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枭雄-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京临时政府组织了欢迎仪式,但是事情还是出乎了一些人的预料。原本预计能来个一两万人就很不错的场面,消息传出之后,南京城万人空巷,下关码头人头如潮。十万南京百姓,自发到码头迎接,二十万南京百姓,自发走上街头,沿途等候欢迎方司令的到来。
    南京各校学生、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赤十字等等组织,汇聚下关码头,拉起横幅,热烈欢迎方司令大驾再临南京。这一日,南京城红布、红纸、彩纸等物资,竟有钱难购。好多商铺听说学生是为了欢迎方大帅,直接收个成本价,还有的脑子临时被门夹坏的,居然一冲动就没收钱。
    总而言之,南京市民跟疯了一样,听说方大帅来南京,全都被点燃了。
    老百姓脑子里可没那么多想法,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当年安徽军在南京的时候,那叫一个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为了不扰民,夜宿街头的故事,至今在民间传诵不休。
    如今方司令再来南京,被各地民军祸害惨的南京百姓,就像找到了一个情绪的发泄口,瞬间爆发出来。绝大多数百姓心里,大概都希望,方司令的国防军能回南京,那些乱七八糟的各地民军,滚出南京去。
    “海荣”号缓缓停靠,站在码头边上看着人山人海的一幕,孙逸仙面色复杂。当初他来南京的时候,场面似乎不如这个,但是也差不了多少。中国百姓总是希望通过改朝换代,再不济换一个主事的人,来改变他们的命运。他们要求不高,能吃饱能穿暖就行了。
    可是,几个月之后,南京人民对临时政府的失望,大概也积累到了一个临界点了。各地民军来到南京之后,数万人无饷无食,骚扰地方成为必然。轻者白吃白喝,重者杀人劫财。一些当官的,更是直接在青楼里住下不走,白吃白嫖,南京百姓可以说敢怒不敢言。
    这种状况,一直到借到钱之后才有所改观。不过多嘴的报纸,还是把事情捅了出去,并私自杜撰,称方司令是见不得南京百姓受苦,才出手牵线借钱云云。反正报纸瞎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战舰终于靠岸,孙逸仙迈步之前,见左右人人面色苍白,心内忍不住暗暗一叹。方扶国不过二十出头,不过一人赴南京,如何这些人吓成这样?其实孙想歪了,他身边的这些人,不过是看见了民心罢了。军事上严重不足,又没有了民心,同盟会这个组织,如何在国内与另外两方抗衡呢?又如何能执国内政坛之牛耳呢?
    “哎!”坚决主张内阁制度的宋教仁,最近正在积极谋划成立国民党,争取内阁选举之胜利。今日见此一幕,不免心生焦虑。叹息一声!
    码头上正在忙碌,孙逸仙扭头问:“渔父,为何叹息?”宋教仁苦涩道:“当初去汉口,与方氏面谈时,其曾言,未来之民国,如袁某人为总统,逸仙必以内阁制度制衡之。音犹在耳,音犹在耳!”实际上全文并非如此,宋教仁不过有选择的说。
    孙逸仙闻此言,不由面色微微一变,随即恢复常态,露出微笑,迈步往前。心道,我倒是要看看你方扶国,如何面对我这个代理临时大总统。
    方剑雄挺拔的身躯出现在甲板上,高大的身材很容易被发现。孙之微笑保持的很好,但是瞬间变了变色,艰难的恢复平静。原因很简单,码头上突然发出了山崩海啸一般的欢呼声!
    “国防军万岁!”“欢迎方司令驾临南京!”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率先喊了这么两嗓子,顿时整个码头上就再也听不到其他声音了。南京百姓发疯似得,拼命的扯开嗓子喊这两句。
    战舰上的方剑雄听到了欢呼声后,第一反应就是浑身一僵。面对十万人如此欢呼的场面,心旌摇荡,难以自抑的激动。定了顶神,深呼吸后,方剑雄这才迈步下上前。临上踏板时,啪的一个立正,一百八十度的敬礼。
    欢呼声中,方剑雄终于走到了孙逸仙的面前,现在意外的自动安静了下来。
    “国防军总司令方剑雄,见过临时大总统!敬礼!”方剑雄毫不犹豫的挺胸立正,抬手敬礼。大声说话!
