笑了笑:“淮北之战,陛下受了很大打击,祖宗基业在他手里丢了这么多,他怎能不痛心啊,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已经对我们起疑了。我此时激流勇退,一方面可以消除君臣嫌隙,另一方面,也算是给陛下一个安慰吧。”小青说道:“王爷一心为了社稷,可恨陛下竟然如此疑心!”刘休仁叹息道:“陛下被囚期间受尽凌辱,心中有些郁结也很正常。我只是觉得陛下发泄过这阵子应该就能好转了。当初监视一事,陛下虽然表面处理的漂亮,但其实心中也有郁结,而如今朝中大臣多名和我往来甚密,陛下也疑心啊,我交出兵权,解除官职,或许能让陛下对我恢复到从前的信任吧。”小青叹息道:“哎,王爷真的是太苦了。”
不久,宋明帝解除了王彧和他弟弟刘休祐的大权,并将萧道成派往江北,为了避祸,萧道成也乐于北去,随后宋明帝为试探萧道成忠心,命人送去一杯御酒,萧道成为消除宋明帝的疑虑,当即饮下,宋明帝的使臣告知宋明帝后,宋明帝很是高兴,但又怕萧道成在江北呆久了会拥兵自重,于是准备掉萧道成南归,然而萧道成误造假的消息说北魏南下,导致宋明帝同意了他留任的建议。但是,宋明帝为了防止萧道成趁机培植势力,于是将他从坐镇广陵改为坐镇淮阴。
随后,宋明帝将本已经毫无权力威胁的弟弟刘休祐在一次围猎中暗杀,对外谎称意外死亡。这事一出,宋明帝其他几个弟弟顿时陷入惶惶不安之中。
“道成,道成救我啊。”在萧道成营帐外,忽然有人高呼,萧道成疑惑道:“何人在外喧哗啊,带进来。”说完,褚渊被卫士带了进来,褚渊一见到萧道成立马说,“道成救我。”萧道成望了一下他,问道:“怎么了,你在京城呆的好好的怎么跑来我这啊。”褚渊于是说道:“刘休祐死了,你知道么?”萧道成点了点头。褚渊继续说:“是陛下干的额。”萧道成哈哈大笑。
褚渊急了:“你笑什么,我说的是真的啊,那天陛下病重,喊我去他皇宫,还给了我他当年的小时所穿的黄袍,还指着一个书箱说,这里面都是朝中的机密文件,还说自己以后不需要了,我当时是痛哭流涕,最后陛下还说出他想杀刘休仁,我当即劝阻,结果你知道陛下怎么说我的么?”萧道成平淡地盯着他看了一眼说道:“怎么说你的额?”褚渊惊愕地说道:“陛下大骂我白痴,还说我根本没资格参与国家大事。”
“哈哈哈哈,”萧道成朗声大笑,结果把褚渊搞得不知所措,忙问:“道成,你怎么了,你快说啊。”萧道成止住笑声,喝道:“难怪猪王说你白痴,你就真是彻彻底底的一个白痴。”褚渊:“此话怎讲?”萧道成坐回了帅案,说道:“你犯了3个错误。一,猪王病重,给你看了这么多东西,那是明摆着要将太子托付给你了额,谋划杀刘休仁也是为了防止以后江山不稳,你作为他计划中的托孤大臣却不明白他的苦心,这是一错。其二,你奔到我这边来,让别人怎么看我,如果好事者知道了,非得说你我是一派的,到时候,只怕你我都将死矣。其三,陛下如今生命垂危,稍有闪失就会天下易主,这么关键的时刻,你怎可只身在外呢?”
一番话说完,褚渊对萧道成佩服的五体投地,于是问道:“那我即刻回去。”萧道成说道:“等等。”褚渊问:“什么事?”萧道成凑上去说道:“你回去之后,猪王问起前来所为何事,你该怎么说?”褚渊一时愣了,于是问道:“请道成明示。”萧道成于是对褚渊耳语一番,褚渊听完连连翘大拇指。
“吱呀,”刘休仁的房门被推开了,一位身着戎装,魁梧之人走了进来。那人坐定后,刘休仁递给他了一卷纸,那人看着看着脸色变了,急忙站起身道:“大将军王,臣冤枉啊。”刘休仁示意他坐下,刘休仁说道:“沈攸之,以你今日在军队中的威望,他日我死后,你想必会是军中的翘楚吧?”沈攸之疑惑地问道:“王爷何出此言,王爷要杀我?”刘休仁大笑:“呵呵,我若真想杀你,何必将此类证据交给你啊?”沈攸之又问:“那王爷你这么做的意思是?”