    声音洪亮,现场五十米之内,都应该听的到。大概谁都没有想到,方剑雄会以这种方式出现在孙逸仙的面前。并以临时大总统称呼!
    此刻,看着英武的方剑雄,孙的内心如同一股热流,贯穿了全身,竟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克制的激动。
    “扶国,一路辛苦了!”嘴唇微微颤抖一会,孙逸仙开口说话。(未完待续)rq
………………………………
第六十五章泗水案(上)
    几个月的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一批年轻的军官,像田激扬这样的,曾经在安庆的血火战斗中残存者。他们最能理解国防军今天的强大,起根源所在和意义所在。
    革命没错,但是凭着一腔热血,毫无头脑的一头扎进所谓的革命中去,跟送死没啥区别。熊成基所领导的那一次革命,失败其实根本就是不可避免的。尽在咫尺的太湖县,整整两个镇的新军摆在那,居然在安庆举事。当时觉得很热血,几年后安庆革命的枪声再次想起时,对比一下就知道优劣。
    田激扬并不认为,方剑雄发动的安庆起义是为了响应武昌起义,从准备过程看,从行动过程看,只不过是顺手借了武昌先行一步的势。论准备之成熟,计划之严密,武昌起义就像一个笑话。可以说,没有武昌的先起义,安庆起义照样能成功,看看枪声响起之后,全体新军集体响应的局面就知道了。尤其是,方大帅亲自在城内坐镇,带着一个活力强大的警卫连做内应。每次想到这个,田激扬这个当年跟着大帅一起在安庆举事的成员之一,就会有热血沸腾之感。要知道,城内的巡防营可是三千多人啊。
    所以说,国防军上下对方剑雄的服气,安庆举事树立的威信很关键。
    “大帅到!”一声中气十足的高喊,会议室内全体起立。方剑雄一身军常服,龙行虎步。进入会议室,走到主位,做个手势:“都坐下。”
    第一师团以上的军官全体到齐,新的整编开始,第一师这个样板很重要。本着谨慎的风格,第一师的整编,方剑雄是要亲自参与的。
    会议由蒋方震主持。宣布了整编命令之后,宣布各级军官人员的任命。这一点在国防军中谁都不能碰触,连长以上的军官。必须上报总参批准。也就是说,总参这个机构,掌握的权力巨大。人事权、财权,都捏在总参的手里。方剑雄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总参捏手里。
    这种形式的军队制度,最大程度的杜绝了兵为将有的军阀土壤。作为高级军官的师长、旅长,你要是有自立的想法,对不起,下面的人先灭了你,然后拎着脑袋邀功是肯定的。
    国防军赏罚分明是必须的,整个军中,几乎看不到有方大帅的亲属在里头。这一点。也是方剑雄能够服众的原因之一。其实方氏家族算起来很大,乱七八糟的能有好几百人。这些人也不是没有通过方梅氏和方友孝的渠道,想在军中和政府部门里混个一官半职的。
    现实是方友孝这个亲叔叔,都没有在政府中,方剑眉的这个亲堂兄。现在也在安庆的干部培训班里学习。别人就更别惦记这个那个了,方大帅的铁面无情,人尽皆知。
    宣布各项人员调整命令之后,方剑雄讲话五分钟左右。内容为强调这一次整军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并再次强调,要做好随时准备打仗的准备。
    上午会议结束。不等吃午饭,方剑雄便亲率总参人员和第一师各级军官,赶往孝感。午后一点抵达后,随便用了点午饭。第一师原来的编制和北洋新军一样,改动起来困难不大,主要增加新武器和技术兵种,使整个部队与新装备的结合更加的圆融。原本就装备了大量新式武器的第一师,整编起来苦难不大。这也是本着先易后难的精神来执行。
    原先的很多临时编制被取消,各级编制人员到位之后,调整起来很快。方剑雄在孝感呆了一周后,第一师的整编基本完成。师直属部队完成的最快,补充一个骑兵营,一个辎重营,一个工兵连之后,率先完成了整编。两个步兵旅破费周折,不过事先准备充分,新装备优先从仓库里领取,部分不足的人员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慢慢带出来就是了。
    部队整编的事情还是比较简单的,其他事情就麻烦了。方剑雄在第一师跟士兵们一道待了十天,老师孙宝琦、联合自治区名誉委员长黎元洪、联合自治区执行委员长汤化龙,三人一起找到孝感第一师驻地来。
    能够一次性把三人给惊动的事情,自然不是什么小事情。方剑雄在师指挥部里见了三人,见面之后这三位都是一脸的严肃。
    “扶国,南京来电,荷属爪哇岛泗水埠华侨升旗燃炮庆祝祖国统一,遭殖民当局开枪武力制止,当场打死三人,伤十余人,百余人被捕。”孙宝琦默默的递上一份电报,方剑雄一阵错愕,接过电报一看,是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发来的电报,临时政府副外长王宠惠受命电告联合自治区,希望能得到响应。
    方剑雄看罢电文,怒火中烧,电文在手里被捏皱成一团,狠狠的抬手一掌拍于案上。砰的一声闷响,桌上的烟灰缸弹了几下。众人骇然,默默不语而等。
    好一会方剑雄才慢慢的冷静下来,转头问:“各位先生打算怎么应对?”
    方剑雄先看的老师,孙宝琦沉吟一番道:“首先肯定是要强烈抗议,要求释放被押人员,并给与经济赔偿。”孙宝琦的意思,大概就是众人的意思了。方剑雄看看黎元洪,这一位苦笑道:“终究是涉外事件,不如让南京和北洋去头疼吧。”
    汤化龙摇摇头道:“应该趁这个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联合自治区已经在国内政坛有了足够的话语权,这个机会不可错过。”反动官僚就是反动官僚,这个时候想的还是这个。
    不过必须承认,他说的有道理。方剑雄想的更多就是了,听完他们的话,没有立刻表态,背着手在原地踱步不语,正好这时候蒋方震和张孝淮一起笑着回来,见现场气氛如此,立刻收了笑容。
    “来人,拟电。第一,以联合自治区的名义,敦促南京方面,尽快就此事达成外交上的交涉。第二,通电全国,即日起,一切荷兰籍商人,限期三日,离开自治区国防军辖区,违者以间谍罪法办。第三,通报荷兰公使,如不能在三日内给出一个华侨能接受的处理方案,国防军麾下之海陆军,将出兵爪哇岛,以武力讨回公道。第四,委托在沪之王正廷,全权处理此事。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之主张。第五,余将亲赴南京,与孙先生共商此事。”
    “扶国……。”黎元洪张嘴喊了一下,又悻悻的闭上。边上两位都不吭声呢,他操心有屁用。倒是蒋方震听罢便道:“扶国,出兵爪哇,海军方面实力恐有所不足,还有就是怎么解决运兵的问题。”
    方剑雄淡淡道:“荷兰已经不是昔日的海上马车夫了,通知海军立刻准备,通知招商轮船局准备。一道到期,将以麾下海军所有战舰出击,步兵方面有一个团就够,让冷雨调一个特种作战团回来。泗水屁大的地方,打下来应该不成问题。就这么定了,执行吧。”
    “扶国,是不是跟南京方面商量一下,毕竟南京方面还有两艘海字级的巡洋舰。”汤化龙临时还是补充了一句,方剑雄笑着点头道:“通知一下也好,南京发面最好不要答应配合我们行动。就算是想配合,南京方面也很难解决海军的费用和炮弹。记住了,揪住一点,这是联合自治区自己要干的事情。”
    孙宝琦最后还是劝了一句:“扶国,南京之行,恐有不妥……。”方剑雄目光坚定,摇头道:“早晚是要见上一面的。民国,不能只靠流血而立,如果可以,我希望最好不要有内战。”
    三人得了准信,回去各自准备。方剑雄这里一直没说话的张孝淮上前道:“扶国,为什么不先看看袁世凯的反应?”