………………………………
第135章 权谋之路(十一)
第135章权谋之路(十一)
刘休仁说道:“陛下召你回京,你没回,我召你回京,你回了,可见你还是给了我点面子啊。你是苍头公沈庆之的侄子,可是后来他又因你而死,世人只道你不顾亲情,可是我知道,你所做的只是为了出心中那口恶气,你是大将军的侄子,可是当初元嘉北伐之际,你想某个小军官都不得,我知道你心中的怨气,后来助孝武帝登基,讨伐臧质,以及攻克广陵,无不见你身先士卒,以一当百,几次从鬼门关爬了出来。可以说,你今日的功业,没有靠家世,你所靠的,也全都是你自己,所以,我当初否定了一堆人的劝谏,而任用你,那是我知道,你是有本事的。”
听到这里沈攸之突然哭了:“呵呵,想不到啊,想不到啊,这世上竟然还有人知道我沈攸之到底是怎么个人。而这人,这人竟然是王爷。”刘休仁突然跪了下来,说道:“请沈将军受我一拜。”沈攸之大惊失色,连忙去扶刘休仁,“王爷,你这是作甚,我受不起啊。”刘休仁苦笑道:“陛下已经赐我一死,我死不足惜,可是,我不甘心刘宋的江山日后土崩瓦解啊。”沈攸之惊讶地问道:“王爷,陛下要杀你?怎么会?”刘休仁指了指桌子上的酒,“御酒已经拿来了,我活不过今晚了。”沈攸之忙说:“末将立刻去求情,一定要保王爷周全。”刘休仁拉住了他,将那一卷纸用烛火燃尽,说道:“陛下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沈将军要想帮我,那就答应我,不管未来如何,请千万要保我刘家江山啊。”沈攸之立刻跪拜,“王爷所言,谨记于心。我沈攸之对天起誓:只要我有一口气在,这大宋江山不由他们妄动分毫。”刘休仁扶起他:“如此,我可以安心了。”
送完了沈攸之,刘休仁掏出一块绣帕看了下,陷入深思之中刘休仁6岁那年,去爬一棵树,突然不小心摔了下来,小休仁跌在地上哭了起来,这时,一个小女孩走了过来,帮小休仁用手帕擦拭着手中心的伤口,还一边帮忙吹吹,一边问小休仁:“怎么样,小弟弟疼么?”小休仁笑着说道:“不疼,谢谢姐姐。”那人将手帕包扎住伤口,对刘休仁说道:“你回去处理处理就好了。”说完起身要离去,刘休仁喊住了她:“姐姐,我以后怎么称呼你啊。”小女孩回头嫣然一笑:“我叫王宪嫄,你可以叫我鱼儿姐姐。”小休仁绽开了笑脸,以后每次王宪嫄出入宫内,小休仁都和她愉快的玩耍,可直到有一天,他再也看不到王宪嫄出入宫内了,后来在他三哥的婚礼上,他再次见到了已经成为他三嫂的王宪嫄,小休仁只能强颜欢笑给予祝贺。
回转思绪,刘休仁看着桌上放着的毒酒,拿了过来,正准备喝下去,小青突然冲了进来,一把夺过他手中的酒壶说道:“将军,不可以啊!”刘休仁说道:“自古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如今,是我该死的时候了。”小青厉声道:“不!”刘休仁一把推开她:“你想抗旨么?”小青再次上前夺过酒壶:“王爷你不能死。”刘休仁夺过酒壶一饮而尽,说道:“我根本就不喜欢你,你又何必在我身上付出你的一片真心呢?”说着,掏出一块年代久远,并沾染了血痕的绣帕,说道:“我喜欢的人已经离世多年了,如今我去陪她,也算是有所得了。”小青满眼热泪,说:“王爷不喜欢青儿,但青儿喜欢王爷,青儿愿意陪王爷去死。”说完掏出匕首,刺进了自己的胸膛。刘休仁一把抱住她,“你这又是何苦啊!”小青口吐鲜血,断断续续说道:“为王,王爷而死,是,是我最开心的事。”刘休仁也忍不住泪流满面,紧接着口中吐出大股鲜血,倒地而逝。在皇宫内,刘彧看着回来复命的宦官问道:“建安王死了?”宦官点了点头。刘彧既喜且忧挥挥手示意他下去,紧接着一阵猛咳。
“刘休仁啊刘休仁,这辈子最大的败笔就是优柔寡断,否则,他早当皇帝了!”在江北的萧道成拿着褚渊发来的密信边看边笑。萧赜笑着问道:“父亲,刘休仁死了?”萧道成点了点头,“刘休仁之才胜刘彧数倍,可惜啊,他没做皇帝的心啊。”萧赜问道:“父亲,有点我想弄明白,当初你和褚渊叔叔说了什么,这是不是与刘休仁的死有关啊?”萧道成长叹一声:“没错,我呢让褚渊去给猪王说了一件事。”
萧赜问道:“哦,什么事?”萧道成说:“我让褚渊揭发你二哥之事!说刘休仁藐视国法,刻意包庇。”萧赜惊讶地说道:“什么?父亲,你为何,为何要这么说啊?”萧道成说:“一来,让褚渊咬我,可以打消猪王对我和褚渊之间关系的猜忌,二来,这件事可以给猪王下定决心杀刘休仁,因为,自从那次事件后,猪王和刘休仁已经互生嫌隙,这次事件则可以让猪王对刘休仁下彻底的杀心!”萧道成看着萧赜奇怪地望着自己,说道:“龙儿,你一定会觉得为父很卑鄙吧?”
萧赜不说话,萧道成接着说:“为父有时也觉得自己很卑鄙,可是这个世道,你不卑鄙,仁义给谁看?如果我们只是个本本分分的农民,我们自然不要考虑那些,可是,我们不是农民不是么,我们身在官场,这就是棺场,一不小心就进了棺材了啊,桓玄是君子,刘裕我不说他是小人但至少也不是君子,可结果呢,刘裕活了,桓玄死了,千百年后没有人会记得桓玄的好,他只会作为一个失败者被遗弃,但是刘裕,他的光辉,注定刻在史册上了。”
刘休范手持宝剑来到了刘彧的书房前,被侍卫拦住了,刘休范大骂:“让开!”侍卫说:“王爷,你不可以带着宝剑入殿。”刘休范看了他一眼大喝:“闪开!你还知道我是王爷?本王告诉你,本王是太祖文皇帝的儿子,世祖孝武皇帝和当今陛下的亲弟弟,堂堂大宋王朝的亲王,你这么个狗奴才也敢拦我?给我滚!”说完一脚踹开他,闯了进来。
………………………………
第136章 权谋之路(十二)
第136章权谋之路(十二)
此时,正在书架上拿书的刘彧吃了一惊,回头看见了闯了进来的刘休范和一旁紧跟在旁的侍卫,对侍卫说道:“行了,你先下去吧。”接着,刘彧放下书,看着刘休范说道:“怎么了,弟弟,你带着剑来干嘛?”刘休范踱着步子说道:“昔日刘子业抓了三位哥哥,将你们关进了笼子,还辱骂你们为猪王,贼王,杀王。后来,你当上了皇上,本以为好日子就要来了,呵,想不到还真应验了那句老话,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刘彧昂首说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朕命里注定当皇帝,与他人何干,我已经对外声明了,刘休仁,刘休祐两人谋反,我下令将其诛杀,这个理由够了么。”
刘休范大骂:“我放你奶奶的屁!建安王有功于社稷,且是你亲弟弟,你说杀就杀了。你可曾顾念兄弟之情,要知道,当初刘子业要杀你,是他建安王多次把你救了下来,他更是你的救命恩人,杀了刘子业后,论才能,建安王文韬武略,远胜于你,可他却把宝座让给你了,苍天啊,当初建安王真是瞎了眼,我们这几个弟弟当初也瞎了眼,怎么就辅佐了你当皇帝!我真为建安王不值,当初那件龙袍,就应该披在他的身上!”