    方剑雄淡淡道:“袁世凯怕洋人怕的要死,指望他?还是算了。这一次,不但要逼迫荷兰政府低头,还要为海外华侨争取生存空间,要让海外华人都知道,我们才是华侨在国内最坚强的后盾。”
    泗水案一出,可谓举国震惊。全国上下还沉浸在民国的和平建立之美好愿望中,海外华侨居然出了这等惨剧。一时间可谓举国上下义愤,报界将汹汹之民意推波助澜,不过一日之间,民间愤怒达到了一个顶点。
    举国瞩目,都在看着两个临时政府的反应。北洋方面是抗议,南京方面也是抗议,都是要求荷兰政府严肃对待,提出释放被捕者,赔偿损失及恢复人权等要求,并限期一周答复,否则将禁阻通商,不准民国悬有荷旗。
    上海,联合自治区代表团在会谈结束后,并没有立刻撤离,而是摇身一变成了自治区驻沪对外联络处。地点在华界一处两层办公楼。
    这一日,联络处外的草坪上,站满了各报的记者。联合自治区对外联络处,将发布自治区关于泗水事件的郑重声明。作为当今一个军阀所控制的地区性政权,按说在这个事情上发言权没有太多的代表性,可惜架不住方剑雄是最能打的军阀,虽然没有顶着政府的帽子,自治区放话的时候,照样举国瞩目。
    喀喀喀,闪光灯爆闪之际,王正廷出现在众媒体面前,咳嗽一声,数百人的现场寂静。
………………………………
第六十七章泗水案(下)
    第六十七章泗水案
    多年以后据方家后人整理的一些文件和材料编写的《方剑雄传》一文中记载,揭开了一个尘封近百年的谜团。几乎所有的史家,在此书问世之前,都主张一个观点,伟大的国防军缔造人方剑雄,对同盟会极其后发展起来的国民党领导人们,始终抱着强烈的敌意和戒备心。
    但是在这本书中是这样写的:“先祖很少写日记,遗留下来的都是一些随手书写的心得感悟。但是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先祖却详细的写下了内心的感受。文中称:孙逸仙为清末中国最伟大的革命家,孙之革命思想,引领了这个时代特有的快速发展新文化精英层所主导的革命。面对这样一个必须以伟大来称呼的人物,余内心敬仰已久,故激荡难平。然革命即破坏,欲复兴我华夏文明之伟业,仅仅依靠革命是不够的。余于孙生于斯时,抱着同一个目标,却朝着不同的方向在前进。此不能不为人生一大憾事!”
    历史就是这么无情!
    不论方剑雄对孙之感官如何,当孙挡在了前面的路上时,结局早已注定。
    这大概就是政治人物的逻辑,不论是非,只讲利益。更何况,方剑雄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站在了国家利益这一最高点上。任何人,任何事情,只要挡路,只要不合作,必须淘汰!必须让路。这就是几年来的时代生涯,锻炼出来的一颗坚硬的穿越心。对于方剑雄来说。没那么多时间跟你耗。
    临时政府被戏称为次长内阁,还是很有道理的。现场随孙而至的,都是一堆次长,还有总统府的秘书长胡汉民。方剑雄在孙的介绍下,一个一个的认识过去。
    最后一个居然是陈其美,方剑雄露出真诚的笑容,张开双臂道:“英士兄。好久没见。”陈其美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拥抱住。
    于是,历史被相机定格了!
    欢呼声中。南京民众看见的是多么和谐的一面啊!方大帅上了孙的车,一路往临时总统府而去,一路欢呼不断。道路上不断有民众试图冲上道路,都被士兵阻挡下来。
    方剑雄一路看到的是民众的热情,南京拥挤在道路两旁欢呼,甚至站满了道路两旁的屋顶。不断舞动的彩旗从窗外过去,方剑雄很努力的想克制自己的情绪,却始终难以平静。
    “扶国,看来你很受南京民众的欢迎。”孙笑着问了一句,方剑雄却摇头道:“我不配!为这国家,为这个民族,我做的还不够。”
    孙闻此言。竟一时无语。只能是默默的看着前方的道路上,欢呼依旧疯狂。
    实际上孙对方剑雄崛起的过程,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双方都是革命者,但是选择的路却不一样。回国三年,方剑雄一直在默默的积蓄力量。这一点跟同盟会的作法完全不一样。比起方剑雄来,同盟会在很多时候,过于操切了。
    孙不是没有看到这些,可是他也确实有难处。海外募集革命资金日渐艰难,多年的革命行动无果,孙急于求成的心态可以理解。孙更为感兴趣的。还是方剑雄那套军事制度。归国以后,孙一直为军队的问题感到无奈,可以说最难的是财政,其次就是军队的控制力。
    各省军队,看似统一在临时政府的旗号下,实际上则完全不然。临时政府下发军饷,都是直接交给了各部队的长官,军队实际上是掌握在这些军官的手里。北伐之战,这一点暴露的尤为突出。林述庆在枣庄受挫后,各部队竟然无一肯继续向前,即便黄兴去压阵,也很难改变这个局面。等到冷遹和唐之道回到徐州时,三方会谈已经重新开启,北伐被迫停顿。
    北伐的不顺,对于孙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原本以为财政的问题解决了,北伐就不是什么问题。可现实却无情的告诉了,即便财政上的困难暂时缓解,北伐还是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回到问题的原点,方剑雄凭什么战无不胜?仅仅是装备?仅仅是兵力?