刘彧勃然大怒:“够了!当皇帝是天命,刘休仁他压根就没这个命,朕才是天命所归,你这么为他不值,是不是要去陪他!”刘休范拔出宝剑:“无耻!既然你说你是天命,我今天就破了你这个天命!”刘彧大喝:“来啊!”紧接着一阵猛咳,一下子晕倒过去,刘休范也手足无措,宝剑一下子落地。
褚渊一行来到了萧道成军营,一进营帐就对萧道成说:“陛下病危,要找你回去啊。”萧赜在一旁看了下萧道成,萧道成平静的说:“整理下,准备回京。”萧赜一下子拦住他:“爹,猪王病重,他已经杀了多名重臣了,现在你回去,你不怕他连你也杀了?”萧道成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放心吧,一切一切我都有谋划。”萧道成经过一番整理,就准备回朝了,他先让褚渊回去告知刘彧自己回朝的消息,但同时放慢行程,等到他回到建康城之时,刘彧只剩下一口气了。
萧道成在宦官们的带领下,到了内室见到了病榻上浮肿的刘彧,刘彧微张着的眼睛看到了萧道成一下子来了光彩,连忙挥手示意萧道成过来,萧道成走了过去后被刘彧一把抓住胳膊,刘彧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居然坐了起来,望着萧道成说:“爱卿啊,朕,朕要死了啊,你,你老实回答朕一个问题。”萧道成镇定地说道:“陛下请讲。”刘彧气喘吁吁地说道:“朕,朕如果将军政交付给你,日后,日后谁人可以制你!”
萧道成从怀中掏出兵符,说道:“如此,臣愿永不掌兵。臣早已准备告老还乡,特将江北大营兵符送上,只等,只等陛下应允。”刘彧终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好,好,你回答的好。”说完示意旁边的宦官把案上的两道诏书左边的那道拿给萧道成,并让宦官把另一道拿下去烧了。接着刘彧说道:“你自己看吧。”萧道成拿开诏书看完连忙伏地而拜:“臣惶恐,陛下托臣大事,臣,万死不辞。”
说着刘彧凑近他耳边说道:“你,你知道么,如果刚才你的回答不满朕的心意,那,那给你的诏书就是另一道了,你,你就呵呵,呵呵,朕已经将另一道诏书送给一个人了,他日你若谋反,他就会拿着这道诏书讨伐你,你,明白了么?”萧道成再次伏地跪拜:“臣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心辅助幼主!”刘彧满意地喃喃自语道:“好,好,好……朕,朕要去见朕的父亲和哥哥弟弟们了,但愿他们不会恨我。”说完,倒在床上驾崩了。
泰豫元年四月十七日(公元472年),宋明帝驾崩,次日,刘昱继位,是为宋后废帝,也称苍梧王。袁粲、褚渊、刘勔、蔡兴宗、沈攸之同时被任命为顾命大臣,萧道成蒙褚渊举荐,也跻身顾命大臣之列,然而,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新的危急即将到来。
就在刘昱继位7个月后,刘休范拥兵造反了。一时之间,朝野上下,六神无主,新皇帝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袁粲说:“陛下,如今刘休范气势汹汹而来,我看,目前最大的办法就是急调蔡兴宗和沈攸之两员大将进京回防。”萧道成却说:“陛下,沈攸之,蔡兴宗历来久居外地,我恐他们一旦前来会有董卓之祸,况且其实只要我们调动好京城的部队,我想灭他刘休范不成问题。”刘秉说道:“陛下。要知道,沈攸之和蔡兴宗也是陛下的顾命大臣啊,平时就算在京城也属正常,更何况在此危难关头,陛下你这么做,这是何道理。”
萧道成驳斥道:“区区刘休范何足道哉,至于这么兴师动众么,沈攸之乃虎狼之辈,请他入朝无异于驱虎吞狼!”刘秉问道:“萧大人,沈攸之可是你的亲家的,你这么做?”萧道成义正言辞说道:“老臣那是帮理不帮亲。”刘秉气得说不出话来:“萧道成你……!”这时刘昱坐不住了:“好了,吵什么吵,萧道成,你可有良策破敌?”萧道成自信地说道:“末将已有良策。”