    客观的说,孙能够在清末民初几十年的历史阶段,保持着强大的号召力和巨大的声望。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厉害角色,而是还不是一般的厉害。孙比起方剑雄来说,缺的其实是对历史大势的见识,和一颗足够猥琐的心。
    用一句宅男的游戏术语来说,哥是一名后期选手,前期不能足够猥琐,就是atm机。三年的清末时期,就是方剑雄的猥琐期。
    而那个时候,孙在干啥呢?宣传革命,组织起义。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和足够的声望,可是当清室被推翻的时候,孙很意外的发现,属于自己的实力,才是最靠谱的东西。
    车进总统府,喧嚣被挡在了外面。南京之行的目的明确,正式会谈之前,孙和方剑雄在办公室里,进行了一次单独的长时间的会谈。
    齐二柱带着他的卫队连,意外的被挡在了总统府外围。上岸之后,临时政府方面没有卡车,也没有安排马匹,卫队只能步行。
    方剑雄的这个卫队连最后下的船,整队的时候就显得实在是太扎眼了。清一色的绿军装、钢盔、大头皮靴,武器有最基本的是冲锋枪,轻机枪,落在最后的一个队列里,居然还有60迫击炮和六名狙击手。
    这样一支队伍,从下关码头往总统府走来,一路上寂静无声,只有整齐的脚步声发出。沿途的民众,在这个卫队连经过的时候,居然忘记发出了喝彩声,完全被他们散发出来的杀气震慑住。
    卫队连的前方,始终有带队的南京士兵,围观群众不自觉的下意识去比较。同样都是卫队,那些带路的,骑着马的,挎着盒子炮,不时互相交流几句的卫兵,比起这些走路除了脚步声就听不到别的声音的队伍,差别立判。
    来到总统府外头时,齐二柱一声有力的:“立定!”全体整齐站住,如同一人。
    大门里头的二楼上的一个窗口后面,黄兴、蒋作宾、陈其美等人,都在看着这一幕。
    “这就是方扶国的本钱!”陈其美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这句话真相了。这是出于对孙的死忠,而发出的感慨。
    “这不仅仅是装备的问题,当年在兵部帮着良弼整军夺权时,第一镇的装备算是最好的吧?150炮标是独一份。可是那又如何?八旗子弟斗鸡走马还行,别说上战场了,就是训练场上,也是松松垮垮的。当时亲眼看见,心也就死绝了。”蒋作宾也不知道在想啥,冒出这么一句来。
    很意外的是,外人皆无异议。黄兴甚至还很认同道:“在汉阳的时候,我亲眼目睹了第一旅的作战。安徽军第一旅多为新兵,北洋军发起拼刺反冲击时,居然拼不过安徽军第一旅。”
    “北洋军不是号称拼刺技术师从日军么?那么多军事教官都是日本人,怎么会拼不过安徽军?”发出这声音的是蓝天蔚,从烟台回来之后,蓝天蔚暂时被闲置,在陆军部干参谋。
    蓝天蔚是留日士官生,对于日军的拼刺技术,还是颇为认同。方剑雄从起事至今才多长的时间,他的并怎么能在拼刺这个方面击败多年的北洋老兵呢?
    “是啊,这个问题,我也很好奇。”黄兴感慨了一声,换了个口气道:“留待日后再说吧。眼前的问题,不知道孙先生跟方谈的如何?”
    就在此时,大门口处突然一阵喧闹,但见门口卫兵一片紧张,似乎出事情了。
    “赶紧去看看,怎么回事?”黄兴赶紧交代一声,蒋作宾一溜小跑出去了。
    跑出来的蒋作宾气喘吁吁的来到大门口时,见到的是齐二柱带着两个士兵与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