刘昱点头道:“好,那就由你统帅,坐镇京城,如若失败,你就自杀以谢天下吧。”萧道成跪地:“臣遵旨。”刘昱说:“好了,就这么个小事,你们还摆不定,真是一群废物,好了,退朝吧,朕去玩了。”下了朝,褚渊急忙把萧道成拉到一边,问道:“你疯了啊,你一个人挡得住刘休范么?”萧道成不屑地问:“难道你要沈攸之,蔡兴宗来了和我们分权,区区刘休范,灭之足矣。”说完大步离去。
………………………………
第137章 权谋之路(十三)
第137章权谋之路(十三)
“将军,将军。”小卒急冲冲跑进了营帐,沈攸之问:“朝廷那边怎么说,要不要我们支援?”小卒吞吞吐吐道:“将,将军,这,朝廷没有同意你来援。”沈攸之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啊,小皇帝,你行你就自己平叛吧。”小卒问道:“将军,我们真就不出兵了?”沈攸之说:“先帝猜忍好杀,迫害大将军王,有失君臣之道,是该有个人教训下他的儿子了。得了,我们坐山观虎斗。”
刘休范的部队来势汹汹,很短的时间内就逼近建康城外围,朝廷内外对于萧道成的不满愈演愈烈,萧道成则借机到石头城督军。萧道成问:“怎么情况,刘休范的部队战斗力如何?”一旁刚刚包扎玩伤口从前线上下来的一名小将官说道:“敌军很猛啊,据说刘休范亲自前来,贼兵士气大振啊。”萧道成大喜:“哈哈哈,慌什么,正好趁此机会我捉了他,擒贼先擒王,只要捉了刘休范万事休矣。”
接着往前走,看到了满腹惆怅的王敬则,问道:“怎么了,战局不利?”王敬则说道:“主公啊,现在就我一家在打啊。其他部队都不协同作战,我怕打完刘休范我们也快完了啊。”萧道成说:“好啊,这袁粲和刘秉看来铁了心要站在我对立面了,也好,等咱们平了这大功,我就一脚踢开他们。”王敬则叹息道:“哎,只能如此了,对了,主公,有一点疑惑地是,虽说刘休范亲征,但是据探子说一直未曾看到这人。”萧道成问道:“你确定?没看到刘休范?”
王敬则点了点头:“千真万确。”萧道成疑虑道:“那他会在哪里啊,速拿地图来。”仔细观察了一番后,萧道成说道:“新亭南有山,居高临下,乃地利也,刘休范估计准备从那为切入点进攻。”张敬儿说:“末将请命率数百精骑前去斩杀刘休范。”萧道成问道:“若刘休范所率步卒众多,你为之奈何?”张敬儿说:“那末将就诈降,说是率部前来投诚,与王爷不期而遇,然后,伺机刺杀他。”萧道成大喜,拍着他的肩膀道:“好,果然有勇有谋,如若成功,我便把一州刺史赏给你。”张敬儿拜谢道:“末将谢过主公。”待张敬儿走后,王敬则说道:“主公,你刚才那番言语,可是…”萧道成接他话说:“有不臣之心对吧,呵呵,慌什么,他立下大功,我自会上表皇上颁旨的,现在你命令三军全线进攻,与贼军出城野战,以此吸引贼兵注意,为张敬儿顺利完成任务制造机会。”
王敬则说道:“末将明白。”不久,在双方鏊兵之际,张敬儿突然手拿一带血的布包冲入阵中,大喊:“逆贼刘休范已经被我斩杀,尔等速速投降,还有一条活路。”一番话说出,军心大乱,萧道成很快控制住了局面。与此同时,沈攸之得到刘休范被灭的第一消息立即率部勤王,部下不解,沈攸之解释:“如果我们不出兵就会落下口实,让人以为我们和刘休范是一伙的,所以此时必须出兵。”
平定刘休范,萧道成一下子声望剧增,与褚渊,袁粲,刘秉并称“四贵”。这时,萧道成开始准备着手培植自己的党羽了。然而接下来一年,似乎老天爷眷顾着萧道成,刘勔战死,蔡兴宗病死,这样一来,明帝留下的顾命大臣只剩下袁粲,褚渊,刘秉,沈攸之和自己了,其中刘秉和袁粲抱成一团,与萧道成和褚渊为敌,萧道成则希望以儿女亲家的关系拉拢沈攸之,沈攸之则不为所动,朝廷内外暗流涌动。不久,萧道成安排张敬儿前往担任雍州刺史,并逐步获得沈攸之的信任。
然而,萧道成的崛起也让小皇帝惴惴不安,这日小皇帝微服私访到萧道成府内,看到萧道成在睡午觉,大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